民法上的利害關系人
⑴ 民事法律上的利害關系概念
利害關系,是指對於訴訟標的有直接或間接利害關系。直接利害關系人有權向法院起訴或可能被提起訴訟。間接的利害關系人對當事人之間的訴訟標的沒有直接的利害關系,但當事人一方的敗訴可能使自己遭受不利後果時,可以參加到訴訟中輔助一方當事人進行訴訟。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一條訴前財產保全利害關系人因情況緊急,不立即申請保全將會使其合法權益受到難以彌補的損害的,可以在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前向被保全財產所在地、被申請人住所地或者對案件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申請採取保全措施。申請人應當提供擔保,不提供擔保的,裁定駁回申請。人民法院接受申請後,必須在四十八小時內作出裁定定採取保全措施的,應當立即開始執行。申請人在人民法院採取保全措施後三十日內不依法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的,人民法院應當解除保全。
⑵ 民法典利害關系人是指哪些人
法律分析:民法典共有24處「利害關系人」的規定,大致可以分為兩大類巧顫,一大類是對人的利害關系人,又可分為對自然人的利害關系人、對法人的利害關系人,另一類是對物的利害關系人。所謂民法上的利害關系基本都是與相關財產存在利益關系,特別是對物的利害關系人和對法人或其他組織的利害關孝信敗系人,而對自然人的利害關系人,還存在身份人格利益的利害關系。在民法上,利害關系人主要是指與因民事法律行為而形成權利義務關系的人之間,或者是與特定的標的物有特殊的關系,該關系可能會影響權利義務的履行與實現,影響標的物的狀態,或者標的物對其有影響。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二十四條 不能辨認或者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成年人,其利害關系人或者有關組織,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認定該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
第四十條 自然人下落不明滿二年的,利害關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宣告該自然人為失蹤人。
第四十四條 財產代管人不履行代管職責、侵害失蹤人財產權益或者喪失代管能力的,失蹤人的利害關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變更財產代管人。
財產代管人有正當理由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變更財產代管人。
人民法院變更財產代管人的,變更後的財產代管人有權請求原財產代管人及時移交有關財產並報告財產代管情況。
第四十五條 失蹤人重新出現,經本人或者利害關系人申請,人民法院應當撤銷失蹤宣告。
失蹤人重新出現,有權請求財產代管人及時移交有關財產並報告財產代管情況。
第四十六條 自然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利害關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宣告該自然人死亡:
(一)下落不明滿四年;
(二)因意外事件,下落不明滿二年。
因意外事件下落不明,經有關機關證明該自然人不可能生存的,申請宣告死亡不受二年時間的限制。
第四十七條 對同一自然人,有的利害關系人申請宣告死亡,有的利害關系人申請宣告失蹤,符合本法規定的宣告死亡條件的,人坦賀民法院應當宣告死亡。
⑶ 民法中的利害關系人包括哪些人
法律分析:利害關系人是指哪些人
在《民事訴訟法》第四章關於「迴避」的規定中,「迴避理由」中有一項為「與本案有利害關系的」。在《民法總則》中也有多處條文使用「利害關系人」。因此,在民法領域,利害關系人主要是指與因民事法律行為而形成權利義務關系的人之間,或者是與特定的標的物有特殊的關系,該關系可能會影響權利義務的履行與實現,影響標的物的狀態,或者標的物對其有影響。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四十四條 審判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自行迴避,當事人有權用口頭或者書面方式申請他們迴避:
1、是本案當事人或者當事人、訴訟代理人近親屬的;
2、與本案有利害關系的;
3、與本案當事人、訴訟代理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對案件公正審理的。審判人員接受當事人、訴訟代理人請客送禮,或者違反規定會見當事人、訴訟代理人的,當事人有權要求他們迴避。審判人員有前款規定的行為的,應當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⑷ 民法典中的利害關系人
法律分析:利害關系人是指與爭議的法律關系或某一事件、事實或人有權利義務關系的人。主要是指與不動產有相關利益的人,如債權人、近親屬、交易相對人等。 按照通常行為習慣,利害關系人既然能夠獲取不動產登記信息,就會產生非法使用的空間。 所以從信息保密、限制使用等來保護企業商業秘密、公民個人信息外泄,也是法律嚴謹精神的重要表現。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二百一十八條 權利人、利害關系人可以申請查詢、復制不動產登記資料,登記機構應當提供。
第二百一十九條 利害關系人不得公開、非法使用權利人的不動產登記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