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總論法條分析
⑴ 學習刑法最重要的問題是什麼
作為一個刑法來學研究自生,我對你提如下建議。 1、區分刑法學和刑法,這個是學好刑法的前提!刑法就是注釋性的,可以說就是法律,但是刑法學博大精深,外國的理論很多,這些可以加深你對刑法的理解,如共同犯罪、生活共同體理論等等。很多人說書本沒有什麼用,其實我在實踐中,發現理論真的挺有用,特別是在大案子中! 2、循序漸進,穩扎穩打!刑法的知識面很廣,一下子很難接手!不像民法那樣只要抓住公平正義就可以解決很多問題,刑法需要的是邏輯演繹。很多事情看起來危害很大,但是就是不能定為犯罪;有些事情情有可原,但是就是犯罪,沒有辦法,這就是刑法。這個需要我們實踐中去掌握。
⑵ 思修中刑法的案例分析題
lz,這個為什麼是刑法題……?
補充:
1)口頭遺囑只有當事人、利害關系人的證言肯定不行,一般都要求至少2個無關的見證人。要不然想怎麼說就怎麼說,還不全亂了。
2)只要是合法收養的養子,法律上視為正常的父母子女關系,繼承也一樣,精神病與否也沒有影響。
3)可以的,喪偶兒媳、女婿,如果對配偶的老人照顧比較多的,可以視其為第一順序繼承人(等於法律上假裝他/她是老人的子女了),繼承法上有明確法條,自己搜索下吧(用喪偶搜索)。
4)可以,李雲用「代位繼承」,李聰用「轉繼承」,具體解釋請網上搜索,很好搜。
5)懶得算了……原則就是所有有繼承權的第一順序繼承人均分。包括上面4)說的兩位,還有那個沒再嫁人的兒媳。
6)遺贈和遺囑不同,因為帥某不是死者親屬,所以接受遺產屬於接受遺贈,應當在知道相關事項後2個月內表示接受與否,否則視為放棄。如果是繼承人(而不是受遺贈人)則相反,2個月內不表示,視為默認接受。
⑶ 案例分析題(刑法總論)
易法通解答:
1. 本案中,王某的行為應該屬於故意傷害罪。雖然最後江某專的傷是輕傷,但是王某在屬行為實施過程中,重傷意圖非常明顯,且已經著手實行重傷行為,由於意志以外的原因未得逞的,應按故意重傷(未遂)論處。根據刑法第二十三條規定,已經著手實行犯罪,由於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對於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2. 刑法第六十五條規定,被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的犯罪分子,刑罰執行完畢或者赦免以後,在五年以內再犯應當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之罪的,是累犯,應當從重處罰,但是過失犯罪除外。王某實施故意傷害行為時仍在5年的期限內,屬於累犯。
⑷ 如何學好刑法
結合案例學習是根本的、唯一正確的學好刑法的方法。
刑法總論部分要學好犯罪構成專的四個構屬成要件,尤其是犯罪的主觀方面的分析,難點是間接故意和輕信能避免的過失的區分;犯罪形態;罪數及歸責原則等問題都是總論部分的難點及司法實踐中極易出現的問題。分則部分的學習主要是要注意對犯罪行為(也就是客觀要件)的准確把握。刑法分則的分類是按所保護的客體進行分類的,所以要注意具體刑法罪名在各章節中的歸類(這是初學刑法者易忽視的,如搶劫罪侵犯的是財產權利和人身權利雙重客體,但卻歸類在財產犯罪中,所以如何區分搶劫與搶奪、敲詐勒索甚至盜竊是重點),這有助於准確定性。
最後建議你多看看案例評析、研究方面的書,尤其是高法編的《刑事審判參考》。趙秉志教授編的案例研究的書挺多,挺實用,對你學好刑法會有幫助的。
⑸ 法條理解題怎麼答
一最好寫發條,不寫也可以.
二最好寫司法解釋,沒有司法解釋腔碰的就不寫,不要寫自己觀點.
三沒有司法解釋的法條一般不會出,除非是教授特別提醒的純扒注意法伍褲談條.
四越簡單越好,其實就是考你司法解釋的掌握程度.
⑹ 怎麼分析刑法法條
回答刑法的法條分析題一般遵循以下5個步驟:
1、該法條是關於何種罪的規定;
2、此罪罪狀屬敘明罪狀、空白罪狀、還是委任罪狀;
3、依據犯罪的構成要件分析該法條;
4、解釋法條中涉及到的一些概念;
5、確定此罪的法定刑的類型,我國刑法中大部分是相對確定的法定刑。
1.《刑法》第270條第l款、第3款規定,將代為保管的他人財物非法佔為己有,數額較大,拒不退還的,處2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2年以上5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本條罪,告訴的才處理。
答案(1)本條是關於侵佔罪的法律規定。侵佔罪是指以非法佔有為目的,將代為保管的他人財物或者將他人的遺忘物、埋藏物非法佔為已有,數額較大,拒不退還或拒不交出的行為,第一款僅規定了侵佔罪的一種情況。
(2)侵佔罪的構成特徵表現在:第一,侵犯的客體為公私財產所有權。侵佔罪的對象既包括私人所有財物,也包括公共財物。第二,客觀方面表現為非法佔有代為保管的他人財物,數額較大,拒不退還的行為。所謂「代為保管的他人財物」,是指基於他人的委託代為保管的財物或者根據事實上的管理而被認為是合法持有的財物。侵佔行為是以非暴力手段將他人財物非法佔為已有的行為,其社會危害程度一般較輕,因此,只有侵佔的財物數額較大,才構成犯罪。侵佔罪的犯罪對象限於行為人代為保管的他人財物,不是行為人代為保管的他人財物不能成為侵佔罪的對象。所謂「拒不退還」,是指行為人將財物非法佔有後,當財物所有人發現並要求其退還時,仍不退還。第三,犯罪主體是一般主體。第四,主觀方面表現為故意,並以非法佔有為目的。
(3)犯本罪,告訴的才處理,是指該罪的被害人不提起訴訟的,司法機關不主動對侵佔罪的行為人進行追究,即「不告不理」 。
(4)侵佔罪的法定刑有兩檔,即:數額較大的,處2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2年以上5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2.刑法第266條規定:
「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1)請用犯罪構成理論分析該條確認的犯罪構成。
(2)該條中「並處或者單處罰金」的含義是什麼?
(3)該條中「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的含義是什麼?
(4)假如甲詐騙數額特別巨大,法官卻判處甲八年有期徒刑,作出這種判決的依據可能是什麼?
答案
(1)①犯罪客體是公私財產的所有權;②客觀方面表現為實施了虛構事實、隱瞞真相、騙取數額較大財物的行為;③犯罪主體為已滿16周歲具有辨認和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人;④犯罪的主觀方面是故意,並且以非法佔有為目的。
(2)①判處主刑的同時,必須並處罰金;②也可不判處主刑,單處罰金
(3)指刑法如果已將某些詐騙行為另外規定為特別詐騙罪,如合同詐騙罪、金融詐騙犯罪等,在本條與這些特別條款競合時,特別條款優先適用,排斥本條適用。
(4)①甲具有法定的減輕處罰情節;②甲雖不具有法定的減輕處罰情節,但根據案件特殊情況,需要在法定最低刑以下判處刑罰,但需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3.《刑法》第239條規定:
「以勒索財物為目的綁架他人的或者綁架他人作為人質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
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致使被綁架人死亡或者殺害被綁架人的,處死刑,並處沒收財產。以勒索財物為目的偷盜嬰幼兒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試分析該條法律規定。
答案:本條是關於綁架罪罪狀和法定刑的規定。綁架罪的罪狀是敘明罪狀。綁架罪,是指以勒索財物為目的綁架他人,或者綁架他人作為人質,或者以勒索財物為目的偷盜嬰幼兒的行為。綁架罪的構成特徵:
(1)侵犯客體是簡單客體,為他人的人身權利。
(2)客觀方面表現為綁架他人或者偷盜嬰幼兒的行為。所謂綁架,是指用暴力、
脅迫、麻醉或者其他強制性手段將他人劫持,置於自己的控制之下。偷盜嬰幼兒,是指採取不為嬰幼兒父母、監護人、保姆等看護人知曉的秘密方式偷盜不滿1周歲的嬰兒或者1周歲以上6周歲以下的幼兒的行為。
(3)犯罪主體是自然人。單位不能成為該罪的犯罪主體。
(4)主觀方面是直接故意,具有特定的犯罪目的,即以勒索財物或者劫持他人作為人質為目的。
綁架罪的法定量刑幅度有兩個。
基本犯的量刑幅度為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此時為相對確定的法定刑。加重構成的量刑幅度為處死刑,並處沒收財產,此時為絕對確定的法定刑。綁架罪的財產刑的適用方式都是並處。
致使被綁架人死亡,是指過失致被綁架人死亡或者致被綁架人自殺。殺害被綁架人,是指故意殺死被綁架人。犯綁架罪而故意殺死被綁架人的特殊構成中,行為人的行為除具有綁架罪的基本犯罪構成外,還具備故意殺人罪的基本犯罪構成的全部構成要件,所以這一綁架罪的特殊犯罪構成,屬於一個犯罪的犯罪構成包容其他犯罪之犯罪構成的情形。
⑺ 刑法法條怎麼分析
刑事法律指與刑事案件相關的法律法規的總稱,包括刑法、刑事訴訟法、回司法解釋。當事人相關行為答是否符合相關罪的立案標准,當事人應該受到怎樣的刑事處罰等等刑事辯護問題都可以在刑事法規中找到法律依據。所以了解基本的刑事法規還是很有必要的。
⑻ 刑法法條分析
法律分析: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的任務,是用刑罰同一切犯罪行為作斗爭,以保衛國家安全,保衛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和社會主義制度,保護國有財產和勞動群眾集體所有的財產,保護公民私人所有的財產,保護公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維護社會秩序、經濟秩序,保障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順利進行。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一條 為了懲罰犯罪,保護人民,根據憲法,結合我國同犯罪作斗爭的具體 經驗及實際情況,制定本法。
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的任務,是用刑罰同一切犯罪行為作斗爭,以保衛國家安全,保衛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和社會主義制度,保護國有財產和勞動群眾集體所有的財產,保護公民私人所有的財產,保護公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維護社會秩序、經濟秩序,保障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順利進行。
⑼ 法條分析:刑法第241條第2、3、4款是不是矛盾(附條文)
分類: 社會民生 >> 法律
問題描述:
第241條 收買被拐賣的婦女、兒童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收買被拐賣的婦女,強行與其發生性關系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六條的規定定罪處罰。(強-奸-罪)
收買被拐賣的婦女,兒童,非法剝奪、限制其人身自由或者有傷害、侮辱等犯罪行為的,依照本法的有關規定定罪處罰。(非法拘禁罪等)
收買被拐賣的婦女,兒童,並有第二款、第三款規定的犯罪行為的,依照數罪並罰的規定處罰。(都是收買,且前兩款都作出處罰規定了,重復?矛盾?)
解析蠢正:
收買被拐賣的婦女,兒童,並有第二款、第三款規定的犯罪行為的,依照數罪並罰的規定處罰,雖然前兩款都作出處罰規定了,這款並不重復、矛盾。這漏此款是針對前兩款的行為同時存在的情況,那麼刑法就帶搜悔根據數罪並罰的原則,以兩種行為中行為最高的刑期為起點,不超過兩行為判決總和的刑期。即條款第4條的規定。
⑽ 給我一些刑法總論的案例分析題
1.甲與乙因瑣事吵架後動手,甲將乙殺死,由於當時無人發覺,甲未去自首,此案一直在偵查之中,一年後,甲與丙由於生活糾紛打架,將丙打死,被抓後在審訊過程中,甲又交待了曾殺死乙一事,請問甲兩次殺人在法理上屬於何種犯?是一罪還是數罪並罰?
答:兩個獨立的故意殺人罪。同種數罪的處理,既可以數罪並罰,也可以按一罪從重處罰。取決於是否符合罪刑相適應原則。對於故意殺人罪,一般按照一罪處理就可以了(都是死刑)。
2.某人愛好收集各種匕首(管制刀具),某天,此人從另一個喜歡收集的朋友那裡得到一把,帶回家的路上,看見一個富婆走在路上,頓生財意,上去搶奪了她的包。在此期間,那把作為收集愛好的匕首(管制刀具)一直在他的口袋裡沒動過。問:此人構成搶劫罪還是搶奪罪?
答:如果行為人在現場意識到自己所攜帶的凶器並進而實施搶奪的,定搶劫罪。考試中如果碰到這種案例題,假如所給信息較少的話,答搶劫比較保險一些。但如果明確說明攜帶凶器和犯罪無關,行為人不過是突然起意,沒有現場使用凶器的意識,則必須是搶奪罪。
「攜帶凶器搶奪」,是指行為人隨身攜帶槍支、爆炸物、管制刀具等國家禁止攜帶的器具進行搶奪或者為了實施犯罪而攜帶其他器械進行搶奪的行為。」確實有兩層含義,但這是對「凶器」的解釋:所謂凶器者,分為性質上的凶器和用法上的凶器。「槍支、爆炸物、管制刀具等國家禁止攜帶的器具」屬於性質上的凶器,而菜刀、磚頭、木棍、U型鎖等只有在把它們當作行凶工具時才是凶器——即用法上的凶器——「為了實施犯罪而攜帶其他器械」。
3.李某是一瓜農,眼看又是西瓜成熟的日子,時常有人到李某的瓜地偷瓜,李某非常憤恨,於是攜帶獵槍躲在遠處伺候偷瓜賊,某日,一賊光顧李某的瓜地,李某悄悄的用槍非常精確的瞄準了偷瓜賊的後腦,偷瓜賊應聲倒地……請問,1. 李某的故意殺人是直接故意還是間接故意?2.李某是防衛過當嗎3.如果李某不是親自用槍擊斃偷瓜賊,而是在瓜地里秘密的安裝了一個自動射擊裝置,該裝置在他人一旦進入瓜地偷瓜時就能自動有效的擊斃偷瓜賊的情況下,李某是間接故意殺人還是直接故意殺人?
答:①根據中國刑法理論界的通說,否認防衛過當有直接故意。因為行為人意圖為善——防衛。
②李某為泄憤而殺人,並不是為了防衛自己的利益,所以不屬於正當防衛的范疇,應定故意殺人罪(直接故意)③如果李某知道必有人偷瓜,自動裝置必能殺人,也應該是直接故意。
4.①一輛載貨汽車路過收費站的時候,路政管理人員將其阻攔,經檢查發現超重,就對該車予以罰款(車主予以交納),並要求車主出示營運證,車主不交,路政人員遂掰車牌,車主甲上前踢路政人員,其他路政人員也上前幫忙,車主甲與司機乙與路政人員發生斗毆,歐斗中,甲乙二人見不敵,就一起跑到後備箱中取來兩根鐵管,分別打向丙丁。甲致使丙顱腦損傷死亡,乙致使丁輕微傷。問:甲與丁如何定罪?理由如何? ② 甲與乙共同盜竊,盜竊得手後,甲欲放火焚燒房屋並將煤氣管道打開,乙見之未與阻攔,問甲乙如何定罪?理由如何?第一題中甲應構成故意傷害(致死)罪乙應構成妨害公務罪。理由是甲乙本身均為妨害公務行為,但是甲之行為了丙死亡,已經超出了妨害公務的限度,應以故意傷害定罪。而乙自然構成妨害公務罪。問題是:實踐中,是否可能對甲乙以共同傷害罪定罪處罰。請老師解答。第二題中,甲乙一同去盜竊,甲欲防火並實施了 行為,那麼乙如果不阻攔,是否就是放火罪的 共犯?如:甲乙共同傷害丙,乙打了丙 兩下就退出了,甲拔出尖刀乙未與阻攔,甲遂刺扎丙要害部位多次,致使丙死亡,那麼甲乙二人是否共同殺人犯罪。
答:①甲乙構成故意傷害罪的共犯。甲乙具有使用致傷暴力的共同故意,實施了共同的行為。
②第二個問題分情況來看:如果乙對於甲的點火行為採取支持或者放任的態度——共犯。如果乙是反對的態度,但是沒有能力也不敢阻止——不構成放火的共犯。如果乙以為是幫助甲輕微傷害丙,卻不知甲要故意殺害丙,屬於幫助犯的錯誤,不為死亡結果承擔責任
5.對象錯誤中,甲把乙當作丙殺掉,對於殺乙,甲構成直接故意殺人罪,那麼對於丙,甲能構成殺人未遂么?請老師指點。
答:對於丙,不能認為構成故意殺人未遂。因為這里乙和丙代表相同的客體,只要其一受到侵害,就符合一個既遂的犯罪構成。就如同甲想砸爛一隻特定的花瓶,卻打擊錯誤導致花瓶旁邊的電視機損毀,只構成故意毀壞財物罪(數額足夠的情況下),沒有未遂砸花瓶的問題。因為未遂也是某一個具體罪名的未遂,在對象錯誤不影響客體的情況下,只觸犯了一個罪名,這個罪名處於既遂狀態。
6.甲想殺害乙,一日在路邊甲給乙喝了裝有毒葯的飲料,(毒葯五分鍾後可以致人死亡)。乙喝後甲跑開了,四分鍾後乙受毒葯影響迷糊中爬到公路上被正常行駛的汽車撞死。問甲的行為對乙的死亡有沒有因果關系,應該以什麼罪論處。汽車撞死乙算不算是介入因素?
答:①乙死亡的結果是由於兩個條件的作用:一、毒葯的葯性;二、汽車的碾壓。根據條件說,二者都是死亡的原因。?②甲構成故意殺人罪的既遂。③汽車屬於介入因素,但正常行駛的汽車之所以會壓死人是由於乙葯性發作,無法正常行走和躲避汽車,所以不是獨立於先在下毒行為的因素,不能隔斷下毒和死亡之間的因果關系。④司機是否構成犯罪,要看他承擔的責任是否主要。從本案現有條件看,司機的責任沒有達到主要責任的地步,所以不承擔刑事責任。
7.陸某系公交車司機,01年3月某日,因乘客張某上車後與陸某發生爭吵,陸某為還擊張某的毆打,而離開駕駛座位,置行駛中的車輛於不顧,公交車因無人控制,撞死一人,撞毀他物,造成直接經濟損失2萬余元。問:陸某和張某各具體構成何罪?
答:司機在汽車行駛中離座與人相毆,是應當履行駕駛義務而不履行——不作為,對汽車可能造成的法益侵害,司機有充分的認識可能性,司機對於這種法益侵害持一種放任的冷漠態度,結果造成了危害後果,屬於間接故意犯罪。構成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和故意殺人罪的競合,從一重,應定故意殺人罪。(司機完全可以一腳剎車以後再行還擊)。乘客乘車期間毆打司機,如屬於輕微毆擊,從而直接引起交通事故的,定交通肇事罪。但本案中的後果本人以為是由於司機主動放棄駕駛引起的,切斷了乘客行為與結果之間的因果關系,所以不承擔刑事責任。
8.陸某系公交車司機,01年3月某日,因乘客張某上車後與陸某發生爭吵,陸某為還擊張某的毆打,而離開駕駛座位,置行駛中的車輛於不顧,公交車因無人控制,撞死一人,撞毀他物,造成直接經濟損失.2萬余元。問:陸某和張某各具體構成何罪?
答:司機在汽車行駛中離座與人相毆,是應當履行駕駛義務而不履行——不作為,對汽車可能造成的法益侵害,司機有充分的認識可能性,司機對於這種法益侵害持一種放任的冷漠態度,結果造成了危害後果,屬於間接故意犯罪。構成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和故意殺人罪的競合,從一重,應定故意殺人罪。(司機完全可以一腳剎車以後再行還擊)。乘客乘車期間毆打司機,如屬於輕微毆擊,從而直接引起交通事故的,定交通肇事罪。但本案中的後果本人以為是由於司機主動放棄駕駛引起的,切斷了乘客行為與結果之間的因果關系,所以不承擔刑事責任。
9.甲下毒意圖殺害乙,卻因毒葯葯量不夠不能毒死乙,乙倒地打滾掙扎,甲這時心生憐憫,於是將乙送往醫院救治,救治過程中因醫療事故乙死亡,問甲如何定罪?
答:如果甲當時認為自己投毒的行為能夠殺死乙,但在乙痛苦時予以挽救的,應該認定為犯罪中止。.犯罪中止成立條件「能打而不欲」是否「能」屬於主觀標准,根據行為人的認識和意志來確定。
10.某乙上街看見了某甲曾經在3個月前盜竊自己的摩托車,於是上前准備要回,但無奈某甲身強力壯,於是只好作罷。當天夜,某乙秘密跟著某甲到家後,正准備偷偷偷回車,但某甲上前阻攔,某乙抽出准備好的一三角刀威脅某甲隨後騎車離去。問怎樣分析某乙的行為?
答:這種情形可以不按照犯罪處理,行為人主觀上並沒有非法佔有的故意,是對自己擁有財產所有權的財物採取措施取回,因此,並不符合搶劫罪的犯罪構成。但,其攜帶凶器的行為如果嚴重,可以按照危害公共安全罪來處理。
網上找的,供你參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