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罪刑法定的原則

罪刑法定的原則

發布時間: 2023-03-27 13:11:06

刑法三大原則

刑法的三大基本原則是罪行法定原則、罪責行相適應原則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則。
1.行法定原則:法無明文規定不為罪,法無明文規定不處罰。
2.責行相適應原則:刑罰的輕重應當與犯罪的輕重相適應。
3.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則:基本含義是:對任何人犯罪,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許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睜絕權。對於一切人的合法權益都要平等地加以保護,不允許有任何歧視。
第一,罪刑法定原則,指的是法律需要明確的明文規定,才能對行為人實施處罰,沒有明文規定,是不能對行為人實施處罰、加以定罪的。罪責刑相適應原則,指的是行為人在發生違法行為時,行為人所犯的罪行,與應該承擔的刑事責任和刑事處罰,是需要保持一致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則,顧名思義指的是,在法律面前,所有行為人不論身份,只要觸碰了法律的紅線,就必須要承受相應的處罰。刑法的三大基本原則,做雀維護著刑法的法律效力,三者缺一不可,三個基本原則之間是相輔相成的關系。
第二,刑法具有空間和時間效力。刑法的空間效力,是有一定的管轄原則的。屬地原則,是以本國境內發生的犯罪活動為前提,如果行為人超出了本國的邊境,是不適用於本國刑法的。屬人原則,如果行為人是本國人,發生的犯罪活動,無純早早論是在本國境內還是境外,都是適用本國刑法的,反之行為人不屬於本國人,在本國境內發生的犯罪活動,是不適用本國刑法的。刑法也具有時間效力,刑法存在生效時間,也存在失效時間。生效時間,一般是自公布之日起,或著是在公布以後的某個時間生效。失效時間,一般是國家立法機關明確公布,或著是自然失效。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的任務,是用刑罰同一切犯罪行為作斗爭,以保衛國家安全,保衛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和社會主義制度,保護國有財產和勞動群眾集體所有的財產,保護公民私人所有的財產,保護公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維護社會秩序、經濟秩序,保障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順利進行。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一條立法目的為了懲罰犯罪,保護人民,根據憲法,結合我國同犯罪作斗爭的具體經驗及實際情況,制定本法。
第三條罪刑法定法律明文規定為犯罪行為的,依照法律定罪處刑;法律沒有明文規定為犯罪行為的,不得定罪處刑。
第四條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對任何人犯罪,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許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權。
第五條罪責刑相適應刑罰的輕重,應當與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擔的刑事責任相適應。

⑵ 罪刑法定原則的基本內容

罪刑法定原則的基本內容有:
1、法律明文規定為犯罪行為的,依照法律定罪處刑;
2、法律沒有規定為犯罪禪穗晌行為的,不得定罪處刑。
第一個方面可稱之為積極的罪刑法定原則;第二個方面,可稱之為消極的罪刑法定原則。積極的罪刑法定原則和消極的罪刑法定原則都有其各自的含義。積極的罪刑法定原則與消極族薯的罪刑法定原則統一。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條 法律明文規定為犯罪行為的,依照法律定罪處刑;法律沒有明文規定為犯罪行為的賀鋒,不得定罪處刑。

⑶ 罪刑法定原則有哪些

罪刑法定原則有哪些
信飢罪刑法定原則是指法律明文規定為犯罪行為的,依照法律定罪處刑;法律沒有明文規定為犯罪行為的,不得定罪處刑。
1、罪刑法定的基本要求,就是法院在判定一個人是否犯罪以及判處何種刑罰,必須依照法律的明確規定,不能隨意判案。具體說,只有法律將某一種行為明文規定為犯罪的,才能對這種行為定罪。判定某一行為是否構成罪,必須嚴格按照法律規定的條件和標准,不符合法律規定的條件和要求的,不能任意解釋、推測而定為有罪,並且在罪名的認定上也要按照法律的規定,法律規定是什麼罪,就定什麼罪。同時,對於犯罪的處罰,即判什麼刑,也必須嚴格按照法律規定的量刑標准,輕罪輕判,重罪重判,不能輕罪重判,重罪輕判。
2、罪刑法定原則在法律的適用上,還有以下幾個重要含義,一是時效原則,即認定某一行為是否構成犯罪,必須以行為時的法律規虛山定為准,有的行為,在當時法律並未規定為犯罪,但事後由於法律作了補充、修改,該行為被規定為犯罪,根據罪刑法定原則,不能用事後的法律去追究法律頒布前發生的行為。另一個含義是,差坦中對於刑法的規定,法院不能作出超越法律原則、界限和法律原意的解釋,法院的司法解釋必須在法律規定的基礎上,必須遵從法律的原意,不能創製法律。第三,罪刑法定原則應當嚴格禁止類推。刑法中的罪刑法定原則是相對封建社會的罪刑擅斷而言的,確立這個原則,是現代刑事法律制度的一大進步。

⑷ 罪行法定原則

罪刑法定原則由兩個基本方面組成,其一是法律明文規定為犯罪行為的,依照法律定罪處刑;其二是法律沒有規定為犯罪行為的,不得定罪處刑。
法律分析
第一個方面可稱之為積極的罪刑法定原則;第二個方面,可稱之為消極的罪刑法定原則。積極的罪刑法定原則和消極的罪刑法定原則都有其各自的含義。積極的罪刑法定原則與消極的罪刑法定原則的統一,運用刑罰權,刑也要法定,由此派生出以下幾個原則:成文法主義;排斥習慣法;排斥絕對不定期刑;禁止類推;禁止重法溯及既往;刑法的明確性。懲罰犯罪,保護人權與約束刑罰權,防止濫用,保障人權的統一,這就是罪刑法定原則的全面的正確的含義。罪刑法定原則的這兩個方面的含義集中到一點,就是對人權的維護,這是我國罪刑法定原則的真諦。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三條 法律明文規定為犯罪行為的,依照法律定罪處刑;法律沒有明文規定為犯罪行為的,不得定罪處刑。

⑸ 罪刑法定適用原則有哪些

罪刑法定原則 的基本含義是法無明文規定不為罪、法無明文規定不處罰。 即犯罪行為的界定、種類、構成條件和 刑罰 處罰的種類、幅度,均事先由法律加以規定,對於 刑法 分則沒有明文規定為犯罪的行為,不得定罪處罰。罪刑法定原則的基本內容主要包括: (1)法律主義:成文法、行政法規章、習慣法、判例不能成為刑法的淵源,但是可能成為理解構成要件要素的材料。 (2)禁止不利於行為人的事後法(禁止溯及既往):既是司法原則,也是立法原則。 (3)禁止不利於行為人的類推解釋。 (4)禁止絕對不定刑與絕對不定期刑。 (5)明確性——明確性具有相對性:立法和理論的合力。明確性實現與否與罪狀的規定模式無關;規范構成要件在刑法中的存在不可避免。 (6)禁止處罰不當罰的行為。 (7)禁止不均衡、殘虐的刑罰。 《刑法》第三條 法律明文規定為犯罪行為的,依照法律定罪處刑;法律沒有明文規定為犯罪行為的,不得定罪處刑。

⑹ 罪行法定原則

罪刑法定原則的經典表述是,「法無明文規定不為罪」,「法無明文規定不處罰」。刑法第3條明文規定了罪刑法定原則。罪刑法定原則產生的思想淵源是三權分立學說與心理強制說。但該原則的思想基礎則是

民主主義與尊重人權主義:民主主義要求,什麼是犯罪,對犯罪如何處罰,必須由人民群眾決定,具體表現為由人民群眾選舉產生的立法機關來決定;尊重人權主義要求,為了保障公民的自由,必須使得公民能夠事先預測自己行為的性質與後果,故什麼是犯罪,對犯罪如何處罰,必須在事前明文規定。

罪刑法定原則的具體要求如下:(1)規定犯罪及其法律後果的法律必須是立法機關制定的成文的法律,行政規章不得規定刑罰,習慣法不得作為刑法的淵源,判例也不應怍為刑法的淵源。(2)禁止不利於行為人的事後法(禁止溯及既往)。(3)禁止不利於行為人的類推解釋。(4)禁止絕對的不定刑與絕對的不定期刑。

(5)刑法的處罰范圍與處罰程度必須具有合理性:只能將值得科處刑罰的行為規定為犯罪,禁止將輕微危害行為當作犯罪處理;處罰程度必須適應現階段一般人的價值觀念。(6)對犯罪及其法律後果的規定必須明確:對犯罪構成的規定必須明確;對法律後果的規定必須明確。(7)禁止不均衡的、殘虐的刑罰。

一般認為,罪刑法定原則並不禁止擴大解釋,但如何釐定擴大解釋與類推解釋的界限,則是一個難題。從形式上說,擴大解釋所得出的結論,沒有超出刑法用語可能具有的含義,即在刑法文字含義的「射程」之內進行解釋;而類推解釋所得出的結論,超出了用語可能具有的含義,即在刑法文字含義的「射程」之外進

行解釋。從著重點上說,擴大解釋著眼於刑法規範本身,仍然是對規范的邏輯解釋;類推解釋著眼於刑法規范之外的事實,是對事實的比較。從論理方法上說,擴大解釋是擴張性地劃定刑法的某個概念,使應受處

罰的行為包含在該概念中;類推解釋則是認識到某行為不是刑法處罰的對象,而以該行為與刑法規定的相似行為具有同等的惡害性為由,將其作為處罰對象。從實質上而言,擴大解釋的結論在公民預測可能性之內;類推解釋則超出了公民預測可能性的范圍。

⑺ 罪刑法定原則包括哪些內容

罪刑法定原則的基本含義是法無明文規定不為罪、法無明文規定不處罰。
法律分析
犯罪行為的界定、種類、構成條件和刑罰處罰的種類、幅度,均事先由法律加以規定,對於刑法分則沒有明文規定為犯罪的行為,不得定罪處罰。罪刑法定原則基本要求:1、法定化,即犯罪和刑罰必須事先由法律作出明文規定,不允許法官隨意擅斷。2、實定化,即對於什麼行為是犯罪和犯罪所產生的法律後果,都必須作出實體性的規定。3、明確化,即刑法文字清晰,意思確切,不得含糊其詞或模稜兩可。罪刑法定法律明文規定為犯罪行為的,依照法律定罪處刑;法律沒有明文規定為犯罪行為的,不得定罪處刑。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三條 法律明文規定為犯罪行為的,依照法律定罪處刑;法律沒有明文規定為犯罪行為的,不得定罪處刑。

⑻ 罪刑法定原則是什麼

法律分析:罪刑法定原則:法律明文規定為犯罪行為的,依照法律定罪處刑;法律沒有明文規定為犯罪行為的,不得定罪處刑。

內容包括:(1)法律主義(成文法主義)。罪刑法定主義所要求的法律主義是指規定犯罪與刑罰的法律必須是成文的法律;法官只能根據成文法律定罪量刑。

(2)禁止事後法(禁止溯及既往)。禁止事後法是指只能適用行為時的法律,而不得適用行為後的法律(溯及既往)。

(3)禁止類推解釋。

(4)禁止絕對不定(期)刑。

(5)明確性。明確性表示規定犯罪的法律條文必須清楚明確,使人確切了解違法行為的內容,准確地確定犯罪行為與非犯罪行為的范圍,以保障該規范沒有明文規定的行為不會成為該規定運用的對象。

(6)禁止處罰不當罰的行為。禁止處罰不當罰的行為是指刑法只能將具有處罰根據或者說值得科處刑罰的行為規定為犯罪。

(7)禁止不均衡的、殘虐的刑罰。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三條 法律明文規定為犯罪行為的,依照法律定罪處刑;法律沒有明文規定為犯罪行為的,不得定罪處刑。

⑼ 刑法的基本原則有哪些

刑法的基本原則,是指刑法明文規定的、在全部刑事立法和司法活動中應當遵循的准則。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規定的基本原則有三個,即罪刑法定原則、刑法適用平等原則和罪責刑相適應原則。

一、罪刑法定原則是指:法無明文規定不為罪,法無明文規定不處罰。主要包括(1)成文的罪刑法定:排斥習慣法。(2)事前的罪刑法定:禁止事後法。

(3)嚴格的罪刑法定:禁止類推解釋,禁止一切不合理的解釋。允許有利於行為人的類推解釋。(4)確定的罪刑法定:刑罰法規的適當。

二、刑法適用平等原則是指:對任何人犯罪,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許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權。對於一切人的合法權益都要平等地加以保護,不允許有任何歧視。主要內容為(1)任何組織和公民都應該平等地享有憲法法律規定的權利。(2)每個人的權利應該受到憲法法律的平等保護。(3)同樣的違法行為應受到相同的法律懲罰。

三、罪責刑相適應原則是指:刑罰的輕重應當與犯罪的輕重相適應。罪刑相適應,是適應人們樸素的公平意識的一種法律思想,是由罪與刑的基本關系決定的,是預防犯罪的需要。根據該原則,在適用刑法時,應將刑罰的輕重與行為人的犯罪性質、犯罪情節、人身危險性三者有機統一起來。在制刑、量刑、行刑各個環節均應貫徹罪刑相適應原則。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條 【罪刑法定】法律明文規定為犯罪行為的,依照法律定罪處刑;法律沒有明文規定為犯罪行為的,不得定罪處刑。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四條 【適用刑法人人平等】對任何人犯罪,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許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權。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五條 【罪責刑相適應】刑罰的輕重,應當與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擔的刑事責任相適應。

熱點內容
電大經濟法概論第三次形成考核 發布:2024-12-25 02:04:52 瀏覽:220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關於事業單位解聘 發布:2024-12-25 01:59:05 瀏覽:794
律師個人法律服務宣傳 發布:2024-12-25 01:59:04 瀏覽:391
2018刑法分則 發布:2024-12-25 01:53:56 瀏覽:148
如何在教學工作中開展法律知識的滲透和教育 發布:2024-12-25 01:23:21 瀏覽:369
馬力律師 發布:2024-12-25 01:11:13 瀏覽:372
美女律師日本電影 發布:2024-12-25 00:23:00 瀏覽:454
2017年民事訴訟法修改 發布:2024-12-24 23:51:17 瀏覽:981
論述合同法的四個風險 發布:2024-12-24 23:34:54 瀏覽:252
政治委員條例 發布:2024-12-24 23:27:41 瀏覽: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