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商法的非倫理

商法的非倫理

發布時間: 2023-03-28 22:52:10

商法的調整對象是什麼

商法所調整的社會關系是指由營利性主體從事營業行為所引起的社會經濟關系以及與此相聯系的社會關系的總和。

Ⅱ 商法的特徵

具有調整行為的營利性特徵,又具有商主體嚴格法定等原則。

商法是指調整商事交易主體在其商行為中所形成的法律關系,即商事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商法的調整對象是商事關系。

在我國,商人主要包括:

(1)個體工商戶和個人獨資企業;

(2)合夥企業:與獨資公司相對,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自然人通過訂立合夥協議,共同出資經營、共負盈虧、共擔風險的企業組織形式。

(3)公司和其他形式的企業法人;

(4)聯營企業:聯營企業(Associated Enterprises) 指兩個及兩個以上相同或不同所有制性質的企業法人或事業單位法人,按自願、平等、互利的原則,共同投資組成的經濟組織。

(5)外商投資企業: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的規定,在中國境內設立的,由中國投資者和外國投資者共同投資或者僅由外國投資者投資的企業。

(2)商法的非倫理擴展閱讀

商行為的規制原則主要有三種:

(1)主觀主義原則。主觀主義原則的立法理念是以商人概念為出發點,在此基礎上推導出商行為的具體形態,並以列舉的方式揭示出商行為的范圍。大陸法系國家採用主觀主義立法原則的主要有義大利,德國,瑞士等國。

(2)客觀主義原則。客觀主義原則的立法理念是以行為的客觀性作為出發點來確定商事行為。《法國商法典》創造了這一原則,而《西班牙商法典》則繼承和發展了這一原則。

(3)折中主義原則。折中主義原則的立法理念是在主觀主義原則和客觀主義原則基礎上,依據行為的客觀性和商人的經營方法兩個標准來確定是否屬於商行為。日本現行商法典和法國修改後的商典法採取該立法原則。

Ⅲ 簡述市場營銷中可能存在的非倫理行為主要有哪些

我國的營銷倫理問題主要涉及三個主要的倫理法則:公平法則、誠信法則和發展法則。不符合公平法則的倫理問題主要包括:營銷領域的歧視問題、盜版問題和壟頌旅猛斷問題等;而不符合誠信法則的倫理問題主要包括:假冒偽劣問題、價格欺詐問題、不正當交易等;不符野橋合發展法則的倫理問題主要包括:對環境的破壞問題、對公益事業鎮御的缺失和沒有對弱勢群體的關愛等。

民法刑法,商法都有什麼區別

您好,先討論私法范圍內的民法與商法的區別,

  1. 調整對象不同:商法一般不調整人身關內系,容而民法調整,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

  2. 目的不同:商法具有明顯而直接的盈利性目的,而民法不一定,也可以是非盈利的。

  3. 主體不同:民法為自然人,法人,合夥;而商法為商法人,商自然人,商合夥強調盈利性

  4. 特性不同:民法有較強的民族習慣性,倫理性;商法則具有較強的技術性和國際性,倫理性較弱

  5. 價值取向不同:民法追求公平原則;商法追求效率原則

    然後討論刑法與民商法

  6. 首先是法律性質不同:刑罰是公法,民商法是私法

  7. 調整方式不同:民商法多採用任意性規范,尊重意思自治,具有很強的任意性;刑法,則主要是強行性規范,注重干預管理

  8. 目的不同,民商法的主要目的是維護私人的利益與自由,推動市場經濟的發展;而刑法的主要目的是包含維護保衛國家安全,政權,社會主義制度,社會經濟基礎,公民各種合法權利,社會秩序。

  9. 范圍不同:刑法涉及的范圍更加廣泛,涉及社會各個方面

  10. 法律結果不同:刑法的法律結果是承擔刑事責任,犯罪人接受刑罰,多受身體限制

    民商法的法律結果是承擔民事商事責任,進行賠償,交還原物等等

    望採納

Ⅳ 企業如何防範非倫理商業行為

第一
企業領導者認為這樣做不是為自己而是為大家的利益。毫無疑問,企業非倫理行為的發動者和推動者都是企業的領導層。但是,他們認為,所有的好處並非領導者個人所得,而是為了大家的利益,只要是自己沒有得「獨食」,就可以走得正,行得端,就不怕別人說三道四。例如,私設小金庫,本身就是干擾國家金融秩序的行為,當然也是企業非倫理行為,然而,企業領導者認為,在國家政策太嚴格的時候,從自己企業私設的小金庫里拿出錢來改善企業職工的福利,這是一種道德的行為。有些企業領導者還認為這樣做自己的心中十分坦然,他們還藉此來擴大自己在職工心中的影響。實際上,企業領導者的這種行為就是非倫理行為,他們在這里把評價自身行為善惡的標准搞錯了,他們將國家和人民的利益變為本企業職工的利益,也就是說,他們已經在拿國家和人民的利益討好本企業的職工。他們這樣做的時候,不僅置國家的政策和法律於不顧,而且把道德規范也丟在一邊了,他們一味沽名釣譽的心理暴露無遺。從深層次說,在企業非倫理的氛圍中,有些企業領導確實能在職工中樹立威信。現代企業職工的主流是應當肯定的,但是,也有個別人的短視行為十分嚴重,他們只關心自己得到了多少實際利益,不關心國家利益損失了多少。這種職工的心態已經成為一種普遍的不健康的社會意識,而且也成為社會世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又反過來孵化出一批善於經營企業非倫理行為的「能人」。

第二
企業非倫理行為的不正當獲利必須要分配給企業的多數個體。企業中的多數人明知企業非倫理行為是不道德的行為,但是,因為大多數個體都是獲利者,所以,他們往往表示默大頃認或者支持。從理智上講,他們知道這種企業非倫理行為得到的是不義之財,但他們考慮更多的是自己的利益,久而久之,他們就不再認為這樣是不道德的。反而當這種行為遭到非議時,他們還會集體站出來為之辯護。從這個特徵中我們還認識到,企業非倫理行為要想維持中仿跡下去,關鍵在於要使多數職工分享到不正當利益。有些領導在這時心理就有不平衡現象,他們擔當的風險與他們所得到的利益不成比例,他們就會或者用暗箱操作的辦法,或者實行公開的差等分配使自己多得一些利益,即使這樣,職工也不會認為這樣是不道德的,因為他們也得到了利益。群眾在這種情況下心理也找到了平衡點:領導吃肉,群眾喝湯總比喝西北風好多了。

第三
企賣並業非倫理行為還會有自己一整套對付各級部門嚴格審查的辦法。有的企業領導對上級的諸如保持黨員先進性教育等活動無動於衷,他們想的是如何對付政府部門的嚴格審查,搞「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用「對策打倒政策」。例如有的企業為了自身的利益,集體弄虛作假,虛造虧空,掩蓋經濟問題。在集體弄虛作假的情況下,參與其中的集體成員是一些有身份有地位的核心人物,黨政幹部居多。由於黨員幹部的積極參與,企業非倫理行為有了組織保障。從某種意義上講,這又使企業不道德行為有了某種似乎合理合法的依據,使之呈惡性態勢發展下去。

Ⅵ 簡述民法與商法的聯系與區別

聯系:

1、民法與商法同屬私法范疇,是調整民商事行為的法律。

2、民法的主體制度是對民事法律關系主體資格的一般規定,商法上的主體制度是對民事主體制度的具體化和特殊化。

3、民法的物權制度是對從事商品經濟活動的正常條件的一般規定,商法中的物權制度則是對商事交易中的物權制度作出的補充規定,其適用以民法物權制度為前提。

4、民法的債權制度是關於流通領域中的商品交換活動的一般規定,商法中的債權制度是市場交易活動中的特殊規定與補充規定,其適用以民法債權制度為基礎。

區別:

1.、對應的主體不同

民法調整的主體是民事主體。

商法調整的是商事主體。

2、調整對象不同

民法調整平等主體之間的財產關系與人身關系。

商法調整的是營利性主體即商主體在市場交易過程中所發生的商事法律關系。

3、主體范圍不同

民事法具有適用主體廣泛性的特點,可以適用於一切社會公眾。

商法則具有適用主體限定的特點,僅適用於商主體。

拓展資料:

民法與商法比較,其差異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兩者憑借的社會經濟基礎有所不同

民法是商品經濟的產物,是市民社會個體在生活交往過程中因為生活的需要產生的,民法伴隨商品經濟的產生而產生,伴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而發展,而商法是以市場經濟為基礎與依託的、商法的產生是隨著資本主義商品經濟的發展,生產社會化程度的提高。

現代商法不再是維護商人特殊利益的法律,已經變成了規范商事組織和商事活動的法律,隨著經濟的發展,商法不斷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規范市場主體、維護交易安全。

(二)兩者的價值追求目標有所不同

民法以追求其主體人格獨立與被尊重為價值目標,具有鮮明的道德性即倫理色彩。民法在對主體調整的過程中注重的是公平,注重的是對人身關系和與人身關系有關的財產歸屬的調整,更加強調人格的獨立,是立足於民事主體的個體權利,以權力為本位的私法。

而商法的價值追求目標,在於使社會生產的效率能夠得到更大幅度的提高,具有極強的功利性質,即經濟學色彩,商法是以從事商事經營的商人為其主體性,這種特定的主體階層及其營利之目的就決定了它的功利性,商法更強調安全、效率,這些都與其生產目的有著直接的關系。

(三)兩者制度構建的主要立法技術有別

民法實行為法,因為民事主體的主體地位是「自然」的,它是一種生理過程,客觀地說它只需要法律給予確認而沒有必要賦予其主體資格。民事規范只是民事主體的行為給予必要的約束以及在長久的生活交往中的一般性規則。

而商事主體的地位卻不是自然就有的,它是需要根據法律的規定,符合條件的並經過一定的程序才能獲得的,商人是因職業而形成的一種身份。商法既然是市場經濟的產物,同時也就是市場經濟運作技術規則在立法層面的集中反映,所以它的制度設計采之以「組織兼行為法」。這是因為商法既有對商事主體的制度的規定又有對商事主體行為的規范。

Ⅶ 立法的技術性規范和倫理性規范區別在哪裡比如商法規范具有技術性而民法規范具有倫理性,為什麼這么說

民法條款來絕大多數屬於倫理條款源,即憑社會主體的簡單常識和倫理判斷就可以確定其行為性質,而不需要當事人有很強的法律專業知識和判斷能力。而商法是將市場經濟的基本內容和基本要求,基本運作方式等寫入其中的法律規范,由此決定了商法具有很強的操作性和技術性。

熱點內容
吳春燕民法 發布:2024-11-05 21:22:09 瀏覽:286
最新勞動法2013全文 發布:2024-11-05 19:11:30 瀏覽:105
比較中美涉外婚姻法的文化差異 發布:2024-11-05 18:47:44 瀏覽:561
勞動法離職後工作服的規定 發布:2024-11-05 18:42:47 瀏覽:855
勞動法直接辭職有工資嗎 發布:2024-11-05 18:36:40 瀏覽:117
玉溪紅塔區法院 發布:2024-11-05 18:35:12 瀏覽:204
2017勞動法流產假 發布:2024-11-05 14:20:40 瀏覽:255
頂級律師年薪 發布:2024-11-05 13:45:14 瀏覽:652
徐金桂行政法背誦2017 發布:2024-11-05 13:12:32 瀏覽:68
上訴法院流程 發布:2024-11-05 11:37:58 瀏覽: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