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司法語言學

司法語言學

發布時間: 2020-12-30 12:59:50

司法秘書的主修課程有哪些

主修課程有秘書學、秘書實務、秘書寫作、辦公自動化、文書工作與檔案管理、會計管回理、秘書實答訓、計算機速錄、法律語言學等培養學生掌握文秘基本理論和操作技能,了解和掌握相關法律知識,從事法律文秘業務的高級技術應用性專門人才。核心能力:法律文秘操作技能。面向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法律服務部門的文秘及相關崗位。

Ⅱ 報考西南政法大學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專業用過第二外語等級考試嗎

需要,最後是優秀成績

Ⅲ 語言的法律是什麼

「法律語言」這個概念,我國目前有十餘種定義。為了敘述的方便,引用其中的部分定義:

1.邊緣學科

法律語言是一門法學與語言學交叉的邊緣性學科。

這是十年前所下的定義,現在雖然沒有多少支持者了,但還是有一定的市場。本定義將法律語言和與其相關聯的兩個學科交叉點混為一談了。何況,法律語言既不是法學和語言學交叉的產物,也不是法律和語言交叉的結果。

2.用之於法律

法律語言是用之於法律的語言。如立法語言等。

這個定義出自1998年12月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法律辭海》,原文照錄。這個定義不僅大大縮小了法律語言的范圍,不符合法律語言的實際狀況,而且以「語言」再次定義「語言」,亦是邏輯學上的常識性錯誤。

3.專業術語

法律語言是以本民族語為基礎,運用在立法、司法及一切運用法律專業術語領域的符號表意系統。本定義的可貴之處在於指出了一個民族的法律語言的基礎,是其本民族語而非共同語———雖然是否應該出現在定義之中又另當別論。但社會生活的一切領域都可能「運用法律專業術語」,因而,該定義沒有將法律語言與非法律語言分別開來。

4.社會方言

法律語言是民族共同語在長期的法律科學和法律實踐中逐步形成的、服務於一切法律活動而且具有法律專業特色的一種社會方言。

一般受眾會知道「地區方言」,難以明白「社會方言」。以語言學方式定義法律語言已經很難懂了,以其分支學科———應用語言學方式定義就更難懂了,再以其分支的分支———社會語言學方式定義,則難上加難懂了。

上世紀80年代出版的全國高等法律院校統編教材《語文教程》中,曾有「法律語言」這個概念,是我國「十年動亂」後第一次提到「法律語言」,原文如下:

根據法律語言的特點,我們著重學習消極修辭……要對語體及風格作必要的論述;

法律語言在特定的表達功能上已經達到一種很高的境界;

對於法律語言,措辭准確居於十分重要的地位;

法律語言應特別注意避免使用抽象的概念,更不能使用與事實不相符合的概念,否則,便無法做到「以事實為根據」;

法律語言更是非常注意以詞義的輕重來反映客觀事物不同發展階段的不同程度;

法律語言比其他語言更講究簡練;

法律語言主要應謹嚴周密,其次也應質朴、流暢,來發揮語言的表達效力。

十分遺憾的是,該教程雖然指出了法律語言的許多特性,也對法律語言做了雖然粗略卻較全面的探討,此後數十年我國在法律語言領域的研究,基本上沒有超越該教程已經涉及到的詞法、句法、標點、修辭,該書的副主編寧致遠教授此後也成為我國第一代著名的法律語言研究者,但它始終沒有給出法律語言的定義。或許當時對法律語言的研究尚不足以對其界定,這正是嚴謹的治學態度所致。而且,從該《語文教程》提出法律語言概念至今,已經二十多年的歷史了,除了《法律辭海》對其給出了定義以外,包括李偉民主編的5大本《法學辭源》(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8月第1版),以及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編的《法律辭典》(法律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這樣近年編輯的大部頭在內,都沒有對「法律語言」立目。其原因只能是我國當前關於法律語言的概念太不統一,甚至連主流的觀念也沒有形成。

二十多年來學界對法律語言定義的「百花齊放」,引領研究人員取得了各種各樣的研究成果,尤其是對法律文本詞、句的語法分析研究,極大地豐富了語言學的內容。近年來,甚至出現了如廖美珍先生這樣精通歐美語言學的英語專家,深人中國的法庭採集審判過程中各種訴訟參與人的語料,撰出了《法庭問答及其互動研究》(法律出版社2003年7月出版)和《法庭語言技巧》這樣源自司法實踐的專著,證明了法律語言學界不乏踏踏實實的高端學者。

因法律語言定義的「百花齊放」所引導的成就固然不可以虛無,但其負面的影響同樣不可小覷。比如,法律語言的范圍模糊;法律語言研究者的研究方向不明;法律語言研究至今還未形成合力。如此而言,法律語言研究的昌盛,至今僅積跬步而已。

Ⅳ 法律語言學是「『法律語言』學」還是「法律『語言學』

「法律語言學」是以「法律語言」為研究對象的一門科學,所以它是:法律語言/學。
法律語言,是指法律工作者在立法、司法等實踐工作中所使用的特殊專業語言。它沒有獨立的語音系統,語法結構系統和詞彙系統,不屬於一般意義的「語言學」。

Ⅳ 重慶法檢的司法行政人員崗位的學歷和專業要求是什麼必須是研究生學歷嗎

你好!
重慶法檢的司法行政人員在不同的地區法院的專業要求是不一內樣的,但是學歷全都是要容求至少本科及以上學歷。
大多數地區法院的司法行政人員要求的專業如下:
本科:新聞傳播學類,漢語言文學專業、漢語言專業、對外漢語專業、漢語言文學教育專業、中國語言文化專業、中國語言文學專業、中文應用專業、應用語言學專業、文學專業、中國文學專業、秘書學專業、文秘專業、文秘學專業、中文秘書教育專業、現代秘書專業
研究生:新聞傳播學類,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專業、漢語言文字學專業、中國古代文學專業、中國現當代文學專業、文學閱讀與文學教育專業、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專業
但是也有不一樣的要求,具體看簡章的崗位一覽表。例如今年的渝北區司法行政人員都要求的是會計學。本科:會計專業、會計學專業、審計專業、審計學專業、財務會計專業、審計實務專業、會計電算化專業、財務電算化專業、會計與統計核算專業、財務信息管理專業、工業會計專業、企業會計專業、財會專業
研究生:會計學專業、審計學專業、財務管理專業、會計碩士專業
所以同學還是要以簡章崗位一覽表為准哦!

Ⅵ 語言學的發展前景怎樣

一個在國外語言學碩博混過年的人回答你的問題吧。
先從雙方「認知」角度來確定一下,你指的語言學的發展前景,是什麼?
1、學了語言學,你以後的就職、人生道路?
2、語言學作為一個學問的發展前景?
按順序解答。
1、從目前國內就業趨勢,或者說就業的習慣來說,學習語言學,需要將一門外語或漢語,與計算機語言(編程語言),或自然語言處理聯系起來。這樣,你可以從事IT行業。
不然學出來,你只能當相應外語的教師,除了英語,日語(限定地域)可以在小初高當教師以外,其他的語言,都需要博士學位,才能在進入教育行業。
如果,不是上述2條路的話,就只有於國際貿易,包括進行進出口工廠製造相關的行業,需要外語。
剩下的,都是學了語言學轉行做其他的。
另外,學習語言學能收獲什麼?看網上寫的,廢話挺多的,但都差不多。這里就不做重復介紹了。
2、做為一個學問,可以把語言學看作為心理學的一個下級學問。
所以,學習統計學的方法,對數據進行分析處理,是現在歐美日對語言學的基本要求,也是發展的基本方向。當然,國內的語言學落後日本30年,日本又落後美國10年。
國內現在的語言學發展的水平很落後。
1、最近基本的,連1950年代潮流的Chomsky(喬姆斯基)的《生成文法》的使用,分析的水平到達不到。
2、也沒有廣泛開始運用1960年代後期的Sacks(哈維薩克斯)的「對話(conversation)分析」的分析手法。
根本就談不上用統計學的方法來分析語言學,更不要說還有1980年代開始的「對話(discouse)分析」。
現在國內的大環境,還停留在,語言哲學(linguistic philosophy),1920年這個階段。
從這個角度來說,國內的語言學還是有發展前途的,比較很多路,都沒有走過,而歐美日已經走完了。

Ⅶ 如何應對司法考試法理學

導讀:。司法考試法理學「枯燥乏味」,常常讓人感到無從下手。它沒有直接的法律條文可資援用,其學習好壞完全在於一般通行的法學基礎理論知識。該學科基本概念較多,易為混淆的司法考試知識點也很繁雜,因此對學法人來說法理學考試內容復習難度較大,總令人覺得無從把握。到底該如何呢?法律教育網的小編為您奉上本文,希望可以對的大家的復習有所幫助。 精彩推薦 司法考試法理學的特點 2012年司法考試輔導:立法的幾種效力 2012年司法考試輔導:立法的概念和體制 2012年司法考試輔導:法的效力的層次和范圍 (一)認真學習西方法學理論 我個人認為:「不懂西方法學,就不能稱為懂得法學」。從整體上看,我國現代法學基本上可以稱之為西方法學的范疇。其基本的理念、基本原則、基本制度,甚至基本概念都是西方的產物。我國是在近代才開始走向法律現代化的,當時的法律主要是參考西方的法律,依據西方的法律精神制定的。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開始了大規模的立法活動,這時的法律也帶有明顯的移植西方法律的痕跡,相應的法學研究也很大程度上是向西方發達國家學習。這並不是我們不願意自己創新,也不是為了展示我們寬大的胸襟,而是在西方文化的強力壓制下的不得不如此的選擇。一味地強調中國特色,希望從故紙堆出發展開研究,從而單獨創造出與西方迥然不同的一套法律理論體系,這是不現實的。 對於在晚生外發型的中國現代化的進程來說,虛心地向西方學習,盡快地掌握西方社會已經證明行之有效的法律知識和法律理論,這是最好的選擇,同時也是首要的選擇。看一看我國目前的法律名家就可以清楚這一點,他們中有哪一位(中國法律史專家除外)不是以精通西方法律文化而出名的,盡管他們對中國自己的法律文化未必達到精通的程度。借用一位企業家的說法「當前中國企業在管理方法上,最好的創新就是模仿西方發達國家的現成的管理理論」,那麼我們也不妨這樣說:「當前中國法學最好的創新就是學習和採用西方法治國家的法學理論」。西方的法律文化中包含著寶貴的西方社會的法律經驗和智慧,是全人類共同的財富,其中含有大量的具有普適性的東西。為此,我們應大量地閱讀西方的法學經典文獻,並且最好是外文原著,同時如果有機會,最好能多聽一些到學校來講學的外國法學家的講座。 (二)紮根中國本土法律資源 我個人還認為:「不懂中國傳統法律文化,就不能稱為真正懂得法學」。法律一方面具有普遍性,另一方面又具有地方性。人類學家吉爾茲認為「法律是地方性知識」。 中國的法律學者主要還是研究中國的法律現象,解決中國的法律問題。任何人都無法割斷自己的歷史傳統,簡單地移植西方的東西。輕率地否定傳統不僅是無益的,甚至是危險的。法律不僅僅是一門學科,而且它還是一門實踐性學科(如果不是應用性學科的話)。僅僅了解一些西方法學的抽象理論,或一些西方司法的判例,而對中國人自己的傳統及現實生活不理解,沒有深刻的體察是不行的。為此,我們應牢記霍姆斯的一句話:「法律的生命從來就不是邏輯,而是經驗」。西方的馬克思主義與中國的革命的具體實踐相結合產生了毛澤東思想,結果中國人民在它的指引下取得了勝利。當前我們也只有把西方發達國家的法學理論與中國轉型時期復雜的社會現實相結合,才可能真正弄清法律的本質,做出有自己特色的法學研究成果。一味「言必稱希臘」,動則「美國如何,法國如何」,蔑視或無視中國的法律觀念和法律實踐是不可能學好法理學的,也根本不會有真正的學術創新。 我個人認為,我國目前法學之所以被人稱為「幼稚」,之所以沒有產生世界級的法學大師,其內在的原因主要就是法學工作者缺乏深厚的中國傳統法律文化的底蘊基礎。蘇力教授的大作《法制及其本土資源》,整本書可以說都是在證明在法學研究中中國傳統及現代文化的重要性,值得同學們一讀。目前在我國法學界研究法社會學逐漸成為潮流,這絕不是偶然的,它意味著法學學者已經認識到掌握和繼承自己傳統文化在法學研究上的極端重要性。刑法學家教授有這樣一種信仰,「沒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學術研究」。 牢記這句話,相信同學們在學習法理學的過程中會受益良多。 (三)注重學習法律的歷史 一位哲學家說過:「哲學就是哲學史」,那麼我們不妨也這樣說:「法理學(法哲學)也就是法理學史」。實際上有一位西方法學家就認為,法理學就包括兩門科目:一門是西方法律思想史,另一門是當代法律思想。 不精通法史學及法律思想史學,就無法深入研究法理學。在近200年前德國學家薩維尼就指出,法律就象語言一樣,既不是專斷的意志,也不是刻意設計的產物,而是緩慢、漸進、有機發展的結果。法律的理論就存在於法律產生、發展的歷史之中。世界上恐怕沒有任何一個語言學家不精通歷史的,不精通歷史的法理學家也聞所未聞。 與其他學科,尤其是理工學科不同,法理學研究必須要了解以前學者的觀點是什麼。這里不存在當代思想一定比近代思想高明,現代思想一定比古代思想高明的問題,不存在只需了解當代學者的思想就足夠搞研究的問題。如果說因為柏拉圖、孔子是古人,所以他們的思想就不如現代人的思想深刻,那隻能讓人笑掉大牙。庸俗的進化論觀念在法理學領域沒有市場,簡單地套用它們是要碰壁的。實際上研究西方法律的人,沒有一個會忽視柏拉圖,盡管他認為「法治是次等的政治選擇」;而研究中國法律的人也沒有誰會輕視孔子,盡管他是一個堅定的仁治論者。相反他們的觀點是我們研究的基礎和前提,我們可以不同意,甚至反對他們的觀點,但我們無法「繞過他們」、「迴避他們」。歷史是一面鏡子,法理學是特別講究知識積累的一門學科。不通曉歷史上的法律思想,要搞好法理學研究是不可能的。美國法學家霍姆斯說過這樣一句話:「一頁紙的歷史抵得上一卷書的推理」。相信這對搞法學的人是一種警示。 (四)關注社會現實 法理學不是空中樓閣。法理學不趕時髦,不以是否時尚作為自己追求的理想目標,但它一刻也離不開具體的法學(法律)實踐,因為這正是它的生命之所在。仿照黑格爾的說法,可以說法理學是最抽象的,表面上離現實最遠,同時也應是最具有現實性的,實際上最貼近現實的。現實生活是法理學發展的源頭和動力所在,離開了豐富多彩、千變萬化的現實生活,法理學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末。法律具有神聖性,而法理學卻既不神聖,也不神秘。正如賀衛方教授所說:「法學研究要有一種關注社會的維度」。 同學們應該時刻關心我國法律、法學的進展情況,「兩耳不聞窗外事」是不行的。如了解我國憲法修改的情況,了解法學前沿的進展。同時,同學們也要關心國際法的有關情況,如美國進攻伊拉克的違法性問題等等。 不僅如此,由於法律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可以說社會處處有法律,法律理論寓於一點一滴的日常生活之中。學習法理學並不一定要從理論出發,完全可以從自己身邊的瑣事及平凡人物出發來學習和思考問題。世界上沒有純粹的法律問題,同樣也沒有純粹的非法律問題。「事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俗話不俗,今天對我們仍有借鑒意義。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要真正學好法律,同學們還必須充分認識到法理學這門課程的重要性。美國前總統尼克松曾經這樣寫到:「回顧我自己在法學院(在北卡羅來納州的杜克大學)的歲月,從准備參加政治生活的觀點來看,我所選修的最有價值的一門課程就是郎?富勒博士講授的法理學即法哲學……這不是一門要考學位的必修課。但是在我看來,對於任何一個有志於從事公共生活的法律系學生來說,它是一門基礎課。因為從事公職的人不僅必須知道法律,他還必須知道它是怎樣成為這樣的法律以及為什麼是這樣的法律緣由。」 法理學是法學的基礎和核心,真正要學好法律必須從法理學開始。 (五)高效應對司法考試法理學 針對司法考試的復習,對法理學這座大山,應當採取何種行之有效的方法呢? 1.切忌死記硬背,盡量多思考,用書上所舉例子、其他課程中相應的知識或已掌握的現有知識來理解法理學,使抽象的內容變成具體問題,不要單純地把法理學看成是獨立的部分,而應該將法理學與其他部門法有機地結合起來。法理學可分成兩大部分,一部分是抽象的法理,也就是一般考試教材中放在最前面的那些內容;另一部分是具體的法理,即是教材中的憲法、刑法、民法等內容。了解了法理學,便於學習其他的法律知識,而學習了其他法律知識再反過來可以驗證一下法理部分講的對不對、有沒有用。如果能做到這樣學習和思考,就會在法理學復習中產生興趣,使整本教材所列的內容前後呼應、融會貫通。 2.對選擇、判斷這類題型,一定要明白為什麼選擇這個或這幾個答案,而選其他的就錯。判斷題要知道錯在哪裡、怎麼改是對的,千萬不要背輔導書上的答案。出題主要考察是否掌握了一般與特殊、絕對與相對的關系,分類標准與結果之間的一致性。因此,遇到一個問題有不同劃分標准(如法律規范的分類、法的分類),一種行為大多數情況下是怎麼樣、特殊條件下是怎麼樣的(如違法的構成一般要求行為人有過錯,但特殊侵權行為則不要求;外國人在中國境內一般適用中國法律,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這類知識時,需格外注意,要弄清搞懂,不能存在「差不多時」、「好像是這樣」的模糊認識。 3.對論述題,復習時重點在於知道有幾個要點,盡量用書上的語言表達,回答的順序要准確,同時要對要點進行簡單說明。司法考試答題時做到要點明確、解釋清楚。 4.對分析題,注意將所學到的法律知識和基本原理與現實問題結合起來,復習時自己可以設計若干具體說法,然後從法理學角度進行分析;答題時冷靜考慮出題者的用意和角度,把與之有關的原理一一對照,從中找出合理的根據。 在掌握了較好的復習方法的基礎上,再針對法理學的重點進行學習,對難點進行理解,對易錯點加以注意、避免,司法考試就會取得較好的成績。

Ⅷ 語言學有哪些作用

在很多領域,語言抄學的應襲用都有很好的發展前景:
1 在人工智慧領域,實現自如的人機對話以及流暢的機器翻譯;
2 在醫療領域,幫助失語症患者恢復言語能力,幫助聾啞人提高有聲語言能力;
3 在司法領域,實現說話人識別,提取各類語聲證據;
4 在語言教學領域,提高母語或者外語的教學水平;
5 語言本體研究。

Ⅸ 中文及相關專業指的是什麼專業

中文類包括:漢語言文學(含漢語言文學教育)、漢語言、對外漢語、中國語版言文化、應權用語言學、文學、中國文學、漢語言文學與文化傳播、秘書學、中文應用、文秘與檔案、文秘、秘書、現代秘書與公共關系、現代秘書與微機應用、公共關系與文秘、涉外文秘與公共關系、文秘與辦公自動化、科技文秘、司法文秘、商務文秘、行政管理辦公自動化、涉外秘書、涉外文秘、法律文秘、文秘教育、經濟秘書。http://..com/question/242048734.html

Ⅹ 請問西南政法大學外語學院研究生報考的各種問題

西南政法大學外語學院研究生分為學術碩士(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和專業碩士(英語筆譯-法律翻譯方向)。學術碩士04年開始招生,12年招生人數大約20人(含1-2名本校推免生),翻譯碩士11年開始招生,每年招生人數為30人左右(無推免)。學碩歷年報考人數在65-110人左右,翻譯碩士報考人數在55-75人左右。學碩分數線08年359、09年330、10年354、11年345、12年388分。總分自主劃線,單科按國家線劃線。翻譯碩士近兩年都是按國家線復試。一志願報考被錄取全公費。校內調劑和校外調劑均為自費(學碩9000+1200住宿一年,專碩10000+1200一年)。外語學院研究生都住讀渝北校區。四人間,有獨立陽台和衛生間,帶空調和熱水器。目前導師(包括翻譯碩士導師)為趙亮教授(法律話語分析)、肖雲樞教授(法律語用學和翻譯)、張紹全教授(普通語言學)、熊德米教授(翻譯及法律翻譯理論與實踐)、倪清泉教授(跨文化交際、法律語言)、黃春芳教授(語言哲學)、鄭達軒副教授(法律語言、法律語義學)、王建副教授(庭審司法語言、法律語言學)。二外教師為曲慶璋副教授(日語)、楊藝副教授(俄語)、李立宏老師(法語)學碩初試課程政治、二外、基礎英語、翻譯與寫作。相對日語而言,俄語和法語相對簡單。基礎英語題型為英語詞彙選擇及配對,完形填空,閱讀(含主觀閱讀)、翻譯(有的年份沒有),八級人文知識、寫作(有的年份兩篇,應用文和議論文各一篇),大多數情況是寫一篇議論文。翻譯與寫作這門考試為英語熟語(看年份)、句子(看年份)、段落翻譯,無作文。西政的題型包括二外,每年都更新,考生絕不要拘泥於往年的題型和指定的參考書目復習,而應該加強綜合能力的培養。復試書目為宋雷著的法律英語(白皮書),無參考書目。應該仔細研讀,學術碩士150分的試卷大多取材於這本書。面試150分,隨意性較大,考生應按照語言學、文學、跨文化交際、法律語言學術語、以及自己的求學和就職經歷自我介紹。如有公開發表的學術論文需要帶原件。專業證書(如司法考試合格證、律師證、CATTI翻譯資格證、LEC資格證、TOLES證書)都能給加分不少。導師會分為兩組,每個導師都會提問。隨意性很大。二外不考聽力和口語。翻譯碩士無筆試,面試會考現場翻譯。學術碩士的主幹課程有法律英語選讀,語言學,語義學,語用學,話語分析,譯學理論,法律翻譯實踐,英漢對比法律語言學,法律文書寫作(英語),第二外語,法律語言學,英漢法文化對比研究,學術論文寫作。翻譯碩士主幹課程有譯學理論,法律法規翻譯,法律術語翻譯,中西法文化對比研究,法律文書翻譯,高級法律文選,基礎筆譯,法律典籍翻譯,合同文本翻譯,法律學術文獻翻譯,法律案例研究與翻譯,西方法律制度,WTO文獻翻譯,法學概論。如果你有良好法律教育背景和嫻熟的英語運用能力,應該前途無量。目前畢業學生就業渠道多為公務員、三資企業、大中專院校、律師事務所、以及出國留學。

熱點內容
法官低頭 發布:2025-04-28 21:26:11 瀏覽:451
天津市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 發布:2025-04-28 21:25:31 瀏覽:242
法院劉要東 發布:2025-04-28 21:25:26 瀏覽:444
導游掛靠合同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5-04-28 21:23:08 瀏覽:885
司法所聯網 發布:2025-04-28 21:21:06 瀏覽:200
婚假喪假產假在勞動法哪一條 發布:2025-04-28 21:14:12 瀏覽:77
合作社成員注銷還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4-28 21:14:12 瀏覽:75
法律碩士不過司法考試 發布:2025-04-28 21:13:25 瀏覽:308
社會與法頻道平安12 發布:2025-04-28 20:42:29 瀏覽:709
玄武法院執行局 發布:2025-04-28 20:36:18 瀏覽: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