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旅遊損害司法

旅遊損害司法

發布時間: 2020-12-30 14:36:30

A. 司法人員可以出國旅遊么

司法人員是可以出國旅遊的,但具體得看你持的是什麼護照。

中國內大陸居民有三種護容照

1。因私普通護照
2。因公普通護照
3。外交護照

第一種護照,出國是沒什麼限制的,只要獲得其他國家簽證就可以出境
第二種護照,出國是很麻煩的,需要當地外事辦批准後才可以申請簽證
第三種護照,去大部門國家都是免簽證的

B. 護照還有兩年過期。出點事判緩刑3年。出來有一年多了每月定期去司法所簽到。想出國旅遊5天 行不行

刑罰執行期間禁止出境!
出境入境管理法 第十二條 中國公民有下列情形之版一的,不準出境:
(一權)未持有效出境入境證件或者拒絕、逃避接受邊防檢查的;
(二)被判處刑罰尚未執行完畢或者屬於刑事案件被告人、犯罪嫌疑人的;
(三)有未了結的民事案件,人民法院決定不準出境的;

C. 專業學的旅遊管理,考公務員的時候要求是法律類的專業,需要通過司法考試。那麼我也通過司法考試可以去報

這個問題 可以這樣回答,報考司法考試必須是法律類本科畢業,這版個就決定你必須去學權個法律,4年吧,畢業後司法考試現在被稱為中華第一考,基本保持5—7%的通過率,話說如果你通過了司法考試就別去整公務員了,這個比公務員有前途

D. 被判緩刑的人可以跟團出去旅遊嗎

緩刑,也稱為暫緩執行刑罰,它不是刑罰的種類,只是刑罰執行的一種專制度,是指人民法屬院對被判處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據其犯罪情節和認罪、悔罪表現,認為原判刑罰可以暫緩執行,規定一定期限的考驗期,在考驗期內沒有發生法定的撤銷緩刑的情形、原判刑期不再執行的一種刑罰執行制度。有些人的緩刑期間比較長,自己長期在一個環境中悶得慌,就想要趁著假期跟親朋好友出省去旅遊。但自己還在緩刑期里,有很多事情都不能做。那麼,緩刑期間旅遊幾天可以嗎?被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應當遵守下列規定:(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規,服從監督;(二)按照考察機關的規定報告自己的活動情況;(三)遵守考察機關關於會客的規定;(四)離開所居住的市、縣或者遷居,應當報經考察機關批准。因此,如果能得到批准,緩刑期間也可以出去旅遊。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七十五條被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應當遵守下列規定:(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規,服從監督;(二)按照考察機關的規定報告自己的活動情況;(三)遵守考察機關關於會客的規定;(四)離開所居住的市、縣或者遷居,應當報經考察機關批准。

E. 如果我的銀行卡被司法凍結那還可以出國旅遊嗎

銀行卡凍結了,就怕你取不了錢,自然無法消費,肯定有影響,只要你有錢,那就隨便了,是不會影響的。只要你名單沒上黑名單,閑錢多出國旅遊是不影響的。

F. 我大學專業是旅遊管理,我想自學法學,能過了司法考試嗎

非法律專業學歷可以參加司法考試。

司法考試報名條件:
符合以下條件人員,可版以報名參加國家司權法考試。
(1)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
(2)擁護《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享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
(3)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
(4)高等學校法律專業本科畢業或者高等學校非法律專業本科畢業並具有法律專業知識;
(5)品行良好。

G. 請問市中心的司法所、市文體廣電旅遊局、市委黨史研究室哪個單位好啊

司法所:從你口氣裡面看書來了,你沒多大興趣。
文廣新局:屬於文化、廣播、內新容聞、出版的政府行政管轄單位,混好了很有前途,文廣新局局長一般兼職市委宣傳部副部長(正處級)。
黨史辦:屬於市直宣傳系統,搞理論工作的,讓人頭疼的地方,不過屬於黨群口。
個人認為,你要是不怕整天坐著寫文章搞理論,就去黨史辦。
反之,則去文廣新局。

H. 關於新旅遊法購物協議的司法解釋

1、《旅遊法》第35條的三個條款的邏輯關聯是非常密切的,第一款是整條的關鍵。根據第一專款的規定,不得以屬不合理的低價售賣旅遊線路產品,不得以「指定購物」所得的商業賄賂來彌補利潤。因此,只要購物安排觸犯第一款的規定,即使是另紙另行約定的購物,也是違反35條的規定。
《旅遊法》並沒有禁止購物,但必須同時滿足以下全部前提:①旅遊線路賣價必須在合理以上的水平,②不得「指定」,③不得前往「具體購物場所」。
2、經過充分協商,在平等自願的前提下簽訂購物或自費項目補充協議,並不違反法律規定,但應把握以下原則:
(1)購物的價格要公開透明;
(2)價格不得明顯高於當地市場價格;
(3)旅行社協助旅遊者購物,但不得以不合理低價團費為誘餌,誘騙旅遊者在行程中購物。
(4)同一條線路,旅行社應以相同的團費價格對外銷售,不得以購物、另付費項目作為簽約條件。比如簽訂購物、另付費項目就降低團費,如不簽訂購物、另付費項目就增加團費。
(5)著名收費景點應列入行程並包含在團費中(第一道門票),不應列為自費項目。

I. 旅遊司法解釋為什麼不可以主張違約精神損害賠償

並不是旅遊案件不支持精神損害賠償,而是旅遊糾紛案件中會出現違約責任回和侵權責任競合的情形,當答事人可以選擇起訴,如果選擇的是侵權之訴,也可以主張精神損害賠償,如果選擇的是違約責任,則不能主張精神損害賠償。
根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旅遊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
第三條 因旅遊經營者方面的同一原因造成旅遊者人身損害、財產損失,旅遊者選擇要求旅遊經營者承擔違約責任或者侵權責任的,人民法院應當根據當事人選擇的案由進行審理。
第二十一條 旅遊者提起違約之訴,主張精神損害賠償的,人民法院應告知其變更為侵權之訴;旅遊者仍堅持提起違約之訴的,對於其精神損害賠償的主張,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熱點內容
法官低頭 發布:2025-04-28 21:26:11 瀏覽:451
天津市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 發布:2025-04-28 21:25:31 瀏覽:242
法院劉要東 發布:2025-04-28 21:25:26 瀏覽:444
導游掛靠合同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5-04-28 21:23:08 瀏覽:885
司法所聯網 發布:2025-04-28 21:21:06 瀏覽:200
婚假喪假產假在勞動法哪一條 發布:2025-04-28 21:14:12 瀏覽:77
合作社成員注銷還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4-28 21:14:12 瀏覽:75
法律碩士不過司法考試 發布:2025-04-28 21:13:25 瀏覽:308
社會與法頻道平安12 發布:2025-04-28 20:42:29 瀏覽:709
玄武法院執行局 發布:2025-04-28 20:36:18 瀏覽: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