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民法總則第64條

民法總則第64條

發布時間: 2023-04-19 02:56:02

1. 勞動合同向第三人履行的規則

涉及第三人合同,又稱之為涉他合同,是指當事人約定,向第三人履行債務或者由第三人向債權人履行債務的合同。羅馬法除有若干例外,原則上惟承認契約僅於當事人間發生效力,故有「不論何人不得為他人為約定」之格言。統覽各國立法,為實際上交易之需要,打破羅馬時代之極端個人主義,一般承認涉他契約。我國《合同法》第64條、第65條分別對涉及第三人合同的履行作出了規定。
(一)向第三人履行的合同
向第三人履行的合同是涉他合同的一種。我國《合同法》第64條規定:「當事人約定由債務人向第三人履行債務的,債務人未向第三人履行債務或者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應當向債權人承擔違約責任。」
向第三人履行的合同,又稱為第三人利益訂立的合同,是指當事人約定,由債務人向第三人履行義務,第三人因此直接取得請求權的合同。比如,投保人和保險人訂立保險合同,約定保險人向作為第三人的被保險人、收益人履行,而被保險人、收益人直接享有保險金請求權。保險合同即為最典型的向第三人履行的合同。
向第三人履行的合同具有如下法律特徵:
(1)第三人不是合同的當事人。這種合同的主體不變,仍然是原合同中的債權人和債務人,第三人只是作為接受債權的人,因此,第三人不為合同當事人。
(2)合同的當事人合意由第三人接受債務人的履行。這種合同往往是基於債權人方面的各種原因,所以,債權人應當經過債務人的同意,向第三人履行的約定而生效力。
(3)債務人必須向債權人指定的第三人履行合同義務,否則,不能產生履行的效力。
(4)向第三人履行原則上不能增加履行難度和履行費用,如果增加履行費用,可以由雙方當事人協商確定,協商不成,而是債權人的原因所致,債務人並無過錯,故從公平和誠實信用的角度講,應當由債權人承擔增加的費用。
向第三人履行之要件,我國台灣學者史*寬先生認為,一是約定人與受約人間須有有效契約之成立。契約之成立要件,應依法律行為及債權契約通則定之。約定人與受約人間有效契約之成立,為第三人權利成立之絕對要件。二是須以第三人取得債權為標的。
向第三人履行的合同,可以產生以下法律效力:
(1)第三人可以向債務人請求履行。如果第三人拒絕受領的,債務人應當將該情況及時通過債權人,並協商解決方法,由此所受的損失由債權人承擔
(2)債務人未向第三人履行債務或者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向債權人承擔違約責任。
(3)債務人基於對債權人的抗辯,可用以對抗第三人。比如,債務人因債權人原因而產生的同時履行抗辯權、不安抗辯權等,可以對抗第三人,而不向其履行。
(二)由第三人履行的合同
由第三人履行的合同,又稱第三人代為履行的合同,是指經當事人約定,由第三人代替債務人履行義務,第三人沒有因為履行債務而成為當事人的合同二我國《合同法》第65條規定:「當事人約定由第三人向債權人履行債務的,第三人不履行債務或者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債務人應當向債權人承擔違約責任。」
由第三人履行的合同,其法律特徵在於:(1)由第三人履行的合同,該第三人並沒有成為合同的當事人,合同的當事人仍然是原債權人和債務人。如果第三人沒有履行,債務人應向債權人承擔責任。(2)合同當事人經過協商一致同意由第三人向債權人履行債務至於第三人是否履行,應由債務人和第三人進行協商。(3)第三人代為履行不能損害債權人的利益。(4)合同債務可以由第三人代為履行,即必須由債務人親自履行的債務不能由第三人代為履行的除外。
由第三人履行的合同的法律後果可分為:(1)債權人應當接受第三人的履行,由於債務人已經與債權人約定由第三人履行債務,如果債權人不接受第三人的履行視為債務人已經履行了債務而債權人違約。(2)第三人違約時,債務人應當向債權人承擔違約責任,因此,第三人代為履行中的第三人只是替代債務人履行債務,並不是合同的當事人。
需要說明的是,由第三人履行與《合同法》第84條、第85條、第86條所規定的債務承擔,表面上看都是由第三人代替債務人履行債務,但兩者有明顯區別:在債務承擔的情形下,第三人成為了合同的當事人;債務人轉計債務時必須經過債權人的同意;在第三人不履行債務或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時,債權人可以直接向第三人請求承擔違約責任,而不能再向原債務人請求承擔民事責任。這些都是債務承擔與由第三人履行的主要區別,且不能混同。
溫馨提示:
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婚姻法》《繼承法》《民法通則》《收養法》《擔保法》《合同法》《物權法》《侵權責任法》《民法總則》同時廢止。如果您涉及《民法典》規定的合同問題#
點擊這兒
#進行查看!若需幫助可#咨詢合同糾紛律師#

2. 依據民法典規定處理民事糾紛

法律主觀:

參考網上相關的解釋,我給你一些參考,你斟酌著辦吧。 第一:解決民事糾紛的方式有下列四種:(一)和解 (二)調解(三)仲裁(四)訴訟 (一)和解。即當事人自行協商解決。當事人是民事糾紛的主體,他們對爭議的事項享有充分的處分權能。是否行使處分權能、何時行使處分權能以及以何種方式行使處分權能概由當事人自行決定。 (二)調解。糾紛當事人之外的第三者依據一定的社會規范(習慣、道德、法律等蠢毀規范),在糾紛主體之間溝通信息,擺事實明道理,促成糾紛主體相互諒解、妥協,從而達成最終解決糾紛的合意。 在我國現階段的調解制度,主要是指 人民調解委員會 調解民事主體之間的糾紛,這被西方人士成為「東方經驗」,除此之外,還有機關、企業事業單位、公民之間的調解等。 (三)仲裁。所謂仲裁是指在仲裁庭的主持下,在民事糾紛雙方當事人的參與下,依法對民事糾紛居中審理並製作一定法律文書平息沖突的方法。仲裁屬民間性質。仲裁的基礎是當事人的合意。也就是說,提交仲裁必須以雙方當事人同意為前提,否則,仲裁程序不能啟動。在通常情形下,仲裁庭成員也由當事人選任。仲裁的最大特點是快速、簡便。隨著國家法制的日益健全,仲裁正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跡渣睞。你們可以事後達成仲裁協議。建議不用。 (五)訴訟。民事訴訟即老百姓所講的「打民事官司」。相對於人民調解、當事人自我平息、單位(或部門、社區)處理和仲裁機制而言,民事訴訟是典型的公力救濟形式。這姿檔悄種公力救濟的最大特點是具有特殊的法律強制性。民事訴訟還是國家處理民事糾紛的最有效也是最後的手段。因此,國家往往要對訴訟的主體、程序、制度等做出嚴格的規定。最後的辦法啦。 第二、你們都是口頭約定,這對你不利。民訴法第64條規定,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此規定的意思是,當事人對自已的主張,要自已提出證據證明,不能提出證明的就要承擔敗訴的風險啊! 第三、建議:先自己協調,協調不了就 到法院起訴 。(20萬的標的,訴訟費不少呢,還有,你要是請律師的話,代理費也幾千呢吧)。自己想辦法做好前期固定證據的工作。

法律客觀: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二條 起訴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一)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二)有明確的被告; (三)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 (四)屬於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第一百二十三條 起訴應當向人民法院遞交起訴狀,並按照被告人數提出副本。 書寫起訴狀確有困難的,可以口頭起訴,由人民法院記入筆錄,並告知對方當事人。

3. 民法總則規定法人的法條是怎樣的

法律分析:法人是具有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依法獨立享有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組織。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

第五十七條 法人是具有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依法獨立享有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組織。

第五十八條 法人應當依法成立。法人應當有自己的名稱、組織機構、住所、財產或者經費。法人成立的具體條件和程序,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設立法人,法律、行政法規規定須經有關機關批準的,依照其規定。

第五十九條 法人的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從法人成立時產生,到法人終止時消滅。

4. 民法典第六十四條解讀

法律主觀:

一、民法典物權編第四百六十條的解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四百六十條規定,不動產或者動產被佔有人佔有的,權利人可以請求返還原物及其孳息,但應當支付善意佔有人因維護該不動產或者動產支出的必要費用。
本條是關於無權佔有人應向權利人返還原物及其孳息,並且善意佔有人享有必要費用返還請求權的規定。關於本條,主要明確了兩層意思:第一,無論是善意佔有人還是惡意佔有人,對於權利人都負有返還原物及其孳息的義務;第二,返還原物及其孳息之後,善意佔有人對於因維護該不動產或者動產而支出的必要費用,可以要求權利人返還,而惡意佔有人無此項請求權。
二、孳息的歸屬是怎麼規定的
孳息不僅可為所有人取得,而且也可為非所有人取得。因為收益雖為所有權的一項權能,但是收益權得與所有權相分離,由非所有人享有。非所有人享有收益權時,其也就得收取孳息,而且收益權人收取孳息的權利得排斥所有人的收益權能。也就是說,一旦非所有人有權收取孳息,則所有人不能取得原物的孳息。
原物孳息的收取一般是以佔有原物為前提的。除法律另有規信虛鋒定或滑晌當事人另有約定外,不佔有原物就不能取得原物的孳息。但是佔有原物並不就有收取原物孳息的收益權。
佔有分為合法佔有與非法佔有。
合法佔有是有權源的佔有,因佔有是有合法根據的,因而佔有人佔有標的物是合法的。合法佔有依佔有人的權利基礎又可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情況是佔有人基於債權,為履行義務的佔有,例如,保管人、承租人、承運人等的佔有。在這種情況下的佔有,佔有人雖得佔有標的的物,但無權收取標的物的孳息,原物有孳息的,仍應由原物的所有人收取。另一種情況是佔有人基於物權的佔有,例如,承包經營人、質權人、留置權人、土地使用人等的佔有。在這種情況下,佔有人佔有標的物是其物權的一項權能,不僅有權佔有標的物,而且得收取標的物的孳息。
非法佔有是沒有權源的佔有。未經權利人的同意也無法律直接規定的佔有,都為非法佔有。非法佔有,根據佔有人的主觀過錯可分為善意佔有和惡意佔有。
惡意佔有的佔有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自譽滲己無權佔有他人的標的物而仍然佔有標的物,主觀上是有過錯的。法律不保護惡意,因而惡意佔有人不能享有佔有標的物的利益,惡意佔有人當然也就不能享有所佔有的原物的孳息的收取權。對於惡意佔有人,所有人不僅得請求返還原物,而且得請求返還孳息,給所有人造成損失的,還應當負賠償責任。
三、無權佔有造成佔有物損害的賠償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四百五十九條規定,佔有人因使用佔有的不動產或者動產,致使該不動產或者動產受到損害的,惡意佔有人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法律客觀:

民法典》第四百一十六條【動產購買價款抵押擔保的優先權】動產抵押擔保的主債權是抵押物的價款,標的物交付後十日內辦理抵押登記的,該抵押權人優先於抵押物買受人的其他擔保物權人受償,但是留置權人除外。

5. 民法典64條規定的是什麼

第六十四條 法人存續期間登記事項發生變化的,應當依法向登記機關申請變更登記。法人代表在職權范圍內,以法人名義從事的經營活動的行為就是公司的行為。一般情況下是無須承擔任何責任,但是如果法人代表故意為損害公司利益的行為,觸犯了刑法,就可能受到刑法處罰。
在我國工商局依法登記公司法人以後,公司就可以正常的進行經營和運轉了。但是如果說因為一些特殊的原因要變更公司法人的話,公司法人的變更不能僅僅在內或悔部開展。我國《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第64條當中對於法人的變更就有所規定。下面我就詳細的為大家介紹一下民法典64條規定的是什麼?
一、民法典64條規定的是什麼?
第六十四條 法人存續期間登記事項發生變化的,應當依法向登記機關申請變更登記。
二、 變更公司法人所需提供的資料:
1、《公司變更登記申請表》
2、公司章程修正案(全體股東簽字、蓋公章、章程要載明董事長、執行董事、經理、監事是否調整)
3、股東會決議(全體股東簽字、蓋公章)
4、法定代表人登記表(填寫公司新法人簡歷,附1張1寸的免冠照片)
5、法定代表人身份證(原件)
6、公司執照正副本(原件)
7、全體股東身份證(原件)
8、公司公章
9、法人暫住證(原件)
三、 變更公司法人的具體流程:
1、領取《公司變更登記申請表》(工商局領取)
2、變更營業執照(填寫公司變更表格,加蓋公章,整理章程修正案、股東會決議、承諾書、公司營業執照正副本原件、到工商局辦證大廳辦理;如果存在股權轉讓須填寫股權轉讓協議,如果法人是外地戶口那麼要辦理暫住證)
3、變更組織機構代碼證(填寫企業代碼證變更表格,加蓋公章,整理公司變更通知書、營業執照副本復印件、企業新法人身份證復印件、老的代碼證原件到質量技術監督局辦理)
4、變更稅務登記證(稅務局辦理)
5、變更銀行信息 (基本戶開戶梁團猜銀行辦理)
四、公司法人代表變更了還能追究責任嗎?
法人代表簡單來說就是,其在職權范圍內代表公司對外從事經營活動,因此產生的法律效果直接歸屬於公司。也就是說,法人代表在職權范圍內,以法人名義從事的經營活動的行為就是公司的行為。一般情況下是無須承擔任何責任,但是如果法人代表故意為損害公司利益的行為,觸犯了刑法,就可能受到刑法處罰。所以,要分而論之。公司法人變更了,其之前從事的公司職權范圍內的行為直接由公司承擔相應的責任,就不能再追究該「前」法人代表的責任。若是嚴重危害公司利益觸犯了刑法的行為,則由其自身承擔相應責任。
我國民法典第64條當中就是要求,如果說公司在存續期間,因為特定的原因要變更公司法人的話,需要到我國的工商局依法進行變更。在變更橡型公司法人的時候,需要提交公司修改過以後的章程,公司營業執照的正副本原件等材料。

6. 民法總則是什麼

《民法總則》系著名法學家施啟揚先生之重要著作。

《民法總則(修訂第8版)》以明白淺顯之語言,介述與研討民法基礎理論,融法律條文釋義、典型案例評析、部院解釋與指令等為一體,並施先生具三十餘年法務公職經歷,於理論闡釋之際多有經驗體悟,較之一般學院派著作,更具知行合一之特點。施先生於書中尤重視對於民法基本理論之比較研究,而不囿於地方性實踐。

7. 2017 《民法總則》一共有多少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2017年3月15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通過,共第二百零六條。

8. 《民法典」第六十六條內容是什麼《民法典》與《合同法》第四十八條的內容是什麼

《合同法》

第四十八條 無權代理人訂立的合同

行為人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專者代理權終止後以被屬代理人名義訂立的合同,未經被代理人追認,對被代理人不發生效力,由行為人承擔責任。 相對人可以催告被代理人在一個月內予以追認。被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視為拒絕追認。合同被追認之前,善意相對人有撤銷的權利。撤銷應當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民法典》中有關無權代理的條文

第一百七十一條【無權代理】行為人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後,仍然實施代理行為,未經被代理人追認的,對被代理人不發生效力。

相對人可以催告被代理人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內予以追認。被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視為拒絕追認。行為人實施的行為被追認前,善意相對人有撤銷的權利。撤銷應當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第五百零三條【被代理人對無權代理合同的追認】無權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義訂立合同,被代理人已經開始履行合同義務或者接受相對人履行的,視為對合同的追認。

勤快一點啦,自己搜一下

9. 哪位領導提出的誠信是企業的安身立命之本這句話

」誠信是企業的安身立命之本「是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

2016年3月4日,習近平在看望出席全國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民建、工商聯界委員並參加聯組討論時的講話,各類企業都要把守法誠信作為安身立命之本,依法經營、依法治企、依法維權。法律底線不能破,偷稅漏稅、走私販私、制假販假等違法的事情堅決不做,偷工減料、缺斤短兩、質次價高的虧心事堅決不做。

民法洞慶總則第132條規定:「民事主體不得濫用民頃顫神事權利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權益。」這是對禁止權利濫用規則的規定,是誠信原則在民事權利行使領域的重要體現。誠信為原則,禁止權利濫用為效果,不可本末倒置。

民法總則第64條至第66條還確立了法人外觀主義規則,將法人登記事項依法公示,以加強信用信息公示和信用監管,落實民法誠信原則。企業信息公示與社會信用平台建設協同互動,二者均屬於市場經濟基礎法律制度。

相應地,深化商事登記制度改革,建立全國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和各級各類社會組織信息查詢系統,以公民身份號碼、法人和其他組織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為基礎,建立全國統一信用信息網路平台,也都是以加強社會誠信建設為重要目標,構建誠信營商環境,以實現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的「使人不敢失信、不能失信」「各類雀虧企業都要把守法誠信作為安身立命之本」。

10.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幾條規定誰主張誰舉證

誰主張誰舉證,是民事訴訟法64條規定的,不是民法典規定的。
《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 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

熱點內容
婚姻法宣傳畫 發布:2024-12-27 18:38:07 瀏覽:543
法院起訴騰房 發布:2024-12-27 17:48:00 瀏覽:572
合同法第四版課後答案 發布:2024-12-27 17:24:46 瀏覽:682
刑事訴訟法考研真題 發布:2024-12-27 17:01:00 瀏覽:505
內部審計外包法規 發布:2024-12-27 16:43:01 瀏覽:547
經濟法概論考試案例 發布:2024-12-27 16:33:28 瀏覽:250
2015年中級經濟法試題及答案 發布:2024-12-27 16:27:51 瀏覽:213
民法總則與合同法沖突 發布:2024-12-27 16:05:48 瀏覽:523
勞動合同法的立憲宗旨 發布:2024-12-27 15:17:50 瀏覽:466
中央司法警官學院政審表 發布:2024-12-27 15:07:30 瀏覽: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