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調解法
⑴ 司法調解是什麼意思
司法調解。司法調解又稱法院調解、訴訟調解,是指法院在審理各類案件時,由法院主持,當事人平等協商,達成協議,從而解決糾紛所進行的活動。在民事訴訟中,司法調解是法院解決民事糾紛的一種重要方式,對民事案件的審理發揮著重要作用;在刑事訴訟和行政訴訟中,司法調解是有條件適用的,但適用范圍有望逐步擴大。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調解協議司法確認程序的若干規定》第一條當事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調解法》第三十三條的規定共同向人民法院申請確認調解協議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受理。
⑵ 司法調解是什麼意思
法律分析:
司法調解亦稱訴訟調解,是我國民事訴訟法規定的一項重要的訴訟制度,是當事人雙方在人民法院法官的主持下,通過處分自己的權益來解決糾紛的一種重要方式。司法調解以當事人之間私權沖突為基礎,以當事人一方的訴訟請求為依據,以司法審判權的介入和審查為特徵,以當事人處分自己的權益為內容,實際上是公權力主導下對私權利的一種處分和讓與。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九條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應當根據自願和合法的原則進行調解;調解不成的,應當及時判決。
⑶ 司法調解是什麼意思
法律分析:
司法調解又稱法院調解、訴訟調解,是指法院在審理各類案件時,由法院主持,當事人平等協商,達成協議,從而解決糾紛所進行的活動。在民事訴訟中,司法調解是法院解決民事糾紛的一種重要方式,對民事案件的審理發揮著重要作用;在刑事訴訟和行政訴訟中,司法調解是有條件適用的,但適用范圍有望逐步擴大。人民調解和司法調解的區別:(1)調解的性質不同。司法調解是一種法定的訴訟程序,是訴訟內的調解;而人民調解並不是訴訟的必經程序,是非訴訟的調解活動。(2)調解的范圍不同。司法調解的范圍是法院所受理的所有民事案件和刑事自訴案件。人民調解的范圍主要限於民間糾紛。(3)調解達成協議的效力不同。司法調解一經達成協議,即發生與法院判決同等的法律效力,對雙方當事人都具有法律上的約束力和強制力。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八十八條 調解達成協議,必須雙方自願,不得強迫。調解協議的內容不得違反法律規定。
第八十九條 調解達成協議,人民法院應當製作調解書。調解書應當寫明訴訟請求、案件的事實和調解結果。調解書由審判人員、書記員署名,加蓋人民法院印章,送達雙方當事人。調解書經雙方當事人簽收後,即具有法律效力。
衍生問題:
怎樣申請司法調解?
一般都要先去法院起訴立案,然後在審理法官的主持下,可以進行調解,但要注意的是,如果有一方不同意調解,最後只能通過判決結案。有的法院有訴前調解程序,去法院立案庭,有專門的法官負責,提交書面手續即可受理,且不用交訴訟費。但訴前調解不成時,再轉入訴訟程序。法院應當遵循以下三項原則:1、當事人自願原則當事人自願原則是指法院調解無論是調解活動的進行還是調解協議的形成都要建立在當事人自願的基礎上。該項原則的具體要求是:第一,在程序上,是否以調解的方式解決糾紛,須當事人自願;第二,在實體上,是否達成調解協議,須尊重當事人的意願。2、查明事實,分清是非的原則查明事實,分清是非的原則是指法院調解應當在事實已經基本清楚、當事人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已經基本明了的基礎上進行。該項原則的具體要求是:人民法院進行調解活動,必須在查明案件基本事實,分清當事人是非責任的基礎上進行。3、合法原則合法原則是指法院調解在程序上要遵循法律程序,形成的調解協議不可違反國家的法律規定的原則。該項原則的具體要求是:第一,人民法院進行調解活動,程序上要合法。當事人不願進行調解或不願繼續進行調解的,不應強迫當事人進行調解;調解未成的,不應久調不決,而應及時判決,等等。第二,人民法院進行調解,調解協議內容應當不違反國家的法律規定。依據法律的規定,調解應當是當事人自願且應當合法。調解的合法是在調解的進行程序上要符合法律規定,以及在調解協議內容上的不違反法律的規定。調解協議的合法是指調解協議的內容不違反法律,而不要求調解協議的內容要完全符合法律。
⑷ 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和司法調解的區別是什麼
法律分析:一、概念不同人民調解是指在人民調解委員會的主持下,依照法律、政策及社會主義道德規范,對糾紛當事人進行說服規勸,促其彼此互諒互讓,在自主自願情況下,達成協議,消除紛爭的活動。行政調解是指由我國行政機關主持,通過說服教育的方式,民事糾紛或輕微刑事案件當事人自願達成協議,解決糾紛的一種調解制度,通常稱為政府調解。.司法調解亦稱法院調解,是指對民事案件在人民法院審判組織主持下,訴訟雙方當事人平等協商,達成協議,經人民法院認可,以終結訴訟活動的一種結案方式。二、機構不同。人民調解由人民調解委員會發起。行政調解由行政機關發起。司法調解由法院發起。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調解法》第二條:本法所稱人民調解,是指人民調解委員會通過說服、疏導等方法,促使當事人在平等協商基礎上自願達成調解協議,解決民間糾紛的活動。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調解法》第三條: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民間糾紛,應當遵循下列原則:
(一)在當事人自願、平等的基礎上進行調解;
(二)不違背法律、法規和國家政策;
(三)尊重當事人的權利,不得因調解而阻止當事人依法通過仲裁、行政、司法等途徑維護自己的權利。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調解法》第四條: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民間糾紛,不收取任何費用。
⑸ 司法調解流程
法律分析:調解的開始法院調解無論在哪種程序和哪個階段適用,它的開始均包括兩種方式:一是由當事人提出申請而開始;二是法院在徵得當事人同意後主動依職權調解而開始。審判人員在這一階段的主要工作是,徵求雙方當事人是否願意調解的意見,講明調解的好處、要求和具體作法,並告知有關的訴訟權利和義務,用簡便的方式通知當事人和證人到庭,為調解的進行做好准備。調解的進行。法院調解在審判人員的主持下進行。調解工作既可以由合議庭共同主持,也可以由合議庭中的一個審判員主持,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的案件可以由獨任審判員主持。根據案情的需要,調解時可以邀請有關單位和個人、當事人所在地的基層組織參加,被邀請的有關單位和個人以及當事人所在地的基層組織應當積極協助法院進行調解。法院調解時,雙方當事人都應出庭,原則上要採取面對面的形式進行調解。但必要時也可以分別對雙方當事人做調解工作。當事人不能出庭而委託訴訟代理人參加調解的,必須有當事人的特別授權。對無訴訟行為能力的當事人進行調解,應當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為參加。離婚案件當事人確因特殊情況無法出庭參加調解的,除本人不能表達意志的以外,應當出具書面意見。在一般情況下,涉及精神病人的離婚案件,除了有關子女撫養和財產分割問題可以由其法定代理人同對方協商外,對於是否解除雙方的婚姻關系,應當採用判決方式確認。法定代理人與對方達成協議要求發給判決書的,可以根據調解協議的內容製作判決書。調解可以在法庭上進行,也可以到當事人所在地進行。調解開始後,審判人員應當認真聽取雙方當事人關於案件事實和理由的陳述,查明事實,分清是非,明確雙方各自的責任。然後,有針對性地對雙方當事人闡明有關的政策和法律,引導當事人就具體的爭議事項進行協商。在協商過程中,審判人員可以提出建議方案供雙方當事人參考,但是不能強迫當事人接受建議方案。當事人雙方或者單方也可以提出調解方案。調解協議通常是在調解方案的基礎上形成的。當事人達成調解協議的,法院應當將調解協議的內容記入筆錄,並由雙方當事人或者經特別授權的委託訴訟代理人或者法定訴訟代理人簽名。調解的結束包括兩種情況:一是因當事人達成調解協議而結束;二是因調解不成,未達成調解協議而結束。對於經調解達成協議的,人民法院應當及時對調解協議進行審查。對於當事人雙方自願達成,內容又不違反法律禁止性規定的協議,人民法院應當認可。調解協議依法成立後,對於應當製作調解書的,人民法院應當製作調解書,送達雙方當事人簽收;對於不需要製作調解書的調解協議,由書記員記入筆錄,並由雙方當事人、審判人員、書記員簽名或者蓋章。經審查,發現調解協議的內容違反法律的禁止性規定或者有悖於公序良俗的,人民法院不予認可。對於經調解未達成協議或者調解協議不被人民法院認可的,人民法院應當結束調解程序,恢復審判,及時作出裁判,而不能久調不決。
法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九十三條 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根據當事人自願的原則,在事實清楚的基礎上,分清是非,進行調解。
《民事訴訟法》第九十四條 人民法院進行調解,可以由審判員一人主持,也可以由合議庭主持,並盡可能就地進行。 人民法院進行調解,可以用簡便方式通知當事人、證人到庭。
《民事訴訟法》第九十五條 人民法院進行調解,可以邀請有關單位和個人協助。被邀請的單位和個人,應當協助人民法院進行調解。
⑹ 醫療糾紛的司法調解是什麼
一、 醫療糾紛 第三方調解 醫療糾紛發生後,糾紛雙方當事人在第三方的協調、幫助、促進下,進行談判、商量,取得一致意見,消除爭議,簽署調解協議,建立新的權利義務關系。第三方在醫療糾紛調解中不為獨立的意思表示,在尊重雙方當事人意思的前提下,以促成當事人形成一致意思表示為目的,組織調解、促進溝通、提出建議、見證協議。調解協議與協商協議一樣具有合同效力,但不具有 強制執行 效力。 二、所謂司法調解 又稱法院調解或 訴訟 調解,是指人民法院對受理的民事案件、 經濟糾紛 案件和輕微刑事案件,在審判人員的主持下,訴訟雙方當事人通過平等協商,互諒互讓,達成協議,經人民法院認可後,終結訴訟程序,使糾紛得到解決。司法調解是我國訴訟 法規 定的一項重要的訴訟制度,也是各級人民法院依法行使審判權的重要方式。與 人民調解 和行政調解不同的是,在法律效力方面,經人民法院調解達成的,由雙方當事人簽字、蓋章的調解協議,一經送達,即具有法律約束力。司法調解協議與法院的判決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調解機制的介入,在醫患雙方之間架起了溝通的橋梁,在調解時雙方地位對等,使得和解變得可能。調解的成功有利於有效緩解醫患關系,有利於穩定社會秩序、建設和諧社會。 三、程序的便利性和處理的靈活性與合理性是調解的優勢所在,具體體現在哪 調解程序非正式化,有利於當事人本人參與糾紛的解決,即使當事人本人行為能力較弱也不致於影響調解的結果;不公開的調解過程使當事人的商業秘密和個人隱私免於暴露;規范適用的常識性和廣泛性使當事人易於達成一致滿意的處理結果;調解還可以在一個受控制的安全氛圍下,通過開展對話重建被破壞的相互關系。 通過調解方式處理醫療糾紛,被告可以解釋糾紛背後的原因,對已造成的傷害表示遺憾,原告公開接受道歉並與被告達成調解協議,這些對當事人雙方都是巨大的解脫。原告表示原諒被告及被告接受原告的這種諒解對雙方都有著重大意義。調解當事人通常都希望取得雙贏的效果:這樣的調解往往讓雙方免於爭論而是在一定程度上達成妥協。 醫療糾紛的司法調解 是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它同法律判決一樣具有法律效益,是受法律保護和認可的。因此,司法調解與訴訟解決一樣,都是最終解決醫療糾紛的良策。醫療糾紛的司法調解對醫患雙方都有著重要意義,是一種解決糾紛的不錯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