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權司法解釋
『壹』 什麼算是侵犯人格尊嚴
構成傷害他人人格尊嚴權需要滿足以下條件:
1、行為人主觀具有過錯。指行為人對自己的行為會傷害他人的人格尊嚴權的結果,主觀上存在故意或過失的心態。傷害他人人格尊嚴權因屬於一般侵權行為,要求行為人主觀上須具有過錯才能構成侵權責任。
2、違法行為的存在。人格尊嚴權屬於絕對權的一種,具有普遍的對世效力,要求任何不特定人負有不傷害他人人格尊嚴權的義務,違反這種義務進行的行為均被納入傷害他人人格尊嚴權的行為之列,除非有正當合法抗辯事由存在。
3、損害結果發生。傷害他人的人格尊嚴權,受沖擊的往往是他人的人格利益的損害,通常伴有精神痛苦,也可能會導致權利人經濟上的損失。
4、具備因果聯系。侵權法上因果關系在於確定行為人的行為與結果之間的聯系,傷害他人人格尊嚴權的後果表現為社會地位下降並且沒有受到他人和社會的最基本尊重,這一事實乃侵害行為所致,換句話來說,權利主體因該不法行為遭受人格利益受損。
人格尊嚴是一個極抽象的概念,我國現行法律並沒有明確認定侵犯人格尊嚴的標准,《民法典》第四編人格權編為保障公民的人格尊嚴提供了法律支撐。
1.人格尊嚴的概念、內容及地位
人格尊嚴是一般人格權的基本內容之一,也是一般人格權三大利益中最重要的利益,是一般人格權三項內容的核心,因此,人格尊嚴實際上也是一般人格權的代名詞。
(1)人格尊嚴的概念
人格尊嚴是一個極抽象的概念,它不像有的著述所說的那樣人格尊嚴是每個公民對自己的社會地位、社會價值的自我認識和自我評價,它是指民事主體作為一個「人」所應有的最起碼的社會地位,並且應受到社會和他人最起碼的尊重。換言之,所謂人格尊嚴,即把人真正當成「人」。因此,無論自然人職業、職務、政治立場、宗教信仰、文化程度、財產狀況、民族、種族、性別有何差別,其人格尊嚴是相同的,決無高低貴賤之分。
(2)人格尊嚴的內容
人格尊嚴在性質上與人格獨立、人格自由並不相同。人格獨立是人的客觀地位,人格自由是人的主觀狀態。而人格尊嚴則是一種主觀認識與客觀評價的結合。
(a)人格尊嚴是一種人的觀念
人格尊嚴是自然人、法人對自身價值的認識。這種認識基於自己的社會地位和自身價值,它來源於自身的本質屬性,並表現為自己的觀念認識。因而,人格尊嚴具有主觀的因素。
(b)人格尊嚴具有客觀的因素
這種客觀的因素是他人、社會對特定主體作為人的尊重。這種客觀因素是一種對人的價值的評價,但與名譽這種社會評價不同,是對人的最起碼的做人的資格的評價,評價的內容不是褒貶,而是對人的最起碼的尊重,是把人真正作為一個人所應具有的尊重。因而無論人的各種屬性、狀態有何不同,但其尊嚴的評價卻無任何不同之處。
(c)人格尊嚴是人的主觀認識和客觀評價的結合
人格尊嚴既包括自我認識的主觀因素,也包括社會和他人評價的客觀評價和尊重,這兩種因素結合在一起,才構成完整的人格尊嚴。
(3)人格尊嚴的地位
人格尊嚴是一般人格權客體即一般人格利益的基礎。人格尊嚴作為一般人格權體系的核心,它決定了一般人格權所具有的三項基本功能。在法律適用簡姿中,應當依據人格尊嚴解釋各項具體人格權,創造新的具體人格權,以及補充不被具體人格權所涵括的一般人格利益。例如在實務上和理論上所爭論的侵害肖像權的營利目的是否為必要構成要件,只要弄清人格尊嚴是各項具體人格權的基礎,則必然得出營利目的不是侵害肖像權責任構成的必要條件,就不會舍本求末,硬去強調侵害肖像權的構成必須具備營利目的的要件,使對肖像權的法律保護走上歧途。
2.人格尊嚴是一般人格權的基本內容之一
人格尊嚴不僅僅是人格權法的立法目的,也是一般人格權的重要內容。人在社會生活中生存,不僅僅是維持其生命,而是要享有有尊嚴的生活。因此,人格尊嚴是人作為社會關系主體的一項基本前提。人格尊嚴是指公民作為一個人所應有的最基本的社會地位並且應當受到社會和他人的最基本的尊重,是公民基於自己所處的社會環境、地位、聲望、工作環境、家庭關系等各種客觀條件而對自己和他人的人格價值與社會價值的認識和尊重。
在我國,人格尊嚴是憲法規定的政治權利,同時也應作為民法上的一般人格權。我國有關特別法也對自然人的人格尊嚴作出了規定。例如,《婦女權益保障法》第42條第2款規定,「禁止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櫻判害婦女的人格尊嚴」。我國《精神損害賠償司法解釋》第1條攔頌絕也確認了「人格尊嚴權」的概念,這是其成為一般人格權內容的法律依據。人格尊嚴之所以應該成為一般人格權的具體內容,是因為:一方面,人格尊嚴體現了人格權保護的基本價值,表達了人格權保護的根本目的。換言之,法律之所以保障各種人格權,很大程度上就是為了維護個人的人格尊嚴。另一方面,法律的終極目標是個人的幸福和福祉,而這一切都離不開對人格尊嚴的保護。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九百九十條 人格權是民事主體享有的姓名權、名稱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隱私權等權利。除前款規定的人格權外,自然人享有基於人身自由、人格尊嚴產生的其他人格權益。
第九百九十五條 人格權受到侵害的,受害人有權依照本法和其他法律的規定請求行為人承擔民事責任。受害人的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消除影響、恢復名譽、賠禮道歉請求權,不適用訴訟時效的規定。
第一千條 行為人因侵害人格權承擔消除影響、恢復名譽、賠禮道歉等民事責任的,應當與行為的具體方式和造成的影響范圍相當。
行為人拒不承擔前款規定的民事責任的,人民法院可以採取在報刊、網路等媒體上發布公告或者公布生效裁判文書等方式執行,產生的費用由行為人負擔。
『貳』 公然侮辱他人司法解釋
法律分析:公然侮辱他人行為侵犯的客體是公民的人格權。侵犯的對象是特定的自然人。人格權包括人格尊嚴以及姓名老茄權、肖像權、名譽權。以侮辱方式侵害他人姓名權的行為,一般表現為漫罵、羞辱他人的姓名,對他人的姓名進行有損人格的惡意解釋,以使他人的人格、名譽受到損害。肖像權是公民對自己的肖像利用和保護的權利。肖像與人的人格不可分離,直接關繫到公民的形象的社會評價和人格尊嚴。侮辱肖像的行為也一定會侵害他人的人格。名譽是公民在社會生活中所獲得的名望聲譽,是一個公民的品德、才幹、信譽等在社會生活中所獲得的社會評價。根據我國民法規定,公民自出生之日起,即平等地享有人格權、名譽權和隱私權等人身權利。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四十六條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模羨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前款罪,告訴的才處理,但是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通過信息網路實施第一款規定的行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訴,但提供證據確有困難的,人民法院可侍碼察以要求公安機關提供協助。
『叄』 人格權包括哪些
人格權是社會個體生存和發展的基礎,是整個法律體系中的一種基礎性權利。現代世界各國憲法均將人格權的保護放在重要位置,《民法》中也有特別人格權或一般人格權的規定。同時,根據各種人權國際公約和人權法學理論,人格權也是人權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現代社會,盡管人們已經充分認識到確認和保護人格權的重要性,但對其性質仍有爭論,即人格權究竟是人權、憲法權利還是民事權利。
『肆』 配偶權,生命健康權,隱私權,肖像權,哪些屬於人格權
人格權是作為民事主體必備的、以人格利益為內容,並為法律所承認和保護的民事權利。
人格權不等於人格尊嚴,人身權利知識人格權的一部分。
一般人格權,是指民事主體全部人格利益為標的的總括性權力,主要包括人格尊嚴權、自由權和平等權。
人格尊嚴權是指公民對自身價值的認識和他人、社會對其做人資格的評價依法所享有的不可侵犯的權利。(人格尊嚴權不是名譽權,名譽權是指民事主體享有對其個人表現獲得社會客觀評價及獲得評價不受侵害的權利。兩者的客體范圍不同)
人格權具體包括:生命權、身體權、健康權、人身自由權、隱私權、名譽權、榮譽權、名稱權、姓名權、肖像權、身份權、配偶權等等。
是羅馬法中一個重要的概念,它是指為法律主體的自然人享有權利能力的資格,由自由權、市民權、家族權三種身份權組成。其中自由權在這三者中地位最高,如果三者缺一,那麼就會發生人格減等。
人格權
人格權是民事權利中最基本的最重要的一種,因為人格權是直接與權利者(權利主體)的存在和發展相聯系的。對人格權的侵害就是對權利者自身的侵害。所以它在民事權利體系中應該居於首位。
人格權是以權利者的人格的利益為客體(保護對象)的民事權利。對人格的利益的認定,隨著時代的發展逐步深入,所以人格利益的范圍日益擴大,人格權的內容也日益豐富。
關於人格權,常常講到個別人格權(特殊人格權)和一般人格權,這是德國民法中,特別在德國判例中使用的說法。這種說法說明的是德國人格權的發展,並不能作為我們講人格權時對人格權的分類。所以我們不要這兩個概念。
我國民法通則在「人身權」的標題下規定的人格權有生命健康權、姓名權(名稱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和婚姻自主權(第98條至第103條)。榮譽權是不是民事權利,值得研究。[2]婚姻自主權在單列一個自由權之後,就沒有獨立的必要。
我國學者講的人格權,除民法通則規定的外,還有隱私權、貞操權。[3]有的學者主張單立「身體權」。[4]
人格權的內容十分復雜。隨著社會發展,人權思想日益加強,法律所保護(或應受法律保護)的人格利益的種類范圍日益擴大,人格權這個名稱之下的各種權利幾乎層出不窮。這一點,只要研究一下人格權的歷史即可瞭然。在今天,人格權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直接以權利人的人身為客體的,包括生命權、身體權、健康權;一類是以權利人的其他人格利益(精神上、心理上、作為獨立人格者而存在的利益)為客體的,包括姓名權、自由權、名譽權、肖像權、隱私權(個人秘密權)、個人尊嚴權、個人情報知悉權,等。這並不能把人格權包羅無遺,隨時可以有新的人格權出現,例如有所謂休息權、安寧權等。還有由人格權發展而來的環境權、家庭安寧權等。認前稱生命權等為人身權,因「人身」二字意義過狹,不足以概括上述第二類,所以應稱「人格權」。
人格權的特點有:(1)人格權是一種原始的權利,是與生俱來的。在這一點,人格權與權利能力一樣,始於出生、終於死亡。就人格權說,無所謂權利的取得。在姓名權,權利人對某一姓名取得姓名權,也許從命名時,從使用時,但仍要說他一出生就享有專用姓名的權利。(2)人格權是專屬權,或一身專屬權。人格權由權利人專有,不得讓與或繼承,也和權利能力一樣,不得拋棄,也不得由他人代位行使。(3)人格權是絕對權,具排他性、對世性。人格權是可以對抗一切人的。人格權被侵害時,有像物權被侵害時一樣的各種請求權。
根據這幾點,人格權就可以與其他權利相區別。從前,現在也還有人承認所謂「著作人格權」(著作人身權)。只要根據上述第一個特點,就知道,著作人格權(或人身權)與人格權是完全不同的,「著作人格權」這個詞應該不用。[5]
關於人格權,有一些問題值得研究:(1)並不是任何「人格利益」都可以上升為「人格權」。在什麼情況下,人格利益應受保護,要取決於具體條件。(2)死者的「人格利益」能否作為死者的人格權而受保護。這個問題在名譽權中最為常見。(3)人格權受侵害時,有沒有非經濟的損害(精神損害),可不可以、應不應該以金錢賠償為救濟手段。這些都是熱點問題。
法人的人格權的范圍應如何確定,也是應研究的。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有一些新問題與人格權相關連,也應該研究。如出賣或捐贈人的器官(人體的一部分),婦女出租或出借子宮為他人養育胎兒,由隱名人的精子育成的子女應否知道他生理上的父親是誰,某些人格權可否拋棄,遠距離攝象機與竊聽器的使用,等等。
『伍』 人格尊嚴權包括哪些
《憲法》第38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人格尊嚴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對公民進行侮辱、誹謗和誣告陷害。」
人格尊嚴是指與人身有密切聯系的名譽、姓名、肖像權不容侵犯的權利。基本內容包括:
1、公民享有姓名權。公民有權決定、使用和依照法律規定改變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盜用、假冒。
2、公民享有肖像權。《民法通則》第100條規定,公民享有肖像權,未經本人同意,不得以營利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
3、公民享有名譽權。名譽權是公民要求社會和他人對自己的人格尊嚴給予尊重的權利。
4、公民享有榮譽權。公民因對社會有所貢獻而得到的榮譽稱號、獎章、獎品、獎金等,任何人不得非法剝奪。
5、公民享有隱私權。隱私是公民個人生活中不想為外界所知的事,他人不得非法探聽、傳播公民的隱私。
人格尊嚴權是人格權中的核心權利的意思。民法學理上,有認為人格尊嚴是具有倫理性品格的權利,是主體對自己尊重和被他人尊重的統一,是對個人價值主客觀評價的結合。
也有認為人格尊嚴是一般人格權的內容之一,也是一般人格權的最重要內容,是指民事主體作為一個「人」所應有的最起碼社會地位並且受到他人和社會的最基本尊重,是民事主體對自身價值的認識與其在社會上享有的最起碼尊重的結合。
(5)人格權司法解釋擴展閱讀:
從邏輯體繫上看,民法總則對人格權的一般原則作出了規定,如果對人格權沒有在分則中像物權、合同、侵權責任、婚姻家庭以及繼承那樣設立分編,在邏輯上是有問題的;從立法內容上看,人格權立法只有總則中的一般性規定。
而沒有對生命權、身體權、健康權、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隱私權、人身自由權、個人信息權等內容作出具體規定。
因此,也應該在民法分則中規定專門的人格權分編,規定人格權的具體內容,在人民知道自己享有哪些人格權的基礎上,能夠更加清晰地知道自己享有的這些人格權究竟有哪些權利內容,怎樣行使好自己的人格權。
從人格權保護的措施上看,民法總則僅僅規定了一般規則,還需要規定具體的保護措施,使人民享有的人格權能夠得到落實,使人民在人格尊嚴、人格地位以及具體人格權方面,得到人格權所體現的實實在在的實惠。
很多國家通過立法的修改或者司法判例完善了人格權制度,人格權的具體類型不斷豐富,新的人格權類型不斷加入到人格權大家庭,特別是隱私權、名譽權以及人格尊嚴等。時至今日,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國家的民法典將人格權獨立成節、成章甚至成編
。民法總則專設「民事權利」一章,民法典分則將對該章中列舉的各種民事權利進行規定和細化,物權、債權、婚姻(親權和親屬權)、繼承權都將有獨立的編來進行細化,股權將有專門的公司法、證券法加以規定。
但如果被該章列為最重要的人格權沒有獨立的編來加以規定和細化,就是不合理的。人格權不僅應當獨立成編,而且,根據民法總則「民事權利」一章對各種將要在分編中予以細化規定的主要民事權利的排列順序,人格權應當作為總則編之後的第一編。
『陸』 人身權不能轉讓但可以繼承
一、民法典人格權是否可以繼承
民法典中,人格權不可以繼承。
人格權是與人身密切相租段關的權利,本身無法進行轉讓、放棄和繼承的。
《民法典》第九百九十條規定:「人格權是民事主體享有的生命權、身體權、健康權、姓名權、名稱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隱私權等權利。
除前款規定的人格權外,自然人享有基於人身自由、人格尊嚴產生的其他人格權益。」
《民法典》第九百九十一條規定:「民事主體的人格權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侵害。」
《民法典》第九百九十二條規定:「人格權不得放棄、轉讓或者繼承。」
二、一般人格權的功能
一般人格權作為一項個人的基本權利,具有如下的功能:
1、解釋功能
由於一般人格權的高度概括性和抽象性,使它成為具體人格權的母權,成為對各項具體人格權具有指導意義的基本權利,決定各項具體人格權的基本性質、具體內容以及其他具體人格權的區分界限。正因為如此,一般人格權對於具體人格權而言,具有解釋的功能。當對具體人格權進行解釋的時候,應當依據一般人格權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特徵為標准,對於有悖於一般人格權基本原理的對具體人格權的解釋,應屬無效。除了在學理解釋上,一般人格權所具有的解釋功能外,還具有在司法弊旅譽適用上的解釋功能。在司法解釋上,對於具體人格權立法應如何適用,也應依據一般人格權的基本原理進行解釋,在具體人格權的法律適用上,也不得違背一般人格權基本原理的要求。
2、創造功能
一般人格權是一種「淵源權」,或者叫做權利的淵源。事實上,它不是所有權鎮茄利的淵源,而只是具體人格權的淵源權,從中可以引出各種具體的人格權。人格權是一個不斷發展的概念。縱觀人格權的發展歷史,它是一個從弱到強,從少到多,逐漸壯大的權利組合。尤其是在近現代民事立法上,創造了大量的具體人格權,使具體人格權達到十數種,其種類之多,使其他基本權利無法相比。這些權利的產生,無一不是依據一般人格權的淵源而創造出來的。在成文法國家,一般人格權的這種創造功能更為明顯。成文法國家規定任何權利,必須依法明文,無明文,則無權利。這種成文法的局限性,使對新生的具體人格權的確認和保護不無障礙。
3、補充功能
一般人格權也是一種彈性的權利,具有高度的包容性,既可以概括現有的具體人格權,又可以創造新的人格權,還可以對尚未被具體人格權確認保護的其他人格利益,發揮其補充功能,將這些具體人格利益概括在一般人格利益之中,以一般人格權進行法律保護。當這些沒有被具體人格權所概括的人格利益受到侵害時,即可依侵害一般人格權確認其為侵權行為,追究行為人的侵權責任,救濟其人格利益損害。
『柒』 人格權包括哪些
人格權包括一般人格權和具體人格權。
包括生命健康、姓名、肖像、名譽、榮譽、信用、隱私等權利。法人的人格權包括名稱、名譽、榮譽、信用等權利。
1、自然人享有生命健康權禁止非法剝奪自然人的生命、禁止侵害自然人的身體健康。
2、自然人享有姓名權,有權決定、使用和依照規定變更自己的姓名。自然人的筆名、藝名等,與姓名受同等保護。法人享有名稱權,有權使用、變更或者許可他人使用自己的名稱。
3、自然人享有肖像權,有權保護自己的肖像不受歪曲、侮辱。
4、自然人、法人享有名譽權。禁止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自然人、法人的名譽。
5、自然人、法人享有信用權。禁止用詆毀等方式侵害自然人、法人的信用。
6、自然人享有隱私權。隱私權的范圍包括私人信息、私人活動和私人空間。
(7)人格權司法解釋擴展閱讀: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
為在審理民事侵權案件中正確確定精神損害賠償責任,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等有關法律規定,結合審判實踐經驗,對有關問題作如下解釋:
第一條 自然人因下列人格權利遭受非法侵害,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予以受理:
(一)生命權、健康權、身體權;
(二)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
(三)人格尊嚴權、人身自由權。
違反社會公共利益、社會公德侵害他人隱私或者其他人格利益,受害人以侵權為由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予以受理。
第二條 非法使被監護人脫離監護,導致親子關系或者近親屬間的親屬關系遭受嚴重損害,監護人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予以受理。
第三條 自然人死亡後,其近親屬因下列侵權行為遭受精神痛苦,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予以受理:
(一)以侮辱、誹謗、貶損(醜化或者違反社會公共利益、社會公德的其他方式、侵害死者姓名、肖像、名譽、榮譽;
(二)非法披露、利用死者隱私,或者以違反社會公共利益、社會公德的其他方式侵害死者隱私;
(三)非法利用、損害遺體、遺骨,或者以違反社會公共利益、社會公德的其他方式侵害遺體、遺骨。
第四條 具有人格象徵意義的特定紀念物品,因侵權行為而永久性滅失或者毀損,物品所有人以侵權為由,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予以受理。
第五條 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以人格權利遭受侵害為由,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第六條 當事人在侵權訴訟中沒有提出賠償精神損害的訴訟請求,訴訟終結後又基於同一侵權事實另行起訴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第七條 自然人因侵權行為致死,或者自然人死亡後其人格或者遺體遭受侵害,死者的配偶、父母和子女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列其配偶、父母和子女為原告;沒有配偶、父母和子女的,可以由其他近親屬提起訴訟,列其他近親屬為原告。
『捌』 人格權編共六章61條對嗎
不對,《民法典》的人格權編共6章、51條。人格權是民事主體對其特定的人格利益享有的權利,關繫到每個人的人格尊嚴,是民事主體最基本的權利。民法典第四編「人格權」在現行有關法律法規和司法解釋的基礎上,從民事法律和李規范的角度規定自然人和其他民事主體人格權的內容、邊界和保護方式,不涉及公民政治、社會等方面權利。人格權編共6章、51條,主要內容包括一般規定,生命權、身體權和銷橋健康權,姓名權和名稱權,肖像權,名譽權和榮譽權,隱私權和個人信息保護等。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九百九十條人格權是民事主體享有的生命權、身體權、健康權、姓名權、名稱權、肖像權、名譽喚斗遲權、榮譽權、隱私權等權利。
除前款規定的人格權外,自然人享有基於人身自由、人格尊嚴產生的其他人格權益。
『玖』 人格權編不涉及哪些方面的權利
1、主體普遍性一般人格權的主體,是普遍主體。一般人格權兄皮茄僅自然人享有,法人或其他組織不享有一般人格權,且公民和公民之間之間一律平等。但必須注意的是,在法學學術的現實意義上,個體人格權與群體人格權分離並縝密剖析,個人與公民的人格權概念區分和個人與法人的人格權區分,在實質意義上沒有平等性。具體人格權應該從具體法律細則中探究或加以評測,而不能從抽象且不具體的人格權獨立、自由和尊嚴加以掩飾,這樣只會將現實法律與人格權疏遠,握蔽並且加劇社會個人主義彰顯和罪責形態的意識出現,事實上,人格權的實質並不能以高度概括和以「獨立自由尊嚴」的幌子的形式出現。
2、權利內容極具廣泛性德國學者拉倫茨認為,一般人格權具有概括廣泛性。萊普迪則認為一般人格權不僅涉及國家和個人關系,而且也涉及德國《民法典》第823條所包括的具體人格權。
3、人格權是人的基本權利一般人格權相對於具體人格權而言,是基本權利。一般人格權雖然對具體人格權有概括的作用,但它也是一個獨立的民事權利,是人身權中的基本權利。
一:《民法典》實質性修改的要點——人格權編
人格權是民事主體對其特定的人格利益享有的權利,關繫到每個人的人格尊嚴,是民事主體最基本的權利。第四編「人格權」在現行有關法律法規和司法解釋的基礎上,從民事法律規范的角度規定自然人和其他民事主體人格權的內容、邊界和保護方式,不涉及公民政治、社會等方面權利。
要點一:規定「性騷擾」認定標准,即違背他人意願,以言語、文字、圖像、肢體行為等方式對他人實施性騷擾的,受害人有權依法請求行為人承擔民事責任。
要點二:規定機關、企業、學校等單位防止和制止性騷擾的義務。
要點三:規定人格權不得放棄、轉讓或者繼承。
要點四:規定了對死者人格利益的保護。 死者的姓名、肖像、名譽、榮譽、隱私、遺體等受到侵害的,其配偶、子女、父母有權依法請求行為人承擔民事責任;死者沒有配偶、子女且父母已經死亡的,其他近親屬有權依法請求行為人承擔民事責任。
要點五:明確規定人格權受到侵害後的救濟方式。
要點六:對自然人因婚姻家庭關系等產生的身份權利的保護,適用本法第一編、第五編和其他法律的相關規定;沒有規定的,參照適用本編人格權保護的有關規定羨察。
要點七:確立器官捐獻的基本規則。
要點八:明確從事與人體基因、人體胚胎等有關的醫學和科研活動的,應當遵守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家有關規定,不得危害人體健康,不得違背倫理道德,不得損害公共利益。
要點九:禁止利用信息技術手段「深度偽造」侵害他人肖像權。
要點十:自然人聲音的保護參照肖像權。
要點十一:規定了隱私的定義,列明禁止侵害他人隱私權的具體行為,即隱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寧和不願為他人知曉的私密空間、私密活動、私密信息。
要點十二:界定了個人信息的定義,其中包括自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證件號碼、生物識別信息、住址、電話號碼、電子郵箱、行蹤信息等。
要點十三:收集使用未成年人等個人信息應徵得監護人同意。
要點十四:規定國家機關、承擔行政職能的法定機構及其工作人員負有保護自然人的隱私和個人信息的義務。
要點十五:規定受害人的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消除影響、恢復名譽、賠禮道歉請求權不適用訴訟時效的規定。
要點十六:自然人享有姓名權,有權依法決定、使用、變更或者許可他人使用自己的姓名,但是不得違背公序良俗。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九百九十條 人格權是民事主體享有的生命權、身體權、健康權、姓名權、名稱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隱私權等權利。除前款規定的人格權外,自然人享有基於人身自由、人格尊嚴產生的其他人格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