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司法不公正案例

司法不公正案例

發布時間: 2023-05-03 23:47:56

① 明顯超出的司法慣例有哪些

明顯超出的司法慣例包唯盯讓括:
1.司法行為超出職權范圍,如決定與法律有明顯沖突的案件。
2.司法行為超出明確的規定,如司法行為與司法機關的規章制度有明顯沖突的案件。
3.司法行為超出公認的原則,如司法行為違背法律、法規的原則的案件。
4.司法行為超出司法實踐的共識,如司法行為違背司法案例和司法實踐的共識的案件。
5.司法行為超出正當理由,如司法行為沒有提供正當理由則告的案件。
6.司法行為利用實質性規定之外的技巧,如司法行為以特殊技巧達到與實質性規定相違背的案件。
7.司法行為採用不當程序,如司法行為採用不當程序,妨礙司法公正的案件。
8.司法行為濫用行政管理權力,如司法行為濫用行政管理權力,影響司法公正的案件。
9.司法行為濫用司法權力,如司法行為濫用司法權力,影響司指局法公正的案件。
10.司法行為違背司法道德,如司法行為違背司法道德,影響司法公正的案件。

② 河南種子案是暴力干涉司法嗎

您好,根據報道,河南種子案是一起涉及暴力干涉司法的案件。據報道,河南省某縣政府在氏敏頌拆除一家種子公司的過程中,涉及暴力干涉司法,其中一名政府官員曾在法院外毆打當事人,並且還有政府官員拒絕執行法院的判決,這些行為都構成了暴力干殲鄭涉司法。因拿念此,可以肯定的是,河南種子案確實涉及暴力干涉司法。

③ 我國中國歷史上各個地區發生過司法不公正開庭的案件有哪些

夏: 士
商: 司寇及正、史
西周: 司寇及土師、士
春秋: 司寇或司敗
戰國: 廷尉或廷理
秦內: 廷尉
兩漢: 廷尉
三國至南容北朝: 廷尉
隋唐,五代,宋,明,清:
大理寺:卿,少卿,主簿
刑部:刑部尚書,
侍郎 御史台: 御史
希望對你有用

④ 我國的司法機關有哪些再審改判聶樹斌無罪體現了哪些司法原則

一、聶樹斌案改判無罪具有重大意義,堪稱我國刑事司法歷史中一個里程碑式的案件
首先,聶樹斌案改判無罪是我國全面依法治國的時代背景中實現的。案件從2005年王書金出現、聶樹斌母親張煥枝不斷申訴,到最高人民法院指定異地復查、聽證、決定再審到最終宣判,雖然步履艱難,但始終在向正確的方向推進。冤錯案件嚴重侵犯公民合法權益,嚴重損害司法公正,嚴重影響法律尊嚴。中央政法委於2013年7月出台《關於切實防止冤假錯案的指導意見》;2014年10月中央發布《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強調「健全冤假錯案有效防範、及時糾正機制」,要求完善再審制度,解決再審啟動難、改判難問題。沒有這些重要精神和刑事訴訟制度的不斷完善,聶樹斌案改判是不可能的。此案是我國全面依法治國過程中的刑事司法制度走向文明的代表性案例。
其次,聶樹斌案再審無罪,彰顯了我國最高司法機關重塑司法公信力、糾正冤假錯案的堅定決心,以及敢於直面錯案疑案的精神。最高人民法院及負責復查的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案件承辦人多次表示,聶樹斌案件的復查、再審要經得起真相與歷史的檢驗。正義也許會遲到、但從不缺席。改判體現了一種審慎的司法觀念。雖然聶樹斌已無法復生,但今天的改判是對其家人多年不懈努力付出的慰藉。
再次,聶樹斌案再一次為「疑罪從無」的刑事訴訟原則作了有力的背書。據統計,黨的十八大以來,近三十餘件重大冤假錯案得到糾正,許多案件是按「疑案從無」的原則改判的。「疑罪從無」是人權保障理念的內在要求,是程序法治原則的重要體現,是遵循司法規律的必然要求,也是防範冤錯案件的唯一選擇。聶樹斌案案發時間長、證據滅失多,查清事實和證據的難度極大。在案件復查過程中存在多種不同意見與觀點。從公布的現有證據來看,既不能證明王書金是真凶,也不能否定公安機關認定聶樹斌具有作案嫌疑的證據。最高人民法院堅持「疑罪從無」改判無罪,為未來的司法活動提供了准則和標桿。
第四,聶樹斌的復審、改判體現了最高人民法院中立裁判、獨立行使審判權的堅定立場。現代刑事司法體系以審判為中心,人民法院堅守司法中立,樹立司法權威。聶樹斌案長期以來受到社會、媒體和法律學術界的關注,輿情復雜多變。無論輿論如何,審判活動關注的核心始終是證據和事實。最高人民法院在指定異地復查、再審過程嚴謹、審慎,堅持證據裁判,對案件保持了超然和客觀的態度,堅持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公正無私、不偏不倚、居中裁判。
二、聶樹斌案改判過程中旨在保障程序正義的各項制度探索,為公正司法提供了有益的經驗
首先,最高人民法院直接提審是使案件邁向公平正義的重大程序推動。提審作為人民法院審判監督的一種方式,法律有明確規定,但實踐中由最高人民法院提審的已經二審終審的刑事案件為數不多,足見其對提審案件慎之又慎。最高人民法院直接提審本案,是對此案邁向公平正義的重大程序推動,也是對民聲民意、社會關切的有效回應。
其次,最高人民法院指定異地復查案件,有效避免了自錯自糾和久拖不決。因聶樹斌案在河北省一審、二審,被告人家屬多年申訴無果。最高人民法院指定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復查,這在我國刑事訴訟歷史上非常罕見。聶樹斌案被異地復查,最大程度保障了復查的公正性和公信力。聶樹斌案開啟了疑案異地復查的先例,指出了冤假錯案糾偏的示範路徑。
再次,復查、再審環節充分保障當事人參與權、閱卷權和公眾知情權,召開聽證會等有益形式,為處理社會有廣泛影響的重大案件提供了很好的參照。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在案件復查過程中,充分保障代理律師閱卷權,確保其能夠完整復印、拍攝聶樹斌案及與之緊密相關的王書金案卷宗。舉行聶樹斌復查工作聽證會也是一種有益的制度創新。聽證會邀請了專家學者、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人民法院監督員、婦女代表和基層群眾代表等廣泛參與,檢察院派員監督,法院官方微博全程圖文直播,聽證人員填寫不記名意見表等做法,都體現了處理重大、復雜疑難案件的法治思維和法治精神,要以人們看得見的方式來實現公平正義,「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
三、總結聶樹斌無罪案的沉重教訓,完善刑事冤錯案件預防與糾錯制度
刑事誤判、錯案的後果極為嚴重,不僅會對那些被錯誤定罪的人及其家庭造成嚴重傷害,也會對司法公信力乃至國家形象造成嚴重傷害。特別是對錯殺、冤殺的情況,其代價是無法挽回的。聶樹斌案無罪案,再一次警示嚴格規范司法的重要性。
首先,要堅持從司法規律出發貫徹落實刑事訴訟制度,消除冤錯案件發生的土壤。
聶樹斌案的出現,固然有著上世紀90年代辦案科技力量不足、水平有限、執法規范化建設欠缺等方面的原因。但是任何時期發生冤錯案件,都同樣是一個悲劇。查辦該案過程中存在的不當、錯誤的執法理念、執法方式都值得再次反思。如原判對聶樹斌案定罪主要依據是聶樹斌本人口供,凸顯了口供為中心的辦案思路和「筆錄中心主義」的證據審查模式。以2012年我國《刑事訴訟法》修改和「兩個證據規定」的出台為標志,我國刑事訴訟制度確立了保障人權、疑罪從無、證據裁判、從嚴掌握死刑案件證據標准等原則和制度。但是,在當前司法實踐中,依舊存在著過於重視口供、有罪推定,甚至刑訊逼供、變相刑訊逼供等不當理念和行為,應當進一步加強制度建設,不再制訂「命案必破」等可能導致司法不公,違反司法規律的不合理考核指標,防止因急功近利追求辦案效率而造成冤錯案件。
其次,以聶樹斌案的平反為契機,推進完善刑事案件糾錯機制,完善審判監督程序和證明標准體系。
聶樹斌案雖然平反了,但是應該看到,這起案件平反的原因是偶然的,是王書金這個「真凶」或者「疑似真凶」落網、招供,並進入輿論視野後才成為一起備受關注的案件。而無論是此案「真凶落網」還是其他案件「死者復活」,都是小概率的事件。然而,刑事錯案的糾正不能依賴「偶然」。要明確推翻有罪生效裁判的證據標准。從「有錯才糾」走向「有疑即糾」。「有錯才糾」是目前我國司法在再審程序上的基本觀點,其對於再審啟動條件的要求極高。而「有疑即糾」對於再審啟動條件的要求顯然降低。聶樹斌案成為多年的「疑案」,在復審、聽證階段控辯雙方存在的分歧主要是證據的證明標准問題,應當明確「疑罪從無」的「疑點」需要證明到何種程度即可作為無罪處理。為確保有錯必糾,要充分保障被告人及其辯護人的訴訟權利。查閱聶樹斌案完整卷宗,一直成為困擾該案代理律師的最大難題,當事人、辯護人依法享有的閱卷權等程序性權利要充分保障。對於重大、有社會影響力的案件,要將聽證程序進一步規范化、常態化,保障公眾知情權。
再次,正視和正確認識冤錯案件的存在,特別是疑罪從無案件,要「權責統一」明晰錯案責任,完善司法責任制。
「刑事司法的最高境界是無冤」。但是無論過去還是現在,完全避免冤錯案件幾乎不可能。例如在美國,根據密歇根大學法學院的統計,1989年到2013年之間,至少有1188名曾經被判處有罪者因出現新證據被改判無罪,每年約60-80名服刑犯人被改判無罪,但這只是冰山一角。對於保留死刑的我國和美國等,都存在著錯殺的可能。而兇殺、強奸等特定犯罪在冤案中佔有相當比例。對於冤錯案件,追責程序是督促和預防冤錯案件的制度保障,同時「權責統一」是現代法治的重要標志,其基本要求就是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督、失職要問責、違法要追究。對冤假錯案的追責,要公開透明,主動回應社會關注。冤假錯案的追責同樣要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准繩,明晰責任。

⑤ 監獄警察失職案例

安徽一監獄民警涉嫌損害司法公正被直接立案偵查

日前,由安徽省阜陽市潁東區檢察院提起公訴的原阜陽監獄民警何聯江涉嫌濫用職權、徇私舞弊減刑一案,由潁東區法院一審開庭審理。該案是刑事訴訟法修改後安徽省檢察機關直接立案偵查的第一起司法工作人員涉嫌損害司法公正的職務犯罪案件。

今年56歲的何聯江一直在阜陽監獄工作,曾因私自為罪犯傳遞物品被阜陽監獄給予行政警告處分。2018年11月14日,因涉嫌濫用職權犯罪,何聯江被潁東區監察委立案調查。

同年12月11日,因涉嫌徇私舞弊減刑罪被阜陽市檢察院立案偵查。調查和偵查終結後,經阜陽市檢察院指定,由潁東區檢察院審查起訴。

據潁東區檢察院指控,2014年至2017年,何聯江在擔任阜陽監獄第十三監區民警期間,利用職務便利,接收本監區及其他監區服刑人員親友匯款或現金共計14.69萬元,為24名服刑人員捎帶現金及物品在監獄內使用,並從中截留約2.9萬元占為己有,構成濫用職權罪。

後在本監區呈報罪犯減刑工作過程中,何聯江故意隱瞞多名罪犯私藏、使用違禁品、違規品的違紀事實,並同意呈報減刑,致使11名不符合減刑條件的罪犯被順利減刑,構成徇私舞弊減刑罪。

「作為一名老黨員、一名工作了30多年的老幹警,從執法者變為被執法者,對不起組織、對不起家庭,希望能通過我的事例警醒還在做這些事的人趕快收手,希望能給我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庭審中,被告人何聯江當庭表示認罪悔罪。

當地部分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阜陽監獄、九龍監獄管教民警旁聽了庭審。法庭沒有當庭宣判。

(5)司法不公正案例擴展閱讀:

常見職務犯罪解讀濫用職權罪②本罪的客觀方面

濫用職權罪是指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超越職權,違法決定、處理其無權決定、處理的事項,或者違反規定處理公務,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行為。

我國刑法把濫用職權罪與玩忽職守罪一起規定在第九章瀆職罪,第三百九十七條第一款:「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濫用職權或者玩忽職守,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1、對濫用職權的理解

本罪的客觀方面表現為濫用職權,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行為。

根據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人民檢察院直接受理立案偵查案件立案標準的規定(試行)》(高檢發釋字〔1999〕2號),濫用職權是指超越職權,違法決定、處理其無權決定、處理的事項,或者違反規定處理公務。

通常認為,濫用職權的行為主要表現為以下幾種情況:

一是超越職權,擅自決定或處理無權決定、處理的事項;

二是玩弄職權,隨心所欲地對事項作出決定或者處理;

三是故意不履行應當履行的職責,或者說任意放棄職責;

四是以權謀私、假公濟私,不正確地履行職責。

2、對「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與「情節特別嚴重」的理解

濫用職權的行為,必須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造成重大損失的結果時,才構成犯罪。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瀆職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一)》(法釋〔2012〕18號),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濫用職權或者玩忽職守,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條規定的「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

(一)造成死亡1人以上,或者重傷3人以上,或者輕傷9人以上,或者重傷2人、輕傷3人以上,或者重傷1人、輕傷6人以上的;

(二)造成經濟損失30萬元以上的;

(三)造成惡劣社會影響的;

(四)其他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情形。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條規定的「情節特別嚴重」:

(一)造成傷亡達到前款第(一)項規定人數3倍以上的;

(二)造成經濟損失150萬元以上的;

(三)造成前款規定的損失後果,不報、遲報、謊報或者授意、指使、強令他人不報、遲報、謊報事故情況,致使損失後果持續、擴大或者搶救工作延誤的;

(四)造成特別惡劣社會影響的;

(五)其他特別嚴重的情節。

3、有關「經濟損失」的理解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瀆職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一)》(法釋〔2012〕18號第八條,「經濟損失」,是指瀆職犯罪或者與瀆職犯罪相關聯的犯罪立案時已經實際造成的財產損失,包括為挽回瀆職犯罪所造成損失而支付的各種開支、費用等。

立案後至提起公訴前持續發生的經濟損失,應一並計入瀆職犯罪造成的經濟損失。

債務人經法定程序被宣告破產,債務人潛逃、去向不明,或者因行為人的責任超過訴訟時效等,致使債權已經無法實現的,無法實現的債權部分應當認定為瀆職犯罪的經濟損失。

瀆職犯罪或者與瀆職犯罪相關聯的犯罪立案後,犯罪分子及其親友自行挽回的經濟損失,司法機關或者犯罪分子所在單位及其上級主管部門挽回的經濟損失,或者因客觀原因減少的經濟損失,不予扣減,但可以作為酌定從輕處罰的情節。

根據最高人民檢察院《人民檢察院直接受理立案偵查的瀆職侵權重特大案件標准(試行)》(高檢發〔2001〕13號),濫用職權等瀆職犯罪是以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為構成要件的。

其中,公共財產的重大損失,通常是指瀆職行為已經造成的重大經濟損失。在司法實踐中,有以下情形之一的,雖然公共財產作為債權存在,但已無法實現債權的,可以認定為行為人的瀆職行為造成了經濟損失:

(1)債務人已經法定程序被宣告破產;

(2)債務人潛逃,去向不明;

(3)因行為人責任,致使超過訴訟時效;

(4)有證據證明債權無法實現的其他情況。

⑥ 公平與正義相沖突的案件有哪些類型

一個案例勝過一沓文件。司法案例是經濟社會發展的「晴雨表」、社情民意的「風向標」。近日,「新時代推動法治進程2021年度十大案件」評選結果揭曉,通過真實鮮活的案例講述中國法治故事,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
本次評選活動自2021年12月3日正式啟動,從全國法院2021年所審結的各類案件中選出40個候選案例展開網路投票,共收到網民投票1.2億張。綜合網民投票結果和專家委員會評選,最終,賴小民受賄、貪污、重婚案,侵害英烈名譽、榮譽刑事第一案,「10·18」特大跨境電信詐騙案,百香果女童被害案,中國證券集體訴訟第一案,民法典「自甘風險」適用第一案,人臉識別第一案,吳春紅申請再審無罪賠償案,種子套牌侵權糾紛案,綠孔雀預防性保護公益訴訟案入選「新時代推動法治進程2021年度十大案件」;女子取快遞被造謠出軌案,王書金故意殺人、強奸案,老人偷雞蛋被攔猝死案等入選「十大提名案件」。
見證法院司法為民溫度
一個電話、一條簡訊,或冒充客服退貨退款、或冒充公檢法人員威嚇哄騙,一次「中獎」帶來了一連串陷阱,甜言蜜語背後暗藏著凶險的「殺豬盤」。近年來,電信網路詐騙套路層出不窮,屢打不絕。電詐「毒瘤」,民之公敵;鏟除公害,民之所盼。
2021年4月,「10·18」特大跨境電信詐騙案在四川成都鐵路運輸中級人民法院開庭審理。這是一起作案手法隱蔽、涉案人數眾多、涉案金額特別巨大的跨境詐騙犯罪。法院查明,2019年3月,主犯蘇某某等人在菲律賓設立電信網路詐騙窩點,僱傭被告人朱某某、董某等100餘人,利用交友軟體推薦虛假賭博網站,誘騙1500餘名被害人充值參賭,涉案金額共計1.04億余元。2021年6月16日,成都鐵路運輸兩級法院集中公開宣判,涉案的98名被告人分別因犯詐騙罪、幫助信息網路犯罪活動罪,被判處12年至1年不等有期徒刑,其中判處5年以上刑期的35人,重刑率達40%,98名被告人被判處罰金共計2400餘萬元。
「堅持刑事打擊、經濟打擊雙管齊下,用足、用盡從嚴打擊電信網路詐騙犯罪的法律手段,形成對於電信網路詐騙犯罪的高壓(打擊)態勢。」成都鐵路運輸中級人民法院「10·18」特大跨境電信詐騙案審判長徐翔介紹說,「10·18」系列案件審判的從嚴從重、依法嚴懲,有力震懾了電信網路詐騙犯罪,彰顯司法為民、除「騙」務盡的立場與力度。
在民法典「自甘風險」適用第一案中,宋某自願參加具有一定風險的對抗性競技比賽,致右眼受傷,要求賠償。法院依據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六條第一款規定,駁回了原告宋某全部訴訟請求。
民法典實施一年來,一個個紙面上的法律走進日常生活成了裁判規范與行為准則,腹中的胎兒是否有繼承權、高空拋物受害尺困者如何維權、見義勇為是否會被訛詐,一個個鮮活的案例彰顯民法典「民」字當頭,以民為本正在成為「百姓生活的網路全書」。
見證法院司法公正力度
百香果女童被害案是一起觸目驚心的侵害未成年人兇案。廣西欽州靈山縣小學生楊曉燕在售賣百香果時被李迅劫持奸殺,人們痛惜地把她叫作「百香果女童」。哪困此
「嚴厲懲處嚴重損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犯罪行為,是我國法律的明確規定和一貫立場。保護未成年人就是保護國家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最高法對於性侵害未成年人的犯罪行為歷來持零容忍態度。」最高人民法院審判監督庭副庭長羅智勇說。
2021年2月2日,遵照最高人民法院下達的執行死刑命令,廣西壯族自治區欽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對百香果女童被害案兇手楊光毅執行死刑。
「此案被告人的犯罪動機之卑劣、犯罪手段之殘忍、犯罪情節之惡劣、犯罪後果之嚴重,無一不深深刺痛了社會公眾的善良之心。在依法治國不斷推進的今天,其惡劣行為應當受到法律的嚴厲懲處,這不僅是為被害者主持正義,更是對社會發出一種警示」。作為主審法官,最高法法官仇曉敏表示,百香果女童被害案兼具自首從輕和多項法定從重、從嚴處罰的其他情節,人民法院應當審慎行使自由裁量權,克服司法教條主義,正確處理自首「可以」從輕和法定「應當」從重的關系,增強司法裁判的可接受性和被認同度,讓人民群眾切實感受到公平正義就在身邊。
華融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原黨委書記、原董事長賴小民受賄、貪污、重婚案是金融領域一起觸目驚心的腐敗大案。2021年1月5日,天津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以受賄罪、貪污罪和重婚罪判處賴小民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並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
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法學院副教授祁建建點評道:「通過對賴小民的嚴重貪腐犯罪行為予以嚴懲,消除金融領域內部存在的一大嚴重隱患,對金融領域貪腐人員予以震懾,推進了金融領域反腐審判工作,加強了對金融領域犯罪打擊力度,取得了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會效果的統一。」
見證法院司法觸角廣度
2021年11月12日,隨著廣東省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的法槌敲響,長達近3年的康美葯業財務造假案當庭宣判,康美葯業等相關被告承擔投資者損失總金額約24.59億元,賠償金額之高創下國內A股市場同類案件之最。
廣州中院法官、中國證券集體訴訟第一案主審法官王泳涌這樣評價:「康美葯業證券集體訴訟的審結,標志著以投資者『默示加入,明示退出』為特色的中國式集體訴訟司法實踐成功落地,對於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切實維護投資者合法權益、營造國際一流法治化營商環境具有深遠意義。」
「人臉識別」第一案,確立了個人信息處理的「合法正當必要」原則。作為主審法官,浙江省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法官韓聖超說:「我們力求平衡個人信息保護與數字產業發展需求,細致論證,審慎探索,希望以本案的『尺寸之功』為類案審判提供新方向、新思路,為我國個人信息保護法律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貢獻『杭州智慧』。」
在綠孔雀保護公益訴訟案中,法院判決停止案涉水電站項目建設,保住了「綠孔雀」賴以生存的最後家園。在世界環境司法大會上,綠孔雀保護公益訴訟案被外方評為全球十大生物多樣性案例之首,作為我國司法領域唯一案例,入選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展覽中國展區。
雲南省高級人民法院法官蘇靜巍說:「綠孔雀保護公益訴訟案的成功入圍,是對以預防性民事公益訴訟方式保護瀕危物種所作出努力的肯定。案件的審理樹立了新時代環境司法理念,彰顯了中國參與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大國擔當。」
「新時代推動法治進程2021年度十大案件」專家案評團表示,每一個案例,都是一張「服務大局、司法為民、公正司法」的答卷,它們書寫著人民群眾對公平、正義、安全、和諧的新要求、新期待,也串聯起法治中國砥礪前行的堅實足跡。

⑦ 嚴格按照刑事訴訟法規定辦理的案件是否一定公正請舉出具體案例。

一定公正的。

比如加拿大公民康明凱和邁克爾涉嫌從事危害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的活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規定,北京市國家安全局和遼寧省丹東市國家安全局分別於2018年12月10日對上述二人依法採取強制措施。目前案件正在偵辦中。

「按照中國法律,他們處在被調查階段。」警務人員強調,司法機關在辦理相關案件過程當中,都是嚴格按照法律規定的程序,沒有任何違反法律規定的情況。

(7)司法不公正案例擴展閱讀:

所謂「執法必嚴」,是特別針對執法機關和執法人員講的。這是社會主義法治實現的重要條件。執法必嚴,首先要求社會主義國家的一切行政機關和檢察、審判機關的行為,必須有法律上的根據,不得超出法律規定的范圍。執法必嚴,不是指辦案中運用法律一律要從嚴,運用法律從嚴或從寬,只能根據案件的具體情況和法律的具體規定確定。

執法必嚴的主要含義是指要維護法律的極大權威,寬、嚴都要有法律的根據。其次,執法必嚴還指上下級之間、主管部門和下屬單位之間要相互尊重已被規定的許可權劃分或者權利義務的界限,既要防止和反對在執法和護法的活動中可能出現的專橫和對權力與職位的濫用,也要防止和反對主觀主義、命令主義、官僚主義,糾正權力過於集中現象造成的不良後果。

⑧ 李昌奎案重審,司法公正經得起幾多折騰

本報評論員李曉亮

被稱為雲南「葯家鑫案」的李昌奎案,又現新波折:雲南男子李昌奎奸殺少女摔死男童案,一審判死刑,二審又因「自首」改判死緩,引起大嘩。4日,雲南省高院表示,已派專人對此案重審,不日將公布結果。

李昌奎案再起波瀾,多少讓人有點「折騰」的感覺。一反一復中,法律嚴肅性遭遇尷尬,一字不同性質卻可能截然相反的判決,也消解了法律威嚴,讓司法公正在案情波折里起伏跌宕。這隱運是我們不願見的,因為民眾的法律信仰,沒准會在這個過程中被無形消解。

司法公正和法律信仰,只能由一起起公正權威的判決來堆砌。這是一個浩繁而緩慢的過程。從善如登,從惡如崩。古今中外,幾乎所有語境下,傳遞正義捍衛信仰的向善的正向努力,總是遲緩而艱難的。

司法公正的實現,需要法官的深厚學識和專業判斷,需要不凡的法律理性,需要守衛社會光明與正義的決心,需要力排眾議的果決。即便如此,一位兼具上述素養的法官,終其一生都還必須兢兢業業,靠一個又一個具體而微的公正判決,才能持續傳遞出司法正義捍衛法律尊嚴,然後才能漸漸凝聚純攜陵民眾的法治信仰。

這是一件必須皓首窮經、終生不懈的技術活和苦力活。現實的殘酷在於,有時你一個不慎,哪怕一個無心之失的誤判,都可能耗掉你半生積蓄的清譽。不得不承認,以上還是僅存於假設中的理想境況。揆諸現實,就基層司法境遇而言,理想化的司法公正很多時候還顯得奢侈。

僅近些年,這類在司法公正方面存在瑕疵的「先天不足」或「後天失調」的案件,就不勝枚舉。「先天不足」的如做戚:南京彭宇案、廣州許霆案、深圳機場拾金案等,都是由於法官專業素養和司法判斷的問題,一度曾出現過判決與常識、與公眾感觀,乃至與法理格格不入的尷尬。既造成司法成本的攀升,又未起到應有的良性示範效應。

而「後天失調」的案例,如哈爾濱林松嶺案、湖北鄧玉嬌案、杭州七十碼事件、吉首事件等,則涉嫌權力失范、司法不公等腐敗行為了。之所以「後天失調」,說到底,還是因為相關部門沒能超脫於部門私利等狹隘利益格局之外。因為剪不斷理還亂的各方利益掣肘,因為司法受到不應有的權力或資本因素干擾,所以司法天平出現失衡,司法公正也隨之出現紊亂失調。

如果說,因為司法從業者的專業素養和認知有限性,導致判決在司法公正方面「先天不足」,還只是遭到民眾揶揄嘲諷如「彭宇案」後幾年來的輿論反應那麼,因為權力失范、司法腐敗和利益糾葛導致的司法公正方面「後天失調」,就只會讓民眾齒冷心寒。就會蠶食司法尊嚴,消解社會法治信仰,加劇法律公信的流失。

從這個角度講,不管是先天不足還是後天失調,都是司法公正的天敵,都是法治進程中的大礙。仍以李昌奎案為例,負兩命在身的李昌奎案,以現行法律規定,不論是殘忍程度還是認罪態度,都可適用死刑。假如此案沒能引起全國性輿論關注,或許就無雲南省高院日前的重審表態,這就又是一起極為隨意的司法判決。

僅就這類案件而言,司法裁量權和彈性之大,絕非幸事。倒是此案再次引出的關於「自首與減刑」以及「死刑與死緩」的差別界定問題,基層司法的科學性權威性問題,需要立刻引起立法界、司法界的高度重視。不能再讓司法公正和民眾法治信仰,隨一起起反復的隨意性極大的司法判決所沉浮了,我們已再也傷不起了!

⑨ 有哪些社會輿論影響司法判決的案例

當年的葯家鑫案。

此獠「撞傷不如捅死」的清奇腦迴路固然可恨,但如果沒有被媒體報導並引起廣泛輿論,實際上還是有希望判個死緩或者無期的,(對比葯家鑫案發後某地一男子強奸並殺死被害人,又以摔死被害人弟弟,最後判了死緩)正是因為葯家鑫案子引發的社會影響過於惡劣。

因此本來一個有保命餘地的案子變成了必死的案子。

案件細節闡述

葯家鑫說,當日他開車行至事發地時,正在用影碟機看濱崎步的演唱會,不清楚車是否在走直線,突然聽見「嗵」地一聲,感覺出事了便下車察看。結果發現車後有一個女的側躺在地上,發出呻吟聲。

「天太黑,我不清楚她傷的程度,心裡特別害怕、恐慌,害怕她以後無休止地來找我看病、索賠。」於是,兩三秒後,「一念之差」下,葯家鑫從隨身帶的包里取出一把單刃刀,向張妙連捅數刀,然後駕車逃跑。

開出一段路後,因為「心裡發慌,手打顫、腳也不聽使喚」,葯家鑫又撞上兩名行人。這次,他沒能跑掉,被趕來的村裡人堵住了。

之後,肇事車輛被交警大隊暫扣,葯家鑫和父母趕往醫院處理後來的兩名傷者治療事宜。在經歷了警方的兩次詢問後,2010年10月23日,葯家鑫向父母說出實情,並向警方投案。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葯家鑫案

⑩ 舉個案例說明公正的裁判和不公正的裁判對法律的影響

佘祥林案件充分證明了樓主的觀點,佘祥林被指控殺害妻子,沒想到十多年以後,他的老婆竟然自己走回來了。這種不公正的判決,不但破壞了了法律的公正性,還嚴重影響了司法的權威,可謂影響惡劣。

熱點內容
2013新民事訴訟法全文 發布:2025-01-04 07:17:59 瀏覽:903
菏澤法院郝 發布:2025-01-04 07:15:49 瀏覽:905
同濟大學的法學院 發布:2025-01-04 07:12:46 瀏覽:392
法官罰沒 發布:2025-01-04 07:01:30 瀏覽:357
關於法治原則 發布:2025-01-04 05:47:56 瀏覽:202
法治思維推進法治工商建設 發布:2025-01-04 05:40:52 瀏覽:170
陽光司法鑒定 發布:2025-01-04 05:38:50 瀏覽:639
法院法官級別 發布:2025-01-04 03:31:50 瀏覽:749
道德是燈照亮 發布:2025-01-04 03:23:27 瀏覽:22
司法警察心聲 發布:2025-01-04 03:02:40 瀏覽: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