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清朝的商法

清朝的商法

發布時間: 2023-05-09 21:36:45

A. 清末新政的內容

清末新政的內容如下:

1、編練新軍。

編練新軍是清政府新政的主要內容之一。清政府對此投入了巨大財力,花費了很大力氣。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8月29日,局衫清政府下諭全國停止武科科舉考試。9月11日命令各省仿北洋、兩江籌建武備學堂。9月12日下諭全國各省裁汰舊軍,編練常備軍。

3、教育改革。

清政府推行新政的另一個重要內容是廢科舉,辦學堂,派留學。光緒桐閉腔二十七態纖年(1901年)9月4日,清政府命令各省城書院改成大學堂,各府及直隸州改設中學堂,各縣改設小學堂,並多設蒙養學堂。

12月5日,頒布學堂科舉獎勵章程,規定學堂畢業生考試後可得進士、舉人、貢生等出身。

B. 清政府新政時期,為了鞏固皇權,頒布了什麼法律

1901年清政府實行新政,改革的內容舉擾碰有:
1、正談設立商李毀部、學部、軍警部等中央行政機構。
2、裁撤綠營,建立新軍。
3、頒布商法、商律、獎勵工商。
4、鼓勵留學,頒布新學制。

C. 清末"新政"的主要內容

1.籌措軍餉,訓練新兵
編練「新軍」是清政府「新政」的主要內容之一。清政府對此投入了巨大財力,花費了很大力氣。 1901年8月29日,清政府下諭全國停止武科科舉考試;9月11日命令各省仿北旦運凱洋、兩江籌建武備學堂;9月12日下諭全國各省裁汰舊軍,編練「常備軍」。編練「新軍」的工作在全國鋪開。為了在全國推行編練「新軍」計劃,清政府於1903年12月4日設立練兵處,任慶親王奕總理練兵事務,袁世凱為會辦練兵大臣,鐵良襄同辦理。練兵處的實權為袁世凱所掌握。清政府還令各省設立督練公所,為各省領導編練「新軍」的機構。1904年9月,練兵處、兵部奏准在全國編練「新軍」36鎮,頒布了《陸軍學堂辦法》。1906年11月7日,清政府改兵部為陸軍部,將練兵處並入其中,鐵良為尚書,統一指揮全國「新軍」。1907年8月,陸軍部制定了全國編練「新軍」36鎮的龐大計劃,擬於2—5年內,除近畿4鎮、四川3鎮外,其他各省各編練1—2鎮。但直至清朝覆亡,只編成14鎮和18個混成協又4標及禁衛軍1鎮,約16萬人。清政府推行「新政」,編練「新軍」。而練兵需要巨額款項,因而籌餉就成為清末統治者的又一「要政」。為了籌餉,清政府不惜巧立名目,多方搜刮。從1902年起,在通商口岸徵收印花稅,在湖廣徵收房捐、鋪捐;1903年在吉林徵收燒窯捐、車輛捐;在其他地方徵收牛捐、馬捐、鹽商捐、紳富捐,還有戶口稅、丁稅等。同時,還亂提稅率,有由戶部決定在全國公開加收的,也有由各地任意增加稅率的,並允許地方官自籌稅收。如此「籌餉」,使財稅紊亂,貪污橫行,給廣大勞動人民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災難。
2.振興商務,獎勵實業
1903年9月7日,清政府設立商部,倡導官商創辦工商企業。接著,頒布了一系列工商業規章和獎勵實業辦法,如:欽定大清商法、商會章程、鐵路簡明章程、獎勵華商公司章程、礦務章程、公司注冊章程、試辦銀行章程等。這些章程規定,允許自由發展實業,獎勵興辦工商企業,鼓勵組織商會團體。這些章程和做法,都有利於民族工商業的發展,有利於社會經濟的繁榮。
3.廢除科舉,育才興學
清政府推行「新政」的另一個重要內容是廢科舉,辦學堂,派留學。1901年9月4日,清政府命令各省城書院改成大學堂,各府及直隸州改設中學堂,各縣改設小學堂模喚,並多設蒙養學堂。12月5日,頒布學堂科舉獎勵章程,規定學堂畢業生考試後可得進士、舉人、貢生等出身。1902年2月13日公布推廣學堂悄裂辦法。8月15日頒布《欽定學堂章程》。1904年1月13日又頒布《重訂學堂章程》,詳細規定了各級學堂章程及管理體制,以法令形式要求在全國推行。與普通學堂並行的還有專業教育,包括師范學堂及各類實業學堂,在學制上自成系統,一套完整的學校制度隨之建立。1905年9月2日,光緒皇帝詔准袁世凱、張之洞奏請停止科舉,興辦學堂的摺子,下令「立停科舉以廣學校」,使在中國歷史上延續了1300多年的科舉制度被最終廢除,科舉取士與學校教育實現了徹底的脫鉤。12月6日,清廷下諭設立學部,為專管全國學堂事務的機構。清政府在推行「新政」過程中,把「獎游學」與「改學堂,停科舉」並提,要求各省籌集經費選派學生出洋學習,講求專門學業。對畢業留學生,分別賞給進士、舉人等出身。對自備旅費出洋留學的,與派出學生同等對待。為統一管理留學生工作,清政府分別在1902年10月31日和1906年10月2日派出總監督赴東洋和歐洲。
4.改革官制,整頓吏治
改革官制是清政府「新政」的一項重要內容,其中包括「裁冗衙」、「裁吏役」、「停捐納」,對統治機構作了一些改變。1901年7月24日,清政府撤銷總理各國事務衙門,改設外務部,「班列六部之首」。1902年2月24日裁河東河道總督,其事務改歸河南巡撫兼辦。3月6日裁詹事府及通司。1903年9月7日設商部。1904年12月12日裁雲南、湖北兩省巡撫,由雲貴總督、湖廣總督兼管。1905年9月4日裁奉天府尹,由巡撫兼管;裁奉天府丞,改為東三省學政。10月8日設巡警部。12月6日設學部,裁國子監。除裁並增設行政機構外,清政府還下令「停捐納」、「裁陋規」、「定公費」。1901年9月19日,清政府宣布停止報捐實官。1905年7月18日宣布停止捐納武職。清政府推行「新政」,原想緩和國內矛盾,維持和鞏固其封建統治,適應帝國主義的侵略要求,拉攏上層資產階級分子。但實行的結果卻適得其反。首先,由於舉辦「新政」,清政府允許地方自行籌款,每年要向各省攤派2300萬兩,這些都以捐稅的名目直接或間接轉嫁到廣大人民群眾身上,人民不勝負擔,自發斗爭更為廣泛。有的地方由「抗洋捐」、「反賠款」發展到武裝起義,使整個社會動盪不安。其次,「新政」雖然裁撤了一些中央和地方的衙門,裁汰了一些冗吏,但又出現了新舊機構重疊,如軍機處和督辦政務處、戶部和財政處並存等。1905年7月的上諭也承認,實施新政「數年以來,規模雖俱,而實效未彰」。(《光緒朝東華錄》第5冊,第5364頁)再次,由於「新政」的目的與施行後出現的新生力量的發展要求背道而馳,引起了新舊勢力之間以及舊勢力內部對待新勢力不同態度的派系之間的種種紛爭。這就加劇了統治階級和被統治階級之間的矛盲、激化了統治階級內部各政治派別之間的斗爭。
5.清末新政建築
在「新政」推行期間,袁世凱抓住「練兵」、「籌餉」兩項要政,奏請撥款100萬兩,編成北洋六鎮。同時,還擔任參預政務、督辦關內鐵路等要職,羽翼遍布朝廷內外,死黨分據要津,成為聲勢顯赫,左右朝政,繼曾國藩、李鴻章而起的又一權臣。 但清末「新政」在政治上增設了一些適應近代化的機構,修改了《大清刑律》,廢除酷刑峻法,注入了一些資產階級人道主義的原則;在經濟上,允許和獎勵私人資本主義的自由發展,承擔保護資本主義工商業的責任,提高民族資產階級的政治和社會地位;在文化教育上,給西學以合法地位,允許學習和傳播資本主義的自然科學和資產階級的社會政治學說;在軍事上,採用西方資本主義建軍理論和原則,使古老的封建專制制度發生了一些變革,促進了中國社會近代化的進程。總的來看,清末「新政」屬於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質,當時民主革命的高潮已經到來,而清末「新政」的某些措施客觀上有利於民主革命思想和文化的傳播(如興學堂),或客觀上有利於民族資本的發展(如獎勵工商),因而也有利於辛亥革命的到來,加速了清王朝的最終覆滅。

D. 清朝戊戌變法之前我國商法實行民商分立的立法模式嗎

清朝戊戌變法之前我國商法實行民商分棗好立的立法模式。根據查詢相關公開信息:清末採用民商分凳坦鉛信則立原則,商法作為獨立部門法,歷經兩個立法階段。

E. 清 第一部商法

第一部商法——《欽定大清商律》、第一部訴訟法——《刑事民事訴訟律》、第一部破產法——《破產律》

F. 為什麼說海商法是一門古老的法律

海商法是一門古老的法律,其起源可以追溯到人類海洋運輸活動之初。我國現代意義的海商法立法活動始於清朝末年的清末修律,而新中國的第一部海商法是1992年制定,1993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商法》。
海商法是一個古老的法律部門,它起源於古代歐洲,並隨著海上貿易的發生和發展逐步演變成近現代的體系。海商法具有十分悠久的歷史。最早載有船舶碰撞規則貨物運輸規則及水上航運規則的法律,是公元前18世紀的《漢謨拉比法典》。隨著地中海地區航海貿易的發展,羅得島成為該地區的航貿中心,並形成了一些調整航海貿易中發生的共同海損和海上保險的習慣規則,即「羅得海法」。關於羅得海法存在的直接證據來自於一些歷史文獻的記載。羅馬律師保羅斯在其所著的〈保羅斯言論集〉(sentence of paulus)第二集中就列有羅得海法的規則:「如為減輕船載,而投棄貨載者,其因保全共同利益而受之損失,應共同分擔之。」這一規則後來演變成今日的共同海損規則。羅得海法在地中海地區有極大權威性,不僅在相當長一段時期內調整該地區的海上貿易,而且為以後所有海事立法奠定了基礎,被稱做海商法的萌芽。
西歐進入封建社會後,地中海一帶的航運業仍然十分發達,尤以地中海。大西洋及北海沿岸港口城市為甚,這一時期產生了各種海事習慣法,並相繼由私人編纂成冊,形成獨具特色的私人編纂海事慣例時期。其中對後世制定海商法影響最大的是中世紀的三大海法:
(一)《奧列隆海法》(LEX OLERON)《奧列隆海法》是法國大西洋海岸一帶商人海事法庭的判例和所適用的習慣法的匯集,其主要內容涉及船舶。船長。船員。海難救助以及船長出賣運送品之權能等。該法在大西洋一帶影響廣泛,它為歐洲海商法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二)康索拉朵海法(LEX CONSOLATO)「康索拉朵」原意為「裁判官」,因此該法又稱為《海商裁判例》,它收集了14世紀流行於地中海沿岸的海事判例。習慣和學說,內容豐富,體系完整,被稱為當時最完備的海事法,對以後的歐洲航運界影響深遠。
(三)維斯比海法(laws of wisby).維斯比海法是公元15世紀在瑞典哥特蘭島上的維斯比城編纂的,並因此得名。它主要繼承了奧列隆海法。阿姆斯特丹法。波羅的海漢薩城鎮 卑克法的傳統,盛行於波羅的海沿岸及北海南岸,德國。瑞典等波羅的海沿岸國家海商法受其影響較大。
上述三大海法被認為中世紀海商法的三大基石,但也存在明顯的局限性。如三大海法區域性強,且大多為私人編纂的慣例,其效力是極為有限的.

G. 中國第一部正式商法的內容是什麼

中國自戰國秦漢以後,在長達2000多年的封建社會中,歷來是「諸法合體」,不存在任何專門的商法。至20世紀初年,清政府為了維護其統治,先後採取了一系列旨在獎勵工商實業的政策。光緒三十年(1904年)頒布了由。商部奏定」的《商律》,是中國第一部正式的商法。

《商律》由《商人通例》和《公司律》2部分組成。《商人通例》共9條,比較具體地規定了商人的身份及經商權力。《公司律》共131條,分11節。詳細規定了貿易公司的組織形式,創辦方法和經營管理方法等事宜。

編纂《商律》這在舊中國幾無先例可尋,因而基本上是對外國(主要是德、日等國)的抄襲,體例上亦屬德國法系(如將公司法作為獨立的一章規定在商法典中)。所以這部《商律》雖系清朝封建統治者所制定的專門商法,卻具有十分濃厚的資本主義色彩。

清政府制定《商律》的目的,從根本上來講,當然是為了控制日益發展的民族工商業和民族資產階級,進一步廣辟利源,擺脫日益嚴重的財政危機。同時我們又必須看到,制定商法本身,在當時又是順應歷史潮流的,因而具有某些積極的意義。其一,有助於改變傳統的賤商風氣,以法律形式肯定了商人的社會地位;其二,為商人的經商活動和權利提供了某種法律保護,並為解決商事訴訟提供了一定的法律根據,其三,《商律》的頒行與其他獎勵工商實業政策互為補充,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民族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發展。

20世紀初年清政府在極短時間內,由重農抑商的傳統政策過渡到頒行商法,勸辦商會,獎勵工商實業,改革陳舊格局,以試圖作某種調整,產生了《商律》專法。這雖然是來得太晚的反省,但亦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歷史的客觀進程,信得我們重視和作進一步的研究。

熱點內容
吳春燕民法 發布:2024-11-05 21:22:09 瀏覽:286
最新勞動法2013全文 發布:2024-11-05 19:11:30 瀏覽:105
比較中美涉外婚姻法的文化差異 發布:2024-11-05 18:47:44 瀏覽:561
勞動法離職後工作服的規定 發布:2024-11-05 18:42:47 瀏覽:855
勞動法直接辭職有工資嗎 發布:2024-11-05 18:36:40 瀏覽:117
玉溪紅塔區法院 發布:2024-11-05 18:35:12 瀏覽:204
2017勞動法流產假 發布:2024-11-05 14:20:40 瀏覽:255
頂級律師年薪 發布:2024-11-05 13:45:14 瀏覽:652
徐金桂行政法背誦2017 發布:2024-11-05 13:12:32 瀏覽:68
上訴法院流程 發布:2024-11-05 11:37:58 瀏覽: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