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安康司法改革

安康司法改革

發布時間: 2023-05-10 05:39:50

⑴ 捅向法官的刀議論文

上午10時左右,湖北省十堰市中級法院6樓605室,在拿到判決書後,胡慶剛用一柄隨身攜帶的水果刀,捅向了案件的女審判員劉坦。

⑵ 陝西省全省有哪些法院

1、陝西省高級人民法

陝西省高級人民法院編制391名,設內設機構及工作部門21個:辦公室、政治部(下設人事處<離退休人員服務管理處>、法官法警管理處<書記員管理室>、宣傳教育培訓處)、立案庭(申訴審查庭)、刑事審判第一庭、刑事審判第二庭、刑事審判第三庭、民事審判第一庭、民事審判第二庭、民事審判第三庭、行政審判庭、賠償委員會辦公室、審判監督庭、環境資源審判庭、執行工作局(下設綜合處、執行一庭、執行二庭)、審判管理辦公室、研究室、司法警察總隊、司法技術室、財務裝備處(行政管理處)、督察室、機關黨委。


2、西安市中級人民法院

西安市中級人民法院(以下簡稱西安中院)作為西安市的審判機關,也有著十分悠久的歷史。其前身是1949年成立的西安市人民法院。1949年5月20日西安解放,同月25日,陝甘寧邊區高等法院刑庭庭長任扶中率領18名邊區高等法院幹部接管國民政府西安地方法院。1949年5月28日,西安市人民法院成立。1955年2月15日更名為西安市中級人民法院,後轄區基層人民法院相繼成立。

西安市現轄11區2縣,有13家基層人民法院,包括新城區人民法院、碑林區人民法院、蓮湖區人民法院、雁塔區人民法院、未央區人民法院、灞橋區人民法院、閻良區人民法院、臨潼區人民法院、長安區人民法院、高陵區人民法院、鄠邑區人民法院、藍田縣人民法院、周至縣人民法院。截至2022年5月1日,全市法院現有正式幹警2132人,員額法官911名。西安中院現有各類工作人員801人,其中政法編幹警428人,員額法官172名。2021年,全市法院受理各類案件44.89萬件,法官人均辦案406件,佔全省法院受理案件數42.3%。其中,西安中院受理案件46430件,審結39764件,收、結案總量均位居全國中級人民法院第6名。

西安地區基層法院:

  • 新城區人民法院

  • 碑林區人民法院

  • 蓮湖區人民法院

  • 雁塔區人民法院

  • 未央區人民法院

  • 灞橋區人民法院

  • 閻良區人民法院

  • 臨潼區人民法院

  • 長安區人民法院

  • 高陵區人民法院

  • 鄠邑區人民法院

  • 藍田縣人民法院

  • 周至縣人民法院

  • 銅川市中級人民法院

    銅川市中級人民法院位於銅川新區長虹路北段,現轄耀州區法院、王益區法院、印台區法院、宜君縣法院四個基層人民法院、新區審判庭和13個基層人民法庭。

    銅川中院內設機構19個,其中業務部門11個即立案庭(信訪工作辦公室)、刑事審判第一庭、刑事審判第二庭、民事審判第一庭、民事審判第二庭、民事審判第三庭、行政審判庭(賠償委員會辦公室)、審判監督庭、執行工作局(下設執行一庭、執行二庭)、研究室(司法統計科)、司法技術室,行政綜合部門8個即辦公室、政治部(下設組織人事處、宣傳教育處、綜合處)、審判管理辦公室、司法警察支隊、監察室、警務科、警政科、法警直屬大隊。

銅川地區基層法院:
  • 王益區法院

  • 印台區法院

  • 耀州區法院

  • 宜君縣法院

寶雞市中級人民法院

寶雞市中級人民法院轄三區九縣,共12個基層人民法院,48個人民法庭。市中級人民法院內設20個部門,即:政治部、執行工作局、辦公室、刑事審判第一庭、刑事審判第二庭、民事審判第一庭、民事審判第二庭、民事審判第三庭、行政審判庭(與賠償委員會一個機構兩個牌子)、立案庭、審判監督庭、研究室、案件質量評查室、信訪室、司法警察支隊、司法技術室、司法行政裝備管理處、監察室(與紀檢組合署辦公)、機關黨委、機關工會。其中:政治部內設組織人事處、宣傳教育培訓處、書記員管理處。執行工作局內設綜合處、執行一庭、執行二庭。

寶雞地區基層法院:

  • 金台區法院

  • 渭濱區法院

  • 陳倉區法院

  • 鳳翔區法院

  • 岐山縣法院

  • 扶風縣法院

  • 眉縣法院

  • 隴縣法院

  • 千陽縣法院

  • 麟游縣法院

  • 鳳縣法院

  • 太白縣法院

    咸陽市中級人民法院

    咸陽市中級人民法院在編機構有辦公室、政治部(下設組織人事處、宣傳教育培訓處、考核辦)、審判管理辦公室、司法行政裝備管理處、監察室、法警支隊(下設警政警務科、法警一大隊、二大隊)、刑事審判第一庭、刑事審判第二庭、民事審判第一庭、民事審判第二庭、民事審判第三庭、行政審判庭、賠償辦、審判監督庭、立案庭、信訪辦公室、執行局(下設綜合監督處、執行一庭、執行二庭)、研究室、法技室,共計25個。

    咸陽地區基層法院

  • 秦都區法院

  • 渭城區法院

  • 楊陵區法院

  • 興平市法院

  • 武功縣法院

  • 乾縣法院

  • 禮泉縣法院

  • 涇陽縣法院

  • 三原縣法院

  • 永壽縣法院

  • 彬州市法院

  • 長武縣法院

  • 旬邑縣法院

  • 淳化縣法院

渭南市中級人民法院

渭南轄區設有1個中級人民法院和11個基層人民法院。中院現設有刑一庭、刑二庭、民一庭、民二庭、民三庭、行政庭、立案庭、審監庭、執行局、賠償辦、司法技術、審判管理中心、政治部、辦公室、研究室、監察室、法警支隊、新聞中心、工會和法官培訓中心等部門。

渭南地區基層法院:

  • 臨渭區法院

  • 韓城市法院

  • 華陰市法院

  • 渭南華州法院

  • 潼關縣法院

  • 大荔縣法院

  • 合陽縣法院

  • 澄城縣法院

  • 蒲城縣法院

  • 白水縣法院

  • 富平縣法院

漢中市中級人民法院

全市下轄漢台、南鄭、勉縣、城固、洋縣、西鄉、佛坪、鎮巴、留壩、略陽、寧強一區十縣。

漢中地區基層法院:

漢台區法院南鄭縣法院城固縣法院洋縣法院西鄉縣法院勉縣法院寧強縣法院略陽縣法院鎮巴縣法院留壩縣法院佛坪縣法院

安康市中級人民法院

2001年1月1日,原安康地區撤地設市,原安康地區中級人民法院重新組建為安康市中級人民法院後正式對外辦公。2012年6月27日,安康市中級人民法院遷至現址辦公,辦公地點位於本市安康大道三橋頭黃溝路口。安康市中級人民法院轄十個基層人民法院,分別是漢濱區人民法院和漢陰、石泉、寧陝、紫陽、嵐皋、平利、鎮坪、旬陽、白河九縣人民法院。全市兩級法院現共有在編法官和其他工作人員766人,其中市中級法院有在編法官和其他工作人員118人。

安康地區基層法院:

  • 漢濱區法院

  • 漢陰縣法院

  • 石泉縣法院

  • 寧陝縣法院

  • 紫陽縣法院

  • 嵐皋縣法院

  • 平利縣法院

  • 鎮坪縣法院

  • 旬陽市法院

  • 白河縣法院

商洛市中級人民法院

2001年12月,商洛地區撤地建市,商洛地區中級人民法院更名為商洛市中級人民法院。2004年4月,商洛市中級人民法院遷至金鳳路9號新址辦公至今。現內設機構有:刑一庭、刑二庭、民一庭、民二庭、民三庭、行政庭、立案庭、審監庭、執行局、執行一庭、執行二庭、法警支隊、政治部、宣教科、老乾科、辦公室、研究室、監察室、紀檢組、司法技術室、司法行政裝備室等。

商洛地區基層法院:

  • 商州區法院

  • 洛南縣法院

  • 丹鳳縣法院

  • 商南縣法院

  • 山陽縣法院

  • 鎮安縣法院

  • 柞水縣法院

延安市中級人民法院

延安市中級人民法院位於延安市南關街,與著名的陝甘寧邊區政府大禮堂毗鄰,其前身延安地區中級人民法院成立於1950年,1997年1月撤地設市後改稱現名,現轄13個基層法院、41個人民法庭。全市法院現有法官幹警963人(政法編736個,事業編113個),其中法官506人,其他工作人員457名。延安中院現有法官幹警96名(政法編100個,事業編9個),其中法官71人,其他工作人員25人,負責審理延安市轄區內法律規定由中級法院管轄的各類一、二審案件,並監督指導全市基層法院的審判工作。2013年,延安兩級法院被確定為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周強同志的工作聯系點。

延安地區基層法院:

  • 吳起縣人民法院

  • 富縣人民法院

  • 洛川縣人民法院

  • 延川縣人民法院

  • 子長縣人民法院

  • 延長縣人民法院

  • 宜川縣人民法院

  • 志丹縣人民法院

  • 黃龍縣人民法院

榆林市中級人民法院

榆林中院下轄12個基層法院,49個人民法庭。全市法院現有正式人員1110人(實有中央政法編制941人,事業編制11人,工勤崗位158人),其中員額法官462名,另有聘任制書記員449名,公益性崗位294名;市中院機關有中央政法編制人員176名,其中員額法官76名,另有事業編制、工勤崗位18名,聘任制書記員72名,公益性崗位86名。市中院有正式內設機構22個,其中,審判執行機構11個,司法輔助機構5個,司法行政機構6個。中院審判大樓佔地50畝,建築面積25000平方米,設有大小法庭15個,現代化辦公程度和科技應用水平在西北地區位居前列。

榆林地區基層法院:

  • 榆陽區法院

  • 神木市法院

  • 府谷縣法院

  • 橫山區法院

  • 靖邊縣法院

  • 定邊縣法院

  • 綏德縣法院

  • 米脂縣法院

  • 佳縣法院

  • 吳堡縣法院

  • 清澗縣法院

  • 子洲縣法院

西安鐵路運輸中級法院


2006年9月,西安鐵路運輸中級法院恢復重建,下轄西安(含寶雞法庭)、安康兩個基層法院,隸屬於西安鐵路局。2012年7月,按照黨中央關於司法改革的部署,西安鐵路運輸兩級法院轉隸陝西省高級人民法院。根據黨的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和最高法關於由鐵路法院審理跨區劃行政案件的改革意見,2016年1月,經最高人民法院批准和省委同意,省法院決定在西安鐵路運輸兩級法院管轄原涉及鐵路案件和部分指定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的同時,試點跨區劃集中管轄西安、安康兩市轄區內的行政案件和環境資源案件。西安鐵路運輸中級法院管轄原由西安市、安康市中級人民法院受理的第一審行政案件,管轄西安市、安康市轄區內的重大、復雜一審環境資源案件和環境公益訴訟案件。經最高人民法院批准,自2018年12月1日起,決定由西安鐵路運輸兩級法院跨行政區劃集中管轄西咸新區轄區內的行政案件。


另外

國家法官學院西安司法警察分院的前身——西安鐵路人民警察學校,是一所面向全國招生的公安類普通中等專業學校,成立於1985年6月,建校以來,為全國鐵路公安機關培養學生和在職民警11500餘人,涌現出了「全國公安系統二級英雄模範」郭永平、陳建林、何世林、黃國華等多名優秀人民警察。學校曾被譽為「鐵路警察的搖籃」,公安部授予人民警察A級培訓學校,是陝西省重點中專學校、陝西省職業教育先進單位。

⑶ 對法治的理解和認識

行政機關是中國絕大部分法律、法規的執行者,行政機關依法行政是法治文化建設的基礎。下面由我為大家整理的對法治的理解和認識,希望大家喜歡。

對法治的理解和認識篇一

在現代社會追求民主、公平、正義的大背景下,法治是歷史的必然要求,法治通常與人權、自由、平等相聯系;而人治在傳統觀念中通常與專制、等級、特權等相聯系。兩者的根本區別在於,法治的權力立足點在法,即法律支配權力,而人治的權力歸結點在人,即權力支配法律。但是無論是法治或是人治都不是盡善盡美或者是一無是處的,在社會轉型的關鍵時期,應當辯證地看待法治與人治的關系,從而更好地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一、人治、法治在中西文明國家的起源

1.人治和法治在中國的起源

西周末期禮崩樂壞,社會上涌現出了一大批對法律有著獨到見解的思想家。鄭國的子產為了讓人們對自己的行為有理性預期而“鑄刑鼎”,而晉國的叔向堅持地捍衛倫理綱常反對子產的做法,他認為:一方面,用公布出來的法律來治國非治國的基本方略;另一方面,這種做法培養了人們的拐騙心裡貽害無窮,使一個國家的人民變得不淳樸,民風國風低下。從此可以看出儒家把人治作為治理國家的方法,主張“為政在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如果統治者能夠以身作則,嚴於律己,百姓會自覺地效法。相反,國家雖然制定了法律,但統治者帶頭不執行,那麼法律制定得再好也無濟於事。“其人存則其政舉,其人亡則其政息”,政治的得失,關鍵在於用人的得失。

與儒家相比,法家為了沖破奴隸主貴族的統治,建立有利於新興地主的社會秩序而提倡“依法治國,則舉措而已”。把“刑不可知則威不可測”改為公布成文法;把“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改為“不別親疏,不殊貴賤,一斷於法”;把“明德慎罰”改為“嚴刑峻法”,因此後來才有了“城門立木”、“誤期當斬”,秦律也因此被描述為“繁似秋荼、密如凝脂”。雖然古代的法治和現代的法治在本質上是有區別的,但都不同程度地強調了法律在國家中的作用。

2.人治和法治在西方的起源

法治與人治這兩種治理社會的理念也曾經在古希臘同樣並存。古希臘的柏拉圖曾經熱烈主張的“賢人政治”實際上就是人治。烏托邦由了解善的人或代表知識的人即哲學家來統治和掌管,哲學家在國家中擁有決定性權力。而他的學生亞里士多德則認為人有不同的感情思想而法律則不會,他提出了法治思想,在《政治學》一書中指出法治應當包括兩個基本要素:已成立的法律得到了普遍的服從,而大家服從的法律本身是指定的良好的法律,即良法和法律至上原則。堅持法治也是西塞羅一貫的立場,國家政治權力的運作必須正當而合法,法律是國家行使權力的依據,即使是作為最高行政長官的執政官也在法律的約束之下。

需要明確指出的是,古代的法治、人治雖然在內容上有很大出入,但實質上都是為了維護統治階級的自身利益,絕不是現代意義上所指的法治觀念,所以有人認為雖然中國在歷朝歷代都有相應的法律,但皇權至上,皇權高於法制,所以說到底,中國古代還是人治的社會。

二、人治與法治的對比

1.法治的優點和缺陷

法治指以民主為前提和目標,以嚴格依法辦事為核心,以制約權力為關鍵的社會管理機制、社會活動方式和社會秩序狀態。最簡單的方法是說,不僅人民受到法律的管治,連統治者本身也受到法律的管治,人民與政府同樣被法律約束,要依法守法。國家機關的行為必需是法律或法規許可的,而這些法律或法規本身是經過某一特定程序產生的。即法律是社會最高的規則,沒有任何人或組織機構可以凌駕於法律之上。

法治的優點:其一,法律是集體智慧的產物,它沒有感情,不會說話,不能像人那樣信口開河,而實行人治容易產生個人獨斷專行貽誤國家大事,特別是世襲制更是如此;其二,實行一人之治較為困難,即使在賢人之治的情況下君主的能力和精力畢竟有限而且還剝奪了大家輪流執政的權利。縱觀西方各法治國家,他們之所以能保持國家政權幾百年不動搖社會持續發展,與法治國家的治國方式是密不可分的。法治可以避免因領導人的變換而發生動盪,不管是誰當領導人都要嚴格按照現有的法律辦事。我們就可以理解為何歷史上並非每位美國總統都屬賢能之士,人們卻可以容忍他的存在。

法治的缺陷:首先,社會生活每天都在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有限的法律條文是不能完全框定變幻莫測的世界。新情況的出現往往在以前的法條中找不到對應的解決辦法,等到法律制定出來之後又不能彌補所帶來的損失。其次,有人認為“法律是最低的道德,道德是最高的法律”。一個人的行為如果完全符合道德規范的要求,那他是不用擔心會受法律追究的。相反一個人違反法律,他一定違反道德。法律只是對一個人提出了最低、最起碼的要求。這個要求是遠遠低於道德標準的。如果連法律的這種最低要求都不能達到,那麼法律就要以自己的強制力來達到目的了,法律只調整那些對道德構成極大挑戰和威脅的情況。

2.人治的優點和缺陷

人治指個人或少數人掌握了社會公共權力,對占社會絕大多數的其他成員進行等級統治的社會體制。

人治的優點:法律的制定需要復雜的程序和很長的時間,過去的法律不能應對現實的需要,可人能及時因地制宜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船小好掉頭”,個人的決策不需要復雜的程序和時間,社會成本小,也能夠緊扣時代的變遷。人治也是一種精英政治,能最大可能地發揮人的潛能。賢人政治的判斷往往比常人的判斷可能更正確。

人治的缺點:我們說人治的成本低、見效快、出人才。但這些都得在很完美的情況下才可能實現,它對人的要求就得是賢人、能人、聖人,什麼地方差一點都不行。人治的社會里眾人的命運被系於個別人的手中,常常因為統治者的喜怒哀樂而改變。人們對自己的行為沒有了合理的預期,整日生活在提心吊膽的狀態下。人治社會最容易充滿著危險走向專制。當統治者變得殘暴不仁的時候國家的繁榮昌盛馬上就成為泡影,我國歷朝歷代的更替就是人治的典型例子。

三、辯證地看待法治人治的關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有人認為,儒家人治和法家法治就其實質而言都是人治,中國只有最高統治者才享有完全的自由與權力。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應該批判傳統的人治思想。但是,以為法治就能解決一切問題,實際上是對法治錯誤的迷信。從本質上說,法也是由人制定和執行的,因此,法治和人治也不是完全對立的,應當辯證看待二者之間的關系。

1.法治是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

把“依法治國”寫進憲法是新中國成立60年來“人治”與“法治”兩種治國方式反復較量的結果,這是由國家的本質決定的。法治國家或法治國,是指國家法治化的狀態或者法治化的國家,是法治在國家領域內和國家意義上的現實化。國家是階級矛盾不可調和的產物,當統治階級和被統治階級的矛盾在不能調和的地方、時候和條件下,便產生國家。反過來說,國家的存在證明階級矛盾不可調和,他使階級壓迫合法化。對內,國家承擔著一系列的領導工作,包括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等,這些龐大繁多的社會管理活動只有通過法治手段才能實現功能。對外,在政治多極化、經濟全球化的新階段,任何一個國家都要融入世界之林,這是現代化國家的必由之路。要調整國家之間的關系,唯一的辦法就是立法協調,於是國際法應運而生。國際法是國家間進行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交往,對一切國家都具有拘束力,作為衡量和裁判國際行為是與非的法律標准。從中可以看出,無論是國家的對內職能還是對外職能,法治都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2.人治是確保法治順利實施的重要保障

人們已經普遍接受了法治作為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但如果單純把法治當做是一種一勞永逸的方式而把人治作為封建糟粕,其實這是孤立片面的觀點。中國歷史悠長,人治的歷史也很漫長,在一個長期以人治為主要治理社會工具的國家,要一下子轉到以法治為主的治理方式上來還是有一定的難度。更為重要的是,我國歷朝歷代中也有著很多人治的成功案例。“能人”往往有著超前的眼光和傑出的才能,他們一旦順應歷史發展潮流,對社會的影響力和感召力是可想而知的。國家再依靠這個人所產生的社會效果對民眾採用教育、感化的方法,更能夠發掘人之善性,抑制私慾、提升道德,從而達到社會穩定長治久安的目的。

四、結語

將“好人法治”誤以為是單純的人治,這是一個錯誤。極端一點說,如果人人都是自私自利忘恩負義的人,法治的公平公正,也只是對於壞行為的公平公正,對於整個社會的良性運行並沒任何有好處。從現實生活來看,並不是說所有的事情都是要靠法律來解決的,自由的契約、當事人的意思自治才是解決糾紛的主要方式。因此,如何來界定“人治”這是一個問題。如果說人治是指人們能對一般社會矛盾進行一個的妥善處理,那麼這種有效人治也是需要的。但是如果說我們把人治定義為是某些個人利用公權力來強奸民意,專制武斷,那這種人治就是我們要堅決反對的。另外,一個國家的政權組織要正常運行,都要由相應的人員來擔任職責。任何法律條文都是人們在社會實踐中制定和執行的,用老祖宗說的“徒法不足以自行”。沒有具備高水平的執法者和司法者,那些法律文本只不過是束之高閣的廢棄的紙張罷了。法律的理性會戰勝人的理性,所以應以法治為主,人治的主體從主導者演變為執法者以法要求的理性精神來執行法律,這才是最好的選擇。

對法治的理解和認識篇二

黨的作出了關於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重大戰略部署。從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到四中全會,從全面深化改革到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當代中國奮發向前的決心堅定不移,我們黨治國理政的方略愈加清晰。全面深化改革是必須打好的攻堅戰,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是必須解決的大課題,它們關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長遠發展,關系黨和國家長治久安,關系廣大人民幸福安康。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意味著什麼?就意味著法治的地位和作用將更加彰顯,法治必須且必行。

雖然我國古代關於法的思想相當豐富,早在2000多年前就有“奉法者強則國強,奉法者弱則國弱”的說法,但在漫長歷史發展過程中法僅僅是王法、治始終是人治,沒有也不可能有法治,特別是現代意義上的法治。歷朝歷代,法都是為了維護統治者的利益和他們需要的社會秩序,人民往往為法所役、懼法畏訟仍然規定“皇帝權力神聖不可侵犯”。正如鄧小平同志指出的,“舊中國留給我們的,封建專制傳統比較多,民主法制傳統很少”。也正因為如此,過去很長一段時間,我們對法制重視不夠,我國法制很不完備。

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總結歷史經驗教訓,大力加強法治建設。我們制訂完善大量法律,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實現了國家和社會生活有法可依;積極推動法律實施,穩步推進司法改革,保障了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合法權益;廣泛進行法制教育,持續開展普法工作,提高了全民族法律素養。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黨總結新鮮經驗、借鑒人類文明成果,提出了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和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重大任務,強調法治是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如今,人們越來越認識到法就是規范和秩序,法治代表文明和進步;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創造美好幸福生活,必須依靠法治。從輕法到重法、從懼法到信法,這種變化實為不易。

對法治的理解和認識篇三

法治的最基本的特徵就是以法律作為最高標准來管理社會和作為生活指標,而社會包括個人與公共或私營機構,更包括社會的執法者、領導人,他們都要以法律為依據行事。那麼立法機關會不會擁有不受法律制約的權力呢?不會,因為立法也要經過一系列的、受法律約束的程序而產生,立法機關不允許人出於私利來制定法律。此外,法治的社會更有分權的意味,法治原則要求對社會每個角色都有相應的法律約束。就三權分立的情況來說:它就是立法有立法的程序,司法有司法的法律依據,行政有行政的權力與規范。顯然,法治與以法為治的區別在於後者純粹按照法律去管理國家,前者更涵蓋的是對政府權力的約束,我們千萬不可以把法制只當做“政府立法,人民守法”,否則會對法治產生很多的誤會。

我認為法治與民主是分不開的,被授予權利的個人有義務對社會作出貢獻及監督以防止社會出軌,所以在一個法治的社會裡面,我認為應該有對法治的遵守與對民主的行使。從一個作為香港人的角度出發,以下我會再仔細討論我對法治的分析以及法治的重要性。

(二) 法治的好處

著名的法律學者戴斯指出法治所包含的三個基本要素:一,沒有有關法律前,沒有人會因為未作出違反該法律的行為而受到懲罰,或是在肉體上或財物上有損失。二,沒有人能凌駕於法律上,包括所有男女,且不論其社會地位或其情況。三,法庭的決定是維護個人權益的最後防線。對於這幾個元素,我是非常同意的。第一元素所說的就是對執法者或行政機關的約束,即使一個人在合法的情況下得罪了一個執法者或在行政機關工作的人,他們也沒有權力也不可以因為私人恩怨對這個人作出懲罰。第二點重申了法治最基本的涵義,那就是肯定法律所擁有的崇高地位,而且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至於第三個元素,我認為有兩方面的涵義:一方面是關於法律對於司法者的約束,司法者的法律決定以國家的法律為依據;二是法律維護了個人應有的權利,法律對於國家社會與個人之間的權力分配具有至高無上的決定性,而法治就是三者間一條較為公平而可行的分界。既然法治有分權的意味,那麼法治的最大好處就是能夠防止個人、群體、社會或國家的權力凌駕於其他個人、群體、社會或國家的利益,同時保障他們的利益。

此外,法治是民主制度實行的不可或缺的方法。在法治原則中,法律對政府權力與個人皆具有普遍拘束力,並要求政府與人民共同尊重和遵守法律。一旦法律不是透過民主機制制定,它往往會淪為政府對人民的統治工具,遑論有效的制約政府權力,這樣便會跟法治原則的最基礎特徵相違背,因此法治也可說是民主的必要前提。

再者,法治能夠保障人權。孟子曰:“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國

最大利益而貢獻出的部分權利。但是隨著國家的發展與時代的改變,權力分配有時候會向國家一面傾倒,歷史上這個情況的例子並不少見,例如極權主義如納粹主義和法西斯主義等。若要避免這個情況,我們就應該有一個良好的制度去防止這種情況的發生,而法治原則本身就能夠做到這一點。

最後,法本來就具有公正性,確定性和較人治為高的效率。法治為商界提供了公平競爭的環境,這才有了英美、香港等法治地區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相反,在中國內地或一些發展中國家的商家若要發展公司,要做的是多請地方官員吃飯,可惜這種“聯誼”不但不能推進經濟發展,還讓商家沉淪於吃喝玩樂。

(三) 對法治的批評

法治引起的最大的爭議是對於戴斯提出的第三個元素:任何人均可通過司法制度作出申訴。反對者提出個人有可能因為一己私利從而利用法律漏洞謀取個人利益。雖然說現實上個人可能會有私心,但這種觀點不是完全的針對了法治,而只針對法律與個人的一部分。在前面提出過,以法為治跟法治原則並不完全相同,以法為治只是法治的一部分。更何況,法律有漏洞可以透過以下的方法而解決:第一,完整法律條文。法律的漏洞可以透過修改或添加法律用詞來澄清法律上含有灰色地帶的問題,香港的基本法就是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釋法。二是賦予個人或個人組成的群體行政權力去輔助法律的行使,香港的陪審團制度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當刑事案件嚴重到某一個程度,政府就會發函邀請社會公民當陪審團,其作用就是透過投票的方式來定一個人的罪,多票方為最終決定,而且這個決定連法官也沒權影響,法律怎樣賦予了這個陪審團定罪的權力,如何保障了法律對被控人的公平,都一一體現了法治。

(四) 法治的重要性

宏觀來看,一個法治社會對個人,社會與國家都很重要。從個人的層面上,法治是保障了個人本來應有的權利、個人與個人之間的沖突和不平,和防止社會或國家對個人的剝奪,“在法律之下,人人平等”,雖然這件事在我上法律導論後知道未必是對的,因為不同的法是針對不同群體或階層而立的,但有法總比無法好,起碼在法律之下,每個群體都會受到不同的法律條文約束。在社會的層面上,既定的法律程序對於社會發展及其效率有著不可代替的幫助。在國家的層面上,法治更有助政治穩定。如果領導的產生與更替是由一個至高無上,且大眾人民制定的法律程序來監控的話,在換屆的時候就不會引來社會的動盪,並會令國民臣服由人民一起制定的法所產生的領導。

微觀來說,法治對社會的不同行政機關亦很重要。對立法機關來說,

可以隨意制定對自己或所屬群體有利的法律,從而危害其他群體的利益,破壞社會的穩定。對司法機關來說,若果沒了法律的約束,司法機關就可以亂用司法程序,自行判罪,傷害無辜的人或放過有罪的人。至於法治對行政機關在說及戴斯所提出的第一個元素已經略提了,其重要性也很明顯,所以在這就不再提及了。

(五) 總結

我認為法治對個人、社會和國家都有很大的益處,故在最後我反思我們偉大的祖國的法治進程。雖然中國古代有說:“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但是,中國內地的法治進程在巨多困難里仍然難以完善地實行,中國內地的法治在社會轉型和走向世界的雙重背景下發展,其發展環境的復雜性讓其無法用單一用任何現有的理論去描述跟解釋,但完善立法、執法、司法制度和強化規則意識仍然是走向法治社會的必由之路。中國內地的法治制度受到了許多方面的限制,在秩序安全問題方面,內地跟香港不同,內地擁有的是成千上萬的人民和土地,要是實行法治的話,可能會做成行政效率下降和影響社會的秩序的相反效果,而且中國數千年來的傳統文化,一直沒有法治這個概念,要人民一時間認識並接受這種原則實屬不可能。但我認為,有了宏觀的視野以及務實的精神,在了解改革開放後國家前所未有地迅速發展的國情之下,中國內地會走出一條具社會主義的法治的道路。

伯利克里在“陣亡將士國葬典禮”上的演講中自豪地宣稱:「我們的制度之所以被稱為民主政治,因為政權是在全體公民的手中,而不是在少數人手中。」我想這一句就好精確的概括了法治最終目標--它就是走向民主的良法。

⑷ 如何在全面推進社會建設中維護社會公平正義

黨的十八大報告表明,加強社會建設既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五位一體」總體
布局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是社會和諧穩定的重要保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必然要求。公平正義是社會建設的核心價值取向迅陵埋,而社會建設是維護公平正義的重要手段。社會建設的過程就是制度創新的過程,其實質就是要通過社會政策和社會制度來維護和實現社會公平正義,(即教育公平、就業公平、收入分配公平、社會保障公平、醫療公平,)讓全體人民特別是讓社會弱勢群體共享社會發展的成果。
一、加強社會建設的戰略意義
加強社會建設是中國畝螞特色社會主義總體布局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生態建設是一個相互聯系、相互滲透、相互促進的有機整體,互為條件,缺一不可。經濟建設為社會發展和進步提供物質基礎,政治建設為社會發展和進步提供政治保障,文化建設為社會發展和進步提供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社會建設為社會發展和進步提供良好的社會環境,生態文明建設為社會發展和進步提供和諧的生態環境。沒有社會建設,就不可能為其他建設提供良好的社會環境,就不可能實現經濟社會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加強社會建設是社會和諧穩定的重要保證。社會和諧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社會主義現代化、人民生活幸福安康的重要保證。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中國共產黨從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出發提出的重大戰略任務。
加強社會建設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必然要求。 二 公平正義是社會建設的核心價值取向
公平正義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首要價值和重要特徵,構建和諧穩定的社會屬於社會建設的范疇。因而,社會建設必須體現公平正義的價值理念,公平正義理應成為社會建汪衫設的核心價值取向,成為平衡社會利益關系的根本尺度。
公平正義是中國共產黨人的一貫追求。中國共產黨的性質和宗旨決定了它自始至終必須把實現社會公平正義作為革命、改革和建設的價值取向。黨領導人民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實現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是為了實現和維護社會的公平正義;黨領導人民在社會主義革命、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加

強社會建設,不斷地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也是為了實現和維護社會的公平正義。
公平正義是社會建設的內在本質。為了維護和實現社會的公平正義,讓廣大人民真正共享經濟社會發展的成果,黨和政府在社會建設方面進行了不斷的理論創新和實踐探索。公平正義是社會建設的內在本質,在社會建設中逐步建立和完善社會公平保障體系能夠更好地提升整個社會的公平正義水平。
公平正義既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之一,又是建 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基本前提。社會公正對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具有重要價值: 1、社會公正是馬克思主義的核心價值理念。馬克思主義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指導思想,因而也可以說,社會公正就是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核心價值觀。 2、社會公正是建設和諧社會的深厚基礎。維護公平正義已經成為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應有之義,是衡量社會全面進步的重要尺度,是中國共產黨長期追求的目 標之一,也是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深厚基礎。 3、社會公正是經濟持續發展的重要動力。 4、社會公正是政治長期穩定的必要前提。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要以政治穩定作為基本保障,沒有穩定的政治環境,就無法搞好建設。
三 加強社會建設維護公平正義的具體舉措
社會公平是具體的、歷史的,是與社會發展的一定階段相聯系的,推進公平必須著眼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立足當今中國的實際。
1、加大懲治腐敗力度。當前社會經濟、教育、司法等諸多領域的不公正問題都與腐敗有關。歷史的教訓告訴我們,如果不堅決同腐敗開戰,它將永遠成為高懸於我 們頭頂的達摩克利之劍,隨時有斷送我們的改革前程乃至顛覆國家政權的危險。腐敗不除,國無寧日。腐敗橫行,就不可能會有較高程度的社會公正,更不會有社會 主義和諧社會。
2、加強法制建設,不斷推進司法改革。當前司法領域出現不公問題,也是由很多原因引起的,要促進司法公正,最根本的就是要不斷推進司法改革。通過實現司法 獨立、完善司法監督機制、提高法官個人素質等途徑來進行改革,實現司法公正。
3、加快建立和完善與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的社會保障體系, 完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推進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均等。促進社會整體公平。社會保障是維護和

實現社會公正極為重要的制度,也是維護和實現社會和諧穩定的 安全網和保險閥。以公正為靈魂的和諧社會,應該是一個社會保障和福利機制比較健全的社會,應該是「老有所養、病有所醫、困有所濟、傷有所治、育有所護、失 有所助」的社會。
4、深化教育體制改革,實施更公平的教育,給予公平的教育機會。教育公正是社會公正的重要內容,對於國家來說,教育是否公正會影響未來的國民素質,影響國家的發展和前途;對於個人來說,教育是 否公正會影響他的一生,影響他在社會階層中所處的位置,並進而影響到社會穩定、和諧與進步。
5 多舉措擴大就業,促進更公平的就業。就業是民生之本,是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條件。重視「三農」問題,努力增加農民收入。(在中國,古往今來農民都是最大的弱勢群體,他們一直生活在社會的底層。歷史上數不清的農民起義和朝代更替,大都 是統治階級利益與農民利益惡性互動的結果,也就是說,農民常常是被統治階級和上層社會逼到了生存危機的最邊緣,除了揭竿而起他們沒有別的出路。歷史證明國 家的盛衰興亡全部系於社會的公正與不公正之間。) 一要轉變就業觀念,鼓勵創業帶動就業,扶持重點群體就業創業,實現多渠道多形式的靈活就業。二要強化職業技能培訓,提高勞動者素質。三要逐步建立健全統籌的城鄉人力資源市場和就業服務體系,推進農村富餘勞動力穩定轉移。四要進一步增強失業保險預防失業、促進就業的作用,增進人們的就業安全感。五要逐步建立健全勞動標准體系和勞動關系協調機制,構建和諧的勞動關系。六要就業錄用程序更為規范、透明、有序,增進人力資源市場的程序公正,給更多的人提供公平的就業機會。通過多舉措擴大就業,提高就業質量,從而促進更公平的就業。
6 完善收入分配製度,實現更公平的收入分配格局
社會建設的整個過程或各個方面若要充分體現公平正義,全體社會成員的公平正義意識必須得到加強,不僅是管理者要強化這種意識,被管理者也要強化這種意識。應該更加積極、主動地發揮傳播媒介及各類教育的作用,讓更廣大的民眾具有更強的公平正義的認知、觀念和情感,進而逐漸地轉化為社會各個成員的公平正義行為。社會建設的主體是人,服務對象也是人。社會建設的公平正義程度從根本上體現為每個人的公平正義的程度

⑸ 法院對聯

2017法院對聯集錦

「法院對聯」承載的是法院幹警對廣大人民群眾的承諾和老百姓對法院工作的深切期盼和理解支持。以下,我為你整理的2017法院對聯集錦,希望對你有幫助。

東一榔頭;

西一棒槌。

橫批:敢於亮劍。

讀書有個錘子用;

警編有盾還戴帽。

橫批:轉編是路。

警服著裝鎮邪惡;

法袍著身辯忠奸。

橫批:維護正義。

法官拿錘砸警官;

警官拿盾防法官。

橫批:相煎太急。

法官拿著法槌;

法警攥著警棍。

橫批:法院牛逼。

敲敲敲 敲出正義之聲;

守守守 守住公平之門。

橫批:各司其職。

神盾在手 護衛人間蒼生;

法槌在握 匡扶世上正義。

橫批:鞠躬盡瘁。

今年過節不抓賊;

久拖不判不敲槌。

橫批:一塊放水。

法是正義之門;

公為裁判之神。

橫批:門神何用。

身著黑袍心不黑;

手持公器莫亂敲。

橫批:公正司法。

盾雖固;

槌更利。

橫批:破。

刑庭

上聯:九鄉鎮八惡人一傷二搶三騙十分大膽

下聯:一法官一助理一審二查三判四方安寧

民庭

上聯:原告聲、被告聲、爭論聲、法槌聲、聲聲入耳

下聯:離婚案、勞動案、繼承案、借款案、案案皆服

執行局

上聯:破冰執行終日尋尋覓覓尋尋

下聯:窮追猛打老賴凄凄慘慘戚戚

立案庭

上聯:訴訟井噴,案件願漲(院長),楊不悔,張無忌

下聯:立案登記,從不停漲(庭長),我不拒,君莫愁。

基層法庭

四面雲山,路難行、水難涉,難上加難。

八方調解,仇喜消、鄰喜睦,喜上加喜。

審管辦

查審限、查案卷、查文書、茬茬不放過。

莫怨我、莫恨我、莫議我,默默鑄鐵案。

宣教科

微博微信網上網下夜夜三更月

撰文撰稿不左不右日日四季春

監察室

塘中偏愛自潔蓮,請慎行,一塵不染

世上本無後悔葯,莫自毀,三思後行

法警隊

願為千里眼,六路眼觀,時時刻警視庭堂。

化身擎天將,十目共察,分分鍾擒敵於手。

辦公室

文山有嶺,筆無鈍時,語不驚人死不休。

會海無涯,心有天闊,策無遺算方始歸。

政工科

昨夜文中漫步,忽見李白杜甫,自愧不如

昨晚雨疏風驟,忽聞周公解夢,行文速成

書記員

鍵盤輕舞,彈指急急,一字一行道真相。

卷頁翻飛,銀針切切,一針一線總關情。

上聯:亞心首善之城文明禮儀溝通彼此

下聯:法治精神之地匯聚英才共謀發展

橫批:錦綉西域

上聯:法雖無情存道義

下聯:人間多情循方圓

橫批:法外有情

上聯:法內存道義

下聯:律外有真情

橫批:內外同一

上聯:肩挑道義 扶助老幼 橫掃人間邪氣

下聯:心懸明鏡 維護婦權 捍衛法律尊嚴

橫批:執法如山

上聯:立法司法執法國法嚴明,恆衡互輻期長治

下聯:黨風政風民風家風正派,敬凈相依可久安

上聯:執不秉公,公生正氣,氣貫長昭明

下聯:愛民送暖,暖似春風,風行大地秀

上聯:司法改革千家樂

下聯:法治中國萬象新

橫批:浩然正氣

上聯:商標權著作權專利權侵權案包羅萬象

下聯:促調撤定判決解紛爭審判員各顯神通

橫批:案結事了

上聯:心繫民生、體察民意,構築和諧勞動關系

下聯:定紛止爭、辨法析理,建設首善烏魯木齊

橫批:民心吾願

上聯:人民法官端坐七尺審判台明察秋毫

下聯:熱血兒女伏案五更寒暑夜公正司法

橫批:判重如山

上聯:南來北往至八方百姓

下聯:清風細語送十分服務

橫批:滿意而歸(作者:安晶)

上聯:立案登記開群眾訴訟之門

下聯:優質服務顯司法關懷之窗

橫批:有案必立(作者:楊揚)

上聯:熱誠接訪,仔細答疑,我願一心為民,兩袖清風守公正

下聯:傾力救助,認真復審,哪管周三忙碌,七日加班不休息

橫批:笑迎八方

上聯:吵聲鬧聲電話聲 聲聲入耳

下聯:民事刑事執行事 事事關心

橫批:一心為民

上聯:接熱線勤救助為民服務暖人心

下聯:舉聽證誠接訪真心實意解民憂

橫批:心繫百姓

上聯:公正審判懲惡揚善

下聯:法治監督忠實法律

橫批:審判監督

上聯:審對錯判是非但求無愧於心

下聯:監民主督法治只為公平正義

橫批:審判監督

上聯:年年減刑增福氣

下聯:歲歲假釋真幸福

橫批:特赦特開心

上聯:破冰執行終日尋尋覓覓尋尋

下聯:窮追猛打老賴凄凄慘慘戚戚

上聯:公正司法為人民,春風化雨暖人心

下聯:民無小事系國本,國泰民安依法治

橫批:執法為民

上聯:公平正義,一心為民,彰顯司法權威

下聯:清正廉潔,碗水端平,樹立法官形象

橫批:法治為民

上聯:黨性品行作表率

下聯:忠誠干凈敢擔當

橫批:組工本色(作者:張俊)

上聯:三羊開泰創司法篇章

下聯:六猴送安迎盛世紀元

橫批:繼往開來

上聯:金羊辭舊歲風調雨順

下聯:靈猴迎新春政通人和

橫批:納福送祥

上聯:一杯清茶,揚清激濁,手握法槌判重如山

下聯:兩句問候,暖心沐風,定紛止爭司法為民

橫批:民順國昌

上聯:護民益,固邊陲,凝心聚力堅似鐵

下聯:持權衡,止紛爭,穏疆安民暖如春

橫批:盛世太平

上聯:信息技術環環相扣結碩果

下聯:審判執行步步為營奏凱歌

橫批:一馬當先

上聯:萬事如意展宏圖

下聯:心想事成興偉業

橫批:五福臨門

上聯:對外委託審計、評估、鑒定尋依據

下聯:中院把脈審核、及時、准確為宗旨

橫批:公正效率

上聯:歡聲笑語辭舊歲

下聯:張燈結綵迎新年

橫批:喜迎新春

上聯:福星高照全家福

下聯:春光耀輝滿堂春

橫批:春意盎然

上聯:赤膽忠魂護一方盛景

下聯:德法正心求萬家和諧

橫批:司法為民

上聯:明鏡高懸,懲惡揚善,光明之路固邊陲

下聯:辨法析理,司法公信,金銀大道促發展

橫批:繼往開來

上聯:懲惡揚善,肩章帽徽銘刻昨日榮光

下聯:辨法析理,法槌天平續寫今日華章

橫批:公正司法

上聯:明法理重證據,保障權益

下聯:勤調解慎判決,案結事好

橫批:為民司法

上聯:執天平窮法理,法制光輝照耀天山

下聯:懷民生察民意,昂揚春風撫暖民心

橫批:法耀天山

上聯:執法錘一身正氣民益為天

下聯:托天平兩袖清風判重如山

橫批:明鏡高懸

上聯:十三五攻堅克難,轉作風,察民情,昭天山法治光輝

下聯:六十載薪火傳承,執天平,懸利劍,保一方穩定安康

橫批:再譜新篇

上聯:勇於擔當,公正執法揚浩然正氣

下聯:一心為民,清正廉潔樹法官形象

橫批:執法如山

上聯:結萬余案件 披星戴月 堅守正義防線

下聯:遵八項規定 立德修行 保障百姓民生

橫批:新法公廉

上聯:風清氣正應民意

下聯:法平如水持公心

橫批:司法為民

上聯:烏魯木齊走在司法改革最前沿

下聯:全體法官彰顯法律尊嚴甚威廉

橫批:創新在前

上聯:厚德尚法鑄人民法院新形象

下聯:明察慎斷顯司法公正是主題

橫批:為民司法

上聯:法律監督揚正氣

下聯:公平正義播輕風

橫批:喜迎新春

;

⑹ 什麼是依法治國全會專題討論依法治國說明了什麼

什麼是依法治國?
依法治國就是依照體現人民意志和社會發展規律的法律治理國家,而不是依照個人意志、主張治理國家;要求國家的政治、經濟運作、社會各方面的活動統統依照法律進行,而不受任何個人意志的干預、阻礙或破壞。
簡而言之,依法治國就是依照法律來治理國家,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客觀需要,也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顯著標志,還是國家長治久安的必要保障。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是人民當家做主根本保證。
全會專題討論依法治國說明了什麼?
2014年10月,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首次專題討論依法治國問題。10月28日,《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發布。
依法治國,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然要求,事關我們黨執政興國,事關人民幸福安康,事關黨和國家長治久安。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執政水平,必須全面推進依法治國。
我國正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入決定性階段,改革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國際形勢復雜多變,我們黨面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之重前所未有、矛盾風險挑戰之多前所未有,依法治國在黨和國家工作全局中的地位更加突出、作用更加重大。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我們黨要更好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更好維護和運用我國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更好統籌社會力量、平衡社會利益、調節社會關系、規范社會行為,使我國社會在深刻變革中既生機勃勃又井然有序,實現經濟發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會公正、生態良好,實現我國和平發展的戰略目標,必須更好發揮法治的引領和規范作用。

⑺ 深化行政執法體制改革要理順什麼執法體制

我們要深化行政執法體制改革全面推進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加大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重點領域執法力度,完善行政執法程序,健全行政裁量基準。
按照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的部署和要求,深化行政執法體制改革要堅持減少層次、整合隊伍、提高效率的原則,著力抓好以下重點改革。
全面依法治國是國家治理的一場深刻革命,關系黨執政興國,關系人民幸福安康,關系黨和國家長治久安。必須更好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保障作用,在法治軌道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圍繞保障和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全面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全面推進國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
法律依據:《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
九、推進法治中國建設
建設法治中國,必須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深化司法體制改革,加快建設公正高效權威的社會主義司法制度,維護人民權益,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
(30)維護憲法法律權威。憲法是保證黨和國家興旺發達、長治久安的根本法,具有最高權威。要進一步健全憲法實施監督機制和程序,把全面貫徹實施憲法提高到一個新水平。建立健全全社會忠於、遵守、維護、運用憲法法律的制度。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都不得有超越憲法法律的特權,一切違反憲法法律的行為都必須予以追究。
普遍建立法律顧問制度。完善規范性文件、重大決策合法性審查機制。建立科學的法治建設指標體系和考核標准。健全法規、規章、規范性文件備案審查制度。健全社會普法教育機制,增強全民法治觀念。逐步增加有地方立法權的較大的市數量。
(31)深化行政執法體制改革。整合執法主體,相對集中執法權,推進綜合執法,著力解決權責交叉、多頭執法問題,建立權責統
一、權威高效的行政執法體制。減少行政執法層級,加強食品葯品、安全生產、環境保護、勞動保障、海域海島等重點領域基層執法力量。理順城管執法體制,提高執法和服務水平。
完善行政執法程序,規范執法自由裁量權,加強對行政執法的監督,全面落實行政執法責任制和執法經費由財政保障制度,做到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完善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機制。
(32)確保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審判權檢察權。改革司法管理體制,推動省以下地方法院、檢察院人財物統一管理,探索建立與行政區劃適當分離的司法管轄制度,保證國家法律統一正確實施。
建立符合職業特點的司法人員管理制度,健全法官、檢察官、人民警察統一招錄、有序交流、逐級遴選機制,完善司法人員分類管理制度,健全法官、檢察官、人民警察職業保障制度。
(33)健全司法權力運行機制。優化司法職權配置,健全司法權力分工負責、互相配合、互相制約機制,加強和規范對司法活動的法律監督和社會監督。
改革審判委員會制度,完善主審法官、合議庭辦案責任制,讓審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負責。明確各級法院職能定位,規范上下級法院審級監督關系。
推進審判公開、檢務公開,錄制並保留全程庭審資料。增強法律文書說理性,推動公開法院生效裁判文書。嚴格規范減刑、假釋、保外就醫程序,強化監督制度。廣泛實行人民陪審員、人民監督員制度,拓寬人民群眾有序參與司法渠道。
(34)完善人權司法保障制度。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進一步規范查封、扣押、凍結、處理涉案財物的司法程序。健全錯案防止、糾正、責任追究機制,嚴禁刑訊逼供、體罰虐待,嚴格實行非法證據排除規則。逐步減少適用死刑罪名。
廢止勞動教養制度,完善對違法犯罪行為的懲治和矯正法律,健全社區矯正制度。
健全國家司法救助制度,完善法律援助制度。完善律師執業權利保障機制和違法違規執業懲戒制度,加強職業道德建設,發揮律師在依法維護公民和法人合法權益方面的重要作用。

⑻ 什麼是人民安康的基本要求

平安穩定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基本要求。
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一主線,把以人為本、公平正義作為法治建設的靈魂,把切實維護公民的合法權益作為法治建設的根本任務,全面推進平安中國、法治中國、過硬隊伍建設,在森咐新的歷史起點上開創政法工作新局面。
平安穩定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基本要求,要以人民群眾對社會平安的需求為導向,深化平安建設,努力完善立體化社會防範體系和公共安全體系,建設人民群眾追求的平安。要將加強法治建設貫穿於政法工作全過程,嚴格依法履行職責、行使職權,肩負起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者、實踐者的重任。要以提高專業化、職業化、正規化水平為重點,著力打造一支忠誠可靠、執法為民、務實進取、公正廉潔的高素質政法隊伍。
堅持以推動社會主義司法制度自我完善和發展為方向,以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執法司法問題為重點,深化司法改革,努力建設公正高效權威的社會主義司法制度,不斷提升執法司法公信力。要著力提源明升做好新形勢下群眾工作能力、維護社會公平正義能力、新媒體時代社會溝通雹春告能力、科技信息化應用能力、拒腐防變能力。

⑼ 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進程中如何完善我國法律體系

請參考:【差異而非統一:和諧社會的法律服務體系建構思路】
作者:北京大學法學院副教授 傅鬱林
編者按:
社會差異對於和諧社會的威脅,已成為政府和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而法律服務在減少和解決社會沖突中不可或缺的角色,使我們的目光不斷投向「和諧社會與法律服務體系的建構」這一主題。主流觀點認為,應當按照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則,為所有的法律消費者提供同質同量的法律服務,法律服務工作者一律按照律師的標准,通過全國統一的司法考試取得執業資格,以此建構統一的法律服務體系。實際上,那些活躍在社會基層特別是農村地區的非律師法律服務工作者,基本上沒有進入政府決策者和理論研究者的視野。本期刊登的兩篇文章提供了另一些值得關注的信息和思路。

社會學家塗爾干斷言:「在勞動分工得以發展的當代社會里,分工具有整合社會機體,維護社會統一的功能……分工已漸漸成為了社會秩序最重要的基礎,成為社會團結的主要根源(即使不是唯一根源)……社會發展的等級越高,它的專業化水平就越高。但這並不是說,專業化發展得越快就越好,而是說它必須根據需要的發展而發展。」法律和法律服務本身就是社會分工或專業化的產物,其專業化程度也要適應社會需要。法律服務「專業化」至少包括:(1)法律服務職業與其他職業之間有清晰界線;(2)法律服務職業內部具有高度同質化,亦即法律服務體系的統一化。那麼,當社會需要的層次存在明顯差異時,法律服務專業化的層次必然也應當存在相應差異,從而形成分層建構的法律服務體系。這意味著,一方面,法律服務體系內部具有多元、多層次的特徵;另一方面,法律服務職業與其他職業之間的界線的清晰或模糊程度也因當時當地社會需求的差異而不同。

我們也許看到,逐步統一法律服務體系,成為西方國家的普遍發展趨勢,名目繁多的法律服務工作者正在被逐步納入「律師」的范疇,層次不同的律師則正在日益縮小職能分工和等差。然而,據此主張加速我國法律服務體系統一化進程,卻過於匆忙和草率。相反,西方國家的動態發展過程恰恰有意無意地認同或印證了塗爾乾的上述結論——法律體系統一化的基礎和前提是各國內部的社會差異日益縮小、法律職業內部的進一步分工合作成為必要,而非通過政府人為或強制推行的結果;況且,即使在已實現城市化從而基本消除了城鄉差別的西方發達國家,由於受到社會差異和傳統慣性的不同程度制約,統一化過程至今仍未完成。

法國學者在評述國內律師制度改革時說:「兩次改革表明,社會的擴大和密集並沒有允許分工不斷發展,而是需要分工不斷發展。它並不是實現分工的工具,而是實現分工的決定性原因。」由於法律職業高度同質化發展的推動,1971年法律將原來三種不同的職業即律師、一審法院訟務代理人和商事法院訴訟代理人合而為一,律師從此獲得了在普通司法機構和最高法院壟斷性代理職能,當事人必須滿足一定前提條件才能自行進行口頭陳述。而律師業由單打獨斗的執業模式向團隊合作方式的轉變,促成了1990年底律師與法律顧問這兩種職業融合為一體,從此,律師執業的范圍就從單純的司法協助活動拓展到了在訴訟中代理當事人,隨即又擴展到了提供法律咨詢、起草法律文書等。目前,跨專業網路的發展又引發了司法改革的下一步目標——把企業中的法律工作者並入一個大的律師職業范疇。在橫向差異即地域性方面,法國律師的訟務代理活動原則上具有地域性,即律師只能在其注冊的律師公會所在地的大審法院中行使訟務代理職能,在此領域以外,只能對案件提供訴訟協助服務。不過這種地域性原則在大城市受到日益增強的限制,比如在巴黎、波比涅、克雷德耶和南特地區,律師公會的注冊律師可以在上述任何一個地區的司法機構中提供訟務代理服務,只是在某些訴訟(例如不動產扣押、遺產分割、不可分共有財產拍賣案件)中不適用多元代理制。

英國的法律服務工作者分為初級律師和出庭律師。二者的職能區別在於:初級律師是一般從業者,而出庭律師是專家;在訴訟中,初級律師是委託人在整個訴訟過程中的代表,而出庭律師在初級律師(代表委託人)的指揮下專門從事需要專家介入的事務——典型的是出具專家意見,以及在那些從前只有出庭律師有權出庭的較高級別法院中提供辯護。這種區分早在1900年之前就已存在,歷史上出現過試圖合並這兩個分支的種種努力,但由於傳統慣性和大英帝國之內三套法律體系並存的局面,這些嘗試都宣告失敗了。

美國律師職業的「統一化」經常被有意無意地當作我國律師職業改革的模板。然而,這種所謂的統一化或同質化,不過是我們自己製造出來的烏托邦,至少是一種片面的假象。在縱向上,各州小額法庭的存在及其對於專業代理的普遍排斥,使美國在滿足底層民眾糾紛解決需求中與英國一樣,非專業代理與專業代理、法官職業與律師職業之間的界線模糊;而在級別越高的法院訴訟,法律服務的專業化程度越強。在橫向上,各州司法制度的獨立性(或自治性)和律師業的地域性——各州律師只能在本州代理訴訟,已足以支持美國律師職業多樣性這一事實,各州法律服務的層次自然是以適應當地社會需求而形成的。

可見,即使在發達的西方國家中,法律服務體系也並未實現「統一」,而是因時因地因需求之不同而呈現出不同層次。更為重要的是,當我們以「借鑒」西方經驗而進行比較研究時,還必須意識到作為法律服務對象的我國社會與西方社會之間的兩個基礎性差異:其一,在靜態層面上,我國地域之遼闊,人口之眾多,城市與鄉村之間、東部與西部之間、發達地區與落後地區之間的差異之大,超過了任何西方國家。而我國一方面實行單一制政體,另一方面又建構了以行政區劃為基礎的司法制度,致使司法在協調法律統一和地區差異之間的沖突時無能為力。西方大國通過聯邦制緩解地區性差異對於司法統一的沖擊、通過律師制度的區域性解決法律服務與當地經濟、文化層次一致性和協調性的問題,在借鑒中值得特別關注。

其二,在動態層面上,西方社會正在由極端自由和自治的政治結構漸漸出現相對集中和統一化趨向,比如,從自由資本主義向社會資本主義的普遍走向,美國聯邦政府權力的日益強化,歐洲一體化進程及其對歐盟各成員國內部中央集權的推動,都可能構成對法律服務職業的趨同發展乃至統一進程的需求。我國社會的發展卻出現了相反的趨向:從強調高度集權和統一的計劃經濟向強調個人權利和社會自治的市場經濟轉化;中央與地方的關系由高度中央集權到地方相對分權;社會成員之間的關系由「兩個階級、一個階層」分化為十個階層;國際交往的劇增使得率先進入國際先進軌道的地區特別是大城市和老少邊窮地區之間的差異已經不限於經濟水平,而開始直接表現在糾紛類型上……這一切都可能成為中國社會各個地區和各個群體之間的分化加劇和差距擴大的長期的結構性因素。

在當下中國,法律對於糾紛解決的介入已成為社會各階層的需求,但對於法律服務體系的建構思路,卻是以城市中心主義作為基礎,以已基本實現城市化的西方國家的似是而非的樣本作為標准。這就導致那些居住在農村地區和服務於城市的佔中國人口大多數的農村人群,難以獲得「適銷對路」的法律服務。在筆者隨機抽樣進行的基層法律服務狀況考察中,各縣僅有的一兩個律師事務所及其律師也全部在縣城,很少接受農民當事人的或標的額較小的案件。

可以想見,當社會需求向著復雜多樣的方向發展時,法律服務體系卻試圖「統一」,如何可能創造「和諧」?!即使不考慮美國每322人擁有1名律師的事實,即使果真存在法律服務的「國際標准」,又如何想像這樣的統一標准能夠同時滿足我國差距如此巨大的服務對象?不同層次的經濟和社會,對於法律介入的廣度和深度、法律門類的細化程度、法律服務的專業化水平的需求均不相同,我國基層社會糾紛解決體系中各主體職能的混沌狀態,取決於社會發展的較低層次和相應簡單、低廉的社會需求。但必須強調的是,農村地區與城市地區所需求的法律服務的差異,決不是簡單的層次高低之分,而是有類型和方式上的重大差異。比如,農村法律工作者經常面臨的宅基地糾紛和土地承包糾紛,可能城市律師一生都不會遭遇;城市律師經常處理的公司重組、證券交易等糾紛,可能「鄉村律師」聞所未聞。既然我們接受了鄉村醫師的從業資質可以有別於專業醫師,為什麼不能用不同於律師資質的全國性的統一標准來規范鄉村律師?因此,現行的統一司法考試,即使給予農村基層地區和邊遠地區的執業者以降分優惠,也仍然不能滿足法律服務需求上的差異(是差異,不是優劣)。而司法考試如果以A、B卷將法律基礎性(即共通性)測試與專業性(即差異性)測試區分開來,並對各自的執業資格進行以屬地原則為主、兼顧屬人原則的限制(比如,基層律師的執業范圍原則上在本人所在司法區,同時允許其代理本司法區的當事人在外地訴訟),可能真正解決這一結構性的矛盾,構建起和諧社會的法律服務體系。

熱點內容
吳春燕民法 發布:2024-11-05 21:22:09 瀏覽:286
最新勞動法2013全文 發布:2024-11-05 19:11:30 瀏覽:105
比較中美涉外婚姻法的文化差異 發布:2024-11-05 18:47:44 瀏覽:561
勞動法離職後工作服的規定 發布:2024-11-05 18:42:47 瀏覽:855
勞動法直接辭職有工資嗎 發布:2024-11-05 18:36:40 瀏覽:117
玉溪紅塔區法院 發布:2024-11-05 18:35:12 瀏覽:204
2017勞動法流產假 發布:2024-11-05 14:20:40 瀏覽:255
頂級律師年薪 發布:2024-11-05 13:45:14 瀏覽:652
徐金桂行政法背誦2017 發布:2024-11-05 13:12:32 瀏覽:68
上訴法院流程 發布:2024-11-05 11:37:58 瀏覽: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