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國際商法判斷題

國際商法判斷題

發布時間: 2023-05-13 00:37:51

1. 在線等~!!!!!!!!!!!!!!急用啊!!!!!!!!!國際商法要約與承諾案例題~

一個阿根廷的電腦列印機分銷商接到了一個來自美國愛普生公司的意向書。這回個意向書在六月二日到達。答在六月十二日,阿根廷的公司通過郵件發出了它的接受函。在六月八日,愛普生公司發出了一個關於它在六月13日被阿根廷接收到的意向書的撤銷函。阿根廷方發出的接受函在六月17抵達美國方。根據「銷售公約」,這是不是一個有效的合同?

2. 公約的適用范圍是什麼

關於公約的適用范圍,公約首先規定適用於公約的擔保的種類限定於獨立擔保,所謂獨立擔保是指國際實踐中像獨立保證或備用信用證一樣,由銀行或其他機構或個人(以下簡稱保證人/開證人)作出的一項獨立性的承諾,保證根據受益人的純粹索款要求或提交相關單據提出索款要求向受益人支付一筆確定的或可確定的款項,在需要提交相關單據提出索款要求時,提交的單據應與擔保中規定的任何條件和條款相一致,這些單據應明確表明或能根據單據推斷出因出現了履行義務的違約而產生了付款義務。但是,嚴格說來,獨立保證和備用信用證是給予受益人的擔保,因此公約的焦點是調整保證人/開證人與受益人之間的關系,而對保證人/開證人與申請人之間的關系總體上是在公約的調整范圍之外的,而且,受公約調整的獨立擔保應該具有國際性,換言之,只有國際獨立擔保才適用公約,公約根據保函中指定的獨立擔保人的營業地來判斷該獨立擔保是否具有國際性,即只要保證人/開證人、受益人、債務人/申請人、指示方、保兌人中任何兩方的營業地處在不同的國家,該獨立擔保即具有國際性,同時公約對於一方有一個以上的營業地或沒有一個營業地但有慣常居住地的特殊情況下國際性的確定作了具體的規定,它指出如果保函中列出一個以上的營業地,那麼就應該根據與獨立擔保關系有最密切聯系的營業地來確定該獨立擔保的國際性;如果保函中未列出某一方的營業地,但列出了該當事方的慣常居住地,那麼就應根據其慣常居住地確定該獨立擔保的國際性。

其次,公約將反保證和對獨立保證或備用信用證的保兌也納入其調整范圍之內,這可以從公約第6條(c)項對反保證所下的定義中可以看出它的立場,在這里公約將反保證定義為由指示人對保證人/開證人給予的獨立擔保;對於獨立保證和備用信用證的保兌也適用於公約,保兌是指經保證人/開證人同意的加在保證人/開證人之上的擔保,有了保兌人的保兌,就給受益人究竟是向保證人/開證人索款,還是向保兌人索款提供了選擇的機會。

第三,公約不適用於從屬性保證或有關條件的擔保,換言之,只要保證人承擔付款義務的同時,還要承擔審查付款要求及其單據是否與保函相符的義務之外的保證均被排除在公約的適用范圍之外,因此公約的通過並不使URCG、URCB等規則失效。

第四,公約雖然並不規定一般的商業信用證,但是,公約准許商業信用證的當事方選擇適用公約。這是因為一方面考慮到商業信用證與備用信用證有一些共同之處,另一方面考慮到判斷某一信用證究竟是備用信用證還是商業信用證有時確實存在困難,所以商業信用證的當事方希望根據他們自己的判斷來決定適用公約規定的一套規則。

3. 國際商法判斷題

1 B(《合同法》第96條規定:「當事人一方依照本法第九十三條第二款、第九十四條的規定主張解除合同的,應當通知對方。合同自通知到達對方時解除。對方有異議的,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確認解除合同的效力。)
2 A(參照國際商法判例)
3 A ( 第一百九十一條 公司除法定的會計賬冊外,不另立會計賬冊。公司的資產,不以任何個人名義開立賬戶存儲。)
4 B
5A (參照國際商法)

4. 國際商法的問題

學校是否在非教來育教學時間之源外承擔監護職責取決於學校與家長是否達成委託協議而不是監護職責自動轉移給學校自動轉移只能由法律規定而我國現行法律並無此規定學校不能自動承擔委託監護職責學校與學生家長之間形成的委託監護職責的協議是民事學所以此事學校不是在履行教育的教育職責而已民事主體承擔民事義務此時判斷學校是否有過錯不能用於教育方法根據協議的內容和規定確定按照民法總則的規定監護人的未成年人損害需要承擔民事責任

5. 國際商法是一個獨立的法律部門嗎

國際商法是獨立的法律部門
國際商法是調整國際商事關系的統一實體規范和爭端解決程序規范的總稱 ,具有自身的調整對 象和調整方法 ,而且已經形成頗具規模的體系 .因此 ,國際商法完全是一個獨立的國際法部門 .西方國家 在 20 世紀 60 年代就基本確立了國際商法學的獨立法學部門地位 .在我國 ,將國際商法學作為廣義國際 經濟法學的一部分是在目前條件不成熟時的可采之策 . 關鍵詞 : 國際商法 法律部門 國際商法學 法學部門
21 世紀 ,我國在促進全球經濟發展方面將發揮更為重要 , 更加積極和更富建設性的作用 ,我國企業將
更為全面和深入地從事各種國際商事交易 ,展開國際競爭 .這種涉外經濟發展態勢對國際商法的實踐和 理論提出了新的要求 . 但遺憾的是 ,迄今為止我國學界對國際商法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 .國際商法一直沒有被作為一個獨 立或相對獨立的研究領域來對待 ,國際商法的宏觀和整體研究成果十分匱乏 ,甚至對國際商法的定義也沒 有明確一致的認識 .有鑒於此 ,筆者擬對國際商法和國際商法學進行初步探討 ,以期拋磚引玉 . 本文首先界定國際商法的定義 ,進而依據部門法的劃分標准論證國際商法是一個獨立的法律部門 ,最 後闡明國際商法學在世界范圍內已成為一個獨立的法學部門這一客觀事實 ,並建議我國法學界確認國際 商法學的獨立法學部門的地位 .
一, 國際商法的定義
我國學者對國際商法 ( Internatio nal Co mmercial Law , Internatio nal Business Law or Internatio nal Trade Law ) 這一概念的理解並不一致 .有學者認為 ,國際商法是調整國際商事交易和國際商事組織的各 種法律規范的總稱 ,其淵源包括國際條約 , 國際慣例和國內法 ,其范圍主要包括代理法 , 合夥企業法 , 公司
① 法, 外商投資企業法 , 合同法 , 買賣法 , 產品責任法 , 票據法和國際商事仲裁法 . 也有學者認為 , 國際商法
是調整國際商事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其淵源包括國際商事條約 , 國際商事慣例和國內法 ,其范圍主要 包括合同法 , 代理法 , 買賣法 , 產品責任法 , 海上貨物運輸法 , 海上保險法 , 票據法 , 商事組織法 , 工業產權法
② 和國際商事爭端解決程序法 . 上述兩種定義基本相同 ,而且都將國內法作為國際商法的淵源之一 , 只是
在范圍上有所不同 . 筆者從實在法和統一法的觀念出發 ,主張國際商法是調整國際商事關系的統一實體規范和爭端解決 程序規范的總稱 .這里 ,需要作幾點解釋 : 第一 ,國際商法是實在法 ,是以國際公約和國際慣例為淵源並為 法院和仲裁機構在解決國際商事爭議時所適用的法律 ,而不是存在於理論形態的比較法 .第二 ,國際商法 ·36 ·
國際商法是獨立的法律部門 —— — 兼談國際商法學是獨立的法學部門 是統一私法 ,是獨立於國內民商法 , 專門而且統一適用於國際商事關系的法律 ; 國內民商法 , 國內經濟法和 國際經濟法不屬於國際商法的范圍 .第三 ,從范圍上看 ,國際商法包括國際商事代理法 , 國際商事合同通 則, 國際貨物買賣法 , 國際貨物運輸法 , 國際貨物運輸保險法 , 國際支付法 , 國際借貸法 , 國際融資租賃法 , 國際投資合同法 , 國際擔保法 , 國際知識產權保護法 , 國際知識產權交易法 , 國際民事訴訟法及國際商事仲 裁法 .將上述領域的法律規范納入國際商法的范圍 ,是因為在這些領域存在統一的國際商事慣例或公約 ; 而在公司法等領域 ,由於不存在統一的國際商事慣例或公約 ,因而不屬於國際商法的范疇 .
二, 國際商法是一個法律部門
一般認為 ,判斷一類法律規范是否從整體上構成一個法律部門 ,需要考察這類法律規范是否有自身的 ③ 調整對象和調整方法 . 調整對象是指法律所調整的社會關系 ,包括政治關系 , 經濟關系 , 家庭關系 ,等等 , 它決定著法律規范的性質 .法律的調整方法 ,指法律調整特定社會關系的特定方式 ,如刑罰制裁或民事責 任的方式 , 直接調整和間接調整的方式 .調整對象作為部門法的劃分標准 ,顯得過於寬泛 ,往往需結合調 整方法才能較清楚地解決部門法的劃分問題 . 如果一類法律規范 ,運用自身特定的方法對特定社會關系進行調整並達到一定程度 ,以致形成了系統 的具備一定規模的體系 ,則該類法律規范就可以成為一個法律部門 . 以下我們依次考察國際商法的調整對象 , 調整方法和規模體系 ,從而就國際商法是否構成一個獨立的 法律部門作出判斷 . ( 一) 國際商法具有自身的調整對象 —— — 國際商事關系 第一 ,國際商法所調整的社會關系是 "商事關系"即平等商事主體之間的財產關系 .平等主體指自然 , 人, 法人和非法人企業 ,財產關系包括商事代理關系 , 物權關系 , 知識產權關系和債權關系 .婚姻家庭 , 收 養和繼承等民事關系不屬於國際商法所調整的商事關系的范圍 .以商事關系作為調整對象 ,決定了國際 商法的私法性質 ,從而將國際商法與國際公法和國內公法區別開來 .第二 ,國際商法調整的社會關系是一 種具有國際因素的商事關系 .國際商法調整的商事關系具有國際因素 , 即商事關系的主體 , 客體或內容 至少有一項具有國際因素 .商事交易的主體 ,如果一方 , 雙方或多方具有不同國籍 ,或其住所 , 營業所位於 不同的國家 ,即為主體具有國際因素 ; 主體不具有國際因素 ,但商事關系所指向的標的位於另一國家或產 生, 變更或消滅商事關系的法律事實發生在另一國家 ,也可認為具有國際因素 .以具備國際因素的商事關 系作為調整對象 ,決定了國際商法必然與國內民商法有所不同 .第三 ,國際商法所調整的國際商事關系雖 然可以說是一種經濟關系 ,但卻不同於國際經濟管理關系 .從大陸法系的法律用語來看 ,平等主體之間的 經濟關系 ,在法律上的標准術語是 "民商事關系"而非 , "經濟關系"而國內經濟管理關系和國際經濟管理 ; 關系 ,在法律上的標准術語才是 "經濟關系" .因而 ,在注重法律部門和法律學科劃分的大陸法系國家 ,商 法和經濟法 , 國際商法和國際經濟法的調整對象不能因為 "經濟關系" 這一關鍵詞而合而為一 ,而是由於采 取了 "商事關系" "經濟關系" 與 的不同表達而涇渭分明 .我國近代以來深受大陸法系的影響 ,而且在 20 世 紀 80 年代後在國內法上也區分了經濟關系和商事關系 ,因而在國際法上區分國際經濟關系和國際商事關 系也勢在必然 .而區分國際經濟關系和國際商事關系 ,也就意味著國際經濟法與國際商法具有不同的調 整對象 ,因而屬於不同性質的法律部門 . ( 二) 國際商法的調整方法是直接調整方法 國際私法以國際民商事關系作為調整對象 ,也就是說 ,它與國際商法均調整國際商事關系 ,但由於兩 類法律規范的調整方法不同 ,故它們的法律性質也是不同的 . 國際私法的核心規范是沖突規范 ,沖突規范的作用在於確定國際民商事關系所適用的國內法 ,沖突規 範本身並不直接調整國際民商事關系主體的實體權利和義務 .顯然 ,國際私法是一種特殊規范 ,它所運用 的調整方法是一種間接調整方法 .國際商法是直接適用於國際商事關系的實體法 ,它直接規定國際商事 主體在國際商事關系中的權利義務 ,所運用的是一種直接調整方法 . ·37 ·
法 商 研 究
2005 年第 2 期 ( 總第 106 期)
調整方法的不同 ,使得國際商法與國際私法區別開來 . ( 三) 從國際商法的產生和發展看 ,國際商法已成為一個具備規模的法律體系 國際商法作為一個獨立的法律部門 ,產生於 19 世紀末和 20 世紀初 ,其標志是 1919 年國際商會的成 立 .從 19 世紀末開始 ,直接規定國際商事交易關系中當事人權利義務的條約和習慣便應運而生並逐漸發 展 .國際商事統一公約首先在知識產權領域產生 , 具體成果為 1883 年的 《保護工業產權巴黎公約》 和 1886 年的 《保護文學藝術作品伯爾尼公約》 1896 年國際海事委員會成立 ,總部設於比利時的安特衛普 , . 由各會員國的國內海事委員會和一些個人會員組成 ,致力於海事私法的統一 .此外 ,國際法協會也把制定 統一私法作為其宗旨之一 .1919 年 ,國際商會成立 .該組織總部設在巴黎 ,由國際商業組織和企業組成 , 並在眾多國家成立分會 ,主要從事貿易與銀行慣例的編纂和研究工作 .國際商法在這一時期大量出現 ,反 映了世界市場得以形成這一客觀現實的需要 .伴隨著資本主義進入帝國主義階段 ,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將 世界市場瓜分完畢 .國際貨物買賣 , 國際直接投資 , 國際借貸交易空前頻繁 ,這使得運用沖突法解決法律 糾紛方法的弊端充分顯現 ,也促使了國際意識的復歸 .一方面 ,商人們推動各自的政府制訂統一公約進行 協調 ; 另一方面 ,商人們也開始有意識地通過自己的機構來編纂自發形成的慣例 .國際商會的成立是商人 們國際意識復歸和商人們要求制訂國際商事統一法的集中體現 . 在 20 世紀 ,國際商事實體法獲得了巨大的發展 ,以國際商事公約 , 國際商事慣例 , 普遍性格式合同為 淵源的國際商事實體法已形成體系 ,涵蓋了國際商事交易的許多重要領域 .在國際公約方面 ,國際統一私 法協會 , 國際貿易法委員會和國際海事委員會制定了關於國際代理 , 國際貨物買賣 , 國際貨物運輸 , 國際支 ④ 付, 國際融資租賃的一系列公約 . 以國際慣例而言 ,國際商會 , 國際統一私法協會和其他機構制定了多種 國際慣例 ,涵蓋貿易術語 , , 托收 信用證 , 國際商事合同的一般規則 , 海上保險條款 , 國際保理 , 國際特許經 ⑤ 營等領域 . 在 21 世紀 ,國際統一私法協會 , 國際貿易法委員會和國際海事委員會 , 國際商會的立法活動 更為積極 ,這也預示著國際商法將會有更大的發展 . 總之 ,國際商法具有自身的調整對象和調整方法 ,而且經過百餘年的發展 ,已經形成頗具規模的體系 , 無疑應屬一個獨立的國際法部門 .
三, 國際商法學是獨立的法學部門
法律部門的產生必然要求對應的法律學科 ,國際商法也不例外 .世界上最早對國際商法進行系統研 究的當屬英國的斯密托夫教授 ,他在 1948 年就出版了 《出口貿易 : 國際貿易的法律與實務》 一書 .從 20 世 紀 40 年代到 60 年代 ,歐美一部分商法學者和國際法學者專注於國際商事條約 , 慣例的各種專題和綜合研 究 ,成為一個新的法學職業研究群體 —— — 國際商法學者 ,而他們所研究的國際商法也成了一門新的學科 . 20 世紀 60 年代 ,在法國 , 蘇聯和美國也出現了同樣類型的教科書 , 如法國教授 Philippe Kahn 所著 《國際 ( ( 商業買賣》1961 年) ,蘇聯學者 D · ·Genkin 的教材 M 《蘇聯對外貿易和法律調整》1961 年) ,美國 W ·S ⑥ ( ·Surrey 和 C ·Shaw 合著的 《國際商事交易法律指南》1963 年) . 據此可以認為 ,在 20 世紀 60 年代 ,就 基本確立了國際商法學的獨立法學部門地位 . 我國自改革開放以來才重視國際商法的研究 .在 20 世紀 70 年代末和 80 年代初有些高等院校曾開 設國際商法學課程 ,並招收國際商法學專業的本科生和碩士生 .1982 年國家教育委員會 ( 現為國家教育 部) 正式將國際經濟法學列為與國際法學 , 國際私法學相並列的法學二級學科 .從此以後 ,盡管經貿大學 和綜合大學的商學院仍然開設國際商法學課程 ,但在法學專門教育中 ,我國法學界的一般做法是將國際商 法學作為廣義國際經濟法學的一部分或作為大國際私法學的一部分 .這兩種做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 .大 國際私法學將直接和間接調整國際民商事關系的法律置於一體 ,可以獲得對調整國際商事關系法律的整 體認識 ,但目前還很難逾越各國學者長期以來將國際私法主要視為沖突法這一約定俗成的觀念所導致的 障礙 .廣義國際經濟法學將公法和私法融為一體 ,可以較為全面地把握企業從事國際商業所面臨的各種 跨國法律問題 ,但無法成立一個和諧貫通的學科體系 . ·38 ·
國際商法是獨立的法律部門 —— — 兼談國際商法學是獨立的法學部門 客觀而言 ,國際商法學獨立法學部門的確定對西方國家國際商法的學術積累 , 人才培養和實務指導都 起到了積極作用 ,這也部分地解釋了為什麼這些國家能夠在國際商法學術研究和實務中處於領先地位 . 我國在和平崛起的過程中 ,要想在國際商法的制訂和實施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 , 必須加強國際商法的研 究 ,必須盡早確立國際商法學的獨立法學部門地位 . 筆者在 1996 年就曾經提出國際法四部門說 ,認為 : 除國際公法學和國際私法學這兩個傳統的法學部 ⑦ 門外 ,廣義國際經濟法學可以再進一步分為國際經濟法學和國際商法學兩個部門 . 可惜這一觀點至今仍 未引起我國學界和國家教育管理部門的足夠重視 .筆者至今仍然認為這種做法在理論上是一種較為科學 的劃分方法 ,符合國際學術界的既定做法 ,應考慮加快實施 . 如果暫時無法實施 ,也還有一種變通和過渡的做法 ,就是繼續維持廣義國際經濟法學作為第三國際法 學科的地位 ,但在廣義國際經濟法學中 ,可以將調整國家間經濟關系的狹義國際經濟法 ( 也稱國際經濟管 ⑧ 理法) 和調整國際商事關系的國際商法 ( 也可以稱為國際經濟交易法) 作為兩個相對獨立的體系來闡述 . 具體地說 ,國際經濟管理法作為上編 ,討論 W TO 法 ,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法 , 世界銀行體制 , 區域貿易協定 , 巴塞爾協議 , 雙邊貿易 , 投資和稅收協定 ; 國際商法 ( 國際經濟交易法) 作為下編 ,闡述和研究國際商事條約 和慣例 .上編和下編各有自己的總論和分論 ,各有自己的實體法和爭端解決程序法 .與現有廣義國際經 濟法學教材相比 ,這種做法能夠使學生更加清晰地把握兩個相互聯系但又有顯著區別的法律領域 ,也將有 助於我國國際經濟法和國際商法研究在各自領域的細化和積累

6. 國際商法的主要內容

國際商法內容

作為一個獨立法律部門,國際商法有自己特有的體系結構。對於國際商法體系應包括哪些內容,國內學者並無一致的看法。筆者認為,要深入研究、正確闡述國際商法的體系首先應理解國際商法體系的涵義,其次要找到決定國際商法體系的依據。 理解和確定國際商法的體系,應當從形式和內容入手。在形式上,應考慮以下三方面:

一、是國際商法就目前而言涉及哪些國際商事關系領域,如國際貨物買賣、國際貨物運輸、產品責任等;

二、是在這些領域內國際商事法律規范做了哪些方面的規定,這些規定是以國際法淵源還是以國內法淵源表現出來,以及這些淵源間的關系機制;

三、是國際商法體系中各部分內容的結構,即不同領域法律規范之間的相互關系,以及這些內容編排的依據。

國際商法是關於商務的國際私法。是指在具有涉外因素的商務關系中,通過選擇准據法來解決商務沖突,保障國際上商務民事往來的安全和順利進行的法律規范的總和。國際商法是沖突法,這是因為各國商務立法不同,要解決國際商務糾紛首先就必須解決選擇和適用哪一國法律的問題,即解決當事人所在國的法律沖突。

所以,它與在實質和內容上規定商務往來關系的實體法不同,它不直接解決實體上的權利與義務的問題,只解決選擇准據法(即以哪國法律為依據)來解決國際性的商務糾紛。由於商務活動的世界性,現在有關國際組織和世界上很多國家,都在謀求統一的國際商法,一旦實現商法的國際統一,作為沖突法的國際商法將失去存在的意義。

(6)國際商法判斷題擴展閱讀:

具有國際性的商人法被納入主權國家國內法體系後,使得各國國內商法成為調整本國對外商事關系的重要規則。從資產階級奪取國家政權直到19世紀末以前,在國際商事交易中,國內商事立法一直是國際商法主要的法律淵源。國內法本質上屬於主權法的范疇,為法學理論中的「強制性規范」,即以國家強制力保障實施的規范。從這一角度說,商人法的國內化實質上是從主權原則和民族主義出發的商人法的民族化。

從歷史的觀點看,這對促進本國商品交易和商品流通秩序的正常化起了積極作用,但以發展和未來的觀點來看,卻是與商事活動的國際性、跨國性相違背的。由於各國內商法主要是根據本國經濟發展的要求制定的,而不是從國際商事活動的需要出發。因此,各國的商法不但很難充分涉及國際商事方面的問題,而且其中某些法律規定甚至與傳統的國際商事慣例背道而馳。

國家法越多,各國交往中的法律沖突也越多,在發展國際貿易方面的法律障礙也越多。盡管這些法律沖突可以按照國際私法規則予以解決,但畢竟給順利進行國際商事交往增添了麻煩和障礙。

因此,從19世紀末起,隨著歐洲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從自由資本主義向壟斷資本主義過渡,在國際商事交易活動日益發展的形勢下,各國政府都積極介入了統一國際商事交易規則的工作,以雙邊條約或多邊公約的方式推動著國際商事交易規則的國際統一化進程,使國家成為推動傳統國際商法變革的最重要力量。

7. 國際商法實務題 英美法中,一個判決只對被判處的案件有效,對日後法院判決同類案件有無約束力

判例法制來度最早產生於中世紀的英國,自目前美國是最典型的實行判例法的國家。美國法院對判例的態度非常靈活,即如果先例適合於眼下的案例,則遵循;如果先例不適合眼下的案例,那麼法院可以拒絕適用先例,或者另行確立一個新的法律原則而推翻原來的判例。那麼美國判例法的約束力何在呢?可以概括為兩句話:在同一法律系統,下級服從上級,如果涉及另一系統的問題,則要互相尊重。

8. 國際商事代理的內部關系

【出處】《國際商法》(上海三聯書店2006年版)【寫作年份】2004年【正文】根據傳統代理法原理,在代理關系中,本人和代理人之間的關系稱為內部關系(InternalRelation【出處】《國際商法》(上海三聯書店2006年版)
【寫作年份】2004年
【正文】
根據傳統代理法原理,在代理關系中,本人和代理人之間的關系稱為內部關系(Internal Relationship);本人與代理人對第三人的關系稱為外部關系(External Relationship)。同樣,在國際商事代理法中,也可以將其中的法律關系發為內部關系和外部關系兩類。本節主要介紹這兩類關系。
一、內部關系:本人與代理人的關系
在國際商事代理法中,如何處理內部與外部這兩種關系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按照一般代理法原理,本人與代理人之間的內容關系,是基本的法律關系,這種關系一般是由他們之間的合同來決定的,這種合同可以是委任合同(如各種代理合同),可以是僱傭合同,也可以是合夥合同。在這種合同中,一般都規定了人與代理人雙方的權利與義務,並且往往也決定了代理人的許可權范圍及報酬等。
從法律關系的內容角度來講,本人與代理人的內部關系既包括當事人的權利,也包括當事人的義務。然而,權利與義務是相對應的,當事人的權利往往是通過相對方的義務來實現,所以,我們主要來看一下代理人和本人的義務。而從國際商法角度來看,這個內容主要表現在各個國家的相關立法中。在大陸法國家主要是在民商法典中規定的,在英美法國家則主要由判例法確定。下面我們就總結兩大法系國家立法和司法實踐中的一些共同規則,來探討國際商事代理中代理人和本人的義務。
(一)代理人的義務
總體上來說,各國關於代理人的義務規定是基本一致的。歸納起來有以下幾點:
1.勤勉謹慎義務:代理人應勤勉而謹慎地履行其代理職責
代理人有義務勤勉地並且有足夠的謹慎和小心旅行其代理職責,並運用自己所具有的技能來完成代理任務。如果代理人不履行其中義務,或者在替本人處理事務時有過失,致使本人遭受損失,代理人應對本人負賠償的責任。
2.誠信忠誠義務:代理人對本人應誠信、忠實(Good Faith And Loyalty)
一方面,代理人必須向本人公開他所掌握的有關客戶的一切必要的情況,以供本人考慮決定是否同該客戶訂立合同。另一方面,代理人不得以本人的名義同代理人自己訂立保同,除非事先徵得本人的同意。代理人非經本人的特別許可,也不能同時兼為第三人的代理人,以從兩邊收取傭金。如德國民法典規定:「代理人除經特別許可的情形外,不得以本人名義與自己為法律行為」,也不得作為第三人的代理人而為法律行為。這種行為是對代理權的濫用,是違反代理人義務的行為。因此,當發生上述情形時,本人有權隨時撤銷代理合同或撤回代理權,並有權請求損害賠償。另外,代理人不得受賄或密謀私利,或與第三人串通損害本人的利益。代理人不得謀取超出其本人付給他的傭金或酬金以外的任何私利。
【思考】:如果代理人接受了賄賂,怎麼辦?本人有權向代理人索還,並有權不經事先通知而解除代理關系,或撤銷該代理人同第三人訂立的合同,或拒絕無能為力付代理人在受賄交易上的傭金,本人還可以對受賄的代理人和行賄的第三人起訴,要求他們賠償由於行賄受賄訂立合同而使他遭受的損失。即使代理人在接受賄賂或圖謀私利時,並未因此而影響他所作的判斷,也沒有使本人遭受損失,但本人仍然可以行使上述權利。根據英國1906年反貪污法(Prevention Of Corruption Act 1906)的規定,受賄的代理人和行賄的第三人都犯有刑法上的犯罪行為,情節嚴重者可追究刑事責任。
3.保密報帳義務:代理人不得泄露他在代理業務中所獲得的保官情報和資料,並須向本人申報帳目
首先,代理人在代理協議有效期間或在代理協議終止之後,都不得把代理過程中所得到的保密情報或資料向第三者泄露,也不得由他自己利用這些資料同本人在業務上進行不正當的競爭。但另一方面,在代理合同終止後,除經雙方同意的合理的貿易上的限制外,本人也不得不適當地限制代理人使用他在代理期間所獲得的法律(Restrictive Business Practice),這種限制是無效的。
其次,代理人有義務對一切代理交易保持正確的帳目,並應根據代理合同的規定或在本人提出要求時向本人申報帳目。代理人為要人收取的一切款項須全部交還本人。但是,如果本人欠付代理人的傭金或其它費用時,代理人對於本人交給他佔有的貨物得享有留置權(Lien),或以在他手中掌握的屬於本人所有的金錢、抵銷(Set Off)本人欠他的款。
4.親自履行義務:代理人不得把他的代理權委託給他人
代理關系是一種信任關系,因此,在一般情況下,代理人有義務親自履行代理義務,不得把本人授與的代理權委託給他人,讓別人替他履行代理義務。但如客觀情況有此需要,或貿易習慣上允許這樣做,或經徵得本人的同意者,可不在此限。
(二)本人的義務
國際商事代理行為是一種「商事性」行為,因此,在通常情況下,它屬於有償代理,因而本人的基本義務就是向代理人支付代理費(傭金),此外還有必要費用支付義務和協助義務。
1.支付傭金義務
本人必須按照代理合同的規定付給代理人傭金或其它約定的報酬,這是本人的一項最主要的義務。在商訂代理合同時,對傭金問題必須特別注意以下兩點:一是本人不經代理人的介紹,直接從代理人代理的地區內收到訂貨單,直接同第三人訂立買賣合同時,是否仍須對代理人照付現金;二是代理人所介紹的買主日後連續訂貨時,是否仍須支付傭金。這些問題都應當在代理合同中明確作出規定,因為有些國家在法律上對此並無詳細規定,完全取決於代理合同的規定。
在對待傭金問題上,兩大法系國家的立法和司法實踐態度有所不同。在英美法系,根據其判例,如果本人與第三者達成的交易是代理人努力的結果,代理人就有權得到傭金。因此,如果經過代理人與買方談判,而最後買方向本人直接訂貨,或代理人向本人推薦了買方,買方所出的價值雖較標價低,但本人還是接受了這個較低的價格,代理人都可以要求傭金。但如果本人沒有經過代理人的介紹而直接同代理地區的買方達成交易,代理人一般就無權索取傭金。但這些法律規則往往可以通過雙方當事人的協議或行業習慣而改變,特別是在指定地區的獨家代理協議中,通常規定,代理人對所有來自代理地區的訂貨單都可以獲取傭金。關於代理人所介紹的買方再次向本人訂貨時,代理人是否有權要求會給傭金的問題,主要取決於代理合同的規定。特別是在代理合同終止以後,買方再次向本人訂貨是否仍應付給代理人傭金的問題,如代理保同沒有明確規定,往往會在本人與代理人之間引起爭執。因為在代理合同終止之後,本人仍可利用代理人為他建立的商業信譽和工作的成果。根據英美法院的判例,如果代理合同沒有規定期限,只要本人在合同終止後接到買方的再次訂貨,仍須向代理人支付傭金;如果代理合同規定了一定的期限,則在期限屆滿合同終止後,代理人對買方向本人再次訂貨就不能要求本人給予傭金。但即使是在代理人對再次訂貨有權要求傭金的情況下,代理人也只能要求對再次訂貨的傭金損失給予金錢補償,而不能要求取得未來每次訂貨的傭金,否則這種傭金,就將變成代理人的一項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收入源泉。 [page]
大陸法對這些問題的處理方法同英美法有所不同。有些大陸法國有在法律上對商業代理人取得傭金的權利和傭金的計算方法都有詳細的規定。如有些大陸法國家的法律規定,凡是在指定地區享有獨家代理權的獨家代理人(Sole Agent),對於本人同指定地區的第三者所達成的一切交易,不論該代理人是否參與其事,該代理人都有權要求傭金。德國商法典第87條還有一項強制性的規定,即商業代理人一經設定,他就有權取得傭金,即使本人不履行訂單,或者履行的方式同約定有所不同,代理人都有權取得傭金。但是如果由於不可歸咎於本人的原因出現了履約不可能的情況,則不能適用上述規定。遇有這種情況時,代理人不能要求傭金。此外,有些大陸法國家為了保護商業代理人的利益,在法律中還規定,在本人終止商業代理合同時,商業代理人對其在代理期間為本人建立的商業信譽,有權請求給予賠償。
2.償還費用義務
一般地說,除合同規定外,代理人履行代理任務時所開支的費用是不能向本人要求償還的,因為這是屬於代理人的正常業務支出。但是,如果他因執行本人指示的任務而支出了費用而遭到損失時,則有權要求本人予以賠償。例如,代理人根據本人的指示在當地法院對違約的客戶進行訴訟所遭受的損的或支出的費用,本人必須負責予以補償。
3.檢查帳冊義務
這主要是大陸法國家的規定。有些大陸法國家在法律中明確規定,代理人有權查對本人的帳目,以便核對本人付給他的傭金是否准確無誤,這是一項強制性的法律,雙方當事人不得在代理合同中作出相反的規定。
二、外部關系:本人及代理人同第三人的關系
按照現代代理法的一般原理,代理人是代替本人同第三人進行民事、商事法律行為(主要是合同行為)的,行為一經成立有效,其權利義務均屬於本人,應由本人直接對第三者負責,代理人對此一般不承擔個人責任。但實際情況卻並非如此簡單,特別是本人及代理人同第三人的關系往往是錯綜復雜的。也就是說,代理關系因為是一種三角關系,其中既有代理人同第三人的關系,也有本人同第三人的關系,因此,從第三人的角度看來,最重要的問題是弄清楚他究竟是同代理人還是同本人訂立了合同?即與他訂立合同的另一方當事人究竟是代理人還是本人?這個問題在國際商務活動中是時常發生的。
【觀察】:例如,我國對外貿易企業在同外商訂立合同時,雙方或其中一方究竟是作為代理人還是作為「本人」簽定合同,究竟應該由誰對合同負責?這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有時對方並沒有聲明他是代理人,更沒有指明誰是他的委託人(本人),但在執行合同的過程中卻出來了一個本人,要求我們直接對他履行合同。
因此,搞清楚這個問題是十分必要的。對於這個問題,從國際商法角度來講,大陸法和英美法有不同的處理方法。下面就讓我們來看一下兩大法系中代理的外部關系商事規則:
(一)大陸法
大陸法系有直接代理和間接代理的劃分。而這個劃分來源於對於這個問題的回答:第三人究竟是同代理人還是同本人訂立了合同?大陸法所採取的標準是,看代理人是以代表的身份同第三人訂立合同,還是以他自己個人的身份同第三人訂立合同。當代理人是以代表身份同第三人訂立合同時,這個合同就是第三人同本人之間的合同,合同的雙方當事人是第三人與本人,合同的權利義務直接歸屬於本人,由本人直接對第三人負責。這就是直接代理,在這種情況下,代理人在同第三人訂立合同的時候,可以指明其本人的姓名,也可以不指出本人的姓名,而僅聲明他是受他人的委託進行交易,但無論如何代理人必須表明他是以代理人身份訂約的,或依訂約時的環境情況可以表明這一點,否則就將認為是代理人自己同第三人訂立合同,代理人就應對此合同負責。如果代理人是以他個人的身份同第三人訂立合同,則無論代理人事先是否得到本人的授權,這個合同都交認為是代理人與第三人之間的合同,代理人必須對合同負責。這就是間接代理,在這種情況下,本人原則上同第三人沒有直接的法律上的聯系,但在間接代理制度下,代理人同第三人訂立合同卻是為了本人的計算(On The Account Of Principal)。
應當留意的是,在大陸法系,直接代理稱為商業代理人(德國稱為Handels Vertretor,法國稱為Agent Commercaial),間接代理稱為行紀人(Kommissionor,Commissionaire)。行紀人雖然是受本人的委託並為本人的計算與第三人訂立合同的,但他在訂約時不是以本人的名義同第三人訂約而是以代理人自己的名義訂約,因此,這個合同的雙方當事人是代理人與第三人,而不是本人與第三人,本人不能僅憑這個合同直接對第三人主張權利。只有當代理人把他從這個合同中所得到的權利轉讓給本人之後,本人才能對第三人主張權利。如德國商法典第392條規定,由行紀人交易行為所發生的債權,須移轉於委託人(即本人)後,委託人才能向債務人主張。因此,在間接代理的情況下,本人需要經過兩道合同手續才能對第三人主張權利,第一個是間接代理人與第三人訂立的合同,第二個是代理人把有關權利轉讓於本人的合同。根據德國、瑞士、日本等國的法律,行紀人的業務僅以從事動產或有價證券的買賣為限,但法國法則沒有這種限制,行紀人可以訂立各種類型的合同。
(二)英美法
與大陸法系相比較,英美法沒有直接代理與間接代理的概念。對於第三人究竟是同代理人還是同本人訂立合同的問題,英美法的標準是,對第三人來說,究竟是誰應當對該合同承擔義務,即採取所謂義務標准。英美法在回答這個問題時,區分三種不同的情況:(1)代理人在同第三人訂約時具體指出本人的姓名;(2)代理人表示出自己的代理身份,但不指出本人的姓名;(3)代理人事實上有代理權但他在訂約時不披露代理關系的存在。這是英美法特有的制度。現分別介紹如下:
1.代理人在訂約時已指出本人的姓名(Agent For Anamed Principal)
如果代理人在同第三人訂約時已經表明他是代表指名的本人訂約的,在這種情況下,這個合同就是本人與第三人之間的合同,本人應對合同負責,代理人不承擔個人責任。代理人在訂立合同後,即退居合同之外(Drops Out),他既不能從合同中取得權利,也不對該合同承擔義務。
2.代理人在訂約時表示有代理關系存在,但沒有指出本人的姓名(Agent For An Unnamed Principal) [page]
如果代理人在同第三人訂立合同時表明他是代理人,但沒有指出他為之代理的本人的姓名,在這種情況下,這個合同仍認為是本人與第三人之間的合同,應由本人對合同負責,代理人仍認為是本人與第三人之間的合同,應由本人對合同負責,代理人對該合同不承擔個人責任。按照英國的判例,代理人在同第三人訂立合同時,如僅在信封抬頭或在簽名之後加列「經紀人」(Broder)或「經理人」(Manager)的字樣是不足以排除其個人責任的,而必須以清楚的方式表明他是代理人,如寫明「買方代理人」(Asagent For Buyer)或「賣方代理人」等。至於他所代理的買方或賣方的姓名或公司的名稱則可不在合同中載明。
3.代理人在訂約時根本不披露有代理關系的存在
如果代理人雖然得到本人的授權,但他在同第三人訂立合同地根本不披露有代理關生活費一事,即既不披露有本人的存在,更不指出本人是誰,這在英美法上叫做為未被披露的本人(Un-Disclos-Ed Principal)的代理人。在這種情況下,第三人究竟是同本人還是同代是人訂立了合同,他們當中誰應當是對該合同負責,這是一個比較復雜的問題。毫無疑問,在這種情況下一步,代理人對合同是應當負責的,因為他在同第三人訂約時根本沒有披露有代理關生活費的存在,這樣他實際上就是把自己置於本人的地位同第三人訂立合同,所以他應當對合同承擔法律上的責任。問題在於,在這種情況下,未被披露的本人原則上可以直接取得這個合同的權利並承擔義務。具體來說有以下兩種方式:
(1)本人介入權:未被披露的本人有權介入合同並直接對第三人行使請求權或在必要時對第三人起訴,如果他行使了介入權,他就使自己對第三人承擔義務。但按照英國的法律,未被披露的本人在行使介入權時有兩項限制:第一,如果未被披露的本人行使介入權會與合同的明示或默示的條款相抵觸,他就不能介入合同;第二,如果第三人是基於信賴代理人的才能或清償能力而與其訂立合同,則未被披露的本人也不能介入該合同。
(2)第三人選擇權:第三人在發現本人之後,就享有選擇權,他可以要求本人或代理人承擔合同義務,也可以向本人或代理人起訴。但第三人一旦選定了要求本人或代理人起訴。但第三人一旦選定了要求本人或代理人承擔義務之後,他就不能改變主意對他們當中的另一個起訴。
上述英美法的情況同大陸法相比較,既有相同之處,也有不同的地方。第一種情況和第二種情況,即代理人在訂約時指明本人的姓名或表示自己的代理身份但不指明本人姓名的情況,同大陸法上的直接代理是相同的,但英美法中的第三種情況,即代理人不披露本人的存在的情況,雖然在表面上與大陸法上的間接代理有相似是而非之處,但在英美法中未被披露的本人的法律地位同大陸法的間接代理的委託人(本人)的法律地位是截然不同的。按照大陸法,間接代理關系中的委託人不能直接憑代理人與第三人訂立的合同而對第三人主張權利,而必須由代理人同他再訂立合同把前一個合同的權利移轉給他,他才能對第三人主張權利,即需要經過兩個合同關系,才能使間接代理關系中的委託人同第三人發生直接的法律關系。但按照英美法,未被披露的本人有介入權,他毋需經這代理人把權利移轉給他,就可以直接對第三人主張權利。而第三人一經發現了未被披露的本人,也可以直接對本人起訴。這是英美法間大陸法的一個重要區別,也是英美代理制度的一個主要特點。
2004年春夏之交作於上海
(全文約6500字)
————————
作者聯系方式:
QQ號碼:68190161
電子信箱:tsageng@法律博客手機號碼:暫不公布
(筆者於2003年承接並於2004年參編了《國際商法》教材,承擔「國際商事代理法」和「國際商事合同法」兩章。根據主編及評審專家建議,原著中筆者編著部分的署名形式為「李紹章(土生阿耿)」。教材編寫後,先是於上海市開放教育非法學專業作為內部講義形式印製試行,筆者亦為《國際商法》課程主講教師之一。經過兩年教學實踐及修正完善,於上海三聯書店公開出版發行。本文系「國際商事代理法」一章之第三節「國際商事代理法律關系」,系首次於網路傳媒刊登。接下來將陸續刊登本章其他節目內容與「國際商事合同法」一章內容。編著年代已遠,加之筆者知識能力低限,錯誤及不當之處在所難免,敬請讀者批評指正。原文住處見王衍祥主編:《國際商法》,上海三聯書店2006年12月版。參考文獻於本章結尾處列明。)
【作者簡介】
李紹章,別名李紹彰,藝名土生阿耿,上海政法學院教師。
【參考文獻】
1.江平編著:《西方國家民商法概要》,法律出版社1984年版。
2.史尚寬著:《民法總論》,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
3.張聖翠主編:《國際商法》,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2版。
4.曹祖平編著:《新編國際商法》,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5.朱立芬主編:《國際商法》,立信會計出版社2000年版。
&n

9. 國際商法簡答題目5:

英美法中的對價

隨著我國司法改革的推進,原來許多相對陌生的法律概念,在我們的司法實踐甚至日常生活中逐漸頻繁的出現。這些從西方現代法學中引進的名詞,彌補了我們國家由於歷史原因造成的這一領域概念的空白。但是,由於這種時空的轉換和語境的不同,也造成了我們社會對這些概念的陌生和誤解。作為現代民法基本概念的「對價」就是這樣一個典型。

我國票據法第十條第二款這樣規定:票據的取得,必須給付對價,即應當給付票據雙方當事人認可的相對應的代價。在這里我們可以把對價的概念作如下解釋:既對價就是雙方當事人認可的相對應的代價。但什麼是相對應的代價?相對應包括了那些概念,是基於價值上的對等,還是基於雙方當事人的認可。在這里顯然不能得到滿意的答案。這個解釋是模糊的,在審判實踐中,有些當事人要求法院在解決票據權利糾紛時考慮對價的充分性並以之為抗辯理由。我們在翻閱許多的司法解釋後,雖然有一些處理指導意見,但對於對價的確實含義,依然是閃爍其中。

迅速發展的審判實踐要求我們,對於「對價」這些概念我們必須重新發現和認識他們。

一、 對價的淵源

什麼是對價?我們首先要明白,最初這是一個英美法上的概念。

在英美法中,對價也是一個非常晦澀難懂的概念。按1875年英國高等法院下的定義,對價是指「合同一方得到的某種權利、利益、利潤或好處,或是他方當事人克制自己不行使某項權利、遭受某項損失或承擔某項義務。」這句話對於不熟悉英美法歷史的普通法律人士來說也是如在雲里霧里,不得其三味。所以我們就有必要回到英美法的歷史環境中去認識它的真面目。

英美合同法是由英國早期的諾言之訴發展而來的。在15和16世紀,英國普通法院在審判實踐中確立了一項原則:一項單純由承諾人對受諾人承擔義務的恩惠性或贈予性的諾言不能由受諾人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要使一項承諾具有強制執行的效力,受諾人也必須對諾言人提供某種回報,從而使雙方之間存在某種交易。這種由受諾人對承諾人提供的回報就是對價。已經存在對價的情況下,承諾人如果不履行諾言,受諾人有權向法院起訴,並獲得適當的救濟。

通過以上闡述我們可以對「對價」有個整體的認識。我們發現上述對價的作用在於使諾言對承諾人產生拘束力,使雙方之間存在某種交易,一旦交易成立,承諾人就不能輕易收回已經作出的承諾。實際上,一旦對價存在,承諾人就必須履行承諾,否則就要承擔責任。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總結出,對價就是相對人作出的某種能使承諾人的承諾對其自身產生拘束力的回報。

但這個定義也是空泛的,我們必須進行進一步的分析,使之具體和更能讓人明白其含義。由此我們需要從這種回報何時能構成對價開始。

二、 對價的構成要件

上面我們講到對價是一種回報,但怎樣的回報才能對承諾人產生拘束力,從而成為對價呢?

按照英美法的解釋,一項有效的對價須具備以下要件:

1 對價必須是合法的。

凡是以法律所禁止的東西作為對價的,都屬無效。這個很容易理解,例如,販賣婦女、兒童的合同是無效的,因為在這里當事人把婦女、兒童當作對價來達成合意。而對婦女、兒童買賣是違法的,所以這個對價無效。

2 對價須是等待履行的對價或是已經履行的對價。

英美法把對價分為三種:待履行的對價(Executory Consideration)、已履行的對價(Executed Consideration)和過去的對價(Past Consideration)。當事人已履行了他那部分義務時,其所提供的對價是已履行的對價;若是當事人承諾提供並准備提供的對價,則為待履行的對價;所謂過去的對價是指一方在對方作出允諾之前已經全部履行完畢的對價,其不能作為對方後來作出的這項允諾的對價。英美法有一項原則,「過去的對價就是沒有對價「(Past Consideration is no Consideration.)。

在這里我們必須分清已履行對價和過去的對價之間的區別。已履行的對價,這種已經作出的行為或是諾言是基於對方的承諾而作出的,具有針對性。比如,王某承諾將賣給李某一台彩電,李某在王某交付彩電之前支付給了一筆王某提出的價款,這時,李某的行為就構成了一項已履行的對價,王某有義務將彩電交於李某。

而過去的對價只是一個單方行為,沒有對象。比如幾年前王某送給了李某一件緊俏商品,多年過去後,李某為了感謝王某,允諾將送給王某一台最新式的冰箱。但這項允諾是缺乏對價支持的,王某幾年前送給李某商品並不是針對幾年後要求李某回報的行為,這是一個已經過去了的對價,所以沒有拘束力,王某不能就李某沒有履行其承諾而訴求法律的保護。也許「過去的對價就是沒有對價」這種說法引起了一些詞義上的坳口,但相信通過合理的解釋我們能夠超越這種語境的困境。英美法認為,這種允諾屬於無償的允諾(gratuitous),但有一項例外,若「無償的允諾」是採用簽字蠟封式作成則有拘束力,這也是其獨特的歷史造成的,我們可以把它作為在別國特殊環境下的產物,而並不需要在本國的系統中加以闡述。

3 對價必須具有某種價值,但不要求充分或對等。

這里所說的價值不一定是指金錢上的價值,也可以是其他東西,例如提供的某種服務或某種不作為行為。但對價不是等價,不要求與對方的承諾相等(equivalent to the promise)。

我們可以從英國蒙特夫特訴斯考特案(1971)來理解「對價不是等價」這個概念。

被告答應以一英鎊的價格把房子賣給原告,但後來又反悔了,聲稱一英鎊是個不充分的對價。法院認為,對價並不要求對等或充分,合同能否執行取決於有沒有對價,而不是對價充分與否的問題,對價是否充分應由雙方當事人在定約時自行考慮決定。被告敗訴。

這里其實觸及合同法的意思自治原則,對價是一種合意,而不考慮其實質上的對等。

只有當合意有瑕疵的時候,法官才可以考慮對價的充分性,從而產生對欺詐、不正當影響的判決。

4 已經存在的義務不能作為對價。

這里我們可以用英國合同法常援引這樣一個判例來解釋:船方僱傭一批海員出海航行,途中兩員開了小差,於是船長許諾,若其他船員努力把船開回目的港,就將那兩名船員的工資分給他們。後來船長反悔,船員向法院起訴。法院判決,船員在開船時已承擔了義務,應盡力把船安全開回目的港,這是已經存在的義務。因此,船長的允諾缺乏對價的支持,是無效的。

5、法律上的義務不能成為對價

法律所規定當事人應盡的義務亦屬於無效的對價。這是因為,這種法律上的義務,不以任何另一人的承諾而更改,無法形成交易,沒有交易也就無所謂對價的存在。

通過以上論述,我們可以概括出:對價是與承諾互為交易對象的諾言、行為或不作為,並通過這一形式對承諾人形成拘束。他以當事人的合意為原則,以達成交易形成契約為前提。他可以分為已履行的對價和待履行的對價;必須具有合法性;他具有某種價值,但不要求充分和對等。

對價作為資本主義社會發展而來的概念,充分體現了盧梭《社會契約論》關於社會關系由契約形成的主題。而在中國當今市場經濟社會中,也必然延續其追求合意的特性。

由此我們回到文章開頭的我國票據法關於對價的論述,這里雙方當事人認可的相對應的代價。應該重在認可,是一種雙方的合意形成的對應,而不要求實質的對等。

勞動合同中違約金設定和支付,應該說是勞動爭議中最常見、最敏感,也是最復雜的問題之一。勞動律師網去年共計代理勞動爭議仲裁訴訟案件80多起,勞動仲裁的最終結果都必然導致勞動關系的解除。而勞動合同解除後的違約金支付問題就成了爭議的焦點。勞動合同違約金支付的條件、違約金與經濟補償金如何適用、違約金與賠償金如何適用、違約金的數額是否合理等等,成了用人單位及勞動者的最大困惑。

一、 勞動合同違約金支付的條件

由於在勞動合同履行過程中所涉及的范圍很廣,比如員工遲到一次,企業偶爾延遲發薪,如果每一種違約行為的法律後果都是支付違約金的話,顯然是行不通的。所以,實踐中,違約金的支付條件一般限定在「提前解除勞動合同」和「違反保守商業秘密或者競業限制約定」的范圍內。
由於後一種情形地區差別不是很大,這里我們主要討論前一種情形,即勞動合同期限未到,或勞動合同中約定的工作任務尚未完成,也未經當事人雙方協商一致,也無其他法定的情形出現,一方當事人卻要解除勞動合同,是否應該支付違約金,以及如何支付。
《北京市勞動合同規定》,如果勞動合同中約定了違約金,且不違反法律的規定,沒有顯失公平的情況,違約方應當按照合同的約定支付違約金。還有《山東省勞動合同條例》、《遼寧省勞動合同管理暫行辦法》等,都對違約金作了類似的規定。
但是,2002年5月1日起實行的《上海市勞動合同條例》,率先對勞動合同約定違約金作了特別規定。立法者認為,勞動合同和經濟合同有本質的區別,勞動合同對於廣大勞動者而言是為了確立勞動關系,其根本目的是獲取生活必需品。要求勞動者承擔違約責任會造成勞動者經濟負擔的加重,甚至造成白白付出勞動的結果。在現實生活中,確有不少用人單位濫設違約金,導致勞動者的勞動所得還不足以支付違約金,嚴重侵犯了勞動者的權益。
為此,《條例》規定在勞動合同中設定違約金的,只限於違反服務期約定和違反保守商業秘密約定兩種情況。而約定服務期,又只限於對由用人單位出資招用、培訓或者提供其他特殊待遇如出資購房的勞動者。就是說,如果用人單位規定一般員工提前離職也必須支付違約金,這種約定是無效的。《浙江省勞動合同辦法》、《江蘇省勞動合同條例》作了類似的規定。

二、 違約金與經濟補償金如何適用

經濟補償金的補償情形一般情形有:合意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金、過失性辭退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補償金、用工單位經濟性裁員時的經濟補償金、單位存在拖欠工資及少付工資情況時應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金、勞動合同終止用人單位不支付勞動者經濟補償金也有例外情形。
而經濟補償金與違約金同時可能涉及的主要是過失性辭退導致的解除勞動合同情形,我認為:經濟補償金與違約金可以相互並存的,這是因為違約金是對勞動單位或個人進行的懲罰,而經濟補償金是單方面的用人單位的補償,與違約金的本質區別;違約金是當事人在合同約定的一方違約應向另一方支付的金額。違約金的支付一般從雙方約定。但由於約定的違約金具有預定的賠償性質,當約定的違約金過分高於或者低於違約金造成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適當減少或者增加,經濟補償金則是法定的,不能隨意更改。明確約定違約金的案件。勞動合同是雙方真實、自主意識表示,如果雙方在勞動合同中已作出明確、合理的約定,則企業違法或者違約時應當按照勞動合同規定執行,支付勞動者違約金。
但在實際處理中,一些法院可能會認為,經濟補償金性質屬於法定的違約金,既然支持了法定違約金,就沒有必要在判用人單位支付合同違約金了。我認為這樣對勞動者的保護是不利的。

三、違約金與賠償金如何適用

勞動合同違約金和賠償金都是違反勞動合同所應當承擔的責任 區別:
1、是否寫進合同。違約金是一方當事人違反合同給另一方當事人造成損失時,只要合同中寫進了違約金條款,那麼一方當事人違約後就要按照合同中該條款的約定給付違約金。而賠償金的給付是按照實際造成的程度來進行的,無論合同中有無相應的條款。
2、是否造成實際損失。由於支付違約金的條件是違約方有違約的事實,而不論對方是否存在損失,因而使違約金在功能上具有了懲罰的性質。而支付賠償金的前提條件不僅是勞動者有違約的事實,更重要的判斷依據是要有實際損失,賠償金通常具有補償的性質。
3、數額與實際損失的關系不同。由於違約金是事先在勞動合同中約定的,因而實際發生的損失可能與約定的數額可能不一致,而賠償金是完全根據實際損失的大小來確定的。
4、是否適用等分原則。違約金不與實際損失相聯系,只要約定符合一般的社會標准和勞動者的承受能力。而賠償金是與實際損失相一致的,尤其是在給予勞動者特殊福利待遇並約定服務期的情況下,用人單位的實際損失隨勞動者的服務年限而下降,因此應當逐年遞減。
基於上面的分析,違約金和賠償金不是同一概念,一方違約在按照合同的約定支付違約金的同時,如果給對方造成損失的,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然而,上海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關於實施〈上海市勞動合同條例〉若干問題的通知》規定:「雙方當事人約定的違約金數額高於因勞動者違約給用人單位造成實際損失的,勞動者應當按雙方約定承擔違約金;約定的違約金數額低於實際損失,用人單位請求賠償的,勞動者應按實際損失賠償。」實際上規定了由用人單位在違約金和賠償金中「兩者取一」的原則。

四、合同違約金數額如何確定?

違約金的數額的設定都要求應當遵循公平原則,根據勞動者的勞動報酬等因素合理確定。
根據《北京市勞動合同規定》:「勞動者向用人單位支付的違約金最多不得超過本人解除勞動合同前12個月的工資總額。」

但是,《上海市勞動合同條例》只作了原則性的規定:「約定的違約金數額畸高的,當事人可以要求適當減少。雙方當事人因違約金發生爭議的,可以按勞動爭議處理程序解決。」至於怎樣的數額才不算「畸高」,究竟如何根據勞動報酬「合理確定」,對不起,就沒有下文了。浙江、江蘇等地的規定也大致相同。看來只得依靠「自由心證」了。

我認為違約金約定的規范性、合理性對勞動者和用人單位之間找到一定的平衡性非常重要,江勞、上海等地的規定極大地限制了用人單位約定違約金的條件,導致勞動者隨意解除勞動關系,卻沒有有效的措施去約束;而北京、天津等地卻沒有為違約金的約定限制條件,用表面的平等掩蓋了實質上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的不平等性,都是不合理的。法律應當就約定違約金確立一個前提條件,即應充分考慮當地的平均工資水平、勞動者的工資收入、勞動合同期限、工作崗位性質等合理確定。

10. 國際商法

1、代理的概念(代為處理)
代理(Agency)是指代理人(Agent)按照本人( Principal,又稱被代理人)的授權(authorization),代表本人同第三人訂立合同或作其他的法律行為,由此而產生的權利與義務直接對本人發生效力。
2、合夥的概念
合夥是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合夥人為經營共同事業,共同出資、共享利潤、共擔風險而組成的企業。
3、有限合夥的概念
有限合夥是指由至少一名普通合夥人和至少一名有限合夥人組成的企業,普通合夥人對合夥企業的債務負無限責任,有限合夥人只負有限責任,即以其出資額為限對合夥承擔有限責任。
4、公司治理的概念
目前對公司治理尚未有統一的定義,但各國普遍認為,公司治理機制實際上是一種制度性的安排。它是在法律保障的前提下,處理因兩權分離而產生的委託代理關系所適用的一整套制度安排,其宗旨是使公司的管理人員能夠為公司股東的整體利益服務。
5、外國公司的概念
外國公司一般是指根據其他國家的公司法的規定而設立的公司。
6、要約(offer)
要約是具有足夠的確定性並包含一旦被接受合同即成立的意圖的訂立合同的建議。
7、產品責任的概念
由產品缺陷導致消費者、使用者或第三人人身、財產損害時,該產品的生產者或銷售者所應承擔的責任。
8、匯票的概念
匯票是由出票人簽名出具的要求受票人於見票時或於規定的日期或於將來可以確定的時間內向特定人或憑特定人的指示或向持票人支付一定數額金錢的無條件的書面支付命令。
9、匯票的背書
匯票的背書指執票人在匯票背面簽名,並把它交給對方的行為。
10、匯票的提示
執票人向付款人出示匯票,請求其承兌或付款的行為。
11、匯票的承兌
承兌是指匯票的付款人接受出票人的付款委託,同意承擔支付匯票金額的義務,而將此項意思表示以書面文字記載於匯票之上的行為。
12、匯票的追索權
當匯票遭到拒付時,為了保護執票人的利益,各國法律都認為執票人有權向前手背書人以及匯票的出票人請求償還匯票上的金額,這項權利在票據法上稱為追索權。
13、匯票的偽造簽名
匯票上的偽造簽名是指假冒他人名義或未經授權而用他人的名義在匯票上簽名的行為。包括假冒出票人、背書人、承兌人的名義在匯票上簽名,也包括盜用他人的印章在匯票上蓋章。
14、本票的概念
本票又稱期票,是出票人約定於見票時或於一定日期,向受款人或其指定人支付一定金額的無條件的書面承諾。
15、支票的概念
支票是以銀行為付款人的即期支付一定金額的支付證券。《英國票據法》把支票看作是以銀行為付款人的即期匯票。
16、橫線支票
由出票人、背書人或執票人在支票正面劃有兩道平行線,或在平行線內載明銀行名稱的支票。橫線支票的特點是收款人只能是銀行。
普通橫線支票:付給銀行
記名橫線支票:付給指定的銀行
17、仲裁的概念
仲裁是指各方當事人通過仲裁協議的方式,自願將其之間的爭議交給仲裁協議所確定的第三人予以裁決的一種爭議解決方式。
18、仲裁協議的概念
仲裁協議是指合同當事人通過在合同中訂明仲裁條款,簽訂獨立仲裁協議或採用其他方式達成的就有關爭議提交仲裁的書面協議,表明當事人承認仲裁裁決的拘束力,將自覺履行其義務。
19、母公司的概念
通過掌握其他公司的股票(份)從而能實際控制其他公司營業活動的公司
20、子公司的概念
處於被控制或者依附地位,但有獨立的法人資格,依法獨立承擔民事責任。

簡答和論述:
一、國際商法的概念和淵源
1、國際商法:是調整國際商事交易和商事組織的各種法律規范的總稱。它強調的是各國商人(企業)之間從事商業活動,尤其是貿易和投資活動方面的法律總稱。主要內容包括:商行為法、商組織法、宏觀調控法,商事權利救濟法:
2、國際商法的淵源是指國際商法產生的依據及其表現形式,主要包括國際條約、國際商事慣例和各國國內商事立法。
① 國際(商務)條約:國家間所締結的而以國際法為准之的國際書面協定。
如《1980年聯合國國際貨物買賣合同公約》、《海牙規則》、《華沙公約》等。 國際商務條約只對締約國有約束力,其他國家可選擇適用。
② 國際慣例:國際經濟法主體重復類似行為而上升為對其具有拘束力的規范。如:《2000年國際貿易術語解釋通則》、《商業跟單信用證統一慣例》
③ 各國國內立法
附:(僅做了解)
1、 幾組概念:
國際——跨越國界、跨國之間的商事活動
商事——各種以營利為目的的商品交換以及與此相關的其他活動
調整主體——商人和商事組織
2、 慣例與習慣的比較:
國際慣例沒有強制的普遍約束力,但是一旦被當事人加以採用,對當事人就具有法律拘束力。習慣只是一種行為,和國際慣例具有本質的區別。
二、西方兩大法系的特點
大陸法系 英美法系
1)法典法:系統化、歸類化、邏輯性 1)判例法
2) 分布以法德兩國為主 2)分布以英美兩個國家為主
3)把全部法律分為公法和私法 3)全部法律分為普通法和衡平法
4)實體法 4)程序法
5)又稱民法法系 5)又稱普通法系
除此之外,兩大法系在法律變革速度、法官的作用方面都是有所不同。
附:1、公法:與國家狀況有關的法律——憲法、行政法
私法:與個人利益有關的法律——民法、商法
2、普通法和衡平法的比較:
英國法律具有典型的二元性,即普通法和衡平法的並存,衡平法是為了補充和匡正當時的普通法而出現的。
①救濟方法:普通法系只能採取金錢賠償和返還財產 ,衡平法發展了實際履行和禁令。
②訴訟程序:普通法系設陪審團、口頭答辯;衡平法相對比較靈活。
③法院組織系統:普通法——王座法庭;衡平法——樞秘大臣法庭
④法律術語不同:
三、代理權的產生
1、大陸法系——依代理權產生的原因不同分為:
法定代理:非由本人的意思表示產生
意定代理:由本人的意思表示產生
2、英美法系——依代理權產生的原因不同分五種:
(1)明示授權的代理
(2)默示授權的代理(沒有明確表示,但有行動表示)
(3)不可否認的代理(言辭或行動使第三人相信其代理權)
(4)客觀必須的代理
(5)追認的代理(本身非代理,但是本人事後追認為代理)
本人與代理人之間關系,一般是合同關系,屬於本人與代理人之間的內部關系。
四、無權代理
1、概念:指欠缺代理權的人所作的代理行為。包括以下四種情況:
(1) 不具備默視授權條件的代理
(2)授權行為無效的代理
(3)越出授權范圍行事的代理
(4)代理權消滅後的代理
無權代理可以進一步分為狹義的表見代理和無權代理。
2、表見代理的構成要件:
(1)、代理人是無權代理,但是須有某種外觀事實表明其有代理權。
(2)、第三人是善意的且沒有過失。
(3)、無權代理行為的發生與本人有一定的關系。
3、表見代理的處理結果為:
本人應該對該代理行為負責,即該代理行為產生的權利和義務直接有本人來承擔,但是由於該無權代理給本人所造成的損失,本人可以向無權代理人追償。
4、對於狹義無權代理的處理:
狹義的無權代理下的代理行為 ,非經本人的追認,對本人是沒有約束力的。本人對此不負責任。如果第三方是善意的(不知情的),則無權代理人要對第三人負責,否則法律上不予保護。在該情況下,本人享有追認權,第三方享有撤銷合同的權利。
五、代理關系的終止
1、代理關系的終止的兩種情況
(1)、根據當事人的行為終止代理關系。如:代理合同的期滿、雙方的同意、代理目標的實現
(2)、根據法律終止代理關系。如:本人、代理人的死亡、破產或喪失行為能力
2、代理關系終止的效果:若代理人繼續從事代理活動,即屬於無權代理。代理關系結束時,本人必須通知第三人,否則本人仍需對第三人負責。
六、代理人和被代理人(本人)的義務
1、代理人的義務
(1)、勤勉的履行其代理職責
(2)、對本人應誠實、守信(不得自己代理、雙邊代理、密謀私利)
(3)、不得泄漏保密情報和資料
(4)、須向本人申報賬目
(5)、不得把代理權轉給他人
2、被代理人(本人)的義務
(1)、支付傭金
(2)、償還代理人因履行代理義務而產生的費用
(3)、讓代理人核對其賬冊
七、本人及代理人同第三人之間的關系
1、大陸法系
(1)、直接代理——商業代理人:以本人的名義簽訂合同,其效力直接及於本人。
(2)、間接代理——行紀人:以代理人自己的名義簽訂合同,日後通過另一個合同將權利和義務轉移給本人。
2、英美法系
(1)代理人在簽約時指出本人的姓名。(代理人訂立合同後,即退居合同之外,既不能從合同中取得權利,也不對合同產生義務)
(2)代理人在簽約時表示有代理關系存在,但沒有指出本人的姓名。(仍是本人與第三人之間的合同,應由本人對合同負責,代理人對合同不承擔責任)
(3)代理人在簽約時根本不披露有代理關系的存在。(本人可以直接介入,第三人具有選擇權)
八、商事組織基本形式
1、個人企業; 2、合夥企業; 3、公司企業
九、合夥的特徵
1、合夥建立在合夥協議的基礎之上;(合夥協議決定合夥企業出資、利潤分配、風險承擔、管理方式)
2、合夥強調「人的組合」;(合夥人的死亡、破產、退出都影響合夥企業的存續)
3、合夥人對合夥企業的債務負無限連帶責任;
4、合夥人有權平等地享有合夥的收益並享有參與管理合夥事務的平等權利;
5、合夥企業一般不具有法人資格
十、合夥企業內部各合夥人之間的關系
1、合夥人的權利
(1) 分享利潤 ; (2)參與經營管理 ;
(3)監督和檢查賬目 ; (4)獲得補償 ;
2、合夥人的義務
(1)繳納出資:金錢、實務、技術和已經完成的勞務等
(2)忠實:競業禁止和交易禁止
(3)謹慎和注意
(4)不得隨意轉讓出資
十一、合夥企業對第三人的關系
1、每個合夥人在執行合夥企業的通常業務中所作出的行為,對合夥企業和其他合夥人都具有拘束力;
2、合夥人之間如對任何一個合夥人的權力有所限制,不得用以對抗不知情的第三人;
3、合夥人在從事通常的合夥業務的過程中所作的侵權行為,應由合夥企業承擔責任;但合夥企業有權要求有關合夥人賠償企業由此遭受的損失;
4、 新加入的合夥人對其加入之前的債務不負責任,退出的合夥人對其作為合夥人期間企業所負的債務仍須負責任;對於其退出後企業的新債務是否負責任,要根據情況而定,對於善意的第三人應該負責任,否則不負責任;
十二、公司的特徵
(1)公司是法人,具有獨立性。體現在:
①公司股東對公司承擔有限責任
②公司具有獨立的財產所有權
③獨立的享有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
(2)公司是社團法人,具有集合性。
(3)公司是企業,具有營利性。
(4)公司是依照專門法律設立的,具有法定性:公司實行統一(法定)的集中管理制
(5)公司具有永久存在性
十三、揭開公司面紗原則(否認法人人格制度)
英美法國家為了追求公平正義,維護社會利益,常常會拒絕一個合法成立的公司的獨立法人地位,直接探究公司與其股東的真實關系。
1、適用條件:
(1)公司設立合法,已取得法人資格
(2)股東濫用控制權,進行了不當的行為。
(3)股東控制權的濫用,客觀上損害了債權人利益或社會公共利益。
2、幾種具體的情形:
A、涉及公司資金問題——出資不實或不足
B、涉及公司未履行必要的正式手續
C、涉及股東與公司的關系不清晰——尤指母子公司之間的關系不清晰
運用的較少,只有法院才有權力行使,法官有較大的裁量權,在裁決時,往往要綜合考慮多方面的要素和事實
十四、公司法的概念
1、概念:規定各種公司的設立、組織、經營和解散以及對內外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其調整對象是具有法人資格的公司企業。公司法是公司企業的最基本的規范總則。它規定公司內部及對外的法律關系。
(1)、公司內部關系——股東、董事、高級職員、一般雇員之間的關系;以及公司各行政機構之間的職責分工
(2)、公司外部關系——公司與政府之間的關系;公司與第三方之間的關系;母公司與子公司

公司的主要分類:有限責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子公司、分公司、母公司。以下分別介紹這幾種公司。
十五、有限責任公司(Closely held Corporation)
1、概念:有限責任公司是指股東人數較少,不發行股票,股份不得隨意轉讓,股東對公司承擔有限責任的公司。
2、基本法律特徵:
(1)、公司禁止有限責任公司向公眾招募股本
(2)、股份證書一般允許轉讓,但有較嚴格的限制
(3)、股東人數有法定限制(≤50人)
(4)、公司行政管理機構比較簡單
(5)、具有明顯的人合性質
(6)、公司的財務報告不公開
各國實踐中,大多數中小企業都採用了有限公司的形式。在我國,外商投資公司基本上都採用有限公司形式。
十六、股份有限公司(publicly held corporation)
1、概念:全部資本劃分成等額的股份,其股份以股票形式公開發行和自由轉讓的一種公司企業形式。
2、基本法律特徵:
(1)、全部資本劃分為等額股份
(2)、股份以股票形式公開發行並可以流通
(3)、實行所有權與經營權相分離
(4)、公司的賬目必須公開
(5)、股份有限公司的規模較大
3、股份有限公司的優點:利於集資、分散風險、公眾性強、股份變現容易、管理科學
4、股份有限公司的缺點:設立程序復雜、易於少數股東對公司的操縱、控制和壟斷的形成、股份有限公司股東流動性很大,不易控制掌握,股東對於公司缺乏責任感。
十七、設立公司的兩種方式
1、發起設立——是指由公司發起人認購公司應發行的全部股本而設立的公司。
2、募集設立——是指由發起人認購公司擬發行股本的一部分,其餘部分向社會公開募集而設立的公司。
十八、子公司和分公司的法律特徵
子公司 分公司
(1)具有企業法人資格 (1)不具有企業法人資格
(2)獨立的公司名稱和公司章程 (2)沒有獨立的公司名稱和公司章程
(3)獨立的行政管理機構 (3)全部資產屬於母公司
(4)獨立核算,是自負盈虧經濟實體 (4)以總公司的名義進行業務活動
(5)獨立進行各類業務活動
十九、公司的管理:股東大會、董事會、經理層的地位和作用
1、股東大會——公司最高權力機構,但不是代表機構和執行機關,對內不執行業務,對外不代表公司。(英美國家)
(1)股東的權力 A、利潤分享權:股息分配、剩餘資產分配、股份(票)轉讓;
B、表決權; C、表述權; D、知情權;
(2)股東大會的幾種表決方式
A、直接投票:每股對公司的每項決議有一個投票權
B、累積投票:每一股擁有與將要當選的董事總人數相等投票權,並可以集中投到某一個候選人的名下。
C、分類投票:持有不同類別股票的股東分別投票
D、偶爾投票:針對某一個偶爾事件的投票表決
E、不按比例的投票:某一類別的股票具有比其他類別的股票更多或更少的表決權。
2、董事會——公司最重要的決策和領導機構,是公司對外進行業務活動的全權代表。
(1)董事會的權力
董事會是公司的最高決策機關,但是董事會在行使職權時必須以一個集體來行使,而且通過董事會會議進行表決來具體實行的,單個的董事不能單獨進行活。董事會作為公司的代理人:業務活動不得超出公司的業務活動范圍、不得超出公司授予他的許可權、當股東大會和董事會的決議有沖突時,以股東大會為准。
(2)董事的責任:董事承擔公司代理人和公司受託人雙重角色。
3、經理層(高級職員)——由董事會聘任,權力來自於董事會的授權。公司高級職員通常包括總經理、副總經理、司庫和秘書;他們的職權分為:明示許可權、默視許可權、不可否認的許可權。
二十、公司的合並
1、新設合並——新設合並指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公司合並成一個新公司的商業交易,新設合並又稱為聯合。(A+B=C)
2、吸收合並——吸收合並又叫兼並,是指一個或幾個公司並入另一個存續公司的商業交易。因此吸收合並又稱為存續合並。(A+B=A(B))
3、收購——指由收購公司通過其高級管理人員發出收購要約,購買某個目標公司的部分或者全部股票(份),以便控制該公司的法律行為。
附:收購的類型
1、友善式收購:對目標公司有利的,至少不損害其經營管理的一類合並。雙方董事會相互協商,確定收購方案。
2、敵對式收購:受到被收購公司董事會反對的兼並,收購公司直接向目標公司的股東發出收購股票要約,公開收購目標公司股票。
二十一、公司的國籍的判斷(會判斷)
1、依公司注冊登記所在地來確定國籍
2、以能控制該公司的股份持有者的國籍來作為確定該公司國籍的依據
3、以公司主要營業所的所在地來確定國籍
二十二、合同的本質
1、英美法系——合同的本質是交易,是關於交易的協議。
2、大陸法系——合同的本質是「合意」(或稱協議),即合同各方的意思的一致。
二十三、英美法上的對價
1、概念:對價是諾言對諾言人產生約束力的與諾言互為交易對象的東西。包含以下三個方面的含義:
(1)在法律上,對價的作用在於使諾言對諾言人產生約束力;
(2)對價與諾言互為交易對象,諾言人為得到對價而許諾,受諾為了得到諾言提供對價;
(3)所有作為諾言的交易對象的東西均可成為對價。
2、對價的作用
在法律上,對價的作用在於,它使諾言對諾言人產生約束力。更確切的說,它使諾言發生強制執行的效力。
對價使未履行的諾言具有強制執行的效力,但是無對價的諾言如果已經兌現,諾言人不得反悔,即不能以諾言無效要求受諾人返還利益。
3、「充分的」或「完好的」對價的構成
1)對價必須是合法的
2)對價須發生在諾言作出同時或者之後;
3)對價與諾言互為誘因;
4)對價須是某種有價值的東西,但不一定與諾言在價值上相稱;
5)空洞的諾言不能構成對價;
6)法律規定的義務不能構成對價;
7)既存的義務不能作為對價
二十四、法國法上的原因
1、概念:原因是法律行為人所追求的近前的,直接的目的。原因不同於動機。跟動機相比,原因具有直接性、客觀性、一般性的特點。
2、傳統理論對原因的分類:
(1)信用原因--雙務合同原因(最常見的原因)
(2)贈與原因
(3)清償原因
3、原因的運用
(1)、無原因的合同:標的不存在或標的價值過低。
(2)、基於錯誤原因的合同:指當事人錯誤地相信其義務的存在,但實際上不存在的情況。
(3)、原因不法的合同
二十五、合同的訂立
(一)要約(offer)
要約是具有足夠的確定性並包含一旦被接受合同即成立的意圖的訂立合同的建議。
1、要約的撤回和撤銷
(1)、撤回:要約發出之後,尚未到達受要約人之前,要約人可以用更為快捷的方式把撤回要約的通知在要約到達之前或與要約同時送達受要約人處,以阻止要約生效。
(2)、撤銷:要約在被要約人接受之前向受要約人發出要約失效的通知,使其不再受要約的約束。
2、要約的撤銷的規定:
在下列情況下,要約不得撤銷。
(1)要約寫明了承諾的期限,或以其他方式表明要約是不可撤銷的;
(2)受要約人有理由信賴該要約是不可撤銷的,而且已基於對該要約的信賴行事。
3、要約對受要約人的約束力
要約一般對受要約人沒有約束力,受要約人接到要約只是在法律上獲得了承諾的權利,並不承擔必須答復的義務。
4、要約的消失
(1)要約因期限已過而終止;
(2)要約因撤銷終止;
(3)要約因被受要約人拒絕而終止;
(4)要約因當事人死亡或喪失行為能力而終止。
如果沒有發生上述事項,要約於合理的期間過後失效。
附:要約和要約邀請的區別(會判斷)
要約邀請又稱為要約引誘,是指希望他人向自己發出要約的意思表示。 要約邀請是當事人訂立合同的預備行為,其目的在於引誘他人向自己發出要約,其內容往往是不明確、不具體的,其相對人是不特定的,所以,要約邀請不具有要約的約束力,發出要約邀請的人不受其約束。
(二)、承諾(acceptance)
1、承諾的定義
承諾是接受要約的意思表示。更確切地說,承諾是受要約人按要約限定的方式(即遵循鏡像原則——完全不改變要約的內容)對要約人作出的接受要約中包含的合同條件的意思表示。
2、承諾生效的時間(合同成立的時間)
(1)英美法系——投郵主義
(2)大陸法系和中國——收郵主義
二十六、影響合同效力的因素:
1、締約能力
2、合同形式上的瑕疵
3、合同的合法性:合同違法或違反社會公共利益
4、非真實意思的表示:錯誤、欺詐、脅迫
5、顯失公平
二十七、合同解釋的原則
1、主觀主義原則(意思說)
指探究當事人的意思為目標的合同解釋。雙方當事人的意思無法查明時,認為交易未達成一致。
2、客觀主義原則(表示說)
指對諾言、協議的含義確定,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推定,加入法官的意思。
主觀意思主義與客觀意思主義的關系:對立統一的辯證關系。
二十八、合同受挫(分英、美、德、法四國討論)
1、 英國——合同受挫
在英國,由於意外情事之發生,使合同的履行變得不可能、不現實或者沒有履行意義,當事人免除合同義務的基本制度是合同受挫。以下情形之一就是合同受挫(合同受挫的例證):
(1)合同標的物的滅失;
(2)當事人期望的事件未發生使訂立合同的目的落空;
(3)個人服務構成合同的標的時,提供服務的人的死亡或意外地生病造成履約的不可能;
(4)合同訂立後法律的變化使合同的履行違法;
(5)使合同的履行成為不可能的其他情況;
2、美國——目的受挫
美國的合同受挫的四個條件:
(1)主要目的「實質性地受挫」;
(2)該事件的不會發生是訂立合同的基本假定;
(3)該過錯不是請求免責的一方的過錯所致;
(4)該方沒有承擔法律強加之外的義務;
除此之外,美國還發展了履行不能(合同的履行變得不現實)的制度。
兩種理論的區別:
合同受挫:合同的目的實質性地落空,免責
履行不能:可以採取替代品,合同的履行變得不現實
3、法國——不可抗力
大陸法在原則上承認:當債務的不履行是由於不應歸咎於債務人的「外部原因」時,債務人對之不承擔責任 。
外部原因包含三種情況:
(1)不可抗力(三個構成要件:不可預見性、不可抵禦性、外在性)
(2)第三人的行為;
(3)債權人自身的行為;
4、德國——合同受挫
(1)、履約的「嗣後不能」
在因嗣後不能免除履約責任方面,德國強調過錯概念,債務人應對故意或過失負責。並且採取「推定過錯」的制度。
(2)、交易基礎的瑕疵——兩種情況:交易基礎的事後喪失、自始欠缺。(交易基礎:合同賴以存在的基礎條件)
二十九、預期違約(英美法系特有,大陸法系不存在)
如果合同一方在合同規定的履約期到來之前毀棄了合同,另一方可以立即解除合同,並要求得到賠償,而不必等到履約期已到,前者事實了違反了合同再解除合同和要求賠償。
三十、實際履行和損害賠償之間的關系
(1)實際履行:令違約方實踐其諾言
(2)損害賠償:讓違約方對受損害方進行金錢上的補償,以此作為對實際履行的替代。
實際履行與損害賠償是一對相關的概念。

熱點內容
吳春燕民法 發布:2024-11-05 21:22:09 瀏覽:286
最新勞動法2013全文 發布:2024-11-05 19:11:30 瀏覽:105
比較中美涉外婚姻法的文化差異 發布:2024-11-05 18:47:44 瀏覽:561
勞動法離職後工作服的規定 發布:2024-11-05 18:42:47 瀏覽:855
勞動法直接辭職有工資嗎 發布:2024-11-05 18:36:40 瀏覽:117
玉溪紅塔區法院 發布:2024-11-05 18:35:12 瀏覽:204
2017勞動法流產假 發布:2024-11-05 14:20:40 瀏覽:255
頂級律師年薪 發布:2024-11-05 13:45:14 瀏覽:652
徐金桂行政法背誦2017 發布:2024-11-05 13:12:32 瀏覽:68
上訴法院流程 發布:2024-11-05 11:37:58 瀏覽: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