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人民法院組織法1979

人民法院組織法1979

發布時間: 2023-05-13 00:48:34

❶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的修訂

(1979年7月1日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通過 1979年7月5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長令第三號公布自1980年1月1日起施行根據1983年9月2日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的決定》、1986年12月2日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八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的決定》和2006年10月31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四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的決定》修正)。

❷ 從1949年到1979年,中國共有哪幾部成文法律

《中來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組自織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組織法》、《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組織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委員會組織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檢察院組織法法》、《政務院及所屬各機關組織通則》、《大行政區人民政府委員會組織通則》、《地方各級人大和各級人民委員會組織法》、《城市街道辦事處組織條例》、《城市居民委員會組織條例》、《土地改革法》、《兵役法》、《保守國家機密暫行條例》、《逮捕拘留條例》、《懲治反革命條例》、《懲治貪污條例》、《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反革命分子的管制一律由人民法院判決的決定》、《民族區域自治實施綱要》。

❸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1979)

第一章 總則第一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是國家的審判機關。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審判權由下列人民法院行使:
(一)地方各級人民法院;
(二)專門人民法院;
(三)最高人民法院。
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分為:基層人民法院、中級人民法院、高級人民法院。
專門人民法院包括:軍事法院、鐵路運輸法院、水上運輸法院、森林法院、其他專門法院。第三條 人民法院的任務是審判刑事案件和民事案件,並且通過審判活動,懲辦一切犯罪分子,解決民事糾紛,以保衛無產階級專政制度,維護社會主義法制和社會秩序,保護社會主義的全民所有的財產、勞動群眾集體所有的財產,保護公民私人所有的合法財產,保護公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保障國家的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順利進行。
人民法院用它的全部活動教育公民忠於社會主義祖國,自覺地遵守憲法和法律。第四條 人民法院獨立進行審判,只服從法律。第五條 人民法院審判案件,對於一切公民,不分民族、種族、性別、職業、社會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財產狀況、居住期限,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許有任何特權。第六條 各民族公民都有用本民族語言文字進行訴訟的權利。人民法院對於不通曉當地通用的語言文字的當事人,應當為他們翻譯。在少數民族聚居或者多民族雜居的地區,人民法院應當用當地通用的語言進行審訊,用當地通用的文字發布判決書、布告和其他文件。第七條 人民法院審理案件,除涉及國家機密、個人陰私和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外,一律公開進行。第八條 被告人有權獲得辯護。被告人除自己進行辯護外,有權委託律師為他辯護,可以由人民團體或者被告人所在單位推薦的或者經人民法院許可的公民為他辯護,可以由被告人的近親屬、監護人為他辯護。人民法院認為必要的時候,可以指定辯護人為他辯護。第九條 人民法院審判第一審案件實行人民陪審員陪審的制度,但是簡單的民事案件、輕微的刑事案件和法律另有規定的案件除外。第十條 人民法院審判案件,實行合議制。
人民法院審判第一審案件,由審判員和人民陪審員組成合議庭進行,但是簡單的民事案件、輕微的刑事案件和法律另有規定的案件除外。
人民法院審判上訴和抗訴的案件,由審判員組成合議庭進行。
合議庭由院長或者庭長指定審判員一人擔任審判長。院長或者庭長參加審判案件的時候,自己擔任審判長。第十一條 各級人民法院設立審判委員會,實行民主集中制。審判委員會的任務是總結審判經驗,討論重大的或者疑難的案件和其他有關審判工作的問題。
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委員,由院長提請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任免;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委員,由最高人民法院院長提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任免。
各級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會議由院長主持,本級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可以列席。第十二條 人民法院審判案件,實行兩審終審制。
地方各級人民法院第一審案件的判決和裁定,當事人可以按照法律規定的程序向上一級人民法院上訴,人民檢察院可以按照法律規定的程序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抗訴。
地方各級人民法院第一審案件的判決和裁定,如果在上訴期限內當事人不上訴、人民檢察院不抗訴,就是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
中級人民法院、高級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審判的第二審案件的判決和裁定,最高人民法院審判的第一審案件的判決和裁定,都是終審的判決和裁定,也就是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第十三條 死刑案件由最高人民法院判決或者核准。死刑案件的復核程序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三編第四章的規定辦理。第十四條 各級人民法院院長對本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如果發現在認定事實上或者在適用法律上確有錯誤,必須提交審判委員會處理。
最高人民法院對各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上級人民法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如果發現確有錯誤,有權提審或者指令下級人民法院再審。
最高人民檢察院對各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上級人民檢察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如果發現確有錯誤,有權按照審判監督程序提出抗訴。
各級人民法院對於當事人提出的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的申訴,應當認真負責處理。

❹ 審級制度的歷史沿革

目前,我國法院共有四級設置,實行「兩審終審制」,是指一個案件最多經過兩級人民法院的審判即告終結的一種審級制度。 目前的這一制度經過了很長的歷史演變過程。
早在民主革命時期,各革命根據地的訴訟程序中已設有上訴制度,並在有關的法令和條例中作了明確的規定。1934年頒布的《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司法程序》中規定,「如區為初審機關,則縣為終審機關;縣為初審機關,則省為終審機關;省為初審機關,則最高法院為終審機關。……最高法院在審判程序上,為最後的審判機關。」
抗日戰爭時期,各抗日根據地基本上仍實行兩審終審制的上訴制度。有的根據地曾實行三審終審制的上訴制度。如陝甘寧邊區於1942年一度改為三審制,即以邊區審判委員會作為第三審級,受理不服邊區高等法院一審或者二審之刑事民事上訴案件。
解放戰爭時期,各解放區繼續實行兩審終審制的上訴制度。有的地區規定,在特殊情況下,有些案件准許進行第三審。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51年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暫行組織條例》中規定:「人民法院基本上實行三級兩審制,以縣人民法院為基本的第一審法院;一般案件以二審為終審,但在特殊情況下,得以三審或一審為終審。」由此可以看出,這一時期的審級制度是以兩審終審為主體,以一審終審和三審終審為例外的審級制度。1954年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取消了特殊性規定,明確規定人民法院審判案件,一律實行兩審終審制。這就以正式的法律制度廢除了三審終審和一審終審的例外情況。從此,兩審終審製作為正式的法律制度得以確立。
1979年刑事訴訟法第7條、《人民法院組織法》第12條、1996年修訂的刑事訴訟法第10條規定:「人民法院審判案件,實行兩審終審制。」
對於為什麼採用「兩審終審制」?學界主流觀點以及司法界一般這樣解釋:
1.符合我國國情。我國是一個地域遼闊,交通不便的國家。縣、地區、省三級法院相距甚遠,不宜把過多的案件集中到省級法院終審。如果實行三審終審……一個案件從縣、地區、再到省里,勢必使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出席法庭,來往奔走,長途跋涉,影響生產和工作。
2.便利群眾。依靠群眾是我國完成各項工作必須遵循的根本路線,也是我國刑事訴訟法的基本原則。根據我國法院審判管轄的規定,除極少數重大案件屬省級以上法院審理外,大多數案件屬縣、地區兩級法院審理。實行兩審終審制,使大多數案件可以在縣、地區兩級法院得到解決。一般來說,縣與地區比較靠近,辦案人員依靠群眾進行調查核實案情,傳喚當事人和證人接受詢問,出席法庭都比較方便,也有利於審判公開,向群眾進行法制教育和接受群眾監督。
3.有利於及時懲罰犯罪,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實行兩審終審制的上訴制度,既保障了當事人的上訴權利,又簡化了訴訟程序,減少了重復審理。當事人的上訴,不論是認定事實還是適用法律方面的問題,通過全面審查,包括對一審判決中可能存在的其他一些法律問題,都能一起得到正確解決。案件的及時處理,對懲罰犯罪,糾正錯誤都有利。
主流觀點也認識到兩審終審制比三審終審制減少了一道程序,減少了當事人再次上訴的機會,這樣對案件的質量和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有可能造成影響,但是,同時他們認為刑事訴訟法規定的兩審終審制完全可以保證審判質量。理由如下:
1.我國的二審程序實行全面審查原則。全面審查原則要求第二審人民法院在審理上訴或者抗訴案件時,對整個案件的事實、證據、定罪量刑等問題進行綜合審查,全面考慮。二審法院貫徹全面審查原則,對於執行有罪必糾的方針,保證第二審程序任務的順利完成,具有重要意義。
2.死刑案件實行復核程序能夠保證死刑案件質量。二審終審後,對判處死刑的案件,還須報高級人民法院或者最高人民法院復核,即使被告人不上訴的案件。同時也須上報經過復核程序才能執行,從而切實保證特別重大案件的正確處理。
3.我國的審判監督程序具有強大的糾錯功能。人民法院對於發生法律效力的終審判決可以依法提起審判監督程序,檢察機關實行法律監督,行使監督職能可以在相當程度上糾正錯判,況且當事人在判決生效後如果不服還可以申訴。

❺ 司法輔助工作部門是什麼部門

司法輔助工作部門是指法院中除審判人員以外的協助進行審判工作的其他工作人員,主要包括書記員、執行員、法醫和司法警察。應該是「法院審判輔助人員」。(英文名稱:ancillary judicial personel in courts)

中國各級人民法院的書記員,主要擔任審判庭的記錄工作,也辦理有關審判的其他事項,包括開庭准備工作、保管證據、整理案卷、處理文書、辦理司法統計、接待來訪、處理來信、協助審判人員對案件有關問題進行調查,以及宣傳政策、 法律。

英、美、法、日等國家的法院也設書記人員,稱書記官,負責掌管編案、記錄、文牘、統計等工作。有的國家的書記人員職權較大。

例如,英國的治安法院書記官,有權在審判庭上就法律問題向治安法官作提示,但不得干預審理和參加評議。蘇聯各級法院也設書記員,有的法院還分設法院書記員和審判庭書記員。

中國地方各級人民法院的執行員,負責辦理民事判決和裁定的執行事項,以及刑事判決和裁定中關於財產的執行事項。他們根據審判員下達的執行書、當事人提出的申請執行書和作為執行依據的法律文書進行工作,有權了解案情,並且責令有履行義務的當事人限期履行義務。

對逾期不履行的,執行員有權予以強制執行。許多國家的法院都設有執行人員,稱執達官(liff),負責送達法院文書和執行判決等工作。法國的執達官受當事人委託,依自己的職權執行職務,不屬法院建制。聯邦德國則規定,對不動產的執行,執達員須以法院命令為依據。對動產的執行可以獨自處理。

法醫是運用醫學技術對與案件有關的人身、屍體、物品或物質進行鑒別、判定、作出法醫鑒定的專門人員(見法醫學鑒定)。按照197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的規定,「地方各級人民法院設法醫。」世界各國均設有法醫,但並不都在法院編制之內。

司法警察簡稱法警。中國各級人民法院均設有司法警察若幹人,其主要職責是警衛法庭,提押犯人,執行搜查、拘傳和送達訴訟文書。

(5)人民法院組織法1979擴展閱讀:

司法行政人員是指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中除了檢察官、法官、書記員以外,從事司法警務、行政管理、後勤服務、黨務工作、紀律監督等方面的各種人員。

對不同的司法行政人員,分別依照國家不同的規定進行管理,對其中黨政幹部,參照國家公務員條例等有關規定;對司法警察還適用警察法和警銜條例等法律規定;對司機等職工適用國家有關工人的規定。

❻ 1979年全國人大通過並頒布了哪兩部法律

刑法》《刑事訴訟法》

❼ 中國現行法律有多少部

中國現行法律目錄

(一)憲法及憲法相關法(36件)
1.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1982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1988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1993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1999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2004年)
2.城市街道辦事處組織條例(1954年)
3.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1979年,1982年修正、1986年修正、1995年修正、2004年修正)
4.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1979年,1982年修正、1986年修正、1995年修正、2004年修正)
5.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1979年,1983年修正)
6.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檢察院組織法(1979年,1983年修正)
7.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法(1980年)
8.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組織法(1982年)
9。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組織法(1982年)
1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縣級以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直接選舉的若干規定(1983年)
11.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1984年,2001年修正)
1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在沿海港口城市設立海事法院的決定(1984年)
13.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特權與豁免條例(1986年)
14.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議事規則(1987年)
1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批准中央軍事委員會《關於授予軍隊離休幹部中國人民解放軍功勛榮譽章的規定》的決定(1988年)
附:關於授予軍隊離休幹部中國人民解放軍功勛榮譽章的規定
16.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議事規則(1989年)
17.中華人民共和國集會遊行示威法(1989年)
18.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居民委員會組織法(1989年)
19.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1990年)
附件一 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的產生辦法
附件二 香港特別行政區立法會的產生辦法和表決程序
附件三 在香港特別行政區實施的全國性法律
20.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法(1990年)
21.中華人民共和國領事特權與豁免條例(1990年)
22.中華人民共和國締結條約程序法(1990年)
23.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法(1991—年)
24.中華人民共和國領海及毗連區法(1992年)
25.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法(1992年)
26.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1993年)
附件一 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的產生辦法
附件二 澳門特別行政區立法會的產生辦法
附件三 在澳門特別行政區實施的全國性法律
27.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1994年)
28.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1995年,2001年修正)
29.中華人民共和國檢察官法(1995年,2001年修正)
30.中華人民共和國戒嚴法(1996年)
31.中國人民解放軍選舉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代吵叢表大會代表的辦法(1981年,1996年修訂,修改為現名稱)
32.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駐軍法(1996年)
悄胡33.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法(1998年)
34.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1998年)
35.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駐軍法(1999年)
36.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2000年)

(二)民法商法(30件)
1.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1979年,1990年修正、2001—年修正)
2.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1980年,2001年修正)
3.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1982年,1993年修正、2001年修正)
4.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1984年,1992年修正、2000年修正)
5.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1985年)
6.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1986年)
7.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企業法(1986年,2000年修正)
8.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試行)(1986年)
9.中華人民共和國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法(1988年)
10.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法(1988年啟碰攔,2000年修正)
11.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1990年,2001年修正)
12.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法(1991年,1998年修正)
13.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商法(1992年)
14.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1993年)
15.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1993年)
16.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1993年,1999年修正、2004年修正)
17.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1995年,2003年修正)
18.中華人民共和國票據法(1995年,2004年修正)
19.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1995年)
20.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1995年,2002年修正)
21.中華人民共和國拍賣法(1996年,2004年修正)
22.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夥企業法(1997年)
23.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1998年,2004年修正)
24.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1999年)
25.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獨資企業法(1999年)
26.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1999年)
27.中華人民共和國信託法(2001年)
28.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2002年)
29.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投資基金法(2003年)
30.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簽名法(2004年)

(三)行政法(76件)
1.公安派出所組織條例(1954年)
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國務院關於勞動教養問題的決定的決議(1957年)
附:國務院關於勞動教養問題的決定
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國務院關於華僑捐資興辦學校辦法的決議(1957年)
附:華僑捐資興辦學校辦法
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國務院關於國家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獎懲暫行規定的決議(1957年)
附:國務院關於國家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獎懲暫行規定
5.中華人民共和國戶口登記條例(1958年)
6.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批准《國務院關於安置老弱病殘幹部的暫行辦法》的決議(1978年)
附:國務院關於安置老弱病殘幹部的暫行辦法
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國務院關於勞動教養的補充規定》的決議(1979年)
附:國務院關於勞動教養的補充規定
8.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1980年,2004年修正)
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批准《國務院關於老幹部離職休養的暫行規定》的決議(1980年)
附:國務院關於老幹部離職休養的暫行規定
10.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1982年,1999年修訂)
11.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1982年,1991年修正、2002年修訂)
12.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1984年,1996年修正)
13.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1984年,1998年修正)
14.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品管理法(1984年,2001年修訂)
15.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國人人境出境管理法(1985年)
16.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出境入境管理法(1985年)
17.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1986年)
18.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條例(1986年,1994年修正)
19.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境衛生檢疫法(1986年)
20.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1987年,2000年修正)
21.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1987年,1995年修正、2000年修訂)
22.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1987年,1996年修正)
23.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官軍銜條例(1988年,1994年修正)
24.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1988年)
25.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1988年,2004年修正)
26.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1989年,2004年修訂)
27.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1989年)
28.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規劃法(1989年)
29.中華人民共和國軍事設施保護法(1990年)
30.中華人民共和國歸僑僑眷權益保護法(1990年,2000年修正)
31.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警察警銜條例(1992年)
32.中華人民共和國測繪法(1992年,2002年修訂)
33.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1993年)
34.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進步法(1993年)
35.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1993年)
36.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1994年)
37.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1994年)
38.中華人民共和國監獄法(1994年)
39.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警察法(1995年)
40.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1995年)
41.中華人民共和國預備役軍官法(1995年)
42.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法(1995年)
43.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1995年,2004年修訂)
44.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1995年)
45.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1996年)
46.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1996年,2001年修正)
47.中華人民共和國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1996年)
48.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1996年)
49.中華人民共和國槍支管理法(1996年)
50.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雜訊污染防治法(1996年)
51—.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防空法(1996年)
52.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法(1997年)
53.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監察法(1997年)
54.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築法(1997年)
55.中華人民共和國獻血法(1997年)
56.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1997年)
57.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1998年)
58.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1998年)
59.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1998年)
60。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1999年)
61.中華人民共和國公益事業捐贈法(1999年)
62.中華人民共和國氣象法(1999年)
63.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2000年)
64.中華人民共和國現役軍官法(1988年,1994年修正、2000年修正,修改為現名稱)
65.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教育法(2001年)
66.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沙治沙法(2001年)
67.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口與計劃生育法(2001年)
68.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普及法(2002年)
69.中華人民共和國清潔生產促進法(2002年)
70.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2002年)
71.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2002年)
72.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關銜條例(2003年)
73.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法(2003年)
74.中華人民共和國放射性污染防治法(2003年)
75.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2003年)
76.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2003年)

(四)經濟法(51件)
1.華僑申請使用國有的荒山荒地條例(1955年)
2.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稅條例(1958年)
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批准《廣東省經濟特區條例》的決議(1980年)
附:廣東省經濟特區條例
4.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1980年,1993年修正、1999年修正)
5.中華人民共和國海上交通安全法(1983年)
6.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1983年,1996年修正)
7.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1984年,1998年修正)
8.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1985年,1993年修正、1999年修訂)
9.中華人民共和國草原法(1985年,2002年修訂)
10.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1985年)
11.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法(1986年,2000年修正、2004年修正)
12.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1986年,1996年修正)
13.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1986年,1988年修正、1998年修訂、2004年修正)
14.中華人民共和國郵政法(1986年)
15.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1988年,2002年修訂)
16.中華人民共和國標准化法(1988年)
17.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商品檢驗法(1989年,2002年修正)
18.中華人民共和國鐵路法(1990年)
19.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所得稅法(1991年)
20.中華人民共和國煙草專賣法(1991年)
21.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1991年)
22.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境動植物檢疫法(1991年)
23.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1992年,工995年修正、2001年修訂)
24.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1993年,2000年修正)
25.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技術推廣法(1993年)
26.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法(1993年,2002年修訂)
27.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會計師法(1993年)
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適用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等稅收暫行條例的決定(1993年)
29.中華人民共和國台灣同胞投資保護法(1994年)
30.中華人民共和國預演算法(1994年)
31.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1994年,2004年修訂)
32.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1994年)
33.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1994年)
34.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銀行法(1995年,2003年修正)
35.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用航空法(1995年)
36.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力法(1995年)
37.中華人民共和國煤炭法(1996年)
38.中華人民共和國鄉鎮企業法(1996年)
39.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法(1997年,1999年修正、2004年修正)
40。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1997年)
41..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1997年)
42.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1997年)
43.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1997年)
44.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2000年,2004年修正)
45.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域使用管理法(2001年)
46.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采購法(2002年)
47.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小企業促進法(2002年)
48.中華人民共和國港口法(2003年)
49.中華人民共和國銀行業監督管理法(2003年)

(五)社會法(13件)
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批准《國務院關於工人退休、退職的暫行辦法》的決議(1978年)
附:國務院關於工人退休、退職的暫行辦法
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批准《國務院關於職工探親待遇的規定》的決議(1981年)
附:國務院關於職工探親待遇的規定
3.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1990年)
4.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1991年)
5.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1992年,2001年修正)
6.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障法(1992年)
7.中華人民共和國礦山安全法(1992年)

❽ 《析制約我國刑事辯護制度發展的因素》寫法建議

試論我國刑事辯護制度的不足與完善

[內容提要]1996年我國新的刑事訴訟法頒布實施以後,對以前的刑事辯護制度作了一定程度上的改變,比如提前了律師介入刑事訴訟的時間、確定控辯雙方的平等地位、改變了法官的「先查後審」「先定後審」的不正確做法等。但是,通過幾年來的實踐,我們發現,除了這些已有的制度不能夠得到很好的執行外,還存在會見難、申請變更強制措施難、調查取證難閱卷難、採納律師的辯護意見難等不足,故為了建立、形成一個完整的刑事辯護體系,筆者認為還應當對上述的相關不足等作進一步完善,以與國際標准接軌。

刑事辯護制度,是現代國家法律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刑事辯護制度的不斷健全和完善,是刑事訴訟程序科學化和民主化的重要標志。1996年刑事訴訟法修訂以後我國刑事辯護制度達到了某種意義上的發展。但是,在實踐中修訂後的刑事訴訟法所規定的辯護制度又暴露出許多的不足等。聯合國《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以下稱公約)明確規定了被追訴的人有權獲得辯護是刑事訴訟的一項基本原則,第八屆聯合國預防犯罪和罪犯待遇大會通過的《關於律師作用的基本准則》(以下稱准則)又進一步細化了上述權利。我國作為公約的簽署國和准則的簽字國,應當遵守公約的義務以及對准則的尊重,全面徹底的貫徹公約和准則的精神,找出目前我國刑事辯護制度的不足和差距並進行完善是當務之急。

一、刑事辯護制度概念的理論研究

(一)刑事辯護制度的概念

辯護制度是立法對貫徹落實辯護原則所採取的措施和方法的總稱[1].辯護制度起源於西方社會,它主要經歷過三個階段,即古羅馬的萌芽階段、中世紀的壓制階段和資產階級革命後的發展階段。在我國,辯護制度也經歷了三個階段,就是建國前階段、建國後階段、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的發展階段[2].在封建社會,我國就沒有辯護制度,在刑事訴訟中實行的糾問式的審判方式。到了清朝,受到西方思想的影響,1901年清政府制定的《大清刑事民事訴訟法》中才規定律師參與訴訟的內容,賦予了當事人聘請律師辯護的權利。而關於律師的單行規定,則是從國民政府制定的《律師暫行章程》和《律師登陸暫行章程》中才開始出現。建國後,新中國的辯護制度不斷發展起來。1954年,在新中國的第一部《憲法》中規定:「被告人有權獲得辯護」 ,在人民法院組織法中規定:「被告人除自己行使辯護權外,可以委託律師為他辯護。」這就從立法上肯定了辯護制度,律師制度也因此有了發展,後來由於歷史的原因被迫中斷。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隨著經濟體制改革和民主建設的推進,中國的刑事辯護制度得以恢復。197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明確規定了刑事辯護制度,後來又制定了大量的司法解釋、批復、通知等,對刑事辯護制度進一步作了明確。1996年3月,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對1979年的《刑事訴訟法》進行了修改,一直至今。

(二)刑事辯護的分類

根據現行《刑事訴訟法》的規定,我國的刑事辯護分為三類,即自行辯護、委託辯護和指定辯護。其中委託辯護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本人或者他們的近親屬,通過委託合同的形式,委託法律允許的人主要是律師為其辯護。這種辯護是刑事辯護制度中比較重要的制度內容。指定辯護是指遇到法律規定的特殊情況時,法院為沒有委託辯護人的被告人指定律師為其進行辯護。

二、我國刑事辯護制度現狀和存在的不足

1997修訂後的刑事訴訟法頒布,確實給人一種清風撲面的感覺,尤其充當刑事辯護主角的律師。然而經過一個階段的實踐,人們發現相關部門並沒有完全按照《刑事訴訟法》的規定去執行,而是各自站在部門利益的角度,相繼制定了超越法律之外的「解釋」來維護部門利益,使得《刑事訴訟法》無法得到全面的貫徹和落實,以至於形成目前的這種狀況。筆者試從律師的角度,將我國刑事辯護制度現狀和存在的不足與缺陷歸納為「幾難」分說如下:

其一,會見難。修訂後的《刑事訴訟法》把辯護律師介入訴訟的時間由原來庭審前七日,提前到了偵查階段,即《刑事訴訟法》第96條所規定的「犯罪嫌疑人在被偵查機關第一次訊問後或者採取強制措施之日起,可以聘請律師為其提供法律咨詢、代理申訴、控告……受委託的律師有權向偵查機關了解犯罪嫌疑人涉嫌的罪名,可以會見在押犯罪嫌疑人,向犯罪嫌疑人了解有關案件情況……」。「兩院三部一委」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國家安全部、司法部、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於1998年1月19日在《關於〈刑事訴訟法〉實施中若干問題的規定》第11條,進而明確了「律師提出會見犯罪嫌疑人的,應當在四十八小時內安排會見,對於組織、領導、參加黑社會性質組織罪、組織、領導、參加恐怖活動組織罪或者走私犯罪、毒品犯罪、貪污賄賂犯罪等重大復雜的兩人以上的共同犯罪案件,律師提出會見犯罪嫌疑人的,應當在五日內安排會見。」在這一規定中,關於律師提前介入的會見使用的是「應當」一詞,要求相關部門在四十八小時和五日以內必須作出安排。可是在實踐中,相關部門並沒有完全照此執行,但均有一定的「理由」,其具體表現有:一是製造種種借口(或曰人員太忙沒時間,或曰承辦人已出差,或曰承辦人病假……),無限拖延,少則一周,多則十天,甚至到月余;二是會見監視居住的犯罪嫌疑人必須經過偵查機關同意。雖然兩院三部一委《規定》的第24條明確指出:被監視居住的犯罪嫌疑人「會見其聘請的律師不需要經過批准。」但在實踐中,由於把監視居住變成變相關押,把犯罪嫌疑人關押在一個固定的場所,律師的會見難上加難;三是律師單獨會見犯罪嫌疑人難。律師在偵查階段的單獨會見,立法作出了比較靈活的規定,即律師會見在押的犯罪嫌疑人,偵查機關根據案件情況和需要可以派員在場。但在實踐中,所有案件幾乎是全部派員在場,而禁止律師單獨會見。更有甚者,在審查起訴階段律師的會見,以及二審階段律師的會見,統統派員在場,一律禁止單獨會見。這一做法是同兩院三部一委的《規定》的規定是相悖的。《規定》第12條明確指出:審查起訴階段和審判階段,案件已經偵查終結,辯護律師和其他辯護人會見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時,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不派員在場;四是以本案涉及到國家秘密為由,不準律師會見。《刑事訴訟法》出於維護國家安全的考慮,對律師同犯罪嫌疑人的會見作出一定的限制是必要的,兩院三部一委《規定》將「涉及國家秘密和案件」明確解釋為:是指案情或者案件性質涉及國家秘密和案件,同時還明確指出:對於不涉及國家秘密的案件,律師會見犯罪嫌疑人不需要經過批准。但是,在實踐中許多辦案人員卻以「國家秘密」為借口,把「國家秘密」作出隨意性的解釋,將律師拒之門外,什麼刑事案件中的偵查行為都屬於國家秘密、追究刑事犯罪中的事項都叫國家秘密、經濟犯罪案件情況特殊、個別案件屬特案特辦,等等;五是對律師同犯罪嫌疑人的會見限定時間,限制次數,控制問話內容,禁止記錄等等,使會見流於形式,形同虛設;六是偵查人員未盡告知義務,使許多案件的犯罪嫌疑人不知道聘請律師,有的不為其提供方便,許多犯罪嫌疑人不會請律師,辯護律師不到位,談何會見!

❾ 簡述陪審員制度

陪審員制度起源於英國。英美法系國家的陪審員只參與案件的事實審而不參與法律審。大內陸法系國家容的陪審員與英美法系國家的陪審員不同,不但參與案件的事實審,而且也參與案件的法律審。我國陪審員制度是在借鑒了前蘇聯和大陸法系國家陪審員制度的基礎上形成的,實際上只是一項訴訟制度,而不是一項憲法制度.我國目前的陪審員制度正在走向萎縮,這主要是由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導致的: 第一,由於法律對是否有陪審員參加案件的審判採用的非強制性規定,從而導致邀請陪審員參加案件審判的法院越來越少。從全國范圍來看,大多數法院基本上不請陪審員參加案件的審判。 第二,目前,我國的陪審員一般情況下都有自己的工作,邀請陪審員參與案件的審理就十分困難,導致越來越多的法院不邀請陪審員參加案件的審判。 第三,由於某些陪審員腐敗現象的出現,導致法院不願意邀請陪審員參加案件的審判。 第四,由於陪審員參與案件的審判使得審判的效率低下,導致法院不願意邀請陪審員參加案件的審判。因此,有許多學者和司法界人士主張取消它。

❿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是哪一年頒布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1979年7月1日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通過 1979年7月5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長令第三號公布自1980年1月1日起施行

熱點內容
吳春燕民法 發布:2024-11-05 21:22:09 瀏覽:286
最新勞動法2013全文 發布:2024-11-05 19:11:30 瀏覽:105
比較中美涉外婚姻法的文化差異 發布:2024-11-05 18:47:44 瀏覽:561
勞動法離職後工作服的規定 發布:2024-11-05 18:42:47 瀏覽:855
勞動法直接辭職有工資嗎 發布:2024-11-05 18:36:40 瀏覽:117
玉溪紅塔區法院 發布:2024-11-05 18:35:12 瀏覽:204
2017勞動法流產假 發布:2024-11-05 14:20:40 瀏覽:255
頂級律師年薪 發布:2024-11-05 13:45:14 瀏覽:652
徐金桂行政法背誦2017 發布:2024-11-05 13:12:32 瀏覽:68
上訴法院流程 發布:2024-11-05 11:37:58 瀏覽: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