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遺失物刑法

遺失物刑法

發布時間: 2023-05-17 14:01:23

A. 物品丟失立案標准

物品丟失立案標准在盯戚型法律上並未明確規定,但如果存在他人拾取後拒不歸還的仔橘,就涉及到侵佔罪,一般情況下達到1萬就是可以立案處理的,公民在丟錢後,可以首先報案,一般應按「屬地原則」以書面或口頭向案件發生地的公安機關提出;口頭報案應當接受民警的詢問,並製成筆錄;報凱猜案應如實反映情況和線索,不得誇大事實或誣告,誣告應負相應的法律責任
一、立案必須具備兩個條件:
1、事實條件,即有犯罪事實或犯罪嫌疑人
有犯罪事實,是指有被客觀、真實的證據所證明的危害社會的犯罪行為的存在,包括犯罪的預備、實施、未遂、中止和既遂,但是,這不意味著證實犯罪的證據需要確實充分,但也不應是辦案人員憑估計、猜測得出的結論。
2、法律條件,即需要追究刑事責任
立案追究的行為,必須是具有社會危害性和刑罰應罰性的行為,只有當這種犯罪事實確需追究行為人的刑事責任時,才予以立案。
二、侵佔罪與貪污罪的區別
1、犯罪對象不同,貪污罪只限於公共財產,且不能是不動產,而侵佔罪不僅可以是公共財物,還可以是私人財物,且包括不動產;
2、犯罪主體不同。侵佔罪的主體是一般主體,只要是代為保管他人財物且對其加以侵佔的人,均可成為本罪的主體。貪污罪的主體是特殊主體,即國家工作人員;
3、犯罪客觀方面表現不同。貪污罪表現為行為人必須利用職務上的便利,即利用自己職務范圍內的權力和地位所形成的經手管理公共財物的便利條件。而侵佔罪中行為人是否利用職務上的便利,並不影響該罪的成立。
4、刑事訴訟不同。貪污罪是公訴案件。侵佔罪是自訴案件。侵害的客體是他人財物的所有權。本罪的犯罪對象為他人的交給自己保管的財物、遺忘物和埋藏物。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三百一十二條__所有權人或者其他權利人有權追回遺失物。該遺失物通過轉讓被他人佔有的,權利人有權向無處分權人請求損害賠償,或者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受讓人之日起二年內向受讓人請求返還原物;但是,受讓人通過拍賣或者向具有經營資格的經營者購得該遺失物的,權利人請求返還原物時應當支付受讓人所付的費用。權利人向受讓人支付所付費用後,有權向無處分權人追償。
第三百一十三條__善意受讓人取得動產後,該動產上的原有權利消滅。但是,善意受讓人在受讓時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該權利的除外。
刑法》第二百七十條 將代為保管的他人財物非法佔為己有,數額較大,拒不退還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將他人的遺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佔為己有,數額較大,拒不交出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B. 刑法上的遺忘物與遺失物的法律規定是什麼

法律分析:我國法律規定,規定拾得他人遺忘物而後占為己有且找到後拒不交出的,根據金額的多少和情節情況,判處不同時間的有期徒刑和不同金額的罰金。遺忘物可以是侵佔罪的刑事處罰,而遺失物沒有做規定,但是可以追究遺失物的民事責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七十條 將代為保管的他人財物非法佔為己有,數額較大,拒不退還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將他人的遺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佔為己有,數額較大,拒不交出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本條罪,告訴的才處理。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三百一十六條 拾得人在遺失物送交有關部門前,有關部門在遺失物被領取前,應當妥善保管遺失物。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致使遺失物毀損、滅失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C. 刑法上遺忘物和遺失物有什麼區別

一、刑法上遺忘物和遺失物有什麼區別? 遺失物與遺忘物的區別 (1)持有人因疏忽而完全喪失了對財物的實際控制力,且持有人通常難以回憶起財物的確切失落地點。相比較而言,遺忘物的持有人一般都能回憶起財物的確切遺失地點。因而二者的失主在喪失對財物的控制支配力的程度上是有區別的。 (2)因持有人將財物丟失於公共活動空間,任何第三人發現後都有權拾得。根據我國刑法和民法通則的有關規定,拾得他人遺失物的,應當歸還失主,拾得者因此而支出的費用,應由失主償還。 對於拒不返還他人遺失物的行為,應當按照 不當得利 行為,追究其侵權的 民事責任 。而對於拒不交出他人遺忘物的,則應當以 侵佔罪 論處。之所以不能將刑法上的遺忘物擴大為包括遺失物在內,是因為無論從侵佔罪立法過程還是從法律用語的規范性角度而言,遺忘物與遺失物都有其約定俗成的含義。 遺忘物的概念 《 物權法 》第109條規定:「拾得遺失物,應當返還權利人。拾得人應當及時通知權利人領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關部門。」 關於遺忘物的規定,根據我國《刑法》第270條規定,將他人的遺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佔為己有,數額較大,拒不交出的,處兩年以下 有期徒刑 、 拘役 或者 罰金 ;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兩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遺忘物不等於遺失物,對於遺失物而言,如果他不歸還,可能產生民事法律上的關系,或者是道德上的譴責。 遺忘物作為侵佔罪的法定犯罪對象之一,其是否包含遺失物,這仍然是我國刑法學界和實務界爭議較大的問題之一。 一種觀點認為,應當對遺忘物和遺失物予以區別。遺忘物是指財物的所有人或持有人有意識地將所持財物放在某處,因一時疏忽忘記拿走,而暫時失去控制的財物。而遺失物是指所有人或持有人因為疏忽,偶然將其持有的財物失落在某處,以致脫離了自己的控制。另外一種觀點認為,遺忘物與遺失物是同一事物的不同表述。其認為遺忘物,又稱為遺失物,是指非出於佔有人或所有人之本意,偶然失卻其佔有之動產,條件有二:其一,喪失須系非出於佔有人或所有人之本意;其二,須為偶然喪失。 什麼是遺失物 遺失物是指他人丟失的動產。換言之,遺失物並不是無主物,也不是所有人拋棄的或因他人的侵害而丟失的物,而是因所有人不慎所丟失的動產。 拾得遺失物的處理 關於遺失物拾得的法律效果,我國《物權法》規定拾得人應當返還權利人,拾得人不能取得所有權。拾得人應當及時通知權利人領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關部門。 有關部門收到遺失物,知道權利人的。應當及時通知其領取;不知道的,應當及時發布招領公告。拾得人在遺失物送交有關部門前,有關部門在遺失物被領取前,應當妥善保管遺失物。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致使遺失物毀損、滅失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權利人領取遺失物時,應當向拾得人或者有關部門支付保管遺失物等支出的必要費用。遺失物自發布招領公告之日起六個月內無人認領的,歸國家所有。 以上就是關於刑法上遺忘物和遺失物的相關區別內容。

D. 刑法中的遺失物是什麼

法律分析:刑法上遺忘物與遺失物的區別是遺失物是指他人丟失的動產,遺忘物的持有人一般都能回憶起財物的確切遺失地點。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七十條 將他人的遺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佔為己有,數額較大,拒不交出的,處兩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兩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E. 關於刑法上遺忘物與遺失物的區別是什麼

一、關於 刑法 上遺忘物與遺失物的區別是什麼 刑法上遺忘物與遺失物的區別是遺失物是指他人丟失的動產,遺忘物的持有人一般都能回憶起財物的確切遺失地點。 二、遺忘物的概念 《 民法典 》(2021.1.1生效)第三百一十四條:「拾得遺失物,應當返還權利人。拾得人應當及時通知權利人領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關部門。 」 關於遺忘物的規定,根據我國《刑法》第270條規定,將他人的遺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佔為己有,數額較大,拒不交出的,處兩年以下 有期徒刑 、 拘役 或者 罰金 ;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兩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遺忘物不等於遺失物,對於遺失物而言,如果他不歸還,可能產生民事法律上的關系,或者是道德上的譴責。 遺忘物作為 侵佔罪 的法定犯罪對象之一,其是否包含遺失物,這仍然是我國刑法學界和實務界爭議較大的問題之一。 三、遺失物與遺忘物的區別 (1)持有人因疏忽而完全喪失了對財物的實際控制力,且持有人通常難以回憶起財物的確切失落地點。相比較而言,遺忘物的持有人一般都能回憶起財物的確切遺失地點。因而二者的失主在喪失對財物的控制支配力的程度上是有區別的。 (2)因持有人將財物丟失於公共活動空間,任何第三人發現後都有權拾得。根據我國《刑法》和《民法典》的有關規定,拾得他人遺失物的,應當歸還失主,拾得者因此而支出的費用,應由失主償還。 對於拒不返還他人遺失物的行為,應當按照 不當得利 行為,追究其侵權的 民事責任 。而對於拒不交出他人遺忘物的,則應當以侵佔罪論處。之所以不能將刑法上的遺忘物擴大為包括遺失物在內,是因為無論從侵佔罪立法過程還是從法律用語的規范性角度而言,遺忘物與遺失物都有其約定俗成的含義。 由於人們一時的大意,往往會遺失或者是掉下一些物品。對於一些貴重的物品,一般人會選擇自己收入囊中,但是也會有人提交公安,讓公安部門的同志,尋找失主,挽回失主的損失。但是需要我們明白的是遺失物與遺忘物其具體的區別概念,防止出現不必要的麻煩。

熱點內容
修正案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5-01-08 07:13:09 瀏覽:544
五河好律師 發布:2025-01-08 07:12:25 瀏覽:393
代人家簽名有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01-08 07:11:46 瀏覽:196
北京消防法律法規 發布:2025-01-08 07:11:34 瀏覽:492
房屋出租合同法違約 發布:2025-01-08 05:44:23 瀏覽:366
勞動法知道或應當知道之日 發布:2025-01-08 05:18:21 瀏覽:292
道德情感中公 發布:2025-01-08 05:06:41 瀏覽:65
對婚姻法的咨詢 發布:2025-01-08 05:01:19 瀏覽:588
房親稅立法 發布:2025-01-08 05:01:14 瀏覽:589
丁少雲律師 發布:2025-01-08 04:37:45 瀏覽: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