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民法總結

民法總結

發布時間: 2020-12-17 17:42:01

民法學1考試知識點復習考點歸納總結(完整版電大知識點復習考點歸納總結)-電大專科考試知識點復習考點歸

民法1的知識點復習資料並不難找,我個人覺得在電大題酷小程序里的各種復習資料相對比較齊全,還有一些相關的試題供你練習,可以鞏固你對知識點的掌握,增加你對知識點的掌握程度。希望它可以幫助到你。

律師民事案件辦案小結

這都要範本。。。
辦案小結自然是根據你辦的案子來寫小結了,怎麼會有範本,每個案子都不同。
你只要寫這個案子事實、審理情況,你們代理哪一方,庭審中辦理思路,總結一下感想就可以啊。

Ⅲ 民法總則連帶責任總結

民法總來則連帶自責任總結是:

  1. 連帶責任人的責任份額根據各自責任大小確定;

  2. 難以確定責任大小的,平均承擔責任;

  3. 實際承擔責任超過自己責任份額的連帶責任人,有權向其他連帶責任人追償。

Ⅳ 誰給總結一下民法中的訴訟時效

訴訟時效是指債權人怠於行使權利持續到法定期間,其公力救濟權(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勝訴權——受法律保護的權利)消滅。
注意: (1)訴訟時效經過,當事人的起訴權並不消滅。具體而言就是:當事人向法院起訴,法院還是應該受理的(當事人行使起訴權的表現),法院受理後進行審查,如果審查發現訴訟時效經過沒有中止、中斷、延長的事由,則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此時勝訴權才消滅。(2)注意這里的起訴權和勝訴權、實體權利三者的關系。起訴權和勝訴權都是訴權的一種,它們是程序上的權利,跟實體權利相對應。訴訟時效經過,勝訴權消滅,起訴權和實體權利本身都不消滅。這里給大家舉個綜合一點的例子:M和N是好朋友,一直關系不錯,M要開公司,向N借了10萬元錢,雙方約定2007年1月1日還清欠款,結果到了2007年1月1日,M公司經營失敗沒有能力還錢,此時N在2年內有權利請求M還錢。如果N礙於情面不好向M要錢,也不向法院起訴,這種怠於行使權利的狀態持續經過2年,N的勝訴權就消滅了;不過如果N於2009年1月1日以後向法院起訴,法院此種情況下應該受理,因為N的起訴權沒有消滅;法院受理後對該案進行審查,發現這兩年中N不向M主張權利不存在中止、中斷、延長的事由,法院就可以最終決定駁回N的訴訟請求,此時N的勝訴權消滅了。接著來,上述案例中,被法院駁回訴訟請求的N比較郁悶,十分氣憤,突發心臟病住進醫院,M忽然良心發現,覺得不還這10萬元錢實在是對不起N,於是M找到N說,我把10萬元還給你吧,咱倆還是朋友。N說,好吧。就這樣,10萬塊錢又回到了N的腰包中。這會,可能有人問,N不是被駁回訴訟請求了嗎?怎麼對這後來M還的10萬元還有權利接受啊?法律上有什麼根據嗎?這里就涉及一個自然之債的問題,也是所謂的「N的實體權利沒有消滅」。雖然N的勝訴權消滅了,但是10萬元錢的債權還沒有消滅,它只是從法律之債變成了自然之債,既然是債,不管何種債,M隨時給,N就可以隨時接受。只是一旦N接受了,M想再反悔說,本來我不需要還了的,看到N那麼氣憤我才還的,現在他竟然這樣對我,我想再要回來。對不起,M此時已經要不回來這筆錢了,因為自然之債償還之後,權利義務消滅了,債的關系消滅,M也就沒有權利再要了。(3)訴訟時效僅僅限於請求權。這里要引申一下,按照權利的作用不同,把權利分為請求權、抗辯權、支配權、形成權。訴訟時效僅僅限於請求權,所謂的「請求權」也就是請求法院根據法律對其合法權益進行保護的權利。
訴訟時效跟除斥期間的區別:
第一,二者的價值定位不同。訴訟時效的規范功能是為了維持新事實狀態,訴訟時效期間屆滿,新的法律關系狀態得到法律的肯定;而除斥期間的規范功能在於維持原事實狀態,除斥期間屆滿原事實狀態之法律關系狀態得到維持。 第二,對象不同。除斥期間一般針對形成權,合同法第55條的撤銷權,繼承法第25條受遺贈表示等都是除斥期間;訴訟時效針對的是請求權,主要是債權請求權。第三,時間經過的結果不同。除斥期間經過,消滅的是實體權利,是權利本身的消滅;訴訟時效期間屆滿,當事人消滅的是勝訴權,起訴權和實體權利都不消滅。超過訴訟時效,義務人簽字,視為對債務的重新確認:超過除斥期間,義務人簽字,簽了也白簽。第四,是否可變不同。除斥期間是不變期間,其不因為任何事由發生中止、中斷、延長;而訴訟時效是可變期間,它可能因為一些事由中止、中斷、延長。還拿(一)中的那個例子說明:如果2008年6月1日到2009年1月1日這6個月中間任何一天發生了不可抗力(自然災害、軍事行動等)或者其他阻礙權利人行使權利的事由,則2009年1月1日,N向M索要借款的勝訴權都沒有消滅(當然起訴權和實體權利本身就不因為任何事由而消滅,這里不再說明,詳見(一)),因為期間最後6個月內,發生了不可抗力,是訴訟時效期間中止的事由,訴訟時效期間自中止事由結束後接著計算。這里假設該不可抗力在2008年9月1日結束,則N向M索要借款的訴訟時效順延到2009年4月1日。另外,有關訴訟時效中斷的事由包括三個方面:一是權利人向債務人索要債務;二是債務人自覺承認債務;三是當事人向法院起訴。只要在訴訟時效期間內發生了這三樣事由,則訴訟時效就中斷,待到中斷的事由發生過後,訴訟時效重新計算。注意這里是「重新計算」跟訴訟時效中止中的「繼續計算」是不同的。第五,起算點不同。除斥期間一般自權利成立時起算;訴訟時效期間一般自權利被侵害或者權利可行使(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之時起算。這里筆者重點提一下民法通則第137條規定的20年最長訴訟時效,這個訴訟時效,可以延長,但是不可以中止和中斷。

Ⅳ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與通則的區別是什麼

區別如下:

1、范圍不同

《民法通則》不僅涵蓋了《民法總則》的部分,還規定了物權、合同、侵權責任等大量原本屬於民法分則的內容。也就是總則屬於通則的一部分。

2、制定時間不同

《民法通則》1986年4月12號頒布,1987年1月1號開始施行的.

《民法總則》制定於21世紀的第二個十年。

3、背景不同

《民法通則》的背景:改革開放初期。

《民法總則》的背景:經濟建設仍是核心任務之一,但更加重視人文關懷。

4、內容不同

許多勃興於成熟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內容在《民法總則》中,沒能規定在《民法通則》中,如環境權、公司股東權等。

(5)民法總結擴展閱讀

民法基本原則的意義:

1、民法的基本原則是民事立法的准則。

民法的基本原則,蘊含著民法調控社會生活所欲實現的目標,所欲達致的理想,是我國民法所調整的社會關系本質特徵的集中反映,集中體現了民法區別於其他法律,尤其是行政法經濟法的特徵。它貫穿於整個民事立法,確定了民事立法的基本價值取向,是制定具體民法制度和規范的基礎。

2、民法的基本原則是民事主體進行民事活動的基本准則。

民事主體所進行的各項民事活動,不僅要遵循具體的民法規范,還要遵循民法的基本原則。在現行法上對於民事主體的民事活動欠缺相應的民法規范進行調整時,民事主體應 依民法基本原則的要求進行民事活動。

3、民法的基本原則是法院解釋法律、補充法律漏洞的基本依據。

民法的基本原則是法院對民事法律、法規進行解釋的基本依據。法院在審理民事案件時,須對所應適用的法律條文進行解釋,以闡明法律規范的含義,確定特定法律規范的構成要件和法律效果。法院在對法律條文進行解釋時,如有兩種相反的含義,應採用其中符合民法基本原則的含義。

無論採用何種解釋方法,其解釋結果均不能違反民法基本原則。如果法院在審理案件時,在現行法上未能獲得據以作出裁判的依據,這就表明在現行法上存在法律漏洞。此時,法院應依據民法的基本原則來進行法律漏洞的補充。

4、民法的基本原則,是解釋、研究民法的出發點。

學者在對民法進行解釋、研究時,應以民法的基本原則作為出發點,無論何種學說,違背了民法的基本原則,就不是妥當的學說。

Ⅵ 民法典有沒有總結關於校園欺凌現象的問題

對於校園欺凌,民法典的第七編,侵權責任編里對教育機構及其他相關主體的權責有相關說明。

Ⅶ 民法總則與民法通則有什麼區別

區別:

1、范圍:

《民法通則》不僅涵蓋了《民法總則》的部分,還規定了物權、合同內、侵權責任等大量原本容屬於民法分則的內容。也就是總則屬於通則的一部分。

2、制定時間:

《民法通則》1986年4月12號頒布,1987年1月1號開始施行的.

《民法總則》制定於21世紀的第二個十年。

3、背景:

《民法通則》的背景:改革開放初期。

《民法總則》的背景:經濟建設仍是核心任務之一,但更加重視人文關懷。

4、內容:

許多勃興於成熟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內容在《民法總則》中,沒能規定在《民法通則》中,如環境權、公司股東權等。


(7)民法總結擴展閱讀:

《民法總則》把人身關系的民法調整放在了更為優先的序位。法律順序的調整絕不僅僅是法律表述上的改變,背後是法律理念的重大調整。

《民法總則》相對於《民法通則》更加關注人文關懷理念的貫徹。可以說,在精神氣質方面,《民法總則》所做的調整,很多具體規則有較大的區別。

Ⅷ 企業民法總則學習宣傳總結

民法通則是我國民法的法條。在目前沒有民法典的情況下,民法通則大概相當於民法典。民法總則是學習民法的前提,他系統的介紹了民法的相關概念和知識。學好了總則才能看懂分則。司法考試輔導三大本里有民法總則部分。

Ⅸ 《民法總則》與《民法通則》相比的幾點重大變化

《民法總則》2017年3月15日通過,並於2017年10月1日正式生效,在此對《民法總則》相較《民法通則》的重要變化做個總結。

民法是與我們普通老百姓日常生活聯系最緊密、適用頻率最高的法律,值得每個人花時間去了解和學習。《民法總則》生效後,對於與老《民法通則》不一致的地方,應當適用新《民法總則》的規定。

下面就來逐條看看都有哪些具體的變化:

1.此次《民法總則》最大的變化,應是第九章「訴訟時效」的相關規定,尤其是將訴訟時效由之前的「二年」變為「三年」

《民法總則》第188條規定,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民法總則》第190條規定,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對其法定代理人的請求權的訴訟時效期間,自該法定代理終止之日起計算。《民法總則》第191條規定,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的損害賠償請求權的訴訟時效期間,自受害人年滿十八周歲之日起計算。以上兩條體現了法律對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以及未成年人的特別保護。

《民法總則》第193條規定,人民法院不得主動適用訴訟時效的規定。此條意在說明關於訴訟時效的適用只能由訴訟的當事人先提出而不能由人民法院主動進行審查適用,體現了公權力不幹涉雙方當事人自願實現超過訴訟時效的債權債務之宗旨。

《民法總則》第196條規定,某些物上請求權(侵害狀態持續存在,如要求不動產及登記動產返還財產、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以及基於人身關系的請求權(要求支付贍養費、撫養費等)不適用訴訟時效的規定,:

《民法總則》第197條規定,訴訟時效的期間、計算方法以及中止、中斷的事由由法律規定,當事人約定無效。當事人對訴訟時效利益的預先放棄無效。此條意在說明「訴訟時效」只能依照法律規定,不能由當事人約定進行變通。

《民法總則》第199條明確規定撤銷權、解除權等權利的存續期間,不適用有關訴訟時效中止、中斷和延長的規定。存續期間屆滿,撤銷權、解除權等權利消滅。

2.將因重大誤解的撤銷權行使期間由一年縮減到三個月

與第一點變化相關的,《民法總則》第152條將因重大誤解的撤銷權行使期間由一年縮減到三個月,並且規定當事人自民事法律行為發生之日起五年內沒有行使撤銷權的,撤銷權消滅。

3.與國際接軌,增加了「習慣」作為法律淵源的一種,去掉了原《民法通則》規定的「國家政策」,增加了「公序良俗」作為處理民事糾紛的依據之一

《民法總則》第10條規定,處理民事糾紛,應當依照法律;法律沒有規定的,可以適用習慣,但是不得違背公序良俗。

《民法總則》第143條規定,具備下列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一)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實;(三)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違背公序良俗。

《民法總則》第153條規定,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但是該強制性規定不導致該民事法律行為無效的除外。違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

4.增加了胎兒具有繼承權及接受贈與權的規定

《民法總則》第16條規定,涉及遺產繼承、接受贈與等胎兒利益保護的,胎兒視為具有民事權利能力。但是胎兒娩出時為死體的,其民事權利能力自始不存在。

5.與經濟社會及人類發展相適應,將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年齡由十周歲降為八周歲

6.明確規定法人可以向法定代表人追償

《民法總則》第62條規定,法人承擔民事責任後,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章程的規定,可以向有過錯的法定代表人追償。

7.完善並整合了關於「民事權利」的相關規定,除基本的人身權和財產權之外,特別增加了關於自然人「個人信息權」的規定

《民法總則》第111條規定,自然人的個人信息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和個人需要獲取他人個人信息的,應當依法取得並確保信息安全,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傳輸他人個人信息,不得非法買賣、提供或者公開他人個人信息。

8.增加了「意思表示」一節規定

意思表示是民事法律行為的核心,沒有意思表示則無所謂法律行為,只有有效的意思表示才可能形成有效的民事法律行為。該節將意思表示分為以對話方式作出的意思表和和以非對話方式作出的意思表示,有相對人的意思表示和無相對人的意思表示,明示的意思表示和默示的意思表示。

9.增加了代理人代理民事法律行為的范圍規以及轉委託的責任承擔問題

《民法總則》第168條規定,代理人不得以被代理人的名義與自己實施民事法律行為,但是被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認的除外。代理人不得以被代理人的名義與自己同時代理的其他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但是被代理的雙方同意或者追認的除外。

《民法總則》第169條規定,代理人需要轉委託第三人代理的,應當取得被代理人的同意或者追認。轉委託代理經被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認的,被代理人可以就代理事務直接指示轉委託的第三人,代理人僅就第三人的選任以及對第三人的指示承擔責任。轉委託代理未經被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認的,代理人應當對轉委託的第三人的行為承擔責任,但是在緊急情況下代理人為了維護被代理人的利益需要轉委託第三人代理的除外。

10.根據合同法的相關規定增加了無權代理中善意相對人的撤銷權和賠償請求權

《民法總則》第171條規定,無代理權行為人實施的行為被追認前,善意相對人有撤銷的權利。行為人實施的行為未被追認的,善意相對人有權請求行為人履行債務或者就其受到的損害請求行為人賠償,但是賠償的范圍不得超過被代理人追認時相對人所能獲得的利益。相對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行為人無權代理的,相對人和行為人按照各自的過錯承擔責任。

11.明確了連帶責任的內涵

《民法總則》第178條規定,二人以上依法承擔連帶責任的,權利人有權請求部分或者全部連帶責任人承擔責任。連帶責任人的責任份額根據各自責任大小確定;難以確定責任大小的,平均承擔責任。實際承擔責任超過自己責任份額的連帶責任人,有權向其他連帶責任人追償。連帶責任,由法律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

12.增加了因自願救助不承擔民事責任的規定

《民法總則》第184條規定,自願實施緊急救助行為造成受助人損害的,救助人不承擔民事責任。

13.增加了優先承擔民事責任的規定

《民法總則》第187條規定,民事主體因同一行為應當承擔民事責任、行政責任和刑事責任的,承擔行政責任或者刑事責任不影響承擔民事責任;民事主體的財產不足以支付的,優先用於承擔民事責任。

14.根據之前的相關司法解釋、司法實踐及法學理論:

完善了關於「監護」的規定,完善了關於「財產代管」的規定;

完善了關於「宣告失蹤」和「宣告死亡」的規定;

完善了第三章「法人」的相關規定,並將法人分為「營利性法人」、「非營利性法人」、「特別法人」,邏輯上更為嚴密與周全;

增加了第四章「非法人組織」的相關規定,至此「民事主體」的內涵得以完整,即民事主體包括了自然人、法人及非法人組織。

熱點內容
淘寶的確認收貨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1-07 16:49:09 瀏覽:80
婚姻法離婚吧現在改為什麼 發布:2025-01-07 16:44:24 瀏覽:179
衡陽法學會 發布:2025-01-07 14:48:33 瀏覽:862
教育儲蓄管理辦法屬於部門規章嗎 發布:2025-01-07 14:21:23 瀏覽:933
中華民族共和國行政法 發布:2025-01-07 14:03:34 瀏覽:363
什麼法律援助事項不查經濟 發布:2025-01-07 13:08:23 瀏覽:451
西安法律援助條件 發布:2025-01-07 12:20:12 瀏覽:226
德國有勞動合同法 發布:2025-01-07 12:15:17 瀏覽:214
自製乘法學具 發布:2025-01-07 10:59:16 瀏覽:985
李文凱法院 發布:2025-01-07 09:57:14 瀏覽: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