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辯論賽
① 辯論賽:中國應不應該廢除死刑我是一辯,開篇陳詞:中國不應該廢除死刑!求助大家給點意見及資料
各位同學:
大家下午好!很高興在這里和大家討論死刑的存廢問題。死刑起源於國家出現以前的「私力救濟」和同態血腥復仇,當一個自然人的生命被他人剝奪後,他的親屬或者所在的氏族採用「私力救濟」的方式去殺死兇手。
人類生產力水平提升,出現貧富分化,階級分立,國家產生。統治階級制定法律來維護社會秩序,穩固自身的統治。死刑作為對人類最有威懾力的刑罰被統治階級編入法律。死刑是伴隨著國家的產生而形成的。
統治階級制定法律就是為了維護社會秩序,鞏固自己的統治。死刑,作為剝奪人的生命的一種刑罰,可以最大限度地懲處暴力犯罪分子同時威懾潛在犯罪分子,犯罪預防效果明顯,可以較好地維護社會秩序。在對囚犯執行死刑的同時,也是對被害人家屬的精神撫慰和對社會大眾憤怒的平息,減少被害人家屬「私力救濟」,可以減輕司法機關所受到的民情壓力,維護統治階級的統治。最後,死刑相對於無期徒刑或者是終生監禁來說,其執行成本要小很多,可以避免為長時間監禁囚犯而所花的費用。
鑒於死刑對鞏固統治有很大的作用,死刑自國家出現就一直存在與各國法律條文之中,直到18世紀,隨著啟蒙運動的興起,人權意識高漲,人們開始用理性的眼光看待死刑,死刑的合法性和有效性受到質疑。1784年,義大利法學家貝卡利亞在其《論犯罪與刑罰》中明確提出廢除死刑,委內瑞拉最早在1863年廢除死刑,經過近200年的發展,維基網路2009年6月統計,全球197個國家中,已有139個國家實質上廢除了死刑,佔全球國家總數的70%。其中,有94個國家完全廢除死刑,10個國家廢除普通死刑,只有在特定條件下才執行死刑(軍事犯罪或戰時犯罪),還有35個國家雖然保留死刑,但是在最近10年裡沒有執行過死刑,相應的,保留死刑的國家和地區只剩下58個。
贊成廢除死刑的理由如下:第一,生命權是人最基本的權利,是人行使其他一切權利的基礎和前提條件是上帝所賦予人類的,國家不能以法律的名義予以剝奪,並且法律禁止公民殺人,但國家卻對殺人公民執行死刑,國家是在用死刑有計劃的殺人;第二,死刑不能起到良好的犯罪預防作用,無論是一般預防還是特殊預防,目前並沒有科學證據證明死刑能夠降低犯罪率,各國社會重大犯罪率並不因死刑的存廢而出現規律性的變化,廢除死刑的國家的犯罪率也沒有出現明顯的上升;第三,死刑並不能公正地應用,由於各國司法制度的缺陷,不能完全避免冤假錯案,由於死刑的不可逆性,一旦錯判,將給被行刑人及其家屬帶來難以挽回的損失。第四,死刑過於殘暴,違反人道。
但是目前仍然有一些國家保留死刑,比較典型的是美日中印,因為自身的政治經濟社會和文化歷史等方面的原因堅守死刑的陣地。反對廢除死刑的人認為根據盧梭的社會契約論,人們訂立契約時交出的是全部權利,包括生命,個人的生命權受到保護的前提是尊重並不非法剝奪別人的生命權,否則就要忍受生命刑,「正是為了不至於成為兇手的犧牲品,所以人們才同意,假如自己做了兇手的話,自己也得被處死」,黑格爾則認為犯人早已通過他們的行為給予了同意國家擁有剝奪生命的權力,因而死刑是公正的。所以國家有權力在公民觸犯死刑所指條款時利用國家暴力機器剝奪人的生命,這是國家維護公平正義的需要。生命刑是基於倫理正義的必然要求。
其次,死刑的犯罪預防功能,由於各國的國情不同,不能一概而論。雖然一些國家廢除死刑後暴力的惡性犯罪率並沒有明顯的上升趨勢,但是在有著悠久死刑歷史的國家裡,廢除死刑容易向犯罪分子釋放危險的信號,助長罪犯的犯罪慾望,同時公眾也難以承受。
再次,隨著各國司法制度的進步,死刑的司法應用將會越來越規范,程序越來越嚴格,能夠進一步降低冤假錯案的概率,減少不必要的人員傷亡。
最後,死刑以剝奪人的生命作為其目的,的確在一定程度上很殘忍,但是從刑罰報復主義上來說,死刑的執行是對被害人生命的尊重和情感彌補。
死刑的存廢問題在法學界引發巨大爭議,其主要爭議點如下:
國家是否有權以刑罰來剝奪人的生命?廢除死刑派認為,天賦人權,生命權是人的最基本權利,是享有其他權利的基礎,除了上帝以外,任何人和組織無法剝奪;贊成保留死刑的人則認為人享有生命權的前提是尊重別人的生命和所在國的法律,公民違反法律,觸犯死刑,國家有權剝奪其生命權。死刑是否人道,對於犯罪分子來說,死刑是否尊重其人格,死刑是懲罰犯罪分子自由意志的表現,國家在刑法上明文規定死刑的罪名,犯罪分子鋌而走險,危害社會,在其施行應判處死刑的犯罪行為之時,自身便以默認或接受國家對自己的懲罰;對於普通的社會大眾來說,死刑是保護社會大眾人權的重要武器,對於犯罪分子執行死刑,是維護社會大眾生命安全的有利武器,而對犯罪人的人道,可能是放任對其他成員的不人道,這道理便如同認為死刑剝奪了犯罪人生命為由而主張死刑不人道,實際上則等於承認犯罪人的殺人行為是人道的。
死刑的公正性問題。死刑是否能夠公正地懲處犯罪分子的行為,用死刑來懲罰罪犯是否公平?死刑是以剝奪人的生命為內容的,犯罪分子殺人也是非法剝奪人的生命,生命與生命在價值上是對等的。因此死刑與殺人罪具有等價性而有明顯的公正性。這就如同在我國殺人償命與欠債還錢一樣,歷來是天經地義之事,實際上便是對死刑因可讓殺人者償命而具有公正性的一種共識。剝奪生命的殺人罪普遍存在,而與殺人罪等價的刑罰方法,非死刑莫屬。因為只有死刑才是可剝奪殺人者生命的刑罰,也只有死刑因與殺人罪同樣以剝奪生命為內容而實現刑罰的等價公正性。除了死刑,沒有其它的刑罰手段可實現這種等價的懲罰目的。
對於死刑的公正分配問題,即適用死刑的罪行的范圍是否公正如果從公正的角度來確定死刑的分配,則標准依然是等價,只有將死刑分配於所侵害的權益價值不低於生命的價值的犯罪時,才具有等價公正性。根據這一標准,死刑並非只有分配於殺人罪才是公正的,因為將其分配於具有剝奪生命的因素的其它犯罪(例如危害國家安全罪、危害公共安全罪等可能造成多人生命死亡的犯罪),或者所侵害的權益的價值在特定條件下高於人的生命的價值的犯罪(例如經濟、財產犯罪,在我國目前經濟因素仍在人們心目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如果是將特大的破壞經濟秩序的犯罪視為其價值高於人的生命,同樣是可以理解的),均可以是公正的。
但是廢除死刑的人認為,除了暴力犯罪,剝奪人的生命的罪行能夠公正地用死刑予以懲罰,其他犯罪如經濟犯罪適用死刑是不公正的。
死刑的效益型問題。死刑能否有效地預防犯罪,是否有其他的刑罰去代替死刑實現犯罪預防的效果。死刑的個別預防效果是明顯的,剝奪犯罪人的生命,而生命是罪犯犯罪的前提,執行死刑可以徹底地避免犯罪人再次犯罪,危害社會。對於死刑的一般預防,一般認為,死刑是對受害者家屬的安撫和平息民憤,最大程度地避免「私力救濟」,而對潛在的犯罪者也有一種強大的威懾作用。
而反對死刑的人認為,死刑並沒有如此的犯罪預防功能,死刑雖然從理論上分析應具有一般預防的功能,但從世界各國的實際調查研究表明,死刑的這些功能並不能加以佐證,確切的說沒有明確清晰的證據,這也是無可爭議的事實,各國社會重大犯罪發生率並不隨死刑的存廢呈有規律的變化。孟德斯鳩在其名著《論法的精神》中說,死刑並不具有強大的威懾力,如法律規定對逃亡者處以死刑,但逃亡卻並未因此而減少。邊沁也認為,給人恐懼最大的是持續的痛苦,而不是瞬間即逝的殘忍場面,貝卡利亞則認為能給人們心理以最大影響的,並不是刑罰的殘酷,而是刑罰的持續時間。死刑的犯罪預防效果不能用科學理論來證明,終生監禁或許比死刑更有威懾力。如果死刑的效益型得到承認,死刑則是維護社會秩序和社會公益的有力武器,其公正性得到承認。
廢除死刑在中國的可行性研究。就本人認為,人的生命權是人最基本的權利,其存在的前提是以尊重其他社會大眾的生命權和社會公益,不能因其神聖而縱容其拒絕對罪大惡極的罪犯執行死刑。保留其生命一方面是對受害者生命喪失的不公正,也不利於安撫受害者家屬和大眾的憤怒,增加社會的不安全感,像潛在的犯罪分子釋放的信號。死刑作為最嚴厲的刑罰,是國家展示其打擊惡性犯罪的決心。
對廢除死刑持積極態度的國家,目前集中在歐洲、美洲。其中歐洲廢除死刑與其的經濟發達,社會穩定,人民的權利意識高,有著密切關系,而南美洲則與其文化傳統和所處的地理位置有著密切關系,綜合起來,成熟地廢除死刑需要 經濟、社會、歷史等一系列條件。
經濟發達,社會穩定,人民安居樂業,惡性暴力犯罪率低,公眾對犯罪的容忍率較高,歷史上需要循序漸進,在上述條件成熟後在公民的承受能力范圍內逐步廢除死刑。
而中國廢除死刑似乎現有的條件還不夠成熟,還要走很長的路。
首先,中國正處於經濟轉型期間,一系列的經濟管理制度還不成熟和完備,經濟犯罪層出不窮,而人民對與經濟犯罪特別是貪污受賄的評價相當嚴厲,以至於對重大的經濟犯罪人要處以死刑,雖然死刑適用於經濟犯罪多少有違刑罰的公正性,但是在中國經濟問題嚴重的現狀下,廢除死刑不易於被接受。
其次,我國社會正處於轉型期間,社會分配差距嚴重,地區差距大,城鄉差距大,社會財富分化嚴重,流動人口多,社會救濟制度不完善,社會的不穩定因素很多,目前一些地區的治安狀況還是不容樂觀,死刑作為最嚴厲的刑罰,可以最大程度地遏制暴力犯罪的發生頻率,給犯罪分子最大的精神壓力,否則很容易讓犯罪分子鋌而走險,另外,如果不執行死刑,對於眾多的嚴重暴力犯罪分子的處置安排也會成為一個重大的社會問題。目前我國的刑罰是「死刑太重,生刑太輕」,廢除死刑也不利於刑罰有效地發揮作用!
最後,死刑的歷史性問題。我國在歷史上一直存在著死刑,尤其在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死刑是刑罰體系中最主要的刑罰,這種重刑主義的思想乃至殺人償命,報復主義的觀念在我國有很大的市場。人民群眾已經在內心裡接受死刑,如果突然廢除死刑,可能會讓人民群眾無法接受,死刑的威懾作用消失,「私力救濟」可能死灰復燃,局面失控。
而廢除死刑目前已經成為國際社會的主流聲音,畢竟死刑太過殘忍,不符合文明社會的理念,廢除死刑已經成為一個不可避免的趨勢,我國也最終將會廢除死刑。但是我國廢除死刑的過程需要充分考慮我國的國情和外部環境,廢除死刑需要循序漸進,不可操之過急。
首先是減少死刑的適用范圍,在最近的《刑法修正案八》中,廢除了13項廢除死刑,目前我國的刑事政策是「少殺慎殺」,不再增加死刑立法,嚴格限制死刑在司法實踐中的應用,即死刑的復核權收歸最高法院。
其次是部分廢除死刑,先廢除經濟犯罪的死刑,再廢除貪污腐化的死刑,再廢除非故意殺人的其他暴力性犯罪的死刑,最後再廢除故意殺人罪的死刑。
最後是通過立法,永久禁止死刑。
總之,死刑的廢除在中國是一個長久的過程,並且其並不是一個單一的學理法律問題,而是與經濟、社會、歷史都有關聯的法社會學問題,死刑的廢除要充分考慮國情民意,不然就會出現「專家向右,民眾向左」的局面。廢除死刑,專家看到的是權利的進步,而民眾看到的是正義的倒退。
任何一種刑罰都有其存在的意義,死刑也一樣,我們應該運用辯證的觀點來看待死刑的存廢問題,我的講話完了,謝謝大家!
② 刑法案例辯論賽一辯陳詞、三辯總結格式範本
張某和李某是構成搶劫罪。【【未成年人保護法】】第五十一條規定:未成年人內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容害,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及時審理,並適當未成年人生理.心理特點和健康成長的需要,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因為吳某隻有10歲)
同時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規定,張某和李某還犯了第二百六十三條和第二百六十四條規定。
由以上材料來看,張某和李某是構成搶劫罪的,應被司法部門處理,並坐牢的,還要對吳某進行賠償。
(回答的不好,請多包涵)
③ 應不應該該降低刑事責任年齡辯論賽
不兆碰畢應該降低少年族芹刑事責任年齡。但是少年管教制度要好好擴大。
④ 辯論賽:中國是否應該廢除死刑制度呢
黃執中在橘皮集1-3中有詳細論述。以下節錄最好自己去學。(不知道黃執中的話網路)
選一個辯題(我國普通刑法應廢除死刑),要同學分別就正反方提出論點,寫在黑板上。
正方:1 因為死刑讓犯人痛苦。2 因為死刑有誤判的可能。3 廢除死刑是國際趨勢。
反方:1 因為死刑可避免再犯。2 因為死刑可永除後患。3 因為死刑促進社會正義。
寫完後,先教同學理解「論點」的基本原則——要指出一樣東西(A)的好壞時,我們往往無法直接評價,而必須透過這樣東西所造成的影響(B)來理解。
因為A,會造成B(好的),所以A是好的。
因為A,會造成B(壞的),所以A是壞的。
直接評價的意思,就變成:A是好的,因為A就是A!
這種說法,只有當A是上帝的時候才成立。
每個像這樣的論點,都有叄種,也只有叄種反駁的路徑:
一、A未必造成B。
二、沒有A也有B。
叄、B不重要。
理解後,請同學回頭檢視前述死刑論點。一方面練習駁論,一方面藉此判斷該論點的品質。
正方:1 因為死刑會造成犯人痛苦(叄種都能反駁)。2 因為死刑有誤判的可能(有兩種反駁)。3 廢除死刑是國際趨勢(僅一種反駁)。
反方:1 因為死刑可避免再犯(有兩種反駁)。2 因為死刑可永除後患。3 因為死刑促進社會正義(無法判斷)。
於是,便會發現反方的第叄個論點,意涵上有點問題(「促進社會正義」一詞過於籠統)。
反駁時,要求語句組織如下:
一、重述對方的邏輯(對方說,A會造成B)。
二、提出我方的質疑(但我方認為,A未必造成B;或除了A,很多東西都會造成B)。
叄、退一步,提出下一道質疑(況且,就算A造成B,B其實也沒那麼重要)。
至此,同學大多都能在短時間內組織出有效反駁。
駁論的調整
有同學的論點是:因為死刑的誤判會造成不可回復的後果,所以死刑該廢除。
台下反駁,還是照死刑未必會造成誤判,不是死刑也會誤判,與誤判不重要這叄個方向。
有點打偏了。
仔細看:這個論點中,它的A其實是「死刑的誤判」,B才是「造成不可回復的後果」。
故反駁時,切點應該是:
一、死刑的誤判,未必不可回復。
二、其他刑罰的誤判,也會造成不可回復的後果。
叄、誤判是否可回復,不重要。
實際比賽時,對方口中,往往是一長串的修辭鍊,聽的時候,要學著自己抓重點。
有同學的論點是:因為死刑無法消除犯罪的原因,所以死刑該廢除。
台下的人很遲疑,因為他聽不懂什麼叫「消除犯罪的原因」。
這時得提醒他們:先確認,再反駁。
私下練習,語句都是整理過的。但實際比賽中,將有大量出於有意或無意,使內容聽起來含糊不清、模擬兩可的說詞……所以要先問清楚,歸納成雙方同意的格式後(框定),再反駁。
「您方所謂的消除犯罪原因,是指要教育犯人,好讓他改過自新嗎?」
「不是,是因為每個人的行為都是受社會影響的,要是犯人死了,我們就無法知道是什麼因素導致了他的犯罪,這樣就算你殺了一個人,以後還是會有人繼續做壞事……」
「嗯,也就是您方所謂的消除犯罪原因,是指要消除社會上的犯罪原因,是吧?」
「可以這麼說。」
「好,那我們就從這個點進行討論。」
有同學的論點是:因為死刑沒有給犯人機會,所以死刑該廢除。
台下反駁,問她:「為什麼一定要給犯人機會?」
台上語塞,遲疑一陣答道:「那為什麼一定不能給犯人機會?」
問的人也語塞,追問:「因為他們也沒有給受害人機會啊?」
想繼續攻防,被我喊停了。
的確,我們真不知道為什麼一個人,即便是重刑犯,就一定該或不該給他機會。而靠互相質疑、彼此為難來討論這個問題,一輩子也不會有結果。
糾纏時,重點是:這個問題誰該負責解釋?
若不盡快釐清舉證責任,前面教的推定就白學了。
一、確認論點句,找出裡面的A與B。
二、確認論點中的關鍵詞是什麼意思。學著聆聽,與對方達成共識。
叄、確認舉證責任的歸屬,並適時解釋給對手或裁判聽。
每次練習,都會漸漸碰上新的難題。即時講解,立刻修正,慢慢會進步。
練久了,腦袋想問題時會很乾凈、很清楚、很迅速。
申論的基礎
同學的申論有兩大毛病:一是太簡單。幾句話講到結論後,接下來就不知道該講什麼了。
「大家好。我方之所以要廢除死刑,是因為死刑的誤判,會造成不可回復的後果……我申論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要她多講一點時,也只能重復前面那幾句。
「嗯,由於人死了不能復生啊,所以死刑的誤判會造成不可回復的後果,所以要廢除死刑……我申論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是啦,如果申論只講論點句,那當然只有這幾句。
但學過反駁後,每個同學現在應該都能自行算出對方有哪些方式來拆這個論點。故講完論點句後,接著就是要補推論。補哪裡?當然是補自己所認為可能的交鋒點!
「大家好。我方之所以要廢除死刑,是因為死刑的誤判(A),會造成不可回復的後果(B)……雖然,自由刑被誤判後,也無法回復曾經失去的青春,但至少我們還可以提供金錢的補償,你還可以活著見到自己的家人,洗刷自己的名譽(為什麼不是A,就沒有B)……政府萬一犯錯,能不能有機會回復,這點對人民而言非常重要,畢竟(為什麼B很重要)……我申論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懂了嗎?知道怎麼拆論點,就一定知道怎麼講論點!
第二種問題,是申論的太蕪雜,害別人一時整理不出你的論點句。
「大家好。死刑一旦把犯人殺了,對社會沒什麼貢獻,受害人的家屬也不會因此得到什麼好處。相反地,如果能透過教育,在監獄中好好理解犯人做壞事的原因,然後逐漸避免其他人走上同樣的道路,不是更好嗎?畢竟世界上的壞人層出不窮,永遠都殺不完的,所以死刑只是一種消極手段,無法更積極地去解決問題。我申論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這種申論,對方聽來聽去,聽不出論點,質詢時只好亂問……你卻覺得對方想栽贓,連忙也搶答,最後搞得場面一整個雞飛蛋打。
「您方之所以要廢除死刑,是因為死刑犯無法對社會產生貢獻,對吧?」
「嗯……對。」
「所以您方認為廢除死刑後,他們才可以在監獄中勞動,賠償受害人,對吧?」
「不對!我方是希望在教育犯人的過程中,理解他們的心態,改善社會的問題,然後……」
「喔,所以您方之所以廢除死刑,是為了想藉由再教育,讓他們重新做人,回饋社會,對吧?」
「不對!我方是希望找出他們犯罪的原因。畢竟人性本善,每個人做壞事多少都是受到環境的影響,不改變這種環境……」
「喔,所以您方之所以廢除死刑,是為了負起社會責任,對吧?」
「不對!」
所謂說服力,是指大家都「聽得懂」我的論點,「有機會」反駁我的論點,但攻防後,卻「無法反駁」我的論點。敢被打,卻沒被打死,才能算你贏。
相反地,如果大家是因為不確定我的論點,或聽不懂我的論點,以致無從反駁我的論點。則就算東躲西藏,避開了攻防,又哪兒談得上勝負呢?
一、申論時,開頭一句話,就要明確說出論點句。
二、說完後,接著一段話,補強該論點的交鋒點。
叄、推論完,才接下一個論點句。
申論的設計
一場辯論的最終目的,就是要「維護己方一辯申論稿的成立」。學習如何設計一篇申論,其實,就是在學習怎麼去對戰場做思考。
上課時,拿學妹之前比賽的一篇稿子當案例。
大家好,我方認為應該要廢除死刑。
因為死刑的誤判是無法回復的。也許你會說其他自由刑也無法回復,但和死刑不同。即使你在牢里消耗青春歲月,你能還有一口氣,你還是一個活生生的人。但死刑的誤判就不同了。一旦執行槍決後,即使未來有證據可以證明他是無辜的。但人已經死了!任憑現代醫學如此發達,也無法把一具屍體變回一個活人。而死刑的誤判通常有檢調方面資料證據的錯誤,以及法官的誤判。而我方認為,法官的誤判是最無法被察覺的,卻也是最應該被避免的。今年5月5日,已退休法官薛爾毅投書於聯合報。有段話說:「我寫死刑判決書時,根本沒有求其生的念頭,用一句火星文:犯罪犯得實在太『超過』了,都是非死不可的,我沒有想到其他。」這段話告訴我們,有時法官會依自己的主觀意識來判案,就有可能造成誤判。還有一段話是這麼說的:「有時候正是因為案子很大,大家都希望看到有人為之付出代價,於是證據法則、無罪推定,反而鬆懈了。這時候,誰被帶進法庭,誰倒楣。」這段話又告訴了我們,有時法官有可能會受社會輿論影響,造成量刑上的誤判。譬如犯了一個介於無期徒刑到死刑之間的罪,法官會因為這些原因,判處死刑而非無期徒刑。
我方還認為政府廢除死刑,是因為要負社會責任。死刑犯的養成,或多或少和社會大眾有關系。也許小時候,父母沒有給他正常的價值觀,只教他用暴力解決事情。也許他在鄰里間備受歧視,養成他灰色負面的價值觀。也許在學校里受到同學的排擠,老師的冷漠對待,讓他喪失上進學習的心,進而養成他偏頗的價值觀。等他長大之後殺了人做錯事,我們卻不教育他,就直接殺了他!這樣沒負社會責任難道就是對的嗎?
所以我方要修改現有制度。我方制度如下:由死刑改為無期徒刑可假釋。無期徒刑的部份,原則上必須服滿二十年才可假釋。假釋部份,須經專家輔導認證。在服刑期間,利用無論是宗教或是其他輔導方式,矯正他的灰色心理,偏頗價值觀,使他能夠重新以一個完人回歸這個社會,對社會有一份貢獻。
我的申論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要求同學仔細看完,再個別發表意見。注意,不是批評論點,而是談你聽完後的感覺……太復雜?太平淡?太冗長?太簡短?太羅唆?太跳躍?哪些部分,覺得被說服?哪些部分,一聽就不對勁?
感覺,是觀眾的主觀。主觀,意思是沒有對錯,所以也就沒有別人同意或不同意的問題。談感覺時,若有理由,最好,沒理由,也不要緊。
重點是「說」,是要讓寫的人聽聽,這篇言論在別人心裡的反應。
說完,各種感覺都有,聽眾結論相當不一致。
這,就是問題!
原則一:寫申論,切細段,一段一論點。
這篇稿,最麻煩的就是中間那「一大團」,到底在講什麼,一眼看得出來嗎?
因為死刑的誤判是無法回復的。也許你會說其他自由刑也無法回復,但和死刑不同。即使你在牢里消耗青春歲月,你能還有一口氣,你還是一個活生生的人。但死刑的誤判就不同了。一旦執行槍決後,即使未來有證據可以證明他是無辜的。但人已經死了!任憑現代醫學如此發達,也無法把一具屍體變回一個活人。而死刑的誤判通常有檢調方面資料證據的錯誤,以及法官的誤判。而我方認為,法官的誤判是最無法被察覺的,卻也是最應該被避免的。今年5月5日,已退休法官薛爾毅投書於聯合報。有段話說:「我寫死刑判決書時,根本沒有求其生的念頭,用一句火星文:犯罪犯得實在太『超過』了,都是非死不可的,我沒有想到其他。」這段話告訴我們,有時法官會依自己的主觀意識來判案,就有可能造成誤判。還有一段話是這麼說的:「有時候正是因為案子很大,大家都希望看到有人為之付出代價,於是證據法則、無罪推定,反而鬆懈了。這時候,誰被帶進法庭,誰倒楣。」這段話又告訴了我們,有時法官有可能會受社會輿論影響,造成量刑上的誤判。譬如犯了一個介於無期徒刑到死刑之間的罪,法官會因為這些原因,判處死刑而非無期徒刑。
段落一拉長,寫的人,很容易會忘記自己原本想表達的重點。
不必要的修辭與轉折,也會趁機偷跑進段落里,讓語句無謂地肥大。
切開後,肥大的部分變得清楚,才能進行分析。
因為死刑的誤判是無法回復的。也許你會說其他自由刑也無法回復,但和死刑不同。即使你在牢里消耗青春歲月,你能還有一口氣,你還是一個活生生的人。但死刑的誤判就不同了。一旦執行槍決後,即使未來有證據可以證明他是無辜的。但人已經死了!任憑現代醫學如此發達,也無法把一具屍體變回一個活人。
而死刑的誤判通常有檢調方面資料證據的錯誤,以及法官的誤判。而我方認為,法官的誤判是最無法被察覺的,卻也是最應該被避免的。今年五月五日,已退休法官薛爾毅投書於聯合報。有段話說:「我寫死刑判決書時,根本沒有求其生的念頭,用一句火星文:犯罪犯得實在太『超過』了,都是非死不可的,我沒有想到其他。」這段話告訴我們,有時法官會依自己的主觀意識來判案,就有可能造成誤判。
還有一段話是這麼說的:「有時候正是因為案子很大,大家都希望看到有人為之付出代價,於是證據法則、無罪推定,反而鬆懈了。這時候,誰被帶進法庭,誰倒楣。」這段話又告訴了我們,有時法官有可能會受社會輿論影響,造成量刑上的誤判。譬如犯了一個介於無期徒刑到死刑之間的罪,法官會因為這些原因,判處死刑而非無期徒刑。
原則二:次判斷,有哪些,對方不反駁?
以第一段為例。
因為死刑的誤判是無法回復的。也許你會說其他自由刑也無法回復,但和死刑不同。即使你在牢里消耗青春歲月,你能還有一口氣,你還是一個活生生的人。但死刑的誤判就不同了。一旦執行槍決後,即使未來有證據可以證明他是無辜的。但人已經死了!任憑現代醫學如此發達,也無法把一具屍體變回一個活人。
死刑「無法回復」,這,你覺得對方會反駁嗎?會需要去解釋什麼「任憑現代醫學如此發達」嗎?
如果不反駁,那這段,能不能一句話講完?
相反地,「無法回復」是不是這麼重要?甚至,重要到死刑都可能會因此廢除的地步?
這,你覺得對方會同意嗎?若可能不同意,為什麼反而沒多講?
可改為:大家好。我們都知道「人死不能復生」,所以死刑的誤判,是最不可能回復的。而對一個刑罰而言,能不能回復,非常重要,因為……
原則叄:再判斷,有哪些,我方有證據?
以第二段為例。
而死刑的誤判通常有檢調方面資料證據的錯誤,以及法官的誤判。而我方認為,法官的誤判是最無法被察覺的,卻也是最應該被避免的。今年五月五日,已退休法官薛爾毅投書於聯合報。有段話說:「我寫死刑判決書時,根本沒有求其生的念頭,用一句火星文:犯罪犯得實在太『超過』了,都是非死不可的,我沒有想到其他。」這段話告訴我們,有時法官會依自己的主觀意識來判案,就有可能造成誤判。
手上若有證據,一輪質詢,對方不得不同意……這部分,是硬碰硬、拚內力,根本不用多廢話。
你要真能舉證有法官承認了他在判案時的偏頗,那論點當然成立。
關鍵是,你的證據有多強?
我判他死刑但,廢死在搖擺
薛爾毅退休法官聯合報2010-05-05
我做了幾十年法官,辦刑事審判的時間長,很正常,一定會碰到判死刑的案件。當然,我也在中學時期讀過歐陽修的《瀧岡阡表》,其中「求其生而不得,則死者與我皆無恨也。」做法官者,焉有不知之理?不過我要發驚人之語,我寫死刑判決書時,根本沒有求其生的念頭,用一句火星文:犯罪犯得實在太「超過」了,都是非死不可的,我沒有想到其他。
上面這段,是資料原文(所以其實不是「今年5月5日」)。縱觀全篇,薛爾毅的立場的確是廢死,故沒有斷章取義的問題。對方要拿資料,也不怕。
接著,再看資料的呈現手法。
原則四:先結論,再背景,最後拋資料。
先證據,再結論,聽眾容易漫無目的地聽著,等說到結論時,早忘了前面證據有多強。
先結論,再證據,聽眾就會知道該用什麼角度,去理解接下來的證據。
而資料的力量,來自資料背景。
所以最重要的,是要讓大家知道薛爾毅他「做了幾十年法官,辦刑事審判的時間長」。
其次,是他自己承認判死刑時,必須做到「求其生而不得,則死者與我皆無恨也」。
都鋪陳完後,最後拋出那句「我要發驚人之語,我寫死刑判決書時,根本沒有求其生的念頭」,才會顯得雷霆萬鈞!
至於「用一句火星文:犯罪犯得實在太「超過」了,都是非死不可的」雲雲,則因文意含糊,容應讓人產生其他聯想,反而該舍棄。
可改為:大家好。由於法官在判案時,常會有主觀上的偏差,以至死刑的誤判,更加難以避免。好比做了幾十年法官,有長期刑事審判經驗的退休法官薛爾毅,他就曾經公開表示,雖然按道理,法官應該是在「求其生而不得」的時候,才能判下死刑,但「我要發驚人之語,我寫死刑判決書時,根本沒有求其生的念頭」。
至於第叄段,資料的引用完全錯誤。
還有一段話是這麼說的:「有時候正是因為案子很大,大家都希望看到有人為之付出代價,於是證據法則、無罪推定,反而鬆懈了。這時候,誰被帶進法庭,誰倒楣。」這段話又告訴了我們,有時法官有可能會受社會輿論影響,造成量刑上的誤判。譬如犯了一個介於無期徒刑到死刑之間的罪,法官會因為這些原因,判處死刑而非無期徒刑。
法官不是神 也會誤判
張娟芬作家聯合報2010-05-08
這正是我在拙文「殺戮的艱難」里說的,「有時候正是因為案子很大,大家都希望看到有人為之付出代價,於是證據法則、無罪推定,反而鬆懈了。這時候,誰被帶進法庭,誰倒楣。」
這段話,不是退休法官薛爾毅說的。原文,來自另一個作家的文章。
要是拿去當證據,對方一借資料就穿幫。得整段刪掉。
原則五:最後看,有哪些,非得靠自己?
有些論點,涉及正反方的基本價值差異——這部分既不可能有證據,也不可能有共識。
我方還認為政府廢除死刑,是因為要負社會責任。死刑犯的養成,或多或少和社會大眾有關系。也許小時候,父母沒有給他正常的價值觀,只教他用暴力解決事情。也許他在鄰里間備受歧視,養成他灰色負面的價值觀。也許在學校里受到同學的排擠,老師的冷漠對待,讓他喪失上進學習的心,進而養成他偏頗的價值觀。等他長大之後殺了人做錯事,我們卻不教育他,就直接殺了他!這樣沒負社會責任難道就是對的嗎?
像這樣的論點,其實才是申論的核心(前面省下的時間,都要用在這里),因為你得完全藉著單方面的陳述威力,來建立或改變聽眾觀點。
而若認為光靠幾個假設,就能讓大家覺得社會應該要為死刑犯負責,並為其感到義憤填膺……那,這個世界也未免太好混了吧!
教到這里,示範了一段劍宗會怎麼陳述社會責任,但所需能力超過小朋友目前的條件,且不提。
原則六:提制度,有改變,才需要說明。
所以我方要修改現有制度。我方制度如下:由死刑改為無期徒刑可假釋。無期徒刑的部份,原則上必須服滿20年才可假釋。假釋部份,須經專家輔導認證。在服刑期間,利用無論是宗教或是其他輔導方式,矯正他的灰色心理,偏頗價值觀,使他能夠重新以一個完人回歸這個社會,對社會有一份貢獻。
上面這段,只有一句「由死刑改為無期徒刑」有意義。
其他強調什麼「有假釋」、「必須服滿20年才可假釋」、「須經專家輔導認證」、「用無論是宗教或是其他輔導方式,矯正他的灰色心理,偏頗價值觀」等等,皆為現狀(現狀假釋年限是25年,我猜學妹是筆誤,而非刻意改制度),都不用多廢話。
改為:大家好。所以我方主張廢除死刑,由現況的無期徒刑代替。
至此,回顧重點:
一、寫申論,切細段,一段一論點。
二、次判斷,有哪些,對方不反駁。
叄、再判斷,有哪些,我方有證據。
四、先結論,再背景,最後拋資料。
五、最後看,有哪些,非得靠自己。
六、提制度,有改變,才需要說明。
為了上這堂課,還特地花時間挖出資料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