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讓每一個司法案件公平正義

讓每一個司法案件公平正義

發布時間: 2023-06-02 04:07:41

❶ 加快建設什麼的社會主義司法制度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

加快建設公正高效權威的社會司法制度,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

更好發揮法治對發展穩定的引領、規范、保障作用,正確處理法治鍵租襲和發展穩定的關系,為創造「兩大奇跡」提供有力法治保障。全面依法治國,必須緊緊圍繞保障和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來進行,回應群眾對公平正義的渴望。

指引司法改革向著前所未有的縱深推進,讓公平正義成為新時代稿兄的鮮亮底色。法治社會是構築法治國家的基礎,樹立法治權威,增強全民法治觀念,推進社會治理法治化,實現法安天下、德潤人心,讓法治中國的社會基礎、群眾基礎更加穩固。

樹立正確司法理念

公平正義是司法的靈魂和生命,十年來,法院堅持以法治思想指導樹立正確司法理念,把「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作為工作目標,緊緊圍繞這個目標來改進工作。確立「司法為民、公正司法」的工作主線,依法保障人民權益,恪守司法職業良知,對群眾深惡痛絕的事零容忍、對群眾急需急盼的事零懈怠。

嚴格公正司法,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審判案件不為紛繁所擾、不為壓力所阻,始終保持法治定力,堅決維護法治權威。兼顧國法天理人情,切實糾正偏離群眾立場、機械司法、就案辦案等錯誤做法,努力實現裁判法律效型宴果、社會效果相統一。

❷ 如何在司法工作中實現公平正義

作者: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 鄭鄂 公正是司法的生命線。人民法院在司法活動中,必須堅持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准繩,依法公正裁判案件,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切實感受到公平正義。因此,,是各級法院必須思考和面對的重大問題。 牢牢把握科學管理的本質要求,依靠改革創新實現司法公正。實現公平正義是人民法院的生存之基、立院之本,而法院科學管理的目標就是實現公平正義。對此,2008年至今,廣東省法院先後實施了兩套審判管理指標體系:一個是2012年之前的爭當全國法院排頭兵的主要質效指標體系。這一體系包括一審案件發改率、生效案件發改率、一審案件陪審率等公正指標,結案均衡度、結收案比、法定審限內結案率等效率指標,一審民事案件調撤率、一審服判息訴率、再審審查率、實際執行率等效果指標。另一個是2012年啟動的當好全國法院科學發展排頭兵綜合監控指標體系。這一體系在堅持上一體系設計理念的基礎上,把原有的指標調整、優化為核心指標和指導性指標兩大類。省高級人民法院根據指標變化和相關條件,適時把指導性指標納入核心指標。這樣,既達到了科學管理的目的,又避免了出現指標「懸空」問題。 充分認識社會主義司法的人民性,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切實感受到公平正義。公平正義不僅要實現,而且應當以人們看得見的方式實現。在人民群眾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與監督權等權利意識日益提高的今天,在網路時代瞬間聚集民意的推動下,傳統的程序正義已不足以滿足人民群眾對司法公平正義的新期待。因此,完善各種方式的司法公開是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的必然要求,也是廣東省法院「一肩(公開)挑兩頭(公正與公信)」的工作重點。為此,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實施了《完善司法公開評價若干指標》,對全省法院「司法公開」工作進行量化考核。該評價指標覆蓋了最高人民法院規定的立案、庭審、執行、聽證、文書、審務「六公開」,並根據重要性、涉及的工作量、完成的難易程度等賦予各個指標不同的標准。 樹立主動執行理念,積極參與平安中國、法治中國建設。改革開放以來,廣東省法院受理的案件量逐年遞增,不僅加劇了「案多人少」的矛盾,而且由於一些案件利益關系復雜,致使單純依法辦案仍無法解決矛盾,導致案結事不了。對此,廣東省法院以多種方式化解矛盾。比如,訴前聯調可以分流部分糾紛在訴前解決,有利於人民法院集中精力辦理復雜疑難、新類型案件。目前,訴前聯調已在廣東省全面實施,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再如,「執行難」是長期困擾法院的「頑疾」,贏了官司卻不能兌現,人民群眾對此意見最大。面對這一難題,廣東省法院以「執行的真諦就是兌現」為指南,樹立主動執行理念,從過去要當事人申請執行到法院主動征詢當事人同意即進入執行,並依託執行指揮中心,與省內公安、銀行、房管等多個機構實行信息共享和執行聯動,有效緩解了「執行難」問題。 發揮司法建議職能,從源頭上化解矛盾。司法建議是法院工作的職責之一。站在維護公平正義的最後一道防線上,人民法院接觸社會最廣泛、觸及問題最深入,對各級黨政機關、行業協會、企事業單位等社會管理和建設主體提出切實可行的司法建議,可以有效推動經濟建設和社會管理機制的完善。2012年,廣東省法院共提出司法建議4776件,同比增長近3倍,穩居全國第一;反饋率、採納率超過三成,1446件司法建議被有關單位採納,並轉化為推動、改進工作的制度和措施。同時,廣東省法院通過審判管轄改革,防止和避免行政審判受到地方保護主義干擾,並與行政機關聯動,總結推廣行政首長出庭應訴制度,對促進政府依法行政起到了重要作用,得到人民群眾的廣泛歡迎,人民法院的公正性、公信力進一步得到社會認同。

❸ 司法機關如何做到公平正義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深化改革應以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司法是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後一道防線,司法公蘆慧正直接關繫到這最後一道防線是否堅固。司法公正主要是指司法機關及其司法人員在司法活動的過程和結果中都必須堅持和體現公平、正義、平等、正當的理念、精神和原則。堅持司法公正是司法的本質要求和終極價值准則,也是司法機關義不容辭的職責。司法機關以司法公正實現公平正義,應堅持以下原則。
以正義為導向。公平正義是司法機關的生命線,是司法工作的方向盤,對司法具有導向作用。一是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使每一個公民都受到法律的公正對待,感受到身邊實實在在的正義,決不能因為其他利益考量而犧牲個案正義,不能製造冤假錯案。二是打擊各種有損群眾利益的不法行為。對群眾報警求助置之不理的、不及時立案的、不按照規定期限審理案件的、由法院強制執行的案件無限期拖延執行的,給予嚴肅處理直至以瀆職罪論處。三是建立健全法律援助制度,不能讓普通群眾因為打不起官司而使權利受到侵害,讓每一個公民平等地受到法律的保護,都能夠通過訴訟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四是堅守清正廉潔。很多不公正案件並非由於法官的業務素質差造成,而是沒有堅守住道德底線導致。在現實中,要以制度的形式杜絕因法官不清廉導致的司法不公。五是堅持公開透明。公開透明是司法公正的重要保障,也是社會公平正義的顯著標志。堅持公開透明辦案,讓暗箱操作沒有空間,讓司法腐敗沒有藏身之地。
以法律為准繩。以法律為准繩,是指司法機關在司法活動中嚴格按照法律規定辦事,把法律作為處理案件的唯一尺度。以法律為准繩是維護憲法法律權威的必然要求和具體體現。一是堅持法律至上。法律是最高標准,司法人員應依據法律判案,堅決抵制和排除法外的權力、輿論、情感、利益等多方面干擾,以法律判定案件的是非曲直。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指出,確保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審判權檢察權,推動省以下地方法院、檢察院人財物統一管理。這就要排除各種法外力量對依法判案的干預,使「以法律為准繩」得到不折不扣的貫徹落實。二是把法定許可權和法定程序貫穿於辦理案件全過程。堅決杜絕違法辦案和越權辦案,正確適用法律,准確定性案件,區分合法與違陪衡答法、違法與犯罪、輕罪與重罪等情況,作出公正合理且具有可接受性的判決。三是規范自由裁量權,嚴防超出現有法律框架輕罪重判或重罪輕判。加強判決書說理,推動判決書公開,提高法官依法辦案的緊迫性和自覺性。
以事實為根據。攔唯以事實為根據,指司法機關判決案件只能以被合法證據證明了的事實和依法推定的事實作為適用法律的依據。對一切案件的判處都要重證據,重調查研究,不輕信口供,不得強迫任何人自證其罪。一是把弄清楚的事實作為判決的唯一根據,只有被告人供述,而沒有其他證據的,不能認定被告人有罪和處以刑罰;沒有被告人供述,但證據確實、充分的,可以認定被告人有罪和處以刑罰。二是合法獲取證據。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必須依照法定程序,收集能夠證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無罪、犯罪情節輕重的各種證據。嚴禁刑訊逼供和以威脅、引誘、欺騙以及其他非法方法收集證據。三是排除非法證據,保證一切與案件有關或者了解案情的公民,具有客觀地、充分地提供證據的條件,保護好舉報和提供案件線索的人,對打擊報復舉報人的必須進行嚴懲。四是注重運用現代科學技術手段獲取可靠證據。對刑訊逼供和釣魚執法等非法方法收集的證人證言、被害人陳述,應當予以排除。收集物證、書證不符合法定程序的,應當予以補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釋;不能補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釋的,對該證據應當予以排除。

❹ 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

法律分析:
司法維護正義。司法是捍衛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後一道防線。司法機關必須堅持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嚴格遵循訴訟程序,握老平等對待當事人,確保司法過程和結果合法、公正。為了實現司法正義,國家積極推進以司法公段殲升正為核心的司法改革,要求司法機關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司法權,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免受侵權。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九百九十條 人格權是民事主體享有的生命權、身體權、健康權、姓名權、名稱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隱私權等權利。除前款規定的人格權外,自然人享有基於人身自由、人格尊嚴產生的其他人格權益。
第九百九十五條 人格權受到侵害的,受害人有權依照本法和其他法律的改森規定請求行為人承擔民事責任。受害人的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消除影響、恢復名譽、賠禮道歉請求權,不適用訴訟時效的規定。

❺ 如何才能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

1、要堅持司法為民,改進司法工作作風,通過熱情服務,切實解決好老百姓打官司難問題,特別是要加大對困難群眾維護合法權益的法律援助。司法工作者要密切聯系群眾,規范司法行為,加大司法公開力度,回應人民群眾對司法公正公開的關注和期待。要確保審判機關、檢察機關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審判權、檢察權。
2、執法者必須忠實於法律。各級領導機關和領導幹部要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的能力,努力以法治凝聚改革共識、規范發展行為、促進矛盾化解、保障社會和諧。要加強對執法活動的監督,堅決排除對執法活動的非法干預,堅決防止和克服地方保護主義和部門保護主義,堅決懲治腐敗現象,做到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督、違法必追究。
3、各級黨組織必須堅持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活動。各級領導幹部要帶頭依法辦事,帶頭遵守法律。各級組織部門要把能不能依法辦事、遵守法律作為考察識別幹部的重要條件。

❻ 為什麼要努力讓群眾在每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

關於為什麼要努力讓群眾在每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有如下回答:

「公正司法是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後一道防線」。這一重要論述精闢而深刻地闡明了公正司法之於社會公平正義的底線作用。公平正義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也是我們黨治國理政的不懈追求。

司法通過對法律的適用,對合法行為予以確認、合法權益予以維護,對違法行為進行追穗腔責、犯罪行為予以懲治,昌掘清晰告訴人們哪些行為是國家和社會允許並受到保護的,哪些行為是國家和社會禁止並將受到懲罰的。這就是司法對社會行為的規范指引和導向作用。

如果司法是公正的,規范指引和導向就是正確的、正向的,就會對社會公正產生引領、推動作用。反之,如果司法行為是不公的,規范指引和導向就是錯誤的、負向的,就會對社會公正造成嚴重破壞。而且,由於「最後一道防線」的定位,司法不公還耐族核會縱容和放大社會不公,沖破整個社會公平正義的底線。

❼ 如何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論述

A 貫徹「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需要把握的幾個關系


人民法院是專司審判的中立裁判機關,是公平正義的判斷者、維護者。對於案件當事人而言,司法公正是具體的,人民法院能否實現司法公正,對當事人的權益影響是深遠的。有時一個當事人可能一輩子只打一次官司,那麼這個案件的審理能否實現公平正義,特別是讓當事人切實感受到公平正義,不僅涉及當事人的權益保障,還會影響當事人甚至廣大人民群眾對司法公平正義的看法和信任。

一、貫徹落實「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需要正確把握幾個關系。

(一)司法公正與社會公正

司法公正是社會公正的最後一道保護屏障。社會公正是人類社會共同的嚮往和追求,是社會主義法治的基本價值追求。司法公正不僅能夠維護社會公正,而且可以通過矯正、恢復、彌補等方式實現法律公平和正義。人民法院通過依法行使審判權,保障人民群眾在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方面的合法權益,實現和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司法是保障社會公平正義、促進社會和諧的一項重要法律制度,司法公正是社會公正對司法工作的根本要求,是實現社會公正的重要手段之一,司法不公必然會影響社會公正的實現。可以想像,一起具體個案的不公正處理必然是對社會公正的一次具體傷害。

(二)實體公正與程序公正

司法公正既要求法院的審判過程堅持正當平等的原則,也要求法院的審判結果體現公平正義的精神。前者可以稱為程序公正,後者可以稱為實體公正。它們共同構成了司法公正的基本內容,實體公正的實現需要程序公正來保障,只有程序公正才能夠最大限度地保證辦案的質量,最終達到實體公正的目的。實踐中,「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首先應當從保障程序公正做起。程序公正要求法官必須站在中立的立場上審理案件,堅持司法公開,充分聽取各方當事人的意見,不能偏袒任何一方當事人等等。程序公正是外在的形式上的公正,這種公正對於當事人以及廣大人民群眾而言是看得見、感受得到的公正。可以說,沒有程序公正就難有實體公正。

(三)個案公正與整體公正

公平正義是司法的生命和靈魂,在廣大人民群眾看來,司法公正不是抽象的空泛概念,而是身邊每一起具體案件的處理。人民法院千分之一甚至萬分之一的錯案,在當事人眼裡就是百分之百的不公。正是由於屢屢發生的不公個案,才造成社會公眾對司法公正的懷疑。這種個案不公不僅直接影響當事人的合法權益,而且也會損害司法機關的公正形象,並且實質上會影響到公眾對司法的信任和對法律的信仰。因此,無論對於人民法院還是廣大法官,應該把注意力和著力點放在如何提高每一起具體個案的審判質量上來,確保每一起具體個案都能得到公正裁判或者處理。唯有通過成千上萬個每一起具體個案的公正裁判或者處理,司法整體公正才能打下堅實的個案公正基礎。

(四)司法裁量與同案同判

同案同判是社會公眾評價司法公正的直接標准。由於法律所具有的概括性、原則性和抽象性特徵,司法自由裁量權是客觀存在的,有其存在的正當理由,但是司法自由裁量權並非任性裁量權,必須防止司法自由裁量權的濫用。當前,隨著各種新類型案件、重大疑難等案件不斷出現,同案不同判的情形在各地法院時有出現,社會輿論把矛頭指向了司法自由裁量權濫用、同案異判與裁判不公,似乎司法自由裁量權過大、司法權力濫用就是司法不公的最大原因。對於廣大人民群眾而言,同案同判是他們對司法公正最直觀和最樸素的判斷和感知,這也是人民法院切實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的有效途徑。

二、採取有效措施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

(一)圍繞維護司法公正,積極穩妥辦理各類案件。

人民法院依法履行憲法和法律賦予的審判職責,嚴格依法辦案,是提升司法公信、讓人民群眾滿意的關鍵。要依法保護當事人訴權,切實解決告狀難問題;要採取多種措施,解決執法不嚴、辦案不公和訴訟難、執行難等群眾關心的問題,努力讓經濟有困難的群眾打得起官司,讓有理有據有法支持的當事人贏得了官司。要讓人民法院辦理每一起司法案件的過程成為讓人民群眾感受司法公正、感受法治進步的過程,努力使每一起案件都經得起法律、人民和歷史的檢驗。下工夫解決案件質量,提高案件服判息訴率。要強化司法民主,在辦案中注意完善司法便民利民措施,在立案、審判、執行、信訪各個環節有針對性地採取措施,使群眾更方便地參與訴訟,更好地維護人民權益。

(二)圍繞保障司法廉潔,切實履行審判監督職責。

自古以來,權力必須受到制約,不受制約的權力必然是腐敗的權力。人民法院代表國家依法獨立行使審判權,法官自由裁量權如果不受到監督制約,難免會被濫用,就會造成司法不公和司法腐敗。要強化監督和制約,堅決防止濫用司法自由裁量權,徇私枉法辦關系案、人情案、金錢案等司法腐敗行為發生。司法公開是保證司法公正和防止司法腐敗的有效途徑。要進一步完善司法公開的各項制度,提高司法透明度,堅持陽光審判,及時公開應對司法方面的民意輿情。要變被動公開為主動公開,逐步擴大司法公開范圍,拓寬司法公開渠道,通過各種行之有效方式將司法工作有效地置於當事人和人民群眾的監督之下,從根本上解決影響司法公正的問題。要實現公正,除了司法人員的優良素質和高度自律之外,還必須通過設立具有高度正當性的程序,通過賦予當事人及其代理人的充分的程序權利,通過科學、有效且符合司法規律的管理,通過有效而理性的層級監督和外部監督等等,以確保事實認定的客觀性、法律適用的正確性以及當事人的可接受性。

(三)圍繞加強司法權威,突出抓好重點工作改革。

司法有沒有權威不僅關繫到人民法院能否公平、公正地辦理案件、解決糾紛,而且關繫到當事人和廣大人民群眾對司法的認同。當前,迫切需要對制約司法權威的一些方面進行改革。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要「進一步深化司法體制改革,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司法制度,確保審判機關、檢察機關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審判權、檢察權」。要按照全國政法工作會議的部署,突出抓好涉法涉訴信訪工作、司法權力運行機制等改革,及時總結推廣各地法院堅持司法為民公正司法的好做法、好經驗,因地制宜地加強分類指導。認真研究申訴和申請再審案件的受理條件、審查程序、審查標准和處理方式,切實改變申訴期限無限制、申訴受理主體無限制、申訴次數無限制的狀況。凡符合再審法定條件的申訴復查案件,堅決依法提審或指令再審。對不符合法定再審條件的案件,要按法定程序進行終結。要繼續優化司法職權配置,努力形成結構合理、配置科學、程序嚴密、制約有效的審判權運行機制。

(四)圍繞提升司法公信,不斷營造良好司法環境。

司法的性質、功能和使命,要求司法主體必須具有中立性。司法不中立便無法獲得當事人的信任和接受;而司法的中立必須以確保司法機關依法獨立行使職權並有足夠的能力抗拒任何形式的干擾為條件。在中國,對司法的干擾不僅來自「金錢」和「權力」,而且來自「人情」和「關系」,這種國情和現實使中國的司法所面臨的干擾風險非常之大。因此,需要建立堅固的體制障礙和制度隔離,使任何干擾都無法對司法的公正性產生實質性的消極影響。要積極營造維護司法公正的社會文化環境,克服司法活動的阻礙和阻力,有針對性地進行程序設計、制度預防和機制阻隔,針對我國現階段的國情,有必要把排除「人情」、「關系」、「金錢」、「權力」對司法活動的干擾作為重點整治內容。正確處理新聞媒體監督和司法公正的關系,通過各種手段培育社會公眾對法治的信仰,使依法辦事成為社會公眾的內心認同,在日常生活中形成崇尚法治、依法辦事的習慣。人民法院要依法參與社會管理創新,同時要注意司法界限,把握尺度,守住底線。

(五)圍繞增強司法能力,努力打造過硬法官隊伍。

進一步加強法官的思想政治建設,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要把學習好、貫徹好黨的十八大精神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始終做到政治堅定、業務過硬、作風優良、公正廉潔。要按照全國政法工作會議提出的著力提升「五個能力」的要求,加強法官職業化建設,努力培養一支專業化、職業化的法官隊伍,不斷提升司法能力。要堅持群眾路線,認真貫徹中央關於改進工作作風的八項規定,積極參加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要內容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堅持司法為民,改進司法作風,規范司法行為,嚴肅廉政紀律,讓人民群眾在每一起行政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義,努力促進法官清正、隊伍清廉、司法清明。

熱點內容
勞動法規定補交社保嗎 發布:2025-01-11 03:51:07 瀏覽:466
華東政法大學法碩非法學 發布:2025-01-11 03:49:02 瀏覽:934
道德教育畫 發布:2025-01-11 03:47:29 瀏覽:413
高新開發區法院 發布:2025-01-11 03:30:11 瀏覽:485
保定法學王浩 發布:2025-01-11 03:05:09 瀏覽:773
濟南市法院書記員的工資大約是多少 發布:2025-01-11 02:33:36 瀏覽:194
勞動法保安上班時間 發布:2025-01-11 02:23:00 瀏覽:930
2015年政策法規總結 發布:2025-01-11 02:22:47 瀏覽:580
深圳市節約糧食的相關政策法規 發布:2025-01-11 02:19:13 瀏覽:640
2013國家司法考試成績查詢 發布:2025-01-11 02:11:47 瀏覽: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