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墨西周刑法

墨西周刑法

發布時間: 2023-06-07 01:26:21

❶ 西周九刑的意思都是啥

墨、劓、宮、刖、殺、流、贖、鞭、撲九種刑罰。

西周時,階級矛盾更加尖銳,刑法制度更為發展,罪名和刑名更多了。其罪名有:放弒君王罪,違犯王命罪,不孝不友罪,暴亂罪,殺人罪,殺人劫財罪,竊盜拐騙奴隸罪,聚眾飲酒罪,等等。

《九刑》是西周時期成文刑書的總稱,全書共分9篇。九刑基本沿襲商朝的五刑制度(墨、劓、剕、宮、大辟共五刑),又增加了贖、鞭、撲、流等四種刑罰,稱以上的九種刑罰為為西周的九刑。西周,出現「九刑」,認為是墨、劓、宮、刖、殺、流、贖、鞭、撲九種刑罰。

(1)墨西周刑法擴展閱讀:

增加四種刑罰,即流、贖、鞭、撲。流是流放,贖是用銅贖刑,鞭是用鞭子打,撲是用木板打。共有九種刑罰。有「周有亂政而作九刑」之說。

為了掠奪財富,穆王命令司寇呂侯修訂《九刑》,製作用銅贖刑的刑書,稱為《呂刑》。它規定可以用黃銅贖五種刑罰。墨刑罰100鍰〔huan環〕(古代銅貨幣單位,一鍰重六兩);劓刑加倍,即200鍰;剕刑罰500鍰;宮刑罰600鍰,死刑罰1000鍰。

贖刑的制定,給中國古代刑罰制度增添了新的內容,不過,贖刑只是貴族的一種特權。

❷ 求問西周的刑法原則主要有那些

在總結長期以來的用刑經驗基礎上,西周時期逐漸形成了一系列比較成熟的刑罰原則,進一步豐富和完善了當時的刑法理論。(1)老幼犯罪減免刑罰原則據史籍記載,西周時期有「三赦」之法。三赦是「一曰幼弱,二曰老 ,三曰蠢愚」,凡此三者皆可赦免其罪。《禮記》中也記載,西周時「悼與耄,雖有死罪不加刑焉」。古時年八十、九十稱為耄,七歲為悼。這也說明西周時期八十、九十歲以上的老人,七歲以下的未成年人犯罪一般均可減免刑罰。這一原則正是西周「明德慎罰」思想及禮數原則在刑法中的具體體現。作為矜老恤幼的一種標志,後世各朝法律都沿襲和發展了這一制度。(2)區分故意與過失、慣犯與偶犯的原則西周時期,故意犯罪與過失犯罪、慣犯與偶犯已有明顯的區別。史籍記載,西周有「三宥」之法,即「一曰過失,二曰弗知,三曰遺忘」,對此三者均可寬宥原諒。西周時,過失稱為「眚」,故意即是「非眚」,慣犯稱為「惟終」,偶犯稱為「非終」,故意犯罪、慣犯都要從重處罰,過失與偶犯則可減輕或免除處罰。(3)罪疑從輕、罪疑從赦原則西周時期為保證適用法律的謹慎,對於疑難案件,採取從輕處斷或加以赦免。這也是「明德慎罰」思想在定罪量刑問題上的體現。(4)寬嚴適中原則基於「明德慎罰」的主張,西周時期強調適用法律應守「中道」、「中正」,要求寬嚴適中,符合正道

❸ 西周時期的主要刑法原則對於現代刑法有何意義

影響深遠,意義非凡。中國是四大文明古國唯一沒有斷承的國家。沒有斷傳承,這是啥意思?!就是說我們的刑罰是繼承了其中的精華和思想的。
一、西周刑罰歷程
西周歷代君主,把道德教化與刑罰鎮壓結合起來,形成了西周時期「禮」「刑」結合的法制特色。「以德配天」「明德慎罰」法制觀,被後世奉為政治法律制度的理想的原則與標本。明德慎罰,簡單說就是提倡德治,謹慎使用刑罰。這一主張到現在依然如此。
首先,周工制禮,周公旦將夏商以來的法律進行了總結,形成周禮,稱之為周公制禮。
其次,是呂刑。西周時期周王朝司寇呂侯所作,又稱甫刑,而尚書記載的呂刑篇是對此次法制改革的一次記錄。
又次,九刑。「周有亂政,而作九刑」。到了西周後期禮崩樂壞,階級矛盾更加尖銳,刑法制度更為發展,罪名和刑名更多了。其罪名有:放弒君王罪,違犯王命罪,不孝不友罪,暴亂罪,殺人罪,殺人劫財罪,竊盜拐騙奴隸罪,聚眾飲酒罪,等等,就製作了九刑,墨、劓、宮、刖、殺、流、贖、鞭、撲九種刑罰。
二、西周刑法內容
1、刑罰體系,死刑、和肉刑;贖刑;圜土之制:相當於後世的監獄制度;嘉石之制類似於拘役刑。
2、刑罰的適用制度:三赦之法: 對年幼無知的未成年人、年邁體衰的老人和有精神障礙的精神病者等三種人的違法犯罪,除故意殺人的重罪外,可以免予追究刑事責任。
三宥之法:對不能正確識別犯罪客體的誤傷、不能恰當預見行為後果的誤犯以及沒有主觀故意的過失等三種違法犯罪行為,可以給予減輕刑事責任的寬宥處理。 就是視其情節犯罪行為區別對待,是我國古代刑罰適用制度的重大發展。

疑罪從輕惟赦制度:對犯罪事實或罪行情節的認定以及定罪量刑有疑義或有爭論的案件施行從輕處罰或予以赦免的制度。

同罪異罰制度:不同身份等級的人犯同樣罪行,所承擔的法律責任不同,適用的處罰結果也有別。
上述西周的刑罰思想和特點,在今天的司法中都能看到其影子。疑犯從無思想,保護兒童、智障者,視其情節區別對待等等思想都在沿用。而且現代刑罰就是保護公序良俗原則的。而這些思想在西周已經趨於完善。對現代刑罰,乃至世界法律都是根源和可追溯的源頭作用。

❹ 西周時期刑法的發展

西周

一、 法律思想及其影響

提出「以德配天」的君權神授說。

「天」或「上帝」是天下各族所共有的神,「天命」屬誰,就看誰有能使人民歸順的「德」,意味著神權的動搖。「德」的要求,包括三個基本方面:敬天、敬宗、保民。


「明德慎罰」,即重視道德教化的作用,立法,司法都必須寬緩、審慎、執行刑罰更要慎重。「明德慎罰」主張被儒家學派發揮成「德主刑輔,禮刑並用」的基本法律思想和法制方針,成為中國古代最具影響的一種法律觀念。

奠定了「重民」、「 重德」、「仁政」的傳統,為春秋戰國時期神權思想進一步衰落和儒家思想的產生提供了條件。

二、 「禮治」的基本原則與基本特徵 神權和族權緊密結合起來,產生了「禮」。周初,周公「制禮作樂」,將夏禮、商禮發展成一整套以偉胡總法等級制為核心的行為規范。周人看來「禮」是治理國家的唯一準繩。 周禮始終貫穿著「親親」,「尊尊」,「長長」,「男女有別」四個原則。「親親」即必須親愛自己的親屬,特別是以父權為中心的尊親屬,宗法原則,維護家長制;「尊尊」即下級必須尊敬和服從上級,特別是一國之君,等級原則,維護君主制;「長長」即小輩必須尊重長輩;「男女有別」即男尊女卑、「男女授受不親」和同姓不婚。最基本的是「親親」和「尊尊」,都為鞏固宗法等級制服務的。從此兩基本原出發,周禮特別強調「孝」、「忠」。 「親親」和「尊尊」是西周立法指導思想,「孝」和「忠」是倫理道德規范,又是法律規范。 「禮治」基本特徵是「禮不上庶人,刑不上大夫」。公開不平等的特權法,即奴隸主貴族享有特權的奴隸製法。是西周指導立法、司法的重要原則。


三、 主要法律形式 立法概況


 周文王之法「有亡慌閱」  《九刑》。「周有亂政,而作《九刑》。」  《呂刑》,以「明德慎罰」為指導原則,「作修刑辟」,制定了西周一部重要的法典《呂刑》。  周公制「禮」,形成一整套一維護宗法等級制為核心的行為規范以及相應的典章制度、禮節儀式。

主要法律形式(禮、刑。 還有誓、誥、命等王的命令。) 1.禮。又稱《周禮》。 2.刑。《九刑》、《呂刑》。《呂刑》貫穿著「明德慎罰」的精神。 3.誓。屬軍令。4.誥。周王對諸侯發布的命令。 5.命。王命。


四、 禮的淵源、性質與作用


「禮」最早源於氏族時代的祭祀風俗(玉和鼓成為中國古代祭祀活動的代表物)。  西周宗法因嫡長子繼承製的最終確立而系統化。

「禮」的很多規范實質上具有法律甚至國家根本大法的性質,禮起重大作用。 五、禮與刑的關系

「禮」是積極、主動的規范,是禁惡於未然的預防;「刑」是消極的處罰,是懲惡於已然的制裁。「禮」的功能,重在「教化」。「刑」則相對處於被動狀態,對於一切違「禮」行為,進行刑罰處罰。


六、 刑罰制度


《呂刑》中的「五刑」、「五罰」、「五過」。 「五刑」:墨、劓、剕、宮、大辟

「五罰「,即贖刑。如以「五刑」定罪量刑有疑問時,就罰罪犯出銅贖罪。 「五過」,即赦免。

此外,還有鞭刑、罰絲、流放。罰絲,是對貴族的一種處罰。


七、主要罪名


 不孝不友罪——「不友」不尊敬兄長,破壞了「親親」「尊尊」為原則的宗法等級制  寇攘姦宄罪——所謂盜竊罪。是侵犯財產所有權的重罪。

 群飲罪——禁止周人聚眾飲酒。總結商朝統治者飲酒作樂的教訓  「賊」「藏」「盜」「奸」罪——「賊」毀棄禮儀;「藏」窩藏「賊」者;「盜」偷竊一般財物;「奸」盜人寶物。

 誹謗罪——議論天子  不從王命罪  違背誓言罪

八、主要刑法原則與形勢政策

 區分故意與過失、慣犯與偶犯。「眚」是指過失之意,「非眚」即是故意。「惟終」是指慣犯,「非終」則是指偶犯。這種制度說明當時對於過失犯罪、對於犯罪人主觀惡性上的差別,已有較清楚和深刻認識。

 罪人不孥。反對族誅連坐,主張罪止一身。

 罔厲殺人。不亂殺無辜,罪刑相應的意義。

 罪疑從輕。「五刑之疑有赦,五罰之疑有赦。」即。對判「五刑」而有疑者,可減按「五罰」處罰;如判「五罰」而有疑者,則予以赦免。

 同罪異罰。「刑不上大夫」的體現。「八辟」。宮刑不適用於貴族,對貴族處以死刑的地點和方式也不同。

 寬刑適中。刑當其罪,不輕不重。適用刑罰要慎重,力求不偏不倚,不輕不重。

❺ 西周的刑法是怎樣規定墨刑刑罰的

西周時,刑法規定「墨罪五百」,即列舉應處以墨刑的罪狀就有五百條之多。《尚書·呂刑》篇也雲:「墨罰之屬千。」可見,當時的刑罰是很嚴厲的,百姓稍有小過,就要被黥面。周代,奴隸主貴族常用黥面者做守門人(《周禮·掌戮》)。因為這些人的臉上帶有標記,走到哪裡都會被認出來,所以他們一般都不會逃跑。而且受過墨刑者的四肢是健全的,不影響勞作。春秋戰國時,墨刑的使用仍比較普遍,且黥有了不同的種類。如《秦簡·法律答問》有對奴妾「黥顏頹」之刑。顏,指眉目之間,即面額中央。杝,也作頄,頄即顴。頹即面之顴部。黥顏杝就是在人面額中間及顴部刺墨。當時各國常使用黥面的囚徒去做各種苦役。秦商鞅變法時用法極嚴酷,有一次太子犯法,不便加刑,商鞅就把太子的師傅公孫賈黥面,以示懲戒。秦始皇三十四年(前213),丞相李斯奏請焚燒《詩》《書》等儒家經典,規定說,如果命令下達之後三十天內不燒者,要「黥為城旦」。《秦簡·法律答問》也有「城旦黥」的記載,當為對城旦所施加的特種黥刑。城旦是一大早就起來修護城牆的苦役工。當時「黥為城旦」成為一種比較固定的處罰犯人的措施,這樣的犯人遍布全國各地。秦末農民大起義的隊伍中,就有許多受過黥刑的囚徒。例如被高祖封為淮南王的英布,年輕時也曾因罪受過黥刑,因此《史記》《漢書》為他作傳就稱為黥布。

❻ 中國刑法的墨、劓、宮、刖、大辟,它們分別是什麼

分別是:

1、墨:就是在面部、耳後、頸項、手臂上刺刻後塗以墨的刑罰,是最輕的刑罰。戰國時秦稱為黥刑,廣泛適用,並與其他刑罰相結合。漢文帝廢肉刑時,黥刑被廢。魏晉南北朝時期間或使用,到梁武帝時期再度被廢。隋唐無此制。五代後改稱刺字,並與流刑結合使用,稱為刺配,沿用至清。

2、劓:割掉鼻子的刑罰,重於墨刑。這個刑罰起源於夏,周代廣泛適用。戰國及秦時與其他刑罰結合使用。漢初亦沿用劓刑。漢文帝除肉刑,以笞刑代替劓刑。但直至南北朝時,劓刑尚間或使用。隋以後不見於刑典,只有金國早期對於犯重罪的贖刑者,仍要割掉鼻子或耳朵,以別於一般平民。

3、刖:就是斷足,也稱剕刑。重於劓刑。春秋戰國時普遍施用。齊國因受刖刑者多,曾出現「屨賤踴貴」現象,踴就是刖足者穿的鞋。秦及漢初,罪重者斬右趾,罪輕者斬左趾。漢文帝時期改刖左趾為笞五百,刖右趾為棄市。至漢景帝時,又下令應棄市的犯人,如願意刖右趾,可以聽許,廢除的刖刑又被恢復。自魏晉以後,律典中已無刖刑的規定。

4、宮:就是破壞生殖器官。男始於夏代苗族的蒼刑,秦、漢時亦稱腐刑、蠶室刑、陰刑。男子割勢即割下男子生殖器。女子幽閉,古有兩說。一說為禁閉於宮,另一說為用棍棒椎擊女性胸腹,使胃腸下垂,壓抑子宮墮入膣道,以妨交接。宮刑最初用以懲罰淫罪,後來也適用於謀反、謀逆等罪,並擴大到連坐的犯人子女。

5、大辟:即死刑。其名稱和執行方式各代不盡相同。先秦時有炮烙、剖腹、醢、脯、戮、斬、焚、踣、罄、轘、辜等。戰國及秦有鑿顛、鑊烹、抽脅、車裂、囊撲、梟首、腰斬、棄市等。漢初以腰斬、棄市、梟首為主。北魏有轘、腰斬、殊死、棄市四等,後改為梟首、斬、絞三等。北齊、北周因襲不改。隋、唐定死刑為斬、絞兩等。

(6)墨西周刑法擴展閱讀

五刑是由五行相剋而產生的,從夏代開始逐步確立,於西周時期寫入呂侯編著的《呂刑》,是一種野蠻的、不人道的、故意損傷受刑人肌體的刑罰。

五刑相關:「火能變金色,故墨以變其肉;金能克木,故剕以去其骨節;木能克土,故劓以去其鼻;土能塞水,故宮以斷其淫;水能滅火,故大辟以絕其生命。」(《逸周書逸文》)

五刑包括墨,劓,剕(也作腓),宮,大辟,刵刑-割耳朵,劓刑-割鼻子,剕刑-砍雙腳,宮刑-剜掉性器,大辟-死刑,從夏代開始逐步確立,於西周時期寫入呂侯編著的《呂刑》,是一種野蠻的、不人道的、故意損傷受刑人肌體的刑罰。

進入封建社會後,奴隸制肉刑開始逐漸被廢除,從漢初的文景帝廢除肉刑開始,以自由刑為主的封建五刑產生了,封建五刑分別為笞、杖、徒、流、死,最初在隋《開皇律》中作為刑罰體系得以體現,隨後由唐朝律疏(《武德律》《永徽律》(唐律疏議))進一步完善,標志著中國刑罰制度的重大進步。

參考資料來源:墨刑-網路 劓刑-網路 宮刑—網路 刖刑-網路 大辟-網路

❼ 奴隸制五刑分別是什麼

奴隸制五刑是指墨、劓、臏、宮、大辟五種刑法。

1、墨刑又稱黥刑,是在罪人面上或額頭上刺字,再染上墨,作為受刑人的標志。這種墨刑既是刻人肌膚的身體刑,又是使受刑人蒙受恥辱、使之區別於常人的一種恥辱刑,墨刑是五刑當中最輕的一種刑罰。

2、劓刑,就是割去受刑人的鼻子。鼻子是人的重要器官,而且與人的尊嚴密切相關,因此劓刑較墨刑為重。

3、臏刑,剔去人膝蓋骨,孫臏就曾受此刑。起源於夏,後再在西周演變為九刑中臏刑的代替剕刑-砍腳。

4、剕刑,也作刖刑,是指砍去受刑人手或足的重刑。始於西周,九刑之一。砍足曰剕,砍手曰刖。另外,與砍去手足相類似的還有砍去膝蓋骨的臏刑。

5、宮刑是破壞受刑人生殖器官的殘酷刑罰。對男性為去勢,對女性為幽閉。這種宮刑剝奪了受刑人「傳宗接代」的能力,在中國古代社會被視為是最大的恥辱和不幸,因而是五刑中除死刑以外最為殘酷和最重的刑罰,一般適用於較重的犯罪者。



(7)墨西周刑法擴展閱讀:

古代執行死刑一般是在秋冬季節,這與古人的自然神權觀念有關,即順應天意。春夏是萬物生長的季節,而秋冬是樹木凋零的季節,象徵肅殺。

人的行為包括政治活動都要順應天時,否則要受到天神的懲罰。皇帝即是天的兒子,更要遵守天意,按照天時行事。處決犯人也是如此。

從西周開始就有了秋冬行刑的做法,到了漢朝成了制度。除了謀反等大罪可以立即處決外,一般死刑犯都要等到秋天霜降後冬至以前才能執行。

❽ 西周時期的主要刑罰有哪些

1.肉刑

包括墨、劓、刖、宮;沿用夏商以來的殘酷刑罰。

2.死刑大辟

大辟適用於重大犯罪,其執行通常是大夫於朝,庶人於市,並且陳屍示眾三日。

3.鞭撲刑和流刑

鞭撲是對失職官吏的懲罰,是治官之刑。目的在於懲戒怠職守者和干紀犯法者。撲,是針對學生廢學的懲治。鞭撲屬於輕刑。周的流刑稱「放」,最初是限於政治性犯罪,以後背約不履行義務也適用「放」。流刑在我國施行很久,直至清末變法修律才予以廢除。

4.圜土之制

即「以圜上聚教罷民。幾萬民有過未麗於法者,置之圜,施職事焉」。就是說把犯罪較輕不夠處五刑的人犯,關在監獄之中,施行勞役。「其上罪三年而舍,中罪二年而合,下罪一年而舍」。這說明西周時期已經有了類似近代刑罰性質的有期徒刑。

5.嘉石之制

與圜土之制相類似,西周時期把那些有過錯但情節輕微的人犯,束縛手足放在朝門之左的大石上,令其思過,然後送到大司空那裡作短期勞役,時間根據情節輕重有所差別。這項制度近似於近代刑罰性質的拘役。

6.贖刑

贖刑的記載見於《尚書·呂刑》。對墨、劓、刖、宮、大辟等五種刑罰,如果罪有可疑之處而一時不能搞清楚的,均可赦免其罪,允許其自贖,並根據刑等標出罰金數量,用罰銅贖。後贖刑不僅適用於疑罪,輕罪也開始適用鋼贖。周穆王時,曾命呂侯作「贖刑」。

熱點內容
經濟法與商法哪個好 發布:2025-01-11 07:57:36 瀏覽:224
認罪認罰改革與法律援助 發布:2025-01-11 07:55:34 瀏覽:803
執行法院查封房子 發布:2025-01-11 07:37:27 瀏覽:912
勞動法員工大病辭退賠償 發布:2025-01-11 07:16:06 瀏覽:506
用拖鞋打法官 發布:2025-01-11 06:53:26 瀏覽:644
法院存案年限 發布:2025-01-11 05:23:12 瀏覽:134
規章制度如何制定才能算有效 發布:2025-01-11 05:12:44 瀏覽:242
條令條例心得 發布:2025-01-11 04:31:28 瀏覽:907
勞動法規定補交社保嗎 發布:2025-01-11 03:51:07 瀏覽:466
華東政法大學法碩非法學 發布:2025-01-11 03:49:02 瀏覽: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