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德民法典
Ⅰ 請問common law (普通法)和statue law(制定法)的關系
不知道你是問英美法系中一國之內普通法與制定法的關系還是分屬的普通法系與大陸法系的關系?
一:下面是兩大法系的關系:
兩大法系概述:
(一)民法法系
民法法系(civil law system)是以古代羅馬法特別是19世紀初《法國民法典》為傳統而發展起來的各國和地區法的總稱,所以稱為羅馬法系,由於它首先在歐洲大陸各國興起,所以稱為大陸法系;由於它也受到中世紀日耳曼法的影響,所以又稱為羅馬--日耳曼法系或羅馬--德意志法系。至於稱為民法法系,乃是因為該法系的主要內容是民法。
屬於民法法系的國家和地區,主要是以法德兩國為代表的很多歐洲國家,包括意、比、西、葡、瑞士、奧地利等。
民法法系有三大淵源:一是古代羅馬法,這是民法法系的主要歷史淵源。二是法國民法法典,三是《德國民法典》
(二)普通法法系
普通法法系(common law system)是以英國中世紀至資本主義時期的法特別是普通法為基礎和傳統而發展起來的各國和地區法的總稱,故稱為普通法法系、英國法系,亦稱英美法系,由於它以判例法為法的主要表現形式,故稱為判例法系
普通法法系的淵源主要有三個:
其一是普通法。普通法是普通法法系的一個主要歷史淵源,它是自11世紀法國諾曼底人入侵英國後開始逐漸形成的適用於英格蘭全境的一種判例法。判例法產生於法官的判決,是法官從判決中所揭示的原則,是法官創造的法,由於它是適用於英格蘭全境的判例法,通稱為普通法。
其二是衡平法。衡平法是與普通法相對稱的一種法,意指公平的法。它從15~16世紀開始出現,並與普通法平行發展,並產生了與普通法法院並行的衡平法院,亦稱大法官法院。
其三是制定法。到18~19世紀時,制定法大量增加。
兩大法系的比較
民法法系和普通法法系是資本主義的兩個傳統,兩者在階級本質、經濟基礎、總的指導思想、基本功能和基本原則等方面都是一致的,但在其他方面,卻存在許多差別。
(一)法的淵源方面的差別
主要是判例是否正式意義上的法的淵源。在民法法系國家,制定法是主要的法的淵源,法院的判決,在法律上或理論上不被認為是正式的法的淵源,並不存在判例法。判例也可以說是非正式意義上的法的淵源。在普通法法系國家,判例被認為是正式意義的法的淵源之一。
(二)在適用法律技術方面的差別
在民法法系國家,首先考慮有關指定法如何規定。這一法律適用過程中,表現為從一般到個別的演繹推理。普通法法系國家,除確定事實外,首先要考慮以前類似案件的判決,將本案例事實與以前案件事實加以比較,然後從以前判例中找出可以適用於本案的法律規則,作為判決本案的法律根據。這種法律適用的推理方法是一種歸納法。
(三)在法典編纂方面的差別
民法法系國家的基本法一般採用較系統的法典形式。普通法法系國家一般為單行法律、法規。
(四)在法的分類方面的差別
民法法系國家的基本分類是公法和私法。普通法法系的基本分類是普通法和衡平法。
(五)在法的體系構成上的差別
民法法系國家法的體系一般由憲法、民法、商法、刑法、程序法等部門法構成,實體法與程序法界限清楚。而普通法法系國家的法的體系構成則不同,尤為明顯的是沒有民法法系中的民法這一重要而獨立的部門法。在普通法系,有憲法、刑法、訴訟法,還有類似民法法系的民法的侵權行為法、契約法、財產法、買賣法等。普通法法系的實體法與程序法往往結合在一起。
(六)訴訟程序不同
民法法系是審問制的而普通法法系是對抗式(也稱抗辯式)
兩大法系的融合
(一)在立法權的歸屬和法的淵源方面的融合
兩大法系在立法權的實際歸屬和法的淵源方面的差別在逐漸縮小。近些年來,有些民法法系國家的司法機關在某些方面也採取判例法或承認判例的約束力。另一方面,普通法法系國家制定法大量增加
(二)歐洲共同體的出現
歐洲共同體是兼有國際法和國內法特點的跨國法,共同體法不僅適用於成員國,也適用於成員國公民。在共同體與國內發生沖突時,共同體法優先於國內法
二:一國之內
以美國刑法為例,在美國的聯邦體制中,各州有權在憲法范圍內自由地發展自己的普通法和制定法。因此,州和聯邦立法機關頒布不同的制定法,法院也各自解釋英國的普通法原則。結果,美國刑法,雖然有共同基礎,但也十分不同。1960年以前,就很難說「合眾國刑法」。
1962年美國法學會(ALI),這個由傑出的律師,法官和學者組成的民間組織,編制了《模範刑法典》,意在作為立法以供各州採納或不予適用。自從1962年《模範刑法典》公布以來,已有超過35個州全部或部分採納《模範刑法典》。由於已為普遍接受,因此考查當前刑法時就不能忽視《模範刑法典》。本書對模範刑法典的原則與先前的法律原則作了比較。那些早先的原則,無論是制定法的還是普通法的,在此通稱為「普通法」。但是,應該注意——我們是用ALI編制的《模範刑法典》作比較。沒有一個州精確地採納ALI建議的《模範刑法典》,許多司法區(最主要的是,聯邦刑法典和加利福尼亞刑法典)仍舊完全沒有採納《模範刑法典》。因此,雖然《模範刑法典》是「美國刑法」可能是一般事實,但一些特殊的規定可能不是特定司法區的「刑法」。還有,即使在那些沒有頒布《模範刑法典》的州,法院有時也會參照《模範刑法典》以此作為指導,因為它被認為體現了審慎而中立地解釋刑法的原則。
普通法(由法院發展)和制定法(由國會發展)之間的關系是互動的。美國法官不能再「創制」罪行,因為他們的英國先輩早已創制(見第10章的(盜竊罪)和第13章的(共謀罪))。除非行為被制定法禁止否則就沒有犯罪也已是人們公認的原則。還有,法院可以擴張或限制解釋制定法,因而可有效地擴大或縮小成文刑法的范圍。
Ⅱ 瑞士民法典的形成
德法國民法典的對比
法國民法典和德國民法典都屬於「民商分立」的模式,就是在民法典之旁,存在一個商法。實際上,法國民法典和德國民法典的立法者在制定這兩個法典時,都曾考慮過如何處理當時早已存在的商事法律(在法國是17世紀就公布的《陸上商事條例》和《海事條例》,在德國是《普通商法典》)。結果是相同的:保留了商法典,使之與民法典並存。
其實瑞士也經歷過這樣的過程,但是結果不一樣。這就形成了另一種模式。
形成過程
瑞士是聯邦國家,組成聯邦的各個州在15世紀末逐漸從神聖羅馬帝國獨立出來,集合到一起,在17世紀中葉得到歐洲諸大國的承認,但直到1848年才最終組成為瑞士聯邦,制定了聯邦憲法。在此之前,各州大多已有了自己的民法,有的是在法國民法典的基礎之上制定的,有的是以奧地利民法典為範本制定的。在各州的法典中,伯爾尼法典(1826—1831生效)和蘇黎世法典(1853—1855生效)較有特色。因此,在聯邦成立後,分權的傳統仍很牢固,聯邦憲法並不賦予聯邦有統一私法之權。到19世紀初,雖然由於各州之間商業往來的需要與各州法律不同帶來的不便,統一私法的要求日益迫切,但限於憲法的規定,這種要求無從實現。直到1874年,修改憲法,聯邦取得在自然人的能力、婚姻、債法(合同與侵權行為)、匯票、破產等方面的立法權。據此,聯邦於1874等制定《婚姻法》,於1881年制定《(自然人)行為能力法》(這兩個法後來為民法典所吸收),又於1881年制定《瑞士債務法典》。後者是一個比較完備的法典式法律,包括契約總則、各種契約、公司、商號、商業帳簿、匯票、本票、支票等規定。這個法典既包括了在法德各國屬於民法的契約總則和各種契約,也包括了在法德各國屬於商法的公司、票據、商號等規定,事實上就是一個民商合一的法典。它本來可以稱為「商法典」,但為了與憲法的規定相一致,稱為《瑞士債務法典》。
統一私法(民法)的運動
進一步統一私法(民法)的運動並未就此停止。1884年,瑞士法律家協會委託法學家歐根·胡貝爾(Eugen Hubel)研究瑞士各州的私法,為制定統一私法進行理論上的准備。[1]歐根的研究成果就是他著名的四卷本著作《瑞士私法的體系與歷史》(前三卷《體系》於1885—1889年發表,後一卷《歷史》於1893年發表)。這個著作實際上奠定了瑞士統一私法的理論基礎,表述了作者的意見。1892年,瑞士聯邦司法與警察部委託歐根起草民法典草案。
歐根受任正式起草民法
1898年,瑞士聯邦憲法再次修改,規定聯邦有制定全部民法的立法權,歐根受任正式起草民法。歐根於1900年完成了由人、親屬、繼承、物權四編組成的民法草案,稱為司法部草案。1902年,政府—方面將此草案附以理由書公布,一方面交付由31人組成的專家委員會討論。1904年將討論修改後形成的聯邦議會草案提交聯邦議會。1907年12月10日聯邦議會全體一致通過該案,將《瑞士民法典》公布,於1912年1月1日起施行。
加以修改
在此之前,聯邦政府對原有的債務法典略加修改(只對契約法部分略修改,其餘部分未動)於1905年提交議會。議會於1911年5月30日通過,將之改名為《關於補充瑞士民法典的聯邦法律(第五編:債務法)》公布,與民法典前四編同日施行。
其後,1930年對契約法部分又作了修改,1936年對其他部分進行了全面的修改。
由於《債務法》的條文是從第1條編起的(沒有接著前四編編條文號數),又有它自己的施行法(《結束規定與過渡規定》),債務法在整個民法典中,雖稱為第5編,卻具有相對的獨立性。因而習慣上人們常常把「瑞士債務法」與《瑞士民法典》並列,也有人把瑞士民法分為廣義的和狹義的,前者有5編,後者只有4編。但是從官方公布的法律名稱來看,我們應該說,瑞士民法典共有5編,其第5編是《債務法》。
一部民商合一的《瑞士民法典》就是這樣形成的。不管立法者當初保留債務法的內容(將《債務法典》改為《債務法》)的原因和理由如何,這是一種與法國民法典和德國民法典不同的模式。
從以上的敘述看來,瑞士民法典的民商合一的模式,與法國德國民法典的民商分立的模式,都是歷史的產物,並沒有如何深刻的理論存於其間。但是,兩種模式一旦形成,就發生了理論上的意義,並引起了理論上的討論和爭論。
Ⅲ 急!急!論述德國法律科學《德國民法典》的影響
(一), - 4卷,總則;
(二),5 - 11卷,審判;
(三),12 - 19卷,物;
(四),20 - 27卷,買賣、利息、婚姻、監護、保佐等;
(五),28 - 36卷,遺囑、遺贈、信託;
(六),37 - 44卷,繼承、贈與、所有權、佔有的取得、訴訟等;
(七),45 - 50卷,行政法、刑法、刑事訴訟法。
後來,「潘德克頓學派」在建立其私法體系時,對「學說匯纂」的結構加以改進,把包括刑法、刑訴法和行政法在內的公法排除在外,把(三)和(四)兩個部分的次序加以顛倒,形成五個部分。
我們看到,「學說匯纂」經過這番整理,其結構和順序就和《德國民法典》的編排基本一樣了,這反映了兩者之間學術上的淵源關系。《德國民法典》稱之為「現代學說匯纂」,其言不虛也。
《德國民法典》還吸收了德國工業革命實踐的新經驗。十九世紀中期,德意志各邦訂立「關稅同盟」,形成統一大市場。以後,德國的工業革命發動,經濟開始「起飛」。半個多世紀後,工業革命基本完成,德國成為一個發達的工業強國。德國市場化工業革命豐富的實踐經驗,被吸收到《德國民法典》中,使它成為一部更加現代化的民法典,思想和學術水平大大超過了《法國民法典》。要知道,《法國民法典》公布時,法國基本還是一個農業社會,那時候,連「法人」的概念還沒有呢。
當然,民法學術精進和《德國民法典》的頒布,同時為德國工業革命提供了嚴謹周詳的產權規范,也使德國的「經濟起飛」,不僅比英、法等國更加成功,而且進行得更為井然有序。比如,德國的工業革命雖然也是私有制和市場化的,但卻沒有發生英國和法國像狄更斯的《雙城記》和羅曼·羅蘭的《約翰·克利斯多夫》等小說里描述的那種腐敗和混亂的社會情景。
《德國民法典》對歐洲和世界民事立法的深刻影響
《德國民法典》凝結了「歷史學派」的學術成就,是「羅馬法復興運動」的又一傑出成就。它打破了《法國民法典》近一個世紀的壟斷地位,世界近代以來的民法立法,又增加了一個新的輝煌典範。此後,《德國民法典》和《法國民法典》並列,成為「大陸法系」的兩大支系,這種地位維持至今仍未改變。
在德國當年編纂的包括憲法、刑法等五部法典中,《德國民法典》是最好的一部。它的編纂和實施,不僅對德國有很大的意義,在國外也引起廣泛的興趣,受到各國法學界的重視,對世界法律進步產生了重要而廣泛的影響,並且為近代歐洲和世界許多國家的立法所效仿,比如:
瑞士1912年實施的《民法典》,體例上獨具特色,開頭是一個簡短序言,然後是「人格法」、「親屬法」、「繼承法」和「物權法」,「債權法」另由「債務法典」規定。它是在總結法德兩國民法典編纂經驗的基礎上制定的一部民法典,吸取了法國民法典的實用精神,文字通俗,法規具體;但從內容和編纂風格來看,它受德國民法典的影響較大。
奧地利《民法典》早在1811年就己頒布,但為了吸收德國民法典的某些思想,又於1914— 1946進行了修訂。
1933年的波蘭《債務法》,1946年的希臘《民法典》,1926年的土耳其《民法典》,1924—1935年的泰國《民法典》,1916年的巴西《民法典》等,這些國家的民法立法,均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德國民法典》的影響。
應當指出,《德國民法典》對其他國家的影響,主要是在法律的理論和學術方面,在實際採用方面則比《法國民法典》要少,這是因為《民法典》的頒布,法國比德國早近一百年,先到為君,許多國家己經習慣了,也是由於《德國民法典》結構嚴謹、概念抽象,學習和掌握起來難度比較大。
我們還發現,以上受《德國民法典》影響的國家,並不是德國的殖民地。如果說,當年《法國民法典》的傳播,有時在有些國家,是由拿破崙的武力強加的。那麼,由於德國是個後起的殖民帝國,一次大戰後,不多的殖民地又全部丟掉了,因而沒有拿破崙用武力傳播《民法典》影響的條件。所以,《德國民法典》在世界上的影響,主要是由於它在法律方面精湛的理論和學術。一種人類文明智慧傑出成果的傳播,沒有伴隨著血與火的戰爭與征服,是令人欣慰的,這使《德國民法典》在世界的傳播,成為一種令人感到溫馨的文化現象。
從哲學的角度看,《德國民法典》作為「歷史法學派」傑出的學術成就,之所以能夠對世界不同民族產生廣泛影響並被許多國家的民事立法所效仿,說明「歷史法學派」的學術思想要旨反映的,不是薩維尼說的德國的「民族精神」,而是黑格爾講的「世界精神」。
當然在那個時代,同薩維尼一樣,黑格爾說話寫文章也不是無所顧忌的;實際上,黑格爾的所謂「世界精神」,其實指的就是「自由」。而「自由」,用黑格爾的話來說,就是「法的理念」。
Ⅳ 比較英美法與法德法的異同
法系是指根據法在結構上、形式上、歷史傳統等外部特徵以及法律實踐的特點、法律意識和法在社會生活中的地位等因素對法進行的基本劃分。
資本主義國家有兩大法系,即大陸法系和英美法系。大陸法系又稱羅馬法系、民法法系、法典法系或羅馬日爾曼法系,是承襲古羅馬法的傳統,仿照《法國民法典》和《德國民法典》的樣式而建立起來的各國法律制度的總稱。歐洲大陸上的法、德、意、荷蘭、西班牙、葡萄牙等國和拉丁美洲、亞洲的許多國家的法律都屬於大陸法系。英美法系又稱英國法系。普通法系或判例法系,是承襲英國中世紀的法律傳統而發展起來的各國法律制度的總稱,英、美、澳大利亞、紐西蘭、香港等國家和地區的法律制度均屬於英美法系。近幾十年來,英美法系國家也制定了大量成文法以作為對習慣法的補充。目前世界上大約有26個國家法律屬英美法系,除英美兩國,其餘主要是英聯邦國家,大陸法系又稱為成文法,其最重要的特點就是以法典為第一法律淵源,法典是各部門法典的系統的綜合的首尾一貫的成文法匯編。世界上大約有70個國家法律屬成文法系,主要分布在歐洲大陸及受其影響的其他一些國家。
兩者的主要區別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法律淵源不同。
大陸法系是成文法系,其法律以成文法即制定法的方式存在。英美法系的法律淵源既包括各種制定法,也包括判例。
▲第二,法律適用不同。
前者習慣用演繹形式,後者習慣用歸納的形式。
▲第三,判例地位不同。
前者不是正式淵源,後者是法
▲第四,法律分類不同
前者分為公法和私法,後者分為普通法、平衡法
▲第五,法律編纂不同
前者傾向法典形式,後者傾向單行法
▲第六,訴訟程序不同。
前者的訴訟程序以法官為重心,具有糾問程序的特點。後者的訴訟程序以原告、被告及其辯護人和代理人為重心,具有抗辯式的特點,同時還存在陪審團制度。
▲法系這種分類不能提示法的本質,但有助於促進法律文化的了解與交流。大陸法系和英美法系在歷史上差異顯著,但二十世紀以來,這種差別開始縮小。
2.我國在舊中國時代屬於大陸法系,在新中國時代則不屬其中任何一個法系,自成一個獨立的法系,叫做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但比較接近於大陸法系。別忘了,我國至今沒有一部民法典啊!
3.蘇聯是大陸法系。
Ⅳ 大陸法系和海洋法系的區別是什麼
1、法的淵源抄不同:大陸襲法系,源於法德等大陸國家,正式的法的淵源只是制定法,判例在法律上不被認為是具有正式意義上的淵源,法被理解為抽象規范;海洋法也稱為普通法,源於英國,盛於美國,制定法和判例法都是正式的法的淵源。
2、在適用法律的技術方面不同:在大陸法系,法官審理案件,首先考慮制定法如何規定,然後按照有關規定和案情作出判決;海洋法系的法官則首先考慮以前類似的判例,將本案的事實與以前的案件事實比較後概括出可以適用於本案的法律規則。
3、法的分類不同:大陸法系基本分類是公法和私法,私法主要指民法和商法,公法主要指憲法、行政法、刑法、訴訟程序法,進入20世紀後又出現了社會法、經濟法、勞動法等公私法兩種成分的法;海洋法系基本分類是普通法和衡平法,無公法和私法的之分,普通法是在普通法院判決基礎上形成的全國適用的法律。衡平法是由大法官法院的申訴案件的判例形成的。
Ⅵ 從英美法德日5個國家中選一個談談其歷史和法律發展史,尤其是法律在其崛起中的作用
選擇法國吧 重點分析法國民法典的作用 比較好答
1、法國法律(制度)的形成與發展
(1)封建法律制度的形成和發展。在法國封建製法的形成和發展中,歷經三個階段,即公元9世紀至13世紀以習慣法為主時期、公元13世紀至16世紀習慣法成文化時期和公元16世紀至18世紀王室立法成為主要的法律淵源時期,它為近代法國資產階級法律制度的形成與發展奠定了基礎
(2)資產階級法律制度的建立。近代法國法律制度是在資產階級革命後建立和發展起來的。在拿破崙統治時期,法國制定了《民法典》、《商法典》、《刑法典》、《民事訴訟法典》和《刑事訴訟法典》五部重要法典,再加上憲法,構成了法國「六法」體系。
(3)現代法國法的發展。兩次大戰之間,法國連續遭到三次經濟危機的襲擊,國內階級矛盾空前尖銳、復雜。為了應付緊急形勢,縮小了議會權力,加強了行政權力,政府的委託立法議案在議會中占據優勢。同是赤緩和人民群眾強烈的民主運動,於1919年4月和1927年7月,進行了兩次選舉制度的改革,對原來的法典進行某些修改與補充。判例作用有所提高。法國的法律制度適應新形勢的需要,繼續進行變革。
(德國日本的可以參看:http://www.operp.net/info/?p=law&id=313)
2.法律在其崛起中的作用:
法國民法典規定:一切法國人都享有民事權利、奠定了近代民法中財產法的基礎等原則確立下來,為資本主義的發展開辟了道路,也為個人的發展開辟了道路。一個新的社會——資本主義社會,在這個法典的保護之下發展成長起來。人類文明也被推向一個新的階段。這是法國民法典的偉大的思想意義和光輝業績。
詳見:http://wenda.tianya.cn/wenda/thread?tid=06a880c92420b5a7
以及:http://ke..com/view/84349.htm#5
Ⅶ 民法典是良法,良法還需要善治,國家和社會的治理還需要法德並舉是對的嗎
正確
《民法典》是良法善治的標志和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