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2016年民法強化

2016年民法強化

發布時間: 2023-06-30 12:54:11

民法典19年是第幾版

2019年12月23日,「完整版」中國民法典草案首次亮相。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現場,一本本《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草案)》擺放在與會人員面前。

7編加附則、84章、1260個條文……民法典各分編草案與2017年制定的民法總則終於「合體」面世。編、分編、章、節……厚重的草案文本中,體例結構的「大樹」枝繁葉茂。

「草案『合體』,標志著民法典編纂進入收官階段。」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院長王軼說:「民法典必將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日益完善的又一重要里程碑,必將有力提升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

適應發展:民法典編纂要把復雜的系統工程建設好

大到合同簽訂、公司設立,小到繳納物業費、處理離婚糾紛……幾乎所有的民事活動都要能夠在民法典中找到依據;從國家發展看,我國農業社會、工業社會和信息化社會並存。因此,編纂民法典被喻為「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

2016年,民法典編纂工作進入立法程序之前,我國已修改婚姻法,出台繼承法、民法通則、擔保法、合同法、物權法、侵權責任法等一系列民事法律,為編纂工作打下基礎。

法隨時變。民法典立法適應發展、與時俱進。「編纂民法典,既不是制定全新的民事法律,也不是簡單的法律匯編,而是對現行民事法律規范進行系統拆山性整合、修改完善,既需要保持現行法律的穩定性,也需要旅禪中適應新情況進行適當的立、改、廢。」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民法室有關負責人介紹。

「編纂民法典就是通過立法體系化、科學化整合,消除立法中的矛盾,使現行民法制度成為體例科學、結構嚴謹、規范合理、內容協調一致的法律系統。」孫憲忠說。

從將綠色原則確立為基本原則,到強化對胎兒民事權利的保護;從將法人分為營利法人、非營利法人和特別法人3類,到新增非法人組織為民事主體;從增設個人信息保護條款,到加大對網路虛擬財產的保護;從人格權獨立成編強調維護公民人格尊嚴,到增加物業服務合同、保理合同等;從明確禁止高利放貸、禁止性騷擾,到解決高空拋物難題,保護人民「頭頂上的安全」……

新情況新問題,需要在法律中作出規定。民法典立法,對已經不適應現實情況的現行規定進行必要的修改完善,對社會經濟生活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作出有針對性的新規定。

孫憲忠說,體系化和科學化的法律制度可以把治國理念,轉化為可以操作的規范,然後藉助於立法,把這些理念變為具體的法律條文,使公民得以遵守,使司法者得以運用,從而落實對國家襲做的治理。

Ⅱ 2016年修改的法律有哪些(司法考試)

憲法:新增法律法規: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勛章和國家榮譽稱號法。
修訂法律法規:
1.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
2.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

經濟法:1.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
2.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
3.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
4.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實施細則。
5.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

國際私法:

新增法律法規:
1.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認可和執行台灣地區法院民事判決的規定。
2.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認可和執行台灣地區仲裁裁決的規定。

司法制度:

新增法律法規: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國家安全部、司法部關於依法保障律師執業權利的規定。
修訂法律法規: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證法。

刑法

新增法律法規:
1.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九)
2.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九)》時間效力問題的解釋。
3.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危害生產安全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4.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5.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拒不執行判決、裁定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6.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妨害文物管理等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行政法

  1.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
    2.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刑事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民法:

新增法律法規:
1.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
2.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侵犯專利權糾紛案件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二)

民事訴訟法:

新增法律法規: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辦理執行異議和復議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

Ⅲ 民法典強化對隱私權和個人信息保護的篇章是

民法典人格權編的第六章名為「隱私權和個人信息保護」,本章總結我國既有立法經驗(如《網路安全法》)和學界通說確立了隱私權和個人信息保護的基本規則。我國立法機關也正在起草個人信息保護法,未來的個人信息保護法將與民法典之中的規則配合起來,全面保護個人信息。具體來說,第六章的主要內容包括:宣示了自然人享有隱私權明確了隱私權的內涵。
_一、隱私權與隱私的涵義
所謂隱私權(right to privacy)是指,自然人就其隱私所享有的不受侵害的權利,是一種具體的人格權。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條第一款規定:「自然人享有隱私權。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刺探、侵擾、泄露、公開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隱私權。」隱私權保護的是自然人的隱私。從隱私這個詞的本身就可以看出,有兩方面的特點:一是「隱」,即並非公開的狀態,如果已經被自然人自行公開或者合法公開的,就不是隱私;二是「私」,即私人液滲野的事情,與他人權益、公共利益等無關。正是從這兩方面出發,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條第二款將隱私界定為:「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寧和不願為他人知曉的私密空間、私密活動、私密信息。」由此可見:
1.隱私僅僅是自然人所擁有的。因為保護隱私是與自然人的精神利益息息相關的,根本在於維護人格自由,保護人格尊嚴。也就是說,只有自然人針對隱私才享有需要法律保護的精神利益。至於法人、非法人組織並不存在隱私的問題。法人、非法人組織也存在不願意為他人所知的活動、信息,也存在工作活動的秩序不被打擾破壞的需要,但這些要麼屬於國家秘密、商業秘密,要麼屬於生產經營秩序或者公共活動秩序的范疇。
2.我國法上的隱私被分為:私人生活安寧以及不願為他人知曉的私密空間、私密活動、私密信息。(1)私人生活安寧,有鬧喊廣狹義之分,廣義的私人生活安寧實際上可以涵蓋私密空間、私密活動和私密信息。由於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條第二款界定隱私時,將私人生活安寧與私密空間等並列,故此,該款中的私人生活安寧是指狹義的私人生活安寧,即自然人個人的生活不受他人非法侵擾的狀態。(2)不願為他人知曉的私密空間、私密活動、私密信息。應當說,這三者之間具有交叉重疊。因為私密空間往往進行的就是私密活動或存儲私密信息,如夫妻在住宅里的夫妻性生活,個人筆記本電腦或軟體程序中存儲的私人日記等。但也不完全重疊,因為公共空間中也有私密活動、私密信息,例如,在餐廳大堂中,兩個朋友邊吃飯邊聊天,這也是私密活動,不能被他人竊聽或將談話內容公開。私密空間是與公共空間相對的,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三條第二項列舉了「住宅、賓館房間」等私密空間,但不限於此,飯店、公園、銀行、車站等公共場所中也存在私密空間。此外,私密空間不僅包括物理上的空間,也包括無形空間,如電子郵箱、微信群、釘釘群等,也屬於私密空間。私密活動是指,自然人不願意為他人知曉的活動,如親友的聚餐、朋友間談話等。
私密信息也稱隱私信息。我國民法典沒有採取敏感信息和非敏感信息的劃分,而是將個人信息分為私密信息和非私密信息。就私密信息的認定問題,應當說,有些是沒有爭議的,如個人的健康信息、犯罪記錄、財產狀況、性取向等,肯定屬於私密信息。但是,自然人的姓名、容貌、性別等,則不屬於私密信息,因為這些信息尤其是姓名本來就是社會交往使用的,不可能作為私密信息。有些個人信息是否屬於私密信息,存在爭議,如個人在網上的讀書記錄、網頁瀏覽信息等。由於我國法上對於私密信息和非私密信息採取不同的保護方法,故此,今後司法實踐中區分二者就非常重要了。筆者認為,不能應權利人單方面決定某一信息是否屬於私密信息,即不能從權利人主觀認識出發界定私密信息,而應當首先依據法律法規的規定加以判斷,在沒有規定時,則應當基於社會公眾的一般認知和價值的權衡,綜合考慮以下兩個因素,認定某一信息是否屬於私密信息:(1)該信息對於維護自然喊碧人的人身財產權益、人格尊嚴和人格自由的重要程度,越重要的,越可能屬於私密信息;(2)該信息對於維護社會正常交往、信息自由的重要程度如何,越重要的,越不屬於私密信息。
二、個人信息權益的性質
為了協調自然人的個人信息保護與信息的自由流動與利用的關系,我國民法典沒有規定個人信息權,而是使用了「個人信息保護」的表述。盡管如此,從民法典對個人信息保護的相關規定可知:首先,自然人對於個人信息享有的是民事權益而非公權利。個人信息的核心特點在於識別性,即只有能夠識別特定自然人的信息才屬於個人信息。這一特點決定了,保護個人信息本身不是目的,而是要防止因個人信息的處理而產生的對自然人人身財產權益乃至人格尊嚴、人格自由的侵害的風險。因此,從作為個人信息主體的自然人這一方來說,其主要的利益是一種防禦性利益,即自然人針對個人信息享有的防止因個人信息被非法處理而致人身財產權益遭受侵害甚至人格尊嚴與人格自由受到侵害或損害的利益。雖然在保護個人信息問題上需要協調多方利益,包括自然人權益的保護、合理行為自由的維護、公共利益,但不能將自然人個人信息權益的確認與圍繞個人信息的各種利益的協調這兩個問題對立起來。法律上對自然人個人信息權益的確認和保護本身就是對圍繞著個人信息而產生的其他主體的自由或利益邊界的界定。
其次,個人信息權益保護的是自然人的人格利益。民法典雖然沒有規定個人信息權,但是,民法典第九百九十條第二款規定:「除前款規定的人格權外,自然人享有基於人身自由、人格尊嚴產生的其他人格權益。」因此,可以將自然人的個人信息權益歸入自然人基於人身自由、人格尊嚴產生的其他人格權益。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七條和第一千零二十九條對個人信息權益的具體內容作出了規定。
再次,個人信息權益可以同時保護自然人對個人信息享有的精神利益和經濟利益。我國民事立法和司法實踐始終堅持的是人格權一元保護模式,即通過人格權制度同時實現對精神利益和經濟利益的保護。一方面,侵害個人信息權益造成財產損失的,被侵權人可依據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二條,要求侵權人按照被侵權人的損失或者侵權人的獲利賠償;損失以及獲利難以確定的,由人民法院根據實際情況確定賠償數額。另一方面,侵害個人信息權益造成嚴重精神損害的,被侵權人有權依據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三條第一款請求精神損害賠償。因此,我國法上無須創設單獨的個人信息財產權來保護自然人對個人信息的經濟利益。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條 自然人享有隱私權。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刺探、侵擾、泄露、公開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隱私權。隱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寧和不願為他人知曉的私密空間、私密活動、私密信息。

熱點內容
宰殺家禽法律法規 發布:2025-01-11 16:24:48 瀏覽:237
在我國會計法規 發布:2025-01-11 16:23:10 瀏覽:556
袁世凱立法稱帝 發布:2025-01-11 15:26:46 瀏覽:733
大同肖律師 發布:2025-01-11 15:25:57 瀏覽:13
兒童虛擬游戲法規 發布:2025-01-11 15:23:05 瀏覽:111
車鎖有問題廠家法律責任 發布:2025-01-11 15:17:47 瀏覽:577
2017勞動法主動辭職 發布:2025-01-11 15:15:24 瀏覽:403
法律公司開業典禮新聞稿 發布:2025-01-11 14:24:52 瀏覽:494
中華全民共和國合同法 發布:2025-01-11 14:20:17 瀏覽:238
勞動法中關於被辭退員工工資待遇 發布:2025-01-11 13:45:31 瀏覽: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