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社保司法解釋

社保司法解釋

發布時間: 2023-07-08 14:36:07

『壹』 社會保險法「解讀」和「司法解釋」是否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司法解釋具有法律效力,政策解讀沒有法律效力。二者區別:
1.二者主體不版同
司法解釋的有權機關是最高人權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檢察院,除此兩家,別無分店(你要求講的通俗)
政策解讀,是不特定機關都可以作出的,法律對其主體並無限制
2.二者的對象不同
司法解釋針對的是現行法律。
政策解讀的對象是黨的政策。
3,二者解釋的效力不同
司法解釋一旦作出即具有法律效力,必須遵守,否則將承擔不利後果。
政策解讀,更大程度上是對黨的政策的解讀,不像司法解釋那樣嚴謹、公開,其並不具有嚴格的可操作性也不是人人都必須遵守。
4,二者解釋的目的不同
司法解釋的目的是為了保證司法機關在辦理案件時統一對法律的理解和適用
政策解讀的目的是為了闡明政策,更多的帶有宣講的痕跡

『貳』 如何用法律解釋繳納社會保險的強制性。

用法律解釋繳納社會保險的強制性的規定是:

一、《社會保險法》第四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用人單位和個人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有權查詢繳費記錄、個人權益記錄,要求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提供社會保險咨詢等相關服務。

個人依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有權監督本單位為其繳費情況。

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社會保險是國家強制性要求購買的一種保險,國家發展社會保險事業,建立社會保險制度,建立社會保險基金,目的使勞動者在年老、患病工傷、失業、生育等情況下,獲得幫助,享受保險待遇。我國《勞動法》《社會保險法》都明文規定,用人單位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是用人單位的法定義務,明顯具有國家強制性的特點,用人單位不得以任何借口和理由拒絕承擔該項法定義務。

『叄』 賠償社保損失 司法解釋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根據相關法律法規,你所說的這種情形顯然屬於勞動仲裁的范圍,可以申請勞動仲裁。

而我們應當如何看待你所說的「勞動合同法司法解釋」第三條呢,最高院的庭長答記者的時有提到:我們研究認為,用人單位、勞動者和社保機構就欠費等發生爭議,是徵收與繳納之間的糾紛,屬於行政管理的范疇,帶有社會管理的性質,不是單一的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的社保爭議。因此,對於那些已經由用人單位辦理了社保手續,但因用人單位欠繳、拒繳社會保險費或者因繳費年限、繳費基數等發生的爭議,應由社保管理部門解決處理,不應納入人民法院受案范圍。對於因用人單位沒有為勞動者辦理社會保險手續,且社會保險經辦機構不能補辦導致勞動者不能享受社會保險待遇,要求用人單位賠償損失的,則屬於典型的社保爭議糾紛,人民法院應依法受理。

從上面庭長的講話可以看到,如果僅僅是勞動者和單位之間的問題,則可以勞動仲裁。,如果涉及到企業和社會保險徵收部門的關系,則已經包括勞動者、企業和社會保險徵收部門三者的關系,已經屬於行政管理的范疇,勞動仲裁是解決不了問題的,所以司法解釋就不把這類事件納入勞動仲裁范圍。

下面有一段文章你可以參考

《勞動爭議解釋(三)》第一條規定,「勞動者以用人單位未為其辦理社會保險手續,且社會保險經辦機構不能補辦導致其無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為由,要求用人單位賠償損失而發生爭議的,人民法院應予受理。」對該條最高人民法院有權威解讀,即「從合法、務實的角度界定了社會保險爭議的范圍鍵廳」,「雖然《勞動塌缺爭議調解仲裁法》確定了社會保險爭議屬於勞動爭議,但是否把所有社會保險爭議不加區別地納入人民法院受案范圍,確是一個在實踐中爭議廣泛的問題,需要司法解釋進一步明確」,「我們研究認為,用人單位、勞動者和社保機構就欠費等發生爭議,是徵收與繳納之間的糾紛,屬於行政管理的范疇,帶有社會管理的性質,不是單一的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的社保爭議。因此,對於那些已經由用人單位辦理了社保手續,但因用人單位欠繳、拒繳社會保險費或者因繳費年限、繳費基數等發生的爭議,應由社保管理部門解決處理,不應納入人民法院受案范圍。對於因用人單位沒有為勞動者辦理社會保險手續,且社會保險經辦機構不能補辦導致勞動者不能享受社會保險待遇,要求用人單位賠償損失的,則屬於典型的社保爭議糾紛,人民法院應依法受理」;[2]「當勞動者的社保問題通過社保管理部門的行政手段和其他管理職能能夠予以解決時,司法不宜過多干涉;而當勞動者社會保障權益遭受侵害且社保管理部門無力解決時,勞動者起訴到人民法院的,人民法院應當予以受理」,「勞動者如果因為社會保險手續無法補辦的,與用人單位發生社會保險爭議後人民法院應予受理」,「能夠證明社保經辦機構還能夠補辦,人民法院應不予受理該勞動爭議案件,而應告知勞動者向勞動行政部門申請解決」,「本條司法解釋曾起草了兩款內容……既然第一款已經規定了社會保險爭議的受案范圍,對於第二款內容可不必再特作例外規定。本條司法解釋最終只保留了第一款內容」……[3]
據上,對《勞動爭議解釋(三)》第一條應作如下理解:既然最高人民法院多次申明該條確定的是「受案范圍」,那麼從邏輯上講,符合該條規定的就屬范圍之內應予受理,不符合的則自然就屬范圍之稿衫隱外而不應受理,與此相類似的是最高人民法院對該解釋第二條企業改制爭議受案范圍也作如此解讀。[4]從該條字面文義上看,將社會保險爭議列入勞動爭議案件,需同時滿足「用人單位未辦理社保手續」、「社保經辦機構不能補辦」、「導致勞動者無法享受社保待遇,要求用人單位賠償損失」等三項條件,缺一不可;即使是沒有辦理社會保險手續,但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能夠補辦,或者盡管不能補辦但沒有影響勞動者享受社保待遇而未要求賠償損失的,也不屬法院受案范圍。因此上海的有些媒體及法官就認為《勞動爭議解釋(三)》「顛覆了上海法院此前幾乎受理全部社保爭議的做法」,[5]「對民事審判帶來了較大影響,給勞動爭議案件承辦法官(含立案法官)帶來知識更新的同時也帶來思維的挑戰」。[6]
另外需要說明的是,《勞動法》(第一百條)和《社會保險費征繳暫行條例》(第十三條、第二十三條、第二十六條)等法律法規早已授予社保管理部門類似於稅務機關的很強的行政強制徵收社會保險費的權力,如用人單位沒有按規定辦理社會保險等相關事宜,勞動者可以依照上述法律法規及《勞動保障監察條例》向社保管理部門或勞動監察部門投訴舉報,如社保管理部門或勞動監察部門工作不力,勞動者還可提起行政訴訟。因此勞動者維權的法律渠道是暢通的,其合法權益不會因本條司法解釋的規定而無法保護。

熱點內容
上訴法院流程 發布:2024-11-05 11:37:58 瀏覽:440
我國經濟法的基本原則不包括 發布:2024-11-05 11:21:00 瀏覽:701
桂平法院在哪 發布:2024-11-05 11:20:50 瀏覽:365
法律碩士刑法總則 發布:2024-11-05 11:20:39 瀏覽:324
經濟法與行政法的區別和聯系 發布:2024-11-05 10:41:29 瀏覽:421
法律責任名言美文網 發布:2024-11-05 09:02:00 瀏覽:605
工商核名條例 發布:2024-11-05 08:18:31 瀏覽:861
樟木頭法律援助熱線 發布:2024-11-05 07:47:43 瀏覽:233
華東政法大學法律援助 發布:2024-11-05 07:45:41 瀏覽:930
法院通話錄音 發布:2024-11-05 07:23:20 瀏覽: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