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犯罪的定義
① 刑事犯罪指的是什麼
犯罪是侵犯法益的行為。作為違法構成要件要素的行為也被我國刑法理論成為危害行為。刑法上的行為,是指基於人的意識實施的客觀上侵害法益的身體活動。
具有有體性、有意性和有害性三個特徵。有體性,是人的身體活動,包括積極活動與消極活動。所以,思想被排除在行為之外,隨之被排除在犯罪之外。行為是客觀的,外在的表現,能夠改變客觀世界,侵害法益。
嚴重犯罪
從字面可理解為性質嚴重、情節惡劣、對社會造成重大危害的犯罪,包括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檢察機關偵查的各類重特大犯罪。這是對此廣義的解釋。
但從歷次政法機關在論述社會治安形勢和開展「嚴打」斗爭使用該語時,是有特指的,並不象字面理解那麼寬泛,可解釋為由公安機關和國家安全機關偵查、嚴重危害社會治安秩序、宣告刑在五年有期徒刑以上的刑事犯罪。這是對「嚴重刑事犯罪」的狹義解釋。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刑事犯罪
② 什麼叫刑事犯罪
刑事犯罪是指一切危害國家主權、領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國家、顛覆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和推翻社會主義制度,破壞社會秩序和經濟秩序,侵犯國有財產或者勞動群眾集體所有的財產,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財產,侵犯公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以及其他危害社會的行為,依照法律應當受刑罰處罰的,都是犯罪,但是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的,不認為是犯罪。
法律依據:《刑法》第三條,法律明文規定為犯罪行為的,依照法律定罪處刑;法律沒有明文規定為犯罪行為的,不得定罪處刑。
總而言之,刑事犯罪是我國嚴重犯罪的總稱,一切嚴重危害到國家、社會、公民合法權利利益的都屬於刑事犯罪。刑事犯罪的認定又刑法明文規定,只有嚴重的違法行為才會構成犯罪,輕微的違法行為並不會構成犯罪。
③ 什麼叫刑事犯罪
刑事犯罪是指觸犯刑法規定而應受到法律懲罰的碧判行為。但是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的,不認為是犯罪。具體規定如下:
1、法律明文規定為犯罪行為的,依照法律定罪處刑。具有應受刑罰懲罰性。犯罪是依照刑法規定應當受到刑罰處罰的行為。這個特徵其實是由犯罪的社會危害性和刑事違法性延伸出來的法律後果,如果法律確定某種行為是犯罪,但不規定刑罰,這就失去了實際意義,不會產生社會效果。前面我們說過,違法的行為,不一定都構成犯罪,有的是通過其他法律予以調整的,只有依照刑法規定應當受刑事處罰的行為才是犯罪。刑法在規定某一種犯罪的同時,必然要規定相應的則扒刑罰。所以,應受到刑罰的懲罰,是犯罪必不可少的特徵。比如說,我國刑事訴訟法規定,超過訴訟時效期限,或者經特赦令免除刑罰的,不追究刑事責任。
2、法律沒有明文規定為犯罪行為的,不得定罪處刑。具有刑事違法性。犯罪行為是刑法所禁止的行為。犯罪具有危害性,但危害社會的行為不一定都構成犯罪。危害社會的行為不僅包括各種違法行為,而且包括違反社會道德、破壞紀律的行為。只有一種行為的社會危害達到一定程度,需要採用刑罰手段予以制裁時,刑法才規定為犯罪。對於其他違法、違反道德或破壞紀律的行為,雖然也具有一定的社會危害性,但可以通過其他法律或社會行為規范予以調整、處理,這些行為就不屬於犯罪行為。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條
【走私、販賣、運輸、製造毒品罪】走私、販賣、運輸、製造毒品,無論數量多少,都應當追究刑事責任,予以刑事處罰。
走私、販賣、運輸、製造毒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十五年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並處沒收財產:
(一)走私、販賣、運輸、製造鴉片一千克以上、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五十克以上或者其他毒品數量大的;
(二)走私、販賣、運輸、製造毒品集團的首要分子;
(三)武裝掩護走私、販賣、運輸、製造毒品的;
(四)以暴力抗拒檢查、拘留、逮捕,情節嚴重的;
(五)參與有組織的國際販毒活動的。
走私、販賣、運輸、製造鴉片悔盯改二百克以上不滿一千克、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十克以上不滿五十克或者其他毒品數量較大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走私、販賣、運輸、製造鴉片不滿二百克、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不滿十克或者其他少量毒品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單位犯第二款、第三款、第四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各該款的規定處罰。
利用、教唆未成年人走私、販賣、運輸、製造毒品,或者向未成年人出售毒品的,從重處罰。
對多次走私、販賣、運輸、製造毒品,未經處理的,毒品數量累計計算。
④ 刑事犯罪指的是什麼
刑事犯罪是指一切危害國家主權,顛覆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和推翻社會主義制度,破壞社會秩序,侵犯國有財產或勞動群眾集體財產,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財產,侵犯公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以及其他危害社會的行為,依照法律應受刑罰處罰的,都是犯罪。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的任務,是用刑罰同一切犯罪行為作斗爭,以保衛國家安全,保衛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和社會主義制度,保護國有財產和勞動群眾集體所有的財產,保護公民私人所有的財產,保護公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維護社會秩序、經濟秩序,保障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順利進行。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十四條規定,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並且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發生,因而構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故意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⑤ 什麼是刑事犯罪
刑事犯罪是所實施的行為是我國現行刑法所禁止的。
刑事案件基本特點:
1、外在表現為直接侵害形態;
2、多數案件存在明顯的犯罪現場;
3、案件因果聯系復雜多樣;
4、案件形成具有階段性與突發性。
刑事犯罪是各種社會矛盾和社會消極因素的綜合反映,並且這種反映表現的領域和強度,與一個國家社會變革的深度和廣度密切相關。我國現行刑事政策體系一般由懲辦與寬大相結合、對嚴重刑事犯罪和嚴重經濟犯罪依法從重從快打擊嚴打、教育為主懲罰為輔、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以及對青少年犯進行教育、感化、挽救等等組成。其中,懲辦與寬大相結合是指導刑事立法、刑事司法、刑事執行的基本刑事政策,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是控制犯罪的總方略,嚴打和專項斗爭是經常使用的刑事政策手段,其他一般為具體的刑事政策。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的任務,是用刑罰同一切犯罪行為作斗爭,以保衛國家安全,保衛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和社會主義制度,保護國有財產和勞動群眾集體所有的財產,保護公民私人所有的財產,保護公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維護社會秩序、經濟秩序,保障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順利進行。
第十七條 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二周歲不滿十四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情節惡劣,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核准追訴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對依照前三款規定追究刑事責任的不滿十八周歲的人,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依法進行專門矯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