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執法普法
① 執法和司法有哪些基本特點
(一)執法的概念、特點執法是法的執行的簡稱。人們通常在廣宏團義和狹義兩種含義上使用執法這個概念。
廣義上的執法:所有國家行政機關、司法機關和法律法規授權、行政主體委託的組織及其公職人員依照法定職權和程序貫徹實施法律的活動,包括一切執行法律、適用法律的活動。
狹義上的執法:國家行政機關和法律法規授權、行政主體委託的組織及其公職人員依照法定職權和程序行使行政管理職權、履行職責、實施法律的活動。
與司法等法律實施活動相比較,執法的特點主要包括:
(1)執法的主體具有法定性。
只能是國家行政機關和所屬的公職人員,以及法律授權和委託的組織及人員。
(2)執法內容具有廣泛性。
執法是以國家名義對社會實行全方位的組織和管理,它涉及國家社會、經濟生活的各個方面。
(3)執法活動具有單方面性。
執法行為雖然是雙方或多方的行為,但僅以行政機關單方面的決定而成立,不需要行政相對人的請求和同意。
(4)執法活動具有主動性。
陪檔執行法律是國家行政機關的法定職權,它既是國家行政機關對社會進行全面組織和管理的一項權力,又是國家行政機關所應當承擔和履行的一種職責。
(5)執法具有國家權威性、強制性、靈活性等特點。
(二)執法原則
1.依法行政原則:行政機關必須依照法定的許可權、法定程序和法治精神進行管理,越權無效。這是現代法治國家行政活動的一條最基本的原則。
該原則的具體要求是:
(1)執法的主體合法。國家行政機關的設立及其職權必須有法律依據,必須在法律規定的職權范圍內活動,越權違法,越權無效。
(2)執法的內容合法。執法活動是根據法律的規定進行的,執法的具體內容也要符合法律的規定。
(3)執法的程序合法。要嚴格按照法定的步驟、順序和時限執法,不得任意改變、省略和超越。
2.合理性原則:執法主體在執法活動中,特別是在行使自由裁量權進行行政管理時,必須做到適當、合理、公正,即符合法律的基本精神和目的,具有客觀、充分的事實根據和法律依據,與社會生活常理相一致。
(1)公平公正對待:行政合理性原則要求執法主體要平等地對待行政相對人,對於實施了同樣或類似行為的行政相對人應給予公平處理;
(2)考慮相關因素:行使自由裁量權時要以法律精神為指導,考慮相關因素,盡可能照顧到各方利益,在多方利益之間衡量時要合情合理,禁止偏袒,禁止謀私,嚴格控制自由裁量權的行使;
(3)以事實為根據:對於法律只有原則規定或沒有法律規定的,應以客觀、充分的事實根據為基礎,依據法律的基本精神和目的,遵循與社會公理相一致原則,公平合理地處理,執法還要符合當地的善良風俗。
(4)及時糾錯:對於不適當、不合理等顯失公平的執法行為應該依法及時予以糾正,宣布無效並予以撤銷。
3.講求效率原則:行政機關應當在依法行政的前提下,講求效率,主動有效地行使其權能,以盡可能低的成本取得最大的行政執法效益。
與國家立法機關、司法機關相比,行政機關更強調效率,要求執法主體從保護公民權利和國家權益出發,對行政相對人的各項請求作出及時反應,對各種行政事務通過執法作出及時反應。效率原則是建立在行政合法性原則基礎之上的,執法主體必須嚴格按照法定程序和法定許可權執法,不能以效率為借口而違反法律規定。
4.正當程序原則:執法機關在實施行政執法行為的過程中,必須遵循法定的步驟、方式、形式、順序和時限,執法要做到程序公正,不單方面接觸行政相對人,不在事先未通知和聽取行政相對人申辯意見的情況下作出對相對人不利的蔽亂橘處理。目的是使執法行為公平、公開、民主,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以促進行政權行使的合法性和合理性,提高行政效率。
5.比例原則:行政機關實施行政行為應兼顧行政目標的實現和相對人權益的保護,如果為了實現行政目標可能對相對人權益造成某種不利影響時,應使這種不利影響限制在盡可能小的范圍和限度內,使二者處於適度的比例。
其內涵分為三個方面:
(1)妥當性(適當性)原則:行政行為對於實現行政目的、目標是適當的。
(2)必要性原則:行政行為應以達到行政目的、目標為限,不能給相對人權益造成過度的不利影響,即行政的行使只能限於必要的度,以盡可能使相對人權益遭受最小的侵害。
(3)比例性原則:行政行為的實施應衡量其目的達到的利益與侵犯相對人的權益二者孰輕孰重。只有前者重於後者時,其行為才具合理性。行政行為在任何時候均不應給予相對人權益以超過行政目的、目標本身價值的損害。
6.誠實守信原則。其內涵分為兩個方面:
(1)行政信息真實原則。行政機關公布的信息應當全面、准確、真實。無論是向普通公眾公布的信息,還是向特定人或者組織提供的信息,行政機關都應當對其真實性承擔法律責任。
(2)保護公民信賴利益原則。非因法定事由並經法定程序,行政機關不得撤銷、變更已經生效的行政決定;因國家利益、公共利益或者其他法定事由需要撤回或者變更行政決定的,應當依照法定許可權和程序進行,並對行政管理相對人因此而受到的財產損失依法予以補償。
7.權責統一原則。其內涵分為兩個方面:
(1)行政效能原則。
行政機關依法履行經濟、社會和文化事務管理職責,要由法律、法規賦予其相應的執法手段,保證政令有效。
(2)行政責任原則。
行政機關違法或者不當行使職權,應當依法承擔法律責任。
這一原則的基本要求是行政權力和法律責任的統一,即執法有保障、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督、違法受追究、侵權須賠償。
(一)司法的概念、特點
司法又被稱為「法的適用」,通常指國家司法機關依照法定職權和程序,具體應用法律處理各種案件的專門活動。
這種專門活動是以國家名義實現其司法權的活動,是實施法律的一種方式,對實現立法目的、發揮法律的功能具有重要意義。
在許多情況下,只要公民和社會組織依照法律行使權利並履行義務,法律就能夠在社會實際生活中得以實現,而無須法的適用。只有在兩種情況下,才需要法的適用:一種情況是,當公民、社會組織和其他國家機關在相互關系中發生了自己無法解決的爭議,致使法律規定的權利或義務無法實現時,需要司法機關適用法律裁決糾紛,解決爭端;另一種情況是,當公民、社會組織和其他國家機關在其活動中遇到違法、違約或侵權時,需要司法機關適用法律制裁違法、犯罪,恢復權利。
司法權是指對案件事實和法律的判斷權和裁決權。根據憲法規定,我國的司法權包括審判權和撿察權。審判權是適用法律處理案件,作出判決和裁定的司法權;檢察權包括代表國家批准逮捕、提起公訴、不起訴、抗訴等司法權。司法活動不同於國家行政機關、社會組織和公民實施法律的活動,它具有被動性、中立性、終極性、形式性和專屬性等特點。
司法的特徵包括:
(1)司法的被動性
行政權在運行時具有主動性,而司法權則具有被動性。
行政權的運行總是積極主動地干預人們的社會活動和個人生活。
而司法權以「不告不理」為原則,非因訴方、控方請求不作主動干預。
(2)司法的中立性
行政權在它面臨各種社會矛盾時,其態度具有鮮明的傾向性,而司法權則具有中立性。
司法中立是指法院以及法官的態度不受其他因素,包括政府、政黨、媒體等影響,至少在個案的判斷過程中不應當受這些非法律因素影響。
(3)司法的形式性
行政權更注重權力結果的實質性,而司法權更注重權力過程的形式性。
(4)司法的專屬性
行政權具有可轉授性,司法權具有專屬性,不可轉授。
(5)司法的終極性
行政權效力具有非終極性,司法權效力具有終極性。司法權的終極性意味著它是最終的判斷權、最權威的判斷權。
(二)司法的原則
1.司法法治原則
我國的三大訴訟法都規定了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准繩的原則。以事實為依據,就是指司法機關審理一切案件,都只能以與案件有關的事實作為依據,而不能以主觀臆斷作依據。任何一個案件,都是一種客觀存在,由特定的、已經發生的事實構成。法理上人們普遍認為,以事實為依據的「事實」包括被合法證據證明了的事實和依法推定的事實。前一種事實屬於客觀事實的范圍,它是已經被具有證明力的、合法的證據所確定的事實。後一種事實是在案件客觀事實真相無法查明的情況下,依照法律中有關舉證責任和法律原則推定的事實。盡管這種事實可能與客觀事實有所不同,但是,在法律上能夠引起同樣的效果。以法律為准繩,就是指司法機關在司法過程中,要嚴格按照法律規定辦事,把法律作為處理案件的唯一標准和尺度。在查辦案件的全過程中,都要按照法定許可權和法定程序,依據法律的有關規定,確定案件性質,區分合法與違法、一般違法和犯罪等,並根據案件的性質,給予恰當正確的裁決。以法律為准繩,意味著在整個司法活動中,在審理案件中,法律是最高的標准,這是社會主義法治對司法提出的必然要求。
認真貫徹這項原則,首先要求在司法工作中,應當堅持實事求是、從實際出發的思想路線,重證據,重調查研究,不輕信口供;其次要求在司法工作中,堅持維護社會主義法律的權威和尊嚴,不僅要嚴格遵守實體法的規定,而且要嚴格執行程序法的各項規定。另外,還要求在司法工作中,正確處理依法辦事與堅持黨的政策的指導作用的關系。一方面,不能將堅持依法辦事和堅持黨的政策的指導作用對立起來;另一方面,也不能以政策改變、代替法律甚至取消法律,而是應當將兩者統一起來。
2.司法平等原則
在法的適用領域,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基本含義是:
(1)在我國,法律對於全體公民,不分民族、種族、性別、職業、社會出身、宗教信仰、財產狀況等,都是統一適用的,所有公民依法享有同等的權利並承擔同等的義務。
(2)任何權利受到侵犯的公民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的保護,不能歧視任何公民。
(3)在民事訴訟和行政訴訟中,要保證訴訟當事人享有平等的訴訟權利,不能偏袒任何一方當事人;
在刑事訴訟中,要切實保障訴訟參與人依法享有的訴訟權利。
(4)對任何公民的違法犯罪行為,都必須追究法律責任,依法給予相應的法律制裁,不允許有不受法律約束或凌駕於法律之上的特殊公民,任何超出法律之外的特殊待遇都是違法的。
實行這項原則的重要意義在於:這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必然要求,是建設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重要保證,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必要條件,也是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題中應有之義。
在法的適用中貫徹這一原則,要求在法治實踐中堅決反對封建特權思想,要求司法工作者在司法活動中必須忠於事實,忠於法律,忠於人民。
3.司法獨立原則
我國憲法、人民法院組織法、人民檢察院組織法、刑事訴訟法、民事訴訟法和行政訴訟法都對司法機關依法獨立行使職權作出了明確的規定。
根據憲法和有關法律的規定,這項原則的基本含義是:
(1)司法權的專屬性,即國家的司法權只能由國家各級審判機關和檢察機關統一行使,其他任何機關、團體和個人都無權行使此項權利;
(2)司法權行使的獨立性,即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依照法律獨立行使自己的職權,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非法干涉;
(3)司法權行使的合法性,即司法機關審理案件必須嚴格依照法律規定,正確適用法律,不得濫用職權,枉法裁判。
實行這項原則的意義在於:它是發揚社會主義民主、維護國家法制統一的需要,是保證司法機關正確適用法律的前提和正常行使職權的基本條件,也是維護社會主義司法公正的重要條件。
堅持司法機關獨立行使職權原則,並不意味著司法機關行使司法權可以不受任何監督和約束。
司法權如同其他任何權力一樣,都要接受監督和制約。
對司法權的監督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司法權要接受黨的領導和監督,這是司法權正確行使的政治保證。
(2)司法權要接受國家權力機關的監督,司法權由國家權力機關產生,並對國家權力機關負責。
因此,國家權力機關有權監督司法權的行使,司法機關也有義務接受國家權力機關的監督。
(3)司法機關的上、下級之間以及同級之間也存在監督和約束,這種監督和約束是通過司法制度中的一系列制度來體現和實現的。
(4)司法權也要接受行政機關、監察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民主黨派和人民群眾的監督,還要接受輿論的監督。
這些種類廣泛的監督形式和監督機制,有利於更好地行使司法權,並防止司法權的濫用等司法腐敗現象和行為。
4.司法責任原則
司法責任原則:司法機關和司法人員在行使司法權過程中侵犯了公民、法人和其他社會組織的合法權益,造成嚴重後果而應承擔的一種責任制度。
司法責任原則是根據權力與責任相統--的法治原則而提出的權力約束機制。司法機關和司法人員接受人民的委託,行使國家的司法權,掌握著重大的責任。按照權力與責任相一致的原則,一方面對司法機關和司法人員行使國家司法權給予法律保障,另一方面對司法機關及其司法人員的違法和犯罪行為給予嚴懲。只有將司法權力與司法責任結合起來,才能更好地增強司法機關和司法人員的責任感,防止司法過程中的違法行為,並對違法行為進行法律制裁,以更好地維護社會主義司法的威信和社會主義法制的權威和尊嚴。在我國,已頒布的《國家賠償法》《法官法》《檢察官法》等法律確立了司法責任制度,對於實現公正司法、廉潔司法必將產生深遠的影響。
5.司法公正原則
司法公正原則是指司法機關及其司法人員在司法活動的過程和結果中應堅持和體現公平和正義的原則。
司法公正是社會正義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包括實體公正和程序公正,其中實體公正主要是指司法裁判的結果公正,當事人的權益得到了充分的保障,違法犯罪者受到了應得的懲罰和制裁。程序公正主要是指司法過程的公正,司法程序具有正當性,當事人在司法過程中受到公平公正的對待。我國政府簽署加人的《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條約》第14條第1款規定:「所有的人在法庭和裁判所前一律平等。在判定對任何人提出的任何刑事指控或確定他在一件訴訟案件中的權利和義務時,人人有資格由一個依法設立的合格的、獨立的和無偏倚的法庭進行公正和公開的審訊。」這是對司法公正的最低標準的規定。司法活動的合法性、獨立性、有效性,裁判人員的中立性,當事人地位的平等性以及裁判結果的公正性,都是司法公正的必然要求和體現。
司法公正是司法的生命和靈魂,是司法的本質要求和終極價值准則。追求司法公正是司法的永恆主題,也是民眾對司法的期望。當今中國正在進行司法改革,它包括制度、程序和體制的改革以及建立現代司法制度,其最終目的就是為了實現司法公正,並通過司法公正維護和促進社會公正。
② 如何把握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之間的關系
把握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之間的關系的方法如下:
1、推進科學立法,以良法保障善治.
科學立法的核心在於尊重和體現客觀規律,推進科學立法,既要有正確的立法理念,也要有立法體制機制上的保障。准確反映客觀規律和人民意願,適應時代發展要求。
2、推進嚴格執法,保證法律嚴格實施。
深入開展重點領域專項執法行動,執法的規范化建設有了很大提升,執法的不透明不文明等現象明顯減少。
3、推進公正司法,守護社會公平正義。
司法質量效率和公信力持續提升,人民群眾對公平正義的獲得感不斷增強。
4、推進全民守法,培育良好法治環境。
當前推進全民守法,需要進一步加強普法,把法律交給人民,讓法治信仰根植於人民心中,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圍,才能共建法治國家。
法治的介紹
法制只是強調形式意義方面的內容,而法治既強調形式意義的內容又強調實質意義的內容。法制更偏重於法律的形式化方面,強調以法治國的制度、程序及其運行機制本身,它所關注的焦點是法律的有效性和社會秩序的穩定。
這也正是法治的第一方面,形式意義的法治所要求達到的目標。由此可見,法制是法治的前提條件和基礎。沒有法制,也就談不上法治。但另一方面,僅僅強調法律的形式化方面,還並不能揭示法治,尤其是實質意義的法治的更深一層的內涵。
③ 執法與司法區別
法律分析:司法與執法的區別主要表現在主體、內容、程序性要求、主動性四個方面。 主體方面:司法,司法機關(法院和檢察院)及其公職人員;執法,國家行政機關及其公職人員。內容方面:司法,對象是案件,內容是解決糾紛;執法,以國家的名義對社會進行全面管理,內容比司法廣泛。程序性要求:司法,有嚴格的程序性要求,如果違反程序,將導致司法行為的無效和不合法;執法,執法活動不如司法活動的程序性要求嚴格。主動性:司法,被動性,「不告不理」;執法;主動性和單方面性。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 第七條 國務院公安部門負責全國的治安管理工作。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公安機關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治安管理工作。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 第七條 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行使行政職權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造成損害的,該行政機關為賠償義務機關。 兩個以上行政機關共同行使行政職權時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造成損害的,共同行使行政職權的行政機關為共同賠償義務機關。 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在行使授予的行政權力時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造成損害的,被授權的組織為賠償義務機關。 受行政機關委託的組織或者個人在行使受委託的行政權力時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造成損害的,委託的行政機關為賠償義務機關。 賠償義務機關被撤銷的,繼續行使其職權的行政機關為賠償義務機關;沒有繼續行使其職權的行政機關的,撤銷該賠償義務機關的行政機關為賠償義務機關。
④ 執法和司法的區別
1、主體不同:執法主體為國家行政機關機器公職人員;司法主體為司法機關(法院和檢察院)及其公職人員。
2、內容不同:執法為以國家的名義對社會進行管理,內容比司法廣泛;司法對象是案件,主要內容是裁決涉及法律問題的糾紛和爭議及對有關案件進行處理。
3、程序要求不同:執法有相應的程序性規定,執法活動相對不如司法活動的程序性要求嚴格;司法有嚴格的程序性要求,如果違反程序將導致司法行為的無效和不合法。
4、優先原則不同:執法強調迅速、簡便、快捷,即效率至上;司法追求公開、公平、公正。
相關拓展:
1、執法
(1)執法的含義:執法,顧名思義是指掌管法律,手持法律做事,傳布、實現法律。在日常生活中,人們通常在廣義與狹義這兩種含義上使用這個概念。廣義的執法或法的執行是指國家行政機關、司法機關及其公職人員依照法定程序實施法律的活動。狹義的執法是指法的執行,國家行政機關和法律授權、委託的組織及其公職人員,在行使行政管理權的過程中,依照法定的職權和程序,貫徹實施法律的活動。
(2)執法的特點:執法是以國家的名義對社會生活進行全面管理,具有國家權威性;執法的主體是國家行政機關公職人員;執法具有國家強制性;執法具有主動性和單方面性。
(3)執法的原則:依法行政的原則;講求效能的原則;公平合理原則。
2、司法
(1)司法的含義:司法,又叫法的適用,是國家司法機關依照法定職權和程序,將法運用於具體案件的專門活動。
(2)司法的特點:司法是國家司法機關及其公職人員依法將法律適用於具體案件的專門活動。司法活動具有國家權威性和國家強制性。司法活動要依法進行。司法機關及其公職人員從事司法活動必須要在法定許可權內,在司法過程中要嚴格遵守程序法的有關規定,保證司法權正確、合法、及時地行使。司法活動要有表明法律適用結果的法律文書。這些法律文書具有法律約束力,能夠引起法律關系產生、變更和消滅。
(3)司法的原則:司法公正;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司法機關依法獨立行使職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