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司法政策
㈠ 刑事司法政策包括哪些內容
從總的方面看,包括三個基本方面:
【拓展資料】
第一方面是如何有效地預防、控制和懲治犯罪,這是刑事政策的首要內容。這一點大多數學者的看法應當是相似的,只不過在具體措辭上學者們常常交叉使用預防、控制、抑制、減少、制止、防止、遏制等術語,筆者在這里使用"預防、控制和懲治犯罪"的基本思路是:預防著眼於未然,懲治著眼於已然,而控制則著眼於將已經出現或已經有一定規模的犯罪現象控制在最低限度。
第二個方面是如何對待犯罪嫌疑人和犯罪人。
這一點可能不是所有的學者都同意,因此有必要稍加展開。綜觀人類歷史,一部刑罰史總的來說就是不斷從野蠻走向文明的歷史,不斷從不把犯罪人和犯罪嫌疑人當人看走向把犯罪人和犯罪嫌疑人當人看的歷史,特別是近代以來,人道主義和人權在刑事政策中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在對待犯罪嫌疑人和犯罪人的方式上越來越文明,許多殘酷的刑罰和刑罰執行方式都相繼被廢除,這種演變是刑事政策從單純關注懲治犯罪到關注犯罪嫌疑人和犯罪人的結果。
試想,如果只從預防、控制和懲治犯罪著眼,那麼乾脆把所有的犯罪分子都判死刑好了,那樣不就徹底根除了犯罪的危險了嗎?如果只從預防、控制和懲治犯罪著眼,那麼乾脆採取對司法機關採取軍隊的管理模式好了,那樣打擊犯罪不更有效率、更方便嗎?舉近的例子,我國1996年修訂刑事訴訟法,允許律師提前介入,廢止收容審查,1997年修訂刑法,確立罪刑法定,廢除類推制度等,這些重要刑事立法政策的確立不都是為了更人道、更文明地對待犯罪嫌疑人和犯罪人嗎?同樣,象我們現在在公檢法機關推行的"公正執法"、"文明執法",在監獄、勞教場所推行的"文明治監"、"文明治所"等政策,不都是從這方面著眼的嗎?
第三個方面的基本內容是對犯罪被害人的關注。從歷史上看,在現代訴訟制度建立之前,被害人是作為起訴者和控告者的角色參與訴訟的,現代訴訟制度建立之後,犯罪被認為是對國家利益的侵害,由國家專門的公訴機構來提起訴訟,此後被害人的權利不斷萎縮。 在'罪犯本位觀'的刑事司法政策下,刑事被告人逐步成為關注的重點,對他們的權利保障也日益受到重視。"因此,盡管刑事司法制度建立的初衷是為了保護被害人的利益,但卻常常使人感到刑事司法機構是為了保護犯罪人的利益和 滿足犯罪人的要求建立的,而不必太關注被害人的需要和權利。" 自上個世紀60年代起,被害人在各國刑事訴訟中的地位逐漸受到重視,被稱為"恢復被害人權利"的活動得到迅速發展。
導致這一變化的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基於人道主義考慮,認為減輕被害人的痛苦和損失是社會應負的人道主義責任,符合社會正義的要求;二是由於西方國家風起雲涌的民權運動和被害人權益保障運動的影響。最早強烈要求對其進行特別保護的是性犯罪的女性被害人及其支持者,他們強烈要求設立強奸案件被害人救援中心和咨詢機構,修改在審判中使她們陷入困境的證據規則。三是西方國家的矯正實踐表明,各種矯正罪犯的學說及其措施均未取得理想的效果,人們開始對徹底改造犯罪人失去信心,轉而考慮對刑事被害人的保護。
此外,對刑事被害人與犯罪人的和解、對被害人的賠償和補償等都被作為有效的刑事制裁措施和犯罪人回歸社會的重要因素加以認識。
在上述背景下,各國紛紛通過立法和司法改革來加強刑事訴訟對刑事被害人的保障,刑事被害人的權益與地位不斷得到改善。我國1996年修訂刑事訴訟法時,也順應了這一時代要求,加強了對犯罪受害人的權利保障,如將犯罪受害人的訴訟地位由一般的訴訟參與人提高到當事人的地位,擴大了犯罪受害人的直接起訴權,等等。 可見,把對刑事被害人的政策作為刑事政策的一部分獨立內容來看待,實有必要。
㈡ 新刑法減刑政策的詳細規定是什麼
對 有期徒刑 的犯人進行 減刑 本質上是屬於一種獎勵性的措施的,也是希望能夠通過國家的這種做法讓當事人珍惜出獄以後的生活,對我國的法律制度有一個更加全面的認識的,不過減刑這也是一件事關重大的事情。可能很多人從來都沒有仔細的去了解過新 刑法 減刑政策的詳細規定是什麼? 新刑法減刑政策的詳細規定是什麼? 為進一步規范減刑、 假釋 案件的審理程序,確保減刑、假釋案件審理的合法、公正,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 刑事訴訟法 》有關規定,結合減刑、假釋案件審理工作實際,制定本規定。 第一條 對減刑、假釋案件,應當按照下列情形分別處理: (一)對被判處 死刑緩期執行 的罪犯的減刑,由罪犯服刑地的高級人民法院在收到同級監獄管理機關審核同意的減刑建議書後一個月內作出裁定; (二)對被判處無期徒刑的罪犯的減刑、假釋,由罪犯服刑地的高級人民法院在收到同級監獄管理機關審核同意的減刑、假釋建議書後一個月內作出裁定,案情復雜或者情況特殊的,可以延長一個月; (三)對被判處有期徒刑和被減為有期徒刑的罪犯的減刑、假釋,由罪犯服刑地的中級人民法院在收到執行機關提出的減刑、假釋建議書後一個月內作出裁定,案情復雜或者情況特殊的,可以延長一個月; (四)對被判處 拘役 、 管制 的罪犯的減刑,由罪犯服刑地中級人民法院在收到同級執行機關審核同意的減刑、假釋建議書後一個月內作出裁定。 對 暫予監外執行 罪犯的減刑,應當根據情況,分別適用前款的有關規定。 第二條 人民法院受理減刑、假釋案件,應當審查執行機關移送的下列材料: (一)減刑或者假釋建議書; (二)終審法院裁判文書、執行通知書、歷次減刑裁定書的復印件; (三)罪犯確有悔改或者 立功 、重大立功表現的具體事實的書面證明材料; (四)罪犯評審鑒定表、獎懲審批表等; (五)其他根據案件審理需要應予移送的材料。 報請假釋的,應當附有 社區矯正 機構或者基層組織關於罪犯假釋後對所居住社區影響的調查評估報告。 人民檢察院對報請減刑、假釋案件提出檢察意見的,執行機關應當一並移送受理減刑、假釋案件的人民法院。 經審查,材料齊備的,應當 立案 ;材料不齊的,應當通知執行機關在三日內補送,逾期未補送的,不予立案。 第三條 人民法院審理減刑、假釋案件,應當在立案後五日內將執行機關報請減刑、假釋的建議書等材料依法向社會公示。 公示內容應當包括罪犯的個人情況、原判認定的 罪名 和刑期、罪犯歷次減刑情況、執行機關的建議及依據。 公示應當寫明公示期限和提出意見的方式。公示期限為五日。 第四條 人民法院審理減刑、假釋案件,應當依法由審判員或者由審判員和人民陪審員組成合議庭進行。 第五條 人民法院審理減刑、假釋案件,除應當審查罪犯在執行期間的一貫表現外,還應當綜合考慮犯罪的具體情節、原判 刑罰 情況、財產刑執行情況、附帶民事裁判履行情況、罪犯退贓退賠等情況。 人民法院審理假釋案件,除應當審查第一款所列情形外,還應當綜合考慮罪犯的年齡、身體狀況、性格特徵、假釋後生活來源以及監管條件等影響再犯罪的因素。 執行機關以罪犯有立功表現或重大立功表現為由提出減刑的,應當審查立功或重大立功表現是否屬實。涉及發明創造、技術革新或者其他貢獻的,應當審查該成果是否系罪犯在執行期間獨立完成,並經有關主管機關確認。 第六條 人民法院審理減刑、假釋案件,可以採取 開庭審理 或者書面審理的方式。但下列減刑、假釋案件,應當開庭審理: (一)因罪犯有重大立功表現報請減刑的; (二)報請減刑的起始時間、間隔時間或者減刑幅度不符合司法解釋一般規定的; (三)公示期間收到不同意見的; (四)人民檢察院有異議的; (五)被報請減刑、假釋罪犯系 職務犯罪 罪犯,組織(領導、參加、包庇、縱容)黑社會性質組織犯罪罪犯,破壞金融管理秩序和金融詐騙犯罪罪犯及其他在社會上有重大影響或社會關注度高的; (六)人民法院認為其他應當開庭審理的。 第七條 人民法院開庭審理減刑、假釋案件,應當通知人民檢察院、執行機關及被報請減刑、假釋罪犯參加庭審。 人民法院根據需要,可以通知證明罪犯確有悔改表現或者立功、重大立功表現的 證人 ,公示期間提出不同意見的人,以及鑒定人、翻譯人員等其他人員參加庭審。 第八條 開庭審理應當在罪犯刑罰執行場所或者人民法院確定的場所進行。有條件的人民法院可以採取視頻開庭的方式進行。 在社區執行刑罰的罪犯因重大立功被報請減刑的,可以在罪犯服刑地或者居住地開庭審理。 第九條 人民法院對於決定開庭審理的減刑、假釋案件,應當在開庭三日前將開庭的時間、地點通知人民檢察院、執行機關、被報請減刑、假釋罪犯和有必要參加庭審的其他人員,並於開庭三日前進行公告。 第十條 減刑、假釋案件的開庭審理由審判長主持,應當按照以下程序進行: (一)審判長宣布開庭,核實被報請減刑、假釋罪犯的基本情況; (二)審判長宣布合議庭組成人員、檢察人員、執行機關代表及其他庭審參加人; (三)執行機關代表宣讀減刑、假釋建議書,並說明主要理由; (四)檢察人員發表檢察意見; (五)法庭對被報請減刑、假釋罪犯確有悔改表現或立功表現、重大立功表現的事實以及其他影響減刑、假釋的情況進行調查核實; (六)被報請減刑、假釋罪犯作最後陳述; (七)審判長對庭審情況進行總結並宣布休庭評議。 第十一條 庭審過程中,合議庭人員對報請理由有疑問的,可以向被報請減刑、假釋罪犯、證人、執行機關代表、檢察人員提問。 庭審過程中,檢察人員對報請理由有疑問的,在經審判長許可後,可以出示 證據 ,申請證人到庭,向被報請減刑、假釋罪犯及證人提問並發表意見。被報請減刑、假釋罪犯對報請理由有疑問的,在經審判長許可後,可以出示證據,申請證人到庭,向證人提問並發表意見。 第十二條 庭審過程中,合議庭對證據有疑問需要進行調查核實,或者檢察人員、執行機關代表提出申請的,可以宣布休庭。 第十三條 人民法院開庭審理減刑、假釋案件,能夠當庭宣判的應當當庭宣判;不能當庭宣判的,可以擇期宣判。 第十四條 人民法院書面審理減刑、假釋案件,可以就被報請減刑、假釋罪犯是否符合減刑、 假釋條件 進行調查核實或聽取有關方面意見。 第十五條 人民法院書面審理減刑案件,可以提訊被報請減刑罪犯;書面審理假釋案件,應當提訊被報請假釋罪犯。 第十六條 人民法院審理減刑、假釋案件,應當按照下列情形分別處理: (一)被報請減刑、假釋罪犯符合法律規定的減刑、假釋條件的,作出予以減刑、假釋的裁定; (二)被報請減刑的罪犯符合法律規定的 減刑條件 ,但執行機關報請的減刑幅度不適當的,對減刑幅度作出相應調整後作出予以減刑的裁定; (三)被報請減刑、假釋罪犯不符合法律規定的減刑、假釋條件的,作出不予減刑、假釋的裁定。 在人民法院作出減刑、假釋裁定前,執行機關書面申請撤回減刑、假釋建議的,是否准許,由人民法院決定。 第十七條 減刑、假釋裁定書應當寫明罪犯原判和歷次減刑情況,確有悔改表現或者立功、重大立功表現的事實和理由,以及減刑、假釋的法律依據。 裁定減刑的,應當註明刑期的起止時間;裁定假釋的,應當註明 假釋考驗期 的起止時間。 裁定調整減刑幅度或者不予減刑、假釋的,應當在裁定書中說明理由。 第十八條 人民法院作出減刑、假釋裁定後,應當在七日內送達報請減刑、假釋的執行機關、同級人民檢察院以及罪犯本人。作出假釋裁定的,還應當送達社區矯正機構或者基層組織。 第十九條 減刑、假釋裁定書應當通過互聯網依法向社會公布。 第二十條 人民檢察院認為人民法院減刑、假釋裁定不當,在法定期限內提出書面糾正意見的,人民法院應當在收到糾正意見後另行組成合議庭審理,並在一個月內作出裁定。 第二十一條 人民法院發現本院已經生效的減刑、假釋裁定確有錯誤的,應當依法重新組成合議庭進行審理並作出裁定;上級人民法院發現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生效的減刑、假釋裁定確有錯誤的,應當指令下級人民法院另行組成合議庭審理,也可以自行依法組成合議庭進行審理並作出裁定。 第二十二條 最高人民法院以前發布的司法解釋和規范性文件,與本規定不一致的,以本規定為准。 時間限制等都有著非常明確的規定的,因為減刑當然是要對犯人在關押期間進行各種各樣的考核,一般都是先由公安機關提出了減刑建議書,並且提交到上一級的有關部門經過批准以後才會對當事人進行減刑的。而且,有些犯罪性質特別惡劣的犯人,無論如何都沒有機會減刑的。
㈢ 寬嚴相濟的刑事政策司法解釋
法律分析:寬嚴相濟刑事政策是我國的基本刑事政策,貫穿於刑事立法、刑事司法和刑罰執行的全過程,是懲辦與寬大相結合政策在新時期的繼承、發展和完善,是司法機關懲罰犯罪,預防犯罪,保護人民,保障人權,正確實施國家法律的指南。
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寬嚴相濟刑事政策的若干意見》 寬嚴相濟刑事政策是我國的基本刑事政策,貫穿於刑事立法、刑事司法和刑罰執行的全過程,是懲辦與寬大相結合政策在新時期的繼承、發展和完善,是司法機關懲罰犯罪,預防犯罪,保護人民,保障人權,正確實施國家法律的指南。為了在刑事審判工作中切實貫徹執行這一政策,特製定本意見。
㈣ 什麼是寬嚴相濟的刑事司法政策
寬嚴相濟的刑事政策可以通過對「寬」、「嚴」和「濟」這三個關鍵詞進行分析,從而揭示其基本蘊含。
寬嚴相濟的「寬」是指寬大、寬緩和寬容。寬嚴相濟的「寬」具有以下兩層含義:一是該輕而輕,二是該重而輕。該輕而輕,是罪刑均衡原則的題中之義,也合乎刑法公正的要求。對於那些較為輕微的犯罪,本來就應當處以較為輕緩的刑罰。該重而輕,是指所犯罪行較重,但被告人具有坦白、自首或者立功等法定和酌定情節的,法律上予以寬宥,在本應判處較重之刑的情況下判處較輕之刑。該重而輕,體現了刑法對於犯罪人的感化,對於鼓勵犯罪分子悔過自新具有重要意義。
寬嚴相濟的「寬」,表現為以下三種情形:
一是非犯罪化。非犯罪化是指本來作為犯罪處理的行為,基於某種刑事政策的要求,不作為犯罪處理。非犯罪可以分為立法上的非犯罪化與司法上的非犯罪化。立法上的非犯罪化是指將本來作為犯罪處理的行為通過立法方式將其從犯罪范圍中去除。司法上的非犯罪化是指刑法雖然規定為犯罪,但由於犯罪情節輕微、危害不大,在司法過程中對這種行為不作為犯罪處理。非犯罪化體現了刑法的輕緩化,因而是寬嚴相濟刑事政策的重要內容。
二是非監禁化。非監禁化是指某一行為雖然構成犯罪,但根據犯罪情節和悔罪表現,判處非監禁刑或者採取緩刑、假釋等非監禁化的刑事處遇措施。我國刑法中的非監禁刑包括管制、罰金和剝奪政治權利等,這種非監禁刑相對於監禁刑而言,由於其對犯罪分子不予關押,因而是刑法輕緩化的體現。此外,緩刑是對被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犯罪分子,由於犯罪情節較輕,具有悔罪表現而適用的一種非監禁化的刑事處遇措施,主要解決輕刑犯的非監禁化問題。假釋是對被判處有期徒刑、無期徒刑的犯罪分子,由於其認真遵守監規,接受教育改造,確有悔罪表現而適用的一種非監禁化的刑事處遇措施,主要解決重刑犯的非監禁化問題。緩刑和假釋都是附條件地對犯罪分子不予關押,以體現對犯罪分子的寬大處理。
三是非司法化。非司法化是就訴訟程序而言的,在一般情況下,凡是涉嫌犯罪的都應進入刑事訴訟程序。但在某些情況下,犯罪情節較輕或者刑事自訴案件,可以經過刑事和解,不進入刑事訴訟程序案件便得以了結。非司法化,是對輕微犯罪案件在正式的刑事訴訟程序之外得以結案的一種方式,體現了對輕微犯罪的寬緩處理。
寬嚴相濟的「嚴」,是指嚴格、嚴厲和嚴肅。這里的嚴格是指法網嚴密,有罪必罰。嚴厲是指刑罰苛厲,從重懲處。嚴肅是指司法活動循法而治,不徇私情。在上述三種「嚴」的含義中,尤其應當注意的是嚴格與嚴厲。儲槐植教授曾經指出四種刑罰模式:嚴而不厲、厲而不嚴、不嚴不厲、又嚴又厲。嚴而不厲是指法網嚴密,刑罰卻並不苛厲。厲而不嚴則是指刑罰苛厲,法網卻並不嚴密。顯然,我們應當追求的是嚴而不厲,擯棄厲而不嚴。在此,存在著嚴與厲之間的負相關性:嚴可以降低厲,不嚴則必然以厲為補償。例如,十個人犯罪,每個人都受到刑罰處理,只要每人判處五年有期徒刑就足以維持刑罰的威懾力。但如果只有五個人受到刑罰處罰,另五個人逍遙法外,那麼為維持同等水平的刑罰威懾力,對五個受到刑罰處罰的犯罪人每人就要判處十年有期徒刑。換言之,逍遙法外的五個犯罪人的刑罰轉嫁到了受到刑罰處罰的五個犯罪人身上。這就是義大利刑法學家貝卡里亞所揭示的刑罰不在於嚴厲,而在於使犯罪分子及時受到懲罰的原理。因此,寬嚴相濟的「嚴」雖然同時包含嚴格與嚴厲這兩個方面的精神,但我們更應當強調的是嚴格,即該作為犯罪處理的一定要作為犯罪處理,該受到刑罰處罰的一定要受到刑罰處罰。當然,對於嚴重犯罪仍然應當堅持「嚴打」,也就是該重而重,發揮刑罰的威懾力。
寬嚴相濟的「濟」,具有以下三層含義:
一是救濟,即所謂以寬濟嚴、以嚴濟寬。刑罰的寬與嚴是相對而言的,例如死緩相對於死刑立即執行而言是一種寬緩的處理;但死緩相對於無期徒刑而言又是一種嚴厲的處理。正因為寬嚴具有相對性,沒有寬則沒有嚴,沒有嚴也就沒有寬。因此,應以以寬濟嚴,也就是通過寬以體現嚴;以嚴濟寬,也就是通過嚴以體現寬。
二是協調,即所謂寬嚴有度、寬嚴審勢。寬嚴有度是指保持寬嚴之間的平衡:寬,不能寬大無邊;嚴,不能嚴厲無比。寬嚴審勢是指寬嚴的比例、比重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應當根據一定的形勢及時地進行調整。我認為,寬嚴審勢要做到以下三點:(1)因時而宜。中國古人就有「刑罰世輕世重」的經驗之談,刑罰之輕重取決於一個時期的治安狀況與犯罪態勢。刑罰該寬時一定要寬,該嚴時一定要嚴。當然,何時該寬何時該嚴,我們一定要作出科學判斷,否則將寬嚴皆誤。(2)因地而宜。犯罪發生在一個具體的區域,其影響也往往以犯罪地為中心呈現出逐漸減少的趨勢。因此,刑事政策的制定應當考慮某一特定地區的治安狀況與犯罪態勢,刑罰的輕重應當在一定程度上取決於一個地區的犯罪率的高低。在這種情況下,全國統一的刑事政策如何與各地的具體犯罪態勢相結合,這也是寬嚴相濟刑事政策所要考慮的因素。(3)因罪而宜。對於重罪,一般而言應當從重處罰。對於輕罪,一般而言應當從輕處罰。當然,重中有輕,輕中有重,惟此才能用刑得當。此外,對於慣犯、累犯以及亡命之徒,應當重刑懲處。對於偶犯、初犯,應當從輕發落。尤其對於青少年犯罪,應當堅持「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針,最大限度地予以寬緩處理。
三是結合,即所謂寬中有嚴、嚴中有寬。寬和嚴雖然是有區別的,並且不同時期、不同犯罪和不同犯罪人,應當分別採取寬嚴不同的刑罰:該寬則寬,該嚴則嚴。但這並不意味著寬而無嚴或者嚴而無寬。實際上,既無絕對的寬又無絕對的嚴,應當寬嚴並用。例如在對嚴重犯罪實行「嚴打」方針,以從嚴懲治為主,但並不意味著一概不加區別地適用最重之刑。某些犯罪分子,所犯罪行雖然極其嚴重應當受到刑罰的嚴厲制裁,但如果坦白、自首或者立功的,在從重處罰的同時還要做到嚴中有寬,使犯罪人在受到嚴厲懲處的同時感受到刑罰的體恤與法律的公正,從而認罪服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