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訴訟時效司法解釋2108

訴訟時效司法解釋2108

發布時間: 2023-09-14 04:51:31

① 最新民法總則訴訟時效司法解釋

法律分析:第一條 民法總則施行後訴訟時效期間開始計算的,應當適用民法總則第一百八十八條關於三年訴訟時效期間的規定。當事人主張適用民法通則關於二年或者一年訴訟時效期間規定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第二條 民法總則施行之日,訴訟時效期間尚未滿民法通則規定的二年或者一年,當事人主張適用民法總則關於三年訴訟時效期間規定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第三條 民法總則施行前,民法通則規定的二年或者一年訴訟時效期間已經屆滿,當事人主張適用民法總則關於三年訴訟時效期間規定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第四條 民法總則施行之日,中止時效的原因尚未消除的,應當適用民法總則關於訴訟時效中止的規定。第五條 本解釋自2018年7月23日起施行。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八十八條 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但是,自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權利人的申請決定延長。

第一百八十九條 當事人約定同一債務分期履行的,訴訟時效期間自最後一期履行期限屆滿之日起計算。

第一百九十二條 訴訟時效期間屆滿的,義務人可以提出不履行義務的抗辯。

訴訟時效期間屆滿後,義務人同意履行的,不得以訴訟時效期間屆滿為由抗辯;義務人已經自願履行的,不得請求返還。

第一百九十三條 人民法院不得主動適用訴訟時效的規定。

② 民法典訴訟時效司法解釋

一、民法典對訴訟時效的規定是什麼
1、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
2、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條 【普通訴訟時效、最長權利保護期間】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但是,自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權利人的申請決定延長。
二、訴訟時效中斷的情形有哪些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訴訟時效中斷,從中斷、有關程序終結時起,訴訟時效期間重新計算:
(1)權利人向義務人提出履行請求;
(2)義務人同意履行義務;
(3)權利人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
(4)與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情形。
三、訴訟時效中止包括哪些情形
訴訟時效中止的情形:
(一)不可抗力;
(二)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沒有法定代理人,或者法定代理人死亡、喪失民事行為能力、喪失代理權;
(三)繼承開始後未確定繼承人或者遺產管理人;
(四)權利人被義務人或者其他人控制;
(五)其他導致權利人不能行使請求權的障礙。自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滿六個月,訴訟時效期間屆滿。

③ 兩年訴訟時效怎麼計算

問題一:如何計算訴訟時效期間 該條規定了我國訴訟時效期間計算的起點是從權利人知道或應當知道自己的權利被侵害時起開始計算。依據我國的民法規定,訴訟時效可分為三種:1、普通訴訟時效:即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2年。2、特別訴訟時效:法律對一些特別的民事權利,有必要適用更長或更短一些的訴訟時效期間。如法律規定訴訟時效期間為一年的情形有:(1)身體受到傷害要求賠償的。(2)出售質量不合格的商品未聲明的。(3)延期或拒付租金的。(4)寄存財務被丟失或損壞的。另外,法律規定涉外買賣合同的訴訟時效期間為4年。3、最長訴訟時效期間:這是指權利人不知道也不應當知道自己的權利被侵害了,在此情形下,訴訟時效期間從侵害之日起計算20年,超過20年的,法院將不予保護。理論界在對最長訴訟時效的理解不一。一種觀點認為它是關於最長訴訟時效的規定,也有學者認為它是關於除斥期間的規定,還有的則認為它是關於權利的最長保護期限的規定。筆者認為第三種觀點較為可取。《民法通則》規定的20年期間之所以不是除斥期間,是因為它不是權利的存續期間,而是權利的保護期間,與除斥期間不同。20年的訴訟時效期間屆滿後,義務人自願履行,權利人有權接受履行,並不構成不當得利。此外,除斥期間一般時間較短,以20年為除斥期間未免違背除斥期間的性質和功能。現實生活中存在著大量的適用各種訴訟時效的法律事實,這些法律事實怎樣適用訴訟時效昌神,以及怎樣計算訴訟時效,並且是否存在終止、中斷的法定事由,對此,我國《民法通則》135條作出明確規定,即從權利人知道或應當知道時起計算訴訟時效。權利人知道或應當知道自己的權利遭到了侵害,這是其請求法院保護權利的基礎,從這一時間點開始計算訴訟時效期間,符合訴訟時效是權利人請求法院保護權利的法定期御迅燃間的本質。知道權利遭到了侵害,是指權利人現實地於主觀上已明白自己權利被侵害的事實的發生。應當知道權利遭到侵害,指權利人盡管於主觀上不明白其權利已被侵害的事實,但他對權利被侵害事實的不知情,是出於對自己的權利未盡必要注意的情況。因此,我國法律對訴訟時效期間起點的計算採用的是從主觀和客觀兩個方面結合的方式來規定。對於兩年訴訟時效期間(即普通訴訟時效期間)來說,因其在社會生活中大量出現適用該規定的法律事實。因此,如何適用該規定顯得尤為重要。一般來說,對於適用兩年訴訟時效期間的法律事實來說,是從權利人知道或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時起計算,而往往是從權利人主張權利時遭到拒絕後啟動訴訟時效。在訴訟時效啟動後,如發生了權利人再次主張權利,義務人同意履行的情形,則訴訟時效將再次啟動,重新計算。在訴訟時效啟動後的最後六個月,如發生不可抵抗或其他障礙不能行使請求權的,訴訟時效中止,待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訴訟時效繼續計算,這就是訴訟時效中止。它與訴訟時效中斷的不同,它是發生在訴訟時效期間的最後六個月內,並且須有法定理由來啟動它,如不可抗力等法定障礙。並且他們二者的法律後果也不同。前者的啟動理由發生後,期間重新計算,並且在20年內無次數的限制,後者在啟動理由結束後,期間繼續被計算,往往是減去了法定障礙事由存續的期間。另外還有一種法定事由可被訴訟時效期間的停止,就是訴訟時效期間的延長。《民法通則》規定:訴訟時效期間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長訴訟時效期間。對此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

問題二:訴訟時效具體計算,以具體日期為例. 是2011.4.2----2013.4.1,簡單的你就這么看,如果你是到2011.4.2----2013.4.2.來算的話,日期展開來,其中有2011.4.2--2012.4.2--2013.4.2是不是出現了3次4.2,第一次是計算的開始,那第3次不就等於第3年的開始了嗎?

問題三:訴訟時效期限如何計算 沒有超過。你在2006年3月28號向法院提起訴訟,未到兩年。根據《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五條 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二年,法律另有規定的鎮虛除外。
提起訴訟,訴訟時效中斷。
根據《民法通則》第一百四十條 訴訟時效因提起訴訟、當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訴訟時效期間重新計算。

問題四:欠條和借條兩年的訴訟時效是怎麼算得 借款的訴訟時效一般是兩年,但是欠條跟借條又有所不同,欠條是從書寫欠條時計算兩年,借條一般是從需要歸還的時間計算兩年。如果沒有規定還款時間,從主張之日起計算兩年。

問題五:法律時效2年和時效20年有什麼區別? 2年是普通訴訟時效,從知道或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計算;
20年是最常訴訟時效,從權利被侵害時計算。
比如說吧1990張三的權利被侵害,如果張三知道,訴訟時效到1992年,可是2010年張三才知道,張三依舊可以向法院請求保護權利。要注意的是20年是最常保護期限,2010已是訴訟時效最後一年了,張三應該盡快提起訴訟,不能以為還有兩年的時間。
實踐中,要具體到日計算。
1、訴訟時效中斷了,中斷的原因消除後,訴訟時效開始重新計算,還是兩年。20年對中斷也有影響,比如距離20年還有一個月中斷了,訴訟時效開始重新計算,就只有一個月時間了,而不是兩年。
2、這樣是喪失勝訴權了,因為法律關系不能無期限地處於一種不穩定的狀態中。總之不管中斷多少次,重新計算多少次,訴訟時效最長不能超過20年。
3、這樣的新聞還沒看到,但我持保留意見,我認為司法機關應該保證法律的正確適用。因為法律中明確規定了,超過訴訟時效起訴,應該駁回訴訟請求。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153、當事人超過訴訟時效期間起訴的,人民法院應予受理。受理後查明無中止、中斷、延長事由的,判決駁回其訴訟請求。

問題六:民事訴訟時效期一般為兩年,請問這個時效期是從什麼時候算起的兩年?是違約開始還是違約結束算起? 訴訟時效期是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計算,但是,從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長訴訟時效期間。
(1)普通訴訟時效 :《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五條: 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二年,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2)短期訴訟時效:《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六條 下列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一年:
(一)身體受到傷害要求賠償的;
(二)出售質量不合格的商品未聲明的;
(三)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
(四)寄存財物被丟失或者損毀的。
(3)最長訴訟時效:《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七條:訴訟時效期間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算。但是從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長訴訟時效期間。

問題七:訴訟時效2年按多少天一年算數的? 民事權利受到侵害的權利人在法定的時效期間內不行使權利,失去法律保護。根據《民法通則》規定,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二年。期間以時、日、月、年計算。期間開始的時和日,不計算在期間內。 期間屆滿的最後一日是節假日的,以節假日後的第一日為期間屆滿的日期。當事人約定的期間不是以月、年第一天起算的,一個月為三十日,一年為三百六十五日。
人民法院關於適用《民法通則》的意見
198、當事人約定的期間不是以月、年第一天起算的,一個月為三十日,一年為三百六十五日。
期間的最後一天是星期日或者其他法定休假日,而星期日或者其他法定休假日有變通的,以實際休假日的次日為期間的最後一天。
《民法通則》
第一百三十五條 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二年,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民事訴訟法》
第八十二條 期間包括法定期間和人民法院指定的期間。
期間以時、日、月、年計算。期間開始的時和日,不計算在期間內。
期間屆滿的最後一日是節假日的,以節假日後的第一日為期間屆滿的日期。
期間不包括在途時間,訴訟文書在期滿前交郵的,不算過期。

問題八:訴訟時效如何計算?什麼情況下可以延長? 1/自知道或應該知道,時效為二年.最多不能超過二十年.(超過二十年的,特殊情況需要院長審批).
2/時效還有中止/中斷:(1)因不可抗力而時效中止,在中止情形消失,時效為六個月.(2)請求有關部門權利保護的,時效中斷.

問題九:合同違約的訴訟時效如何計算 下列情形為一年:1、在買賣合同中,出賣人出售不合格產品未聲明的(合同法已將這種情況的訴訟時效規定為兩年);2、在租賃合同中,延付或拒付租金的;3、在保管合同中,寄存財物被丟失或毀損的。二是,如果單行法對某類合同有專門規定的,適用該單行法的規定。其訴訟時效自然也適用單行法的規定。關於訴訟時效的起算時間具體而言,有如下幾種情況:(1)合同請求權系附條件、附期限的,應從停止條件成就,始期到來時起算。(2)如合同規定有履行期限的,應自履行期限屆滿時起計算。(3)如合同沒有規定履行期限的,應從權利人可以行使權利之時起計算。(4)合同無效或合同被撤銷後的返還請求權,應自合同被確認為無效或被撤銷時起計算。(5)如合同的標的為不作為的,其訴訟時效自合同義務人違反不作為義務時起計算。(6)因違約行為而產生的強制實際履行權、損害賠償請求權和違約金請求權。應自違約行為成立時起計算。權利被侵害後,因特殊情況而同時適用一般訴訟時效期間與長期訴訟時效期間,發生訴訟時效期間的競合時,應適用長期訴訟時效。關於訴訟時效的中止、中斷及延長等內容,也應依據民法通則的規定。

問題十:怎樣計算人身損害賠償的訴訟時效 但是,這一年的訴訟時效期間從何時開始起算,司法實踐中存在較多的爭議。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若干問題的意見》第168條的規定,人身損害賠償的訴訟時效期間,傷害明顯的,從傷害之日起算;傷害當時未曾發現,後經檢查確診並能證明是由侵害引起的,從傷勢確診之日起算。雖然我國民法通則第137條規定訴訟時效期間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計算,上述最高法院司法解釋也對人身損害賠償案件訴訟時效期間的起算做出了進一步的規定,但是實踐中有時還是難以把握。應當說,訴訟時效期間的計算與訴訟時效制度的立法價值有關。學界通說一般將訴訟時效制度的立法價值歸結為以下四個方面:第一,督促權利人及時行使權利。第二,穩定社會經濟秩序,保護交易安全。第三,便利法院的審理工作。第四,保護債務人,使之不致因很久以前發生的、難以澄清的事件而被提出履行債務的以前。只有確保權利人和義務人合理明確的語氣,訴訟時效制度對於權利人才不是一種無法預知、令人措手不及的損害,對於義務人才不是一種名義上享有但卻無法正確把握的權利。因此,訴訟時效制度本身必須表現出較高的確定性,以便指引當事人調整行為和安排生活。關於訴訟時效期間的起算,世界各國主要有兩種方式:一是主觀標准,即從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開始計算。我國即採用此種方式。所謂知道權利被侵害,是指權利人已經在主觀上明確知道了自己的權利被侵害,這是一種確定的主觀狀態;而所謂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是指雖然權利人主觀上不知道自己的權利被侵害,但是從他所處的環境來看,他已經具備了從主觀上明確知道自己的權利被侵害的條件,只是由於他本人的懈怠才不知道權利被侵害的事實,這是一種推定的主觀狀態。二是客觀標准,即從權利可以行使之時起算。如《日本民法典》第166條規定,消滅時效,自權利可以行使時起進行。《義大利民法典》第2935條規定,消滅時效自權利得主張之日起開始。所謂權利可以行使之時,是指行使權利時不存在法律上的障礙,至於權利人主觀上是否知道權利被侵害則在所不問。就這兩種方式而言,應當說各有利弊。按照主觀標准,有時雖然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但是由於客觀上或法律上的障礙而不能行使權利,比如在道路交通事故發生後肇事方逃逸的,權利人雖然明知權利被侵害,但是根本不知道侵權人究竟是誰,顯然無從行使權利。若此時法院仍以超過訴訟時效期間為由而不保護權利人的利益,將有悖於訴訟時效制度設立的初衷。畢竟,訴訟時效制度的目的在於督促權利人及時行使權利,而不在於侵奪權利人的權利,也不在於縱容義務的不履行及規避民事責任的承擔。按照客觀標准,有時權利行使雖然不存在法律上的障礙,但是權利人主觀上確實不知道權利被侵害,此時開始起算顯然對權利人過於嚴苛。那麼,在司法實踐中,應該如何確定權利行使的時間?衷震律師認為,應區別具體情形,從權利人的主、客觀兩個方面考慮,盡量做出對權利人有利的解釋。具體來說,在權利行使不存在障礙的情況下,對於人身損害比較明顯的,若受害人所受傷害比較輕微,以受到侵害之日起開始計算訴訟時效期間;若受害人所受傷害比較嚴重,需要住院治療的,沒有構成傷殘的以治療終結之日開始起算;構成傷殘的,以做出傷殘鑒定之日起開始起算;需要後續治療的,後續治療部分以後續治療終結之日開始起算。對於人身損害不明顯的,後經檢查確診並能證明是有侵害引起的,從傷勢確診之日起算。在權利行使存在障礙的情況下,則要等到障礙消除時,再按照以上所述的不同情形確定訴訟時效期間的起算之日。

④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訴訟時效的司法解釋現行有效嗎

為正確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以下簡稱民法總則)關於訴訟時效制度的規定,妥善處理民法總則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以下簡稱民法通則)關於訴訟時效制度主要不同規定的銜接問題,2018年7月2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744次會議通過了法釋〔2018〕12號《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訴訟時效制度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解釋》),並於2018年7月23日起施行。
一、據最高人民法院民二庭負責人介紹,本次《解釋》的的出台主要基於以下幾個方面的因素:
一是制定《解釋》是依法構建誠信社會、維護社會交易秩序的需要。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推進誠信建設制度化。在制定民法總則過程中,對於訴訟時效期間、訴訟時效中止等規定的修改,均立足於更好建設誠信社會、有利於保護權利人權利這一立法目的。為此,在制定《解釋》時,最高人民法院注重尊重立法本意,遵循法理,從司法角度促進誠信社會建設,維護社會交易秩序穩定,防止義務人利用訴訟時效制度惡意逃廢債務。
二是制定《解釋》是統一司法裁判標准,保護當事人合法權益的需要。
訴訟時效制度是民商法中的一項基本制度。民法總則對民法通則的規定進行了修改、完善。由於兩法的規定存在不同,導致在司法實務中,對如何正確適用民法總則訴訟時效制度存在較大爭議,亟需統一司法裁判標准。全國人大法工委也希望最高人民法院能及時出台司法解釋明確相關問題。據介紹,本解釋的核心內容在於民法通則一年短期訴訟時效規定的適用問題。民法通則規定了一年短期訴訟時效,民法總則未做規定,實踐中對民法總則施行後一年短期訴訟時效是否仍然適用,存在不同理解。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草案)>的說明》指出,民法總則與民法通則的規定不一致的,根據新法優於舊法的原則,適用民法總則的規定。民法總則將訴訟時效期間規定為三年,有利於建設誠信社會,更好地保護債權人合法權益。
二、根據上述立法目的和法的適用原則,《解釋》第一條規定,民法總則施行後,訴訟時效期間開始計算的,應當適用民法總則第一百八十八條關於三年訴訟時效期間的規定。當事人主張適用民法通則關於兩年或者一年訴訟時效期間規定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關於民法總則施行之日,民法通則規定的訴訟時效期間尚未屆滿情形下的法律適用問題,《解釋》第二條根據「前後交叉用新法」的適用原則,規定「民法總則施行之日,訴訟時效期間尚未滿民法通則規定的二年或者一年,當事人主張適用民法總則關於三年訴訟時效期間規定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本解釋如此規定,主要考量以下三方面因素:
一是有利於保護債權人權益,符合民法總則將訴訟時效期間規定為三年以及不再規定一年短期訴訟時效的立法目的。二是當民法通則規定的訴訟時效期間跨越民法總則施行日時,依據法理,可推定當事人對於民法總則三年訴訟時效期間的規定是知情的,不損害當事人的期限利益。
三是一般情形下,新法的規定優於舊法,適用新法更有利於保護權利人的權利。解釋規定,民法總則施行前,民法通則規定的二年或者一年訴訟時效期間已經屆滿情形下不再適用民法總則關於三年訴訟時效期間。之所以作出如此規定,主要考慮到:
一是尊重立法本意。司法解釋是立法在審判工作中的具體化,在制定《解釋》時應尊重立法本意。
二是依據法的溯及力法理。遵循實體從舊、程序從新原則,訴訟時效制度為實體法制度,應采從舊原則。
三是基於穩定交易秩序和利益衡平考慮。民法通則規定的訴訟時效期間已經屆滿的情形下,義務人已經享有訴訟時效抗辯權,義務人行使訴訟時效抗辯權的,交易秩序已經穩定,如果再適用民法總則的規定會使已經穩定的交易秩序受到沖擊。
【拓展資料】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事案件適用訴訟時效制度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一條 當事人可以對債權請求權提出訴訟時效抗辯,但對下列債權請求權提出訴訟時效抗辯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一)支付存款本金及利息請求權;
(二)兌付國債、金融債券以及向不特定對象發行的企業債券本息請求權;
(三)基於投資關系產生的繳付出資請求權;
(四)其他依法不適用訴訟時效規定的債權請求權。
第二條 當事人違反法律規定,約定延長或者縮短訴訟時效期間、預先放棄訴訟時效利益的,人民法院不予認可。
第三條 當事人未提出訴訟時效抗辯,人民法院不應對訴訟時效問題進行釋明及主動適用訴訟時效的規定進行裁判。
第四條 當事人在一審期間未提出訴訟時效抗辯,在二審期間提出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其基於新的證據能夠證明對方當事人的請求權已過訴訟時效期間的情形除外。
當事人未按照前款規定提出訴訟時效抗辯,以訴訟時效期間屆滿為由申請再審或者提出再審抗辯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第五條 當事人約定同一債務分期履行的,訴訟時效期間從最後一期履行期限屆滿之日起計算。

⑤ 訴訟時效的司法解釋是什麼

訴訟時效抗辯是指當事人行使訴訟時效抗辯權的法律行為。即對已進入訴訟階段,對對方當事人違反有關「訴訟時效」相關規定,當事人可以向法院提出「訴訟時效抗辯」,請求駁回對方當事人的訴訟請求。

⑥ 2021年訴訟時效司法解釋

2021年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訴訟時效的最新規定為三年,但是如果其他法律有具體規定,就需要使用其他法律的規定。
訴訟時效是指民事權利受到侵害的權利人在法定的時效期間內不行使權利,當時效期間屆滿時,債務人獲得訴訟時效抗辯權。設立訴訟時效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促進法律關系安定,及時結束權利義務關系的不確定狀態,穩定法律秩序,降低交易成本。
下列事項之一,人民法院應當認定與提起訴訟具有同等訴訟時效中斷的效力:
1、申請支付令;
2、申請破產、申報破產債權;
3、為主張權利而申請宣告義務人失蹤或死亡;
4、申請訴前財產保全、訴前臨時禁令等訴前措施;
5、申請強制執行;
6、申請追加當事人或者被通知參加訴訟;
7、在訴訟中主張抵銷;
8、其他與提起訴訟具有同等訴訟時效中斷效力的事項。
訴訟時效期間是權利人請求人民法院保護其民事權利的法定期限。超過該期限以後,當事人的民事權利的效力就會受到一定的影響。訴訟時效期限不是當事人約定的期限,而是由法律直接規定的期限。不行使權利的事實,經過該法定的期限知埋凱,將產生時液悄效屆滿的後果。如果與除斥期間以及其他期限相比較,訴訟時效的期限並不是固定不變的,在符合法律規定的條件下,可以中止、中斷或延長。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條 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但是,自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搭喚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權利人的申請決定延長。

熱點內容
16歲具備法律責任么 發布:2025-01-10 17:05:58 瀏覽:270
14歲應承擔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1-10 17:05:52 瀏覽:758
李林法學 發布:2025-01-10 16:58:28 瀏覽:449
老百姓最關心的法律知識 發布:2025-01-10 16:31:40 瀏覽:400
經濟法本科屬於什麼學科門類 發布:2025-01-10 13:31:54 瀏覽:969
裁定書發生法律效力 發布:2025-01-10 13:22:08 瀏覽:623
合同法設備修理保修期 發布:2025-01-10 12:21:32 瀏覽:169
關於道德的俗語 發布:2025-01-10 12:10:18 瀏覽:798
廚櫃售後規章制度 發布:2025-01-10 11:54:42 瀏覽:865
勞動合同法五金一險 發布:2025-01-10 11:54:02 瀏覽: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