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新刑法
① 針對宮女,清朝設置了哪些刑法
清朝針對宮女的刑法很多,比較著名的有杖刑、拶刑、提鈴、賜毒酒白綾、桶刑、板著等。
一、杖刑,刑杖多以藤條製成,行刑時多為“去衣受杖”,會強迫受刑者脫去中衣受刑。受刑者一般趴在地板或長凳上,行刑者用藤杖用力擊打其臀部和大腿。多用於處罰犯了奸罪的宮女,除了會遭受皮肉之苦還會對其造成心理傷害。
二、拶刑,又稱拶指。其使用的刑具是拶子,通常是指用繩子穿連起竹片等物。行刑者通過拉兩邊的繩子使竹片擠壓受刑者手指的刑罰。十指連心,這種刑罰對受刑者造成的痛苦可想而知了。
六、板著,板著要求受刑宮女面向北方站好,彎腰伸出雙臂用手握住雙腳,一般要求堅持不動一個時辰左右。這個動作類似於體育課課前拉伸,這種動作堅持幾十秒或幾分鍾還好,一旦持續時間過長便會導致受刑者大腦充血,會出現干嘔等症狀,嚴重者甚至會因此喪命。
② 清代刑法制度
清代刑罰制度的發展
(一)死刑種類進一步明確而且增多
清朝的死刑,有凌遲、斬、絞數種。對於普通犯罪,多適用斬刑與絞刑。斬、絞刑又分「立決」與「監候」兩種方式。所謂「立決」,是對於那些性質比較嚴重、案情屬實、適用法律適當、並無疑義的案件,判處斬刑或絞刑,在當年秋分以後執行,稱為「斬立決」或「絞立決」。對於那些尚有疑問或是有矜免情節的案件,則判處「監候」,稱為「斬臨候」或「絞監候」。被判「斬監候」與「絞監候」的案犯,不在當年處決,而是暫時監禁,留待來年秋審或朝審再作判決。
梟首也是清朝使用較為廣泛的死刑方法。清初梟首刑的使用尚較為嚴格,僅在凌遲重案中照例梟首示眾。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梟首刑適用范圍越來越寬。在清朝定例中,大凡強盜、竊盜及所謂「江洋大盜」、京城及城郊的劫盜等,都規定應「梟首」或「梟示」。按照清朝的制度,女犯例不梟首。
作為宋元以後的極刑,凌遲刑一直被各朝廣泛地使用。清律之中,凌遲刑也被當作最重的刑罰,適用於謀反大逆等重罪。在《大清律例》中,除全部承襲明律規定的十三種凌遲罪名外,還陸續增加丁劫囚、發冢、謀殺人、殺一家三人、威逼人致死、毆傷業師、毆祖父母父母、獄囚脫監、謀殺本夫等九條十三罪,凌遲刑的適用范圍又有所擴大。《大清律集成》記載說:「凌遲者,其法乃寸磔之,必至體無殘臠,然後為之割其勢,女則幽其閉,出其臟腑,以畢其命,仍為支分節解,俎其骨而後已。」直到清代末年,這種酷刑才被廢除。
(二)規定了遷徙、發遣等刑罰
遷徙是將犯罪人強制遷離原籍一千里外安置,未得官府許可,永遠不得回原籍。多適用於斗毆殺人之案。遷徙介於徒刑和流刑之間,形式上與流行相近,但比流刑要輕。
發遣是清朝創設的一種刑罰方法,是指將犯罪人發往邊疆地區給駐防官兵為奴。這是一種比充軍更重的刑罰,多適用於政治性案犯。如在一些文字獄案中,曾經將罪人發遣至新疆伊犁等地。服刑一版本犯,本犯如果情節較輕,遇赦還可以放還。
(三)刺字、枷號等刑罰的適用范圍擴大
在清朝,刺字是一種常用的附加刑。初期刺字僅用於強盜、竊盜等案。在後來的定例中,刺字的使用范圍也越來越大,大凡兇犯、逃軍、逃流、外遣、改發等,都要刺字。清朝刺字有刺面、刺臂之分。有的刺所犯事由,有的則刺所配地方。刺字刑的使用,有多方面的考慮。使罪人有刺膚之痛,是懲罰;使罪人有明顯的犯罪標識,則是恥辱,同時也便於緝捕。按照清朝定例的規定,若被刺人犯數年內無過,或緝獲強盜二名以上,「例准起除刺字,復為良民」。
在清朝定例中,也有許多條款規定了枷號的刑罰。從清朝定例看,主要是適用於倫理、風化案件的附加刑罰。枷號一般是在主刑執行完畢以後,將人犯帶枷立於衙門之外、城門口或集市之處,時間有一月或兩月。對於那些子孫不肖、違犯教令,或是觸犯奸非、「光棍」等罪名的人犯,經常枷號示眾。按照《大清律例》的規定,尋常枷號,重二十五斤,重枷則為三十五斤。[17]
(四)流刑和充軍等刑罰的適用更加明確
清朝的三等流刑分別是:流二千里,杖一百;流二千五百里,杖一百;流三千里,杖一百。清朝編纂的《三流道里表》還分別載明了各省、府的三等流刑應發往的地點,按計程途,限定地址,以此來防止各省隨意發配,處分不均。
清朝的充軍刑亦分五等:極邊、煙瘴(均為四千里)、邊遠(三千里)、近邊(二千五百里)、附近 (二千里)。充軍刑一般在定罪後由兵部發配。為解決路程遠近的標准問題,乾隆年間專門制定了《五軍道里表》,並載於《大清律例》之內,以統一的標准確定充軍地點。
③ 中國大陸刑法典從清代到現在有哪些
1、清代《大清新刑律》
《大清新刑律》於1908年完成,但由於守舊派的反對,直到1911年1月25日才公布。不久清王朝即告覆亡,該律並未施行。它採用資產階級的刑法體例、刑罰制度和刑法原則。在刑法體例方面,分總則、分則兩篇。
在刑罰制度方面分主刑、從刑兩種,主刑包括死刑、無期徒刑、有期徒刑、拘役、罰金;從刑包括褫奪公權和沒收。 在刑法原則方面,採用了資產階級的罪刑法定主義、「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則。此外,還根據鴉片戰爭後中國社會的新情況,規定了有關妨礙國交、妨礙選舉、妨礙通訊、交通以及妨害衛生等方面的犯罪。
2、北洋政府《暫行新刑律》
《暫行新刑律》是北洋政府成立之初對《大清新刑律》稍加刪改而制定的刑事法規,於1912年4月30日頒行,內容與《大清新刑律》基本相同。
1912年3月,袁世凱發布命令:「所有從前施行之法律及新刑律,除與民國國體抵觸各條應失效力外,余均暫行援用。」此處所指「新刑律」,即清末修律公布之《大清新刑律》。據此命令,北洋政府法部隨即擬定《刪修新刑律與國體抵觸各章條等並刪除暫行章程文》,並附列刪除各章條目,經呈袁世凱批准,並通令各司法衙門遵行,是為《暫行新刑律》。
後1914年袁世凱陰謀復辟帝制,以「重典」威懾人民,頒布《暫行新刑律補充條例》15條,增設了一些罪名,並加重了原來的許多刑罰。此外,北洋政府還在1915年和1918年先後擬定了兩次刑法修正草案;但均未頒行。
3、國民政府1928年《中華民國刑法》
該刑法分為總則和分則兩編,共48章,387條。1935年1月1日又公布了經過修改的刑法,即所謂新刑法。其中總則編12章99條,分則編35章258條。
列舉了諸如竊盜、殺人等罪名,並針對各罪內容特別規定。學說上一般把刑法分則按照侵害法益的不同分為國家法益、社會法益和個人法益數部分;在個人法益方面又常再細分為生命、身體法益、自由法益和財產法益等。
原則上本法總則部分的規定適用於所有法律的刑事規定(其他法律的刑事規定稱附屬刑法,即刑法以外之特別刑法),在分則的部分則列舉了基本的刑事處罰規定。
4、國民政府1935年《中華民國刑法》
新刑法標榜「從輕主義」,對一般輕罪的處罰比舊刑法規定的有所減輕,但對於所謂觸犯反動統治秩序的行為則從嚴、從重處罰。
同時吸取了德、意、日帝國主義國家刑事立法政策中所謂「社會防衛主義」和「主觀人格主義」精神,宣稱犯罪原因在於人的生理素質和心理因素,主張應以主觀的犯罪動機,而不是以客觀的犯罪事實作為定罪量刑的根據。
對所謂「內亂罪」以及「外患罪」、「殺人罪」、「強盜罪」等「危險極大」者,皆規定了懲罰「預備犯」、「未遂犯」和「陰謀犯」的條款。
特別增加了「保安處分」專章,對於所謂有犯罪行為或有「犯罪嫌疑」「犯罪危險」的人,可以借口預防「犯罪」或「再犯罪」,實行「社會防衛」手段,令其入感化教育處所。
5、新中國1950 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大綱草案》
在 1950 年,我國就在原中央人民政府法制委員會的主持下進行了刑法典的起草准備工作。刑法大綱草案是對新中國各項法律的高度概括,是日後刑法修訂的基礎
6、新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是用刑罰同一切反革命和其他刑事犯罪行為作斗爭,以保衛無產階級專政制度,保護社會主義的全民所有的財產和勞動群眾集體所有的財產,保護公民私人所有的合法財產,保護公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維護社會秩序、生產秩序、工作秩序、教學科研秩序和人民群眾生活秩序,保障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順利進行。
④ 比較大清現行律與大清新刑律與大清暫刑律的異同
大清現稿祥行刑律》和《大清新刑律》之間的區別。必須首先明確,清政府頒布《大清現行刑律》的目的是把它作為新刑法典完成之前的一個過渡,以緩和國內對改革刑法的呼聲及西方列強對清朝刑法的譏諷和抨擊。因此,從內容上看,《大清現行刑律》並沒有對《大清律例》作根本性的改動,其基本內容都是秉承舊律舊例而來。只是在形式上作了一些改動,並增加了一些的新的罪名,以適應時局的需要。如,改律名為「現行刑律」,並突出「刑律」字樣,以示與舊律之不同,及對新潮流的跟進。取消了舊律按吏、戶、禮、兵、刑、工六部名稱而分的六律總目,以示在體例上之改進。廢除了一些殘酷的刑罰方法,如刪除了凌遲、果首、戮屍、刺字等刑罰及緣坐制度,增加了一些新的罪名,如「妨害國交」、「妨害選舉」、「私鑄銀圓」、「破壞交通」等。也即是說,《大清現行刑律》只是對原《大清律例》進行了形式上的改動,但大部分條文仍沿用了《大清律例》的條款。對於《大清律例》的基本精神、主要原則,並沒有根本性的改變。《大清律例》是清朝戚知在清末變法修律之前的基本法典。《大清新刑律》無論是編纂形式、體例結構、刑罰體系,還是對西方資產階級的刑法原則和近、現代法學的通用術語的採用等方面,都已經具備近代意義上的刑法典的形式。《暫行新刑律》北洋政府高敬消時期在《大清新刑律》的基礎上修訂而成的刑事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