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2014年最高人民法院報告

2014年最高人民法院報告

發布時間: 2024-01-17 13:42:02

❶ 最高法類案檢索同案同判案例

法律主觀:

一、工程竣工驗收合格不能對抗明顯質量問題 公報案例: 江蘇 南通 二建集團有限 公司 與吳江恆森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建設工程 施工合同 糾紛案 裁判摘要: (1)承包人交付的建設工程應符合合同約定的交付條件及相關工程驗收標准。工程實際存在明顯的質量問題,承包人以工程竣工驗收合格證明等主張工程質量合格的,人民 法院 不予支持。 (2)在雙方當事人已失去合作信任的情況下,為解決雙方矛盾,人民法院可以判決由發包人自行委託第三方參照修復設計方案對工程質量予以整改,所需費用由承包人承擔。 來源:《最高人民法院公報》2014年第8期(總第此沖散214期) 二、承包人未經發包人同森氏意對工程組織驗收,單方向質量監督部門辦理竣工驗收手續,則質檢部門驗收報告是否有法律效力 公報案例: 威海 市鯨園建築有限公司與威海市福利企業服務公司、威海市盛發貿易有限公司拖欠建築工程款糾紛案 裁判摘要: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 合同法 》第二百七十九條、《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第十六條的規定,建設工程竣工後,發包人應當按照相關施工驗收規定對工程及時組織驗收,該驗收既是發包人的義務,亦是發包人的權利。承包人未經發包人同意對工程組織驗收,單方向質量監督部門辦理竣工驗收手續的,侵害了發包人工程驗收權利。在此情況下,質檢部門對該工程出具的驗收報告及工程優良證書因不符合法定驗收程序,不能產生相應的法律效力。 來源:《最高人民法院公報》2013年第8期(總第202期) 三、判決生效後原告又以實際爭議標的額超出原訴訟請求為由,就超出的數額另行起訴的,法院是否應予受理? 公報案例: 河源 市勞動服務建築工程公司判沒與 龍川縣 人民政府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 裁判摘要: 在 民事訴訟 中,一事不再理原則包括兩個方面的含義:第一,當事人不得就已經向法院起訴的案件重新起訴;第二,一案在判決生效之後,產生既判力,當事人不得就雙方爭議的法律關系,再行起訴。所以,民事訴訟的原告提出訴訟請求並經法院作出生效裁判後,該裁判結果即對被告產生了法律效力,後原告又以實際爭議標的額超出原訴訟請求為由,就超出的數額另行起訴的,違反了一事不再理原則,法院應裁定駁回起訴。 來源:《最高人民法院公報》2013年第6期(總第200期) 四、根據合同無法確定工程造價款,而鑒定機構給出了定額價和市場價兩種參考標準的,應當以何種標准為依據? 公報案例:齊河環盾鋼結構有限公司與 濟南 永君物資 有限責任公司 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 裁判摘要: 鑒定機構分別按照定額價和市場價作出鑒定結論的,在確定工程價款時,一般應以市場價確定工程價款。這是因為,以定額為基礎確定工程造價大多未能反映企業的施工、技術和管理水平,定額標准往往跟不上市場價格的變化,而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發布的市場價格信息,更貼近市場價格,更接近建築工程的實際造價成本,且符合《合同法》的有關規定,對雙方當事人更公平。 來源:《最高人民法院公報》2012年第9期(總第191期) 五、通過組建公司、轉移資產侵犯工程價款優先權問題的處理 公報案例: 吉林 中城建中大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申訴案 裁判摘要: 被執行人與其他人以復雜的出資組建新公司、收購股份及並購的名義,將 債權人 享有優先受償權的工程及相關土地等主要資產變更至新組建的公司名下,而其他人控制新組建公司多數 股權 、新組建公司不承擔工程價款的債務的,該情形可以認定為被執行人和其他人及新組建的公司之間轉移資產,侵犯工程價款優先債權人的合法權益,其他人和新組建公司應當作為被執行人的權利義務承受人對該優先債權人承擔責任。執行法院有權裁定追加其他人和新組建的公司為被執行人。 來源:《最高人民法院公報》2012年第2期(總第184期) 六、同時申請法院再審以及檢察院抗訴,再審達成和解後的處理 公報案例: 牡丹江 市宏閣建築安裝有限責任公司訴牡丹江市華隆房地產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張繼增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 裁判摘要: 當事人不服原審法院民事判決,在申請再審的同時,也向檢察機關申請抗訴。再審期間當事人達成和解,當事人已向法院申請撤訴。由於當事人有權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自由處分自己的民事權益和訴訟權利,其撤訴申請意思表示真實,已裁定準許其撤回再審申請,本案當事人之間的糾紛已得到解決,且本案並不涉及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或第三人利益,故檢察機關抗訴的基礎已不存在,案件已無按抗訴程序裁定進入再審的必要,應當依法裁定案件終結審查。 來源:《最高人民法院公報》2012年第12期(總第194期) 七、建設工程合同存在備案合同和存檔合同兩個版本時的處理 公報案例: 西安 市 臨潼區 建築工程公司與 陝西 恆升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 裁判摘要: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二十一條關於「當事人就同一建設工程另行訂立的建設工程施工合同與經過備案的中標合同實質性內容不一致的,應當以備案的中標合同作為結算工程價款的根據」的規定,是指當事人就同一建設工程簽訂兩份不同版本的合同,發生爭議時應當以備案的中標合同作為結算工程價款的根據,而不是指以存檔合同文本作為結算工程價款的依據。 來源:《最高人民法院公報》2008年第8期(總第142期) 八、房地產合作開發項目的工程款請求給付的客體問題 公報案例: 大連 渤海建築工程總公司與大連金世紀房屋開發有限公司、大連寶玉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大連寶玉集團有限公司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 裁判摘要: 合作開發房地產中的「共同投資,共享利潤、供擔風險」是合作各方內部關系,而不是指對外關系。合作開發房地產合同的當事人不是施工合同的當事人,不應當對施工合同承擔合同義務。同時,合同之債是產生是在特定的當事人之間,債權人只能向 債務人 請求給付,而不能向第三人請求給付義務。因此,合作開發房地產 合同當事人 不應該就施工合同中的償還工程款承擔 連帶責任 。 債權人只能向特定的債務人請求給付,債務人也只對特定的債權人負有給付義務。即使因合同當事人以外的第三人的行為致使債權不能實現,債權人不能依據債權的效力向第三人請求排除妨害,也不能在沒有法律依據的情況下突破合同相對性原則要求第三人對債務承擔連帶責任。 來源:《最高人民法院公報》2008年第11期(總第145期) 九、建設工程施工合同項下的債權能否轉讓的問題 公報案例:陝西西嶽山莊有限公司與中建三局建發工程有限公司、中建三局第三建設工程有限責任公司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 裁判摘要: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七十九條的規定,債權人可以將合同的權利全部或者部分轉讓給第三人,但根據合同性質不得轉讓的、按照當事人約定不得轉讓的和依照法律規定不得轉讓的除外。法律、法規並不禁止建設工程施工合同項下的 債權轉讓 ,只要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的當事人沒有約定合同項下的債權不得轉讓,債權人向第三人轉讓債權並通知債務人的,債權轉讓合法有效,債權人無須就債權轉讓事項徵得債務人同意。 來源:《最高人民法院公報》2007年第12期(總第134期) 十、一方擅自將不合格的工程拆除,損失如何承擔? 公報案例:最高人民檢察院按審判監督程序提起抗訴的 唐山 市新華金屬屋頂成型安裝有限公司訴豐潤縣冀東建材大世界開發公司等建築安裝工程 合同糾紛 案 裁判摘要: 在建築安裝工程合同中,對於不合格工程,一般可採取修理、加固或者拆除等辦法進行處理,一方當事人在沒有證據證明相對方已完成工程不具備修復或加固條件的情況下,擅自拆除該工程,因此發生的費用應由其自行承擔。 來源:《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報》2006年第4號(總第93號) 十一、包工包料工程中建築材料及施工機械的執行問題 公報案例:楊元璋、謝冠臣、謝開林阻礙司法工作人員執行職務被罰款、拘留案 裁判摘要: 施工工程隊與房屋開發公司簽訂的合法有效的建築工程施工合同約定,工程實行包工包料,即工程所需材料等均由工程隊自行解決。工程隊依據施工合同規定,辦理材料結算手續,對所采購的建築材料及施工機械,應擁有所有權。房屋開發公司認為這些材料和機械歸自己所有,無法律依據。工程隊即債務人與材料供給方即債權人達成具有法律效力的民事調解協議,債務人仍不履行的,債權人有權申請法院 強制執行 工程隊的包括材料和機械在內的財產;期滿不付清欠款的,可以查封的財產折抵債務。 來源:《最高人民法院公報》1987年第1號 十二、承包方墊付材料款,發包方可否以承包方不能提供購貨發票為由不予清償? 公報案例:最高人民檢察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提出抗訴的 包頭 市方通物資有限責任公司訴包鋼建築安裝工程公司拖欠建築安裝 工程款糾紛 案 裁判摘要: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 民法通則 》第八十四條的規定,債是按照合同的約定或者依照法律的規定,在當事人之間產生的特定的權利和義務關系。享有權利的人是債權人,負有義務的人是債務人。債權人有權要求債務人按照合同的約定或者依照法律的規定履行義務。承包方在施工過程中墊付了部分施工材料的貨款,雙方結算時,發包方也對此予以認可,雙方即產生債務關系,承包方有權要求發包方清償其在施工過程中所墊付的部分施工材料的貨款。發包方認為承包方不能提供購貨發票所以不應主張權利,該理由有違誠信原則,因為發包方已經在訂立結算協議時對承包方墊付貨款這一事實予以了認可。如果其否認經雙方共同實施並最終確認的事實,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二條、第七十六條的規定,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或者反駁對方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有責任提供證據加以證明。沒有證據或者證據不足以證明當事人的事實主張的,由負有舉證責任的當事人承擔不利後果。當事人對自己的主張,只有本人陳述而不能提出其他相關證據的,其主張不予支持。但對方當事人認可的除外。由此可見,發包方對此負有舉證的義務,否則應承擔舉證不能的法律後果。

❷ 減刑的最高人民法院減刑、假釋2014年規定

【法規標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減刑、假釋案件審理程序的規定 【頒布單位】最高人民法院 【發文字型大小】法釋〔2014〕5號 【頒布時間】2014-4-23 【施行時間】2014-46-1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減刑、假釋案件審理程序的規定
(2014年4月10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611次會議通過)為進一步規范減刑、假釋案件的審理程序,確保減刑、假釋案件審理的合法、公正,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有關規定,結合減刑、假釋案件審理工作實際,制定本規定。 1817年,美國紐約州的一項法律最早對善行折減製作出了規定。根據該項法律的規定,監獄當局可以對表現良好、服刑超過5年的罪犯實行減刑(對短期監禁犯不適用該法),所減去的刑期總計不得超過原判刑期的1/4。這一制度很快在美國各地得到推行。須明確的是,19世紀中期以前,善行折減制就是減刑制度。但自19世紀後期出現假釋制度後,善行折減制便逐漸成為確定假釋日期的一種客觀標准,即所判刑期減去善行折減期便是出獄的日期。在美國刑法,雖然減刑與善行折減並存,但善行折減實際上已成為確定假釋日期的標准。
美國刑法中規定的減刑理由大致有:(1)服刑人的健康狀況出現惡化;(2)服刑人的家庭出現特殊情況;(3)減刑主管當局根據服刑人犯罪的性質、情節或者社區輿論確認原判刑罰過重;(4)服刑人在服刑期間實施了英雄行為或者自我犧牲行為,如拯救了他人的生命,為了社會利益而甘願接受有生命危險的醫學實驗,等等;(5)個別情況下出自政治的考慮。由此可見,上述減刑理由已經不是根據罪犯的良好表現而減輕相應的刑罰,而只是根據一系列主客觀情況來縮短刑罰的執行。
世界各國皆明文的罰金易科(以俄羅斯為典型)為解決罰金執行難的問題,罰金刑適用率高的國家幾乎都採取了罰金易科制度。所謂罰金易科,是指對犯罪人宣告的罰金刑在不能執行的情況下,以其他刑罰或者強制措施代替所宣告的罰金刑。罰金易科制度實際上是罰金刑的一種救濟制度,是一種壓力刑。
罰金刑易科主要有以下幾種形式:(1)罰金刑易科自由刑。當被判處罰金刑的犯罪人不能繳納罰金時,易科自由刑以代替罰金的繳納。德國、印度、捷克、匈牙利等國家的刑事立法均有這樣的規定。(2)罰金刑易科勞役。如被判處罰金刑的犯罪人不能繳納罰金,則易科限制自由的勞動以代替罰金的繳納。日本、我國台灣地區刑事立法均有此規定。(3)易科自由勞動。如被判處罰金刑的犯罪人不能繳納罰金,則易科不限制人身自由的勞動以代替罰金的繳納。俄羅斯、瑞士等國家的刑事立法均有此規定。(4)易科民事拘禁。根據《法國刑法典》第131-25條的規定,在規定期間內,未能完納罰金者,應予關押,其實施方式同民事拘禁。這里的民事拘禁雖剝奪犯罪人的人身自由,但又不同於自由刑。 如《俄羅斯聯邦刑事執行法》第32條第2款規定:「如果被判刑人沒有可能一次交清罰金,法院可以根據被判刑人的請求和司法執行員的意見書規定延期交納和分期交納。」
《俄羅斯聯邦刑法典》第46條第5款則規定:在被判刑人惡意逃避支付罰金時,可以用強制性工作、勞動改造或扣押與所處罰金數額相當的財產代替罰金。
又如《俄羅斯聯邦刑法典》第49條也規定:主管機關可允許被判刑人以公益勞動,尤其是為國家社區勞動替代罰金刑。被判刑人未繳納罰金也未以勞動代替罰金刑的,法官可命令將罰金轉處拘役刑。當然,也有不作詳細區分而統一表述的,如《日本刑法典》第18條第1、2款規定:「不能繳清罰金的人,應在一日以上兩年以下的期間內,扣留於勞役場。不能繳清科料的人,應在一日以上三十日以下的期間內,扣留於勞役場。」

❸ 國家對非法集資的打擊是從哪一年開始的

10月23日綜合消息,據最高法官網,今日上午,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周強作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加強刑事審判工作情況的報告時表示,人民法院將全力防範化解金融風險,嚴厲打擊非法集資、網路傳銷、內幕交易、操縱市場等經濟犯罪。據了解,報告明確指出了2014年以來我國刑事審判工作取得各項成就的啟示,並提出了下一步的措施和建議。
周強從10個方面報告了2014年以來加強人民法院刑事審判工作情況。報告提到,人民法院依法懲治金融領域犯罪,2014年以來依法審結破壞金融管理秩序、金融詐騙犯罪案件10.9萬件,其中內幕交易等證券期貨犯罪案件210件,洗錢、假幣犯罪案件2657件,依法審理徐翔、伊世頓等重大證券期貨犯罪案件,切實維護金融市場秩序和金融安全。
同時,人民法院加大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力度,依法懲治侵犯知識產權犯罪,2014年以來審結相關案件2.4萬件。依法懲治侵犯商業秘密、損害商業信譽、發布虛假廣告等嚴重擾亂競爭秩序的犯罪行為。依法嚴懲逃稅騙稅等涉稅犯罪,審結相關案件2.7萬件。
加強產權司法保護,先後出台平等保護非公有制經濟、加強產權司法保護、改善營商環境、保障企業家創新創業等意見,依法甄別糾正張文中、顧雛軍等一批涉產權冤錯案件。嚴格區分經濟糾紛與經濟犯罪、合法財產與犯罪所得、正當融資與非法集資,依法審慎適用強制措施,禁止超范圍查封扣押凍結涉案財物,堅決防止將經濟糾紛當作犯罪處理,堅決防止將民事責任變為刑事責任,讓企業家專心創業、放心投資、安心經營。
依法懲治電信網路等新型犯罪,出台辦理電信網路詐騙等刑事案件意見,審結相關案件1.5萬件,判處罪犯4.7萬人。依法審結張凱閔等85人特大跨境電信詐騙案、徐玉玉被詐騙案等重大案件。依法審理快播公司傳播淫穢物品牟利案、網路推手「秦火火」「邊民」等誹謗、尋釁滋事、非法經營案。
各級法院積極應對涉眾型犯罪多發態勢,審結相關案件6.5萬件,判處罪犯10.8萬人。依法妥善審理「e租寶」「泛亞」等一批重大非法集資、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犯罪案件。
周強表示,人民法院將堅決維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依法嚴懲侵害留守婦女兒童、危害校園安全、妨害公共交通安全、電信網路詐騙、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等犯罪。認真研究解決打擊「套路貸」犯罪中出現的問題,推進刑事和民事司法政策有機銜接。加強產權刑事司法保護,依法懲治各類侵犯產權犯罪,堅決糾正涉產權冤錯案件,切實保護企業和企業家合法權益。
針對當前刑事審判工作面臨的問題和困難,報告提出了三點建議:一是根據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狀況和懲治刑事犯罪需要,進一步健全完善金融犯罪、網路犯罪等有關刑事立法,為依法懲治犯罪提供更加有力的法律武器。二是加大對以審判為中心的刑事訴訟制度改革的支持力度,適時修訂刑事訴訟法,完善證人、鑒定人、偵查人員出庭作證和非法證據排除等制度,推動健全以審判為中心的刑事訴訟制度體系。三是進一步加強對刑事審判工作的監督,推動地方各級人大常委會聽取人民法院刑事審判工作情況報告,對刑法、刑事訴訟法實施情況開展專項監督,推動解決司法實踐中的問題和困難,關心支持刑事審判隊伍建設,促進刑事審判工作健康發展。

❹ 9月1日起老賴新政策

「老賴」,通俗意義上為欠錢不還的人,法律意義上的「老賴」,一般是指有能力償還債務,但是拒不償還的債務人,或者是具有履行能力而不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民事訴訟法》規定了一系列強制執行的強制措施,但是由於執行難的問題,近幾年,陸續出台了一系列限制老賴的措施。具體如下:
01
一般財產的強制執行
1.強制執行被執行人的不動產;
2.強制執行被執行人的機動車、船舶、航空器等運輸工具;
3.強制執行被執行人的機器設備等動產;
4.強制執行被執行人的股權;
5.強制執行被執行人的股票:包括境內上市公司股票,特別是可流通股票;代辦股權轉讓系統(俗稱「三板」)股票;
6.強制執行被執行人的存款;
7.強制執行被執行人的倉單、提單對應財產;
8.強制執行被執行人的基金份額;
9.強制執行被執行人的債券等其他有價證券;
10.強制執行被執行人的金銀等貴重金屬;
11.強制執行被執行人的礦產權益;
12.強制執行被執行人的知識產權(專利權、商標權、著作權);
13.強制執行被執行人的應收賬款;
14.強制執行被執行人的到期債權、法院裁判權益;
15.其他有較高變現價值的財產;
16.凡被執行人名下之財產均可執行(特殊情況、特殊標的除外)。
02
部分特殊標的強制執行
1、執行唯一住房。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辦理執行異議和復議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二十條的規定,符合條件,唯一住房仍然可以執行。
2、執行無證房產。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轉發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關於無證房產依據協助執行文書辦理產權登記有關問題的函》的通知,無證房產亦可被執行。
3、執行被執行登記在他人名下之房產。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國土資源部、建設部關於依法規范人民法院執行和國土資源房地產管理部門協助執行若干問題的通知》第八條規定:對被執行人因繼承、判決或者強制執行取得,但尚未辦理過戶登記的土地使用權、房屋的查封,執行法院應當向國土資源、房地產管理部門提交被執行人取得財產所依據的繼承證明、生效判決書或者執行裁定書及協助執行通知書,由國土資源、房地產管理部門辦理過戶登記手續後,辦理查封登記。對被執行人未辦理過戶的房地產強制過戶後進行執行。
4、執行在集體土地上未經批准建造的房屋。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轉發住房與城鄉建設部的通知》(法[2012]151號),可以進行「現狀處置」。
5、執行在租賃的集體土地上建造的廠房及廠區內的辦公樓、宿舍等財產。
在不改變租賃合同前提下,在處置前告知集體經濟組織後可不徵得集體經濟組織同意進行「現狀處置」。
6、執行在國有建設用地上建造的無證房屋。
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轉發住房與城鄉建設部的通知》(法[2012]151號),對於國有建設用地上建造的無證房屋可以處置。執行法院應就該房屋是否可轉化為有證房屋徵求行政機關意見,並作為確定無證房屋價值的參考。
7、執行預售商品房。
被執行人已將房款全部支付給開放商(被執行人自付一部分,銀行貸款一部分),銀行辦理了抵押預告登記(預抵押登記),開發商在預售房產辦理抵押權登記之前對銀行貸款承擔階段性連帶擔保責任的商品房預售情形下,預售的商品房被法院預查封後,開發商或被執行人以仲裁或訴訟方式解除合同的,不得對抗人民法院的執行,人民法院可以繼續執行預售房產.
8、執行被執行人工資收入。
根據《民事訴訟法》第243條第1款的規定,對被執行人收入的執行,可採用扣留、提取的方法進行。被執行人未按執行通知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人民法院有權扣留、提取被執行人應當履行義務部分的收入。
9、執行被執行人養老金。
2014年6月24日,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能否要求社保機構協助凍結、扣劃被執行人的養老金問題的復函》(2014)執他字第22號,明確確認社會保障機構作為養老金發放機構,有義務協助人民法院凍結、扣劃被執行人應得的養老金。
10、執行離退休人員離休金或退休金。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關於執行程序中能否扣劃離退休人員離休金退休金清償其債務問題的答復》,在離退休人員的其他可供執行的財產或者收入不足償還其債務的情況下,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其離退休金發放單位或者社會保障機構協助扣劃其離休金或退休金,用以償還該離退休人員的債務。
11、執行住房公積金。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強制執行住房公積金問題的答復》(﹝2013﹞執他字第14號)的答復,在保障被執行人依法享有的基本生活及居住條件的情況下,執行法院可以對被執行人住房公積金賬戶內的存儲余額強制執行。
12、執行與案外人(含配偶)共有的財產。
生效法律文書僅載明被執行人個人為債務人,對於下列財產,執行法院可以執行:
a)被執行人配偶名下的存款、股權(股份)、金融理財產品等,婚後登記在被執行人配偶單方名下的房產、車輛以及婚後登記在被執行人和其配偶雙方名下的房產、車輛等財產。
b)登記在被執行人及其他人名下的共有財產以及登記在案外人名下但案外人承認屬於被執行人財產或同意作為被執行人財產接受強制執行的財產。
13、執行子女名下財產。
a)對於被執行人未成年子女名下與其收入明顯不相稱的較大數額存款,登記在被執行人未成年子女單方名下的房產、車輛或者登記在被執行人和其未成年子女名下的房產等,執行法院可以執行。
b)執行未成年子女來歷不明巨額財產。
c)執行負債期間以子女名義購買的財產。2019年最高人民法院(2019)最高法民申2508號裁定,債務人在明知尚有欠債未予償還的情況下以其子女名義購買房屋並轉移到子女名下,嚴重影響到了其責任財產,對債權人債權的實現構成了重大不利影響,該行為構成對債權人的損害。故涉案房屋應作為家庭共有財產對家庭對外債務承擔責任。
14、拍賣被執行人手機號。
案例一:2021年11月,洛陽市伊川縣法院將被執行人尾號「9999999」的手機號以44.55萬元拍賣成功。
案例二:焦作博愛縣法院在執行其(2016)豫0822民初139號民事判決書過程中於2017年8月25日以20萬元的最高價拍賣被執行人名下號碼為15****88888手機卡一張。
15、執行財付通內之財產。
目前騰訊公司協助法院執行財付通內之財產已經沒有問題,騰訊甚至成立了專門的部門對接法院執行,外地法院可以委託深圳市南山區法院或者派員前往騰訊公司進行執行。
16、執行支付寶內之財產。
支付寶賬戶內的財產也屬於被執行人財產,法院有權對被執行人名下的支付寶賬戶予以查封、凍結、扣劃,實務中執行也大多沒有問題。
17,執行抖音等網路平台內財產。
03
全方面限制措施
1、限制高消費。
根據2015年7月22日起施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限制被執行人高消費及有關消費的若干規定》第三條規定,限制如下高消費:
a)乘坐交通工具時,選擇飛機、列車軟卧、輪船二等以上艙位;
b)在星級以上賓館、酒店、夜總會、高爾夫球場等場所進行高消費;
c)購買不動產或者新建、擴建、高檔裝修房屋;
d)租賃高檔寫字樓、賓館、公寓等場所辦公;
e)購買非經營必需車輛;
f)旅遊、度假;
g)子女就讀高收費私立學校;
h)支付高額保費購買保險理財產品;
i)乘坐G字頭動車組列車全部座位、其他動車組列車一等以上座位等其他非生活和工作必需的消費行為。
2、從事特定行業或項目限制。
2016年9月25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加快推進失信被執行人信用監督、警示和懲戒機制建設的意見》,提出了全方面的限制,從事特定行業或項目限制包括:
a)設立金融類公司限制。
b)發行債券限制。
c)合格投資者額度限制。
d)股權激勵限制。
e)股票發行或掛牌轉讓限制。
f)設立社會組織限制。
g)參與政府投資項目或主要使用財政性資金項目限制等。
另2016年1月20日,由國家發展改革委和最高人民法院牽頭,人民銀行、中央組織部、中央宣傳部、中央編辦、中央文明辦、最高人民檢察院等44家單位聯合簽署了《關於對失信被執行人實施聯合懲戒的合作備忘錄》,共提出55項懲戒措施,對失信被執行人設立金融類機構、從事民商事行為、享受優惠政策、擔任重要職務等方面全面進行限制。
3、政府支持或補貼限制。
a)獲取政府補貼限制。限制失信被執行人申請政府補貼資金和社會保障資金支持。
b)獲得政策支持限制。限制失信被執行人在獲得政府補貼,在審批投資、進出口、科技等政策支持方面的政策。
4、任職資格限制。
a)擔任國企高管限制。
b)擔任事業單位法定代表人限制。
c)擔任金融機構高管限制。
d)擔任社會組織負責人限制。
e)招錄(聘)為公務人員限制。
f)入黨或黨員的特別限制。
g)擔任黨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限制。
h)入伍服役限制等。
5、准入資格限制。
a)包括海關認證限制。
b)從事葯品、食品等行業限制。
c)房地產、建築企業資質限制。
6、榮譽和授信限制。
a)授予文明城市、文明村鎮、文明單位、文明家庭、道德模範、慈善類獎項限制。
b)律師和律師事務所榮譽限制。
c)授信限制。
7、特殊市場交易限制。
a)從事不動產交易、國有資產交易限制。
b)使用國有林地限制。
c)使用草原限制。
d)其他國有自然資源利用限制。
(以上第2-7詳細請閱讀《關於加快推進失信被執行人信用監督、警示和懲戒機制建設的意見》)
8、不能擔任企業的法定代表人、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等。
2014年3月中央文明辦、最高人民法院、公安部、國務院國資委、國家工商總局、中國銀監會、中國民用航空局、中國鐵路總公司關於印發《「構建誠信懲戒失信」合作備忘錄》的通知(文明辦[2014]4號),明確失信被執行人為自然人的,不得擔任企業的法定代表人、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等。
9、限制投標人、招標代理機構、評標專家以及其他招標從業人員招投標活動。
2016年9月22日最高人民法院、國家發展改革委等9部門聯合公布《關於在招標投標活動中對失信被執行人實施聯合懲戒的通知》,限制失信被執行人的投標活動、招標代理活動、評標活動、招標從業活動。
10、限制支付寶,芝麻信用等網路支付工具和授信。
2015年7月24日,最高法與芝麻信用簽署對失信被執行人信用懲戒合作備忘錄,最高人民法院官方授權第三方商業徵信機構通過互聯網聯合信用懲戒。芝麻信用會同淘寶、天貓、神州租車、趣分期、去哪兒旅遊、我愛我家相寓等各應用平台在消費金融、螞蟻小貸、信用卡、P2P、酒店、租房、租車等場景全面限制失信被執行人,壓縮失信被執行人生存空間。主要措施有:限制失信被執行人申請貸款、融資等金融行為;限制失信被執行人通過淘寶或天貓平台購買機票、列車軟卧、保險理財產品及非經營必需車輛、旅遊、度假產品等;限制預定三星級以上賓館、酒店;限制失信被執行人在互聯網的奢侈品交易等高消費行為。
11、限制網簽備案等不動產交易行為。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最高人民法院、國土資源部2018年3月1日聯合發布《關於對失信被執行人實施限制不動產交易懲戒措施的通知》,限制老賴參與房屋司法拍賣、取得政府供應土地、並採取信息互通和共享等措施。
2019年8月1日,住建部發布《房屋交易合同網簽備案業務規范(試行)》,明確「老賴」不得進行房屋網簽備案。
12、對被執行人賬目進行審計。
作為被執行人的法人或其他組織不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申請執行人認為其有拒絕報告、虛假報告財產情況,隱匿、轉移財產等逃避債務情形或者其股東、出資人有出資不實、抽逃出資等情形的,可以書面申請人民法院委託審計機構對該被執行人進行審計。
13、限制失信被執行人子女就讀高收費民辦學校。
「老賴」未清償完畢債務,其子女不得就讀高收費民辦學校。
04
方便快捷強力執行行為
1、網路快速查詢及執行查控。
2016年3月最高人民法院和公安部聯合下發了《關於建立快速查詢信息共享及網路執行查控協作工作機制的意見》,該意見主要包括五方面的協作內容:
一是信息共享。最高人民法院與公安部共享執行案件信息、失信被執行人信息及司法審判信息;
二是查詢反饋。公安部協助人民法院查詢反饋被執行人身份信息、被執行人出入境證件及出入境信息、被訴訟保全被告的出入境證件信息以及被訴訟保全被告、被執行人的車輛登記信息等;
三是限制出境。公安機關協助人民法院限制被執行人出境;
四是查控車輛。公安機關協助人民法院查找、凍結車輛;
五是查找被執行人。公安機關協助人民法院查找下落不明的被執行人。
2、每六個月查詢一次財產。
2016年11月7日,最高院發布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嚴格規范終結本次執行程序的規定(試行)》,其中第九條終於明確「終結本次執行程序後的五年內,執行法院應當每六個月通過網路執行查控系統查詢一次被執行人的財產,並將查詢結果告知申請執行人。」
3、將身份證、護照等所有法定有效證件全部關聯捆綁進行懲戒。
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2019年7月14日發布《關於加強綜合治理從源頭切實解決執行難問題的意見》,提出健全網路執行查控系統、建立健全查找被執行人協作聯動機制、加快推進失信被執行人信息共享工作、完善失信被執行人聯合懲戒機制、加大對拒不執行生效判決、裁定等違法犯罪行為打擊力度等執行聯動機制建設意見,提出將身份證、護照等所有法定有效證件全部關聯捆綁進行懲戒。
4、總對總查詢婚姻登記信息等信息。
2018年3月,最高人民法院近日與民政部正式簽署《關於開展部門間信息共享的合作備忘錄》,建立信息共享機制。最高人民法院與民政部通過網路專線實現共享當事人的婚姻登記信息、低保信息(包括家庭收入信息)、社會組織登記信息、涉婚姻和涉社會救助對象收入財產的案件信息、失信被執行人(社會組織)名單信息等;同時民政部對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的社會組織加強管理,實施信用約束和聯合懲戒。
5、執行神技破解執行難。
針對執行難的問題,不少法院採取執行神技,力圖破解執行難問題,如:
(a)原陽縣法院「移動執行」手機APP一鍵呼叫,連線指揮;
(b)輝縣市法院執行110制度,主要負責司法拘留、扣車、協助收房以及對涉嫌拒執罪當事人採取強制措施等,有利於發揮執行強制力和社會威懾力。
(c)鄭州管城區法院2020年3月26日首次啟用「電子封條」查封涉案房產。
05
全面曝光措施
1、設立專門平台全面曝光。
根據《中宣部、最高法、銀監會下發關於創建完善失信被執行人曝光平台的通知》要求各地各有關部門要在2017年年底前搭建完成省級的失信被執行人曝光平台,在兩年內將平台建設成為當地家喻戶曉的信用平台和執行名片。有條件的市縣級有關單位,也要探索搭建本級失信被執行人曝光平台。
2、通過全國法院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信息公布與查詢平台、有關網站、移動客戶端、戶外媒體等多種形式向社會公開,供公眾免費查詢。
根據聯合懲戒工作需要,人民法院可以向有關單位推送名單信息,供其結合自身工作依法使用名單信息。對依法不宜公開失信信息的被執行人,人民法院要通報其所在單位,由其所在單位依紀依法處理。利用報紙、廣播、電視、網路等媒體,依法將失信被執行人信息、受懲戒情況等公之於眾;
3、通過「信用中國」網站和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向社會公布。
目前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和社會不少企業信息查查網站和APP,比如企信寶等均能查詢到企業的失信信息。
4、通過主要新聞網站向社會公布。
目前各地個法院均採取了部分措施在當地主要新聞媒體或其他手段對失信人信息向社會進行公布。
5、部分地方在公共場所(比如火車站、各商業廣場等)通過大屏幕輪番播放當地失信人名錄。
目前全國大部分地區均已經採取或實施了在各大商業廣場等地大屏幕播放失信人信息,取得良好的效果。
6、對老賴在今日頭條APP彈窗。
河南省高院2017年8月18日與今日頭條正式聯手打造全國首家省級法院老賴網路曝光平台,充分利用豫法陽光政務頭條號矩陣開展「老賴曝光」活動,助力解決執行難。
目前,全國已有三千多家各級法院部門入駐「今日頭條」,涵蓋了31個省市自治區,且全面覆蓋到地市、區縣法院。
7、「失信人彩鈴」措施。
2017年6月14日,河南登封法院與登封市移動、聯通、通信公司聯絡合作,由法院出具協助執行通知書,通過對「老賴」手機定製編輯彩鈴的方式施以懲戒,目的是督促其盡快履行法定義務,隨後河南多地法院開通此業務。除此之外、廣州法院、泉州法院、南京等等眾多法院都已經紛紛加入為失信人定製「失信人彩鈴」的措施,老賴將越來越難以遁形。
06
終極大招:刑事責任的追究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條的規定,對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有能力執行而拒不執行,情節嚴重的,以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追究刑事責任,2015年《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拒不執行判決、裁定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進一步細化了該刑事責任的具體事項,並且規定在公安機關不予受理的情況下,公訴轉自訴。
2018年9月11日,廣東省公、檢、法聯合制定《關於辦理拒不執行判決、裁定刑事案件的規范指引》明確了被執行人隱藏、轉移、故意毀損財產個人達到2萬元、單位達到20萬元以上,或者以低於市場價格50%以上轉讓財產、無償轉讓財產,致使法院生效裁判無法執行等13種情況,屬於《刑法》規定的「有能力執行而拒不執行,情節嚴重」的情形,將構成犯罪並處以刑罰。以上措施中最為嚴苛,最為有效的應當還是關於刑事責任的,應當加大刑事責任的追究,嚴格執行刑法第313條的規定,多懲處多公布,廣發懲戒,這樣會比一系列民事方面的限制措施更為有效有力。
附:相關法律法規或文件目錄
1.《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公布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信息的若干規定》
2.《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辦理執行異議和復議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
3.《最高人民法院、國土資源部、建設部關於依法規范人民法院執行和國土資源房地產管理部門協助執行若干問題的通知》
4.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轉發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關於無證房產依據協助執行文書辦理產權登記有關問題的函》的通知
5.《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關於執行程序中能否扣劃離退休人員離休金退休金清償其債務問題的答復》
6.《關於能否要求社保機構協助凍結、扣劃被執行人的養老金問題的復函》
7.《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強制執行住房公積金問題的答復》(﹝2013﹞執他字第14號)
8.《關於依法限制外國人和中國公民出境問題的若干規定》
9.《關於對失信被執行人實施聯合懲戒的合作備忘錄》
10.關於印發《「構建誠信懲戒失信」合作備忘錄》的通知
11.《關於在招標投標活動中對失信被執行人實施聯合懲戒的通知》
12.《關於對失信被執行人實施限制不動產交易懲戒措施的通知》
13.《關於建立快速查詢信息共享及網路執行查控協作工作機制的意見》
14.《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嚴格規范終結本次執行程序的規定(試行)》
15.《中宣部、最高法、銀監會下發關於創建完善失信被執行人曝光平台的通知》
16.《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限制被執行人高消費及有關消費的若干規定》
17.《關於加快推進失信被執行人信用監督、警示和懲戒機制建設的意見》
18.《關於民事執行工作中財產調查若干問題的規定》
19.《最高人民法院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工業和信息化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交通運輸部水利部商務部國家鐵路局中國民用航空局關於在招標投標活動中對失信被執行人實施聯合懲戒的通知》
20.《關於能否要求社保機構協助凍結、扣劃被執行人的養老金問題的復函》(2014)執他字第22號
21.《人民法院、銀行業金融機構網路執行查控工作規范》
22.《最高人民法院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關於人民法院與銀行業金融機構開展網路執行查控和聯合信用懲戒工作的意見》法〔2014〕266號
23.《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網路查詢、凍結被執行人存款的規定》法釋〔2013〕20號
24.《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一條
25.《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條
26.《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拒不執行判決、裁定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來源:法務之家

❺ 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加強人格權保護有哪些內容

【加強人格權保護】人格權與每個人息息相關,是最基本的權利。貫徹民法典,在司法政策中增加申請人格權侵害禁令等規定,暢通人格權救濟渠道。審理侵害「兩彈一星」功勛於敏名譽權案,決不讓人民英雄受到玷污。
審理微信群侮辱人格案,堅決制止網路暴力。審理職場性騷擾損害責任案,讓性騷擾者受到法律制裁。審理可視門鈴侵犯鄰居隱私權案,明確安裝監控不得侵擾他人生活安寧。
審理進口凍蝦萬名消費者信息案,禁止泄露公民個人信息。通過人格權案件的公正審理,讓人身自由得到充分保障、人格尊嚴受到切實尊重,充分彰顯我國民法典的人民立場和共和國人民的主體地位。
來源:最高人民法院新聞局、人民法院新聞傳媒總社

❻ 2014年12月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法庭若干意見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進一步加強新形勢下人民法庭工作的若干意見
法發〔2014〕21號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全會、四中全會和《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精神,切實發揮人民法庭職能作用,推動人民法庭工作不斷科學發展,現就進一步加強新形勢下人民法庭工作提出如下意見。
一、深刻認識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准確把握人民法庭的職能定位
1.正確認識新形勢。落實全面深化改革任務要求,推進平安中國、法治中國建設,深化司法體制改革,滿足人民群眾多元司法需求,促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人民法院工作面臨的新形勢。人民法庭作為人民法院「基層的基層」,是深化司法體制改革、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重要一環,必將面臨更加嚴峻的考驗,遇到更多復雜的問題,承擔更加艱巨的任務。
2.深刻理解新任務。人民法庭要繼續充分發揮審判職能作用,積極參與基層社會治理,創新落實便民利民舉措,因地制宜做好巡迴審判工作,將依法獨立行使審判權與擴大司法民主相結合,努力搭建陽光司法「窗口」,增進人民司法的社會認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各級人民法院要切實優化人民法庭布局,積極穩妥在人民法庭推進司法改革,完善人民法庭的管理和保障機制,加強人民法庭隊伍、裝備和信息化建設。要不斷提升人民法庭司法能力,為實現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總目標,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構建社會主義法治秩序,發揮人民法庭的重要作用。
3.准確把握職能定位。牢牢把握司法為民公正司法工作主線,代表國家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審判權,是人民法庭的核心職能。依法支持其他國家機關和群眾自治組織調處社會矛盾糾紛,依法對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民間糾紛進行業務指導,積極參與基層社會治理,是人民法庭的重要職能。
二、始終堅持司法為民,切實發揮人民法庭的審判職能
4.優化區域布局。認真貫徹落實《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全面加強人民法庭工作的決定》,堅持「三個面向」和「兩便」原則,以「職能明確、布局合理、審判公正、管理規范、隊伍過硬、保障有力」為基本要求,綜合案件數量、區域面積、人口數量、交通條件、經濟社會發展狀況,優化人民法庭的區域布局和人員比例。積極推進以中心法庭為主、社區法庭和巡迴審判點為輔的法庭布局形式,戒除脫離實際貪大求多的錯誤觀念,避免司法資源浪費和法庭建設、管理、維護困難。
5.規范設置調整。基層人民法院要隨著城市規劃調整以及城鄉發展一體化進程的逐步推進,慎重穩妥提出人民法庭設置調整方案,逐級上報高級人民法院批准。人民群眾有需求,訴訟案件數量多,派駐人員有編制,建設用地能落實,建設資金有保障的,經高級人民法院批准,可增設人民法庭。增設規模較大、影響范圍較廣、資金人員需求較多的人民法庭設置調整方案,應當層報最高人民法院審查備案。經濟社會發達、案件較多的地區,可以結合自身情況,探索專業化審判法庭的設置。
6.完善立案機制。基層人民法院要根據轄區實際情況,科學構建人民法庭直接立案工作機制,加強對人民法庭立案工作的指導和管理。經濟發達、交通便利地區的人民法庭,可以通過基層人民法院統一立案的方式,加強案件流程管理。山區、牧區、林區、邊遠地區等交通不便地區的人民法庭,要加強和完善人民法庭直接立案工作機制,並通過遠程立案等技術手段,著力解決當事人立案難問題。人民法庭具體受案范圍由所屬基層人民法院確定後,通過一定方式向社會公布。對依法應當受理的案件,要做到有案必立、有訴必理,對確實不應受理的,要向當事人說明理由。
7.抓好民生審判。按照落實集體所有權、穩定農戶承包權、放活土地經營權的總要求,切實依法維護農村土地承包關系和農民土地承包經營權,強化對土地承包經營權的物權保護,依法保障農民對承包地佔有、使用、收益、流轉及經營權抵押、擔保權利。依法妥善審理與民生息息相關領域的糾紛,維護農村留守兒童、留守婦女和留守老年人的合法權益。依法保護生態環境,推進人居環境整治,為科學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供司法保障。
8.加強訴訟服務。推進人民法庭窗口建設,努力為當事人的訴訟活動提供集成式、一站式服務。加強對訴訟當事人的訴訟指導,對訴訟能力不高的當事人提供必要的程序性引導。對當事人舉證確實困難或案件審理確實需要的重要證據,應根據當事人申請或依職權,適時主動調查取證。依法選擇並適用更為經濟的訴訟程序和程序性措施,切實降低當事人的訴訟負擔。推動完善法律援助制度,加強司法救助工作力度,切實保證人民群眾及時有效獲取法律幫助。
9.做好巡迴審判。正確處理坐堂問案和巡迴審判之間的關系,認真落實《關於大力推廣巡迴審判方便人民群眾訴訟的意見》,合理設置巡迴辦案點與訴訟服務點,提高巡迴審判的針對性和實效性。邊遠民族地區以及其他群眾訴訟不便地區,應當確立巡迴審判為主的工作機制,繼承和弘揚馬錫五審判方式,推廣車載法庭等巡迴審判模式,形成以人民法庭為點、車載流動法庭為線、基層人民法院為面,「點線面」相結合、全覆蓋的司法服務網路。經濟發達交通便利地區,應將巡迴審判的重點放在對社會和諧穩定影響較大,對提高人民群眾法治意識、維護社會主義法治秩序和弘揚社會主義道德風尚有重要作用的案件上。
10.處理好調判關系。充分發揮調解在化解基層民事糾紛中的獨特作用,對適宜調解的民事糾紛要依法先行調解。積極總結不同類型案件的特點,在法律規定框架內,恰當藉助鄉規民約,尊重善良風俗和社情民意,創新調解工作方法,力求從根源上徹底化解矛盾。堅決糾正強迫調解、久調不決等損害當事人合法權益,以及下達強制性調撤指標等違背審判規律的錯誤做法。大力提高人民法庭裁判文書質量,注重通過正確適用法律、加強釋法說理,發揮司法裁判的道德指引功能,彰顯規則、維護秩序、弘揚美德。
11.改進執行工作。對執行工作難度較大、基層人民法院執行不影響當事人合法權益及時實現,以及人員裝備難以保障執行工作順利開展的人民法庭審結案件,原則上由基層人民法院負責執行。對可以當庭執結以及由人民法庭執行更加方便訴訟群眾的案件,應當由人民法庭負責執行。有條件的地方,可以探索由所在基層人民法院派駐執行組等方式構建直接執行機制,最大限度地方便群眾訴訟,提高執行效率。
12.完善人民陪審制度。落實人民陪審員倍增計劃,結合人民法庭工作特點,擴大基層群眾入選比例,擴大參審案件范圍。規范人民陪審員參與審理案件的確定方式和流程,認真落實「隨機抽取」原則,改變長期駐庭做法。強化人民陪審員崗前和任職培訓,提高履職能力。積極探索實行人民陪審員僅參與審理事實認定問題的機制和辦法。建立經費保障標準定期調整機制,及時足額發放人民陪審員的交通、誤工等補助費用。
三、積極參與基層社會治理,切實發揮人民法庭橋梁紐帶和司法保障作用
13.為其他機構組織化解糾紛提供司法保障。充分發揮人民法庭在「四個治理」中的紐帶作用和在多元糾紛解決機制中的示範、保障作用,為提高鄉鎮、縣域治理法治化水平作出積極貢獻。主動加強與公安、司法、勞動爭議仲裁、農村土地承包仲裁、人民調解委員會等其他基層國家機關、群眾自治組織、行業調解組織等的溝通與協作,尊重和支持其依法調處社會矛盾糾紛,積極做好司法確認等訴訟與非訴訟矛盾糾紛解決機制的銜接工作。
14.對各類調解組織給予引導。按照「不缺位、不越位、不錯位」的原則,依法加強對人民調解委員會的業務指導。以審判職能的有效發揮,為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和群眾自治組織調處化解矛盾糾紛提供法治樣本和導向指引。特別注意加強和規范與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等基層群眾組織在化解矛盾糾紛中的聯系和溝通,共同維護良好的基層社會秩序。
15.立足審判職能參與地方治理。人民法庭要靈活運用公眾開放日、觀摩庭審、以案釋法、判後答疑等多種形式,積極開展法治宣傳,引導人民群眾自覺履行法定義務、社會責任、家庭責任。要通過及時向地方黨委、人大報送涉訴矛盾糾紛專項報告,向政府及其他相關部門提出司法建議的方式,參與地方社會治理。不得超越審判職能參與地方行政、經濟事務,以及其他與審判職責無關的會議、接訪、宣傳等事務。
四、積極穩妥推進司法體制改革,不斷完善人民法庭工作機制
16.開展改革試點。各級人民法院要把人民法庭作為司法改革的「試驗田」,按照解放思想、積極推進、求真務實、慎重穩妥的原則,推進改革在人民法庭先行先試。轄區內設有人民法庭的中級人民法院,選擇3-5個人民法庭,對適宜在人民法庭開展的改革進行試點,鼓勵具備條件地區積極擴大試點范圍。試點人民法庭應當至少每半年就試點工作情況向所在基層人民法院作出匯報,並逐級層報匯總至最高人民法院,為全面推進司法體制改革積累經驗、創造條件。
17.落實司法責任制。遵循司法規律,按照權責統一的原則,探索建立主審法官辦案責任制,明確法官辦案權力和責任,逐步實現裁判文書由主審法官簽發。有條件的地方可以探索完善合議庭辦案責任制,明確個人意見、履職行為在案件處理結果中的責任。規范人民法庭庭長對審判工作的監督管理許可權,做到權責統一明晰、監督規范有序。
18.優化人員構成。建立編制增補和動態管理機制,確保已增編制80%用於基層和審判一線,根據工作需要及時補充人員。堅持內涵式隊伍發展路徑,探索根據審判工作量,組建以主審法官為中心的審判團隊,配備必要數量的法官助理、書記員等審判輔助人員,以購買服務等方式配強審判輔助力量,解決一些地方因審判人員不足而出現的「一人庭」「二人庭」問題。完善司法人員分類管理制度,穩定審判隊伍,提高審判質效。
19.健全職業保障。推進法官專業職務序列及工資制度改革,逐步提高基層法官職級待遇,實現人民法庭法官職務、職級和法官等級上的適當高配,以及工資福利政策向基層法院和人民法庭的適度傾斜。人民法庭可以先行試行工資加辦案補貼、崗位津貼等薪酬確定方式。加強職業風險保障,完善因公犧牲、意外傷害等撫恤救助制度。上級人民法院在探索和推動省以下地方法院人財物統一管理,以及法官延遲退休、返聘等改革時,要注意考慮人民法庭的特點和需求。
20.完善審判管理。剔除不符合審判規律、不利於人民法庭工作開展和容易產生錯誤導向的管理考核指標。明確簡易案件與疑難復雜案件的分類標准,合理配置審判資源,實現案件繁簡分流。探索在小額訴訟和其他適宜的簡易案件中,使用表格式、令狀式、要素式等簡易文書,加快審理進程。探索審判輔助性事務集中專門處理的工作制度,讓法官專注於審判。
21.強化司法公開。全面公開法庭人員信息、管理制度、行為規范、訴訟指南,依法及時公開案件信息、司法依據、訴訟流程、裁判結果,滿足當事人知情權,杜絕暗箱操作。在推進「三個平台」建設過程中,注重考慮人民法庭工作特點。積極發揮人民法庭根植基層的特殊優勢,在保障司法安全前提下,簡化旁聽手續,滿足人民群眾旁聽需求;開展司法公開主題活動,主動邀請和組織社會各界代表旁聽庭審、參觀法庭工作;進一步發揮巡迴審判在司法公開、法治宣傳方面的獨特作用,增強社會對法庭工作的認同。
五、切實加強隊伍建設和組織領導,不斷提升人民法庭隊伍素質和物質裝備保障水平
22.加強黨建工作。堅持「支部建在庭上」,實現黨的組織和黨的工作全覆蓋。有3名以上黨員的人民法庭應成立黨支部,黨員不足3名的人民法庭可成立聯合黨支部。人民法庭黨支部的組織關系隸屬所在基層人民法院。強化人民法庭黨支部的組織功能,嚴格黨內生活,充分發揮黨支部對幹警的教育、管理、監督職能,注重運用信息網路、新媒體開展黨建工作。
23.選好法庭庭長。要積極落實人民法庭機構級別和人民法庭庭長職級,優先從具有法庭工作經歷的人員中,選派科級以上法官擔任人民法庭庭長,直轄市的人民法庭和案件多、任務重的人民法庭,可選派處級法官擔任,根據工作需要人民法庭可設副庭長。要優先從具有人民法庭庭長任職經歷的人員中選拔基層人民法院領導。
24.健全定期輪崗和掛職鍛煉制度。有序推進人民法庭之間、人民法庭和基層人民法院其他庭室之間的人員交流。人民法庭庭長一般應在任職後三至五年輪崗一次。基層人民法院新招錄人員一般應先安排在人民法庭接受鍛煉一年以上。基層人民法院選派法官到上級人民法院、發達地區法院學習鍛煉,應優先選派人民法庭法官;上級人民法院選調法官,應接收一定比例具有法庭工作經歷的法官;上級人民法院選派有培養前途的幹部到基層,應優先安排到人民法庭掛職鍛煉。
25.落實黨風廉政責任。基層人民法院黨組要將人民法庭黨風廉政建設納入主體責任范圍,對人民法庭發生的重大違法違紀案件,在對直接責任人進行責任追究的同時,要按照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的規定,對有關法院領導幹部進行問責。基層人民法院紀檢監察部門,要切實履行監督職責,通過審務督查和專項檢查等,及時發現和糾正人民法庭幹警在紀律作風方面存在的問題,以「零容忍」態度嚴肅查辦違法違紀案件。人民法庭庭長要認真履行「一崗雙責」,在做好審判工作的同時,管好帶好隊伍,確保人民法庭公正廉潔司法。
26.加強紀律作風建設。不斷強化理想信念教育,引導人民法庭幹警牢固樹立群眾觀念,增進群眾感情,切實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六難三案」問題。堅持從嚴教育、從嚴管理、從嚴監督,堅決整治人民法庭工作中的不正之風。依託信息化手段,全面構建符合人民法庭工作特點的廉政風險防控機制,切實加強對人民法庭審判權運行的監督制約,提高司法廉政制度的執行力。要將作風建設擺在突出位置、融入日常工作,以制度確保改進司法作風的規范化、常態化、長效化。
27.改善法庭管理。健全法庭管理規章制度,注重經常性管理,注意以聽取基層群眾意見的方式完善考核評價機制。注重樹立和宣傳人民法庭先進典型,及時對人民法庭優秀幹警給予表彰獎勵。加強文化體育場所建設,落實休假、療養制度,定期組織體檢,加強對幹警的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幫助解決工作、學習和生活實際困難。
28.改進教育培訓。定期開展人民法庭庭長輪訓,確保人民法庭法官每年接受業務培訓時間不少於7天。堅持分級分類培訓,充分發揮各級法官培訓機構主導作用,積極利用其他培訓機構和高等院校培訓資源,通過多種方式促進優質教育培訓資源向人民法庭延伸傾斜。堅持以需求為導向,緊扣審判實踐的培訓方向。進一步加大對西部和民族地區培訓工作的扶持力度,加強雙語法官培養。
29.抓好基礎設施建設。高級人民法院要按照人民法院基礎設施建設「十二五」規劃要求,合理安排年度建設計劃,力爭在「十二五」期間全面完成現有人民法庭基礎設施建設任務。新建人民法庭應依據《人民法院法庭建設標准》,根據法庭編制人數、年受理案件數等因素合理確定建設規模,嚴格審核設計方案,並按照《人民法庭統一標識設置規范》要求,安裝統一標識。
30.增強經費保障能力。基層人民法院要根據人民法庭工作任務和裝備配備、信息化建設需要,做好人民法庭預算編制工作,及時撥付資金。各高級人民法院要加強對人民法庭經費使用、管理的指導和監督檢查。要有計劃、分步驟地為人民法庭配備必需的辦案辦公裝備,逐年提高裝備配備水平,改善審判工作條件。到2015年,全國人民法庭裝備配備均應達到《基層人民法院基本業務裝備配備指導標准》要求的水平。
31.推動信息化建設。高級人民法院要以「天平工程」建設為抓手,圍繞人民法庭管理和便民、利民,合理確定人民法庭信息化建設內容和規模,加大投入和經費保障力度。按照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全面加強人民法院信息化工作的決定》和《人民法院信息化建設五年規劃》要求,東部地區在2014年底前、中部地區在2015年底前、西部地區在2016年底前,人民法庭接入基層人民法院信息網路系統。要確保人民法院信息系統軟體、硬體配置滿足人民法庭訴訟服務工作的需要,為人民法庭配備必要的信息化辦公、辦案設備和軟體,優化辦事流程,提高辦事效率和人性化水平。
32.重視安全管理。要建立健全督查機制,增強安全防範意識,克服鬆懈麻痹思想和僥幸心理,扎實做好日常安全保衛工作。要按照「必要、充足、及時」要求,原則上為每個人民法庭配備至少一名司法警察,並根據工作需要配備若干名安保人員。完善安檢、防爆、監控、液體危險品檢測等各類安全防範設施和裝備配備,優先改善人民法庭安全防危硬體條件,確保人民法庭「人防、物防、技防」落實到位,嚴密防範各類重大惡性安全責任事故。
33.推動理論研究。各級人民法院要立足不同職能定位,為繁榮人民法庭理論研究創造條件,加強與法學教育研究機構進行多種形式交流與協作,凝聚多方力量,探索建立人民法庭理論研究工作機制,深入開展人民法庭理論研究工作。著重研究新形勢下人民法庭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司法制度中的地位和作用,人民法庭的職能定位和在社會治理中的作用,以及人民法庭如何在推進司法改革進程中開展好司法為民、便民、利民工作等全局性、前瞻性重大課題。以問題為導向,從人民法庭的司法實踐中總結提煉理論研究的素材和課題,形成理論研究成果,切實實現成果轉化,指導和推動人民法庭工作科學發展。
34.加強監督指導。各級人民法院黨組要切實對人民法庭工作負起領導責任。中級人民法院以上的各級人民法院,應當成立專門的人民法庭指導工作辦公室,堅持分類指導原則,增強指導的針對性和實效性。要將監督指導人民法庭工作,作為各級人民法院日常工作的重要內容,完善問題發現、反饋、分析和解決機制,建立重大敏感案件風險評估、預警和化解機制。
最高人民法院
2014年12月4日

熱點內容
勞動法知道或應當知道之日 發布:2025-01-08 05:18:21 瀏覽:292
道德情感中公 發布:2025-01-08 05:06:41 瀏覽:65
對婚姻法的咨詢 發布:2025-01-08 05:01:19 瀏覽:588
房親稅立法 發布:2025-01-08 05:01:14 瀏覽:589
丁少雲律師 發布:2025-01-08 04:37:45 瀏覽:399
民事訴訟法證據高度蓋然性 發布:2025-01-08 04:27:00 瀏覽:805
2017行政法有變化嗎 發布:2025-01-08 04:16:21 瀏覽:972
勞動合同法有關病假待遇的規定 發布:2025-01-08 04:11:30 瀏覽:491
彌勒法治新聞 發布:2025-01-08 04:01:08 瀏覽:269
我國合同法規定當事人承擔違約 發布:2025-01-08 02:54:09 瀏覽: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