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話語資源
Ⅰ 羅翔老師說過的經典句子 【分享】
羅翔老師說過的經典句子(篇一)
1.「嘗試學習法律,一定要有常識,大家不要覺得自己是法律人就高高在上,法律無非解決的是社會生活中的矛盾,所以法律人的判斷永遠不能超越民眾樸素的道德情感。」
2.嘗試學習法律,一定要有常識,大家不要覺得自己是法律人就高高在上,法律無非解決的是社會生活中的矛盾,所以法律人的判斷永遠不能超越民眾樸素的道德情感,這就是很多同學說很多時候我考試我什麼都不懂,我就憑借樸素的三觀來做題,很多時候憑借樸素的三觀你依然能做對很多題,尤其在每一年考試中都有一些巨難的試題,而這些巨難的試題說白了,法律學多了反而做不出,因為很多時候人法律學多了就喪失人性了。你用一個普通人的觀點就很容易能夠做出來,一定要擁有一點常識。
3.但人不能永遠浪漫下去,那會走向自我毀滅的。浪漫都是水字旁,會把人淹死的。人最終還是要進入一個規則體系,所謂~隨心所欲不逾矩嘛。
4.刑法這個字本身就不好看,刑法這個字怎麼寫呢?拿人開刀的呀,把開刀的依據合法化就叫刑法。
5.希望同學們通過對刑法的學習,能夠培育真正的法治理念。能夠成為法治之光。同學們將比我走的更遠,將在知識的海洋能夠遨遊到更加寬暢。
6.誤解是人生常態,理解才是稀缺的例外。
7.人生之要事在於確立偉大的目標與實現這目標的決心。
8.以賽亞·柏林有一個非常形象的比喻,他說人類的思想家有兩種,一種是刺蝟,非此即彼,非黑即白;還有一種思想家是狐狸,雖然堅持自己的觀點,但也認可對立觀點具有相對的合理性。一個是一元論一個是二元論,我覺得二元論至少是我所欣賞的,因為在人類歷史上帶給人類無數浩劫的思想家全都是刺蝟式的,非此即彼。
9.我不會害怕別人嘲笑自己有慾望,我了解慾望,因為自己更接近慾望。
10.對於網路噴子,各位一定要去反思的是一個匿名的環境,一個人所不知的環境,君子在慎獨的時候,你是不是能夠遏制自己內心的幽暗的?還是我反復所說的人是目的,人不是純粹的手段,所以建設法制社會最重要的就是要學會尊重別人。一個尊重他人人生的人不會傷害他,一個尊重他人他人身體的人也不會性侵他人,一個尊重他人財產的人不會去盜竊他人,同樣一個尊重他人名譽的人也不會隨意的潑臟水,人是目的,而不是純粹的手段。
11.不要因為我們法治建設出現一些小小障礙就心灰意冷,這只是暫時的,我們依然有美好的追求。
12.遏制自己內心的知識優越感,才能讓你發自內心的去尊重他人,避免狂妄自大,才能讓你不斷的豐富自己的內心。
13.任何命運贈送的禮物,早已在暗中標好了價格。
14.讀書分兩種,功利性讀書與非功利性讀書。非功利性的讀書更為重要,它讓你能夠地址成功主義的讀書,能夠坦然接受自己的命運,一個人真正的成功不是在他輝煌的時候有多麼風光,而是在你遭遇挫折時,在你低迷時,你是否依然有勇氣繼續前行。非功利性閱讀能讓我們意識到自己的渺小,培育我們的謙卑。
15.越能體現人性尊嚴的快樂,越是一種最大的快樂,因為他跟人的尊嚴是相關的。有很多快樂,是降低了人性的尊嚴。而越能體現人性尊嚴的快樂,越是一種最高級的快樂,我們之所以讀書行路,其實就是希望我們能夠不斷的。享受什麼的快樂呢?高級的快樂。
羅翔老師說過的經典句子(篇二)
16.懷疑主義是理性時代的咒詛,如果你持一種懷疑主義的立場,你所有的認識都是不穩固的,理性不是唯一的認識論依據,人類所有的思考都是建立在相信的基礎上,我們相信存在正義,而正義是一定客觀存在的。
17.法律永遠不能超越社會常識的限制,千萬不要帶著法律人的傲慢。這種傲慢在我看來,其實只是不學無術的一種表現。
18.「想起古希臘哲學家愛比克泰德曾經說過一句著名的話。他說,我們登上並非我們所選擇的舞台,演出並非我們所選擇的劇本。」
19.培根說過:一次犯罪不過污染了水流,而一次不公正的司法卻污染了水源,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如果刑罰權不受限制,那麼一切正義,都可能被架空,而且往往是以正義的名義來架空正義。
20.所有通過捷徑所獲取的快樂,無論是金錢、性還是名望,最終都會給自己帶來痛苦。人其實很難抵制誘惑,人只能遠離誘惑,所以千萬不要高看自己的定力。
21.而且人最大的痛苦就在於什麼呢?我覺得人最大的痛苦,就是無法跨越「知道」和「做到」的鴻溝。笛卡爾所說的「我思故我在」這個很對,但是「我思故我在」經常讓我們沉浸於一種幻想之中,就是我只要思考到了,我就能做到,但其實不是這樣。
22.在時間的進程中,所有美善的事業都有一個負的斜率。
23.約束不等於壓迫,冷靜和理性不等於冷淡和麻木。
24.歷史的經驗告訴我,權力導致腐敗,絕對權力往往導致絕對腐敗,我們的解釋最重要的是要符合民眾樸素的正義感,符合我們的公平,所以這是為什麼法律不是由專家說三道四。
25.虛榮,魔鬼最愛的原罪。
26.每當我們表達道德憤慨的時候,我們也許都要反躬自省,我們是否比想像中更幽暗、邪盪和偽善,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我們內心的邪惡是否會催生更大的罪惡,是否會因著各種優勢地位物化他人,操控他人,是否會更加悲情下品而不自知。當然,這里的我們主要指的是我自己。
27.法益作為入罪的基礎,而倫理作為出罪的依據。
29.快樂是不能走捷徑的。
30.很多時候我們是要去裝,裝多了,慢慢的就真的會發自內心的去尊重,如果離開了這個裝,可能一輩子都很難尊重他人。
羅翔老師說過哪些經典的話
羅翔老師說過哪些經典的話【篇一】
1.如果自由不受限制的話,一定會造成強者對弱者的剝削。
2.所有真實的快樂,都需要長久的鋪墊和努力。
3.殺人可恕,情理難容。
4.我們畫出的圓圈總是不夠圓,但沒有人會因此取消圓圈。
5.有時,看似善良的願望往往會把人類帶向人間地獄。
6.讀書是一個什麼悖論呢?我因為求知而讀書,但是當我越來越閱讀的時候,我越來越承認自己的無知,這是悖論。
7.城市中的萬物並不一定是生活在嚴謹的邏輯論證中的,而且完全按照邏輯去生活,有可能會給人類社會帶來災難性的後果,所以這就是為什麼霍姆斯大法官反復提醒我們法律的生命是經驗而不是邏輯,所以如果不斷地經驗,適時提醒我們12歲,13歲的孩子可能去實施嚴重的一些惡性犯罪,那麼我們認為不滿14周歲的未成年人不負刑事責任的責任的這種邏輯命題,似乎就有修正的必要。
8.《了不起的蓋茨比》提醒我們:「當你想要批評別人的時候,要知道,並不是所有人,都有你擁有的那些優越條件」。
9.刑法這個字本身就不好看,刑法這個字怎麼寫呢?拿人開刀的呀,把開刀的依據合法化就叫刑法。
10.但是很多人讀書為了什麼?很多人讀書只是為了炫耀,很多人讀書只是為了在寫文章的時候炫耀張說李說王說王二麻子說,很多人讀書只是為了顯示自己知識上的優越感,那你可能就讀到狗肚子里去了。
11.法律操守,對法律的尊重。
12.一種行為雖然侵犯了法律,但如果這種行為在倫理生活中是被鼓勵的,那無論如何,他都不是犯罪。
13.司法雖然要尊重民意的表達,但又需要超越民眾的偏見。
14.我們的閱讀永遠不要只讀自己喜歡讀的,我們要讀挑戰我們的書籍,如果一本書不能夠挑戰我們,我們為什麼要讀它,如果一本書不能夠挑戰我們,我們如何去走出自己的狹隘,自己的偏見。所以卡夫卡說:一本書就像一把利斧,要劈開我們冰封的內心。你們准備好了嗎?跟人類偉大的靈魂對話,用它的利斧去劈開你的冰冷、傲慢、自戀與自憐的內心。
15.當我越來越多地閱讀,當我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我才覺得:啊,我離天還有那麼的遙遠,我永遠也到不了。我是如此的渺小,如此的無知,在知識的海洋中我永遠無法遨遊。大家一定要注意不要為你的無知而辯護。
16.我非常喜歡一句話,納尼亞傳奇的作者曾經說:仁愛,必須生活在公正的土壤中,換言之,公正是和仁愛相對應的一種概念,離開了公證,仁愛就沒有意義,那如果你現在離開了正義離開了有罪必罰,這樣的一個基本的正義觀點,你空談人來這個仁愛就會變得像食人草一樣。他是食人草,但是非常遺憾的是,她還頂著可愛的綠植的,這樣的一個名聲,但它其實是食人草,離開了公證仁愛就沒有意義,離開了公證仁愛一定會導致人道主義的災難。
17.很多時候我們經常會羨慕別人劇本,但是沒有誰的劇本值得羨慕,很多人的劇本就是專門演給別人看的。而你要做的就是演好屬於自己的劇本。如果你不幸遇到了某些挫折,你有兩種選擇,一種是棄演,一種是把既定的劇本演好,即使過程會痛苦但一定很獨特並很精彩。
18.如果你沒有想清楚律師為什麼要為罪犯做辯護,說明你還沒有做好當一名合格刑辯律師的准備。
19.懷疑主義是理性時代的咒詛,如果你持一種懷疑主義的立場,你所有的認識都是不穩固的,理性不是唯一的認識論依據,人類所有的思考都是建立在相信的基礎上,我們相信存在正義,而正義是一定客觀存在的。
20.法律的訓練自然會讓我們在某些問題上與大眾看法不一。但是要避免兩個極端,一是封閉化的精英立場,二是從眾的群眾立場,我想法律永遠不能脫離一個民族的主流道德意識,法律要超越民眾的偏見。這也是我一直主張,法律人要傾聽民眾的聲音,但要超越民眾的偏見。
羅翔老師說過哪些經典的話【篇二】
21.如果一種行為是社會生活所許可的,那它就不應該是犯罪。
22.如果法律規定模糊不清,那麼公權力就會成為脫韁的野馬。
23.律師的價值,是在保障當事人合法權益的基礎上來追求法律的正義。
24.對法治破壞最大的莫過於盛行於大多數國人心中的「法家思維」。
25.因為沒有買就沒有賣,就是因為買方市場處罰太輕,才有那麼多賣方市場。
26.人生似鳥同林宿,大限來時各自飛。
27.「自由一定要加以規范的限制,如果自由不加以限制,一定會導致強者對弱者的剝削。」
28.任何命運贈送的禮物,早已在暗中標好了價格。
29.每當我們表達道德憤慨的時候,我們也許都要反躬自省,我們是否比想像中更幽暗、邪盪和偽善,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我們內心的邪惡是否會催生更大的罪惡,是否會因著各種優勢地位物化他人,操控他人,是否會更加悲情下品而不自知。當然,這里的我們主要指的是我自己。
30.如果你的眼目永遠只關注地下,你永遠不知道向上看有多麼的快樂。
31.人跟人的系啊,就像存錢。你必須先存錢才能取錢。如果只取錢不存錢,這叫惡意透支啊,你的賬戶就破產了呀,所以如果你想從他人的身上支取感情。你首先要存入足夠多的感情。
32.人要接受事與願違啊,我們太有限了,我們只能做我們覺得是對的事,然後接受結果。
33.約束不等於壓迫,冷靜和理性不等於冷淡和麻木。
34.你遵循這些規范,你才能夠真正擁有所謂的自由因為自由不是放縱的自由自由始終是自律的自由,是自律的自由。
35.如果司法權不加限制,那任何人都有可能成為刑罰權任意打擊的對象。中國歷史上的典故,1142年除夕之夜岳飛之死,岳飛臨死的時候,說了八個字:「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岳飛之死的罪名是什麼?莫須有。所以相信每個對中國歷史有基本認識的同學都認識了八個字,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36.希望同學們通過對刑法的學習,能夠培育真正的法治理念。能夠成為法治之光。同學們將比我走的更遠,將在知識的海洋能夠遨遊到更加寬暢。
37.惜花須檢點,愛月不梳頭。
38.只有法治才能讓我們這個民族走向真正的復興。
39.當你覺得這個世界有大量的不正義,是不是有不正義相對應的一個概念,叫做正義,如果這個實際上沒有正義,那麼說它不正義就毫無意義。而我們正是相信這個實際上有正義,所以我們要用我們所學習的法律知識,去不斷的去追尋正義,雖然這個追尋是漸進的,但是我們永遠不灰心,不疲倦,我們盡力而為。
40.老百姓是有發言權的,因為每個人的正義感都是一樣的,每個人都有樸素的正義感。
那些羅翔老師說過的溫柔的話語
那些羅翔老師說過的溫柔的話語【篇一】
1.因為沒有買就沒有賣,就是因為買方市場處罰太輕,才有那麼多賣方市場。
2.經驗哲學家阿奎拉告訴我們:我們精神活著的目的就是為了超越精神。人這一生都應該追求什麼呢?快樂?快樂是有質和量的區別的。越能體現人性尊嚴的快樂,越是一種最大的快樂,因為他跟人的尊嚴是相關的。有很多快樂,是降低了人性的尊嚴。而越能體現人性尊嚴的快樂,越是一種最高級的快樂,我們之所以讀書行路,其實就是希望我們能夠不斷的享受什麼的快樂呢?高級的快樂。
3.人的邪惡是沒有止境的,沒有最壞,只有更壞。
4.最後是類比論,看不見的正義才是需要去相信的。
5.律師和司法機關的使命是一樣的,都是為了維護法律的尊嚴,一個是通過嚴格的適用法律來打擊犯罪,一個是千方百計的保護犯罪嫌疑人法律上的權利。
6.你的身體如果完全屬於你的話,必將導致強者對弱者的剝削。
7.一次犯罪不過污染了水流,而一次不公正的司法卻污染了水源。
8.更重要的一種讀書是非功利性的讀書,因為只有這種非功利性的讀書,你才能夠抵製成功主義的讀書,你才能夠坦然的接受自己的命運,坦然的接受自己的失敗,很多時候啊,一個人真正的成功不是在他輝煌的時候有多麼的風光,但關鍵在於,在你挫折的時候,在你低迷的時候,你是不是依然有勇氣繼續的前行?
9.需要人類偉大的靈魂對話,走出自己的狹隘與偏見。
10.當你覺得這個世界有大量的不正義,是不是有不正義相對應的一個概念,叫做正義,如果這個實際上沒有正義,那麼說它不正義就毫無意義。而我們正是相信這個實際上有正義,所以我們要用我們所學習的法律知識,去不斷的去追尋正義,雖然這個追尋是漸進的,但是我們永遠不灰心,不疲倦,我們盡力而為。
11.第二是經驗論。每個人都會經歷或體會或看到一些不正義的事情,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渴望正義概念的存在,而人的所有的感覺一定有所投射的客觀對象,渴了會有水的存在,餓了會有事物的存在,那人類為什麼有對公平的感覺呢?一定存在一個公平所指向的對象,否則這種感覺是沒有意義的。
12.人為婦人所生多有憂患,出來如花,又被割下,飛去如影不能存留,每個人這一生一定會遭遇苦難,在苦難的時候,你是否依然有繼續活下去的勇氣,如果你接受的僅僅是成功主義的熏陶,你一定不會有這種力量,所以我們需要這種非功利性的閱讀題,成功主義的閱讀、功利主義的閱讀,一定會讓人自高自大,孤標傲世,知識讓人驕傲。
13.很多時候我們是要去裝,裝多了,慢慢的就真的會發自內心的去尊重,如果離開了這個裝,可能一輩子都很難尊重他人。
14.「你說一個人天資聰穎,他能不能通過考試?不可能!所有天資聰穎的一定還需要什麼?還需要艱苦的訓練!」
15. 凡事都有例外,例外不是對原則的否定,而是對原則的豐富。
那些羅翔老師說過的溫柔的話語【篇二】
16.人心隱藏著整個世界的敗壞,我們每個人心中都藏著一個張三。
17. 「同學,看你長相眉清目秀,要不把你的腎臟賣給我?」「這同學說,老師我是有尊嚴的。」「我說50萬,他說老師我有尊嚴好不好?」「五百萬」「他說老師我真的有尊嚴」「五千萬再加上上海兩套房」「成交」「你有什麼尊嚴?你的尊嚴不過就是用錢來計算罷了」
18.與惡龍纏斗過久,自身亦成為惡龍;凝視深淵過久,深淵將回以凝視。
19.這個世界上只存在一般人,理性人只是假設。
20.這是羅大大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他經常說如果你學法律學死了,變得機械了,法律學多了,失去了人性,失去了作為人基本的判斷,是可悲的。
21.人要接受自己的有限性。第一,人承認自己是有限的,於是承認你的邏輯是有限的,承認你的理性是有限的,承認你的閱讀是有限的,承認你整個人就是在偏見之中,你這一生就是在走出偏見。
22.法無明文規定不為罪,法無明文規定不處罰。一種行為即便再惡劣,但是如果刑法沒有規定,那它就不是犯罪。
23.很多時候我們經常會羨慕別人劇本,但是沒有誰的劇本值得羨慕,很多人的劇本就是專門演給別人看的。而你要做的就是演好屬於自己的劇本。如果你不幸遇到了某些挫折,你有兩種選擇,一種是棄演,一種是把既定的劇本演好,即使過程會痛苦但一定很獨特並很精彩。
24.法律不能超越社會常識的限制,不能超越民眾樸素的道德情感,要考慮倫理的色彩。法律無非解決的是社會生活中的矛盾,千萬不要帶著法律人的傲慢,這種傲慢其實是不學無術的一種體現。
25.《了不起的蓋茨比》提醒我們:「當你想要批評別人的時候,要知道,並不是所有人,都有你擁有的那些優越條件」。
26.司法雖然要尊重民意的表達,但又需要超越民眾的偏見。
27.人只能是目的,不能是純粹的手段。
28.真正的自由是自律的自由,不是放縱的自由。
29.所以如果獲得了什麼成就,要積極的回饋這個社會,你的不一定屬於你,你的機會屬於你嗎?時勢造英雄。
30.法國學者說,刑法是一根帶哨子的鞭子,在抽你之前要實現告訴你這是不對的。
羅翔老師說過的值得銘記終身的話
羅翔老師說過的值得銘記終身的話【篇一】
1.道德在絕大多數情況下都是一直自律,而不是他律。
2.一個表面上符合法條的行為不再理所當然被認為是犯罪,除非你能積極的加以證明他侵犯了一定的法益,一個侵犯法益的行為也不是理所當然被視之為犯罪,除非他違反了倫理道德,如果一種行為是倫理道德所鼓勵的,那它絕對不是犯罪。
3.我們無法做偉大的人,我們只能心懷偉大的愛做細微的事情。
4.名譽失之易,而得之難。
5.法益作為入罪的基礎,倫理作為出罪的依據。
6.人要接受自己的有限性,人的邏輯、理性、閱讀都是有限的,整個人就是在偏見之中。人這一生就是在走出偏見。
7.社會法學派的代表人物霍姆斯大法官曾說:「法律的生命不在於邏輯,而在於經驗。」
8.「如果我的手機不關的話,我看一下柏拉圖的理想國,看五分鍾我就會開始玩手機。玩兩個小時然後把手機一摔,說:『我怎麼是這種人呢!』,然後又接著看十分鍾柏拉圖,然後又幹嘛,又看手機。所以需要受到限制,所以我現在看書一般把手機關了,我直接把網路給砸了。」
9.人要接受事與願違啊,我們太有限了,我們只能做我們覺得是對的事,然後接受結果。
10.法律永遠不能超越社會常識的限制,千萬不要帶著法律人的傲慢。這種傲慢在我看來,其實只是不學無術的一種表現。
11.「各位同學有誰是自願來到這個世界上的,有誰來到這個世界上父母徵求過你的意見?我們登上並非我們所選擇的舞台,各位同學有誰的人生劇本是你選擇的。大家是不是羨慕別人的劇本?老實說我有的時候也很羨慕別人的劇本。但是沒有辦法,你的劇本不是你選擇的,你只有努力把你的劇本給演好,雖然很痛苦,但是只要努力的演好你的劇本,在痛苦中也有精彩,啊也有精彩。每個人的人生劇本都是獨特的,每個人的人生劇本都是精彩的,不用去羨慕別人。」
12.如果自由不受限制的話,一定會造成強者對弱者的剝削。
13.別人騎馬我騎驢,仔細思量我不如,
14.每當我們表達道德憤慨的時候,我們也許都要反躬自省,我們是否比想像中更幽暗、邪盪和偽善,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我們內心的邪惡是否會催生更大的罪惡,是否會因著各種優勢地位物化他人,操控他人,是否會更加悲情下品而不自知。當然,這里的我們主要指的是我自己。
15.懷疑主義是理性時代的咒詛,如果你持一種懷疑主義的立場,你所有的認識都是不穩固的,理性不是唯一的認識論依據,人類所有的思考都是建立在相信的基礎上,我們相信存在正義,而正義是一定客觀存在的。
16.康德說:人只能是目的,不能是純粹的手段。一個尊重別人的人,就不會把他人作為玩物,一個尊重人性的人,同樣也能夠尊重自己,而不會沉溺於敗壞、低級的趣味之中。
17.你不問我時間是什麼,我感覺我知道,但是一旦問我什麼叫時間,我就茫然無知了。
18.第二是經驗論。每個人都會經歷或體會或看到一些不正義的事情,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渴望正義概念的存在,而人的所有的感覺一定有所投射的客觀對象,渴了會有水的存在,餓了會有事物的存在,那人類為什麼有對公平的感覺呢?一定存在一個公平所指向的對象,否則這種感覺是沒有意義的。
19.誤解是人生常態,理解才是稀缺的例外。
20.律師的使命,律師的價值,是在保障當事人合法權益的基礎上追求法律的正義。蕭乾是一個著名記者,曾采訪過遠東國際法庭的審理,不解為何盟軍居然給罪大惡極的戰犯請律師為他們辯護,但當他經歷了法制虛無主義,經歷了文革和反右,體會到了一聲令下就被打倒沒有一點辯護權的悲哀,沒有一個戰犯質疑法庭判決公正的無奈。所以律師的挑刺恰恰就是為了保證判決的公正性。
羅翔老師說過的值得銘記終身的話【篇二】
21.我們畫出的圓圈總是不夠圓,但沒有人會因此取消圓圈。
22.人成熟的一個標志,不是積極的去張揚自己的權利,而是顧及他人,換言之,要不斷的對他人有同理心。
23.塵來塵去歸有期,青山綠水心幽幽;兩岸風月思無限,今世無需再杞憂。
24.人的邪惡是沒有止境的,沒有最壞,只有更壞。
25.逢人且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
26.美國大法官霍布斯:「法律的生命是經驗而不是邏輯。」因為邏輯推論有可能得出非常荒謬的結論,在第一個邏輯命題得出結論的時候你覺得無懈可擊,但也許第一個命題就有一點小小的瑕疵是你沒有看到的,於是得出第二個命題,你又沒有看到瑕疵,推出的瑕疵越來越多,但是你都認為是符合理性的,所以我們要進行邏輯訓練,但是要超越邏輯。
27.特蕾莎修女說:我們無法成為偉大的人,只能心懷偉大的愛做細微的事情。
28.嘗試學習法律,一定要有常識,大家不要覺得自己是法律人就高高在上,法律無非解決的是社會生活中的矛盾,所以法律人的判斷永遠不能超越民眾樸素的道德情感,這就是很多同學說很多時候我考試我什麼都不懂,我就憑借樸素的三觀來做題,很多時候憑借樸素的三觀你依然能做對很多題,尤其在每一年考試中都有一些巨難的試題,而這些巨難的試題說白了,法律學多了反而做不出,因為很多時候人法律學多了就喪失人性了。你用一個普通人的觀點就很容易能夠做出來,一定要擁有一點常識。
29.如果法律規定模糊不清,那麼公權力就會成為脫韁的野馬。
30.律師的價值,是在保障當事人合法權益的基礎上來追求法律的正義。
31.「人性中充滿矛盾,我們遠比自己想像的更加自戀和道貌岸然。」
32.器大者聲必閎,志高者意必遠。
33.我們因為無知而讀書,而我們讀書讓我們更加地覺得自己的無知。
34.「人所有的拖沓都是代表他並非真正熱愛。」
35.我們必須接受批評,因為它可以幫助我們走出自戀的幻象,不至於長久在道德和智識上自我陶醉,在自戀中走向毀滅。有人說,地獄就是靈魂在自我中心和自我迷戀中一直活到永遠的軌跡。當你失去所有的謙遜時,你就和宇宙的實體脫節了。事實上我們遠比自己想像的更偽善和幽暗。
36.英國哲學家培根:一次不公正的審判,其惡果甚至超過十次犯罪。因為犯罪雖是無視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流,而不公正的審判則毀壞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源。
37.對法治破壞最大的莫過於盛行於大多數國人心中的「法家思維」。
38.法律在這個時候採取的是家長主義,因為你根本沒有能力來決定你的自由,所以法律要像家長一樣來保護你,如果不保護你,就是害了你,如果不限制你就是害了你。那各位同學想一想,大家小時候爸爸媽媽管不管你,有沒有大家是不被管束而成長到今天的?我覺得不可能。
39.「我們的目標不是考滿分,也不是考高分,我們的目標是通過法考。只要通過,低分飄過也很精彩。」
40. 凡事都有例外,例外不是對原則的否定,而是對原則的豐富。
Ⅱ 法律文書語言表達有什麼技巧
法律文書是指國家司法機關在其職權范圍內製作的有關辦理刑事、民事、經濟糾紛等案件和非訴訟事件的各種文書。下面我為你整理淺談法律文書語言表達技巧,希望能幫到你。
法律文書是指國家司法機關在其職權范圍內製作的有關;法律文書的語言屬於公文語體,主要使用書面語言;一、詞語運用要精確;詞語是語言的建築材料,是具有獨立性的最小的語言單;在我國刑法分則中,許多條款都有這樣的規定:同一罪;法律語言要求明確貼切,肯定否定態度鮮明,不能含糊;在司法工作中,要求更多地使用確切詞語;二、句子表達要嚴密;所謂表達
淺談法律文書語言表達的技巧
法律文書是指國家司法機關在其職權范圍內製作的有關辦理刑事、民事、經濟糾紛等案件和非訴訟事件的各種文書。它不是普遍的行為規范,而僅是對某一案件(事件)所涉及的當事人的法律規范,因而只對特定的案(事)件當事人有效,是一種法律事實,是適用法律的結果。也就是說,法律文書是指我國各法律主體依照法律規定,按照各自的職權或權利,在辦理各類訴訟案件和從事非訴訟事件的活動中,為正確運用、實施法律而依法製作出的具有法律效力或法律意義的文書,是司法機關辦理具體案件的直接反映。
法律文書的語言屬於公文語體,主要使用書面語言。它適應於不同的交際領域,通過反映目的、內容、對象而選擇語言材料、表達手段,形成了具有特定風格的語言體系。由於司法工作直接關繫到國家集體的權益和公民的切身利益,所以在語言文字的運用上要比其他語體的各類文章要求更高更嚴格。一個法律工作者,不僅要熟諳法律,還要研究和掌握法律文書製作過程中的語言規范化要求,提高書面表達能力。只有規范,才能產生准確和純凈,才能獲得權威和強制,才能適應司法工作的需要。當代著名法學家阿爾弗雷德·丹寧爵士這樣告誡我們:“要想在與法律有關的職業中取得成功,你必須盡力培養自己掌握語言的能力。”麥考密克也說過:“法學其實不過是一門法律語言學。”那麼法律文書語言規范化的具體要求是什麼呢?
法律文書語言規范化要求一、詞語運用要精確
詞語是語言的建築材料,是具有獨立性的最小的語言單位,一個詞語的誤用往往會帶來極為嚴重的後果,可謂“差之毫釐,失之千里”。詞語精確是法律文書語言的生命線,也是法律文書製作中的首要要求。一字當否,一詞得失,甚至一個標點符號的錯用,都會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如“張某某跟王某某去過殺人現場”。這句話中用了一個兼類詞“跟”,它既屬於介詞,也屬於連詞,判決書中的“跟”如果看作連詞,則主語就是“張某某跟王某”這個片語,因而,“張某某”就是殺人嫌疑犯之一,而“跟”如果在句中是做介詞,“張某某”就是主語,“跟王某”就是狀語,表示跟隨的對象,那麼“張某某”充其量就是個從犯。由此可見,詞語運用必須反復斟酌,深思熟慮,一字不苟,精益求精,以免影響法律的正確實施,造成不良後果。 首先要認真錘煉詞語,辨析出最確切的詞義。郭沬若說過:“所謂錘煉大概就是在這些地方力求准確、鮮明、生動,使人家更容易了解你的內容和概念。”現代漢語的詞彙紛繁復雜,同義詞、近義詞、同音詞非常多,在含義和用法上有著極其細微的差別,因此在製作法律文書時就要反復推敲詞語,錘煉詞語,從詞彙的汪洋大海中,找出最適合最確切的詞語來最准確地表達文書所要表達的內容。像違犯和違反、妨害和妨礙、錯誤和缺點、毀壞和損害、斥責和責備、弊病和毛病,其基本意義大致相同,但在表義的程度上有輕重之別,前面的詞義重,後面的詞義輕。再如,對犯罪的寬大處罰有“從輕”和“減輕”;對犯罪從嚴處罰有“從重”和“加重”。“從輕”是在法定刑的限度內判處較輕的刑罰,“減輕”則應當在法定刑以下判處刑罰;“從重”是在法定刑的限度內判處較重的刑罰,“加重”則應當在法定刑以上判處刑罰。像這些表面相似而實質不同的詞語,使用時必須認真辨析,把詞義推敲精確。高明的法律文書製作者特別注意權衡詞義的輕重並恰如其分地選擇詞語,以便收到精確的思想表達效果。 其次正確使用模糊詞語。詞語具有確切義和模糊義兩方面的特點。所謂確切義就是指詞語概念的內涵和外延非常清晰明確。模糊義就是指詞語概念的內涵和外延不夠清晰明確,主
要是指外延上沒有一個確定的界限。像上午、下午、附近等詞,所指的時間、地點都不夠具體確切,都屬於模糊詞語。在法律文書中,凡屬對法律事實、法律行為的敘述說明和對具有法律意義內容的認定,都要清楚明白,不能含混不清,必須使用含有確切義的詞語,不能使用模糊詞語。尤其是涉及具有法律意義的時間、地點、情節、財物數額等都要交代清楚。時間、地點,是敘述案情必須交代明確的重要因素,如果含混模糊,就會使整個案情都不夠清晰明確,難以准確認定。
在我國刑法分則中,許多條款都有這樣的規定:同一罪行,情節嚴重的判什麼刑罰,情節較輕的判什麼刑罰。可見,情節與處刑密切相關。因此,寫清犯罪情節十分重要。在敘寫中,表述犯罪行為使用的工具、手段、方式、力度等都要使用確切詞語。同樣是用持械搶劫,要寫清楚用什麼器械,是砍刀、獵槍,還是木棒、鐵錘。同樣是用刀,還要寫清楚是砍傷還是捅傷,力度如何,不能只寫“持械搶劫”。財物數額也是定罪判刑的重要依據之一,在涉及經濟犯罪中,貪污或受賄財物數額的多少是處刑的重要依據。所以在交代數額時,一定要用確切數字,寫明絕對數字,不能只寫約數,否則就難以根據貪污或受賄財物數額的多少,分別按照規定的條款處罰。
法律語言要求明確貼切,肯定否定態度鮮明,不能含糊其詞或模稜兩可,所以法律文書中切忌使用“基本”“大概”“大體上”這類詞語。如“關於合同的各項條款,已大體達成協議。”這句話語意含混,不是法律工作中使用的語言。從司法的角度講,達成協議的內容應該是明確的、具體的,而不是“大體”的。使用這種表示大概意思的詞語,就會給法律文書的解釋和執行帶來困難。
在司法工作中,要求更多地使用確切詞語。如果現實情況模糊,還沒有把握作確切說明時,就需進一步深入調查研究,弄清事實真相,或者是因禮貌文明委婉需要使用模糊詞語,那麼應盡量縮小模糊范圍,使其接近於確切。當然,法律語言也並不完全排斥使用模糊詞語。在某些情況下,不需要或不便於確切說明的事實原因和不具法律意義的內容等可以使用模糊詞語。
法律文書語言規范化要求二、句子表達要嚴密
所謂表達嚴密,就是指說明事理時,要注意客觀地、全面地、深入地闡明問題的性質、特徵,注意區別事物的一般情況和特殊情況,以及某一事物與其他事物的聯系等。比如“作為一名律師必須堅決支持當事人的要求”這句話就欠周密。“要求”太籠統了,只反映事物一般情況。難道“不正當”、“不合理”的要求也要堅決支持嗎?闡明事理,必須作客觀、全面、深入的分析,不能有絲毫的漏洞。 要做到表達周密,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不能出現語病。法律文書語言要符合語法規范,句式完整,每個句子的主要成份即:主語、謂語、賓語都必須具備。要防止成份殘缺、繁復、搭配不當、語序失調、句式雜糅等語病。
避免出現歧義。法律語言的解釋是單一的。每個詞語、每個句子都只能有一種解釋,不能有歧義。如果可以這樣解釋,也可以那樣解釋,雙方各執一詞,就會給認定和執行帶來困難,甚至造成不良後果。
切忌前後矛盾。說話撰文,如果自身的觀點都不保持一致,前後矛盾,就不能正確反映
客觀事物,也不能正確表達思想。在法庭辯論中,如果發言者本身自語相違,就無法論證自己的觀點。在法律文書製作中,如果前後都不保持一致,自相矛盾,就不可能有準確的認定,當然也就做不到正確的判決,或者導致無法執行。法律語言要求嚴謹周密,無論是認定犯罪事實,還是運用法律進行判決,都必須注意保持前後一致,不能自相矛盾。
縮小詞語的外延。即對詞語加以適當限制。製作法律文書,對於具有法律意義的詞語,一定要加以必要的限制,寫清楚它的具體特徵,避免籠統寬泛,含義模 糊,導致雙方的認定不一致而引起爭執,甚至訴諸法律。
法律文書語言規范化要求三、語言運用要精練
語言精練,就是要求用最少的文字表達出盡量多的內容,做到“文約而事豐”。法律語言比其他語體的語言更講究簡練。曾鞏在《南齊書目錄序》中說:“號令之所布,法度之所設,其言至約,其體至備,以為治天下之具。”司法機關製作的法律文書,除了要求准確嚴密外,還要做到精練。
首先,語言要簡潔明了。製作法律文書時,要把冗贅的字刪去,不羅嗦,不廢話,使句子簡潔明快。這是語言簡練的重要手段。魯迅說過“寫後至少看兩遍,竭力將可有可無的字、句、段刪去,毫不可惜。”法律語言要求簡練,凡是本身意義明確了的話,就不必加上多餘的詞語。一份起訴書中有這樣的話:“被告與原告經常發生打架。”“打架”本是動詞,說“經常打架”就簡潔明確地表達意思了,而硬要在“打架”前面加上一個動詞“發生”,使“打架”變為一種抽象意義的名詞,句子既羅嗦,在詞的搭配上也有問題。
其次使用內涵豐富的詞語。法律文書要做到語言簡練,必須選用內涵豐富的詞語,做到文辭簡約,內涵豐富。現代漢語保留了一些古代文言文的精粹詞語,在製作法律文書時適當選用,會收到言簡意賅的良好效果。尤其是一些四字格的短語和成語,言簡意豐,可以有機地融於法律文書中使用。例如《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檢察院特別檢察廳起訴書》敘述林彪、葉群等反革命分子倉皇外逃摔死的情況,這樣寫道:“在溫都爾汗機毀人亡”。“機毀人亡”是兩個主謂結構組成的聯合片語,這是成語常用的結構形式之一,有簡練上口的修辭作用。有不少四字格的詞語,如“聚眾斗毆”“尋釁滋事”“徇私舞弊”“貪贓枉法”等,在法律語言中經常使用。
語言簡練,是在把意思表達清楚的前提下說的。如果意思表達不周全,或缺漏必要的詞語,這不是簡練,而是苟簡或粗疏。法律語言要求的是言簡意賅,即語言簡練意思完備。
法律文書語言規范化要求四、語言風格要莊重
語言的風格,就是人們為了適應特定的交際場合和達到某種交際目的時,使自己的語言產生的特殊語言氣氛和語言格調。語言風格與語體色彩密切相關,不同語體的語言有著不同的特色,不同的語體在詞語配合方面都有各自不同的特點。正確使用帶有語體色彩的詞語,不僅可以確切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而且可以造成一個和表達內容相適應的語言氣氛。法律文書的語言屬於公文語體,具有高度的嚴肅性,用詞必須注意風格色彩的莊重性,而且要有鮮明的立場,符合公文語體的要求。
首先要莊重嚴肅。法律文書語言要求客觀地、如實反映事物情況,不像文藝語言那樣可
以盡情地鋪飾、渲染,更不能褒貶混用,用擬人、誇張等特殊修辭手法。
其次要立場鮮明。比如:“被告張某某目無國法,持械行凶,殺死無辜,手段極其殘忍,實屬罪大惡極,不殺不足以平民憤,故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條××款之規定,判決如下……”這是一份刑事判決書的語句,選用了一些四字格的詞語和文言詞語,具有鮮明的法律文書的語言風格,顯得庄嚴、凝重,不可侵犯。
第三要使用法律術語,不宜使用口語或方言土語。由於法律語言的莊重性,所以製作各類司法文書或者在某些嚴肅場合的發言,都應當完全使用書面語言,特別要求運用法律術語,不宜使用口語,更不能使用方言土語。如果是記錄被告人的口供,或是記錄證人的證言,為了起到真實具體的作用,可以保留口語色彩。而法律語言是訴諸理智的文字,要求使用規范化的書面語言,不能使用不規范不精確的生活用語。
法律語言的莊重性,不僅是公文語體的要求,而且是法律工作的高度嚴肅性所決定。所以在用詞方面,必須注意與語體色彩相協調。特別是需要向外張貼的布告,是向社會公布的公開文書,在眾目睽睽之下,影響面很廣,更要注意庄嚴鄭重,不能有損於司法工作的嚴肅性。法律文書語言規范化要求五、段落結構要嚴謹
法律文書有其獨特的結構形式,在安排段落結構時,一定要使結構與文書的格式要求相適應,要求製作者嚴格法律文書的規范格式把所要表達的思想內容正確地表達出來,明確法律文書的各個結構部分,突出中心與主幹,正確開頭,緊密銜接,自然呼應,合理結尾。結構的安排要正確反映文書內容的內在聯系,不枝不蔓,無懈可擊,事實材料組織得周詳嚴密、無遺漏、無破綻,文書內容部分連接緊湊,照應清楚。總之要使文書從內容到形式達到嚴謹自然,完整統一。
Ⅲ 司法資源的介紹
司法資源是社會資源的一部分,它應包括司法機構、司法人員和與司法活動相關財政保障資源。從而可以得出,利用司法資源,必須有司法人員人力資源與財政資源的耗損。司法資源具有資源的特徵稀缺性,是限的,有投入,並不能無限支取。濫用《現在漢語詞典》解釋為胡亂地或過度地使用。因為司法資源的稀缺性,探討司法資源的濫用才有意義。
Ⅳ 法庭語言技巧的內容提要
讀者諸君,在討論法庭語言技巧之前,作為「熱身練習」,先簡單地說說下面幾個問題,目的是幫助大家更好地閱讀和理解本書的內容和宗旨。
一、語言與法律
語言對法律重要嗎?語言與法律是什麼關系?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先聽一聽下面這些世界知名學者的話:
國際法律語言學家協會副主席美國法學教授皮特·M.梯爾斯馬(Peter M.Tiersma)在《法律語言》(Legal Language)(1999年)一書中發出這樣的感慨:「沒有多少職業像法律那樣離不開語言。」他認為,「法律就是言語的法律」,「道德和習俗也許是包含在人類的行為中的,但是法律卻是通過語言而產生的。」
美國著名人類學家和法律語言研究學者威廉·M.奧巴爾(William M.0』Baar)在其與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法學院法學教授約翰·M.孔萊(John M.Conley)合著的《公正的言語》(Just Words)(1998年)一書中說:「在日常的和現實的意義上說,無論是在書面上還是在口頭上,法律就是語言。」
A.考夫曼和N.麥考密克則乾脆就說:「法學其實不過是一門法律語言學。」
由此可見,法律離不開語言:立法離不開語言——一切法律和法規都要付之於語言文字;司法審判離不開語言——直接言詞是司法審判的原則;執法和司法調解同樣離不開語言;法學研究更離不開語言。很多法律問題,其實就是語言問題。因此,習法,不能不習語言;從法,不能不精於語言;研究法,不能不研究語言;研究法的問題,不能不研究法的語言問題。
二、語言學與法律
語言學是研究語言規律的學問,而法學是關於法律的學問,這兩者有什麼關系嗎?回答這個問題之前,讓我談一談一個相關的見聞。
2003年7月,本人應邀參加了在澳大利亞悉尼大學召開的國際法律語言學家協會第六屆研討會,結識了幾乎所有的國際知名的法律語言學者、律師和法官。在交談之中,我發現,許多律師和法官都有扎實的語言學的背景,很多人是先學了語言學之後,再去學法律。而且,這種做法在西方一些國家的大學的學法學的人中,似乎已經形成了一種共識。例如,國際法律語言學家協會上一屆主席勞倫斯·M.索蘭(Lawrence M.Solan)先生,曾在書中說到這么一件事:20世紀70年代末,他決定學法學,准備將來當律師。上法學院之前,他請教了一些知名的從業律師。令他感到頗為意外的是,許多律師給他的建議都是這樣的話:所謂法律,其實很多就是語言學問題,從語言學思維到法律思維的轉換,應該是非常自然的事。而且,對律師來說,有語言學的背景,比沒有這個背景,就多了一個優勢(索蘭,1993)。索蘭先生接受了這些建議,先去學了語言學,然後再去學法律。後來他寫了一本書(《法官的語言》),其中對法官的審判語言——尤其是對適用法律的解釋語言——的分析和批判,頭頭是道,令人拍案叫絕。他後來被著名英國語言學家、國際法律語言學家協會首任主席,伯明翰大學的馬爾科姆·庫特哈德(Malcolm Coulthard)教授等推舉為國際法律語言學家協會第三任主席,成為當今國際法律語言研究領域的領袖之一。索蘭先生的例子充分說明語言學對從事法律工作的重要性。
我自己在大量的法庭旁聽經歷中,發現中國的法官、公訴人和律師的語言有不少問題——至少值得商榷。實際上,有些敏於觀察、勤於鑽研、善於學習的律師、公訴人和法官也注意到了這些問題。但遺憾的是,很多人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其實很多法庭技巧,就是語言學知識的運用和發揮。因此,如果法官、公訴人和律師懂一些語言學上的知識,有一定的語言學理論修養,他們在審判中完全可以避免這些問題。因此,語言學知識對從法人員是不可或缺的。中國大學里的法學院或者法學系,有的根本就沒有開設語言學課程,似乎語言學與法學、法律是風馬牛不相及的事情。有些雖然開了,但是非常淺顯,純屬點綴。真正地把語言理論——尤其是一些比較先進、在當代有很大影響且又證明有效的理論——和法律以及法律語言有機地結合起來進行分析的課,幾乎沒有。這不能不說是一件非常令人遺憾的事。
三、語言技巧與角色
這本書是關於語言技巧的,具體地說,是關於法庭語言技巧的。那麼語言技巧對什麼行業、對什麼人都是一樣的嗎?我們的回答是:技巧因角色而異,而角色又受制於目的。目的有機構目的,也有個別具體行為的目的。人民法院、檢察院以及律師事務所的設立,法官、檢察官和律師這些職業的設立,都是為了一定的目的。公訴人的目的是「控」,而律師的目的是「辯」。目的不同決定這些人的出庭角色不同,而角色不同必然導致語言和採取的語言策略的不同。因此,我們把法官、檢察官和律師的語言分而論之。但是,他們畢竟使用的是同樣的語言——漢語,目的都是說服(persuasion),因此,有些語言問題和語言技巧是具有共同規律的。同時,法庭語言是在互動中使用的,所以只有充分了解對方的語言技巧,才能更好地利用語言技巧去說服對方。
四、說什麼與怎麼說
法律語言包括兩個層面:語言內容和語言形式。通俗地說,就是「說什麼」與「怎麼說」。哲學家們已經就形式和內容問題作了無數的精闢的論述,毋庸我在此處贅言。有一句挺流行的話,叫做「重要的不是說什麼,而是怎麼說」。我們認為,說什麼和怎麼說都重要,即形式與內容同等重要。但是,對一個學法律的大學生來說,在大學呆了四年,也許已經學到了將來當法官、檢察官、律師時應該說什麼,但是不一定學會了怎麼說應該說的東西。因此,仍然有必要學會怎麼說。
本書側重怎麼說,怎麼說才能說得更好、更有效、更有力、更能說服人,才能以最小的代價獲得最大的效應。
怎麼說實際上就是說的技巧、說的策略、說的藝術。因此,本書專門談談法律語言技巧問題,確切地說,是向正在法學院學法律的學生尤其是即將從事法官、檢察官和律師工作的學生,還有那些對從法感興趣的人,談談在從法時怎麼說的問題。這些語言技巧或者策略不一定就能使他們成為名垂青史的法官、檢察官或者是戰無不勝的律師,但是知道、懂得這些語言策略和技巧一定可以幫助他們在通往這些成就的道路上走得快一點、穩一點——至少可以幫助他們成為一名合格的法官、稱職的檢察官與合格的律師。
五、本書要說哪些內容
1.側重於法庭話語的問答。為什麼呢?因為整個法庭審判程序是建立在問答基礎上的。如果可以把法庭比作戰場,那麼檢察官、律師、當事人等都是戰士。在這個「戰場」上,決定勝負的武器就是語言,而問答是最重要的武器。
2.圍繞法來談技巧。為了寫作這本書,作者閱讀了很多關於語言藝術、語言技巧方面的著述,作者發現:語言、語言藝術、語言技巧問題固然有很多共性,但是法庭語言、法庭語言藝術、法庭語言技巧,卻有著一個非常重要的不同點——法庭語言技巧要受「法」的制約。一切離開了法律和法律規定的技巧都是斷了線的風箏——毫無價值的。
最後,我要告訴讀者,法律問題絕不是簡單的技巧問題,技巧只是贏得法庭辯論的因素之一。要贏得法庭辯論,首先要有扎實的理論功底;其次,要有扎實的工作基礎,比如說要有充分地調查取證,等等。
本書主要用作者自己親自收集的、大量真實的法庭審判現場錄音為資料撰寫的,並輔以適當的說明,以達到本書的寫作目的。我希望這些真實資料能對讀者了解法庭語言技巧帶來幫助。
Ⅳ 增強法律意識的句子
1、加強學法用法,促進依法經營。
2、其身正,不令則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3、法治與和諧同在,公益與文明共存。
4、我以我心愛赤壁,我以我行創文明。
5、貪婪之心不可有,法律知識不可無。
6、明辨法律紅綠燈,知法守法伴我行。
7、法治是穩定的基石,和諧是發展的保障。
8、金貴銀貴文明最寶貴,千好萬好和諧最美好。
9、你對違章講人情,法律對你不留情。
10、人人必知小法律,天天不做違法事。
11、建設法治的文化,陶冶誠信的情操。
12、文明的赤壁要法治,法治的'赤壁更聞名。
13、學法懂法坦盪人生,守法護法錦綉前程。
14、拿法律不當回事,等於拿生命當兒戲。
15、文明赤壁人人愛,有你參與更精彩。
16、種德者必養其心,守法者必利自身。
17、忠誠事業,熱情服務,誠實守信,廉潔奉公。
18、人民賦予權力要用來為人民謀利益。
19、樹怕不發芽,人怕不懂法。
20、依法誠信納稅,共建小康社會。
21、莫以善小而不為,莫以惡小而為之。
22、民為和諧之本,法乃公平之源。
23、文明赤壁你我共建,和諧社會你我共享。
24、知法守法從我做起;法治意識娃娃抓起。
25、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26、增強法制觀念,確保安全生產。
27、和諧潤四海,法治安天下。
28、以法治國鑄偉業,秉德安民興中華。
29、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
30、建設法治家園,構築和諧社會。
31、知法是安康基石,守法是和諧根本。
32、依法納稅是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
33、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嚴。
34、加強農村的普法教育,推進農村的法制建設。
35、遵守勞動紀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會公德。
Ⅵ 「法律是灰色的,而司法之樹常青。」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司法是不能夠無所作為的。司法必須適應生活之需,無論法律有無規定,有何種形式以及何種內容的規定,司法者永遠需要面對鮮活的現實生活。具體地說,他們需要的是通過衡平的方法靈活地判斷案件。為求得具體糾紛的成功解決,司法者常常以傳統的禮與儒家學說為基礎,以各地的習慣法或者風情民俗、鄉規民約、家法族規等為參照。這些制定法以外的糾紛解決依據,也在一定程度上被視為民事法律的淵源,或者被看做民事法律多元的基本體現。但是,這些制定法以外的淵源在內容上並不具有確定性(至少不具有如同制定法那樣的確定性),它們在具體情形之下的內涵是需要司法者針對不同的案件情況作發掘和解釋的,這一過程就是在司法者衡平、正義、公道等抽象價值理念的指導下完成的。因此,在民事司法中,司法者的自由裁量權是極大的,這不僅僅是為避免由於制定法的空白或者不足而造成司法救濟的空缺或不濟。在必要的情況下,即使有現成的制定法存在,司法者也照樣可以不予適用,而依照總是凝結著儒家傳統倫理精神的「情理」來斷案。這說明,在民事案件中,司法者依據衡平等抽象的價值判斷是第一位的,而依據法律即使是制定法的判斷也只能是第二位的。
Ⅶ 司法行政隊伍職業化建設宣傳標語
1、把群眾的事當成自己的事來辦,不怕群眾增加麻煩。
2、把政法幹警核心價值觀和行為方式規范化、制度化,為廣大政法幹警踐行機關文化建設提供可靠的機制保障。
3、比理想信念、看遵章守紀;比工作作風、看執業操守;比服務群眾、看工作效果。
4、充分發揮司法幹警的主體作用,調動其參與文化建設的積極性,激發其文化創造潛能。
5、打造業務品牌,加強品牌文化建設。
6、懂群眾心理,懂群眾語氣,懂溝通技巧,會化解矛盾,會調處糾紛,會主動服務,會宣傳發動。
7、發揚傳統、堅定信念、執法為民。
8、幹警素質高一分,機關形象美十分。
9、共創和諧環境,加強環境文化建設。
10、構建先進的文化理念、健全科學的管理制度、營造和諧的工作氛圍、塑造文明的整體形象,為推進司法行政工作科學、跨越發展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證和精神動力。
11、管理手段科學化、保障設施現代化、服務言行標准化、服務隊伍職業化。
12、貫徹核心價值觀,加強精神文化建設。
13、激發司法行政機關內部活力,努力建設學習型、服務型、效能型、創新型、廉潔型機關。
14、激發司法行政機關內部活力,樹立司法行政良好社會形象。
15、加強精細化管理,提升職業化建設水平。
16、加強司法行政內外網建設和管理,提升網路文化品位。
17、加強司法行政文化研究,活躍司法行政文化創作,促進司法行政文化建設深入發展。
18、堅持黨的事業至上、人民利益至上、憲法法律至上。
19、堅持司法行政特色,堅持以人為本,堅持發展創新。
20、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不斷提高司法機關工作人員和法律服務人員的綜合素質。
21、堅持以人為本,加強素質文化建設。
22、堅持正確的職業理念,恪守高尚的職業道德,培養精湛的職業能力,奉行規范的職業行為,執行嚴明的職業紀律。
23、堅定理想信念,加強廉政文化建設。
24、講黨性、重品行、守紀律、做表率。
25、立足司法行政實踐,努力打造司法行政文化品牌。
26、亂丟亂吐,文明全無;廢物入箱,才合規章。
27、內強責任,外樹形象。
28、你我他多一份自覺,辦公環境多一份清潔。
29、努力是將工作做完,用心是將工作做好。
30、培養一種科學、精準、嚴謹的工作作風。
31、齊心共創整潔優美環境,協力打造和諧美好機關。
32、強化服務意識,倡導奉獻精神。
33、切實加強司法機關精神文化建設,以先進的機關精神文化感染、激勵、塑造廣大政法幹警。
34、人人重環保,機關更美好。
35、人要精神,物要整潔,說話要和氣,辦事要公道。
36、設施齊全配套,各項功能完備,標識清晰醒目,管理秩序正規。
37、深入開展法律服務進社區活動,打造基層法律服務“民心”品牌。
38、始終堅持用和理念指導司法行政文化建設,積極用先進文化佔領思想陣地。
39、始終做到黨在心中、人民在心中、法在心中、正義在心中。
40、提高職業素養,強化職業意識。
41、提升隊伍素質,提升隊伍落實力和執行力。
42、統一步調,齊抓共管;注重成果,突出實效。
43、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加強領導,落實責任。
44、團隊精神是職業化建設的核心。
45、微笑是我們的語言,文明是我們的信念。
46、為建設一支政治堅定、業務精通、作風優良、執法公正的司法行政隊伍而奮斗。
47、為進一步激發全市司法行政機關內部活力,全面提升廣大政法幹警的整體素質、執法水平和服務質量。
48、文明贏得尊重,服務從我做起。
49、向精細化要素質,要落實力、執行力。
50、形成規范管理,加強制度文化建設。
51、一個文明舉止,一張司法行政名片。
52、依託宣傳教育,加強法治文化建設。
53、以創新服務為動力,以服務質量求發展。
54、以堅定的理想信念指引人,以高尚的職業道德約束人,以先進的政法文化激勵人。
55、用心做好每一件事,讓群眾滿意。
56、爭創先進黨支部,爭當優秀黨員。
57、爭服務發展之星,創優質高效團隊;爭服務群眾之星,創誠信執業品牌;爭促進和諧之星,創融冰維穩佳績。
58、整合司法行政職能資源,打造獨具特色的司法行政服務品牌。
59、執法行為讓黨放心,讓群眾滿意。
60、職業化的過程,就是自我超越的過程。
61、職業化建設從有形入手、向無形延伸,全員參與、全方位推進。
62、職業化建設是解決司法行政隊伍建設中源頭性、基礎性和根本性問題的必然出路。
63、只言片語顯修養,小事細節出文明。
64、忠誠於黨、執法為民、維護正義、敬業奉獻。
65、注重品牌創新,形成優質司法行政品牌集群。
66、著力加強人民調解,著力提高化解社會矛盾的能力和水平。
67、尊崇文明行為規范,形成司法行政機關和諧的精神風貌。
68、遵守“法規”、“禁令”,恪守職業紀律。
69、遵守職業道德,弘揚社會公德。
Ⅷ 人民法院的司法資源的人,財,物是指什麼
人--指人員,包括:人員編制、人員的任免、人員的級別等
財--指錢,包括:人員工資、業務回經費、基建資金等答
物---指物資,包知:辦公設備、車輛裝備、建設用土地等
司法地方化主要指法院在人、財、物三方面與受地方政府的管理,在案件上不能理直氣壯的獨立審判。人員編制、人員級別、人員任命由地方控制,
工資、獎金、經費由地方撥款,
建設、設備要地方配合。
要是地方有案件,你怎麼判??
Ⅸ 司法考試視頻資料
免費資料是沒有全的,建議你去購買萬國的網路課程,大概幾千塊吧!我備考時沒有錢報輔導班,買的九八考資的網路課程,才400.資料很多,一年就通過了!以下是我給你的復習經驗。還希望採納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司考是一個功利性質的考試,只要求夠360分即可。因此,這也給了我們一些啟示,使我們從中摸索出一些經驗來。無論是法學專業的考生,還是非法學專業的考生,以下都是通過司考必備的法寶。
教材————《國家司法考試輔導用書》是非常權威的司考資料,它全面、廣泛。缺點是知識點太分散、沒有重點。如果基礎比較差,建議從三大本看起,因為解釋得比較詳細,便於理解。原為司法部組織編寫的司法考試官方教材。後在《行政許可法》頒布之後,取消了「指定教材」的稱謂,但是,作為司法部組織編寫的唯一司法考試專用教材,其「指定教材」的地位仍然是毋庸質疑的。九八考資網因此,作為考生,也應當對其有足夠的重視。當某些教材或者復習資料對某個觀點存在爭議時,我們應當以輔導用書的觀點為准。
法條————對於訴訟法、經濟法等部門法來講,法條是壓倒一切的。因為很多題目的答案都可以直接從法條找到依據。但是,法條不是萬能的,有些科目的法條就不那麼重要,比如國際法。另外,也有重點法條和非重點法條之分,但重點和非重點是相對的,不能盲從。其實這樣說,並不是要大家求全責備,而是想通過法條幫助理解、記憶。高階教程中的相關法條部分,包括所有的部門法,各部門法中,對比較重要的法條都有明顯標志並作一定講解。
歷年真題————真題的重要性,近幾年被炒得很熱。真題對考生的作用主要有二:一是真題有重復率,雖然重題很少,但是能在幾百道題里見到那麼一兩道,就像在一個陌生的城市突然遇見了一個熟人,總有撿到了寶貝一樣的欣喜。這一高興,考試的緊張情緒就得到了緩解,說不定會超常發揮呢。二是做真題能幫助我們摸清司考出題思路和考點。這就像是指路明燈一樣,照亮漫漫司考復習路。所以,真題必須理解透徹,2—3遍是必須的,既可以按科目作,也可以按年份作;既可以在復習前做,也可以在復習一段時間後做。究竟如何,請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法律出版社張能寶歷年真題是最權威的。
九八考資名師講座————前幾年很多考生都參加面授輔導班,不過隨著司法考試地方分校的發展,師資明顯不夠,很多學校就找一下二線三線老師糊弄學生,考生也都聰明了,有錢就直接去北京參加面授保過班,時間銀子不充足就參加網上授課,這樣師資可以有保障。老師輔導作為輔助的學習方式來講,這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音頻不僅可以網上聽課,可以下載到mp3或者p4或者手機都可以聽,對於學習時間不固定、不願意到教室學習或者在路上浪費時間很多的人來說,最劃算。聽錄音學習,總有個人在你耳邊和你說話,也不會覺得一個人復習太孤單。【九八考資】校課程是口碑極好的選擇,價格也算是實惠,我去年報名後,充分運用了他們的課程,對我的學習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可以說事半功倍。最後一個法寶,也是最重要的法寶————就是堅持,堅持再堅持。只有持之以恆,才能取得成功。
以上資料均來自【九八考資】,你可以自己去查閱,預祝2013年順利通關司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