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矯正法出台後司法所
『壹』 社區矯正司法所不接收怎麼辦
法律分析:判緩刑後司法局不接收的,可以向公安機關投訴。判了緩刑司法局不接受,不影響法院判決。 法院判緩刑的,司法局無權不接收。當然,如果犯罪人不居住在該司法局轄區的,法院應當將犯罪人移送其居住地的司法局執行。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三十八條 管制的期限,為三個月以上二年以下。
判處管制,可以根據犯罪情況,同時禁止犯罪分子在執行期間從事特定活動,進入特定區域、場所,接觸特定的人。
對判處管制的犯罪分子,依法實行社區矯正。
違反第二款規定的禁止令的,由公安機關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規定處罰。
第三十九條 被判處管制的犯罪分子,在執行期間,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規,服從監督;
(二)未經執行機關批准,不得行使言論、出版、集會、結社、遊行、示威自由的權利;
(三)按照執行機關規定報告自己的活動情況;
(四)遵守執行機關關於會客的規定;
(五)離開所居住的市、縣或者遷居,應當報經執行機關批准。
對於被判處管制的犯罪分子,在勞動中應當同工同酬。
第四十條 被判處管制的犯罪分子,管制期滿,執行機關應即向本人和其所在單位或者居住地的群眾宣布解除管制。
第四十一條 管制的刑期,從判決執行之日起計算;判決執行以前先行羈押的,羈押一日折抵刑期二日。
『貳』 司法所承擔哪些方面的社區矯正工作
矯正法宣傳三《中華人民共和國社區矯正法》確立了黨委政府統一領導、司法行政部門組織實施,相關部門協調配合、社會力量廣泛參與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司法行政部門作為社區矯正工作的主體,根據《矯正法》的規定,具體承擔以下職能:
一、縣級以上司法行政部門
縣級以上司法行政部門負有指導管理社區矯正工作的職責,包括擬定發展規劃、管理制度,加強對工作人員的管理、監督、培訓和職業保障,推動社會力量參與矯正工作等。
●一是縣級以上司法行政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內的社區矯正工作;
●二是根據需要向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提出設置和撤銷社區矯正機構的意見;
●三是經縣級司法行政部門負責人批准,對符合條件的社區矯正對象,使用電子定位裝置,加強監督管理。
二、社區矯正機構
社區矯正機構是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據需要設置的直接負責社區矯正執行的,能對外獨立履行刑事執行職能的機構。
(一)決定和接收
1、接受委託進行調查評估。根據社區矯正決定機關的委託,對被告人或者罪犯的社會危險性和對所居住社區的影響,進行調查評估,提出意見。
2、接收社區矯正對象。依法接收社區矯正對象,核對法律文書、核實身份、辦理接收登記、建立檔案,並舉行宣告儀式。
(二)監督管理
1、制定矯正方案。根據裁判內容和社區矯正對象的個體情況,制定有針對性的矯正方案,實現分類管理、個別化矯正。
2、確定矯正小組。根據社區矯正對象的情況,為其確定矯正小組,負責落實相應的矯正方案。
3、信息化核查。通過通信聯絡、信息化核查、實地查訪等方式核實矯正對象的工作、生活情況。
4、使用電子定位裝置。經縣級司法行政部門負責人批准,由矯正機構對法律規定的五類對象使用具有防拆、防爆、防水等性能的專門電子設備。
5、提請減刑。矯正對象符合刑法規定的減刑條件的,矯正機構應當向執行地的中級以上人民法院提出減刑意見。
6、外出審批。審批社區矯正對象提出離開所居住的市、縣或者遷居的申請。
7、變更執行地的管理。矯正對象因遷居等原因確需變更執行地的,按照有關程序審批並作出決定。
8、考核獎懲。社區矯正機構根據社區矯正對象的表現,依照有關規定實施考核獎懲。獎懲的方式包括表揚、訓誡、警告、提請公安機關予以治安管理處罰,或者依法提請撤銷緩刑、撤銷假釋、對暫予監外執行的收監執行。
(三)教育幫扶
1、開展教育。對社區矯正對象進行法治、道德等教育,增強其法治觀念,提高其道德素質和悔罪意識。
2、開展幫扶。對就業困難的社區矯正對象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就業指導。為矯正對象在教育、心理輔導、社會關系改善等方面提供必要的幫扶。
3、開展公益活動。根據社區矯正對象的個人特長,組織其參加公益活動,修復社會關系,培養社會責任感。
三、司法所
司法所作為司法行政最基層的部門,在社區矯正工作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工作經驗,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矯正法》第九條第二款規定:「司法所根據社區矯正機構的委託承擔社區矯正相關工作」。同時,根據《社區矯正實施辦法(徵求意見稿)》中相關規定,司法所接受委託的事項包括:
●一是接收委託開展調查評估工作,及時向社區矯正機構反饋評估意見;
●二是組織入矯、解矯宣告;
●三是參與組織矯正小組,落實矯正方案;
●四是開展對社區矯正對象的日常監督管理、教育幫扶等工作;
●五是對社區矯正對象日常表現進行考核,提出獎懲建議;
●六是其他依法應當履行的職責。
『叄』 社區矯正立法後司法所回增加編制嗎
這個覺得不會除非出新的工作內容比如法律援助就增加事業編了
『肆』 社區矯正機構可以委託司法所做哪些
法律分析: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據需要設置社區矯正機構,司法所根據社區矯正機構的委託,承擔社區矯正相關工作。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區矯正法》 第九條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據需要設置社區矯正機構,負責社區矯正工作的具體實施。社區矯正機構的設置和撤銷,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提出意見,按照規定的許可權和程序審批。
司法所根據社區矯正機構的委託,承擔社區矯正相關工作。
『伍』 《社區矯正實施辦法》出台後,司法所著裝問題能解決嗎
沒戲,沒寫。著裝是國務院有規定的,司法行政不屬於著裝序列。
『陸』 社區矯正人員解矯宣告為什麼要在司法所進行
按照《社區矯正實施辦法》第三十條第一款規定,解除社區矯正宣告由司法所組織。
《社區矯正實施辦法》第三十條 社區矯正人員矯正期滿,司法所應當組織解除社區矯正宣告。宣告由司法所工作人員主持,按照規定程序公開進行。
司法所應當針對社區矯正人員不同情況,通知有關部門、村(居)民委員會、群眾代表、社區矯正人員所在單位、社區矯正人員的家庭成員或者監護人、保證人參加宣告。
(6)社區矯正法出台後司法所擴展閱讀:
1、社區矯正的適用范圍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聯合下發的關於開展社區矯正試點工作的通知,社區矯正的適用范圍規定為五種罪犯,即被判處管制、被宣告緩刑、被裁定假釋、被暫予和被剝奪政治權利監外執行並在社會上服刑的罪犯。
以上范圍是嚴格根據我國刑法、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確定的。
2、執行措施
另外,根據「兩高兩部」的通知要求,在社區矯正試點工作中,人民法院必須嚴格准確地適用刑事法律和刑事司法解釋,依法充分使用非監禁刑刑罰措施和減刑、假釋等鼓勵罪犯改造、自新的刑罰執行措施。
人民檢察院要加強法律監督,完善刑罰執行監督程序,保證社區矯正工作依法、公正地進行。
公安機關要配合司法行政機關依法加強對社區服刑人員的監督考察,依法履行有關法律程序。對違反監督、考察規定的社區服刑人員,根據具體情況依法採取必要的措施;對重新犯罪的社區服刑人員,及時依法處理。
司法行政機關要牽頭組織有關單位和社區基層組織開展社區矯正試點工作,會同公安機關搞好對社區服刑人員的監督考察,組織協調對社區服刑人員的教育改造和幫助工作。
街道、鄉鎮司法所要具體承擔社區矯正的日常管理工作。監獄管理機關要依法准確適用暫予監外執行措施,對符合假釋條件的人員要及時報請人民法院裁定假釋,並積極協助社區矯正組織的工作。 一種與監禁矯正相對應的行刑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