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司法體制改革難點

司法體制改革難點

發布時間: 2024-04-02 23:23:14

① 如何創新有效預防和化解社會矛盾體制

第一,健全重大決策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機制。凡是推出涉及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重大決策,都要把社會穩定風險評估作為前置程序、剛性門檻,使重大決策的過程成為黨委、政府傾聽民意、改善民生、化解民憂的過程,最大限度地預防和化解社會矛盾的發生。把可能影響群眾利益和社會穩定的問題與矛盾解決在決策之前。重大政策制定、重大項目審批、重大工程立項、重大舉措出台前,都要採取公示、聽證等方式廣泛聽取意見,充分考慮可能出現的社會風險、環境影響、矛盾糾紛及各類不穩定因素,及時發現各種苗頭性、傾向性、潛在性問題,對大多數群眾不理解不支持的事項緩出台或不出台,確保決策的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安全性。對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要通過強化責任、健全制度、落實到人,推動有關方面形成合力,妥善加以解決。對損害群眾利益的失職瀆職和違紀違法行為要堅決查處、決不姑息。
第二,建立暢通有序的訴求表達、心理干預、矛盾調處、權益保障機制。一是發揮人大、政協、人民團體、行業協會以及大眾傳媒等社會利益表達功能,完善公共決策社會公示制度、公眾聽證制度、專家咨詢論證制度,暢通網路公眾參與渠道,引導群眾理性合法表達利益訴求。二是建立健全個人心理醫療服務體系,開展個人心理調節疏導工作。三是加強社會矛盾化解工作,針對所在地區社會治理中的熱點、重點和難點問題,進行經常性的分析排查,加強對重點地區、重點工程、特殊群體、敏感時期的監控和排查,對排查出來的問題,要依法按政策進行解決。四是統籌協調各方面利益關系,妥善處理人民內部矛盾,及時處理群眾反映的問題,堅決糾正損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切實維護群眾合法權益。
第三,建立調處化解矛盾糾紛綜合機制。要完善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聯動工作體系。一是建立健全區(縣)、街道(鄉鎮)、社區(村)與樓門院(小組)四級縱向調解網路,充分挖掘民間資源,充分利用鄉規民約,充分動員各種社會力量參與化解調處矛盾糾紛。二是改革行政復議體制,健全行政復議案件審理機制,認真辦理行政復議、行政調解案件,糾正違法或不當行政行為。三是完善司法調解格局,把調解優先的原則貫穿到執法辦案工作中去。四是通過「大調解」,形成社會治理合力,及時有效地把矛盾化解在基層,實現案結、事了、人和。
第四,改革信訪工作制度。堅持依法按政策辦事,切實做到訴求合理的解決到位,訴求無理的思想教育到位,生活困難的幫扶救助到位,行為違法的依法處理到位。一是健全信訪聯席會議制度,形成工作合力,改進信訪事項辦理工作,健全及時就地解決群眾合理訴求機制。二是糾正攔卡堵截正常上訪群眾的錯誤做法。拓寬信訪渠道,實行網上受理信訪制度,完善暢通有序、便捷高效的訴求表達方式。三是堅持黨的群眾路線,落實領導幹部接訪、下訪、回訪、聯系群眾制度,用群眾工作統攬信訪工作,把來訪群眾當家人,把群眾來信當家書,把群眾反映的問題當家事,認真解決事關群眾利益的信訪問題。四是推進涉法涉訴信訪工作改革,建立訴訟與信訪分離、涉法涉訴信訪事項導入司法程序的工作機制,完善涉法涉訴信訪事項終結制度,健全司法救助體系,實現維護群眾合法權益與維護司法權威相統一。

② 請問可以幫我找一份本科法律專業的畢業 論文我用來應付成人教育的,最好以前自己本科畢業時候寫的

法律專業畢業論文
民事執行難問題的原因及解決的方法

民事執行是實現民事權利的一種法律途徑。從執行行為啟動的方式角度,民事執行可以分為自覺執行和強制執行。
一、我國民事執行的現狀
執行難是指人民法院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法律文書,有條件執行,但由於主觀、客觀方面因素的存在,無法使之實現或難以實現的現象。當前「執行難」的主要表現可以概括為四句話:「被執行人難找,執行財產難查,協助執行人難求,應該執行的財產難動」。法院「執行難」是社會各界普遍關注的焦點,也是法院審判工作中存在的難點。當人民法院裁判送達當事人後,因種種原因致使該生效裁判規定的權利、義務內容難以實現。
民事執行是實現民事權利的一種法律途徑。從執行行為啟動的方式角度,民事執行可以分為自覺執行和強制執行。前者是被執行人在生效的法律文書所規定的期限內主動執行的行為,是民事訴訟終結前的一種正常程序狀態,具有成本低、效率高的特點;後者是被執行人在生效的法律文書所規定的期限屆滿後經申請執行人啟動執行申請程序之後的一種被動執行行為,是民事訴訟終結前的一種非正常程序狀態,需要付出比自覺執行更高的成本,是不自覺執行的法律後果。一般來說,法治化程度越高的國家,其自覺執行案件在整個民事執行案件中所佔的比例應越大。然而,就我國目前的民事執行現狀來說,盡管法治在不斷向前推進,但自覺執行率並不盡如人意,給執行工作帶來諸多不便,是造成「執行難」社會現象的重要因素。
二、民事「執行難」的危害性
在法治國家裡,法律乃是一國的最高行為規范。一方面,能否確保法律得到有效執行是衡量一個政府治理國家事務能力的最重要的尺度,所以法律得不到執行應視為政府的莫大恥辱;另一方面,國民是否遵守法律也是區分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文明與野蠻的分水嶺,因此不執行法律判決有損國家和民族的整體形象。
生效法律判決得不到有效執行的危害性的後果必然是法律白條越來越多和應對失措。事實證明,法律判決得不到有效執行的危害性是多方面的和多層次的。
(一)對當事人的損害
法律判決得不到執行對當事人來說不僅是有案件表的或案值的量度的直接損失,還包括以下幾方面的損失:第一,討債的直接成本;第二,因討債而影響其他活動的「機會損失」;第三,因浪費時間和精力產生的疲勞和厭煩,已經因目標實現不了情緒失落等形成的精神損害。
(二)對權力機關的損害
對權力機關而言,不僅因人們指責執法機關效率低下而受到損害,還包括:第一,因敗訴方拒絕執行判決,執法機關的權威和尊嚴受到的損害,同時也損害了司法公正和法院的形象;第二,受到腐敗無能的懷疑和責難;第三,整個權力機關面臨監督不力的責難;第四,對法律的不信任會轉嫁為對黨和政府的失望。
(三)對整個社會「廣普性」的損害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每個自然人或法人的經濟角色是多重的,他可能是債權人,又可能是債務人。如果他作為債權人的 權利得不到保護,就很難指望他會心悅誠服的承擔債務人的義務,於是賴債就會向傳染病一樣很快蔓延,甚至會引發惡性暴力事件,影響社會穩定的大局。
由此可見,法院執行工作不僅是一個法律問題,也是一個社會問題,解決得不好,將直接影響國家改革、發展、穩定的政治局面。
三、民事執行難的主要原因
(一)執行立法滯後
執行工作目前主要依靠民事訴訟法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執行工作的規定開展。而民事訴訟法中,關於執行的條文僅有三十多條,如此少的容量必然導致規定過於原則化,缺乏操作性,也必然導致強制執行制度的不完備和執行中的無法可依。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執行工作若干問題的規定》也是規定的少且原則性的多,確定性的內容少,對一些問題並沒有作出具體詳細的規定和有效的措施。如對執行當事人,協助執行人和執行程序一些環節上缺乏法律約束力,對干涉、阻撓、妨礙法院執行工作的行為,沒有規定明確的處罰措施,對執行措施,執行方式,執行期限,申請人舉證,執行協助,拒不履行的制裁,也尚需具體明確的規定和完善。
總的來說,現行的執行立法的效率精神乏弱,沒有認識到執行工作與審判工作相比所具有的特殊性,有關的執行規范還不能滿足提高執行工作效率的需要。目前,我國尚未制定出一部較完善的強制執行法!而多年來,全國法院有待執行的案件不少於二、三百萬件,而且情況千差萬別,所以,把執行程序規范作為民事訴訟法的部分,這種立法體例本身就限制了執行規范的完善。盡管現在有些相關的規定和司法解釋,但仍未改變內容過於概括,原則抽象,可操作性差的狀況,立法滯後是造成執行難的不可忽視的原因。
(二)法律意識單薄
1、公民尊重、遵守法律的意識淡薄
突出表現在:不少有履行能力的被執行人採取拖、賴、躲、逃等手段違法阻礙、抗拒執行;相當一部分被執行人無視法律尊嚴,有的甚至圍攻、毆打執行人員,對執行人員進行非法拘禁,毀損執行公務車輛等。
2、地方黨政機關尊重、遵守法律的意識單薄
我國人治的理念深厚,有幾千年的封建歷史,法治自古弱於人治。而且地方黨政機關為了提高自己的政績,對那些屬於地方政府主要財源和利稅大戶的骨幹企業給予重點保護,所以常常以權壓法,以言代法,非法干預司法執行工作。
(三)地方保護主義干擾嚴重
當前我國的法院和法官的管理體制還存在一些問題,法院隸屬於地方,由地方人民代表大會選舉產生,對其負責,受其監督,法院直接受地方黨委的領導,在用人方面應經其核准同意,法院經費由地方財政直接撥與,在財物上受制約,地方法院還不是「國家設在地方的法院」而是地方的法院,執行工作在某些方面確實很難擺脫地方和部門的干擾。而且區域經濟的存在決定了當地的經濟狀況與其利益直接相關,也與當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密不可分。而當地領導也自然要維護當地的利益。地方法院的人、財、物都屬於地方,它不受地方的敢於是不可能的,保護地方利益也在所難免。一些地方和部門的領導幹部法制觀念淡薄,無視社會主義法制統一和尊嚴,濫用權力,以言代法,以權代法,肆意干涉人民法院的執行工作,案件的執行直接涉及財物的,有些地方和部門缺乏全全局觀念,往往為了避免損失,保住既得利益,片面的從維護本地區本部門的經濟利益出發,對法院執行工作設置種種障礙,這些都阻撓執行工作的正常發展。
(四)法院自身工作存在問題
1、執行體制不健全
人民法院的執行工作是隨著近十幾年來民商事案件有大量增加而發展起來的,執行工作發展之始,就沒有形成一套符合執行規律的執行工作體制。其內部沒有形成分權制約機制,外部沒有形成整體合力,執行機構的職責、許可權不清,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執行難現象的發生。具體表現在:第一,執行機構和審判機構權責劃分不明確而相互扯皮、引起爭端的現象時有發生,而且還存在「重審輕執」的現象;第二,執行機構內部的執行命令權、執行實施權、執行裁決權三種權能,往往是由同一執行員統一行使,缺少有效的監督制約;第三,橫向的同級執行機構之間關系鬆散,相互配合協調不夠,相互牽制的情況經常發生;第四,縱向的上下級執行機構之間監督制約乏力、集中統一不夠。
2、執行機構和隊伍存在的不足
大批力量投入審判,而執行力量不足,執行案件堆積,少數執行人員無暇顧及,當事人權利遲遲得不到法院的強制保護。同時在執行工作崗位上,執行人員法律知識不熟,遇到問題不知道如何處理,往往簡單地認為,執行就是拿著判決書、調解書向被執行人討賬,這是一種普遍的錯誤觀念。執行幹警綜合素質不能適應執行工作的客觀要求,也造成了當今的執行難。
3、執行的期限過長,導致當事人產生執行無效率的失落感
眾所周知,法院辦案大量的時間集中在審理,執行的期限應當比審理的期限短,當事人才沒有失落感。而現在,許多案件法院都是採用簡易程序的,採用三個月(簡易程序)審理完畢的案件,卻需要六個月才會執行完畢,明顯加重了當事人的失落感。
四、民事執行難問題的解決方法
(一)當事人如何解決難與收取執行款的問題
當事人可以通過公開懸賞的方式,藉助社會的力量,通過合法的途徑使判決確定的權利得到實現。具體方法有以下兩種:第一,懸賞他人提供被執行人的財產線索;第二,懸賞他人居中進行調解,說服債務人履行判決確定義務。
當事人在訴訟過程中或訴訟前如果發現對方當事人有轉移財產、揮霍財物等逃避債務的行為時,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財產保全。根據《民事訴訟法》第92和93條的規定:人民法院在受理訴訟前或訴訟過程中,根據利害關系人或當事人的提出或申請,可對當事人的財產或爭議標的物做出強制性的保護措施,以保證將來做出的判決能夠得到有效的執行。
當事人可以委託代理人去申請執行及收取執行款。根據《試行規定》第18條和22條的相關規定:當事人可以委託別人代為其向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及代為其收取執行款。這樣當事人就可避免介入繁瑣、復雜的執行程序。
當事人可藉助司法機關將有能力執行而拒不執行的對方當事人繩之於法。根據《刑事訴訟法》第84條和《刑法》第313條的相關規定:當事人發覺被執行人有能力執行機而拒不執行的,可以向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報案或舉報,對已構成犯罪的,司法機關應立案偵查,並給予刑罰處置。
(二)制定統一的強制執行法
制約執行工作的因素,無論是法院內的因素,還是法院外的因素,在法律規范層次上都有反映。要解決「執行難」的問題,應從立法的理念上去考慮。強制執行立法的滯後已經引起了理論界、司法實際部門與國家立法機關的重視。強制執行法的改革完善應當以解決實踐中的「執行難」為其出發點。
我國應制定一部統一的強制執行法,規定審執分立,對執行機構和人員的法律地位、執行機構體制的建立、執行原則、執行范圍、執行管理、執行程序、執行措施、執行費用的負擔、協助執行義務以及妨礙執行的法律後果等問題做出具體明確的規定,使執行工作有法可依,保障執行工作的順利進行。
(三)完善法院各項工作機制
1、提高執法隊伍的整體素質
著重從下兩個方面人手:第一,不斷加強執行幹警的思想、政治、組織、紀律,提高幹警法律知識和業務技能,使其成為能勝任執行工作的全面型人才;第二,走精英化執行之路,逐步提高執行隊伍建設的標准。樹立新的執行理念,深化執行改革。擯棄不符合現代法治要求,制約執行工作的陳舊作法,深化執行改革,創建符合執行工作規律的新體制與新模式,包括執行體制,執行機構,執行權運行機構和執行方式與方法四個層面。
2、強化執行方式改革
加大執行工作力度,按照「全面公開、強化監督、嚴格規范」的要求進行執行方式改革,以取得社會各界對執行工作的理解和支持,為推動執行工作的發展,解決「執行難」問題提供新的動力。完善執行立法,加快強制執行法的出台,為執行工作提供法律依據和保障。現行的執行立法已落後於執行工作的需要,缺乏效率精神,應盡快出台強制執行法,為執行工作提供法律保障。
3、規定明確的執行時限
依現行執行制度,執行案件沒有期限,而在實務中,案件在一個人手裡辦,短則數月,長則數年,決定執行時間長短往往取決於外在因素的干預[[2]],也許領導過問或當事人反映就能及時執結,何種案件何時結案沒有統一的標准,為了杜絕這一現象,執行程序必須對執行的過程規定明確的時限。
4、形成有效的制約與監督機制
「執行難」也暴露出執行權在運行過程中的腐敗現象,為此,應建立執行工作的內部制約和外部監督機制。
我國目前的監督制度還不夠完善,在監督力度、標准、程序等方面規定都不具體、明確。如執行監督指上級人民法院對下級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對各級人民法院和專門人民法院的執行工作依法監督,發現錯誤應及時糾正。但是立法上並沒有對錯誤的種類、性質、怎樣糾正已發生的錯誤等有關問題,做出具有針對性的規定[[3]]。
人民檢察院作為國家法律監督機關無權對人民法院的執行工作進行監督,這無疑是人民法院負責執行工作的部分人員和領導發生腐敗,進而影響司法公正的根源之一。所以,必須加強國家法律監督機關對執行權的制約和監督。 強制執行更接近行政行為,執行程序由於其強制性的特徵而較少受到來自另一種公權力的干預,因此必須以強制執行救濟制度來保護公民的權利。它不僅是受侵害人的一種權利,更是對執行機關的監督。
嚴密的內部制約機制也相當重要。要加強執行隊伍建設,對執法隊伍進行科學管理,嚴肅執行紀律,進行業務培訓,提高執法水平。各級法院積極探索,將執行權分立行使,改變了過去執行權集於執行員一人的手中,易於獨斷專行,暗箱操作的弊端,有效地整治了亂執行的行為。
5、充分發揮審判程序職能作用,為執行工作提供有利的前提條件
審判程序是執行程序的前提和基礎,執行程序是審判程序的繼續和完善。由此看出審判程序與執行程序是密切聯系的,充分運用審判程序的職能作用,正確引導債權人主張權利,及時採取保全措施,給以後的執行工作打下良好基礎,避免重復勞動,有效遏制各種逃債、躲債行為,有利於執行工作的順利開展。然而,現實是:在審判階段,該做疏導工作的不做;該保全的不保全;該先予執行的不先予執行。而是以「我」只管下判,執行是下一階段另一部門的任務為由,把案子甩在一邊,隨著時間的推移,也就弱化了司法權威,從而錯過了案件圓滿解決的良好時機。
(四)培養當事人在執行中的證據意識
審判方式改革取得豐碩成果,在舉證的方式和責任分配方面,通過審判人員的指導得到較好發揮,對自己的主張,都能提供證據加以證明。而在執行程序中,要求當事人舉證,有的當事人不理解,認為通過訴訟程序,民事權利義務關系已經確認,人民法院應根據已經發生效力的法律文書,強制責令義務人履行義務,不再負有舉證責任。認為執行中的調查取證應當由人民法院承擔。在這種情況下,人民法院應通過各種渠道加大宣傳力度,引導當事人走出不承擔舉證責任的誤區,使其明確執行中的舉證是一項重要義務,是實現自己權利的有力保障。
線人舉報制,是針對那些人難尋、隱匿財產的被執行人,由法院在其經常活動的場所和知情人中發展線人,要求線人對被執行人及其財產狀況進行舉報,對舉報屬實的,視其情況給予線人一定數量金錢獎勵的制度。
執行公開可以保障當事人的知情權;使執行權的運行過程有透明度。執行程序應該對這些方面做出明確規定。增加執行案件的透明度,特別是通過對敏感環節的公開,減少當事人因為對法院的不信任所產生的不接受執行結果、進而抱怨法院「空調白判」、「打法律白條」的情況,使當事人能及時了解執行案件的進展情況、所遇到的困難以及法官行使權力的法律依據,爭取得到當事人乃至全社會的理解與支持,樹立人民法院公正司法的良好形象。
所謂被執行人財產申報制度是指被執行人在人民法院執行通知指定的期限內未能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的,應當向人民法院申報其所有的財產狀況,包括動產、不動產、各種債權和其它財產權及其抵押情況等。
(五)完善民事糾紛解決機制,擴大民事糾紛解決方式
多發揮私力救濟的優勢,完善訴訟保障制度,減輕當事人的訴訟成本,保障當事人的基本合法權益。而我們知道,在民事案件當中,當事人採用訴訟這種方式來解決糾紛,是基於對法院的充分信任,而其訴訟目的是請求法院判令對方當事人履行一定的義務,但在現實當中法院並沒有很好地保障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法院的執行並不到位,判決書就成了一紙白條,得不到有效的執行。勝訴方不但為訴訟花去了大量的金錢,還為此付出大量的精力,最終落了個判決執行不了的局面,人力、物力喪失殆盡。其實在現實當中,當事人進行訴訟不但是為了獲得程序上的權利,更重要的是為了獲得實體上的權益。另一方面,應當完善我國訴訟費用的收取制度,建立訴訟費用保障制度。當前我國訴訟費用一般都在案件審判前收取,執行費用在法院施行執行程序前收取。且費用收取又按訴訟標的收取,這是相當不合理的。我認為國家應該減少訴訟費用和執行費用收取或應在當事人的權益確實取得保障之後收取訴訟費用和執行費用[[4]]。
五、結語
解決執行難問題是一個系統工程,是一個長期而艱巨的任務,其關鍵則在於強制執行程序的完善與健全。只要我們根本轉變「重審輕執」的觀念,正確認識執行程序的價值,加強執行立法,健全執行機制,相信我們一定能夠解決「執行難」的問題,執行工作必定會走出困境[[5]]。總之,要克服執行難,必須處理好審判與執行的關系,充分發揮審判程序的職能作用,明確申請執行人、被執行人的舉證責任,建立和完善以「執行線人制度」為代表的強有力的執行措施,從而降低執行成本,提高執行效率,樹立司法權威,切實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不受侵害[[6]]。
[1] 江偉:《民事訴訟法》(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版第28頁
[[2]]江偉:《民事訴訟法原理》,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版第65頁
[[3]]齊樹結,馬昌明:《完善我國強制執行法若干問題的探索》,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版第231頁
[[4]]吳明童,田平安:《民事訴訟法學》,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9版第136頁
[[5]]方蓅芳. 「民事訴訟收費考」,載《中國社會科學》1999年第3期
[[6]]楊榮馨.《民事訴訟原理》,法律出版社2003年,第536頁

③ 如何解決新形勢下鄉鎮的重難點問題

一、正確認識鄉鎮工作的重要性

鄉鎮是政權的基礎、改革的前沿、發展的重點、穩定的關鍵。江澤民同志曾指出「基礎不牢,地動山搖」,就充分說明了切實加強農村基層工作,鞏固農村基礎地位在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中的重要性。鄉鎮作為人民政權的基石,是我們黨的執政基礎,和人民群眾聯系最直接、最緊密。鄉鎮幹部作為穩固農村政權的骨幹,直接擔負著團結群眾、教育群眾、組織群眾、發展農村、建設農村、穩定農村的重任。鄉鎮政權和鄉鎮幹部的戰鬥力、凝聚力如何,直接影響到民心的向背、事業的興衰。在很大程度上,人民群眾就是通過鄉鎮幹部的形象來認識我們的黨,通過鄉鎮政權的執政能力來判斷我們事業的興衰成敗。各級領導務必從全局和戰略的高度,著眼於我國長遠發展,抓好基層,打好基礎,充分認識做好鄉鎮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在新的歷史背景下,鄉鎮領導如何正確審視自己,找准發展路子,進一步密切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對加快群眾脫貧致富步伐,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鄉鎮工作的難點及原因分析

1、工作環境差,工作待遇低。鄉鎮幹部是「三苦」幹部,生活清苦、條件艱苦、工作辛苦,尤其是像我縣這樣的民族邊遠地區,鄉域分布較寬,人口居住分散,下鄉到村有時要走兩天。再者,鄉鎮與縣級機關之間在待遇、工作量、工作難度等方面有明顯差別。鄉鎮幹部整天早出晚歸,披星戴月,辛勤工作,但政治、經濟待遇較縣級機關更低,而且往往得不到上級領導的正確評價。鄉鎮幹部對星期天、節假日的概念幾乎是沒有的,每天百事纏身,上管天,下管地,雞毛蒜皮全管盡。工作稍落後,便要受到多個「婆婆」的批評和指責,容易兩頭受氣。工作辛苦也就罷了,還往往得不到農民群眾的理解和信任,鄉鎮幹部成了「豬八戒照鏡子,里外不是人」。而且由於工作直接面對群眾,身處各類矛盾的漩渦之中,群眾稍有不滿,鄉鎮幹部就是他們的直接發泄的對象.

「有吃有穿不怕你,出了問題要找你,不來解決就罵你,你來硬的要告你,催糧催款不理你」就是農民群眾對鄉鎮幹部的態度的普遍反映。我縣屬國定貧困縣,經濟十分貧困,有些鄉鎮政府機關的基礎設施甚至比一般的農民生活條件還要差,很難使幹部做到「以鄉為家」。沒有一個良好、寬松的工作環境,使很多鄉鎮幹部不安心干本職工作,鄉鎮幹部思「城」心切,都想往城裡、往機關跑,一些鄉鎮幹部幹不了幾年就要求進城、進機關,有的鄉鎮領導甚至提出,到機關當個一般幹部都行,甚至有些寧願外出打工也要放棄這相對比較穩定的「鐵飯碗」。由於上級領導只過問鄉鎮幹部的作風、任務完成情況,不問工作背景,對他們的酸甜苦辣、子女入學醫療保險、家庭住房等後顧之憂無人問津,因而導致鄉鎮幹部工作中普遍存在「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鍾」,嚴重製約了農村經濟的發展。

2、工作任務重,工作壓力大。眾所周知,鄉鎮政府要管理本行政區域內的經濟、教育、科學、文化、衛生、體育事業和財政、民政、公安、司法行政、計劃生育等多項工作。與此形成鮮明反差的是法律賦予鄉鎮政府履行職能的權力卻越來越少,造成職權行使「虛化」和「懸空」。鄉鎮工作的主要對象是農民,農村工作面廣、量大、事雜,事無巨細,包羅萬象,既要宣傳貫徹黨的方針政策,執行上級指令,又要尊重老百姓的意願;既要改造舊環境求發展,還要維護穩定保平安等等。「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哪根拽得緊,就跟哪根轉。由於國家體制和機制等諸多方面的原因,市縣一級條條塊塊分割過寬、過細,「衙門」、「婆婆」和「菩薩」過多,哪尊「神」也得罪不起,今天你來檢查,明天他來驗收,應接不暇,鄉鎮領導整天應付不完。特別是一些階段性、臨時性、突擊性任務一茬接一茬,而且都要與工資、考核、獎懲掛鉤,不搞不行。鄉鎮幹部經常「跑斷腿,磨破嘴」,不分晝夜也難以完成上級下達的諸多指標。這達標,那驗收,樣樣都需要錢,龐大的招待費使得鄉鎮政府無法招架。凡事有考核,輕則受處罰,重則「一票否決」。 簽不完的責任狀、數不清的一票否決讓鄉鎮領導膽戰心驚,如履薄冰。有些鄉幹部很無奈地說:「鄉鎮幹部真是忙,一票否決壓脊樑。成天泡在鄉村裡,難有空閑難見娘。上面下面都得顧,忘我工作也無房」。這就是對當前農村基層工作難抓的最主要原因。

3、鄉鎮班子不穩定。由於《組織法》規定,鄉鎮班子的任期是三年,而通常是第一年「看」:調查了解,熟悉情況;第二年「干」:理清思路,確定目標;第三年「換」:本來應該是大幹快上,加快發展,但因為又面臨著換屆,很多鄉鎮領導又只有等待觀望,得過且過了。加之,近年來,幹部交流輪崗的力度較大,鄉鎮黨政領導班子變動頻繁,致使鄉鎮經濟發展的決策還未來得及實施,或剛剛實施就調離,決策落實不了,規劃實現不了。而新上任的領導又另起爐灶燒上「三把火」,這樣就造成了一些不必要的人力、財力和物力的浪費,延滯了經濟發展步伐。

4、財政收支矛盾突出。鄉鎮一級政府財力單一,特別對我縣這樣的國定貧困縣而言,財政收支矛盾尤為突出,廣大農民基本解決溫飽,至今尚未徹底擺脫貧困,鄉鎮又實行財稅包干制,要完成任務才能得到工資,鄉鎮工作困難重重。鄉鎮領導要突出政績,又必須在任期內爭取項目和資金來搞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加快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發展地方經濟。由於項目資金的審批程序繁瑣,使用管理嚴格,運轉周期較長,很多工程就只有靠借、貸、要,這樣雖然政績出來了,但給鄉鎮遺留下了許多隱形債務。甚至為了維持正常的公務開支,鄉鎮政府只好經常向老百姓伸手,向老百姓「擠」,這是導致當前干群關系比較緊張的重要因素。筆者曾下鄉搞調查研究,全縣49個鄉鎮,只有10%左右的鄉鎮因經濟條件較好,能基本上保證按月發薪,其餘的均不能按時、足額給職工兌現,最長的有連續8個月沒有領到一分錢,幹部怨聲載道,百姓苦不堪言。由於經濟困難,鄉鎮政府根本無力解決農民群眾的實際困難,更別說帶領群眾脫貧致富了。農民增收難、債務償還難、財政平衡難這「三難」是制約鄉鎮工作難以開展的重要因素。

5、鄉鎮幹部身份復雜,違法行政難以有效遏制。現在中央提倡「以人為本」的執政理念,依法行政強調得特別嚴,它雖能規范幹部的行為,也有利於幹部用法律手段來解決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而在實際工作中卻是法治手段不配套,人治手段違法,行政手段又無用,鄉鎮領導經常處於「早起來丈夫怪罪,晚起來婆婆怪罪」的兩難境地而無計可施。且鄉鎮幹部的身份難以准確定位,實際工作中「被迫」身兼數職,不僅是鄉官還是稅官、警官甚至是法官,在沒有任何執法權的情況下要管轄區內的交通安全、處理糾紛,還要發展公益事業和地方經濟,而且在不少工作中直接點名要書記、鄉長掛帥,一把手負總責。由於少數鄉鎮幹部法律意識不強,專業知識不具備,為完成上級安排的工作,就難免出現違法行為,與群眾發生沖突和矛盾,這就直接造成了群眾與鄉鎮政府的對立。近年來媒體上經常披露基層幹部違法行政受處罰的典型案例,受處理的幾乎是鄉鎮一級,鄉鎮幹部在農民心目中形成了「上級幹部愛民如子,基層幹部視民為草」的印象,得不到廣大群眾和社會輿論的理解和支持。

6、農民對基層政權的依賴逐步削弱。近年來,隨著農村經濟體制改革力度加大,政府職能進一步轉變,行政審批事項逐步取消,政務公開全面實施,農民對鄉鎮政府的依賴性大大降低。客觀地講,除了徵收超生費及辦理有關證明外,鄉鎮政府巳無多大行政安排職能,帶領群眾致富奔小康在經濟非常貧困的地方更是難上加難,這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政府在老百姓心中的「無所不能」的形象,也讓不少鄉鎮幹部產生一種大權旁落、今非昔比的失落感。如今農村就流傳著這樣的思想:土地到戶不靠你,大小事情不怕你,有了問題就找你,不來解決就罵你,要錢要糧不給你,你逼急了就告你。這是鄉鎮工作難以開展的客觀反映。

三、搞好鄉鎮工作的對策與思路

1、 加強領導,提高認識。搞好鄉鎮工作,責任在黨委,關鍵在領導,重點在落實。各級領導要從全局的、戰略的高度,充分認識加強鄉鎮工作的重要意義,把它列入重要議事日程抓緊、抓好、抓實。要發揚黨管農村工作的優良傳統,認真總結改革開放以來抓鄉鎮工作的經驗,積極探索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搞好鄉鎮工作的新路子。針對少數幹部在一個地方不安心,思「遷」、思「調」的問題,要在鄉鎮領導班子

及幹部職工中深入開展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習,大力掀起「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苦幹實干帶群眾致富」的學習熱潮,以「三個有利於」和「發展才是硬道理」為標准衡量一切工作,秉承「發展是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的執政理念,樹立正確的政績觀和科學的發展觀,切實增強鄉鎮幹部的事業心和責任感,樹立「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思想。鄉鎮領導既要在屆期內出成績、出政績,又不能留「尾巴」、留「後遺症」。通過學習,要求鄉鎮幹部始終牢記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增強抵禦享樂主義、拜金主義等腐朽思想的侵襲和干擾,切實轉變鄉鎮機關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堅持深入基層,深入群眾,為群眾排憂解難,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一切為群眾服務,開拓創新,廉潔自律,勤政務實,苦幹實干,帶領群眾早日奔上小康。

2、穩定鄉鎮幹部隊伍,進一步改善工作條件。要保持鄉鎮領導班子的相對穩定,主要領導幹部的調整不能過於頻繁。除了任屆期滿,或班子極不團結,或個別領導幹部能力水平低、素質差外,在任期內(憲法修改後應為五年)一般不宜對班子和領導幹部作大的調整,也不宜把這個鄉鎮的領導調到另一個鄉鎮去交流使用,要盡量在本鄉鎮使用(特別是分管經濟工作的領導),以保持鄉鎮經濟發展的連續性和相對穩定性。鄉鎮幹部長期工作在農村第一線,生活條件比較艱苦,各級各部門要在生活上、工作上多關心鄉鎮幹部。堅持正確輿論導向,以正面報道為主,多宣傳先進鄉鎮的典型經驗和優秀鄉鎮幹部的先進事跡,讓全社會都理解和支持鄉鎮工作。

同時,要把對鄉鎮幹部的關心愛護和嚴格要求統一起來,並貫穿在幹部的思想教育、選拔任用、管理監督、激勵約束的各個環節之中。結合本地實際,適當提高鄉鎮幹部的政治、經濟待遇,對鄉鎮幹部的住房、家屬調動、子女入學、醫療保險等方面也要給予關心和照顧,使長期在鄉鎮工作的幹部感到政治上有盼頭,事業上有奔頭,經濟上有想頭,工作上既有壓力,更有動力。讓鄉鎮幹部思想順心、生活舒心、工作安心,滿腔熱忱、認真負責地做好本職工作。

3、給鄉鎮幹部松綁減壓,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鄉鎮工作千頭萬緒,任務非常繁重,縣上各部門要圍繞經濟建設這個中心,合理調整和安排各項工作,嚴格控制非生產性任務下派,減少基層工作壓力。各部門制定出台政策要注重配套銜接,增強可操作性,在下達各項指標任務時要充分考慮鄉鎮的承受能力,量力而行,不能急功近利、操之過急,把所有矛盾都推到基層,要更多地為鄉鎮工作任務的完成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務。上級黨委、政府要適當壓縮或取消一些不必要的達標升級、檢查評比活動,對鄉鎮工作的檢查考核要簡化程序和辦法,重點考核工作實效,不能單純強調投入、裝備。

禁止多頭檢查,慎用、少用「一票否決」。各部門及對口聯系單位不得在鄉鎮亂吃亂喝,嚴禁任何部門和單位強行向鄉鎮攤派報刊、書籍,為鄉鎮壓縮不必要的開支。這個會那個會,這個應酬那個接待,黨政正職不參加,就說你不重視,就要挨批評。所以,還要盡量壓縮文山會海,減少鄉鎮政府迎來送往和不必要的應酬活動,切實給鄉鎮領導松綁減壓,使之從繁瑣的事務中解脫出來,集中精力抓經濟、搞建設、謀發展,這是基層幹部的強烈願望,必須引起各級領導的高度重視。

4、搞好協調服務,發展農村經濟。加快經濟發展是解決鄉鎮工作難的根本途徑。目前,鄉鎮一級政權的行政職能發生轉變,市場手段和服務功能逐漸增強,為農民群眾生產生活服務,正逐漸成為鄉鎮工作的主題。鄉鎮政府要把主要精力用於搞好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規劃、指導、服務和管理,強化為農村、農業和農民服務的功能,發展公共福利事業,維護市場秩序。鄉鎮領導要針對新時期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找准工作重點,調整工作內容,改進工作方法,帶領群眾早日走上致富之路。

鄉鎮幹部要學習和掌握市場知識,自覺運用市場經濟規律指導農民的生產,圍繞一家一戶農民辦不了、辦不好的事情,搞好產前、產中、產後的信息、技術、資金、銷售等全方位服務。縣級有關部門要加大對「三農」的投入和支持,立足本地資源優勢和生產潛力,因地制宜,統籌規劃,合理布局,制定小城鎮建設、產業發展、扶貧開發、財政稅收等政策,用政策引導鄉鎮發展。同時,要引導農民進行產業結構調整,發展高產優質高效農業,優化農業區域布局,發展特色農業,培植具有本地特色的支柱產業和主導產品,提高農產品質量和市場佔有率,增加農業稅收,擴大基礎財源。根據我縣實際,各鄉鎮要大力發展具有雷波特色的優質臍橙、茶葉、青椒、蒓菜、竹筍等項目,促進縣域經濟建設快速發展,實現農業增產、農民增收、農村穩定。

5、密切干群關系,解決群眾實際困難。大力號召全縣鄉鎮幹部開展知民情、化民怨、幫民富、暖民心和送政策、送技術、送信息、送法律的「四民四送」活動,做到從思想上尊重群眾,感情上貼近群眾,行動上深入群眾,工作上依靠群眾,架起干群之間的「連心橋」。鄉鎮工作主要就是面對農村、農業和農民,鄉鎮幹部無論時間多緊,任務多重,都要花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深入村組和田頭地角,同農民講政策,聽農民心裡話,幫農民辦實事,體察群眾的想法,傾聽他們的意見。

對農民群眾擁護什麼、反對什麼、憂慮什麼、盼望什麼,領導幹部應做到心中有數。幹部心裡有群眾,群眾心裡才會有幹部。只有干群關系融洽了,才能取得農民群眾的信任和支持,工作才能打開新局面。同時,還要認真貫徹中央和省委有關減輕農民負擔的政策和法規,集中人、財、物力,解決工作中的難點和群眾關心的熱點問題。工作中的難點,往往是工作得以突破和推進的關鍵;群眾關心的熱點,常常是大局穩定與否的「晴雨表」。當前要積極按照中央安排部署,穩步推進和鞏固「費改稅」的成果,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搞好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嚴厲打擊農村各種違法犯罪活動,為農民集中精力抓發展、奔小康創造一個安定祥和的生產生活環境。

6、建立健全制度,科學規范鄉鎮工作。基層工作千頭萬緒,要運用好約束機制,緊緊圍繞人、事、物建立健全一整套管理制度,強化對幹部、財務、工作的管理力度。建立健全《機關管理制度》、《考勤制度》、《學習制度》、《民主生活制度》、《目標考核制度》等,使對鄉鎮幹部的管理進一步規范化、科學化。

④ 璇瘋鴻堪鍗佸叓灞婁笁涓鍏ㄤ細鏈夊摢浜涙柊紿佺牬

銆銆A鍗佸叓灞婁笁涓鍏ㄤ細鏈夊摢浜涙柊紿佺牬


銆銆涓銆併愬嶮鍏灞婁笁涓鍏ㄤ細鏈変袱涓鐙鐗瑰巻鍙蹭嬌鍛姐

銆銆絎涓涓鐙鐗圭殑鍘嗗彶浣垮懡錛鍏ㄩ潰鏀歸潻銆備簲欏規敼闈╀負浜斾釜寤鴻炬彁渚涗綋鍒舵敮鎾戱細緇忔祹寤鴻俱佹斂娌誨緩璁俱佹枃鍖栧緩璁俱佺ぞ浼氬緩璁俱佺敓鎬佹枃鏄庡緩璁俱備簲涓鏀歸潻鏀鎾戜簲涓寤鴻撅紝騫朵笖鏄涓浣撳寲銆

銆銆絎浜屼釜鐙鐗圭殑鍘嗗彶浣垮懡錛涓鍥界殑杞鍨嬫湡涓嶈兘鏃犻檺鍦版媺闀褲備腑澶榪涜屽叏闈㈤儴緗層佺郴緇熸帹榪涳紝浣垮悇鏂歸潰鐨勫埗搴︽洿鍔犳垚鐔燂紝鏇村姞瀹氬瀷銆

銆銆浜屻併愬叏闈㈡敼闈╂柟妗堟湁涓変釜浜鐐廣佷笁涓闅劇偣銆

銆銆涓変釜浜鐐癸細絎涓鏄鍏ㄩ潰銆佺患鍚堛佸崗璋冿紱絎浜屾槸闀挎湡鎬э紝姣斿傚嶮騫村唴錛屾垨鑰呭埌2020騫寸殑璇濊搗鐮佹槸涓涓涓冨勾鍐呯殑鏀歸潻鏂規堬紱絎涓夊氨鏄閬囧埌鐨勯棶棰樻洿鍔犲嶆潅銆侀毦搴︽洿澶э紝鎵浠ュ繀欏誨緱瑕佹湁涓浜涚獊鐮寸偣銆

銆銆涓変釜闅劇偣錛涓鏄瀵規敼闈╃殑涓浜涢樆鍔涳紝涓浜涘埄鐩婄殑鈃╃辮佺牬闄わ紱浜屾槸瑕佹洿楂樺眰嬈$殑寮鏀撅紝瑕佸拰鍥介檯鐨勪竴浜涗綋鍒舵帴杞錛涗笁鏄浜轟滑瀵規敼闈╃殑鎬濈淮鏂瑰紡錛屼漢浠鐨勬濇兂鏄涓嶆槸瑙f斁錛屽叕鎶ラ噷涔熸彁鍑鴻儐瀛愯佸ぇ涓浜涳紝榪欎簺鏂歸潰涔熻佹湁涓涓瑙傚康鎰忚瘑鐨勮窡涓婏紝涔熻佸瑰叏浼氱殑鍏鎶ャ佷腑澶鐨勫喅瀹氳佹湁涓涓鍏辮瘑銆

銆銆涓夈併愮粡嫻庝綋鍒舵敼闈╃殑鍏抽敭鎬х獊鐮淬

銆銆絎涓鏄瀵瑰浗鏈夌粡嫻庢彁鍑轟竴涓鈥滄椿鍔涒濓紝榪欎釜浠ュ墠鏄娌℃湁鐨勩

銆銆絎浜屾槸榪欐℃彁鍑鴻佹縺鍙戦潪鍏鏈夊埗緇忔祹鐨勬椿鍔涘拰鍒涢犲姏錛岃佽皟鍔ㄨ繖浜涙椿鍔涘拰鍒涢犲姏銆

銆銆絎涓夋彁鍑轟簡涓涓浜ф潈淇濇姢鍒跺害錛屾販鍚堟墍鏈夊埗緇忔祹錛屽叕鎶ラ噷絎涓嬈℃彁鍑烘潵娣峰悎鎵鏈夊埗緇忔祹錛屼篃灝辨槸浠ュ悗鍥芥湁鐨勯噷闈㈠彲鑳戒篃鏈夋皯钀ョ殑鑲′喚銆

銆銆鍥涖併愯屾斂浣撳埗鏀歸潻鏄鏀挎不浣撳埗鏀歸潻鐨勬牳蹇冦

銆銆1銆佸嶮鍏灞婁笁涓鍏ㄤ細鎸囧嚭瑕佺淮鎶ゅ娉曟硶寰嬫潈濞侊紝紜淇濅緷娉曠嫭絝嬭屼嬌瀹″垽鏉冦佹瀵熸潈錛屽畬鍠勪漢鏉冨徃娉曚繚闅滃埗搴︼紝榪欐槸鍗佸叓灞婁笁涓鍏ㄤ細鍏充簬鏀挎不浣撳埗鏀歸潻褰撲腑鐨勪寒鐐廣

銆銆2銆佹潈鍔涚殑鑱屾潈娉曞畾銆佽屼負娉曞畾銆佺▼搴忔硶瀹氥佽矗浠繪硶瀹氭槸涓鍥借屾斂浣撳埗鏀歸潻鐨勬牳蹇冧換鍔°傛斂搴滄不鐞嗘湁涓変釜浜鐐癸紝鍦ㄥ仛浠涔堜笂鏇村姞娓呮氾紝鍦ㄥ備綍鍋氫笂鎻愬嚭浜嗘槑紜鐨勮佹眰錛岃惤鑴氱偣鏈夋柊鍐呮兜銆傚傛灉鍦ㄥ︽湳涓婅詫紝涓鍥界殑鏀垮簻娌葷悊鏄鎱㈡參鍦板湪浠庝紶緇熺殑鍏鍏辮屾斂榪堝悜鍏鍏辯$悊銆

銆銆浜斻併愮敓鎬佷繚鎶ゆ槸鏀挎不闂棰樸佹皯鐢熼棶棰樸佺戝﹂棶棰樸

銆銆鍗佸叓灞婁笁涓鎻愬嚭蹇呴』寤虹珛緋葷粺瀹屾暣鐨勭敓鎬佹枃鏄庡埗搴︿綋緋伙紝瑕佹湁鑷鐒惰祫婧愬拰浜ф潈鍒跺害鐢ㄩ旂″埗錛屽垝瀹氱敓鎬佺孩綰匡紝鏈夊伩浣跨敤鍜岀敓鎬佽ˉ鍋垮埗搴︿互鍙婃敼闈╃敓鎬佺幆澧冪殑淇濇姢綆$悊浣撳埗銆

銆銆涓鏄鎶婁竴浜涜祫婧愮殑浜ф潈鍙樺緱鏇村姞娓呮櫚錛屽苟涓斾繚鎶よ搗鏉ャ

銆銆浜屾槸璧勬簮瑕佹湁鍋誇嬌鐢錛屾瘮濡傝存按璧勬簮銆佸湡鍦拌祫婧愮瓑絳夛紝瑕佹湁涓涓琛ュ伩鏈哄埗銆

銆銆鍦ㄧ敓鎬佷繚鎶ょ$悊浣撳埗涓婁綋鐜頒簡錛

銆銆棣栧厛錛屽湪騫查儴鑰冩牳鏈哄埗涓婏紝涓嶈兘GDP涓洪噸浜嗐

銆銆鍏舵″氨鏄瑕佹湁涓ユ牸鐨勬硶寰嬪埗搴︺

銆銆榪樻湁涓涓灝辨槸瑕佽皟鍔ㄧぞ浼氱殑縐鏋佹э紝鑰佺櫨濮撹佸幓鐩戠潱銆

銆銆鏈鍚庝竴涓灝辨槸紼庢敹鍜屽競鍦猴紝紼庢敹灝辨槸涓浜涙帓鏀鵑珮鐨勮佸緛紼庯紝瑕佸緛鐜澧冪◣錛屽彟澶栨瘮濡傚彲浠ユ湁涓浜涚⒊浜ゆ槗絳夌幇浠e競鍦烘満鍒惰佸緩絝嬭搗鏉ャ傝繖灝辨槸緋葷粺瀹屾暣鐨勭敓鎬佹枃鏄庝綋緋匯

銆銆鍥藉朵負浜嗘洿濂藉湴榪涜岀敓鎬佺幆澧冧繚鎶わ紝涓轟簡鏇村ソ鍦板畬鍠勭敓鎬佺幆澧冧繚鎶ょ$悊浣撳埗錛屽緩絝嬫洿鍔犲畬鍠勭殑澶х幆淇濅綋鍒跺埢涓嶅圭紦銆傜敓鎬佺幆澧冧繚鎶ゆ槸涓涓鏀挎不闂棰橈紝鏄涓涓姘戠敓闂棰橈紝鏄涓涓縐戝﹂棶棰樸

⑤ 國,地稅征管體制改革有哪些亮點與難點

亮點一 征管職責劃分更合理
理順征管職責是完善國稅、地稅征管體制的核心內容,《改革方案》從兩個方面提出釐清征管職責的措施。
變化一 國稅、地稅征管職責得到合理劃分
改革前:1994年分設國稅、地稅兩套系統,兩家征管職責比較清晰,但隨著財政體制調整,企業所得稅征管職責經過了兩次變化,從按企業隸屬關系劃分到新辦企 業由國稅征管,再到新辦企業中繳納增值稅的由國稅征管,繳納營業稅的由地稅征管。「一個稅種兩家管」,導致有時出現執法標准不統一,政策解釋不一致等問 題,影響稅收公平,納稅人反映比較強烈。
改革後:中央稅由國稅部門徵收,地方稅由地稅部門徵收,共享稅的征管職責根據稅種屬性和方便征管的原則確定。按照有利於降低稅收成本和方便納稅的原則,國稅、地稅部門可互相委託代征有關稅收。
變化二 地稅與其他部門的稅費征管職責得到明確
改革前:不少部門設有專門機構或人員負責徵收行政事業型收費、政府性基金等非稅收入,不利於加強對資金使用的監督管理。
改革後:發揮稅務部門稅費統徵效率高等優勢,按照便利征管、節約行政資源的原則,將依法保留、適宜由稅務部門徵收的行政事業型收費、政府性基金等非稅收入項目,改由地稅部門統一徵收。推進非稅收入法制化建設,健全地方稅費收入體系。
亮點二 納稅人獲得感更豐富
堅持問題導向,從納稅人意見最大、最盼望的領域改起,為納稅人提供更加優質高效的服務,不斷減輕納稅人辦稅負擔,切實維護納稅人合法權益,讓納稅人有更多的獲得感。
變化一 推進稅收規范化讓辦稅更舒心
改革前:辦稅標准不統一,有的辦稅事項一個地方一個樣;即使在一個地方國稅、地稅也不一樣。
改革後:實施納稅服務、稅收征管規范化管理,推行稅收執法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並向社會進行公告,實現國稅、地稅服務一個標准、征管一個流程、執法一把尺子,讓納稅人享有更快捷、更經濟、更規范的服務。
變化二 打造服務升級版讓辦稅更貼心
改革前:納稅人在同一城市只能到一家固定的辦稅服務廳辦稅,納稅人跨區域、特別是跨省辦稅不方便,尤其存在國稅、地稅分頭要求納稅人重復報送資料的情況。
改革後:一是加快推行辦稅事項同城通辦,2016年基本實現省內通辦,2017年基本實現跨區域經營企業全國同城通辦。二是完善首問責任,限時辦結、預約辦 稅、延時服務、「二維碼」一次性告知、24小時自助辦稅等便民服務機制,縮短納稅人辦稅時間。三是合理簡並納稅人申報繳稅次數。四是實行審批事項一窗受 理、內部流轉、限時辦結、窗口出件,全面推行網上審批,提高審批效率和透明度。五是推進涉稅信息公開,方便納稅人查詢繳稅信息。
變化三 實現合作常態化辦稅更省心
改革前:納稅人辦稅兩頭跑,需要分別到兩家辦稅,辦稅負擔較重。稅務檢查兩頭查,國稅、地稅對同一納稅人重復檢查的情況時有發生,既對納稅人生產經營情況產生影響,也浪費稽查資源。
改革後:一是實施國稅、地稅合作規范化管理,全面提升合作水平。二是採取國稅、地稅互設窗口、共建辦稅服務廳、共駐政務服 務中心等方式,實現「前台一家受理、後台分別處理、限時辦結反饋」的服務模式。三是完善12366納稅服務平台,2016年全面提供能聽、能問、能看、能 查、能約、能辦的「六能」型服務。四是制定實施「互聯網+稅務」行動計劃,建設融合國稅、地稅業務,標示統一、流程統一、操作統一的電子稅務局。五是實現 國稅、地稅聯合進戶稽查,防止多頭重復檢查。
變化四 提升權益保障讓辦稅更順心
健全納稅服務投訴機制,建立納稅人以及第三方對納稅服務質量定期評價反饋制度。暢通納稅人投訴渠道,對不依法履行職責、辦事效率低、服務態度差等投訴事項,實行限時受理、處置和反饋,有效保障納稅人合法權益。
亮點三 稅收征管工作更高效
以稅收風險為導向,依託現代信息技術,轉變稅收征管方式,優化征管資源配置,加快稅收征管的科學化、信息化、國際化進程,提高稅收征管的質量和效率。
變化一 由主要依靠事前審批向加強事中事後管理轉變
完善我省稅務系統包括備案管理、發票管理、申報管理等在內的事中事後管理體系,確保把該管的事項管住、管好,防範稅收流失。
變化二 由無差別管理向分類分級管理轉變
改革前:管理粗放,平均分攤征管資源,高收入高凈值納稅人特別是高風險納稅人未能集中資源實施有效管理,征管效能不高。
改革後:一是對企業納稅人按規模和行業,對自然人納稅人按收入和資產實行分類管理。二是以省級稅務局為主集中開展行業風險分析和大企業、高收入高凈值納稅人 風險分析,區分不同風險等級分別採取風險提示、約談評估、稅務稽查等方式進行差別化應對,有效防範和查處逃避稅行為。
變化三 由所有納稅人都實行屬地化管理向提升大企業稅收管理層級轉變
改革前:跨區域的大企業主要由屬地基層稅務機關負責征管,管理力量、水平以及信息資源與之不匹配。
改革後:對跨區域、跨國經營的大企業,在納稅申報等基礎事項實行屬地管理、不改變稅款入庫級次的前提下,將其稅收風險分析事項提升至稅務總局、省級稅務局集中進行,將分析結果推送相關稅務機關做好應對。
變化四 自然人稅收管理體系不再缺失
順應直接稅比重逐步提高、自然人納稅人數量多、管理難的趨勢,從法律框架、制度設計、征管方式、技術支持、資源配置等方面構建以高收入者為重點的自然人稅收管理體系。
變化五 稅務稽查改革得到全面深化
建立健全隨機抽查制度和案源管理制度,合理確定抽查比例,對重點稅源企業每5年輪查一遍。積極探索推行先開展案頭風險分析評估查找高風險納稅人再開展定向稽查的模式,增強稽查的精準性、震懾力。
變化六 征管科技含金量顯著提升
一是全面推行電子發票。推廣使用增值稅發票管理新系統,健全發票管理制度,實現所有發票的網路化運行,推行發票電子底賬,逐一實施採集、存儲、查驗、比對發 票全要素信息。二是加快稅收信息系統建設。2016年全面完成金稅三期工程建設任務,形成覆蓋所有稅種及稅收工作各環節、運行安全穩定、國內領先的信息系 統。
亮點四 服務國家戰略更積極
一方面要促進我省加快推進稅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另一方面能夠更好地發揮稅收服務國家治理的作用。
變化一 稅收服務國家重大戰略
改革前:單純以稅收論稅收,為中央和地方黨委政府決策提供科學依據、服務國家戰略的創新性舉措不夠得力。
改革後:一是以推動實施「一帶一路」戰略為重點,全面加強國外稅收政策咨詢服務。二是以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為重點,推進跨區域國稅、地稅信息共享、資質互認、征管互助,不斷擴大區域稅收合作范圍。
變化二 稅收大數據服務國家治理
改革前:直接反映居民收入、企業效益、經濟結構等情況的稅收信息沒得到有效的開發利用,稅收大數據服務政府決策水平亟待提高。
改革後:推進數據標准化及質量管理,健全減免稅核算體系,發揮稅收大數據優勢,加強數據增值應用,在提高征管效能和納稅服務水平的同時,使之更深刻地反映經濟運行狀況,服務經濟社會管理和宏觀決策,為增強國家治理能力提供有力支撐。
變化三 納稅信用服務社會管理
改革前:納稅信用在社會信用體系中的基礎性作用還未得到有效發揮。
改革後:一是全面建立納稅人信用記錄,納入統一的信用信息共享交換平台,依法向社會公開,充分發揮納稅信用在社會信用體系中的基礎性作用。二是對納稅信用好 的納稅人,開通辦稅綠色通道,提供更多便利,減少稅務檢查頻次或給予一定時期內的免檢待遇。三是對進入稅收違法「黑名單」的當事人,嚴格稅收管理,與相關 部門依法聯合實施禁止高消費、限制融資授信、禁止參加政府采購、限製取得政府供應土地和政府性資金支持、阻止出境等懲戒。
亮點五 稅收國際視野更寬闊
加強我省對國際稅收事項的統籌管理,著力解決對跨國納稅人監管和服務水平不高、國際稅收影響力不強等問題,更好地服務我省對外開放大局。
變化一 防範和打擊國際逃避稅的能力更強
改革前:跨國企業通過各種復雜的關聯交易操縱利潤逃避稅收,稅務部門應對能力不夠、手段不多、機制不完善。
改革後:一是全面深入參與應對稅基侵蝕和利潤轉移(BEPS)行動計劃,構建反避稅國際協作體系。二是建立健全跨境交易信息共享機制和跨境稅源風險監管機制。三是完善全國聯動聯查機制,加大反避稅調查力度。
亮點六 稅收征管保證更有力
《實施方案》的出台,對提高全省稅收征管能力,提供了重要保障。
變化一 稅務組織體系得到全面優化
改革前:稅務系統規模大、層級多、分布廣,迫切需要加強對政治思想等方面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層級執法監督體制不健全,導致監督不力。
改革後:一是切實加強稅務系統黨的領導。加強我省稅務系統黨的建設、思想政治建設、稅務文化建設、幹部隊伍建設。二是優化各層級稅務機關征管職責。省局將重 點加強數據管理應用、大企業稅收管理、國際稅收管理及稅收風險分析推送等方面職責。三是合理配置資源。調整完善與國稅、地稅征管職責相匹配,與提高稅收治 理能力相適應的人力資源配置,實現力量向征管一線傾斜。四是加強稅務幹部能力建設。實施人才強稅戰略,深入推進績效管理,加大國稅、地稅之間以及與其他部 門的幹部交流力度。五是深入落實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明確我省稅務系統黨組主體責任和紀檢機構監督責任,強化責任擔當,全面推進內控機制信息 化建設。
變化二 稅收共治格局得到明顯完善
改革前:政府部門總體上缺乏約束力強的涉稅信息共享制度性安排,難以有效解決征納雙方信息不對稱問題。跨部門稅收合作不夠,稅收司法保障有待加強。
改革後:建立統一規范的信息交換平台和信息共享機制,保障國稅、地稅部門及時獲取第三方涉稅信息,解決征納雙方信息不對稱問題。拓展跨部門稅收合作,以「三 證合一、一照一碼」改革為契機,擴大與有關部門合作的范圍和領域。健全稅收司法保障機制,司法、公安等部門依法支持稅務部門工作,確保稅法得到嚴格實施。 推行稅收法律顧問和公職律師制度。加強稅法普及教育,將稅法作為國家普法教育的重要內容。

⑥ 對法治的理解和看法

法治是人類歷史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法治文化是法治建設的靈魂,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下面由我為大家整理的對法治的理解和看法,希望大家喜歡。
對法治的理解和看法篇一
1.不是居「高」臨下的領導

堅持黨對法治的領導,當然不是居高臨下的領導。鄧小平早在民主革命時期的1941年就揭示、批判了「黨權高於一切」(《鄧小平文選》第1卷第11頁,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的「以黨治國」(《鄧小平文選》第1卷第10頁,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的領導體制。他說,黨權高於一切導致政府法令行不通,甚至發展成為「黨員高於一切」,黨員可以為非作歹,黨員犯法可以寬恕,非黨幹部稱黨為「最高當局」。顯而易見,鄧小平認為黨不能高於一切。1982年憲法在其序言部分庄嚴闡明,本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全國各族人民、一切國家機關和武裝力量、各政黨和各社會團體、各企業事業組織,都必須以憲法為根本的活動准則,並且負有維護憲法尊嚴、保證憲法實施的職責。」這句話中所說的「各政黨」,顯然是包含了中國共產黨在內的所有的政黨,它們都要以憲法為「最高的」法律,作為「活動准則」,維護高過於自己的「憲法尊嚴」,並要保證「憲法實施」。

2.不是凌駕之「上」的領導

堅持黨對法治的領導,更不是凌駕於法律之上的領導。1979年9月中共中央《關於堅決保證刑法、刑事訴訟法切實實施的指示》規定,「對各項法律制度,從黨中央主席到每一個黨員,都必須堅決遵守。絕不允許有不受法律約束的特殊公民,絕不允許有凌駕於法律之上的任何特權。」(轉引自胡鞍鋼等著:《中國國家治理現代化》,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4年版)1982年《憲法》第五條更明確地規定,「一切違反憲法和法律的行為,必須予以追究。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都不得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憲法講的「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都不得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也就是中共中央講的「絕不允許有凌駕於法律之上的任何特權」,都是要視法律在黨之上的意思。2012年,《在紀念現行憲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更明確指出,「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權威、法律效力,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長期性。……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都不得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一切違反憲法和法律的行為,都必須予以追究。」

3.不是處於法「外」的領導

堅持黨對法治的領導,也不是處於法律之外的領導。黨的十三大報告就指出「黨領導人民制定了憲法和法律,黨應當在憲法和法律的范圍內活動。」十五大報告又明確指出,「黨領導人民制定憲法和法律,並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活動。依法治國把堅持黨的領導、發揚人民民主和嚴格依法辦事統一起來,從制度和法律上保證黨的基本路線和基本方針的貫徹實施,保證黨始終發揮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報告進一步闡明,「黨領導人民制定憲法和法律,黨必須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活動。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都不得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絕不允許以言代法、以權壓法、徇私枉法。」最近,《在第十八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說得更清楚,「各級領導幹部都要牢記,任何人都沒有法律之外的絕對權力」。這強調了黨不能站在法之外,而只能站在法之內進行領導。

4.不是「先」於法律的領導

在改革開放初期,當時法律不健全,缺漏很多,而且即便有法律,由於是在計劃經濟時代制定的,大部分也是舊法,對改革起阻礙作用,實踐中不能用。所以,我們黨領導改革,是按照鄧小平提倡的要沖破條條框框,要先闖、先試,試成功了再制訂法律,對改革成果進行肯定和鞏固。因此,黨領導改革過去是先改後立,破字當頭。現在,我們已經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也進入了全面深化改革和依法治國的新階段,情況和過去已大不一樣了,為此,十八屆四中全會《決定》指出,「必須堅持立法先行,發揮立法的引領和推動作用。」「實現立法和改革決策相銜接,做到重大改革於法有據、立法主動適應改革和經濟社會發展需要。」這就說明,要先立後改,立字當頭,通過立法在先,然後再行改革。因此,黨對改革的領導,不是先於法律的領導,而是先行立法的領導,或者要事先尋求改革的法律根據,也就是說,黨的領導必須尋著法治的軌道。

5.不是權「大」於法的領導

堅持黨對法治的領導,更不能搞權大於法、官大於法的領導。1978年,鄧小平通過總結「____」教訓深刻地指出,「必須加強法制。必須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這種制度和法律不因領導人的改變而改變,不因領導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變而改變。」不能「把領導人說的話當做'法',不贊成領導人說的話就叫做'違法',領導人的話改變了,'法'也就跟著改變。」(《鄧小平文選》第2卷第146頁,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在這里,鄧小平明確地指出,不能把黨的領導人當作法的化身,更不要把領導人的話當作法律,這就否定了權大於法、官大於法的人治的總根源。

通過以上分析,概言之,黨對法治的領導,不應該把它看成是處於法治的「高」、「上」、「外」、「先」、「大」的領導,而應該是自覺地把黨融於法治之中、按照法治的要求,體現為維護法治和促進法治的領導。黨對法治的領導,既是領導制定法律的關系,更是帶頭遵守法律、帶頭執行法律的關系。
對法治的理解和看法篇二
一、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基本定義

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是馬克思主義法律觀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提出,科學回答了「什麼是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和「怎樣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這一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標志著我們黨對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規律、中國共產黨執政規律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和把握。

二、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理論淵源

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有著豐富深厚的理論淵源,馬克思主義法治思想是其重要的理論基礎,中國傳統法律思想是其重要文化資源,西方資本主義法治思想為其提供了有益借鑒。

三、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基本特徵

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是馬克思主義法律學說與當代中國社會主義法治實踐有機結合的產物,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法治建設經驗與時代精神相互融合的成果。一是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具有鮮明的政治性;二是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具有徹底的人民性;三是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具有系統的科學性;四是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具有充分的開放性。

四、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本質屬性

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統一是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本質屬性。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統一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根本原則,是貫穿於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主線和靈魂,也是區別於西方資本主義法治理念的根本和關鍵。「三者統一」作為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本質屬性,既是我國民主法治建設經驗教訓的總結,也是歷史和現實的必然要求。

五、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基本內容

(一)依法治國。依法治國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核心內容,是我們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國,就是廣大人民群眾在黨的領導下,依照憲法和法律規定,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保證國家各項工作都依法進行,逐步實現社會主義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這種制度和法律不因領導人的改變而改變,不因領導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變而改變。依法治國包含著人民民主、法制完備、樹立憲法法律權威、權力制約等內容。

(二)執法為民。執法為民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本質要求,是執政為民理念的具體體現,其基本內涵包括以人為本、保障人權、文明執法等內容。以人為本是執法為民的根本出發點,保障人權是執法為民的基本要求,文明執法是執法為民的客觀要求。

(三)公平正義。公平正義是社會主義法治的價值追求,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基石,也是中國共產黨人一貫的主張。公平,是指處理事情合情合理,不偏袒哪一方面;正義是指公正,公平正直,沒有偏私。社會主義法治理念中的公平正義,是指社會全體成員能夠按照憲法和法律規定的方式公平地實現權利和義務,並受到法律的保護。

(四)服務大局。服務大局是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基本內涵之一,是社會主義法治的重要使命。社會主義法治的重要使命是服務黨和國家大局,這是社會主義法律的本質和法治工作的性質所決定的社會主義國家建設和法治實踐的經驗總結。服務大局是社會主義法律的必然要求,是法治工作的性質和地位所決定,是社會主義法治實踐的經驗總結。

(五)黨的領導。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最根本的是要把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統一起來。堅持黨的領導是建設社會主義法治的根本保證。黨的領導主要是思想領導、政治領導和組織領導。

六、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基本要求

(一)健全和完善立法。一是堅持科學立法,必須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立足國情,遵循客觀規律,科學合理地規定權利與義務、權力與責任,健全立法程序;二是堅持民主立法,就是要注重把立法為民貫徹始終,增強立法主體自身的民主性,擴大公眾參與立法;三是堅持法制統一,就是要維護憲法作為根本法的地位,嚴格執行立法法對立法許可權的劃分,保證地方法與中央立法的統一,加強立法解釋和立法監督;四是堅持體系完備,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繼續制定和完善起支架作用的法律,加強法律法規的修改完善及配套法規的制定工作,適時進行法律清理和法典編纂。

(二)堅持依法行政。一是合法行政是依法行政的根本要求,行政職權的行使應當依據法律的明確授權,行政管理應當依照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進行;二是合理行政是合法行政的重要補充,合理行政要求做到平等對待,要求遵循比例原則,要求做到正常判斷;三是高效便民是依法行政的價值體現,樹立高效便民的觀念,創新行政管理方式。加快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建設服務型政府。實現高效便民與政務公開的有機結合;四是權責統一是依法行政的必然要求,法律法規對行政機關的授權要充分、嚴格,切實加強對行政機關行使權力的監督;五是政務公開是依法行政的重要保障,政務要依法及時准確地公開,積極創新和豐富政務公開的載體及形式;六是不斷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職業道德水平,培養和提高公務人員的法律意識,加強公務員學法用法工作,推進依法行政能力和職業道德培訓工作。

(三)嚴格公正司法。一是切實維護司法公正,堅持實體公正、程序公正、程序公正與實體公正兼顧;二是不斷提高司法效率,進一步提高辦案效率,公正與效率兼顧;三是努力樹立司法權威,嚴格公正文明司法,提高司法權威,努力維護司法權威,創造良好執法環境;四是充分發揚司法民主,充分體現司法主體民主,積極促進司法公開,切實完善司法為民措施。

(四)加強制約監督。一是加強制約監督的是權利正確行使的重要保證;二是我國法律制約監督的主要渠道和途徑是國家權力機關的監督、國家行政機關的監督、國家司法機關的監督、政治及社會組織的制約監督、社會輿論的制約監督、公民的制約監督;三是切實增強制約監督的合力和實效,加強和改進黨內制約監督,支持和保證人大監督,政府專門機關制約監督,司法機關制約監督,政協及各民主黨派的制約監督,加強公民和輿論的制約監督。

(五)自覺誠信守法。一是自覺遵守法律,堅持奉公守法、嚴格依法辦事、維護法律權威;二是堅持明德守信,遵守社會公德、恪守職業道德、發揚家庭美德;三是深化法制宣傳,提高全民法律素質,深入開展全民普法,全面推進依法治理,建設社會主義法治文化。

(六)繁榮法學事業。一是堅持法學研究正確的政治方向,深刻理解法學的本質,牢牢把握法學領域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的主導權,旗幟鮮明地反對各種錯誤觀點;二是明確法學研究的主要任務,堅持、豐富和發展社會主義法治理念,不斷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學體系;三是繁榮法學研究的基本途徑有: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繼承與創新相結合,立足國情與吸收借鑒相結合;四是提高法學教育水平,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

(七)堅持依法執政。一是切實加強對立法工作的領導,保證立法工作的正確方向,堅持黨的主張和人民意志的高度統一,努力推進國家政治社會生活的制度化法制化;二是堅持黨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活動,牢固樹立法治觀念,帶頭遵守憲法法律,自覺維護憲法法律權威;三是督促、支持和保證國家機關依法行使職權,堅持依法管理國家和社會事務,確保國家機關依法行使職權,大力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四是切實加強和改進黨對政法工作的領導,保證司法機關依法獨立公正行使職權,積極穩妥推進司法體制和工作機制改革,大力加強政法隊伍建設。
對法治的理解和看法篇三
一、社會主義依法治國方略的確立。

依法治國,作為一種先進的治國方略與法律文化,是社會進步、社會文明的重要標志。依法治國不是從來就有的,而是一種與市場經濟、民主政治、相當發達的社會文化共存亡同興衰的社會現象。

社會主義國家不僅應當是人民真正當家作主的民主國家,而且也應當成為真正實行依法治國的法治國家。社會主義的依法治國必然是而且應當是人類歷史上全新的、最高歷史類型的依法治國。

社會主義國家要真正實現了依法治國方略,建成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也必須具備三個基本條件。也就是說,「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相當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要相當完善,社會主義新文化要相當發達。」這些條件都不是在短期內、特別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所能完全達到的。另外,社會主義法律制度的完善,社會主義法律運作機制的建構,全體社會成員法律文化素養的提高,也都需要一個相當長的歷史過程。所以,實行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必然要經歷一個很長的歷史過程。

二、社會主義依法治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作為一種理想的治國手段,依法治國是社會主義國家與資本主義國家都可運用的治國方略。但作為一種現實的政治制度,社會主義依法治國與資本主義依法治國有著根本的不同。

(一)社會主義依法治國是堅持社會主義道路的依法治國,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的法律保障。

社會主義制度是中國歷史發展的必然選擇,社會主義道路是中華民族繁榮富強的必由之路。社會主義依法治國要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以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與實現共同富裕為目標。中國的依法治國與法制建設實踐已經也必須進一步堅持這一方向。

(二)社會主義依法治國是堅持人民民主專政的依法治國,是實現人民民主的基本保證。

人民民主專政是中國的國家制度,是社會主義法制的政治基礎。人民民主專政決定著社會主義法與社會主義依法治國的本質,同時,社會主義依法治國也離不開人民民主專政的支持;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政權,是創制、執行、適用社會主義法的權力主體,是實現社會主義法制變革與現代化的強大力量。

三、社會主義依法治國的基本要求

(一)具備完備的法律體系。

有法可依,是立法方面的要求。這是依法治國的法律前提,也是依法治國的首要環節。有法可依是指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需要法律調整的領域和方面都有良好的法律可以依據和遵循。

社會主義依法治國要做到以下幾點:

(1)要做到真正反映和充分表達以工人階級為領導的廣大人民的意志和利益。(2)要做到以「三個有利於」為根本標准,反映社會生活與時代發展的客觀需要。(3)要做到尊重和保護公民的各項人格尊嚴、人生自由、民主權利、政治自由、經濟權利和其他社會權利。總之,社會主義依法治國在實質上應當實現人民性、合理性、公正性、合規律性幾個方面的深刻統一。

(二)有法必依

有法必依是指一切政黨、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公民都必須依法辦事。這是依法治國的中心環節。有法必依的具體要求包括:(1)黨必須在憲法和法律的范圍內活動。執政黨作為國家的領導核心,能否做到在憲法和法律的范圍內活動,能否依法決策和依法辦事,是依法治國能否實現的關鍵。就此,江澤民同志曾明確指出,「我們絕不能以黨代政,以黨代法。」(1)

(2)廣大社會成員要依法辦事。廣大社會成員不但要自覺以法律為行動指南,還要善於運用法律來爭取和捍衛自己的權力和自由,勇於同一切破壞法律秩序的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維護法律的威嚴。這是依法治國廣泛而深厚的社會基礎,是依法治國真正實現的重要標志。

(三)執法必嚴

依法治國的關鍵是執法,難點和重點也在執法。執法必嚴,是指執法機關和執法人員嚴格依照法律規定辦事,堅決維護法律的權威和尊嚴。另外司法獨立是法治社會的內在要求,對保證司法裁判的公平、正義,維護社會秩序,滿足社會成員對效益的需求,真正做到依法治國具有重要的意義。雖然我國早已確立了人民法院依法獨立行使審判權的原則,有人稱之為「中國特色的司法獨立」,但日漸加快的社會民主化、國家法治化進程使這司法獨立的種種不足暴露無遺。建立完備的制度來保障司法真正獨立已經迫在眉睫。

(四)違法必究

違法必究,就是要嚴格追究違法犯罪行為人的法律責任。這是依法治國的必要保證,是法律威嚴的重要體現。當前,在違法必究這個問題上,我們要堅決反對幹部搞特權、有責不究、重犯輕罰。鄧小平同志曾強調:「越是高級幹部子弟,越是高級幹部,越是名人,他們的違法事件越要抓緊查處,因為這些人影響大,犯罪危害大。」(2)

四、促進社會主義依法治國的途徑

實行依法治國方略,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是社會主義制度自我完善的過程。這也是一個前無古人的偉大創舉,是一項艱巨復雜的系統工程,要經歷一個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當前,要實行和堅持依法治國方略,加快法治國家的建設步伐,我們認為應著重抓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全方位推進社會主義法制建設

(二)堅定不移地貫徹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不斷開創社會主義法制建設新局面

(三)以建立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為目標,進一步加強立法工作

(四)以加強和完善執法、司法為目標,推進行政執法制度與司法制度改革

再有,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基本特徵,是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在這樣一種人們嚮往的社會里,只有堅持依法治國,才能保障和促進社會全面進步、和諧發展。

依法治國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可靠保障。法治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手段,也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內在要求;因此,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必須加強法律建設,依法治國。


看過「對法治的理解和看法」的人還看了:

1. 談談我對中國法治的認識

2. 談談你對全面依法治國的理解

3. 淺談全面依法治國心得體會

4. 大學生形勢與政策論文關於依法治國

5. 參加法制培訓心得體會6篇

⑦ 我國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方面採取了哪些措施

實現社會和諧,建設美好社會,始終是人類孜孜以求的一個社會理想,也是包括中國共產黨在內的馬克思主義政黨不懈追求的一個社會理想.這段話是胡主席在十六屆四中全會上提出的,簡單明了的指出今後我國社會發展的方向,也蘊含著我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規律的新認識.然而,社會和諧絕不會自發生成,也不會自然實現,只有在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這六條基本特徵的相互聯系、相互作用、有機結合下才能實現.其中,社會主義法治應該作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基本保障,只有以法律手段來治國理政,使國家權力的行使和社會成員的活動處於嚴格依法辦事的狀態,經濟、政治、文化發展與社會全面進步才有基本的秩序保障,整個社會才能成為一個和諧的社會.
一、依法治國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具有重要作用
(一)法治是社會關系和社會矛盾的調控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離不開依法治國、依法治國為維護社會的安定有序提供法律保障.一個和諧的社會,必然有穩定安寧的社會政治環境和有條不紊的社會生活秩序.如果社會動盪不定、秩序混亂、矛盾激化,人們就不可能和睦相處、安居樂業.然而,任何一個社會都不可能沒有矛盾、沖突和分歧、裂痕.法治以法律的規范性、強制性為特點,通過立法和法律實施,調整社會關系、平衡社會利益,整合社會資源,維護社會秩序.只有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活各方面都有章可循,才能以文明、平和的方式消除社會不穩定、不和諧因素,真正做到政治安定、社會安定、人心安定.
(二)、依法治國為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提供製度支持.自然環境是人類生存的前提和物質條件.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獲得空前發展,但面臨著人口膨脹、資源匱乏、環境污染等嚴重問題.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客觀要求.以法律的形成確立人與自然和諧的基本原則,抑制和制裁破壞自然環境的行為,是建成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社會的必由之路.
(三)、依法治國為協調各種社會利益關系和矛盾創造有利條件.社會公正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也是和諧社會的核心價值取向.維護和實現社會公正,關鍵在於妥善處理和協調各種利益關系,在全社會形成合理的利益格局.改革開放的深化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帶來了我國利益主體和利益需求的多樣化,使得社會利益關系更加復雜.如果各種利益關系和矛盾不能及時有效地得以調整和解決,就會在各個社會階層和群體之間造成對立,甚至引發社會不穩定.以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為出發點,通過在民主基礎上制定的法律法規,確定利益主體、界定利益范圍、指導利益分配、協調利益關系,並對生活困難群眾給予救助,就能維護社會公正,避免社會利益之爭的激化,使各個階層實現共贏共榮,共享社會發展進步的成果.
(四)、依法治國為人們之間的誠信友愛創造良好環境.沒有人與人之間的誠信,就沒有相互的合作和普遍的社會認同,也就沒有社會和諧.和諧社會要求社會成員之間團結友愛、和睦相處.法治社會可以創造誠信友愛所需的社會環境,有利於培養人們內心的寬容、謙讓和互助友愛地相處.
(五)、依法治國為激發社會活力創造寬松氛圍.社會活力不斷增強,是推動社會不斷發展進步的動力源泉,也是現代社會的重要標志.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最廣泛最充分地調動一切積極因素,發揮各方面的創造活力.依法治國通過法律的形式確認和維護勞動者的創業動力、經濟利益和創造成果,調動勞動者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形成鼓勵人們創新的良好氛圍,營造平等競爭和共謀發展的社會環境.
二、加快依法治國進程,推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法治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從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需要來看,還有不少問題亟待解決,必須加快依法治國進程,為構建和諧社會提供支持.
(一)、強化法律宣傳,營造法律至上、敬畏法律的社會氛圍.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最根本的是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有機統一.要高揚民主和法治的旗幟,樹立和維護憲法、法律的權威,把依法執政的過程作為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過程.要堅持人民當家作主,不斷拓寬渠道,積極引導人民群眾合法、負責、理性、有序地參與國家和社會管理.要繼續在全體公民中增強法律意識、普及法律知識,特別是加強對黨員領導幹部的教育,牢固樹立法治觀念,樹立黨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活動的觀念,支持和保證國家機關依法行使職權,為維護法律尊嚴、公民權利和社會公正創造良好的法制環境.
(二)、強化立法工作,完善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完備的法律體系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條件.目前,我國以憲法為核心的法律體系初步形成,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生活的主要方面 基本上實現了有法可依,但立法的領域、數量、質量等與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目標還有差距,必須下大力氣研究解決.應樹立以人為本和尊重人權的立法理念;對立法重點和利益協調方式進行相應的調整,實現立法與社會發展的和諧統一.應高度重視社會管理、公共服務,以及環境保護、資源利用和生態維護方面的立法;高度重視人民群眾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的立法,特別是加強應對各種突發事件、保障農民利益、促進就業和完善社會保障,以及科技、教育、文化、衛生等社會事業發展方面的立法.加強環境保護立法,以法律制度維護和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三)、強化機制創新,推進司法體制改革.深入推進司法體制改革,首先要逐步建立健全權責明確、相互配合、相互制約、高效運行的司法體制,按照司法權的權屬性質,合理劃分和科學配置司法權,形成良性的制約監督關系,最大程度地防止司法領域里各種腐敗現象的滋生.其次,應確立司法公正的價值目標,全力構建維護社會公正的司法體制,使司法成為維護社會公正的有效平台;充分發揮司法機關解決糾紛、化解矛盾、維護社會穩定的司法功能;實行司法公開特別是審判公開,接受社會監督,確保司法公正的實現;提高司法效率,把效率和公正有機統一起來,及時化解社會沖突.
(四)、強化打擊力度,確保社會穩定和政治安定.和諧社會是一個穩定安寧的社會.政法機關要堅持嚴打方針,堅決打擊危害國家安全的民族分裂勢力、宗教極端勢力、暴力恐怖勢力等犯罪活動,維護國家的統一和安全;嚴厲打擊殺人、搶劫、綁架、傷害等嚴重影響群眾安全的多發性犯罪,努力創造良好的治安環境;依法懲治各類擾亂和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的犯罪,穩定社會主義市場秩序;積極查辦職務犯罪案件,促進黨風廉政建設與和諧社會建設.
(五)、強化綜合治理,發揮社會管理作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社會管理是篇大文章,經濟越是發展,越要重視和加強社會管理.一是加強對流動人口的管理.要充分尊重流動人口對於人際關系需要,加大對其居住地的安全防範力度,認可他們對於城市建設作出的貢獻,增強他們的歸屬感、安全感.二是要加強對各種社會人的管理.研究加強對社會人進行管理的有效措施,嚴格落實屬地責任、行業責任和單位、社區、企業法人責任,確保無上級主管單位的民營高科技企業職工、流動人口、下崗失業人員、民營高校學生等不脫管失控.三是加強對社會組織的管理.應當建立政府對社會組織的資助機制,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措施,發揮社會組織在社會管理中的作用,推動社會組織發展.同時,要依法加強對境外非政府組織在華活動的管理.
(六)、強化執法監督 ,促進司法公正.一是加強黨委、人大對司法工作監督.二是發揮人民群眾和社會輿論監督.三是發揮檢察機關法律監督作用.檢察機關通過發檢察建議、出庭支持公訴、抗訴等法定程序,對訴訟活動實行全程監督,還有接受人民群眾的控告申訴.通過這些做法,確保法律的統一正確實施,把立法意義上的公平正義,變成了人民群眾看得見、摸得著的現實,增強人民群眾對法治的信心、對法律的尊崇和守法的自覺性.
(七)、強化人權意識,更新司法理念.一是樹立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是進一步加強政法隊伍思想政治建設的重大舉措,也是法律創制和實施的先決條件,只有把人民主權、保障權利、制約權力、法制統一、公正司法、依法辦事等社會主義微觀法治理念貫穿到立法、司法、執法和守法的全過程,才能保證黨的方針政策貫徹落實和依法執政,實現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是法治現代化進程的牽引動力.只有首先推進法治理念的現代化,培植和構築先進法治的社會根基,才能推動法律制度創新和實踐探索,使社會主義法律制度和司法實踐更好地體現時代性、把握規律性、富於創造性,加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現代化進程.二是樹立平等保護的司法理念.維護公平正義,既要維護國家利益、集體利益,也要保護公民和個體私營、民營企業的合法權益.尤其要加強對社會弱勢群體的法律保護,妥善審理涉及進城務工人員、低保失業人員利益及勞動爭議糾紛案件,促進社會保障機制的建立和完善.用法律手段保障中央關於解決分配不公、消除城鄉和地區差距、兼顧各階層利益的措施得到落實.二是樹立寬嚴相濟的司法理念.還要逐步擴大不捕、不訴、減刑、假釋、緩刑的范圍,總結推廣社區矯正的經驗.要擴大調解的范圍,建立符合我國國情的社會糾紛處置機制.要加快研究無罪推定、疑罪從無、非法證據排除、有限再審等訴訟觀念在我國的改造運用問題.要把適用刑罰的過程看作是教育人、挽救人的過程,看作是化消極因素為積極因素的過程,通過採用人性化的執法方式,不斷擴大和諧穩定的社會基礎.
總之,和諧是社會發展的至高境界,我們所要構建的和諧社會,是整個社會的和諧,而實現和諧社會的推動力則是依法治國,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發展,更加迫切的需要依法治國順利進行,也需要我們全社會共同努力才能實現社會和諧社會.

熱點內容
中央書法學院 發布:2024-12-29 09:05:28 瀏覽:174
昌樂縣人民法院 發布:2024-12-29 09:01:32 瀏覽:978
法院拍賣房產個稅 發布:2024-12-29 08:44:05 瀏覽:220
上海110法律咨詢 發布:2024-12-29 08:29:05 瀏覽:90
新社會治安法 發布:2024-12-29 08:12:34 瀏覽:274
民商法考研方向 發布:2024-12-29 08:08:45 瀏覽:890
高密律師事務所哪個好 發布:2024-12-29 07:53:55 瀏覽:386
鈴木法院 發布:2024-12-29 07:34:59 瀏覽:220
酒店自助洗衣房規章制度 發布:2024-12-29 06:42:45 瀏覽:241
新婚姻法關於對第三者的處理 發布:2024-12-29 06:42:42 瀏覽: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