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原則是現代刑法

原則是現代刑法

發布時間: 2024-04-04 18:50:31

❶ 什麼是疑罪從無

「疑罪」是指司法機關對被告人是否犯罪或罪行輕重難以確證的情況,是司法實踐難以避免的常見現象。
「疑罪從無」原則是現代刑法「有利被告」思想的體現,是無罪推定原則的具體內容之一。即:既不能證明被告人有罪又不能證明被告人無罪的情況下,推定被告人無罪。 「疑罪從無」的司法原則不僅僅是解決刑事疑案的技術性手段和原則,它的確立在更為廣泛的范圍內產生更為深遠的影響:它折射出我國在法治建設進程中對法律價值的重新協調和平衡。在關注保護社會之外,對公民人權的保障和尊重、它是現代刑事司法文明與進步的重要標志之。

❷ 【論刑法謙抑性原則】 刑法謙抑性原則

摘 要 刑法的謙抑性原則是現代刑法的三大理念之一,文章簡要分析了刑法的謙抑主義的思想淵源、思想內涵、法理基礎和滲透體現,進而闡述了刑法的謙抑性原則的現實意義。關鍵詞 刑法的謙抑性;法理基礎;懲罰
刑法的謙抑性(也叫刑法的謙抑原則)是由日本學者首先提出的,也是目的刑主義刑法思想與報應刑刑法思想論戰的產物。平野龍一從刑法的調整對象、保護手段和自由尊重性方面闡述其含義,認為刑法的謙抑性包含刑法的補充性、寬容性和不完整性。謙抑,是指縮減或壓縮。 刑法的謙抑性,又稱刑法的經濟性或節儉性,是指立法者應當力求以最小的支出——少用甚至不用刑罰(而用其他刑罰替代措施),獲取最大的社會效益——有效地預防和抗制犯罪。或者理解為立法機關只有在該規范確屬必不可少——沒有可以代替刑罰的其他適當方法存在的條件下,才能將某種違反法秩序的行為設定成犯罪行為。一般而言,下列情況沒有設置刑事立法的必要:第一,刑罰無效果。就是說,假如某種行為設定為犯罪行為後,仍然不能達到預防與控制該項犯罪行為的效果,則該項立法無可行性。其二,可以他法替代。如果某項刑法規范的禁止性內容,可以用民事、商事、經濟或其他行政處分手段來有效控制和防範,則該項刑事立法可謂無必要性。無論從功利還是從正義的角度來看,「刑法是一種拘束自由的重大痛苦,其自身並非理想,而是不得已的統治手段。」刑罰非制裁方式的至上性,決定了刑法的謙抑性。其三,無效益。指立法、司法與執法的耗出要大於其所得收益。西方國家有「不合格磅秤罪」的規定,這在中國,顯然會「無效益」。實在說,在中國這樣人口眾多的國家,對「不合格磅秤」行為,即便逐一施以一般違法處分,都無效益,更甭說將其設定為刑事犯罪行為了。
由此可見,所謂刑法的謙抑性,主要發生在立法環節。然而,實踐中,有人卻誤認為,當某種經濟違法行為因其情節或後果嚴重而同時觸犯刑法時,可根據刑法的「謙抑性原則」直接適用經濟行政制裁,毋須啟動刑罰。「刑法只能以最重要的社會利益為保護對象」。 英國哲學家邊沁有一句名言:「溫和的法律能使一個民族的生活方式具有人性;政府的精神會在公民中間得到尊重」。在日益倡導自由民主的氛圍中,法律對於社會生活更主要的是扮演一種旁觀者的角色。它只有在以法律規制某種行為大有必要時才走上前台。刑罰作為法律中最嚴厲的處罰方式,更是奉行這種理念。當今刑法講究謙抑性的原則,就是說立法機關對待一種違反法律的行為,只有在除了以刑法加以規定為犯罪行為以外沒有其他可供選擇的途徑時才選擇動用刑法加以規定。這種謙抑的謹慎原則實質上已經成為現代刑法所追求的一項價值目標。
那麼應該如何對這一原則定位呢?從性質上看,國家權力是公民權利的另一表現形式,保障(保護)權利是國家權力存在的唯一依據。國家權力一旦從公民權利中分離出去,二者就形成一種此消彼長、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的關系。刑罰權設置的初始,是為了保護公民權利防止其受到來自另一公民的不法侵害,一旦賦予了國家,即表現為對國家的一種限制:國家僅能在此稿拆范圍內追究公民的刑事責任,除此之外,是公民的自由。因此,刑法的第一要務是限制國家刑罰權的濫用,其次才是對犯罪行為的制裁。這一點表現在刑法機能上,就是保障機能是第一位的,保護機能是第二位的;表現在刑法性質的定位上,就是刑法首先是權利法,其次才是犯罪法。刑法的此種性質定位,彰顯為以罪刑法定原則為基礎的刑法的謙抑性,它要求刑法是緊縮的、經濟的、補充的,刑罰之網不能過於擴張,若僅憑主觀惡性或客觀危害追究行為人鍵渣棗的刑事責任,必然形成侵犯人權的狀態。
能夠不使用刑罰,而以其他手段亦能達到維護社會共同生活秩序及保護社會與個人法益的目的時,則務必放棄刑罰的手段。 那麼立法者如何去制定法律?法官如何去執行法律呢?這里還涉及一個法律的復雜性問題。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第一,立法能力的有限性,即立法的滯後性。由於人的主觀認識的有限性,人與人、人與社會之間關系的復雜性以及法律規范的局限性,使之從一開始制定就必然處於一種落後的狀態;然而梁棚,社會的發展是日新月異,使既定法律越來越適應社會發展,必然就要有一定的靈活性。第二,刑法的相對穩定性和犯罪的變動性。市場經濟的發展,至少到目前的經驗表明,總是伴隨著城市化和人員的高度流動化,而人員的高度流動性和城市化使人們更多同陌生人交往,使違法犯罪有了可乘之機。「一般說來,處於陌生環境的個人對他人以及周圍的環境都無法產生一種切身的責任感和道義感,這就使他或她更易於從事一些在家鄉或熟悉的環境中所不為的行為。」
犯罪主要是兩種犯罪:一種是殺人、放火、搶劫、盜竊這類的犯罪。犯罪人的主觀意圖有非常強烈的一種反社會性,他是有意識地違反現行的法律規則。那麼,另外一種犯罪,我們都知道,是過失犯罪。比如說交通肇事,或者像目前我們這個案件引起山林著火。像這樣的情況我們知道,做了這樣事情的人,造成這樣損害的人,他的主觀上並沒有惡意。像這樣一種過失犯罪都可以採用補償社會,讓犯罪人能夠更好地用他們的力量,用他們的一種努力去恢復、改善被他們破壞了的社會的價值。判決就這個案子而言,一方面體現了刑事的制裁,另一方面體現了刑法教育挽救的原則。因為從國家的整個社會發展,總是趨向於越來越文明,越來越緩和我們刑法的嚴厲程度。
總之,如果說在現代社會,憲法是一切法的根本法,人們必須端賴憲政和民主才能過一種自由和有秩序的生活,那麼刑法就是一切法律(包括憲法)的保障法,在刑法缺席的情況下,人們不能過一種安全、符合基本規則的社會生活和私人生活。」可見刑法的重要性,但是刑罰的輕重與社會的文明程度是成正比例的,刑罰越輕文明程度越高。正如我國刑法學家陳興良教授所言:「立足於已然之罪刑罪應該是一種報應,而立足於未然之罪,刑法應該是一種預防。非刑罰化對傳統的報應性刑罰提出了根本的挑戰,改變了人們長期以來固守的有罪必罰的報應觀念,推動了社會對於犯罪和罪犯態度的改革,同時也節約了國家刑罰資源的投入,使現代社會對付犯罪的反應方式在趨向多樣化的同時,更趨向人道、文明、經濟的選擇。

❸ 刑法的基本原則是

 

《刑法》第3條至第5條規定了三項基本原則,即刑罰法定原則、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則、罪刑相適應原則。 (1)刑罰法定原則, 刑罰法定原則的基本含義是:法律明文規定為犯罪行為的,依照法律定罪處刑;法律沒有明文規定為犯罪行為的,不得定罪處刑。也就是通常所說的「法無明文規定不為罪,法無明文規定不受處罰」。  

 (2)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則,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則的散孫基本含義是:對任何人犯顫耐罪,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許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權。對於一切人的合法權益都要平等地加以保護,不允許有任何歧視。 (3)罪刑相適應原則, 罪刑相適應原則的基本含義是:刑罰的輕重,應當與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擔的刑事責任相適應。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條

  法律明文規定為犯罪行為的,依照法律定罪處刑;法律沒有明文規定為犯罪行為的,不得定罪處刑。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四條

  對任何人犯罪,在適用法律上一律沖洞鏈平等。不允許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權。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五條

  刑罰的輕重,應當與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擔的刑事責任相適應。

❹ 刑法的三大基本原則是什麼

刑法的三大基本原則是罪行法定原則、罪責行相適應原則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則。內
1.行法定原則容:法無明文規定不為罪,法無明文規定不處罰。
2.責行相適應原則:刑罰的輕重應當與犯罪的輕重相適應。
3.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則:基本含義是:對任何人犯罪,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許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權。對於一切人的合法權益都要平等地加以保護,不允許有任何歧視。

❺ 我國刑法的三大基本原則是什麼

刑法的三大基本原則是罪行法定原則、罪責行相適應原則和法律面前版人人平等的原則權。

1.行法定原則:法無明文規定不為罪,法無明文規定不處罰。

2.責行相適應原則:刑罰的輕重應當與犯罪的輕重相適應。

3.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則:基本含義是:對任何人犯罪,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許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權。對於一切人的合法權益都要平等地加以保護,不允許有任何歧視。

❻ 鐤戠姜浠庢棤鍜屾棤緗鎺ㄥ畾鐨勫尯鍒

鏃犵姜鎺ㄥ畾鏈鏃╂槸鍦ㄥ惎钂欒繍鍔ㄤ腑琚浣滀負涓欏規濇兂鍘熷垯鎻愬嚭鏉ョ殑銆1764騫7鏈堬紝鎰忓ぇ鍒╁垜娉曞﹀惰礉鍗″埄浜氬湪鍏跺悕钁椼婅虹姱緗涓庡垜緗氥嬩腑錛屾姩鍑諱簡孌嬮叿鐨勫垜璁閫間緵鍜屾湁緗鎺ㄥ畾錛屾彁鍑轟簡鏃犵姜鎺ㄥ畾鐨勭悊璁烘瀯鎯籌細鈥滃湪娉曞畼鍒ゅ喅涔嬪墠錛屼竴涓浜烘槸涓嶈兘琚縐頒負緗鐘鐨勩傚彧瑕佽繕涓嶈兘鏂瀹氫粬宸茬粡渚電姱浜嗙粰浜堜粬鍏鍏變繚鎶ょ殑濂戠害錛岀ぞ浼氬氨涓嶈兘鍙栨秷瀵逛粬鐨勫叕鍏變繚鎶ゃ傗 鏃犵姜鎺ㄥ畾鏄涓縐嶅吀鍨嬬殑鐩存帴鎺ㄥ畾錛屾棤欏誨熀紜浜嬪疄鍗沖彲璇佹槑鏃犵姜榪欎竴鎺ㄥ畾浜嬪疄鐨勫瓨鍦ㄣ傛崲璦涔嬶紝璇佹槑琚鍛婄姱緗鐨勮矗浠葷敱鎺ц瘔涓鏂規壙鎷咃紝琚鍛婁漢涓嶈礋璇佹槑鑷宸辨棤緗鐨勪箟鍔°

鈥滅枒緗鈥濇槸鎸囧徃娉曟満鍏沖硅鍛婁漢鏄鍚︾姱緗鎴栫姜琛岃交閲嶉毦浠ョ『璇佺殑鎯呭喌錛屾槸鍙告硶瀹炶返闅句互閬垮厤鐨勫父瑙佺幇璞°傗滅枒緗浠庢棤鈥濆師鍒欐槸鐜頒唬鍒戞硶鈥滄湁鍒╄鍛娾濇濇兂鐨勪綋鐜幫紝鏄鏃犵姜鎺ㄥ畾鍘熷垯鐨勫叿浣撳唴瀹逛箣涓銆傚嵆錛氭棦涓嶈兘璇佹槑琚鍛婃煎憡灞浜烘湁緗鍙堜笉鑳借瘉鏄庤鍛婁漢鏃犵姜鐨勬儏鍐典笅錛屾帹瀹氳鍛婁漢鏃犵姜銆傗滅枒緗浠庢棤鈥濈殑鍙告硶鍘熷垯涓嶄粎浠呮槸瑙e喅鍒戜簨鐤戞堢殑鎶鏈鎬ф墜孌靛拰鍘熷垯錛屽畠鐨勭『絝嬪湪鏇翠負騫挎硾鐨勮寖鍥村唴浜х敓鏇翠負娣辮繙鐨勫獎鍝嶏細瀹冩姌灝勫嚭鎴戝浗鍦ㄦ硶娌誨緩璁捐繘紼嬩腑瀵規硶寰嬩環鍊肩殑閲嶆柊姘忚╁崗璋冨拰騫寵銆傚湪鍏蟲敞淇濇姢紺句細涔嬪栵紝瀵瑰叕姘戜漢鏉冪殑淇濋殰鍜屽皧閲嶃佸畠鏄鐜頒唬鍒戜簨鍙告硶鏂囨槑涓庡弸娓h繘姝ョ殑閲嶈佹爣蹇椾箣涓銆

❼ 疑罪從無是什麼意思

以下是疑罪從無的意思解釋:

一、疑罪從無的意思是:刑事訴訟中,檢察院對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實不清,證據不確實、充分,不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應當作出不起訴決定,疑罪從無原則又稱「有利被告原則」根據《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一條規定,人民檢察院審查案件的時候,必須查明:(一)犯罪事實、情節是否清楚,證據是否確實、充分,犯罪性質和罪名的認定是否正確。

二、法律依據:《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一條人民檢察院審查案件的時候,必須查明:(一)犯罪事實、情節是否清楚,證據是否確實、充分,犯罪性質和罪名的認定是否正確;(二)有無遺漏罪行和其他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人;(三)是否屬於不應追究刑事責任的;(四)有無附帶民事訴訟;(五)偵查活動是否合法。

熱點內容
法院被執行人房產拍賣程序 發布:2024-12-28 18:41:29 瀏覽:593
美國移民法214b條款b 發布:2024-12-28 18:25:21 瀏覽:348
合同法民事責任 發布:2024-12-28 17:58:49 瀏覽:647
彭陽縣人民法院地址 發布:2024-12-28 17:25:08 瀏覽:811
勞動仲裁律師費標准 發布:2024-12-28 17:07:07 瀏覽:919
司法局提供一流的法律服務 發布:2024-12-28 17:02:21 瀏覽:458
經濟法二審模擬法庭 發布:2024-12-28 16:11:23 瀏覽:704
新婚姻法排斥同性嗎 發布:2024-12-28 15:41:52 瀏覽:784
婚姻法保戶男性 發布:2024-12-28 15:33:41 瀏覽:144
違婚姻法的研究 發布:2024-12-28 15:01:21 瀏覽: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