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的溯及
❶ 我國刑法在溯及力問題上採取的原則是
刑法在溯及力問題上採取的原則是從舊兼從輕原則。
【法律分析】
對於1997年10月1日以前發生的行為,有各種不同情況,有的行為原刑法沒有規定為犯罪,新刑法規定為犯罪,有的行為原刑法規定為犯罪,新刑法取消了原來的罪名,有的行為原刑法和新刑法都規定為犯罪,但處罰的輕重有所不同。處理這些情況,刑法首先是遵循罪刑法定原則,即確定一種行為是否構成犯罪,應當以行為時的法律規定為准。行為人對自己行為的判斷和取捨,只能依照行為時的法律,而不可能預見將來法律如何修改。因此,對於刑法實施以前的行為,一個基本原則就是應按照行為時的刑法規定去衡量,這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從舊」原則。「從舊」原則是從刑法罪刑法定原則中引申出來的重要原則。根據這一原則,新刑法施行以後,對於1997年10月1日新刑法生效前發生的行為,如果原有法律不認為是犯罪的,適用原來的法律。即只要當時法律沒有規定為犯罪,即使修改後的刑法規定為犯罪,也不能作為犯罪追究。如果當時的刑法規定為犯罪,修改後的刑法也規定為犯罪且按照修改後的刑法未超過追訴時效,但是當時的刑法對該種犯罪規定的刑罰比修改後的刑法規定的輕,或者是相同的,均應適用當時的刑法。
刑法的溯及力又不是簡單地一律採取「從舊」原則。為了有利於對犯罪分子的改造,體現國家的寬大政策,刑法在規定「從舊」原則的基礎上,又採取了對犯罪人從輕處理的原則。即對於原刑法規定為犯罪,修改後的刑法沒有規定為犯罪的,或者原刑法和新刑法都規定為犯罪且未超過追訴時效,但新刑法規定的刑罰比原刑法輕,在這兩種情況下,應當適用新刑法。這主要是考慮到,犯罪行為已在新刑法生效以前發生,而新的法律已經否認了該行為的社會危害性,不認為其是犯罪,這時沒有必要再去「翻舊帳」,用失效的法律去引起訴訟活動。對於原刑法和新刑法都規定為犯罪的,但新刑法在量刑上已經修改為較輕的刑罰,這時對犯罪分子適用較輕的刑罰,是有利於對其進行教育和改造的。刑法這方面的規定,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從輕」原則。
所以,對於在刑法實施以前發生的行為如何適用刑法的問題,刑法採取了「從舊兼從輕」原則。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十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本法施行以前的行為,如果當時的法律不認為是犯罪的,適用當時的法律;如果當時的法律認為是犯罪的,依照本法總則第四章第八節的規定應當追訴的,按照當時的法律追究刑事責任,但是如果本法不認為是犯罪或者處刑較輕的,適用本法。本法施行以前,依照當時的法律已經作出的生效判決,繼續有效。
❷ 溯及力是什麼意思在法律上
一、 司法解釋的溯及力從新原則是什麼意思?
司法解釋的溯及力從新原則的意思是:新法對於其生效前未經審判或判決尚未確定的行為,一律適用,即新法具有溯及力。這一原則強調新法,適應當前的社會情況,有利於預防犯罪。但是,對行為時法未規定為犯罪的行為,依新法按照犯罪進行處罰,違背罪刑法定原則,因而有失妥當。
二、刑法溯及力的規定
1.當時的《刑法》不認為是犯罪,現行《刑法》認為是犯罪的,只能適用修訂前的《刑法》,現行《刑法》不具有溯及力。對此,不能以新《刑法》規定為犯罪為由而追究行為人的刑事責任。
2.當時的《刑法》認為是犯罪,但現行《刑法》不認為是犯罪的,只要這種行為未經審判或者判決尚未確定,則應適用現行《刑法》,即現行《刑法》具有溯及力。
3.當時的《刑法》和現行《刑法》都認為是犯罪,並且按照現行《刑法》第四章第八節的規定應當追訴的,原則上按當時的《刑法》追究刑事責任。此即從舊兼從輕原則所指的從舊。但是,如果當時的《刑法》處刑比現行刑法要重,則適用現行《刑法》。此即從輕原則的體現。
4.如果根據當時的法律已經作出了生效的判決的,該判決繼續有效。即使按現行《刑法》的規定,其行為不構成犯罪或者處刑較當時的刑法要輕,也不例外。按照審判監督程序重新審判的案件,適用當時的《刑法》。對一種行為刑法的溯及適用,只限於未經審理或者雖經審理但尚未作出生效判決的場合;已經生效的判決,不應根據刑法的規定加以改變,以維護人民法院生效判決的嚴肅性和穩定性。
從法律學來看,溯及力是指,國家的法律法規在其指定的范圍(時間與空間)內有對民事法律行為等行為的有無效力是否合法的決定力。
5.《立法法》第九十三條規定,「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規章不溯及既往,但為了更好的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權利和利益而作的特別規定除外」。
對於司法解釋的溯及力問題,是需要根據上述法律中規定的程序和要求來進行合法的辦理的,具體情況下可以由法院按照上述規定的程序和要求來進行處理,另外對於溯及的具體性質,還需要根據上述不同的情況來進行認定。
❸ 刑法司法解釋的溯及力
法律分析:司法解釋,是指國家最高司法機關在適用法律過程中對具體應用法律問題所作的解釋,包括審判解釋和檢察解釋兩種。司法解釋的時間效力不宜簡單套用「溯及既往」原則而追溯到所解釋的法律的生效時間,或者以「不溯及既往」原則將其時間效力確定為司法解釋的施行之日。如果司法解釋出於對其所解釋的內容和審判實踐的運用等多方面考慮,專門確定溯及力的標准,則應依其規定。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第九十三條 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規章不溯及既往,但為了更好地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權利和利益而作的特別規定除外。
❹ 我國刑法解決溯及力問題的原則是
【法律分析】:我國刑法關於溯及力問題採用的是從舊兼從輕原則,根據刑法的相關規定,關於溯及力的原則主要表現在,如果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刑法實施以前的行為,如果當時的法律不認為是犯罪的,就會適用當時的法律,如果行為時定的法律認為是犯罪的,新的法律也認為是犯罪的,並且還在新法規定的追訴期內的,則適用行為時的法律,如果新法認為不是犯重或者處罰較輕的,則適用新法。但是對於在新法生效以前依照當時的法律已經做出生效判決的,該判決仍然有效,也就是說從舊兼從輕原則不適用於以前已經做出的生效判決。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十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本法施行以前的行為,如果當時的法律不認為是犯罪的,適用當時的法律;如果當時的法律認為是犯罪的,依照本法總則第四章第八節的規定應當追訴的,按照當時的法律追究刑事責任,但是如果本法不認為是犯罪或者處刑較輕的,適用本法。
本法施行以前,依照當時的法律已經作出的生效判決,繼續有效。
【溫馨提示】
以上回答,僅為當前信息結合本人對法律的理解做出,請您謹慎進行參考!
如果您對該問題仍有疑問,建議您整理相關信息,同專業人士進行詳細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