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民法典理

民法典理

發布時間: 2024-05-14 16:06:56

1. 民法典的核心理念

1、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是對中國改革開放以來所有民事立法的全面總結,是對我國立法經驗系統梳理,同時也是對我國民事司法工作全面檢驗。可以這樣說,民法典的頒布實施,標志著中國在民事立法方面已經走出了探索階段,正准備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系統性法律規范。

2、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的頒布,標志著中國的立法背景和立法導向發生重大變化。中國即將進入小康社會,絕對貧困不復存在,現代化的康莊大道就在眼前。總結過去民事立法成果,通過民事立法開辟新的未來,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肩負的神聖使命。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是一個象徵,它象徵著中國已經實現了第一階段的奮斗目標,中華民族正大踏步地向現代化闊步前進。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的頒布,解決了中國社會發展中許多懸而未決的問題。眾所周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建立在社會主義公有制基礎之上的,在社會主義公有制條件下,如何建立和諧社會,這是一個需要認真考慮的問題。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堅決貫徹落實以人為本的核心價值理念,把人民的利益放在至高無上的位置。中國抗擊重大疫情取得階段性成果之後,全國人大即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這是一個帶有隱喻性質的立法重大事件。它標志著中國的立法機關在如何保護公民權利方面,有了更加真切的認識。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的頒布實施,解決了我國民事審判統一化的問題。如何把解決具體現實問題的法律規范編纂成為現代化的法典,形成完整統一的法律制度體系,解決我國司法統一化的問題,這是現代法治社會需要考慮的核心問題。新規定:1、修改患有疾病禁止結婚的相關內容,草案規定,一方患有嚴重疾病的應當在結婚登記前如實告知對方,不如實告知的,對方可以請求撤銷該婚姻;

2、增加一項婚姻無效的情形,規定以偽造、編造、冒用證件等方式騙取結婚登記的婚姻無效;

3、草案新規定了一個月的離婚冷靜期,在此期間,任何一方可以向登記機關撤回離婚申請;

4、草案增加了離婚損害賠償的兜底條款;

5、 不再保留計劃生育的有關內容。

2. 民法典隱名代理的法律規定

法律主觀:

一、《民法典》規定隱名代理有哪些形式
基本上隱名 代理 是要簽訂 合同 的。隱名代理包括兩種形式:
(一)森彎是「本人身份不公開的代理」;
(二)是「本人身份公開但本人姓名不公開」的代理。
本人身份不公開「本人身份不公開」的代理是指既不明示以本人名義,也不明示為本人利益,而以自己的名義表示意思或接受意思表示的代理。在這種情況下,代理人事實上得到本人的授權、有代理權,但在訂約時並不披露實際存在的代理關系,既不公開本人是否存在,更不指正吵出本人是誰,而以自己的名義進行商事活動。
本人身份公開則是指不明示以本人名義,但明示為本人利益而表示意思或接受意思表示的代理。在這種情況下,代理人在訂約時表示有代理關系存在、表明自己的代理人身份,公開本人的存在,但不指出本人的姓名。
二、隱名代理處理結果是什麼?
對於隱名代理的處理結果,可概括為兩個方面:
(一)如果第三人在訂立合同時知道代理人與被代理人之間存在代理關系的,則該隱名代理產生與顯名代理相同的法律效力,即第三人與代理人所訂立的合同直接約束被代理人和第三人。但是,有確切證據證明該合同只約束代理人和第三人的除外。
(二)如果第三人不知道代理人與被代理人之間存在代理關系的隱名代理並非必然產生顯名代理的效果,而是要通過被代理人行使介入權或者第三人行使選擇權而形成相應的法律後果。
具體來講,代理人因第三人的原因對被代理人不履行義務時,則應當向被代理人披露第三人。被代理人因此可以行使代理人對第三人的權利。與此同理,代理人因被代理人的原因對第三人不履行義務時,則應當向第三人披露被代理人。第三人因此可以選擇被代理人或者代理人作為相對人主張其權利。但是,第三人一經選定就不得變更所選定的相對人。相應地,被選定為相對人的被代理人可以向第三人主張其對代理人的抗辯權。由此可見,在第三人不知道代理人與被代理人之間存在代理關系的情況下,隱名代理並不直接對被代理人產生約束,而是通過被代理人行使介入權或者第三人行使選擇權,使被代理人承受相應的法律後果。
三、隱名代理的構成要件有哪些
(一)代理人以自己的名義與第三人訂立合同。
(二)代理人是在被代理人的授權范圍內實施隱名代理行為。
(三)第三人在訂立合同時就知道代理人與被代理人之間存在代理關系。
(四)無確切證據證明代理人與第三人訂立的合同只約束代理人與第三人。某一代理行為只要同時符合這四個構成要件,就可依法認定為隱名代理,並產生直接約束委託人和第三人的法律效果。該條規定一方面降低了隱名代理下代理人的責任和風險,另一方面突破了合同的相對性原理,使合同得以直接約束委託人與第三人。商務活動中,各方當事人不應拘泥於傳統的顯名代理,完全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合理的代理形式,實現各自的目標。隱名代理包括本人身份不公開的代理和本人身份公開但本人姓名不公開兩種形式。

法律客觀: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九百二十五條 受託人以自己的名義,在委託人的授此清悶權范圍內與第三人訂立的合同,第三人在訂立合同時知道受託人與委託人之間的代理關系的,該合同直接約束委託人和第三人;但是,有確切證據證明該合同只約束受託人和第三人的除外。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九百二十六條 受託人以自己的名義與第三人訂立合同時,第三人不知道受託人與委託人之間的代理關系的,受託人因第三人的原因對委託人不履行義務,受託人應當向委託人披露第三人,委託人因此可以行使受託人對第三人的權利。但是,第三人與受託人訂立合同時如果知道該委託人就不會訂立合同的除外。 受託人因委託人的原因對第三人不履行義務,受託人應當向第三人披露委託人,第三人因此可以選擇受託人或者委託人作為相對人主張其權利,但是第三人不得變更選定的相對人。

3. 民法典關於生活安寧權的規定

法律分析:人格權是自然人享有的基於人身自由、人格尊嚴產生的人格權益。自然人在其居住場所具有享受生活安寧、渴望得到健康舒適環境而不受他人影響、侵擾的合法權益,此種權益應歸於人格權的范疇。行為人對自然人所享有的合理個人空間實施滋擾,如超過一般社會容忍限度後,造成對自然人生活安寧的破壞,應當認為系侵害了其合法的人格權益,應當承擔民事侵權責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零三十二條 自然人享有隱私權。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刺探、侵擾、泄露、公開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隱私權。隱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寧和不願為他人知曉的私密空間、私密活動、私密信息。

第一千零三十三條 除法律另有規定或者權利人明確同意外,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實施下列行為:(一)以電話、簡訊、即時通訊工具、電子郵件、傳單等方式侵擾他人的私人生活安寧;(二)進入、拍攝、窺視他人的住宅、賓館房間等私密空間;(三)拍攝、窺視、竊聽、公開他人的私密活動;(四)拍攝、窺視他人身體的私密部位;(五)處理他人的私密信息;(六)以其他方式侵害他人的隱私權。

第九百九十五條 人格權受到侵害的,受害人有權依照本法和其他法律的規定請求行為人承擔民事責任。受害人的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消除影響、恢復名譽、賠禮道歉請求權,不適用訴訟時效的規定。

4. 姘戞硶鍏哥悊瑙d笌閫傜敤

銆婁腑鍗庝漢姘戝叡鍜屽浗姘戞硶鍏搞嬬殑閫傜敤鑼冨洿濡備笅錛
1銆佸湪鏃墮棿涓婄殑閫傜敤鑼冨洿錛屽氨鏄鎸囨皯娉曞湪鏃墮棿涓婄殑鏁堝姏鑼冨洿錛屽嵆鏄鎸囨皯娉曠敓鏁堟椂闂村拰澶辨晥鏃墮棿錛屼互鍙婃皯浜嬫硶寰嬭勮寖瀵瑰叾鐢熸晥鍓嶅彂鐢熺殑姘戜簨娉曞緥鍏崇郴鏈夋棤婧鍙婂姏銆
2銆佸湪絀洪棿涓婄殑閫傜敤鑼冨洿錛屽氨鏄鎸囨皯娉曞湪絀洪棿涓婄殑鏁堝姏鑼冨洿錛屽嵆鏄鎸囨皯娉曞湪鍝浜涘湴鏂瑰彂鐢熸晥鍔涖
3銆佸逛漢鐨勯傜敤鑼冨洿錛屽氨鏄鎸囨皯娉曠殑鏁堝姏閫傜敤浜庡摢浜涗漢銆
姝e綋闃插崼鐨勯傜敤鏉′歡鏄浠涔
1銆佷笉娉曚鏡瀹崇殑寮哄害
鎵璋撲笉娉曚鏡瀹崇殑寮哄害錛屾槸鎸囪屼負鐨勬ц川銆佽屼負瀵瑰浣撳凡緇忛犳垚鐨勬崯瀹崇粨鏋滅殑杞婚噸浠ュ強閫犳垚榪欑嶆崯瀹崇粨鏋滅殑鎵嬫點佸伐鍏風殑鎬ц川鍜屾墦鍑婚儴浣嶇瓑鍥犵礌鐨勭粺涓銆傚逛簬涓嶆硶渚靛沖疄琛屾e綋闃插崼錛屽傛灉鐢ㄨ交浜庢垨鐩稿綋浜庝笉娉曚鏡瀹崇殑闃插崼寮哄害涓嶈凍浠ユ湁鏁堝湴鍒舵涓嶆硶渚靛崇殑錛屽彲浠ラ噰鍙栧ぇ浜庝笉娉曚鏡瀹崇殑闃插崼寮哄害銆傚綋鐒訛紝濡傛灉澶т簬涓嶆硶渚靛崇殑闃插崼寮哄害涓嶆槸涓哄埗姝涓嶆硶渚靛蟲墍蹇呴渶錛岄偅灝辨槸瓚呰繃浜嗘e綋闃插崼鐨勫繀瑕侀檺搴︺
2銆佷笉娉曚鏡瀹崇殑緙撴
鏄鎸囦鏡瀹崇殑緔ц揩鎬э紝鍗充笉娉曚鏡瀹蟲墍褰㈡垚鐨勫瑰浗瀹躲佺ぞ浼氬叕鍏卞埄鐩娿佹湰浜烘垨鑰呬粬浜虹殑浜鴻韓銆佽儲浜х瓑鍚堟硶鏉冨埄鐨勫嵄闄╃▼搴︺備笉娉曚鏡瀹崇殑緙撴ュ逛簬璁ゅ畾闃插崼闄愬害鍏鋒湁閲嶈佹剰涔夛紝灝ゅ叾鏄鍦ㄩ槻鍗寮哄害澶т簬渚靛沖己搴︾殑鎯呭喌涓嬶紝紜瀹氳ヨ屼負澶т簬涓嶆硶渚靛崇殑闃插崼寮哄害鏄鍚︿負鍒舵涓嶆硶渚靛蟲墍蹇呴渶錛屾洿瑕佷互涓嶆硶渚靛崇殑緙撴ョ瓑鍥犵礌涓烘爣鍑嗐
3銆佷笉娉曚鏡瀹崇殑鏉冪泭
涓嶆硶渚靛崇殑鏉冪泭錛屽氨鏄姝e綋闃插崼淇濇姢鐨勬潈鐩婏紝瀹冩槸鍐沖畾蹇呰侀檺搴︾殑鍥犵礌涔嬩竴銆備負淇濇姢閲嶅ぇ鐨勬潈鐩婅屽皢涓嶆硶渚靛充漢鏉姝伙紝鍙浠ヨや負鏄涓哄埗姝涓嶆硶渚靛蟲墍蹇呴渶鐨勶紝鍥犺屾病鏈夎秴榪囨e綋闃插崼鐨勫繀瑕侀檺搴︺傝屼負浜嗕繚鎶よ交寰鐨勬潈鐩婏紝鍗充嬌鏄闈炴や笉鑳戒繚鎶わ紝閫犳垚浜嗕笉娉曚鏡瀹充漢鐨勯噸澶т激浜★紝鑰屽氨鍙浠ヨや負鏄瓚呰繃浜嗗繀瑕侀檺搴︺
姝e綋闃插崼鏄鎴戜滑鐢熻屼負浜轟究鎷ユ湁鐨勪竴欏規潈鍒╋紝鍚庣畫鐢變簬娉曞緥鐨勫畬鍠勶紝榪欓愭笎鎴愪簡涓縐嶅厤姝婚噾鐗岋紝涓轟簡淇濋殰涓浜涙湁闇瑕佷漢緹ょ殑鍒╃泭錛屽綋琚璁ゅ畾涓轟激瀹充笉鏄鏁呮剰鑰屾槸姝e綋闃插崼鏄娉曞緥浼氬藉逛互寰咃紝鏈夊彲鑳戒細瀵瑰師鏉ョ殑鎯╃綒鍔涘害榪涜屽墛寮辨垨鏄鍏朵粬鏂歸潰鐨勮ˉ鍋褲
娉曞緥渚濇嵁錛氥婁腑鍗庝漢姘戝叡鍜屽浗姘戞硶鍏搞嬬鍗佷簩鏉
涓鍗庝漢姘戝叡鍜屽浗棰嗗煙鍐呯殑姘戜簨媧誨姩錛岄傜敤涓鍗庝漢姘戝叡鍜屽浗娉曞緥銆傛硶寰嬪彟鏈夎勫畾鐨勶紝渚濈収鍏惰勫畾銆

5. 民法典關於代理的規定

法律分析:代理是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義在代理許可權內與第三人為法律行為,而此種行為的後果直接歸被代理人承擔。因此,代理關系涉及被代理人、代理人和第三人。主要介紹了代理的一般規定、委託代理、代理終止。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六十一條 民事主體可以通過代理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依照法律規定、當事人約定或者民事法律行為的性質,應當由本人親自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不得代理。

第一百六十五條 委託代理授權採用書面形式的,授權委託書應當載明代理人的姓名或者名稱、代理事項、許可權和期限,並由被代理人簽名或者蓋章。

第一百七十三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委託代理終止:(一)代理期限屆滿或者代理事務完成;(二)被代理人取消委託或者代理人辭去委託;(三)代理人喪失民事行為能力;(四)代理人或者被代理人死亡;(五)作為代理人或者被代理人的法人、非法人組織終止。

6. 民法的基本理念是什麼

中國民法典的基本理念有以下五個:
(一) 人權主義
所謂人權主義, 是指以人權保障為最高理念, 體現以人為本位、以權利為本位的價值觀念, 將私權利作為人權的基礎權利。人權主義是21 世紀的人文主義。人權主義的民法典, 實際上就是私權神聖的民法典, 它是民法權利法性質的必然要求, 即民法典全面確認民事主體的平等性及其民事權利, 確保民事權利非經法定程序不受限制或剝奪。具體而言, 民法典首先要構建科學、全面的民事權利體系, 堅持除物權、知識產權實行權利法定主義外, 其他民事權利尤其是人身權利, 嚴格實行任意主義, 摒棄權利必為法律明文確認的僵化觀念; 其次, 對不同主體的民事權利給予同等的保護, 確認私力救濟制度, 完善公力救濟制度, 實行徹底的全部賠償規則; 再次, 明確規定類推適用在民法上的價值及其司法適用; 最後, 確認法院法官) 不得以法無明文規定或法律規定不明確而拒絕審判。
(二) 意思自治
意思自治, 即私法自治, 是指民法范疇內, 民事主體自由地決定自己的行為, 不受任何的非法干預。換言之,民事主體得依自主的意思作出判斷, 自主選擇、自主參與、自主行為、自己負責, 在法律所不禁止的范圍內, 可以自由地依照自己的意思設立、變更、終止種種民事權利義務關系, 在因彼此間的權益發生糾紛時可以選擇糾紛的解決方式。意思自治理念實質上就是私法上的自由理念、自由原則。意思自治原則是市場經濟方式對法律提出的要求。在市場經濟中, 當事人是自身利益的最佳判斷者, 他利用自己和他人的能力和知識, 自主地進行民事活動, 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享受自己行為帶來的利益, 承擔自己行為的風險。意思自治能確保民事主體進行民事活動的意思自由, 使之既不受其他當事人的非法干預, 也能抵禦不當或者越位的國家權力的干擾, 從而使市場的各種資源配置趨向優化, 保障市場經濟的順利進行。貫徹這一理念, 民法典應當將協議、合同、契約三個概念統一, 恢復《民法通則》中的合同概念, 使一切民事法律行為皆受意思自治規則的調整, 全面落實契約(合同、協議) 自由; 在調整契約(合同) 關系方面, 盡可能多地設置任意性規范, 使當事人意思表示的效力優於任意性規范和法律推定條款。當然, 這里的自由不是絕對的自由, 而是受法律和公序良俗限制的自由。
(三) 利益衡平
利益衡平是指當事人之間、權利主體與義務主體之間、個人與社會之間的利益應當符合公平的價值理念。利益衡平是古今中外立法、司法的一個根本規則, 是民法精神和社會公德的要求。舍卻利益衡平, 民法將不成其為民法。基於利益衡平理念, 民法典一是應確認公平原則、誠實信用原則、權利不得濫用原則、公序良俗原則、情勢變更原則; 二是要保障交易安全特別是強化對善意的當事人的保護, 建立善意當事人保護的一般規則; 三是確立自然人債務的法定免除制度, 規定一定期限內(如15 年) 債務人確實無力償付債務的, 債務人可以依據法律的直接規定而主張免除債務; 四是在體現利益衡平理念的同時, 注重效率原則在中國這樣一個發展中國家的特殊意義, 注重鼓勵交易、物盡其用和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即制定所謂的「綠色民法典」。
(四) 規范科學法律規范的科學性與法律對現實的遷就、法律規范的通俗性之間的矛盾一直是困擾我國民事立法的突出問題。不顧法的自身的科學性而一味地遷就現實的立法觀顯然是不足取的。長期以來「法律越通俗越好」的所謂流行觀點也必須加以改變。在法律規范的科學性與通俗性發生矛盾時, 我們應當舍棄法的通俗性而保全法的科學性。因為,法律再通俗, 它仍然是相當專業的, 其中最通俗的法律概念比如合同、所有權、保證、繼承、收養等, 對一般的人來說, 都難以准確理解。眾所周知, 英美法是專家法, 其法律規范主要存在浩如煙海的判例文獻中, 普通老百姓是難以知曉的, 但在英美等法治國家裡, 普通人是如何行為的呢? 的確值得我們深思。實際上, 文本法並不等於生活法(實際在民眾中起作用的法) .文本法再通俗, 永遠也達不到生活法的通俗程度。基於此, 民法典應當採取區別作法, 將涉及民眾基本私權利的規范用盡可能通俗的語言表達, 而對除此之外的其他規范則以科學性為唯一目標。堅持規范科學的理念, 民法典還必須以我國本土的活的法律規范為基礎並吸收國際上的通行規范, 既要考慮到中國目前的實際, 更要著眼於將來中國大陸、香港、澳門、台灣的「法域」統一, 即應在未來四法域統一的框架下來設計民法典的基本結構、法律概念和法律規則。
(五) 民商合一
民商合一抑或民商分立, 這是當代民事法律法典化的重大問題。從中國的歷史傳統、思維偏好、世界法律的發展趨勢看, 我國民法典應當以民商合一為一基本理念。堅持民商合一, 並非輕視或者否認實質意義的商法存在, 而是基於法的自身的規律性和邏輯性的考慮, 反映的是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商人特殊地位的覆滅、民法與商法的融合。貫徹這一理念, 民法典應當: ①將公示主義、外觀主義、交易安全、交易迅捷、嚴格責任主義確定為基本規則; ②確認非法人組織的獨立民事主體地位, 專章規定合夥企業、個人獨資企業等非法人組織的主體法規則, 甚至可以賦予合夥企業以法人資格; ③不區分民事主體與商事主體、民事行為與商事行為、民事代理與商事代理、民事權利與商事權利、民事時效與商事時效, 不設商事法院或者商事法庭; ④明確國際商事慣例在民法淵源體系中的地位, 適當吸取國際商事慣例的可行規則, 將之直接規定在民法典中; ⑤不制定商法典, 也不必制定商事通則, 公司法、票據法、保險法、證券法、海商法、破產法、企業登記法、會計法等仍作為民事單行法存在。

熱點內容
山東省省級文明法律服務所 發布:2024-12-28 02:25:50 瀏覽:848
社區民法典宣講報道 發布:2024-12-28 02:23:31 瀏覽:937
勞動與社會保障法02任務0013 發布:2024-12-28 02:06:34 瀏覽:512
莫雷諾社會測量法 發布:2024-12-28 02:05:48 瀏覽:998
資產管理法律服務計劃書 發布:2024-12-28 01:54:58 瀏覽:92
上海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條例 發布:2024-12-28 01:47:52 瀏覽:192
法學能考什麼證 發布:2024-12-28 00:32:50 瀏覽:741
甘肅省鹽業管理條例 發布:2024-12-27 23:22:21 瀏覽:776
做法官好嗎 發布:2024-12-27 22:06:20 瀏覽:853
英語語法學習書籍 發布:2024-12-27 21:27:19 瀏覽: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