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司法起訴
㈠ 美國民事訴訟程序是怎樣的
在任何民事訴訟中,從提交起訴狀到審判期間都存在著諸多步驟,而這其間的許多步驟都發生在審前階段.在美國,一個民事案件以一種宜於審判的形式而被明朗化之前,可能會需要數月甚至數年的審前准備.
的確,審前程序是美國民事訴訟最重要的步驟之一.今天,審前程序在美國不再是審判的前奏,相反,它被設定為一個無須審判而結束案件的途徑.據美國法院行政管理辦公室統計,1999年,在聯邦法院系統中起訴的案件進入審判程序的不到3%,其餘都在審前階段得以解決.而在我國,每年幾乎90%以上的案件都需進入審判程序得到解決.
確立審前程序的目的非常簡單:清除無關的事項,准許當事人獲得信息,並且確定是否存在適於審判的爭點,所有的內容都導向一個有效率的審判或在知情後作出的和解.
美國的審前實務包括審前會議、動議、證據開示(Discovery)、即決判決等幾個核心機制.
(一)審前會議
最初的審前會議被設定為法官和律師為准備審判而召開的會議,以後審前會議則被擴展為包括司法案件管理及和解討論在內的程序.確定審前會議的理念在於,如果存在適當的審前程序,那麼只有那些真正存在爭執的事實焦點才會被提交給事實審理者進行審判.而且早期的司法介入能夠幫助所有的程序參加人盡可能清楚地了解糾紛,關注其核心內容,迅速發掘需要了解的信息,促進協商處理或將事項及時地、整潔地交給審判法官.
首次審前會議也被稱為日程安排會議,即由法官主持雙方達成一個關於提交動議、修改訴辯狀、合並其他當事人和完成證據提交與展示以及確定審判日期等事項的時間表.
在審前會議中另一個要討論的重要問題當然就是和解.和解通常由主審法官主持,但主審法官應在多大程度上推進案件和解?法官是否應該和雙方當事人分享她對於案件的看法?法官分別接觸各方當事人或者同時與雙方談話是否無關緊要?假如法官扮演一個和解的角色,那麼如果隨後案件在該法官面前審判,當事人是否會感到不舒服?等等問題一直在困擾著美國司法系統.
新近的研究表明,盡管聯邦法官鼓勵和解,但是大多數法官僅限於簡短地提出多個適於和解的理由.一些調查數據也表明,和解率最高的法官往往是那些簡單地通過設定嚴格的審判日期以迅速將案件推進審判的法官,而非積極從事和解談判或其他形式的案件管理的法官.
在臨近審判日期時,如果案件還沒有和解,將會舉行一個最後審前會議.在會議上,當事人將制定一個審判計劃,包括促進證據採納的計劃.法院會命令律師或當事人列出一個預期將在審判中提出的所有證據清單,包括將出庭作證的證人和專家.
(二)動議
動議是當事人為請求法院發布一項命令而提出的申請.動議的事項可以是提出一個簡單的要求延長時間的請求到要求法院作出制裁命令或要求中間緊急救濟等復雜的請求應有盡有.也存在處置性動議,即請求法院不經審判而判定案件,包括答辯前要求撤銷案件的動議,要求就辯訴書作出判決的動議,要求即決判決的動議等等.
在美國,法院通常不會自行審查起訴狀的充分性,對於原告起訴狀中任何缺陷提出異議是被告的責任.因此,除非是缺乏主題事物管轄權,否則不能在對方當事人已提出異議的情況下,撤銷那些存在初步缺陷的起訴狀.對於原告的起訴,被告可以採取兩種方式予以回復,一是提交答辯狀,二是提出主張特定抗辯的答辯前動議.這些抗辯通常聲稱起訴狀向錯誤的法院提交,必要的當事人沒有被合並,或者起訴狀缺乏法律價值等等.這些抗辯既可以在被告的答辯狀中主張,也可以作為被告答辯前動議的根據而提出,從而使原告的起訴狀被撤銷.
如果被告在法定期限內未對起訴狀予以任何方式的回復,將受到法院對他不利的不應訴判決.不應訴判決是一個關於案件實體的終局判決,只有在被告表明存在可原諒的疏忽或者判決是通過欺詐、虛假表述或其他失當行為獲得的情形中,才能撤銷不應訴判決.
在提交答辯狀及訴辯結束後,任一方當事人都還有其他機會請求法院不經審判而單獨對訴辯狀作出判決,這被稱為對訴辯狀判決的動議.因此,如果被告沒有充分地回答起訴狀以否認起訴狀中的主張,則原告可以提出要求對訴辯狀判決的動議並能夠不經審判即告勝訴.
同樣,如果原告的起訴狀存在缺陷,或者如果被告提出一個積極抗辯而原告沒有回復,則被告可以提出要求對訴辯狀判決的動議並籍此勝訴.
簡而言之,法院會查看起訴狀和答辯狀以確定起訴狀是否充分以及答辯狀所陳述的事實是否在表面上就構成對原告請求的絕對阻止.如果這些初始異議不能成立,則案件就會進入訴訟的下一個階段:證據開示
(三)證據開示
證據開示是訴訟當事人相互展示並交換各自有關的涉及糾紛的信息的程序.它能夠消除審判中的證據突襲.通過庭前證據展示,便於訴訟各方提前評估他們在案件中的強勢和弱勢,這樣常常會因當事人選擇和解而使得審判成為不必要.
正式的證據開示會以下列方式進行:書面質問書、口頭筆錄證言、要求承認、要求提供文件和身體與精神檢查.
質問書即當事人互相向對方發送25個以上有關案件特定事項的問題的書函,受質問方必須如實回答.
筆錄證言一般在律師辦公室進行,由律師口頭詢問證人和當事人並由法院書記員予以記錄(筆錄費平均每頁4美元).雖然筆錄證言本身在審判中不會被採納(根據美國證據規則,通常證人在審判中必須以本人到庭的方式提供證言),但是,它能夠被用於評擊那些後來在審判中改變其證言的證人.而且,通常對對方當事人所作的筆錄證言在審判中是可採納的.
在有些案件中,一方當事人也會要求對某當事人進行精神和身體檢查,但考慮到保護身體的完整性,此請求輕易不會被法院獲准.
最後,一方當事人還會要求對方當事人承認某些特定事項. 如果不承認無爭議的事實的當事人將會受到懲罰.
由於正式的證據開示請求對於時間和費用的支出而言具有負面影響,而且它還會向對方當事人揭示出關於請求方當事人自己的案件信息,所以,在送達正式的證據開示請求之前,律師應當詢問他的客戶是否能夠忍受由此所帶來的遲延和支出.
為限制濫用證據開示程序,聯邦法院確立了強制初始披露規則,給當事人施加了一個無須等待正式的證據開示請求即披露某些基本信息的義務.這些基本信息被限定為當事人「會用於支持其請求或抗辯」的信息,包括為准備審判和為作出一個知情後的和解決定所必須的信息,如關於潛在證人、書面證據、損害和保險的信息等等.
同時,證據開示需要一個龐大的律師團體才能有效.美國目前約100萬律師,即265人中就有1位律師.而在中國,律師總數不足10萬,每13333人中才有1 位律師.因此,正式的證據開示程序不會成為中國民事訴訟中行之有效的審前程序.
(四)即決判決
在證據開示程序中的任何時間里,任一方當事人都還可以依據優勢證據提交一個要求即決判決的動議,以使法院能夠不需進入全面的審判就對全部或部分案件作出判決.確定即決判決的政策考量在於,盡量終結對沒有要件事實糾紛的請求的訴訟能夠節省納稅人和訴訟人的時間和金錢.
在對一個要求即決判決的動議作出決定時,法院必須從最有利於非動議的角度來看待分析證據.在理論上,法院不應當衡量證據並斷定如果案件交給陪審團,哪方當事人可能會勝訴.其依據在於,即決判決不是對爭議事實進行審判的替代物,而是因為不存在要求由事實認定者解決的事實爭點才准許案件不經審判而得以解決.
即決判決的好處在於不僅將消除輕率訴訟,而且會鼓動更多的和解.它的宗旨在於確保公平、迅速和經濟地決定每一個案件.
今天,在決定是否存在可審判的爭點的問題上,法院必須依照審判中的證明責任和誰承擔該責任來對證據予以評估.這就意味著,為挫敗被告提出的要求即決判決的動議,原告必須向法院證明她已經具備了滿足其證明責任的充分證據.也就是說,根據「證據的優勢份量」標准,原告必須顯示她有足夠的證據支持其請求的每一個構成要件,從而准許一個合理的陪審團能夠作出對她有利的認定並且案件因此應當進入審判.而被告一般則承擔較輕的責任,因為通常對於訴訟請求,被告是不承擔證明責任的,即使作為動議方當事人,被告也只要簡單地指出原告沒有提供證據使得其在審判中承擔證明責任的任一基本要件成立,從而贏得即決判決.
1996年,在哥倫比亞地區法院的民事案件中,有42%的案件被撤銷,22%的案件由即決判決終結,19%的案件在審前和解,3%的案件由審判終結,7%的案件被移送到其他法院.這些統計數據表明即決判決是更常用的處置案件實體的方式,它的使用率比和解還高.
當前在我國,普遍實行「辯論式」審判方式,提倡「一步到庭」,要求所有的案件走完立案程序後就直接進入審判程序,這就決定了我國的審前程序實質上就是立案程序.
但依據民訴法,我國並無獨立的民事立案程序,立案程序所涵蓋的立案審查與審前准備工作均包括在審判程序之中.在實踐中,立案審查由立案庭完成,審前准備則分別由立案庭和審判庭完成,如調查收集證據、合並必要的當事人、向被告發送應訴通知書和送達起訴狀副本、財產保全和先予執行等審前工作均由審判庭負責.這種由審判庭負責審前程序的現狀實質就是立審不分,就必然導致審判法官因過早接觸當事人而產生的先入為主或偏袒心理.
同時,我國崇尚職權主義,從審前到審後,從程序到實體的一切活動都在法官的主導下進行,當事人只是被動地參與.改革後的「辯論式」審判方式,吸收了當事人主義,強調了當事人的舉證責任和法官居中裁判的地位.但片面追求「一步到庭」,忽視審前程序,致使庭前當事人不能相互獲得信息,無法及時完整地將所有證據予以收集提交,造成證據突襲與重復開庭現象頻頻發生,無形中增加了訴訟成本,拖延了正義的實現.由於不存在適當的審前程序,所有的爭點無論是有價值無價值都被帶入審判,所有的證據無論是與案情有關無關也在審判中提交,致使庭審繁雜拖沓、效率低下,缺乏觀賞性.
因此,根據目前我國的審判實踐,借鑒美國先進的審前程序,結合將進行的法官體制改革,有必要對我國的審前程序即立案程序予以完善.
一、建立與審判程序、執行程序相對應具有獨立處置權的立案程序
由於公正與效率的需要,近幾年我國大力提倡立、審、執三分離,提出的口號是「大立案、精審判、強執行」.那麼,如何構建「大立案」呢?如果僅僅按民訴法規定的只是做些立案審查、文書送達等工作是遠遠不夠的.在近幾年的實踐中,有的法院將立案庭的職能從原有的四大項擴大為八大項,即增加了庭前調解、庭前證據交換、審判流程管理、書記員管理四項職能.這顯然是對原有立案程序的重大突破,但如果要把立案程序設定為一個為審判清除障礙的關口和無須審判即可結束案件的途徑,還需引進美國審前程序中的審前會議、動議、即決判決等精髓為我所用.
如前所述,審前會議已被擴展為包括司法案件管理及和解討論在內的程序,我國審前會議應包括在立案法官召集下由雙方當事人制定時間表、進行證據交換、調解協商等內容.同時應該授予當事人依據不合格訴辯狀、不應訴行為、舉證不能或優勢證據等提出不經審判而撤銷案件或要求即決判決的權利.
二、設置與審判法官、執行法官相並列的立案法官
隨著立、審、執相分離和立案程序的重新構建,設置立案法官就顯得理所當然了.提出設置立案法官、審判法官、執行法官三大法官系列與當前最高法院提出建立精英法官與法官助理制度的構想並不矛盾,因為立案法官、審判法官、執行法官已含在法官之列,而在每一法官系列中又都可以設置法官助理.
立案法官不僅要負責立案審查、審判流程管理等工作,還應組織雙方當事人進行審前證據交換及調解工作,同時有權在審前依據當事人的申請對存在缺陷的起訴狀、不應訴行為、優勢證據等進行即決判決.這樣既可簡化程序、縮短訴訟周期,還可避免審判法官因過早接觸當事人和案情產生偏袒和先入為主的思想;同時,由於所有與訴訟無關的事項在立案程序都已清除,當事人也因庭前充分了解了案情而只關注其核心內容,就使得審判程序簡潔明了.
㈡ 特朗普起訴美國司法部,抱怨受到不公平待遇,劍指何方
美國前任總統特朗普遭到聯邦調查局的調查
特朗普是美國的前任總統,同時如今也一直活躍在美國的政壇,並且是下一任美國總統的有力繼承人之一,對整個美國的政局也有著很大的影響;但是近期特朗普卻遭到了美國聯邦調查局的調查,並且最開始給出的罪名是有可能觸犯了間諜罪,而美國聯邦調查局也對特朗普的住宅進行了搜查,相關的罪名依舊還在調查中;但是特朗普此次遭遇調查的事件已經引起了美國國內很大的影響,需要美國政府進行妥善處理。
㈢ 特朗普起訴美國司法部,他的訴求是什麼
美國前總統特朗普起訴美國司法部,要求在任命監管機構之前不要對在海湖庄園扣押的材料進行進一步審查。聯邦調查局的突襲是出於政治動機,聯邦政府侵犯了他根據美國憲法第四修正案反對不合理搜查和扣押的權利。特朗普的法律團隊周一向佛羅里達州的一名聯邦法官提起訴訟,特朗普在那裡起訴司法部,要求其在任命監管機構之前不要進一步審查在海湖庄園查獲的材料。特朗普的律師還提出,他們要求聯邦調查局提供一份詳細清單,並將所有超出搜查范圍的材料歸還。
㈣ 美國的司法體系
美國的法院體系和司法原則
一、雙重的法律體系和司法體系
在美國打官司,首先得知道哪些案件應該向州法院起訴,哪些案件應該向聯邦法院起訴。美國是一個聯邦制國家,有聯邦憲法和聯邦法律、州憲法和州法律兩個法律體系,但聯邦憲法和聯邦法律具有最高地位。法院同樣存在聯邦法院系統和州法院系統,聯邦有最高法院,各州也有州的最高法院(有的州稱為州最高上訴法院或上訴法院)。州法院是州政府的司法部門,聯邦法院則是聯邦政府的一個部門,這兩套法院之間沒有上下級關系,但在司法管轄的范圍上有所分工。絕大多數的案件,既可向州法院起訴,也可以向聯邦法院起訴。但州法院審判案件時,在適用法律方面不僅受州憲法和州法律的限制,也要受聯邦憲法和法律以及聯邦所簽定條約的約束,「即使州的憲法和法律的任何條款與之相抵觸」。
聯邦法院的管轄權受聯邦憲法和法律的限制,只能行使由聯邦憲法賦予和由國會立法規定的聯邦司法權力。根據美國憲法第三條第二款的規定,合眾國司法權適用於以下范圍的案件:①合眾國作為訴訟的一方的案件;②涉及到州的案件,具體包括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州之間的訴訟案件、一個州與另一個州的公民之間的爭執案件、不同州的公民之間的訴訟、同一個州的公民之間關於不同州的土地的所有權的訴訟;③涉及大使、公使和領事的一切案件;一州或其公民與外國或外國公民或屬民之間的訴訟;④所有涉及到聯邦憲法、國會通過的法律和根據聯邦權力締結的條約的一切案件,以及關於通航水域的法律一切案件。
憲法讓聯邦法院有權審理上述案件,但並沒有禁止州法院審理這些案件。但是,美國國會可以規定某些案件由聯邦法院獨自行使管轄權,如反對合眾國的犯罪所引起的案件,以州為訴訟當事人的案件,涉及大使和其他外交官員的案件等。這樣,在任何一個州里,都既有州法院系統,也有聯邦法院系統。對有些案件,兩種法院都可以受理;另一些案件,只有州法院才能受理;還有些案件,只有聯邦法院才能受理。事實上,聯邦法院審判涉及聯邦法律的一切案件,但憲法對初審管轄權和上訴管轄權作了區別,如聯邦最高法院只擁有有限的初審管轄權,但最高法院擁有廣泛的上訴管轄權。因此,在美國,一場官司可能從州法院開始,但如果涉及到聯邦憲法和聯邦法律,就可以從州最高法院上訴到聯邦最高法院。
二、司法獨立原則
司法獨立是法治原則在司法領域的體現。司法機關的基本任務和職責,就是根據憲法和法律裁決公民與公民之間、公民與國家機關之間的各類糾紛和爭執,法官做出裁決,只服從憲法和法律,必須獨立進行審判。司法獨立,首先是指獨立於行政機關,法院和法官行使司法權,不受行政機關的干涉,不接受行政機關的領導和指示,行政機關不得因法官的判決不符合其意願而將法官撤職。但在美國,由於實行所謂「嚴格的」三權分立,司法獨立還強調法院獨立於立法機關。由於獨立後的13國普遍奉行「立法至上」的原則,一段時間里,議會任意侵佔侵佔行政和司法部門的權力,議會甚至宣布法院關於財產爭議的裁決無效。因此,制憲會議有意讓聯邦政府的三個部門相互獨立,相互平行,國會也不能幹涉和干擾法院的審判活動,法官如果認為國會制定的法律違反憲法,就可以拒絕執行。
為了保證司法獨立,保證法官不會因為做出某項裁決而受到政府或國會的報復,美國在憲法和法律上採取如下一些措施:
⒈法官如無過失得終身任職。第三條第一款中就明確規定,「最高法院和下級法院的法官在行為良好期間得繼續任職」,這就意味著聯邦法院的法官實行終身制。現在,美國聯邦法官在年滿70歲且任職滿十年的情況下可以退休。美國有些州法院的法官是由選舉產生並實行任期制,但在任期屆滿之前,除非經過彈劾不得被免職或令其提前退休。無論實行終身制還是任期制,在退休前或任期屆滿之前,法官的職務都是有保障的,是神聖不可侵犯的。但法官應受彈劾的監督,即法官如犯有「叛國、賄賂或其他重罪和輕罪」,經彈劾應被免職。不過,也有人主張對法官的彈劾與總統及其他文職官員應有所不同,如違反「行為良好」的原則也應受到彈劾。事實上美國歷史上對法官的彈劾也多一些。
⒉不相容原則和政治中立。不相容原則也適用於法官,即法官不得同時擔任政府職務,不得兼任議員,不得兼任其他盈利性職務。政治中立則要求法官不得以政黨身分從事政治活動。
⒊待遇保障。法官享有高薪待遇和退休保障,憲法第三條第一款還規定,聯邦法官「應在規定的時間得到服務報酬,此項報酬在他們繼續任職期間不得減少」。這條規定的目的,是使法官任職期間免遭報復和刁難。因此,法官任職時,他的薪金可以增加,但不能減少。現在,合眾國最高法院的首席法官的年薪與副總統相同。年滿70歲並擔任聯邦法官10年以上,或年滿65歲並擔任聯邦法官15年以上,可以領全薪退休。為了確定聯邦公職人員的薪金標准,建立了一個由九名「不擔任公職的人員」組成的「行政、立法和司法人員薪金委員會」,由總統任命的三人(並指定一人擔任主席)和參議院議長、眾議院議長和最高法院首席法官各任命二人組成。該委員會的職責是對包括國會議員在內的行政、立法和司法人員的薪金標准進行審查,並向總統提出報告和建議,總統再根據此報告向國會提出建議,建議在提出30天後自動生效,除非參眾兩院在30天期限內以聯合決議否決此建議。
三、遵守先例原則
美國屬於英美法系,其重要特點就是存在判例法。所謂判例法,不是由立法機關制定的法律,而是產生於法官的判決,即可以從法官判決中推導出來的法律原則。法官判決不僅是根據制定法,也具有宣示法律原則、解釋制定法的作用。因此,在美國的司法制度中,實行「遵守先例」的原則。法官的判決不僅適用於所判決的案件本身,而且成為一種先例。法官們在判決時,都要考慮所有的判例,其中不僅包括遵守上級法院的所有判決,也要遵守他們自己法院先前的判決。因此,一個判決一旦做出,這個判決就對做出判決的法官本人也有了約束力。當然,先例並非絕對不能改變,但應該有「明顯的理由」。但是,在先例面前,法官們也仍然有他們的主動性,因為在同樣的問題上,總會存在可供法官挑選的許多相互沖突的先例。尤其是聯邦最高法院,可以根據社會情況的變化來撤消它不再願意遵循的先前的判例。如1954年,由沃倫擔任首席法官的最高法院在布朗訴托皮卡教育委員會案中的判決,就推翻了普萊西訴弗格森案確立的「隔離但平等」的原則,裁決隔離使用教育設施的作法本身即為不平等。
四、法官的挑選和任命中的政治與法官的「政治中立」原則
由於聯邦法院的法官由總統提名經參議院同意後任命,兩黨主要是通過影響對法官的任命來影響司法過程。根據法治原則,司法系統應嚴守公正、中立的准則,超越於黨派政治之上,但「實際上在選擇最高法院或聯邦法院法官時,政黨傾向或司法哲學是其中考慮的重要因素之一」。20世紀30年代,羅斯福總統曾經試圖通過任命有本黨背景的法官改變聯邦最高法院法官的黨派構成,目的就是使之更有利於「新政」的實施。後來,盡管對司法任命的非政治化作了努力,使司法決策更多來自法官個人而非黨派傾向,但是「法官並未完全擺脫政治性考慮,他們仍然和行政、立法機關中的重要政治人物保持著鬆散的聯系,他們必須依靠政黨的立法者為其制定預算」。
在各州,州法院法官的挑選辦法有較大差別,大多數州實行選舉產生的辦法,而選舉又有黨派選舉和超黨派選舉之分。
具體情況如下:在黨派選舉中產生法官的有13個州;實行超黨派選舉的10個州;有4個州由州議會選舉產生;由州長任命的有7個州;另外有16個州實行功績制。
但是,法官不論是選舉產生還是任命產生,也不論他在擔任法官之前有何黨派背景,不論曾經擔任過什麼公職,一旦成為法官,他就不得再參與黨派活動,而應保持「政治中立」。因此,行政首腦(總統和州長)實際上不可能控制由他們任命的法官。例如,1952年,最高法院在「楊斯頓鋼鐵和鋼管公司訴索耶案」中拒絕了杜魯門總統接管鋼鐵廠的理由,裁決總統的接管違反憲法,而當時的最高法院九名法官中,五名是由羅斯福總統任命,四名是由杜魯門總統任命的。又如,尼克松總統在他的任期內有機會任命了四位最高法院的法官,其中包括首席法官沃倫·伯格,然而,正是這個包括四名由尼克松本人任命的法官的最高法院,在「合眾國訴尼克松」案中全體一致通過,拒絕了尼克松所提出的理由,裁決尼克松總統應該交出水門事件特別檢察官賈沃斯基所要求的錄音帶。而播放這些錄音帶揭露了尼克松曾參與掩蓋水門事件,導致尼克松面臨必然被彈劾的結局,他因而只好選擇辭職。這一事件說明,「通過法官的任命來控制最高法院是極為困難的」。
美國的聯邦法院
一、1789年司法條例
美國憲法第三條規定,「合眾國的司法權,屬於一個最高法院和國會隨時規定和設立的下級法院」,這意味著制憲會議共同同意的是要建立一個最高法院作為聯邦司法系統的最高審判庭,但對於聯邦司法系統如何組成,是由各州法院組成還是由聯邦下級法院組成,對於是否需要設立聯邦下級法院等問題,未能達成一致,因此把所個問題留給國會去決定。
第一屆國會開始工作不久就通過了1789年司法條例,建立了聯邦法院體系,確定了聯邦法院的組織和各類法院的管轄范圍。當時規定最高法院由一名首席法官和5名大法官共6人組成,建立的下級法院包括13個地區法院,每個州為一個聯邦司法區,每個地區法院設一名法官,三個巡迴法院,每個巡迴法院由兩名最高法院法官和一名地區法院法官組成,從而構成了聯邦法院體系。不過,自那以後,美國的司法條例經國會做過多次修訂,增設和撤消各類法院、改變各類法院的管轄權、制定和修改程序規則、為各類法院設置官員和雇員的職位等。其中最重要的修改有兩次,一是1891年通過的司法條例,為減輕最高法院的負擔建立了上訴法院,在此之前各巡迴區的上訴案件是由最高法院法官承擔審理的。二是1925年的條例賦予最高法院調閱下級法院案卷的裁處權。
1789年的司法條例及後來的修訂,顯示了美國的國會擁有規定包括最高法院在內的聯邦法院的組織結構、管轄許可權和辦案程序的權力,體現了立法部門對司法部門的制衡。但反過來,最高法院是由憲法直接設立,它的存在不以國會的意願為轉移,並擁有憲法所規定的初審管轄權,正是最高法院在馬伯里訴麥迪遜案中裁定1789年司法條例的某些條款違憲,確定了美國的司法審查制度。
1789年司法條例第25條明確把州法院置於聯邦法院的上訴管轄權之下,規定州法院所判決的以下幾種案件可上訴到聯邦最高法院:州法院的判決違反了合眾國憲法、法律和條約;州法院的判決所維護的州法律與合眾國憲法、條約、或法律相抵觸;州法院的判決否定了聯邦憲法和法律所肯定的權利和特權。這樣,就把聯邦至上條款所體現的原則貫徹到了司法制度中,使得凡是被認為違反了憲法第六條關於聯邦憲法、法律和條約為全國最高法原則的案件都可以上訴到聯邦最高法院,賦予了聯邦法院復審州法院判決的權力,並使聯邦最高法院對於各州成為憲法最後解釋者,從而「解決了州和聯邦權力的范圍之爭問題」。
二、聯邦法院的體制
現在,美國聯邦法院系統由94個聯邦地區法院、13個聯邦上訴法院和一個最高法院組成。
1、聯邦地區法院
每個州至少有一個地區法院,較大的州可能設立2至4個地區法院。現加利福尼亞州設有四個地區法院,辦公地點分別在舊金山、薩克拉門托、洛杉磯和聖迭戈。紐約州和得克薩斯州也有四個地區法院。美國全國50州共設有89個地區法院,另外哥倫比亞特區和波多黎各領地各有一個地區法院。每個地區法院至少有一名法官,共有576名地區法官。設在紐約市的紐約州南部地區法院法官最多,有27名法官。聯邦地區法院法官都是由總統經參議院同意後任命,終身任職。地區法院是初審管轄法院,也是聯邦司法系統中「工作最重的」的法院。這91個聯邦地區法院只有聯邦的司法管轄權。但聯邦地區法官審理的案件可能涉及不同州的公民,這時,他們也要應用有關州的法律。經聯邦地區法院判決的案件,大多數可以上訴到聯邦上訴法院,有少數幾種可以直接上訴到最高法院。
地區法官可以任命書記官、法警、法律書記員、法庭報告發布官、法庭記錄員等協助他的工作。但最重要的角色是聯邦執法官。聯邦執法官分專職和兼職兩種,全國現共有287名專職執法官和168名兼職執法官。他們也是由地區法官任命,但需要經聯邦司法地區的居民組成的陪審員小組審查。執法官任期八年,其職責是發布逮捕狀、決定被捕者是否應由大陪審團起訴。每個地區法院還有一名聯邦執行官,他由總統任命並受聯邦司法部長的監督,他的主要職責是維持法庭秩序、實施逮捕、執行法院命令,傳喚證人等。
2、聯邦上訴法院
美國全國50州劃分為11個司法巡迴區,此外,首都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作為一個巡迴區,每個巡迴區設立一個聯邦上訴法院,共12個上訴法院。每個巡迴區所管轄的范圍大小不同,如第二巡迴區只轄紐約和康涅狄格兩州,第九巡迴區則轄加利福尼亞等太平洋沿岸及夏威夷、阿拉斯加九個州並加上關島和北馬里亞納群島。
另外還有一個特別的「聯邦巡迴區」,其上訴法院稱為聯邦巡迴上訴法院,由12名總統提名經參議院同意任命的法官組成,辦公地點也設在哥倫比亞特區。該上訴法院與其他12個上訴法院地位相同,但其管轄的地理范圍涉及全國,而管轄的案件限於審理由各聯邦地區法院及有關聯邦獨立管理機構轉來的涉及專利、商標、版權、合同、國內稅收的案件,以及索賠法院和國際貿易法院的判決。因此,在哥倫比亞特區有兩個上訴法院,一個為哥倫比亞特區上訴法院,一個為聯邦巡迴上訴法院,兩者是不同的。
每個聯邦上訴法院有6至28名法官,也都是由總統提名,經參議院同意後任命,皆為終身職。上訴法院審理案件,一般由三名法官組成法庭,但特別重要和有爭議的案件要求全體法官出席。上訴法院只有上訴管轄權,受理經轄區內聯邦地區法院判決的案件的上訴,也審查聯邦貿易委員會之類的獨立管理機構的行動。
最高法院、聯邦上訴法院、聯邦地區法院是根據憲法第三條設立的,因此被稱為「憲法性法院」,又稱「憲法第三條法院」,但它們都屬於一般管轄權的法院。另外,還有國會設立的特別憲法性法院,如合眾國國際貿易法院、合眾國索賠法院。
此外,還有一類不是根據憲法的第三條設立而是由國會為某些特別的目的而設立的法院,或者說是由國會為行使憲法第一條所賦予的立法權而設立的法院,被稱為「立法性法院」,或者「憲法第一條法院」。立法性法院的法官一般由國會規定了明確的任期,並被授予非司法的職能,其挑選和任命程序也與憲法性法院的法官不同。如合眾國軍事上訴法院審判案件應用軍事法,由三名文職法官組成,由總統經參議院同意任命,但任期為15年;破產法院專門審理有關破產的案件,法官由聯邦上訴法院任命,作為聯邦地區法院的附屬機構。
㈤ 特朗普起訴美國司法部是向最高法院嗎
特朗普也不是吃素的,已經把司法部告到了聯邦最高法院——與其等著被告,還不如搶先一步先告你。現在這件事已經禁止了司法程序,問題明擺著,不管是特朗普狀告司法部,還是司法部起訴特朗普,什麼理由已經不重要,重要的是:特朗普在聯邦最高法院的官司能不能打贏?輸了又會怎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