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民法陳信勇

民法陳信勇

發布時間: 2024-06-29 03:38:38

『壹』 浙江大學法學院民商法專業碩士生導師有哪些

陳信勇老師

『貳』 民法從什麼角度研究法律現象

傳統法學從規范性角度,以「內在的視角」研究法律現象,但如何讓法律「活」起來,推動中國法治社會建設?法律社會學這一交叉學科為解決這一問題進行了探索。法律社會學強調法律總是與一定的社會政治、經濟、文化要素相結合,從規律性或可行性角度,以「外在的視角」,將法律現象放在法律與社會的大框架內,觀察法律是否適合社會發展的要求,觀察法律的制定、實施是否有規則性。
法學研究藉助社會學想像力
「法律社會學主張法學研究需要藉助『社會學的想像力』。」華東理工大學法學院教授李瑜青將法律社會學概括為兩類:一類主張以「社會中的法律」為對象,研究法律的實行、機制、內在結構、功能、成效等;另一類主張不僅要研究社會中的法律,還要研究法律所涉及的社會因素,如社會條件、社會機制、社會心理、社會文化、社會習俗等。
法律規范一經制定並付諸實施,因其要受到社會諸要素影響,難免會發生變形。「因此,法學的任務不能停留於解釋法律,而應關注法律在社會運行中出現的問題。」李瑜青表示,法律社會學關注的重點不是法律規范的價值或邏輯體系,而是法律現象中的經驗事實,以及法律在社會實際生活中的運行及其功能發揮的「實際狀態」等。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朱景文將目前國內法律社會學研究的主要方向概括為:理論法社會學,從社會理論的角度構建法律社會學;法律文化理論,從文化學角度解釋法律制度的特點和差異;法律批評理論,從人文社會科學視角對法律現象提出批評;經驗法社會學,運用經驗研究方法研究「行動中的法」。有學者認為,只有經驗法社會學才真正進入了法律社會學領域,也有學者認為不必太技術化,從任何人文社會科學的角度都可以研究法律與社會,近年國內某些學者研究的社科法學就屬於此類。
「法律社會學在依法治國、社會治理中大有可為。」浙江大學光華法學院教授陳信勇說,把握與依法治國、社會治理相關的國情與現實問題,建構依法治國、社會治理應堅持的基本理念和規范體系,分析影響法治化進程的制度內外因素,制訂依法治國、社會治理的基本方針和具體對策,都需要法律社會學的立體思維。
重視法治實踐與社會的互動
陳信勇介紹,作為一門學科,法律社會學在我國真正發展起來始於20世紀80年代。30多年來,我國法律社會學的主要成就在於原理建構,而在中國法治化進程、法律實施及效果、法律機構的結構與功能、法律職業化、公眾法律意識等應用研究中,雖也取得一定成績,但仍存在研究廣度、深度不足等問題。
北京大學法學院副教授侯猛告訴記者,法律社會學已經擴展成為「法律和社會科學」,簡稱社科法學,不僅包括傳統法律社會學,還包括法律人類學、法律經濟學、法律與認知科學等。社科法學特別是法律的經驗研究,既需要定性研究,又需要定量研究。從現階段來看,多數學者以定性研究為主,尤其以個案研究見長,一部分學者開始嘗試進行定量研究。而在定量研究中,跨學科合作研究越來越多,彌補了法律學者先天統計知識不足的局限。
華東理工大學法律社會學研究中心副研究員張建認為,國內法律社會學研究正發生「三個轉變」:從對西方法律社會學經典的抽象關注轉向以問題為導向的學術研究,逐漸建構以中國為中心的法治理論;從對單純的理論關注轉向具體的法治實踐;從簡單的法制視角轉向復合的關系性視角。對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社會治理創新問題的研究就是這一轉折的重要標志。只有研究法律實踐的環境與對象,重視法治實踐與社會的互動關系,才能有效推進法治進步。

熱點內容
裝修時間管理條例 發布:2024-07-01 09:26:12 瀏覽:434
卓資人民法院 發布:2024-07-01 09:26:11 瀏覽:191
勞動法規是什麼 發布:2024-07-01 07:53:03 瀏覽:663
合同法中的商法內容 發布:2024-07-01 07:14:09 瀏覽:107
有關離婚財產的法律知識 發布:2024-07-01 06:10:19 瀏覽:222
平等指司法 發布:2024-07-01 05:09:07 瀏覽:864
王老吉引起的法律責任事件 發布:2024-07-01 05:06:58 瀏覽:266
關於強拆的法律法規 發布:2024-07-01 05:02:51 瀏覽:632
公安機關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發布:2024-07-01 03:28:45 瀏覽:103
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撤銷仲裁 發布:2024-07-01 03:20:49 瀏覽: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