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司法是公法

司法是公法

發布時間: 2024-07-04 15:19:27

⑴ 公法和私法有什麼區別

公法和私法的區別如下:
1、保護對象不同。公法主要基於公共利益出發,而私法主要基於私人利益;
2、調整的社會關系不同。公法調整的是國家與公民之間、國家與國家之間的社會關系,而司法主要調整公民與公民之間的社會關系;
3、強調的原則不同。公法強調國家干預,而私法強調意思自治為原則。如我國的刑法為公法,民法為私法。
按照法律調整對象是否涉及國家和個人的關系,法有公法、私法之分。調整個人與個人之間法律關系的是私法。調整國家與個人關系的是公法。刑事訴訟法是專門機關以國家名義解決當事人刑事責任問題的法律,是在國家和個人之間發生的法律關系,所以屬於公法。
公法以研究公權力、公權力配置、公法關系和公法責任為主要內容。公法可分為廣義和狹義兩種。狹義公法是指調配公權力內部與公權力之間的關系的法律規范。廣義的公法是指調配公權力之間,以及調節公權力與私權利之間關系的法律規范。如果從各部門的調整來看,公法就是典型的公法和非典型的公法或非典型私法中的公法部分。
私法主要是指調整普通公民,組織之間關系的法律。憲法、行政法、刑法以及所有訴訟法都屬於公法(民事訴訟法),民法、商法屬於私法。但是還有一些法律,例如社會法經濟法、環境法,則介於公法和私法之間,兼具公法和私法的性質。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任務,是保證准確、及時地查明犯罪事實,正確應用法律,懲罰犯罪分子,保障無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教育公民自覺遵守法律,積極同犯罪行為作斗爭,維護社會主義法制,尊重和保障人權,保護公民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保障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順利進行。

⑵ 鍏娉曞拰縐佹硶鐨勫垝鍒

娉曞緥鍒嗘瀽錛氫簩鑰呬箣闂寸殑鍖哄埆鏈夛細1銆佷繚鎶ゅ硅薄涓嶅悓銆傚叕娉曚富瑕佸熀浜庡叕鍏卞埄鐩婂嚭鍙戱紝鑰岀佹硶涓昏佸熀浜庣佷漢鍒╃泭錛2銆佽皟鏁寸殑紺句細鍏崇郴涓嶅悓銆傚叕娉曡皟鏁寸殑鏄鍥藉朵笌鍏姘戜箣闂淬佸浗瀹朵笌鍥藉朵箣闂寸殑紺句細鍏崇郴錛岃屽徃娉曚富瑕佽皟鏁村叕姘戜笌鍏姘戜箣闂寸殑紺句細鍏崇郴錛3銆佸己璋冪殑鍘熷垯涓嶅悓銆傚叕娉曞己璋冨浗瀹跺共棰勶紝鑰岀佹硶寮鴻皟鎰忔濊嚜娌諱負鍘熷垯銆傚傛垜鍥界殑鍒戞硶涓哄叕娉曪紝姘戞硶涓虹佹硶銆

娉曞緥渚濇嵁錛氥婁腑鍗庝漢姘戝叡鍜屽浗姘戞硶鍏搞 絎浜旀潯 姘戜簨涓諱綋浠庝簨姘戜簨媧誨姩錛屽簲褰撻伒寰鑷鎰垮師鍒欙紝鎸夌収鑷宸辯殑鎰忔濊劇珛銆佸彉鏇淬佺粓姝㈡皯浜嬫硶寰嬪叧緋匯

⑶ 什麼是公法,什麼是私法。以及兩者關系。

公法是調節公權力關系的,私法是調節平等主體之間民事法律關系的。

⑷ 公法的含義私法的含義社會法的含義它們之間的區別

公法是指涉及公權力的法律,私法是指涉及平等主體間的民商事法律關系的法律,主要區別就在於主體的地位,公法主體雙方的地位不平等

⑸ 公法和私法有哪些

法律分析
依據調整對象、調整方式、法的本位、價值目標等方面的不同為標准,可以將法劃公法與私法。公法與私法的劃分,最早是由古羅馬法學家烏爾比安提出來的:「公法是關於羅馬國家的法律,私法是關於個人利益的法律。」依照此標准,私法遵循當事人意思自治原則,確立財產所有權,保障自身利益的追求,如民法、商法。公法是利用國家權力,宏觀調整社會財富分配,調整國家與公民的關系的法律,如行政法。1、保護對象不同。公法主要基於公共利益出發,而私法主要基於私人利益;2、調整的社會關系不同。公法調整的是國家與公民之間、國家與國家之間的社會關系,而司法主要調整公民與公民之間的社會關系;3、強調的原則不同。公法強調國家干預,而私法強調意思自治為原則。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一條 為了懲罰犯罪,保護人民,根據憲法,結合我國同犯罪作斗爭的具體經驗及實際情況,制定本法。

⑹ 刑法,公法和司法是平行的概念嗎

通常認為不是,刑法被認為屬於公法的范疇,公法與私法是相對的概念,典型的公法是行政法,典型的私法是民法,公法調整公權力間和公權力與私權利間的關系,私法調整私權利間的關系。應該認為,現代社會的法律規范中不存在純粹的公法和私法,這兩者的區分更多是詮釋法律原理是適用的。刑法不是典型的公法,刑法在法律體系中的地位是保障法,對公法和私法起最終的法律保障作用。因此可以這樣排列三者的順序:私法——公法——刑法。

⑺ 公法與司法的概念並舉例說明

公法以研究公權力、公權力配置、公法關系和公法責任為主要內容。公法可分為廣義和回狹義兩種答。狹義公法是指調配公權力內部或公權力之間的關系的法律規范。廣義的公法是指調配公權力之間,以及調節公權力與私權利之間關系的法律規范。如果從各部門的調整來看,公法就是典型的公法和非典型的公法或非典型私法中的公法部分。
公法與私法的劃分,最早由古羅馬法學家提出的。按照烏爾比安的解釋,公法是以保護國家(公共)利益為目的的法律,私法是以保護私人利益為目的的法律。
司法(Justice),又稱法的適用,通常是指國家司法機關及其司法人員依照法定職權和法定程序,具體運用法律處理案件的專門活動。司法是實施法律的一種方式,對實現立法目的、發揮法律的功能具有重要的意義。在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由於「三權分立」,司法與行政、立法之間有嚴格界限和區分。

⑻ 公法和司法有什麼區別各包含那些法規

公法、私法的劃分,始於羅馬法時代。而把這種劃分與經濟法聯系起來,則是現代社會的產物。我們面臨著建設社會主義法制國家的重大任務,其中一個重要的方面就是重新認識公法、私法劃分的價值及其對經濟法形成的影響。
一、劃分公法、私法的標准
1.幾種有代表性的見解 關於劃分公法、私法的標准,法學界看法不一,主要有如下幾種學說: 一為利益說(目的說),即以規定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的為公法,規定私人利益的則為私法。 二為意思說(意志說),即以規定國家與公民、法人之間的管理服從關系的為公法,規定公民、法人相互之間的平等關系的則為私法。 三為主體說,即以規定國家或具有管理公共事務職能的組織作為主體一方或雙方的為公法,規定法律地位平等的主體的則為私法。 從上述學說中可以看出一定的共同性,這就是,社會生活中存在兩類不同性質的關系——平等主體之間的、不需要國家公權力參與的關系與不平等主體之間的、需要國家公權力參與的關系,於是產生了作為不同調整手段的公法、私法。 但上述任何一種學說都存在難以解決的某些問題。比如說,作為私法的民法既維護個體利益,也要維護社會公共利益,而作為公法的稅法既維護國家利益,也要維護個體利益,因而利益說就不確切。企業內部也有管理服從關系,國家機關之間也有平等關系,因而意思說就不全面。國家作為資產所有者(股東)參加的關系並非公法關系,同一級別的政府機關之間在法定職權范圍內發生的監督和制約關系並非私法關系,因而主體說就不嚴密。
2.可否按綜合說來劃分公法、私法 綜合上述各種學說,可否按照法律調整范圍和法律關系主體的特殊性,給公法、私法的區分確定這樣一個標准:公法關系屬於國家管理的事務,其主體至少有一方為代表公權力的國家機關或依法具有管理公共事務職能的組織(企業、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私法關系屬於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的事務,其主體各方法律地位平等。 假如這種綜合說能夠吸收上述各種學說的合理性而又避免了它們的局限性,那麼這個劃分標准大體還是可行的。 至於有人以為公法是指公有制的事物,私法是指私有制的事物,那是一種常識上的誤解。
二、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劃分公法、私法的必要性和現實意義
1.為什麼重提公法、私法劃分的問題 過去由於受到蘇聯的影響,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我國理論界對社會主義條件下劃分公法、私法的問題大都持否定的態度,或者採取迴避的辦法。引經據典往往就是列寧1922年說過的一段話:「目前正在制定新的民法。……我們不承認任何『私人的』東西,在我們看來,經濟領域中的一切都屬於公法范圍,而不是什麼私人的東西。」現在來看,當時的這種認識受到了單一的公有制和計劃經濟的思想的影響。可惜列寧去世太早,沒有來得及深入研究社會社會的發展規律問題。蘇聯的網路全書、法學著作眾口一詞地指責公法、私法的劃分,認為那是資產階級的觀點,因此這個問題似乎已成公論。公法、私法的劃分在一定意義上確是模糊了法律的階級性,但它有沒有某些科學的成分呢? 我國實行改革開放以來,人們的思想逐步得到解放,實事求是地探討實際經濟生活中的各種問題。特別是過渡到市場經濟體制之後,許多法律問題提出來了:市場經濟的法律基礎是什麼?國家宏觀調控屬於什麼性質的法律規范?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法律體系究竟應以什麼作為基本結構?在此情況下,公法、私法劃分的問題重新擺上了法學論壇。
2.必須承認區別,正確劃分 資本主義最單純的因素是商品,馬克思正是從商品開始研究資本主義社會的經濟結構的。一國法律制度的最單純的因素是具體規范,而任何一個規范或屬於公法、或屬於私法,所以我們應當從公法、私法兩類法律因素開始研究社會的法律結構。
(1)不同性質的社會經濟關系需要不同性質的實體法予以調整。實體法是規定實際的權利義務關系的法律,如憲法、行政法、刑法、民法等。一般認為,前三類屬於公法,後一類屬於私法。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客觀存在著兩類不同性質的社會經濟關系,反映在上層建築方面,成為不同性質的法律規范的調整對象。就經濟領域的法律調整而言,憑借國家權力對市場經濟關系進行干預的為公法,如宏觀調控;國家不直接介入,由平等主體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自行決定相互權利義務關系的為私法,如訂立貨物買賣合同。恩格斯在分析資本主義的法律關系時指出:「如果說國家和公法是由經濟關系決定的,那麼不言而喻,私法也是這樣,因為私法本質上只是確認單個人之間的現存的,在一定情況下是正常的經濟關系」。
〔1〕 不同性質的經濟關系分別由公法、私法調整,公法立足於社會本位,私法立足於個體本位,這種劃分即使在社會主義社會也是能夠成立的。
(2)處理經濟關系的實體法不同,也影響到相關的程序法。具有行政性質的經濟糾紛適用行政訴訟,如稅務糾紛、罰款糾紛;平等民事主體之間的經濟糾紛則適用民事訴訟或民間性質的仲裁,如合同糾紛、消費者權益糾紛。
(3)處理經濟糾紛的機構亦有管轄的分工。外國的行政法院、中國法院的行政審判庭,受理行政性質的案件;外國法院的民事、商務審判庭和中國法院的民事、經濟審判庭,受理平等主體之間的經濟糾紛案件。
(4)最後,公法、私法調整不同的經濟關系,產生不同的法律效果。公法中實行法定原則(但行政機關在法定的許可權范圍內可享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權),公法規定不得被私人約定所變通;私法中既實行法定原則,也實行約定原則,若是強制性規范,法定優於約定,若是任意性規范,約定優於法定。公法關系中的行政權力是不能放棄的,但行政相對人可以放棄自己的權利;私法關系中當事人雙方都可以放棄自己的權利,但以不損害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為限。
3.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劃分公法、私法的根本意義 由上述分析可知,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公法、私法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對它們作出適當的區分也是必然的。過去搞計劃經濟,公法掩蓋了或者說取代了私法關系;現在搞市場經濟,應當恢復私法的本來面目,因為市場經濟關系的基礎在於平等主體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在社會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過程中發生的關系。 公法和私法兩種因素是現代社會法律制度的基本結構。私法的實質是保障合法權利問題,公法的實質是正確運用權力(准確地說是公權力即立法權、行政權、司法權)問題。換言之,是關於「民本位」和「官本位」的關系的問題。形成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法律體系,既要有私法,又要有公法,而且可以說直接調整經濟關系的法律體系是以私法為基礎,以公法為主導的,許多經濟法律正是公法因素與私法因素的結合體。國家調控市場、市場引導企業、企業自主經營,從法律角度上考察,正是公法、私法兩種因素分別作用和綜合作用的結果。所以,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法律制度,必須承認公法、私法的區別並正確劃分它們的界限。有些學者將問題提得更加尖銳,認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法律制度,要求以承認公法與私法得區分並真正確劃分公法與私法為前提。」〔2〕的確,政府的職能和行為的規范化,企業(公司)的組織和行為的規范化,莫不與法律的科學性相關。公法、私法的劃分和組合是法律的 科學性的集中表現,應當成為一門高層次的管理科學。

⑼ 什麼是私法什麼是公法

私法主要是指調整普通公民,組織之間關系的法律。憲法、行政法、刑法以及所有訴訟法(民事訴訟法)都屬於公法,民法、商法屬於私法。但是還有一些法律,例如社會法、經濟法、環境法,則介於毀滲辯公法和私法之間,兼具公法和私法的性質。公法和私法是民法系國家通常的法律分類方法。近年來在中國法學界,公法與私法也成為劃分中國法律的方法。關於分類的標准,眾說紛紜。古羅馬法學家烏爾比安說「公法是關於羅馬國家的法律,私法是關於個人利益的法律。」根據法律關系主體的不同。但比較多數人採的是所謂的「新主體說」,這一個說法的區分標準是:如果一個法律關系中,出現的法律主體其中一方是以公權力姿態出現的國家主體,那麼適用在這個法律關系中的法律,就是公法;反之,如果雙方沒有出現這樣的主體,就是私法。
1、保護對象不同。公法主要基於公共利益出發,而私法主要基於私人利益;
2、調整的社會關系不同。公法調整的是國家與公民之間、國家與國家之間的社會關系,而司法主要調整公民與公民之間的社會關系;
3、強調的原則不同。公法強調國家干預,而私法強調意思自治為原則。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條為了懲罰犯纖缺罪,保護人民,根據憲法,結合我國同犯罪喊李作斗爭的具體經驗及實際情況,制定本法。

熱點內容
2018年行政法背誦 發布:2024-07-07 06:35:04 瀏覽:957
漢陰法院 發布:2024-07-07 06:24:58 瀏覽:923
國家司法考試時間2019 發布:2024-07-07 06:15:43 瀏覽:460
環境法學就業方向 發布:2024-07-07 06:07:14 瀏覽:361
浙江勞動法產假 發布:2024-07-07 06:04:15 瀏覽:442
法學碩士本科非法學 發布:2024-07-07 04:58:48 瀏覽:586
山東大學法律碩士群 發布:2024-07-07 04:47:03 瀏覽:896
大律師遇見小偵探 發布:2024-07-07 03:54:07 瀏覽:36
收據收條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4-07-07 03:34:58 瀏覽:345
江蘇省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 發布:2024-07-07 03:34:48 瀏覽: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