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疫情傳染刑法

疫情傳染刑法

發布時間: 2024-08-06 13:31:16

㈠ 疫情期間故意傳播病情的會負什麼法律責任

一、疫情期間故意傳播病情的會負什麼法律責任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在疫情期間故意傳播病情的,引起傳染病傳播等嚴重後果的,按妨害傳染病防治罪追究刑事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三百三十條 【妨害傳染病防治罪】違反傳染病防治法的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引起甲類傳染病傳播或者有傳播嚴重危險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後果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一)供水單位供應的飲用水不符合國家規定的衛生標準的;
(二)拒絕按照衛生防疫機構提出的衛生要求,對傳染病病原體污染的污水、污物、糞便進行消毒處理的;
(三)准許或者縱容傳染病病人、病原攜帶者和疑似傳染病病人從事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禁止從事的易使該傳染病擴散的工作的;
(四)拒絕執行衛生防疫機構依照傳染病防治法提出的預防、控制措施的。
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甲類傳染病的范圍,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和國務院有關規定確定。
二、妨害傳染病防治罪與妨害國境衛生檢疫罪的界限
妨害國境衛生檢疫罪是指違反國境衛生檢疫規定,引起檢疫傳染病的傳播,或者有引起檢疫傳染病傳播的嚴重危險的行為。兩罪存在一些相同之處,如都妨害了社會管理秩序,都可能引起某種嚴重危險,主體要件相同,在主觀方面都表現為故意。但兩者畢竟是不同的犯罪,主啟亂要區別在於:
(1)犯罪的直接客體不同。前者侵害的是國家關於傳染病防治的管理秩序;而後者侵害的橋漏是國家國境衛生檢疫的管理制度。
(2)客觀要件不同。前者是違反了傳染病防治法的有關規定的行為;而後者是違反了國境衛生檢疫法的有關規定的行為。
(3)法律規定的具體對象不同。前者的悄消檔行為引起的危險的對象是甲類傳染病即指鼠疫、霍亂等;而後者行為引起的危險的對象是檢疫傳染病,包括鼠疫、霍亂、黃熱病、天花、艾滋病等傳染病,范圍比甲類傳染病廣。

熱點內容
法律援助四個自信 發布:2025-02-25 18:49:37 瀏覽:220
刑事訴訟法對國家經濟的影響 發布:2025-02-25 17:55:19 瀏覽:923
道德規范評語 發布:2025-02-25 17:37:15 瀏覽:477
巢湖水污染防治條例 發布:2025-02-25 17:28:29 瀏覽:247
雇泰法律咨詢事務所 發布:2025-02-25 17:28:25 瀏覽:978
刑事訴訟法被告委託人 發布:2025-02-25 17:27:50 瀏覽:321
全國十佳律師 發布:2025-02-25 17:08:29 瀏覽:228
經濟法課前案例答案 發布:2025-02-25 16:33:10 瀏覽:124
中級經濟法郭守傑趙俊峰 發布:2025-02-25 15:47:40 瀏覽:332
行業自律的性質與法律效力 發布:2025-02-25 15:32:35 瀏覽: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