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寬恕
A. 依據民法典規定繼承人有銷毀遺囑的嚴重行為被繼承人表示寬恕後其不喪失繼承權
沒那麼具體,你說的那種情況民法典沒說那麼具體,但是你說的的情況是可以的。什麼意思,就是繼承人把所立遺囑燒毀,被繼承人原諒了他,他有沒有繼承權被繼承人說了算。
B. 《民法典》之寬恕制度,司法是如何解釋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正式發布,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部以“典”命名的法律,也是第一部以“民”命名的法典 。對於《民法典》大家關注度都很高,畢竟在《民法典》裡面是包含了公民生活方方面面的權益問題,涉及到社會活動關系中的每個小細節,這里也被稱之為“社會生活的網路全書”。大家想不關注也難呀!
而在第三到第五項行為中,如果繼承人是有悔改的表現,而被繼承人也表示寬恕,那麼事後是可以讓繼承人繼承,也不喪失繼承權。《民法典》讓子女在繼承父母財產問題上變得更溫暖同時也更有力量。
C. 新的民法典遺產繼承如何規定
一)「組織」也可以是受遺贈的對象。民法典繼承編規定,受遺贈者可以是國家、集體或者法定繼承人以外的「人」,對於法人等組織是否可以接受遺贈並未明確。對此,民法典第1133條規定自然人可以立遺囑將個人財產贈與國家、集體或者法定繼承人以外的組織、個人。將「組織」確認納入了受遺贈的范圍內。
(二)擴大代位繼承的范圍,侄子女、外甥子女可代位繼承。民法典第1128條規定,被繼承人的兄弟姐妹先於被繼承人死亡的,由被繼承人的兄弟姐妹的子女代位繼承。
(三)完善繼承權喪失的事由,給予被繼承人寬宥的權利。民法典第1125條將「欺詐、脅迫手段迫使或者妨礙被繼承人設立、變更或者撤回遺囑,情節嚴重的」作為繼承人和受遺贈人喪失繼承權的事由,最大限度地保障被繼承人真實意思實現。同時,法律賦予被繼承人寬恕繼承人的權利,從而給予繼承人改過從新的機會,在得到被繼承人寬恕後可以恢復繼承權,這有利於家庭矛盾在家庭內部化解,鼓勵犯錯者積極改正,回歸社會正道,充分體現了我國法定繼承喪失制度的人文關懷。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二十五條 繼承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喪失繼承權:
(一)故意殺害被繼承人;
(二)為爭奪遺產而殺害其他繼承人;
(三)遺棄被繼承人,或者虐待被繼承人情節嚴重;
(四)偽造、篡改、隱匿或者銷毀遺囑,情節嚴重;
(五)以欺詐、脅迫手段迫使或者妨礙被繼承人設立、變更或者撤回遺囑,情節嚴重。
繼承人有前款第三項至第五項行為,確有悔改表現,被繼承人表示寬恕或者事後在遺囑中將其列為繼承人的,該繼承人不喪失繼承權。受遺贈人有本條第一款規定行為的,喪失受遺贈權。
第一千一百二十八條 被繼承人的子女先於被繼承人死亡的,由被繼承人的子女的直系晚輩血親代位繼承。被繼承人的兄弟姐妹先於被繼承人死亡的,由被繼承人的兄弟姐妹的子女代位繼承。代位繼承人一般只能繼承被代位繼承人有權繼承的遺產份額。
第一千一百三十三條 自然人可以依照本法規定立遺囑處分個人財產,並可以指定遺囑執行人。自然人可以立遺囑將個人財產指定由法定繼承人中的一人或者數人繼承。
自然人可以立遺囑將個人財產贈與國家、集體或者法定繼承人以外的組織、個人。
自然人可以依法設立遺囑信託。
D. 繼承寬恕制度的意義
法律分析:繼承寬恕制度體現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的誠實信用原則及意思自治精神,給予被繼承人在特定情形下自由選擇諒解的權利,該規定在保障人權的基礎上,充分體現出尊重人民意願的立法精神。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二十五條 繼承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喪失繼承權:
(一)故意殺害被繼承人;
(二)為爭奪遺產而殺害其他繼承人;
(三)遺棄被繼承人,或者虐待被繼承人情節嚴重;
(四)偽造、篡改、隱匿或者銷毀遺囑,情節嚴重;
(五)以欺詐、脅迫手段迫使或者妨礙被繼承人設立、變更或者撤回遺囑,情節嚴重。繼承人有前款第三項至第五項行為,確有悔改表現,被繼承人表示寬恕或者事後在遺囑中將其列為繼承人的,該繼承人不喪失繼承權。受遺贈人有本條第一款規定行為的,喪失受遺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