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司法簡單化

司法簡單化

發布時間: 2024-09-15 10:31:44

㈠ 最高院關於適用普通程序審理被告人認罪的內容是什麼

大家都知道我們國家的法律解釋一般都是我們國家的最高法院來進行解釋的,最高法院解釋的法條有很多,其中就有認罪方面的問題。對於認罪我們大家都知道往往都會減輕處罰,因為認罪是一個犯罪分子改過的表現。那麼最官員關於這一方面的內容有什麼?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司法部關於印發《關於適用普通程序審理「被告人認罪案件」的若干意見(試行)》和《關於適用簡易程序審理 公訴 案件的若干意見》的通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檢察院 司法部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司法部關於印發《關於適用普通程序審理「被告人認罪案件」的若干意見(試行)》和《關於適用簡易程序審理公訴案件的若干意見》的通知 為切實維護刑事被告人合法權益,確保司法公正,提高辦理刑事案件的質量和效率,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司法部聯合制定了《關於適用普通程序審理「被告人認罪案件」的若干意見(試行)》和《關於適用簡易程序審理公訴案件的若干意見》。現將這兩個文件印發給你們,請認真遵照執行。執行中應當注意以下三個問題: 一、充分認識貫徹執行這兩個文件的重要意義。對於被告人認罪的案件試行普通程序簡化審理方式、充分適用簡易程序等,有針對性地解決了庭審重點不突出,庭審質量和效率不高等問題,有利於強化庭審功能,確保司法公正。這是在近年來實行控辯式庭審方式改革基礎上的又一次深化,對於完善我國 刑事訴訟 制度具有重要意義。各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司法廳(局)要加強這兩個文件的學習、宣傳,進一步統一思想認識,把這兩個文件的貫徹實施作為當前刑事庭審方式改革的重點工作,切實抓緊抓好。 二、加強組織領導和協調配合,有計劃、有步驟地開展試行工作。各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司法廳(局)要按照「既要積極、又要穩妥」的原則,緊密結合各地的工作實際,提出實施意見。對於尚不具備實施條件的地方,可以先試點,再逐步推行,切忌搞「一刀切」、簡單化的做法,防止執行中出現偏差,切實保障司法公正與效率。 三、及時總結經驗,推動庭審方式改革不斷深入。作為深化刑事庭審方式改革的一項重要措施,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司法部將在總結各地實踐經驗的基礎上,將進一步修訂、完善《關於適用普通程序審理「被告人認罪案件」的若干意見(試行)》。因此,各地要在實施這兩個文件的過程中,注重總結經驗,執行中出現的問題要及時報告,並提出改進的意見和建議,以促進刑事訴訟制度的不斷完善。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檢察院 司法部 二00三年三月十四日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司法部、關於 適用普通程序審理「被告人認罪案件」的若干意見(試行) 為提高審理刑事案件的質量和效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 刑事訴訟法 》的規定,結合刑事訴訟工作實際,制定本意見。 第一條 被告人對被指控的基本犯罪事實無異議,並自願認罪的第 一審 公訴案件,一般適用本意見審理。 對於指控被告人犯數罪的案件,對被告人認罪的部分,可以適用本意見審理。 第二條 下列案件不適用本意見審理: 1、被告人系盲、聾、啞人的; 2、可能判處 死刑 的; 3、外國人犯罪的; 4、有重大社會影響的; 5、被告人認罪但經審查認為可能不構成犯罪的; 6、 共同犯罪 案件中,有的被告人不認罪或者不同意適用本意見審理的; 7、其他不宜適用本意見審理的案件。 第三條人民檢察院認為符合適用本意見審理的案件,可以在提起公訴時書面建議人民法院適用本意見審理。 對於人民檢察院沒有建議適用本意見審理的公訴案件,人民法院經審查認為可以適用本意見審理的,應當徵求人民檢察院、被告人及 辯護人 的意見。人民檢察院、被告人及辯護人同意的,適用本意見審理。 第四條人民法院在決定適用本意見審理案件前,應當向被告人講明有關法律規定、認罪和適用本意見審理可能導致的法律後果,確認被告人自願同意適用本意見審理。 第五條人民法院對決定適用本意見審理的案件,應當書面通知人民檢察院、被告人及辯護人。 第六條對於決定適用本意見審理的案件,人民法院在開庭前可以閱卷。 第七條對適用本意見 開庭審理 的案件,合議庭應當在 公訴人 宣讀 起訴書 後,詢問被告人對被指控的犯罪事實及 罪名 的意見,核實其是否自願認罪和同意適用本意見進行審理,是否知悉認罪可能導致的法律後果。對於被告人自願認罪並同意適用本意見進行審理的,可以對具體審理方式作如下簡化: (一)被告人可以不再就起訴書指控的犯罪事實進行供述。 (二)公訴人、辯護人、審判人員對被告人的訊問、發問可以簡化或者省略。 (三)控辯雙方對無異議的 證據 ,可以僅就證據的名稱及所證明的事項作出說明。合議庭經確認公訴人、被告人、辯護人無異議的,可以當庭予以認證。 對於合議庭認為有必要調查核實的證據,控辯雙方有異議的證據,或者控方、辯方要求出示、宣讀的證據,應當出示、宣讀,並進行質證。 (四)控辯雙方主要圍繞確定罪名、量刑及其他有爭議的問題進行辯論。 第八條適用本意見審理案件,應當嚴格執行刑事訴訟 法規 定的基本原則和程序,做到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切實保障被告人的 訴訟 權利。 第九條人民法院對自願認罪的被告人,酌情予以從輕處罰。 第十條對適用本意見審理的案件,人民法院一般當庭宣判。 第十一條適用本意見審理案件過程中,發現有不符合本意見規定情形的,人民法院應當決定不再適用本意見審理。 第十二條本意見自二○○三年三月十四日起試行。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司法部 關於適用簡易程序審理公訴案件的若干意見 為依法適用簡易程序,提高審理刑事案件的質量和效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規定,制定本意見。 第一條對於同時具有下列情形的公訴案件,可以適用簡易程序審理: (一)事實清楚、證據充分; (二)被告人及辯護人對所指控的基本犯罪事實沒有異議; (三)依法可能判處三年以下 有期徒刑 、 拘役 、 管制 或者單處 罰金 。 第二條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訴案件,不適用簡易程序審理: (一)比較復雜的共同犯罪案件; (二)被告人、辯護人作無罪辯護的; (三)被告人系盲、聾、啞人的; (四)其他不宜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的情形。 第三條人民檢察院建議適用簡易程序的,應當製作《適用簡易程序建議書》,在提起公訴時,連同全案卷宗、證據材料、起訴書一並移送人民法院。 人民法院在徵得被告人、辯護人同意後決定適用簡易程序的,應當製作《適用簡易程序決定書》,在開庭前送達人民檢察院、被告人及辯護人。 人民法院認為依法不應當適用簡易程序的,應當書面通知人民檢察院,並將全案卷宗和證據材料退回人民檢察院。 第四條對於人民檢察院沒有建議適用簡易程序的公訴案件,人民法院經審查認為可以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的,應當徵求人民檢察院與被告人、辯護人的意見。人民檢察院同意並移送全案卷宗和證據材料後,適用簡易程序審理。 人民法院決定適用簡易程序的,應當製作《適用簡易程序決定書》,在開庭前送達人民檢察院、被告人及辯護人。 第五條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的公訴案件,人民法院應當在開庭前將開庭的時間、地點分別通知人民檢察院、被告人、辯護人及其他訴訟參與人。 通知可以使用簡便方式,但應當記錄在卷。 第六條適用簡易程序審理公訴案件,除人民檢察院監督公安機關 立案偵查 的案件,以及其他人民檢察院認為有必要派員出庭的案件外,人民檢察院可以不派員出庭。 第七條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的公訴案件,獨任審判員宣布開庭,傳被告人到庭後,應當查明被告人的基本情況,然後依次宣布案由、獨任審判員、書記員、公訴人、被害人、辯護人、訴訟 代理 人和翻譯人員的名單,並告知各項訴訟權利。 獨任審判員應當訊問被告人對起訴書的意見,是否自願認罪,並告知有關法律規定及可能導致的法律後果;被告人及其辯護人可以就起訴書指控的犯罪進行辯護。 被告人有最後陳述的權利。 被告人自願認罪,並對起訴書所指控的犯罪事實無異議的,法庭可以直接作出有罪判決。 第八條對於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的公訴案件,人民法院一般當庭宣判,並在五日內將 判決書 送達被告人和提起公訴的人民檢察院。 第九條人民法院對自願認罪的被告人,酌情予以從輕處罰。 第十條人民法院在適用簡易程序審理公訴案件時,發現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將簡易程序轉為普通程序重新審理: (一)被告人的行為不構成犯罪; (二)被告人應當判處三年以上有期徒刑 刑罰 ; (三)被告人當庭對起訴指控的犯罪事實予以否認; (四)事實不清或者證據不足; (五)其他不宜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的情形。 人民檢察院未派員出庭的,人民法院應當將上述決定書面通知人民檢察院。 第十一條轉為普通程序重新審理的公訴案件,人民法院應當在三日內將全案卷宗和證據材料退回人民檢察院。 人民檢察院應當在收到上述材料後五日內按照普通程序審理公訴案件的法定要求,向人民法院移送有關材料。 對於最高院關於適用普通程序審理被告人認罪的內容是什麼的問題我們是可以找到相關的內容的,可以看出,最高院對於下屬的司法機關對於這個問題都是有著方面的規定的。所以可以看出認罪在一個案件當中是多麼的重要,所以說我們應該做到知錯就改。

㈡ 中國推進依法治國,實現現代化國家的重大歷史進程和意義

中國特色法制現代化道路淺議
實現現代法治是中國有識之士近百年的追求和夢想。但是,作為現代政治文明的法治,難以與自然經濟相嫁接,更與集權政體和以宗法倫理為核心的儒家道德觀念相抵晤,追求現代法治的努力幾經磨難,屢遭挫折。黨的十一屆三全會開始以理性的眼光審視歷史與現實,並將法治植根於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民主政治的肥沃土壤,逐步地、分層次地建構現代法治的制度結構與觀念體系。認真分析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中國法制現代化建設所處的歷史方位和和特徵,有助於認識有中國特色的現代法治建設道路問題。
一、當代中國法制現代化的背景
當代中國的法制現代化開始於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當時的中國面臨著國內外一系列新情況和新問題,它決定著中國法制現代化的方向和特徵。
1.經濟建設和經濟體制改革——中國法制現代化面臨的基礎性變革
中國是一個由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會,經過新民主主義革命和一個時間不長的新民主主義社會而直接過渡到社會主義社會的,經濟基礎十分薄弱。在1957年以後的近20年的時間內,我們在理論上認為可以跨越商品經濟充分發展的階段,而直接實行產品經濟,在實踐上則建立了一套權力過分集中的計劃管理體制,從而窒息了人們為追求自身利益而煥發出來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嚴重阻礙了生產力的發展,尤其是遏制了現代社會建立的基礎——現代商品經濟的發展。而此時的西方國家,則在以計算機技術為核心的新技術革命的推動下,穩步發展。與我國相鄰的周邊國家或地區也進入了經濟騰飛的階段,從而對我國形成了巨大的壓力。實現四個現代化,改變經濟落後狀況,不僅是當時人民的迫切期望,而且是中華民族自立於民族之林的刻不容緩的任務。
經濟的落後和非市場化,必然影響中國法制現代化的進程。現代法治的內核是民主政治,而現代民主政治必然是現代商品經濟的產物。因為經濟上的商品等價交換原則派生平等觀念,反映在政治上就是要求實行民主政治,平等地參與國家事務的管理;反映在法律上就是要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不得享有超越法律的特權。正如馬克思所說:「平等和自由不僅在以交換價值為基礎的交換中受到尊重,而且交換價值的交換是一切平等和自由產生的現實基礎。」⑴以行政命令為特徵的計劃經濟壓抑了個體對自身利益的追求,扼制了民主、平等、自由等現代法治觀念的形成。同時,以行政指令連接起來的社會生產活動也缺乏對現代法治的社會需求。因此,通過改革推動經濟的發展和市場化,既是中華民族生存的迫切需要,也是當代中國法制現代化的基礎性條件。
2.改革傳統的人治型政治體制的迫切要求。中國有著兩千多年封建專制主義傳統,「父為家君,君為國父」、「皇權至上」、「法隨君出」等已經形成了傳統中國的政治文化和法律文化。封建社會的政治理論和法制理論,無論是主張以法治國的法家,還是主張以「禮」治國的儒家,無一例外都主張君權至上,其理論的中心就是論證如何治民,維護封建統治,鞏固君主萬世一系的家天下。新中國建立後,經過了七年由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的短暫時期後,就長期按照社會主義社會的主要矛盾是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社會主義道路與資本主義道路的矛盾理論,指導國家的政治生活。因此,在政治體制和法制建設方面,集中批判和否定了資產階級的自由、平等、法制的理論和制度,而對有著兩千多年歷史的封建專制主義制度和思想始終未進行有效的清算,使個人專制、權力集中、法外特權等封建殘余,在戰爭年代形成並沿用下來的權力過分集中的領導體制中,以制度的形式生長和蔓延,形成了人治色彩極濃的政治體制。
這種人治型政治體制扭曲了人民的政治參與熱情,抑制了民主政治的發展,導致了二十多年來一系列重大決策的失誤。誠如鄧小平所言:「我們過去所發生的各種錯誤,固然與某些領導人的思想、作風有關,但是組織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問題更重要。這些方面的制度好可以使壞人無法任意橫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無法充分做好事,甚至會走向反面。」⑵而法制現代化是一種新的制度設計,這種制度設計的核心就是民主政治,因此,改革高度集中的政治體制,完善一系列民主制度,是法制現代化的題中應有之意,是從人治走向法治的客觀要求。
3.發展與穩定的兩難選擇。秩序和穩定是任何一個社會實現宏觀管理的基礎性條件。雖然發展和改革是當今中國面臨的最重要的使命,然而這兩項任務的實現也都要求有一個安定團結、穩定有序的社會環境。但是,改革是一個新舊體制的交替過程,體制的轉換導致了利益結構的重新調整,在原有舊體制下長期相對穩定的利益格局被打破,伴隨而來的是利益結構的多元化、復雜化,從而引起各種局部利益的矛盾和沖突。這些矛盾和沖突得不到及時、正確、合理的調節和處理,在一些地區、在一定條件下可能導致激化,破壞社會的穩定。
法制現代化所追求的目標之一就是人人在法制原則下去思考和行為的社會秩序狀態,同時,中國的法制現代化也是從制度層面上對我國的政治、經濟體制進行重新設計和整合的過程,它既以政治經濟體制改革為基礎,又促進和保障改革的發展,並以制度的形式反映改革的成果。選擇什麼樣的價值目標,既促進改革,又保持社會的穩定,這是當代中國法制現代化面臨的重要課題。
4.濃厚的封建人治法律傳統和和幾乎空白的現代法建制設。中國封建社會有著兩千多年的漫長歲月,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家國一體化的集權體制,「三綱五常」為核心的倫理道德觀念構成了封建社會三位一體的超穩定結構。它給我們留下的是各種各樣的封建主義文化遺產。在法律制度方面最典型的是,以人治為核心的「德主刑輔」的治國理論,立法、行政、司法合一的專制體制,刑民不分的法律體系,「刑不上大夫」的刑罰制度,以義務為本位的法律觀念,懼訟、厭訟的民眾法律心理,等等。到了近代,在西方思想影響下,中國也曾出現過呼喚民主和法治的思潮,但是由於缺乏經濟基礎和社會變革的支持,在中國始終未建立起現代意義的法律制度。
新中國建立後,中國向法制現代化邁開了重要的步伐。但是,隨著將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社會主義道路和資本主義道路之間的矛盾規定為社會主義社會的主要矛盾,開始了對「法治」、「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罪刑法定」等所謂「資產階級法治觀」的批判,導致了法律虛無主義思潮泛濫。到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前,我們所面臨的是幾乎空白的現代法制建設:法律規范體系不僅數量少而且殘缺不全,作為根本大法的憲法充斥著左傾思想的陳詞濫調,刑法、刑事訴訟法、民法、民事訴訟法等一個國家正常運轉的基本法律付諸闕如;司法體制遭到破壞,檢察機關被撤銷,辯護制度、律師制度被廢除。司法機關的職能被簡單化為「階級斗爭的工具」和無產階級專政的「刀把子」;現代法治觀念十分淡薄。人們不僅缺乏現代社會應有的公民權利觀念和守法意識,甚至對法律的權威性都喪失了信心。
二、法制現代化道路的中國特色
中國法制現代化起步階段的歷史背景,決定了中國的法制現代化有其獨特的發展道路和特徵,認識這些特徵是把握其發展規律的關鍵。
1.發展方式上的政府主導性。一個國家法制現代化的過程,一般來說是與這個國家整個現代化過程分不開的。當代發達國家的法制現代化起步於自由資本主義時期,是伴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市民社會的成熟而逐步地、自然而然地實現的,是一種自下而上的,由社會生活領域推動的運動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國家或政府扮演的是一種消極的「守夜人」角色。而當代中國的法制現代化發生於20世紀最後20年,這時的中國社會缺乏商品經濟對民主法治意識的啟蒙,更面對著政治、經濟和法制飛速發展的世界。發達國家的政治影響和經濟壓力,國內人民要求富裕和民主的渴望,決定了我國法制現代化的任務極為艱巨。這就需要有一個充分行使公共職能的強大國家來推動法制的轉型,需要國家和政府自覺地擔負起正確引導法治發展的時代責任,從而決定了中國的法制現代化在發展方式上帶有政府主導性。三中全會以來,黨和政府領導全國人民在法治理論上進行撥亂反正,確立了「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等現代法治觀念,提出了加強民主法制,實現依法治國的法治現代化任務;面對幾乎空白的現代法制建設,領導制定了法制現代化綱領和宏大的立法規劃,並在短短20年間,完成了西方國家上百年走過的立法路程,初步形成了以憲法為核心的社會主義法律體系;領導了大規模的普法教育,有規劃有組織地傳播法律知識,肅清封建法制觀念,培育現代法治意識。總之,在當代國內外背景下,沒有黨和政府的領導,希望像西方國家那樣通過市民社會的成熟,自下而上地實現現代法治,是一種不切實際的幻想。
我國法制現代化的政府主導性,客觀上要求維護政府的權威,但當代中國政治體制改革的主要任務就是要改變黨和國家運行機制中權力過分集中的現象,擴大公民的政治參與,實現民主政治。因此,維護政府權威不能走集權、擴大權力的外延的老路,而是要通過建立一個理性化、法治化的政府,使公共權力的運行合法化、合理化來實現。因此,黨和政府行為法治化,領導行為法治化,當是中國實現法制現代化的前提。
2.目標的階段性。中國的法制現代化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面對國內相對落後的經濟和薄弱的民主政治,以及來自國外的壓力和挑戰,其目標的選擇必須從中國的國情出發,帶有階段性。
作為一個社會主義民主制國家,國家制度本身就是人民的自我規定,是人民的國家制度,國家制度是人民存在的環節:人不是為法律而存在,而是法律為人而存在;人民不是為國家而存在,而是國家為人民而存在。「國家制度在這里表現出它的本來面目,即人的自由產物。」⑶可見,充分實現公民的權利與自由是法制現代化的根本目標。為此,首先要運用法律機制,確認和實現公民的權利和自由,尤其是要保障公民的政治參與權,使「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於人民」的憲法原則落到實處。其次是形成一套完善的機制,務使一切政治組織和國家機關的權力根據法律的要求來行使,把一切政治組織和國家機關的權力納入法制軌道,建立和健全政治組織和國家機關權力的法律制約機制,防止國家權力的濫用,防止一切公權力對公民權利的侵犯。
這樣一種法治狀況,是法制現代化的理想目標。三中全會以來,我國為此而作出了艱辛的努力。但是,經濟發展的內部沖動和國際競爭的強大壓力,使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中國的法制現代化無可選擇地將社會政治穩定前提下的經濟快速發展確定為相當長一個時期內的階段性目標。首先,當代中國所面臨的首要問題是如何盡快發展經濟,解決幾億人「吃飯」和「溫飽問題。在日益激烈的國際競爭環境中,能否迅速地將經濟發展起來,使本國人民的生活水平迅速提高,綜合國力趕上或接近發達國家的水平,已經成為國家政權最終存在的合法性基礎。其次,公民權尤其是公民政治參與權的全面實現和公民權利觀念的形成,有賴於市場經濟的充分發展和公民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質的提高。因為,「作為商品交換關系總和的『市場』,它對法律的最初始、最本能、最基本的要求便是自由、平等和權利保障」。⑷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不足溫飽的物質生活水平,不可能產生對現代法治的強烈需求,不可能產生更多的政治參與要求,「權利永遠不能超出社會的經濟結構以及由經濟結構所制約的社會的文化發展」。⑸第三,當代中國的現代化進程是一個包括經濟體制改革、政治體制改革和觀念更新的社會急劇變化過程。經濟的發展,利益階層的分化、價值觀念的沖突、民眾政治參與期望的提高,對政府的凝聚力是一個嚴峻的考驗。同時,中國的現代化過程還始終面臨著西方資產階級民主政治的影響與滲透,其主要手段就是打著「民主」與「人權」的旗號,瓦解中國黨和政府的政治權威。如果一開始就將中國法制現代化的目標定位於全面實現包括政治參與權在內的公民權,則會超出現有政治制度的承受能力,使政治權威分崩離析,經濟的趕超計劃也會毀於一旦。因此,分階段實現法制現代化目標,是中國在當今國際國內特殊環境下的一種現實可行的選擇,即首先圍繞政治穩定和市場經濟發展建立和完善相應的法律保障體系,在充分保障政治穩定和經濟發展的基礎上,穩步有序和自上而下地推進公民政治權利的實現。
3.價值取向的雙重性。事物的價值是事物作為客體對主體的生存、幸福和發展的肯定關系或否定關系。凡是對人有用、有利、有益,能夠滿足人的某種需要,有助於實現目標的東西,就是有價值的,反之就是無價值的。法制現代化作為一種制度設計,也有一個價值選擇的問題。一般說來,法制現代化的價值是多重的,包括正義、公平、平等、效率、秩序、自由、權利等等。在當代中國,法制現代化的價值選擇是建立在社會主義制度和其基本國情基礎之上的,它集中地表現為對公平與效率關系的合理解決。三中全會以來,我們逐步確立了「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法制現代化價值取向。
首先,中國的法制化應當把盡快發展經濟,提高效率作為其價值取向。在社會主義社會,由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所決定,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是發展生產力。鄧小平明確指出:「貧窮不是社會主義。社會主義要消滅貧窮。不發展生產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說是符合社會主義要求的」⑹。因此,是否有利於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力,是否有利於增強社會主義國家的綜合國力,是否有利於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應成為評判一切工作的基本標准。三中全會以來,黨中央和小平同志一直堅持「兩手抓」的思想,即一手抓建設,一手抓法制,使法制建設服務於經濟:一方面,抓緊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法律體系,為市場主體創造公平的競爭環境,使市場主體在經濟生活中擁有廣泛的選擇自由,保障市場主體的合法利益,促進經濟效率的提高,另一方面,打擊經濟犯罪,維護經濟秩序,為經濟的發展和效率的提高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其次,中國法制現代化的另一個價值取向乃是實現社會正義。人類社會的法律從其誕生時起,就同正義結下了不解之緣。正義所蘊含的公平、公正、公道、平等、自由、權利等價值內涵,成為政治社會中所有價值體系追求的最高目標。社會正義也就自然構成中國法制現代化的價值理想。在當代中國,社會正義具體表現為:消滅階級,消除兩極分化,實現社會的共同富裕。鄧小平指出:「社會主義的目的就是要全國人民共同富裕,不是兩極分化。如果我們的政策導致兩極分化,我們就失敗了」。⑺因此,中國的法制現代化,將關注和解決社會公平或社會正義問題作為自己的根本的價值取向。為此,三中全會以來,我們一方面通過立法確認和保護社會主體在機會和手段選擇過程中的平等權利;另一方面,通過制定一系列有關公民社會經濟文化權利的法律法規和保護弱者群體的法律法規,如勞動法、工會法、殘疾人保護法、教育法、婦女權益保障法、消費者權益保障法、社會保險法和最低工資制度等法律法規,強化法律的利益調控職能,促進社會利益需求與實現的平衡發展,解決收入分配不公的現象,在目前經濟政治環境允許的情況下,最大限度地實現社會公正。
當然,公平和公正的充分實現有賴於社會資源的極大豐富,在普遍貧窮的社會不會有真正意義上的公正與公平,充其量是自然經濟基礎上的平均主義。因此,經濟的發展和物質的豐富是社會公正的基礎。在發展經濟成為核心任務的當代中國,公正會帶來民心的歸附和政治的穩定,但是發展會在更高的基礎上實現社會的公正。「效率優先,兼顧公平」反映了初級階段的社會主義價值觀,因而也是中國法治現代化的價值選擇。
4.過程的非協調性。法制的現代化應該是一個立法、司法、執法、守法協調發展的過程。但是,如前所述,中國的法制現代化一方面帶有政府主導性,另一方面,它是作為最強音的經濟發展和經濟體制改革的一種回應——為改革和發展服務,其目標的選擇帶有強烈的功利性。因而,其發展過程不可避免地帶有非協調性的特點。在立法上,表現為立法速度快、數量多,在短短的二十年內,我國的立法已走過了西方上百年的歷程。但質量不高,可操作性差,立法程序立法技術不科學,部門法之間畸輕畸重現象嚴重。在立法與執法和司法的關繫上,集中表現為有法不依,執法不嚴,違法不究,甚至貪贓枉法現象嚴重,使立法與法律的實施之間出現較大差距。在立法和法律實施的基礎和手段的關繫上,表現為立法超前,基礎和手段不足。許多法律制定出來,卻沒有或缺乏實施法律的人員和物質條件,甚至一些法律的制定沒有建立在社會需求的基礎之上(如80年代制定的《破產法》),因而使這些法律處於虛置半虛置狀態。在法治觀念上,不同層次的公民對於法治的理解存在嚴重不協調狀態:國家領導人談的「法治」是「治國方略」;法學專家談的法治是指法對整個國家和社會的統治,法律具有至高無上的權威;一些執法和司法人員認為「法治」就是依法管理,甚至以法治民;而更多的老百姓認為「法治」就是規規矩矩的守法,不犯法。這樣一種復雜的觀念狀態表明,中國當代法制現代化的目標尚不像經濟現代化目標那樣,為全國人民所明了和認同。
中國法制現代化過程的非協調性,是當代不發達國家在急速推進經濟現代化過程中表現出來的規律性特徵。它是經濟上的不成熟(市場經濟的不完善)在法制上的表現,同時也表明,在經濟體制改革的基礎上,穩步推進政治體制改革和法治觀念的變革,已經成為推動法制現代化進程的關鍵。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展開的中國社會變革,實際上是要完成從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的歷史轉型。在這一轉型過程中,當代中國法制建設也呈現出現代化的發展趨勢。由於文化傳統和所處的歷史方位,中國的法制現代化必然帶有自己的特徵。認識這些特徵的目的,在於將中國的法制現代化置於現實可行的基礎上,客觀地看待其進程中的成績與不足,既克服不顧國情,追求抽象的法治理念的理想主義,又可以喚起由人治走向法治這一艱難進程中消極主義者的信心。

注釋:
*楊亞佳,1955年――,中共河北省委黨校政法教研部副教授,研究方向:憲法、行政法
陳曉玉,1955年――,河北師范大學德育教研部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黨的建設。
⑴《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第197頁
⑵《鄧小平文選》第2卷,第293頁
⑶《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281頁
⑷孫笑俠:《法的現象與觀念》,第135頁,群眾出版社,1995年
⑸《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第12頁
⑹《鄧小平文選》第3卷,第116頁
⑺同上,第110——111頁

㈢ 如何看待張扣扣案二審判決結果

法律是管制牲口的工具,如果法律保衛牲口,就應當由人來解決。在下認為,張扣扣為母報仇殺王某是正當的,其過激的報復殺王某親屬是為了宣洩當時判決的不公。這件事如果發生在同樣保留死刑的民主主義體制地區,他最多隻會被判終生監禁。綜合整個事件始末,張某的報復行徑並不可恥,父母之仇不共戴天。在下覺得任何人遭遇到他的這種情況,都會採取同樣過激,甚至更過激的報復手段。
如果剝去樓上律師闡述的那些華麗的辭藻,其核心所要表明的和法院判決是一個意思,說簡單點就是張扣扣該死,法律庇護了當時的兇犯是情有可原而且整治立場正確的。他的主要觀念就表現在他要展現律師在這個地區所擁有的地位及其功用的幾段原文:
」庭審結束後,我在微博發文說,這是一場悲劇,這個事件沒有贏家。不久我看到有條留言說,法律是贏家。這樣的思維多麼可怕。判處一個人死刑、剝奪一個人的生命就能證明法律贏了嗎?法律難道還嗜血嗎?也許張扣扣案根據現行法律只能這么判,但這是迫不得已,而非法律的積極追求。
不要忘了,刑法的本質是為了保障生命、自由和財產,而非是為了剝奪這一切。懲罰只能是手段,而不能變成了目的本身。一件事情即便是對的,也不意味著順著邏輯、沒有止境的往前延伸還會永遠對。絕對化、簡單化、粗線條的人,很難懂得文明的奧妙就在於對那些細微差異的把握和拿捏。
國家是歷史的產物,禁止私力復仇也有其前提條件。現代社會之所以選擇司法救濟替代私力復仇,是因為司法更文明、更克制、更理性、更精準。但如果離開了程序正義,司法的上述品質都將無法確保。司法人員在法律適用上具有權威性,但在精神障礙鑒定等專門性問題上不具備專業知識,司法人員不應代替專業鑒定人員自行做出判斷。「
大家熟悉的動物世界是一個殘暴的成王敗寇弱肉強食的世界。但仔細區分一看,自哺乳動物誕生以來的群體生活物種,相處得十分融洽的,除了要跟現任首領進行地位爭奪。
那麼同樣,人類在沒有街機的時代,也同樣是沒有法律這個明文工具的。那時候的人類,也沒有自相殘殺。律法是伴隨著當時的部落首領逐漸變成大王的時候,為了懲戒不服從大王壓迫式的統治地位而產生的一件工具,它最初的名字就叫王法,也就是王室的制定給奴隸的規矩。雖然歷史上曾有人建言大王犯法與庶民同罪。而事實上,只要是存在於為王室和官僚的生活需求為主導的官僚主義體制地區,這種建言是毫無可信事實的依據的。
在地球的人類社會分布區域,有執行死刑的地區,也有許多免除死刑的地區(也就是殺了人會被判幾十年或者終生監禁),我們會驚訝的發現,那些已經免除死刑的地區的惡性事件往往更比較稀少,不過我們可以肯定的是,這些已經免除死刑的地區一定是已經發展到了以民眾的生存需求為主導的地區,簡稱民主主義體制地區。
但是,官僚主義體制地區不會而且也不能免除死刑,也正是因為在官僚主義體制地區的法是為王室和官僚服務的,所以為了警示那些企圖傷害或者報復王室或官僚的生命財產,Z某是死定了的。
破 時事黑幕,照亮未來:mmk.dyn.mk
站在牆 外,觀天下!

㈣ 民事訴訟簡易程序和普通程序的聯系和區別

兩者的聯系:
簡易程序和普通程序的轉化:我國民事訴訟法律關於簡易程序和普通程序的轉化規定的是有條件單方向轉化,即: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的案件,在審理過程中,發現案情復雜,需要轉為普通程序審理的,可以轉為普通程序;已經按照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在審理過程中無論是否發生了情況變化,不得改用簡易程序審理。
兩者的區別:
1、適用范圍不同:《民事訴訟法》一百四十二條規定,基層人民法院和它派出的法庭審理事實清楚、權利義務關系明確、爭議不大的簡單的民事案件,適用簡易程序。由此可知,簡易程序只存在於民事訴訟案件一審過程中,且只適用於向基層人民法院起訴的一審民事訴訟案件;並且,需要同時具備事實清楚、權利義務關系明確、爭議不大等條件,才能適用簡易程序進行審理。一般醫療糾紛民事訴訟雙方爭議都很大,且涉及到醫學專業問題,事實不清楚,不適合用簡易程序審理,但司法實踐中,基層人民法院審理醫療糾紛民事訴訟案件時,有濫用簡易程序的傾向,目前有較多的醫療糾紛民事訴訟案件是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的。普通程序適用於一百四十二條規定之外情形的民事訴訟案件的審理。
2、提起方式要求不同: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的民事案件,原告可以口頭起訴,當事人雙方可以同時到基層人民法院或者它派出的法庭,請求解決糾紛;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原則上原告必須向人民法院遞交書面起訴狀,只有在原告書寫起訴狀確有困難時,才可以口頭起訴。
3、審理人員組成不同: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的民事案件由審判員一人獨任審理,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人民法院在受理案件後,應當依法組成合議庭,並且在合議庭人員確定後,3日內告知當事人。
4、審理過程要求不同:簡易程序是對普通程序的簡化,對於審理前的准備、法庭調查順序和法庭辯論順序等沒有普通程序那樣嚴格規定,可以用簡便方式隨時傳喚當事人、證人,如果是雙方同時到基層法院請求解決糾紛,甚至可以當即審理。
5、審理期限不同:我國民事訴訟法律對於審理期限的規定,簡易程序和普通程序不同,簡易程序的審理期限短,且不可以延長,具體規定如下:人民法院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民事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三個月內審結;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六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法院院長批准,可以延長六個月,還需要延長的,報請上一級人民法院批准。

㈤ 簡單的法庭如何布置

1、認真審閱案件材料。為保證開庭審理工作的順利,在開庭前,主審法官首先要認真審閱起訴狀、答辯狀等訴訟材料,從中了解雙方當事人爭議的焦點;然後,對原、被告雙方提供的證據進行初步的審查,審查當事人的主張與證據是否相印證,對案件存在的不清事實,還可以自行擬定出審理提綱,以便查清沒有證據證明的事實,為開庭審理奠定基礎。 2、在法律規定期限內運行相關程序和送達手續。目前,採取的是開庭審理前由立案庭送達訴訟文書。但是,由於立案與開庭存在時差,對沒有傳喚和通知的當事人及其他訴訟參與人,應當在開庭3日前將傳票送達當事人及將出庭通知書送達訴訟參與人,以保證他們及時參加訴訟。 人民法院審理案件有公開和不公開的兩種。對於公開審理的案件,在確定開庭日期後,要在開庭前3日在本院的公告欄內張貼公告以示公開審理。 3、對案情復雜和證據較多的案件進行庭前交換證據。在民事案件審理中,經常遇到案情復雜和證據較多的案件,對於這類案件進行庭前證據交換,能夠使復雜案件爭議的焦點突出,使證據較多的案件簡單化,使開庭審理工作由難變易、由繁變簡,有利於審理案件的順利進行。在民事訴訟中,很多當事人把敗訴歸責於法官,究其原因,第一、由於民事訴訟是利益的再分配,很多當事人從自身的利益出法,去衡量法官的司法行為;第二、當事人僅憑口頭或單方證據咨詢某些人員,以咨詢意見的可能性結論衡量法官的司法行為;第三、復雜民事案件的認識不統一,其結果多樣性,不同的法官審理同一個復雜的案件,會得出不同的結果,實體公正也是有局限性和模糊性的。法官審理案件不可能像小學生做算術題那樣,只能得出一個惟一的正確答案。第四、客觀事實與法律事實的不一致性,就每一個具體案件來說,法官對案件事實的認定都不是「絕對真理」而只能是「相對真理」,有些當事人自己認為客觀事實有理,但沒有法律事實的證據。由於我國國民的法律素質不高,出現一種奇怪的現象,往往被告在一審訴訟程序中是消極訴訟,到二審訴訟程序中積極訴訟,造成了一、二審審理中對事實認定的不一致。由於我國民事訴訟的證據交換是在舉證期限屆滿後進行,對於舉證期限屆滿後提供的證據不是新的證據的,人民法院不予採納,因此就會出現在舉證期限屆滿後進行證據交換,對方當事人往往要有反駁的證據,而此時舉示證據卻已超過了舉證期限的問題。因此,根據我們的實踐經驗,這就要法官庭前通過初步審核案件訴訟材料,了解案件的爭議焦點,在舉證期限屆滿前,向當事人說明舉證的要求及法律後果,要根據案件的爭議焦點和證據,指導當事人舉證,促使當事人在合理期限內積極、全面、正確、誠實地完成舉證,這樣有利於查清案件事實。證據交換的啟動採取的方式可以由審判員自己決定或由當事人申請進行證據交換。證據交換的結果要製作筆錄,將各方當事人的意見記載於證據交換筆錄中。 切實提高駕馭庭審能力 開庭審理案件是考核一個法官能力的重要標准之一,好的法官能夠嫻熟地駕馭庭審活動,同時也是充分展示自己才能的機會。 1、法官要注重自己的司法禮儀。俗話說:嚴而生威。坐在庄嚴的國徽下面,法官要注重自己的儀表、神態、用語等。在平時的法庭審理中,存在很多不規范的法言法語,通過開標准庭活動,我們研究開庭時使用規范的法言法語,克服以往開庭存在的問題。使用規范的法言法語,會使當事人和旁聽人員聽後,能夠感覺到法官的威嚴和知識的淵博,對法官能夠司法公正充滿信心。否則,法官在開庭時,著裝不整,坐姿不端,舉止粗魯,語言不文明,使用不規范的語言,出現不耐煩或訓斥當事人的現象,必然會讓當事人對法官品頭論足,對法官的形象及其司法公正產生合理的懷疑,直接影響到法院對外的形象。 2、按法定的程序開庭。由於民事訴訟法只是原則規定了開庭的程序,有很多問題有待我們在實踐中進行探討。在審理案件中,要克服開庭審理程序的盲目性和任意性,程序公正是保證實體公正的必要前提,程序必須是法定的。認真按照民事訴訟法規定的訴訟程序進行,在具體要求上,按照中院規定的開庭程序進行。因此,審判人員要認真的履行職責,掌握相關的法律知識,以應對開庭臨時可能出現的問題,在開庭時,常常會出現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法官要具有應付的能力,這就要法官具有豐富的經驗和掌握相關的法律知識,精心組織,嚴密布置,分工明確,防止疏漏。 3、保障當事人的訴訟權利。法庭審理的准備階段包括查明到庭當事人的身份、公布合議庭組成人員、向當事人交待訴訟權利及其義務。法律賦予了當事人的訴訟權利,法官要保障當事人的訴訟權利,任何人無權剝奪,法官必須向當事人交待訴訟權利,詢問是否有迴避事由,要充分聽取當事人的陳述、舉證、質證及辯論意見。只有這樣才能查清案件的事實,確保當事人的訴訟權利,明確是非責任,正確的適用法律,解決雙方的糾紛,真正實現司法公正。在實踐中存在著審判人員急躁情緒和不耐煩的表現,不能認真充分聽取當事人的陳述和辯論的意見,隨意打斷阻止當事人的發言,這些都是不正確的作法。有相當一部分法官只注重實體,不注重程序,其實程序和實體相比,程序應當重於實體,不能保證程序公正的案件,就無法保證案件的實體公正。因此,法官必須保證當事人的訴訟權利,法官要保持中立,處於居中地位,不得存在對另一方的不公正的言行。 4、法庭舉證、質證和認證。法庭舉證、質證和認證是法庭審理的中心,對如何進行舉證、質證和認證,《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對此也沒有明確的規定,所以各級法院的作法不一。我們認為要根據案件的不同情況而決定,對於證據不多,證據不存在矛盾、事實清楚簡單的案件,採取分別由原、被告舉證、質證,然後法庭進行認證,可以在開庭時一次完成舉證、質證和認證。對於比較復雜和證據比較多的案件,採取庭前交換證據的方法,化簡案件的審理難度,在法庭審理前進行證據交換,製作證據交換筆錄,在法庭調查進行當事人舉證程序時,先說明證據交換中雙方當事人對那些沒有異議的證據,由書記員記載開庭審理筆錄中,在以下進行的當事人舉證時,對沒有異議的證據不再進行舉證和質證。對於有異議的證據,在法庭調查中,採取分別由原、被告舉證,對方當事人進行質證。關於法庭認證問題,目前有兩種意見,第一種意見主張當庭進行認證;第二種意見主張庭後合議庭評議時認證。我們傾向於第二種有主張意見,因為對於此類案件,在法庭調查上不可隨意認證,對有爭議的證據或證明力不十分明顯的證據,應當在庭後進行認證為好,不能以當庭認證衡量法官駕馭庭審的能力,對案件事實的舉證證明是雙方當事人的行為,需要對雙方舉示的證據全面、客觀地審查和判斷最後得出結果,因此,當庭認證存在著對證據認識的片面性。當庭認證往往會出現一些矛盾問題,作為證據要具備客觀性、關聯性、合法性的基本要素,當原、被告對同一事實提出相反的主張,並舉示證據時,就存在著雙方所舉示證據的證明力大小的問題,由於我國民事訴訟並非採取強制律師代理制度,當事人對證據的「三性」認識和證據的證明力大小的不確定性問題,有些證據具有客觀性,但與本案卻無關聯性,而當事人在法庭審理中又沒有異議,導致當事人質證意見和法庭認證的不一致,如果當庭認證往往出現一些矛盾的問題,因此,最好是在庭後合議庭評議時認證,對合議庭的認證結果在判決書中表述。採取第一種意見,會出現當庭認證後,在判決中不採信的情況,會造成當事人對法官的不信任,認為法官出爾反爾

㈥ 行政司法適用什麼程序

行政司法程序包括行政復議程序、行政裁決程序等。由於行政司法行為是解決行政爭議、裁決行政糾紛的活動,具有準司法的特點,強調公平、公正應當是行政司法程序設置的最根本要求。
行政司法程序既不同於一般的行政程序,也不同於普通的司法程序,較之於一般的行政程序更正式、嚴格、規范,目的在於保證處理案件公正、及時;較之於普通的司法程序更簡便、靈活、易操作,有利於保證案件的迅速處理和靈活執行。
特徵
⒈行政司法行為是享有準司法權的行政行為,即以依法裁處糾紛為宗旨的行帆槐政司法行為。它按照準司法程序來裁處糾紛,堅持程序司法化的原則;
⒉行政司法行為的主體是法律規定的具有行政司法職權的行政機關,在我國,主要是指行政復議機關、行政裁決機關及調解機茄塌關;
⒊行政司法行為的對象是和行政管理有關的行政糾紛以及民事、經濟糾紛,這些一般都由法律給以特別規定。它們是由於當事人不服行政機關的決定,或雙方當事人不履行義務,或行政機關、其他當事人侵害相對方合法權益而產生的,在權利和義務發生利害關系的爭議或糾紛;
⒋行政司法行為是行政主體的依法行政的活動,即行政機關依法裁處糾紛的行為;
⒌行政司法行為不同程度地具有確定力、約束力、執行力(行政調解的執行問題有特殊性)。但它對糾紛的解決一般都不具有終局性,所以原則上也具有可訴性,不服行政司法決定的還可以向法院起訴。
起因
法院是專職從事司法活動的國家機關。隨著社會的發展,國家職能在不同的國家機構間相互滲透,法院難以裁決專門性的國家事務,特別是行政職能日益廣泛復雜,非一般法院所能處理的。為此需要行政機關作為裁判者,解決行政爭議和某些民事糾紛。有的學者稱它為「准司法」活動。行政機關以裁判者身份解決行政爭議稱為行政復議或行政訴願。它相當於作為行政訴訟前置階段的行政復議。行政復議所解決的行政爭議,除法律另有授權外,主要是行政機關主管職責范圍內發生的爭議。行政機關以裁判者身份解決某些民事糾紛,一般僅限於法律有明確規定的事項。在行政復議中,上級行政機關不僅可以撤銷或維持下級行政機關的裁決,還可予以變更。行政司法的程序一般較訴訟程序簡單。
英國行政司法 英國根據公私法不分的傳統,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設立了大量的行政裁判所。英國行政裁判所是根據法律設置的,按照公開、公平、無偏私原則,解決政府在執法時與公民之間發生的行政爭議或公民相互間發生的民事糾紛。行政裁判所的活動具有濃厚的司法性質,以致有些學者將行政裁判所劃入司法系統,但它又是行政機構的一部分,是行政司法的一種特殊形式。
比較
美國行政司法:它接近英國模式,但又有其特點。美國從1887年設立州際商業委員會開始,特別是從1914年根據授權設立聯邦貿易委員會以後,數十個屬於行政系統的獨立管制機構有了准司法職能,即行政司法的職能。專司其職的官員稱主審官,1972年改名為行政法官。為保持行政法官的相對獨立性,對行政法官的管理也由該行政機關轉到文官委員會。1978年,美國從事行政司法的行政法官已達 804名。根據美國行政法的窮盡原則,管理相對人在未向行政機關提出申訴以前,不能向法院提起訴訟。
法國行政司法:法國行政法院既屬於行政系統,又是一個獨立的司法系統,它是行政與司法的結合態納友。法國行政法院經歷了這樣的發展過程:從以行政首長裁決為主的部長法官制,到行政法院獨立性增加、行政機關的裁決與行政法院的判決並重,直至以行政法院判決為主。它是行政司法的一種特殊模式。
蘇聯行政司法:蘇聯行政司法表現為仲裁製度發達。從蘇聯部長會議至自治共和國、邊疆區和州,各級政府都設有國家仲裁局,不服仲裁者還可以申請復審。仲裁機關的主要職能是解決經濟爭議,不分民事或行政。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司法:行政機關作為裁判者解決行政爭議和某些民事糾紛。行政爭議由不服行政決定的管理相對人向作出決定的原機關或其上級機關申請復議。根據《行政訴訟法》和《行政復議條例》,中國已全面建立了復議制度。
裁決對象
中國行政司法裁決的主要是行政機關在管理國家事務中和公民、社會組織之間發生的行政法律關系。根據《行政復議條例》的規定,行政復議解決的主要是行政機關影響公民、社會組織的人身權、財產權的問題,以及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行政爭議。《行政復議條例》還對行政復議的管轄、機構、參加人、申請、受理、審理和決定的程序、期間、送達以及法律責任等作了規定。未經法律法規規定的,雖然也可以提出申訴,但屬於信訪范圍,一般沒有嚴格的次數和程序限制,也不能向法院提起訴訟。
民事糾紛制度
行政裁決制度:按法律規定,主管行政機關可對諸如土地、草原、森林等民事權屬爭議作出裁決。其中商標、專利的裁決由特設的評審、復審委員會作出。它們還處理商標、專利方面的行政爭議。當事人對行政機關的民事裁決不服,可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附帶提起民事訴訟。
處理與合同有關的民事糾紛的行政仲裁製度:其中經濟合同仲裁與勞動爭議仲裁,當事人對仲裁不服,可向人民法院起訴。但科技合同仲裁與著作權仲裁不同,必須經雙方同意,方可申請仲裁。仲裁裁決為終局。
法院、議會參與裁決行政案件:法院、議會等國家機關以司法手段解決行政爭議,也屬於行政司法的一種。法院解決行政爭議是行政訴訟。英美法系國家稱為司法審查,實行普通法院制,行政案件由普通法院管轄,適用普通法;以法國為代表的大陸法系國家實行行政法院制,即在普通法院以外,設專職管轄行政案件的法院,適用行政法院的判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在人民法院內設行政法庭以管轄行政案件的制度。議會參與行政案件的裁決始於瑞典的議會督導制度〔見議會督導制度(瑞典)〕。議會督導專員有權受理一切控告國家行政機關和公務人員的申訴案件,有權進行調查、視察、批評、建議直至提起公訴。重點是對行政機關的監督。以後,有很多國家仿效這種制度,但大都僅限於對行政機關的監督。議會督導專員不能直接對案件作出決定,但由於議會具有權威性,它解決行政爭議的建議一般都被採納。從廣義上說,也可以把這一制度看成是行政司法之一。
部門職能
在我國,司法行政機關的內涵和職能,既不是上面所述廣義的,也不是狹義的,而是政府對司法工作進行行政管理的專門機關。司法行政機關是各級政府的組成部分。國家司法部屬國務院。地方各級政府的司法行政機關稱為司法廳或司法局。它不是司法機關,所以不能具體辦案。具體地說,就是在廣義的司法行政概念的基礎上,除去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檢察機關、審判機關等自己行使內部系統管理的司法行政工作任務之外的那一部分,主要含刑罰執行、法律服務管理、司法鑒定管理、人民調解、司法考試等幾大塊。
司法行政是指國家專門機關對有關監獄管理、勞動教養管理、法制宣傳、律師、公證、人民調解、法學教育、法學研究、依法治理等司法領域的行政事務實行國家管理的活動。
司法行政職能主要涵括普法依法治理、基層人民調解、監獄勞教、法律服務、法律援助等主要職能。
一、職責調整
(一)取消已由國務院公布取消的行政審批事項。
(二)取消指導監督社會法律服務機構審批工作的職責。
(三)取消組織指導公證員考試工作的職責。
(四)增加指導管理社區矯正工作的職責。
(五)加強監督管理法律援助工作的職責。
二、主要職責
(一)擬訂司法行政工作方針、政策,起草有關法律法規草案,制定部門規章,制定司法行政工作的發展規劃並組織實施。
(二)負責全國監獄管理工作並承擔相應責任,監督管理刑罰執行、改造罪犯的工作。
(三)負責全國勞動教養管理工作並承擔相應責任,指導、監督勞動教養的執行工作,指導、監督司法行政系統戒毒場所的管理工作。
(四)擬訂全民普及法律常識規劃並組織實施,指導各地方、各行業法制宣傳、依法治理工作和對外法制宣傳。
(五)負責指導監督律師工作、公證工作並承擔相應責任,負責港澳的律師擔任委託公證人的委託和管理工作。
(六)監督管理全國的法律援助工作。
(七)指導、監督基層司法所建設和人民調解、社區矯正、基層法律服務和幫教安置工作。
(八)組織實施國家司法考試工作。
(九)主管全國司法鑒定人和司法鑒定機構的登記管理工作。
(十)參與有關國際司法協助條約的草擬、談判,履行司法協助條約中指定的中央機關有關職責。
(十一)指導司法行政系統的對外交流與合作,組織參與聯合國預防犯罪組織和刑事司法領域的交流活動,承辦涉港澳台的司法行政事務。
(十二)負責司法行政系統槍支、彈葯、服裝和警車管理工作,指導、監督司法行政系統計劃財務工作。
(十三)指導、監督司法行政隊伍建設和思想作風、工作作風建設,負責司法行政系統的警務管理和警務督察工作,協助省、自治區、直轄市管理司法廳(局)領導幹部。
(十四)承辦國務院交辦的其他事項。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
第三條人民法院應當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起訴權利,對應當受理的行政案件依法受理。
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不得干預、阻礙人民法院受理行政案件。
被訴行政機關負責人應當出庭應訴。不能出庭的,應當委託行政機關相應的工作人員出庭。

㈦ 司法為民感悟體會

國的法律制度是作為統治階級的人民意志的集中體現,它代表著最廣大的人民的根本利益.司法為民行使人民的權利,為人民謀求利益。下面是我整理的司法為民 心得體會 ,歡迎大家參閱。

司法為民心得 範文

胡錦濤同志指出:群眾利益無小事,和諧社會建設,要以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入手,為群眾多辦好事、實事。這是堅持以人為本的必然要求,也是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必然要求。人民法院肩負著維護穩定、服務大局、打擊犯罪、調處社會矛盾、化解民間糾紛、促進社會穩定和諧的神聖使命。人民法院的全部工作必須以實現好、維護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為出發點和落腳點。要緊緊圍繞保穩定、保民生、保發展的大局,自覺堅持「黨的事業至上、人民利益至上、憲法法律至上」的指導思想,推動工作科學發展上水平。

在新的歷史時期,司法審判工作面臨的基本矛盾是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司法需求。首先要明確人民群眾對司法審判工作有哪些新需求、新期待;其次是要明確司法工作與人民的要求有哪些差距,突出存在什麼問題。

隨著我國法治建設的不斷發展和完善,司法審判涉及的領域更加凸顯民生問題,不僅要保護人身、財產、婚姻家庭權利,還要保護公民的政治權利;不僅要保護基本的生存權利,更要保護公民發展的權利。憲法和法律把公民的權利設定和保護到哪裡,司法保護就涉及到哪裡,其廣度和深度與人民利率息息相關。公民在尋求司法保護時,不僅要求司法公正,而且要求司法快捷高效;不僅要求實體上公正而且要求程序公正;不僅要求司法要廉潔,而且要求司法要文明,不僅要求利益得到有效的保護,而且要求司法要公開,充分行使監督權和知情權。總之,公民權利保障的意識和要求日益增強,對司法保護的要求和期待越來越高。

從司法審判自身來看,司法能力、體制等諸多方面還不適應新形勢、新任務,要改變這種現狀,還需要一個較長期的發展過程,這個發展過程,我們舉什麼旗,走什麼路將決定著司法審判事業發展的方向和結果,我們依靠誰,為了誰決定著司法工作發展的動力。胡錦濤同志講:維護人民利益,是黨的根本宗旨和要求,也是做好政法工作的目的,政法工作搞的好不好,最終要看人民滿意不滿意。這一重要論述,指明了檢驗司法審判工作的根本標准,也就是說司法審判工作搞得好不好,人民說了算。所以司法審判工作如何發展,也要問計於民,謀利於民,發展依靠人民。一是不能脫離人民群眾,不僅要拓寬監督 渠道 ,讓人民行使充分的監督權、知情權,而且要讓人民群眾參與司法權的行使,用群眾的語言,群眾的感情和群眾能接受的方式解決群眾的司法需求。二是要面向基層,面向農村,把司法保護覆蓋到邊沿群眾,確保社會公平正義。鄧小平指出:「中國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在農村。中國社會是不是安定,中國經濟能不能發展,首先要看農村能不能發展,農民生活是不是好起來。我國的協調發展是城鄉統籌發展,司法工作的科學發展應當把為農村農民利益提供優質司法保障作為重點,只有推動社會的和諧發展,才能從根本上解決社會穩定,實現司法的價值和目的。三要切實提高司法能力,切實做到司法為民,要提高隊伍的整體素質,特別增強親近群眾,體恤群眾感情,學會團結群眾和群眾打成一片,共同維護一方平安的能力。下大力氣解決司法不公、不廉、效率低下、作風粗暴的問題,以優良的作風、過硬的本質、良好的司法保障取信於民,真正保障人民當家作主的權利。

司法為民 心得體會範文

解放思想是黨的思想路線的本質要求,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一大法寶,也是我們應對前進道路上各種新情況、新問題,掃除障礙,引領發展的重要法寶。我們過去取得的成績和進步,得益於思想的不斷解放;完成新階段的目標和任務,更需要繼續解放思想。在新一輪解放思想大討論中,人民法院如何通過解放思想活動,更新司法觀念,創新司法機制,在構建和諧社會中大顯身手,值得我們深入探索。

一、堅持司法為民是人民法院解放思想的目的和核心。 人民法院是國家的審判機關,依照憲法和法律開展審判活動。審判工作有嚴格的法定程序,必須嚴格依法進行。那麼,從事審判工作的人民法院是否有必要解放思想?回答是肯定的。審判工作的最終目的在於公正司法,保護公民的合法權益。但由於我國的法治建設起步較晚,在法律制度、法律規范、法律適用、審判機構設置、審判模式、審判管理、法官遴選、法官考評等方面都存在諸多不完善的地方。這些不完善的地方已直接影響司法公正、司法為民的實現,急待我們不斷改進和完善。要解決這些些問題,只有通過解放思想,更新觀念,調查研究,科學實踐、大膽探索才能達到預期的目的。那又如何才能真正解放思想呢?人民法院在工作中解放思想,必須緊緊圍繞「司法為民」這一條主線進行。我們是人民民主專政國家,一切權力來自人民。人民法官手中的審判權也是人民賦予的,必須為人民用好權、辦好案,為老百姓排難解憂,也就是說司法要為人民服務。偏離這一條主線,司法就背離了正確的政治方向,背離其根本宗旨。這是黨和人民所不允許的,實踐證明也是行不通的。人民法院解放思想不堅持「司法為民」的指導方針,就會導致胡想蠻干,違法辦事,踐踏法律,嚴重損害法律的尊嚴。前些年的解放思想活動中,一些法院沒有根據人民法院工作的情況和特點,認為解放思想就是敢想敢幹多收費、搞創收,不少人民法院還開辦公司,參與經營,並產生各種經濟糾紛,嚴重偏離人民法院的工作性質和要求,嚴重損害人民法院的形象和司法的權威,這些沉重教訓值得我們深思。我們必須圍繞「司法為民」這一主線,把解放思想中提倡的「敢想敢闖敢幹」與「依法、科學、責任」結合起來,在合法、科學的尺度內負責任地、扎扎實實地干起來,經得起人民的評議和歷史的檢驗。這才是人民法院真正的解放思想。

二、堅持司法公正是人民法院解放思想的著力點。 司法公正是司法的核心和本質,也是司法的終極追求,更是司法為民的前提和必然;只有實現司法公正,才有可能實現全社會的公平正義,構建和諧社會,惠及老百姓。這些年,人民法院始終致力於對司法公正的不斷追求,從多角度、多形式、多層次實踐司法公正,取得可喜的成效。人民法院案件審判准確率、當事人服判息訴率、當事人對人民法院的信任度不斷提高。但不可否認,人民法院當前的司法公正水平與黨和人民的要求還有不小的差距,影 響和制約司法公正的因素還不少。我們必須借這次解放思想大討論活動契機,深入分析當影響司法公正的各種因素,通過解放思想,實事求是,不斷探索符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要求的審判工作規律;樹立司法公正的理念,投入更大的決心、勇氣、精力去解決影響司法公正實現的問題,千方百計解除制約司法公正的難題,真正實現司法公正和司法為民,實現解放思想的真正目的。我們要通過開展解放思想大討論活動,克服司法審判活動中因循守舊思想,強化改革創新意識;克服自滿保守思想,增強危機憂患意識;克服狹隘封閉思想,增強開放和作意識;克服片面發展思想,樹立科學發展意識。這幾個方面思想解放成果落實到審判實踐中來,就要緊緊圍繞司法為民這一主線,運用科學、發展、開放、創新、為民的觀念來理解法律,在解釋和運用法律之中賦予時代價值觀念,使法律的適用顯得更加合情、合理,使法中有真情、法中有真理,真真正正做到案結事了,化解矛盾,使每一起案件都經得起歷史的檢驗、人民的評價;就是要不斷提高司法效率,「遲到的公正不是公正」,要盡可能減少當事人的訴累和訴訟成本;就是要在訴訟中加強調解和協調工作力度,使被喻為東方司法之花的調解制度在化解矛盾、和諧訴訟、構建和諧社會中開放得更加艷麗多姿;就是要 為當事人提供優質、文明的服務,切實保障當事人尤其是處於弱勢地位的當事人的訴訟權利,為他們提供更加方便、文明的訴訟環境,尊重他們的人格,傾聽他們的呼聲,為他們伸張正義。這才是我們所要的解放思想。

三、深入司法改革是人民法院解放思想的具體 措施 。 上文已述,由於我國的民主法治建設起步較晚,在司法體制和司法制度的設計等方面還存在不少不完善地方,這些地方已嚴重地制約司法機關依法獨立行使司法權,影響司法公正、文明和權威,阻礙我國民主和法治進程,必須加以改革。黨的十七大也提出:要深化司法體制改革,優化司法職權配置,規范司法行為,建設公正高效權威的社會主義司法制度,保證審判機關、檢察機關依法獨立公正地行使審判權、檢察權。我們開展解放思想大討論活動,要服務於當前人民法院的司法改革之中,體現在司法改革的力度和成果上。當前,我區各級法院要著重抓好審判委員會、立案工作、級別管轄、審判監督工作、執行工作、案件管理和質量評估體系、法官助理制度等七方面改革。在改革中逐步完善案件管轄制度,避免外界干擾,確保人民法院依法獨立行使審判權;突出審判委員會的最高審判組織特徵,推進審判委員會專業化建設;完善便民措施,及時准確依法立案,防止訴權濫用,浪費司法資源;建立和完善案件的監督和考評機制,提高審判、執行工作的質量和效率,提高司法的公信力。為確保改革的順利進行,我們要把握好改革的原則、方向、標准和重點。在改革中要堅持黨的領導,從我國國情出發,從我區實際出發,依照憲法和法律規定,積極穩妥、循序漸進;改革必須體現人民意志,反映人民的願望,必須鼓勵人民參與,傾聽人民呼聲,必須主動接受人民監督和評判。總之,要通過改革,優化司法職權,規范司法行為,建設符合我區法院工作實際,符合司法規律,符合人民利益和願望的審判工作機制,盡可能滿足人民群眾的司法需求,使人民群眾對司法公正充滿信心。

四、加強隊伍建設是人民法院解放思想的重要保障。 解放思想和隊伍建設是相輔相承。只有不斷解放思想,才能實事求是,客觀地了解當前人民法院隊伍現狀;才能打破論資排輩、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安於現狀、固步自封的舊框框,建立切實可行的隊伍建設機制,改善隊伍的思想政治工作,加強完善法官 教育 培訓機制,建立健全教育、監督、懲戒並重的廉政懲防體系,完善隊伍的選拔運用機制,形成能者上,庸者下,讓想幹事的人有機會,能幹事的人有舞台,干成事的人有位置。讓德才兼備、發展潛力大的年輕幹部脫穎而出,充分激發隊伍的活力,提高隊伍的思想政治、專業 文化 、道德修養等多方面素質。只有解放思想,才能保持和發揚深入實際,調查研究,求真務實,秉公裁判的司法優良傳統;才能堅決反對門難進、臉難看、生、橫、冷、硬、攤的衙門作風,使隊伍具有更強的凝聚力和戰鬥力,得到人民的信賴和擁護,促進司法公正和司法為民的實現。隊伍建設好,隊伍的思想就更加活躍,幹警素質更高,更能主動學習,開動腦筋,接受新事物、新思想、新觀念。這樣又有利於我們解放思想。畢竟解放思想是一項長期的主觀世界的自我改造,解放思想將永遠伴隨我們對客觀世界改造的全過程,不可能一蹶而蹴。要深入持久地解放思想,必然需要加強隊伍建設來做保障。

司法為民心得體會

胡錦濤同志在《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而奮斗》的 報告 中指出:「加強憲法和法律實施,堅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維護社會主義法制的統一、尊嚴、權威」。司法作為社會主義法治的重要一環,是維護社會公平和正義的重要防線。「公正司法,一心為民」作為當前和今後人民法院工作的指導方針,是一個有機聯系的統一整體,體現了司法的人民性、科學性和權威性。公正,是司法工作的根本要求;為民,是人民司法的本質特徵。今日的中國朝氣蓬勃,正堅定的向法治社會邁進,社會轉型階段的利益重組過程中,是否建立健全公正、高效、權威的審判體系尤為重要!它關乎民心向背,關乎黨和政府形象,關乎社會穩定,關乎人民群眾利益,關乎社會主義法治事業的走向和進程。

就像德沃金在其不朽名著《法律帝國》中的描述的那樣:法律帝國的首都是法院,而法官們,則是帝國的王侯將相。今天的我們,在人民法院工作,是一種光榮,我們平凡的工作背後,是崇高的事業,神聖的使命。與光榮同在的,是責任!人民群眾是司法公正的最大受益者,人民群眾也是司法不公的最大受害者。在我國,人民是國家的主人!人民建立法院,不是為了建一座宏偉壯觀的帝國之都;人民賦予法官獨立的審判權,也不是為了法官的尊榮顯貴。如果不能用手中的法槌擊出公平與正義的時代最強音,如果不能以信念之火讓法律在現實生活中熠熠生輝,法院與法官,就會在當今偉大的時代,失去存在的價值。

肖揚院長曾經說過「一心為民』是公正司法的精神支柱,這根支柱一旦倒塌,法官將淪為私利的俘虜,司法將成為違法者的幫凶。為人民服務、對人民負責是司法的根本目的和要求。廣大-法官應當始終堅持「公正司法,一心為民」的指導方針,始終不渝地把維護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司法工作永恆的價值追求和道德底線。

天視我我民視,天聽我我民聽。公正司法,一心為民。實現最廣大人民的最根本利益,我們義無反顧!司法為民不是一個裝點門面的宣傳 口號 ,需要我們用熱血和汗水去兌現。抓住機遇,迎接挑戰,是人民法院的時代責任,情為民所系,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是人民法官的神聖使命!

落實司法為民,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是關鍵。崇高的事業,始於平凡的努力。一位智者曾經這樣說過:把一件簡單的事情做好就不簡單,把一件平凡的事情做好就不平凡。司法為民,就是對日復一日平凡甚至瑣碎的工作毫不懈怠;司法為民,就是在一個個案件中為點滴的公正奔波操勞。正是這平凡的努力,正是這點滴的公正,體現著新時期樹立崇高社會主義。

相關 文章

1. 心得體會範文

2. 學習心得體會

3. 工作心得體會

4. 讀書心得範文4篇

5. 正能量的工作心得體會

㈧ 總結中國法制現代化的現實選擇

中國特色法制現代化道路淺議
實現現代法治是中國有識之士近百年的追求和夢想。但是,作為現代政治文明的法治,難以與自然經濟相嫁接,更與集權政體和以宗法倫理為核心的儒家道德觀念相抵晤,追求現代法治的努力幾經磨難,屢遭挫折。黨的十一屆三全會開始以理性的眼光審視歷史與現實,並將法治植根於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民主政治的肥沃土壤,逐步地、分層次地建構現代法治的制度結構與觀念體系。認真分析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中國法制現代化建設所處的歷史方位和和特徵,有助於認識有中國特色的現代法治建設道路問題。
一、當代中國法制現代化的背景
當代中國的法制現代化開始於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當時的中國面臨著國內外一系列新情況和新問題,它決定著中國法制現代化的方向和特徵。
1.經濟建設和經濟體制改革——中國法制現代化面臨的基礎性變革
中國是一個由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會,經過新民主主義革命和一個時間不長的新民主主義社會而直接過渡到社會主義社會的,經濟基礎十分薄弱。在1957年以後的近20年的時間內,我們在理論上認為可以跨越商品經濟充分發展的階段,而直接實行產品經濟,在實踐上則建立了一套權力過分集中的計劃管理體制,從而窒息了人們為追求自身利益而煥發出來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嚴重阻礙了生產力的發展,尤其是遏制了現代社會建立的基礎——現代商品經濟的發展。而此時的西方國家,則在以計算機技術為核心的新技術革命的推動下,穩步發展。與我國相鄰的周邊國家或地區也進入了經濟騰飛的階段,從而對我國形成了巨大的壓力。實現四個現代化,改變經濟落後狀況,不僅是當時人民的迫切期望,而且是中華民族自立於民族之林的刻不容緩的任務。
經濟的落後和非市場化,必然影響中國法制現代化的進程。現代法治的內核是民主政治,而現代民主政治必然是現代商品經濟的產物。因為經濟上的商品等價交換原則派生平等觀念,反映在政治上就是要求實行民主政治,平等地參與國家事務的管理;反映在法律上就是要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不得享有超越法律的特權。正如馬克思所說:「平等和自由不僅在以交換價值為基礎的交換中受到尊重,而且交換價值的交換是一切平等和自由產生的現實基礎。」⑴以行政命令為特徵的計劃經濟壓抑了個體對自身利益的追求,扼制了民主、平等、自由等現代法治觀念的形成。同時,以行政指令連接起來的社會生產活動也缺乏對現代法治的社會需求。因此,通過改革推動經濟的發展和市場化,既是中華民族生存的迫切需要,也是當代中國法制現代化的基礎性條件。
2.改革傳統的人治型政治體制的迫切要求。中國有著兩千多年封建專制主義傳統,「父為家君,君為國父」、「皇權至上」、「法隨君出」等已經形成了傳統中國的政治文化和法律文化。封建社會的政治理論和法制理論,無論是主張以法治國的法家,還是主張以「禮」治國的儒家,無一例外都主張君權至上,其理論的中心就是論證如何治民,維護封建統治,鞏固君主萬世一系的家天下。新中國建立後,經過了七年由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的短暫時期後,就長期按照社會主義社會的主要矛盾是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社會主義道路與資本主義道路的矛盾理論,指導國家的政治生活。因此,在政治體制和法制建設方面,集中批判和否定了資產階級的自由、平等、法制的理論和制度,而對有著兩千多年歷史的封建專制主義制度和思想始終未進行有效的清算,使個人專制、權力集中、法外特權等封建殘余,在戰爭年代形成並沿用下來的權力過分集中的領導體制中,以制度的形式生長和蔓延,形成了人治色彩極濃的政治體制。
這種人治型政治體制扭曲了人民的政治參與熱情,抑制了民主政治的發展,導致了二十多年來一系列重大決策的失誤。誠如鄧小平所言:「我們過去所發生的各種錯誤,固然與某些領導人的思想、作風有關,但是組織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問題更重要。這些方面的制度好可以使壞人無法任意橫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無法充分做好事,甚至會走向反面。」⑵而法制現代化是一種新的制度設計,這種制度設計的核心就是民主政治,因此,改革高度集中的政治體制,完善一系列民主制度,是法制現代化的題中應有之意,是從人治走向法治的客觀要求。
3.發展與穩定的兩難選擇。秩序和穩定是任何一個社會實現宏觀管理的基礎性條件。雖然發展和改革是當今中國面臨的最重要的使命,然而這兩項任務的實現也都要求有一個安定團結、穩定有序的社會環境。但是,改革是一個新舊體制的交替過程,體制的轉換導致了利益結構的重新調整,在原有舊體制下長期相對穩定的利益格局被打破,伴隨而來的是利益結構的多元化、復雜化,從而引起各種局部利益的矛盾和沖突。這些矛盾和沖突得不到及時、正確、合理的調節和處理,在一些地區、在一定條件下可能導致激化,破壞社會的穩定。
法制現代化所追求的目標之一就是人人在法制原則下去思考和行為的社會秩序狀態,同時,中國的法制現代化也是從制度層面上對我國的政治、經濟體制進行重新設計和整合的過程,它既以政治經濟體制改革為基礎,又促進和保障改革的發展,並以制度的形式反映改革的成果。選擇什麼樣的價值目標,既促進改革,又保持社會的穩定,這是當代中國法制現代化面臨的重要課題。
4.濃厚的封建人治法律傳統和和幾乎空白的現代法建制設。中國封建社會有著兩千多年的漫長歲月,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家國一體化的集權體制,「三綱五常」為核心的倫理道德觀念構成了封建社會三位一體的超穩定結構。它給我們留下的是各種各樣的封建主義文化遺產。在法律制度方面最典型的是,以人治為核心的「德主刑輔」的治國理論,立法、行政、司法合一的專制體制,刑民不分的法律體系,「刑不上大夫」的刑罰制度,以義務為本位的法律觀念,懼訟、厭訟的民眾法律心理,等等。到了近代,在西方思想影響下,中國也曾出現過呼喚民主和法治的思潮,但是由於缺乏經濟基礎和社會變革的支持,在中國始終未建立起現代意義的法律制度。
新中國建立後,中國向法制現代化邁開了重要的步伐。但是,隨著將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社會主義道路和資本主義道路之間的矛盾規定為社會主義社會的主要矛盾,開始了對「法治」、「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罪刑法定」等所謂「資產階級法治觀」的批判,導致了法律虛無主義思潮泛濫。到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前,我們所面臨的是幾乎空白的現代法制建設:法律規范體系不僅數量少而且殘缺不全,作為根本大法的憲法充斥著左傾思想的陳詞濫調,刑法、刑事訴訟法、民法、民事訴訟法等一個國家正常運轉的基本法律付諸闕如;司法體制遭到破壞,檢察機關被撤銷,辯護制度、律師制度被廢除。司法機關的職能被簡單化為「階級斗爭的工具」和無產階級專政的「刀把子」;現代法治觀念十分淡薄。人們不僅缺乏現代社會應有的公民權利觀念和守法意識,甚至對法律的權威性都喪失了信心。
二、法制現代化道路的中國特色
中國法制現代化起步階段的歷史背景,決定了中國的法制現代化有其獨特的發展道路和特徵,認識這些特徵是把握其發展規律的關鍵。
1.發展方式上的政府主導性。一個國家法制現代化的過程,一般來說是與這個國家整個現代化過程分不開的。當代發達國家的法制現代化起步於自由資本主義時期,是伴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市民社會的成熟而逐步地、自然而然地實現的,是一種自下而上的,由社會生活領域推動的運動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國家或政府扮演的是一種消極的「守夜人」角色。而當代中國的法制現代化發生於20世紀最後20年,這時的中國社會缺乏商品經濟對民主法治意識的啟蒙,更面對著政治、經濟和法制飛速發展的世界。發達國家的政治影響和經濟壓力,國內人民要求富裕和民主的渴望,決定了我國法制現代化的任務極為艱巨。這就需要有一個充分行使公共職能的強大國家來推動法制的轉型,需要國家和政府自覺地擔負起正確引導法治發展的時代責任,從而決定了中國的法制現代化在發展方式上帶有政府主導性。三中全會以來,黨和政府領導全國人民在法治理論上進行撥亂反正,確立了「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等現代法治觀念,提出了加強民主法制,實現依法治國的法治現代化任務;面對幾乎空白的現代法制建設,領導制定了法制現代化綱領和宏大的立法規劃,並在短短20年間,完成了西方國家上百年走過的立法路程,初步形成了以憲法為核心的社會主義法律體系;領導了大規模的普法教育,有規劃有組織地傳播法律知識,肅清封建法制觀念,培育現代法治意識。總之,在當代國內外背景下,沒有黨和政府的領導,希望像西方國家那樣通過市民社會的成熟,自下而上地實現現代法治,是一種不切實際的幻想。
我國法制現代化的政府主導性,客觀上要求維護政府的權威,但當代中國政治體制改革的主要任務就是要改變黨和國家運行機制中權力過分集中的現象,擴大公民的政治參與,實現民主政治。因此,維護政府權威不能走集權、擴大權力的外延的老路,而是要通過建立一個理性化、法治化的政府,使公共權力的運行合法化、合理化來實現。因此,黨和政府行為法治化,領導行為法治化,當是中國實現法制現代化的前提。
2.目標的階段性。中國的法制現代化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面對國內相對落後的經濟和薄弱的民主政治,以及來自國外的壓力和挑戰,其目標的選擇必須從中國的國情出發,帶有階段性。
作為一個社會主義民主制國家,國家制度本身就是人民的自我規定,是人民的國家制度,國家制度是人民存在的環節:人不是為法律而存在,而是法律為人而存在;人民不是為國家而存在,而是國家為人民而存在。「國家制度在這里表現出它的本來面目,即人的自由產物。」⑶可見,充分實現公民的權利與自由是法制現代化的根本目標。為此,首先要運用法律機制,確認和實現公民的權利和自由,尤其是要保障公民的政治參與權,使「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於人民」的憲法原則落到實處。其次是形成一套完善的機制,務使一切政治組織和國家機關的權力根據法律的要求來行使,把一切政治組織和國家機關的權力納入法制軌道,建立和健全政治組織和國家機關權力的法律制約機制,防止國家權力的濫用,防止一切公權力對公民權利的侵犯。
這樣一種法治狀況,是法制現代化的理想目標。三中全會以來,我國為此而作出了艱辛的努力。但是,經濟發展的內部沖動和國際競爭的強大壓力,使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中國的法制現代化無可選擇地將社會政治穩定前提下的經濟快速發展確定為相當長一個時期內的階段性目標。首先,當代中國所面臨的首要問題是如何盡快發展經濟,解決幾億人「吃飯」和「溫飽問題。在日益激烈的國際競爭環境中,能否迅速地將經濟發展起來,使本國人民的生活水平迅速提高,綜合國力趕上或接近發達國家的水平,已經成為國家政權最終存在的合法性基礎。其次,公民權尤其是公民政治參與權的全面實現和公民權利觀念的形成,有賴於市場經濟的充分發展和公民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質的提高。因為,「作為商品交換關系總和的『市場』,它對法律的最初始、最本能、最基本的要求便是自由、平等和權利保障」。⑷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不足溫飽的物質生活水平,不可能產生對現代法治的強烈需求,不可能產生更多的政治參與要求,「權利永遠不能超出社會的經濟結構以及由經濟結構所制約的社會的文化發展」。⑸第三,當代中國的現代化進程是一個包括經濟體制改革、政治體制改革和觀念更新的社會急劇變化過程。經濟的發展,利益階層的分化、價值觀念的沖突、民眾政治參與期望的提高,對政府的凝聚力是一個嚴峻的考驗。同時,中國的現代化過程還始終面臨著西方資產階級民主政治的影響與滲透,其主要手段就是打著「民主」與「人權」的旗號,瓦解中國黨和政府的政治權威。如果一開始就將中國法制現代化的目標定位於全面實現包括政治參與權在內的公民權,則會超出現有政治制度的承受能力,使政治權威分崩離析,經濟的趕超計劃也會毀於一旦。因此,分階段實現法制現代化目標,是中國在當今國際國內特殊環境下的一種現實可行的選擇,即首先圍繞政治穩定和市場經濟發展建立和完善相應的法律保障體系,在充分保障政治穩定和經濟發展的基礎上,穩步有序和自上而下地推進公民政治權利的實現。
3.價值取向的雙重性。事物的價值是事物作為客體對主體的生存、幸福和發展的肯定關系或否定關系。凡是對人有用、有利、有益,能夠滿足人的某種需要,有助於實現目標的東西,就是有價值的,反之就是無價值的。法制現代化作為一種制度設計,也有一個價值選擇的問題。一般說來,法制現代化的價值是多重的,包括正義、公平、平等、效率、秩序、自由、權利等等。在當代中國,法制現代化的價值選擇是建立在社會主義制度和其基本國情基礎之上的,它集中地表現為對公平與效率關系的合理解決。三中全會以來,我們逐步確立了「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法制現代化價值取向。
首先,中國的法制化應當把盡快發展經濟,提高效率作為其價值取向。在社會主義社會,由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所決定,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是發展生產力。鄧小平明確指出:「貧窮不是社會主義。社會主義要消滅貧窮。不發展生產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說是符合社會主義要求的」⑹。因此,是否有利於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力,是否有利於增強社會主義國家的綜合國力,是否有利於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應成為評判一切工作的基本標准。三中全會以來,黨中央和小平同志一直堅持「兩手抓」的思想,即一手抓建設,一手抓法制,使法制建設服務於經濟:一方面,抓緊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法律體系,為市場主體創造公平的競爭環境,使市場主體在經濟生活中擁有廣泛的選擇自由,保障市場主體的合法利益,促進經濟效率的提高,另一方面,打擊經濟犯罪,維護經濟秩序,為經濟的發展和效率的提高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其次,中國法制現代化的另一個價值取向乃是實現社會正義。人類社會的法律從其誕生時起,就同正義結下了不解之緣。正義所蘊含的公平、公正、公道、平等、自由、權利等價值內涵,成為政治社會中所有價值體系追求的最高目標。社會正義也就自然構成中國法制現代化的價值理想。在當代中國,社會正義具體表現為:消滅階級,消除兩極分化,實現社會的共同富裕。鄧小平指出:「社會主義的目的就是要全國人民共同富裕,不是兩極分化。如果我們的政策導致兩極分化,我們就失敗了」。⑺因此,中國的法制現代化,將關注和解決社會公平或社會正義問題作為自己的根本的價值取向。為此,三中全會以來,我們一方面通過立法確認和保護社會主體在機會和手段選擇過程中的平等權利;另一方面,通過制定一系列有關公民社會經濟文化權利的法律法規和保護弱者群體的法律法規,如勞動法、工會法、殘疾人保護法、教育法、婦女權益保障法、消費者權益保障法、社會保險法和最低工資制度等法律法規,強化法律的利益調控職能,促進社會利益需求與實現的平衡發展,解決收入分配不公的現象,在目前經濟政治環境允許的情況下,最大限度地實現社會公正。
當然,公平和公正的充分實現有賴於社會資源的極大豐富,在普遍貧窮的社會不會有真正意義上的公正與公平,充其量是自然經濟基礎上的平均主義。因此,經濟的發展和物質的豐富是社會公正的基礎。在發展經濟成為核心任務的當代中國,公正會帶來民心的歸附和政治的穩定,但是發展會在更高的基礎上實現社會的公正。「效率優先,兼顧公平」反映了初級階段的社會主義價值觀,因而也是中國法治現代化的價值選擇。
4.過程的非協調性。法制的現代化應該是一個立法、司法、執法、守法協調發展的過程。但是,如前所述,中國的法制現代化一方面帶有政府主導性,另一方面,它是作為最強音的經濟發展和經濟體制改革的一種回應——為改革和發展服務,其目標的選擇帶有強烈的功利性。因而,其發展過程不可避免地帶有非協調性的特點。在立法上,表現為立法速度快、數量多,在短短的二十年內,我國的立法已走過了西方上百年的歷程。但質量不高,可操作性差,立法程序立法技術不科學,部門法之間畸輕畸重現象嚴重。在立法與執法和司法的關繫上,集中表現為有法不依,執法不嚴,違法不究,甚至貪贓枉法現象嚴重,使立法與法律的實施之間出現較大差距。在立法和法律實施的基礎和手段的關繫上,表現為立法超前,基礎和手段不足。許多法律制定出來,卻沒有或缺乏實施法律的人員和物質條件,甚至一些法律的制定沒有建立在社會需求的基礎之上(如80年代制定的《破產法》),因而使這些法律處於虛置半虛置狀態。在法治觀念上,不同層次的公民對於法治的理解存在嚴重不協調狀態:國家領導人談的「法治」是「治國方略」;法學專家談的法治是指法對整個國家和社會的統治,法律具有至高無上的權威;一些執法和司法人員認為「法治」就是依法管理,甚至以法治民;而更多的老百姓認為「法治」就是規規矩矩的守法,不犯法。這樣一種復雜的觀念狀態表明,中國當代法制現代化的目標尚不像經濟現代化目標那樣,為全國人民所明了和認同。
中國法制現代化過程的非協調性,是當代不發達國家在急速推進經濟現代化過程中表現出來的規律性特徵。它是經濟上的不成熟(市場經濟的不完善)在法制上的表現,同時也表明,在經濟體制改革的基礎上,穩步推進政治體制改革和法治觀念的變革,已經成為推動法制現代化進程的關鍵。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展開的中國社會變革,實際上是要完成從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的歷史轉型。在這一轉型過程中,當代中國法制建設也呈現出現代化的發展趨勢。由於文化傳統和所處的歷史方位,中國的法制現代化必然帶有自己的特徵。認識這些特徵的目的,在於將中國的法制現代化置於現實可行的基礎上,客觀地看待其進程中的成績與不足,既克服不顧國情,追求抽象的法治理念的理想主義,又可以喚起由人治走向法治這一艱難進程中消極主義者的信心。

注釋:
*楊亞佳,1955年――,中共河北省委黨校政法教研部副教授,研究方向:憲法、行政法。
陳曉玉,1955年――,河北師范大學德育教研部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黨的建設。
⑴《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第197頁
⑵《鄧小平文選》第2卷,第293頁
⑶《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281頁
⑷孫笑俠:《法的現象與觀念》,第135頁,群眾出版社,1995年
⑸《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第12頁
⑹《鄧小平文選》第3卷,第116頁
⑺同上,第110——111頁
回答者:tgw791013 - 高級經理 六級 12-25 16:41

提問者對於答案的評價:
很好,就是太多了。

熱點內容
非道德化傾向 發布:2025-01-24 13:29:05 瀏覽:740
我該如何舉報法官 發布:2025-01-24 12:54:43 瀏覽:962
法院執行人被凍結微信 發布:2025-01-24 12:45:21 瀏覽:301
誰在立法 發布:2025-01-24 12:17:14 瀏覽:1000
民法典手繪 發布:2025-01-24 11:42:27 瀏覽:620
烏蘇法院拍 發布:2025-01-24 11:22:13 瀏覽:185
中國人民大學法律援助中心 發布:2025-01-24 11:02:50 瀏覽:170
房屋銷售補充協議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5-01-24 10:00:06 瀏覽:139
中級會計2013經濟法考試題 發布:2025-01-24 09:59:23 瀏覽:403
最高法律效力表現在 發布:2025-01-24 09:54:12 瀏覽: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