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清末司法改革

清末司法改革

發布時間: 2024-09-19 06:12:16

❶ 清末司法改革的影響

清末的司法體制雖然轉換成了四級三審制的司法獨立。
但是對舊的訴訟體制和審判制度的改革,卻因為外而國勢力的特權流於形式:
1、改刑部為法部,掌管全國司法刑政事務;改大理寺為大理院,為全國最高審判機關;實行審檢合署。
2、實行四級三審制。確立一系列近代意義上的訴訟制度,實行四級三審制,制定了刑事案件公訴制度.證據.保釋制度;審判制度社會實行公開.迴避等制度。
初步規定了法官及檢察官考試任用制度;改良監獄及獄政管理制度。

二、領事裁判權與審判和會審公廨
1、外國在華領事裁判權——即「治外法權」,凡在中國享有領事裁判權的國家,其在中國的僑民不受中國法律管轄,只由該國的領事或設在中國的司法機構依其本國法律裁判。
——《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及稅則》(1834年7月22日,香港);《虎門條約》;其他條的擴充
(1) 內容:
A——中國人與享有領事裁判權國家的僑民間的訴訟:依被告原則;
B——享有領事裁判權國家的僑民之間的訴訟:由所屬國審理;
C——不同國家的僑民之間的訴訟:適用被告主義原則:
D——享有領事裁判權國家的僑民與非享有領事裁判權國家的僑民之間的爭訟:前者是被告則適用於被告主義原則,後者是被告,則由中國法院管轄。
(2) 審理機構:
A一審——由在華領事法院或法庭審理;
B:二審上訴案件——由各國建立的上 訴法院審理;
C:終審案件——由本國最高審判機關受理。
(3)後果:破壞了中國的司法主權
2、觀審制度——強行干預中國審判的制度:即外國人是被告的案件,其所屬國領事官員也有權前往觀審,如認為審判.判決有不妥之處,可以提出新證據等。
注意:這種制度是原有領事裁判權擴充。
3、會審公廨。1864年清廷與英、美、法三國駐上海領事協議在租界內設立的特殊審判機關。
A——凡涉及外國人案件,必須有領事官員參加會審;
B——凡中國人內與外國人訴公案,由本國領事裁判或陪審,甚至租界內純屬中國人之間的訴工也由外國領事審判並操縱判決。
注意:這是外國在華領事裁判權的擴充和延伸。

❷ 簡述清末的司法機構進行了哪些改革。

一、中央司法官制改革
光緒三十二年七月(1906年),大臣戴鴻慈等上書,提出中央地方官制應當以日本為借鑒,吸取各國的長處。"中國今日欲加改革,其情勢與日本當日正復相似,故於各國得一借鏡之資,實不咎於日本得一前車之鑒,事半功倍,效驗昭然。"
隨後頒布施行了《大理院審判編製法》、《各級審判廳試辦暫行章程》和《法院編製法》,作為司法體制改革的法律指導。

1、審判機關——司法獨立
1)大理寺更名為大理院,正式成為全國最高審判機關。
2)下設民刑庭,並設推事和庭長組成合議庭。
3)大理寺統一解釋法律權利,在全國范圍內有效。《立憲預備折》中,"大理寺之職頗似各國大審院,中國今日實行變法,則行政與司法兩權互應分立,而一國最高之大審院必不可無。應司法獨立之後,改大理寺為都裁判廳,以當其職"。
2、行政機關
1)刑部改為法部,成為專門的司法行政機關,管理監獄、執行刑罰,監督各級審判廳和高等審判廳判決的死刑案件。

2)最高監督機關都察院改為集議院,向現代行政監察機構改革。都察院職能凈化,《立憲預備折》中,"今都察院即如後所陳擬改為集議院,擬請設立行政裁判院,置正卿、少卿各一人。專理管民不公之訴訟,及懲戒處分,凡內外百僚之辦事無成效者,並有彈劾之責。"

二、地方司法官制改革

各省改革參照中央官制。"現遵諭旨,釐定官制為立憲預備,各省管制自應參仿京部官制,妥為釐定"。 清朝承明制,地方州縣官一人掌握地方大權,沒有輔佐的只有分權給幕賓及書役,造成地方吏治敗壞。
1)對州縣官進行分權,專門在地方設相應司法機關。
2)地方分設高等審判廳、地方審判廳和初級審判廳。
3)各區設鄉讞局。
4)高等審判廳設於京師和各省省城,內設刑事、民事審判廳,審判庭實行合議制。
5)地方審判廳於京師、直隸府、直隸州各設一所。根據具體情況酌設刑事、民事庭,其審判採取合議制與獨任制相結合的原則。
6)初級審判廳剛開始被稱為鄉讞局、城讞局,後來根據相關法律更名。初級審判廳主要是設在縣內,作為當地的基層審判機關,實行獨任審判制。"別設地方審判廳,置審判官,受理訴訟;並畫府州縣各分數區,每區設讞局一所,置審判官,受理細故訴訟,不服者方准上控於地方審判廳"。
7)高等審判廳設立有不少爭議。官制大臣提出了兩種方案:
A、"每省各設高等審判廳,置審判官,受理上控案件。行政、司法各有專職,文牘簡一,機關靈通,與立憲國管制最為相近。此為第一層辦法。"
B、"則以督撫徑管外務、軍政,兼監督一切行政、司法。以布政司管民政,兼管農工商;以按察司專管司法之行政,監督高等審判廳;另設財政司,專管財政,兼管交通事務。此為第二層辦法."。
第一種方案參照西方體制進行改革,第二種基本是延續了中國傳統司法制度。

後,兩種方案得以並存。

❸ (世界歷史)晚清如何改革司法制度

清末法制變革概況
1.不平等條約對清末變法的影響。
2.清末修律的方針:內「參考古今,博容稽中外」
3.清末修律主要特點:(1)在立法指導思想上,借用西方近現代法律制度的形式,堅持中國固有的制度的內容,即成為清代統治者變法修律的基本宗旨。(2)在內容上,清末修訂的法律表現出封建專義傳統和西方資本主義法學最新成果的奇怪混合。(3)變法過程中一直充斥著改革與守舊的矛盾與沖突。
4.清末修律的歷史意義:(1)清末變法修律導致中華法系走向解體。(2)清末變法修律為中國法近代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礎。(3))清末變法修律在一定程度上引進和傳播了西方近現代的法律學說和法度。

熱點內容
推動全社會自覺尊法護法學法 發布:2024-12-23 15:00:14 瀏覽:943
有關道德的名言名句 發布:2024-12-23 14:57:37 瀏覽:867
初級會計經濟法基礎記憶方法 發布:2024-12-23 14:51:02 瀏覽:697
香港大學mcl法律碩士 發布:2024-12-23 14:13:35 瀏覽:190
司法考試需要准備多長時間 發布:2024-12-23 14:05:39 瀏覽:791
離職押工資符合勞動法嗎 發布:2024-12-23 13:42:30 瀏覽:842
博弈論對法學 發布:2024-12-23 13:19:50 瀏覽:933
簡說民法典 發布:2024-12-23 13:10:02 瀏覽:29
勞動法員工請假的時間規定 發布:2024-12-23 12:59:56 瀏覽:87
試商法試題 發布:2024-12-23 12:46:26 瀏覽: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