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總則143條
① 最新民法總則143條有哪些相關規定
《民法總則》第143條撇開形式要件,直接規定了有效的要件,在法技術上是回不妥當的。更嚴重的是答143條與153條第1款發生了矛盾,該款規定:「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但是該強制性規定不導致該民事法律行為無效的除外。」也許有人會做這樣的解釋:153條第1款是143條的例外,或者是效力的特別規定,特別規定優於一般規定。----這是解釋不通的,因為143條規定的是「有效」要件,143條規定的是「無效」事由,兩者是一正一反的。還應當指出兩點:(1)153條第1款前半句與後半句是矛盾的。(2)「該強制性規定不導致該民事法律行為無效的」是啥意思,大家都心知肚明,但宛如文字游戲。打一個不太恰當的比喻:「你行為違法了就不行,但不導致不行的就行」。盡管德國學者對效力性強制性規定有所論述,但還有個水土服不服的問題呢。
② 《民法總則》與《民法通則》相比的幾點重大變化
《民法總則》2017年3月15日通過,並於2017年10月1日正式生效,在此對《民法總則》相較《民法通則》的重要變化做個總結。
民法是與我們普通老百姓日常生活聯系最緊密、適用頻率最高的法律,值得每個人花時間去了解和學習。《民法總則》生效後,對於與老《民法通則》不一致的地方,應當適用新《民法總則》的規定。
下面就來逐條看看都有哪些具體的變化:
1.此次《民法總則》最大的變化,應是第九章「訴訟時效」的相關規定,尤其是將訴訟時效由之前的「二年」變為「三年」
《民法總則》第188條規定,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民法總則》第190條規定,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對其法定代理人的請求權的訴訟時效期間,自該法定代理終止之日起計算。《民法總則》第191條規定,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的損害賠償請求權的訴訟時效期間,自受害人年滿十八周歲之日起計算。以上兩條體現了法律對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以及未成年人的特別保護。
《民法總則》第193條規定,人民法院不得主動適用訴訟時效的規定。此條意在說明關於訴訟時效的適用只能由訴訟的當事人先提出而不能由人民法院主動進行審查適用,體現了公權力不幹涉雙方當事人自願實現超過訴訟時效的債權債務之宗旨。
《民法總則》第196條規定,某些物上請求權(侵害狀態持續存在,如要求不動產及登記動產返還財產、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以及基於人身關系的請求權(要求支付贍養費、撫養費等)不適用訴訟時效的規定,:
《民法總則》第197條規定,訴訟時效的期間、計算方法以及中止、中斷的事由由法律規定,當事人約定無效。當事人對訴訟時效利益的預先放棄無效。此條意在說明「訴訟時效」只能依照法律規定,不能由當事人約定進行變通。
《民法總則》第199條明確規定撤銷權、解除權等權利的存續期間,不適用有關訴訟時效中止、中斷和延長的規定。存續期間屆滿,撤銷權、解除權等權利消滅。
2.將因重大誤解的撤銷權行使期間由一年縮減到三個月
與第一點變化相關的,《民法總則》第152條將因重大誤解的撤銷權行使期間由一年縮減到三個月,並且規定當事人自民事法律行為發生之日起五年內沒有行使撤銷權的,撤銷權消滅。
3.與國際接軌,增加了「習慣」作為法律淵源的一種,去掉了原《民法通則》規定的「國家政策」,增加了「公序良俗」作為處理民事糾紛的依據之一
《民法總則》第10條規定,處理民事糾紛,應當依照法律;法律沒有規定的,可以適用習慣,但是不得違背公序良俗。
《民法總則》第143條規定,具備下列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一)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實;(三)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違背公序良俗。
《民法總則》第153條規定,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但是該強制性規定不導致該民事法律行為無效的除外。違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
4.增加了胎兒具有繼承權及接受贈與權的規定
《民法總則》第16條規定,涉及遺產繼承、接受贈與等胎兒利益保護的,胎兒視為具有民事權利能力。但是胎兒娩出時為死體的,其民事權利能力自始不存在。
5.與經濟社會及人類發展相適應,將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年齡由十周歲降為八周歲
6.明確規定法人可以向法定代表人追償
《民法總則》第62條規定,法人承擔民事責任後,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章程的規定,可以向有過錯的法定代表人追償。
7.完善並整合了關於「民事權利」的相關規定,除基本的人身權和財產權之外,特別增加了關於自然人「個人信息權」的規定
《民法總則》第111條規定,自然人的個人信息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和個人需要獲取他人個人信息的,應當依法取得並確保信息安全,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傳輸他人個人信息,不得非法買賣、提供或者公開他人個人信息。
8.增加了「意思表示」一節規定
意思表示是民事法律行為的核心,沒有意思表示則無所謂法律行為,只有有效的意思表示才可能形成有效的民事法律行為。該節將意思表示分為以對話方式作出的意思表和和以非對話方式作出的意思表示,有相對人的意思表示和無相對人的意思表示,明示的意思表示和默示的意思表示。
9.增加了代理人代理民事法律行為的范圍規以及轉委託的責任承擔問題
《民法總則》第168條規定,代理人不得以被代理人的名義與自己實施民事法律行為,但是被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認的除外。代理人不得以被代理人的名義與自己同時代理的其他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但是被代理的雙方同意或者追認的除外。
《民法總則》第169條規定,代理人需要轉委託第三人代理的,應當取得被代理人的同意或者追認。轉委託代理經被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認的,被代理人可以就代理事務直接指示轉委託的第三人,代理人僅就第三人的選任以及對第三人的指示承擔責任。轉委託代理未經被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認的,代理人應當對轉委託的第三人的行為承擔責任,但是在緊急情況下代理人為了維護被代理人的利益需要轉委託第三人代理的除外。
10.根據合同法的相關規定增加了無權代理中善意相對人的撤銷權和賠償請求權
《民法總則》第171條規定,無代理權行為人實施的行為被追認前,善意相對人有撤銷的權利。行為人實施的行為未被追認的,善意相對人有權請求行為人履行債務或者就其受到的損害請求行為人賠償,但是賠償的范圍不得超過被代理人追認時相對人所能獲得的利益。相對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行為人無權代理的,相對人和行為人按照各自的過錯承擔責任。
11.明確了連帶責任的內涵
《民法總則》第178條規定,二人以上依法承擔連帶責任的,權利人有權請求部分或者全部連帶責任人承擔責任。連帶責任人的責任份額根據各自責任大小確定;難以確定責任大小的,平均承擔責任。實際承擔責任超過自己責任份額的連帶責任人,有權向其他連帶責任人追償。連帶責任,由法律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
12.增加了因自願救助不承擔民事責任的規定
《民法總則》第184條規定,自願實施緊急救助行為造成受助人損害的,救助人不承擔民事責任。
13.增加了優先承擔民事責任的規定
《民法總則》第187條規定,民事主體因同一行為應當承擔民事責任、行政責任和刑事責任的,承擔行政責任或者刑事責任不影響承擔民事責任;民事主體的財產不足以支付的,優先用於承擔民事責任。
完善了關於「監護」的規定,完善了關於「財產代管」的規定;
完善了關於「宣告失蹤」和「宣告死亡」的規定;
完善了第三章「法人」的相關規定,並將法人分為「營利性法人」、「非營利性法人」、「特別法人」,邏輯上更為嚴密與周全;
增加了第四章「非法人組織」的相關規定,至此「民事主體」的內涵得以完整,即民事主體包括了自然人、法人及非法人組織。
③ 試解釋民法總則第43條
您好,
第四十三條 財產代管人應當妥善管理失蹤人的財產,維護其財產權益。
失蹤人所欠稅款、債務和應付的其他費用,由財產代管人從失蹤人的財產中支付。
財產代管人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失蹤人財產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解讀
第1款確認了財產代管人制度目的:妥善管理失蹤人財產,維護其財產權益。
第2款規定了除妥善管理外,財產代管人的義務:1.替失蹤人履行法定義務(如繳納稅款);2.替失蹤人履行債務(如支付貨款);3.替失蹤人支付其他費用(如贍養費、撫養費、扶養費和因代管財產所需要的必要管理費);
第3款是一個不完全法條,不能獨立作為請求權基礎,必須結合《侵權責任法》規定,即要存在損害、要有侵權行為、侵權行為與損害之間存在因果關系;除此之外,唯一與《侵權責任法》一般侵權規定不同的是侵權人主觀上的過錯,在一般侵權中只要行為人有過錯就行,但鑒於《民法總則》第143條第3款規定,唯有行為人主觀上是故意或重大過失才需要承擔侵權損害賠償責任。換言之,第143條第3款僅僅規定了侵權損害賠償責任構成要件之主觀要件——故意或重大過失。其他構成要件,仍需參考《侵權責任法》具體規定。究其原因,因財產代管人的代管行為是無償的,鑒於不能讓好心人不能「流汗又流淚」的基本思想,只有其主觀上故意或重大過失才需要承擔責任,與《合同法》第191條第2款規定的思想基本一致。
④ 民法典關於無效民事行為的規定
無效的民事法律行為與可撤銷的民事法律行為、效力待定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的民事法律行為均屬於民事法律行為效力范疇。民事法律行為包括合同、婚姻家事、繼承、侵權、物權等行為,本文匯總了《民法典》各編所涉及的無效民事法律行為的法律規定,便於讀者集中、系統學習。
法 典 條 款
第一百四十四條【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
第一百四十六條【虛假表示與隱藏行為的效力】 行為人與相對人以虛假的意思表示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
以虛假的意思表示隱藏的民事法律行為的效力,依照有關法律規定處理。
第一百五十三條【民事法律行為無效事由】 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但是,該強制性規定不導致該民事法律行為無效的除外。
違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
第一百五十四條【惡意串通的民事法律行為效力】 行為人與相對人惡意串通,損害他人合法權益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
第四百九十七條【格式條款的無效】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該格式條款無效:
(一)具有本法第一編第六章第三節和本法第五百零六條規定的無效情形;
(二)提供格式條款一方不合理地免除或者減輕其責任、加重對方責任、限制對方主要權利;
(三)提供格式條款一方排除對方主要權利。
第五百零六條【免責條款無效】 合同中的下列免責條款無效:
(一)造成對方人身損害的;
(二)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對方財產損失的。
第七百零五條第一款【超最長租賃期部分無效】 租賃期限不得超過二十年。超過二十年的,超過部分無效。
第七百三十七條【融資租賃虛假表示合同無效】 當事人以虛構租賃物方式訂立的融資租賃合同無效。
第八百五十條【技術合同無效情形】 非法壟斷技術或者侵害他人技術成果的技術合同無效。
第一千零七條【人體買賣無效】 禁止以任何形式買賣人體細胞、人體組織、人體器官、遺體。
違反前款規定的買賣行為無效。
第一千零五十一條【無效婚姻】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婚姻無效:(一)重婚;(二)有禁止結婚的親屬關系;
(三)未到法定婚齡。
第一千一百一十三條第一款【無效收養行為】 有本法第一編關於民事法律行為無效規定情形或者違反本編規定的收養行為無效。
第一千一百四十三條【無效遺囑】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所立的遺囑無效。
遺囑必須表示遺囑人的真實意思,受欺詐、脅迫所立的遺囑無效。偽造的遺囑無效。遺囑被篡改的,篡改的內容無效。
實 務 要 點
1.《民法典》第144條規定,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純獲利益的行為亦是如此,但這並不妨礙其代理人代理實施此類行為,如此規定也是對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的一種保護。此外,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所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之無效,無可補救,換言之是不能被追認的。民事法律行為一旦無效,對該民事法律行為的效力評價即告結束,其不同於效力待定的民事法律行為,並不存在等待追認或拒絕追認的必要與可能。
2.《民法典》第146條涉及了兩個行為,第一是虛假意思行為。由於虛假意思行為中的「意思表示」所指向的法律效果並非雙方當事人的內心真意,雙方對此相互知曉,若認定其有效有悖於意思自治原則,且不符合第143條民事法律行為有效要件的規定,故規定其無效。第二是隱藏行為。本條第2款未明確以虛假的意思表示隱藏的民事法律行為的效力,規定此類行為效力應依照有關法律規定處理。所謂的「相關法律規定」,是指《民法典》「民事法律行為的效力」一節的相關規定,以及其他與法律行為效力有關的規定。隱藏行為按照其情形,可呈現出有效、無效、效力待定、可撤銷等多種法律效力狀態。
3.《民法典》第153條第1款中的「強制性規定」如何判斷,是司法實踐中的一大難點。某些強制性規定盡管要求民事主體不得違反,但違反該規定並不導致民事法律行為無效。有觀點認為可按照「效力性強制性規定」與「管理性強制性規定」進行區分,但效力性與管理性的界定依然沒有非常明確的規則。第2款的解讀在「公序良俗」詞條中涉及,不再重復。
4.《民法典》第154條規定的惡意串通,是指行為人與相對人勾結,為牟取私利而實施的損害他人合法權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本條中的「他人」應作廣義理解,包括國家、集體、第三人。此外,需注意惡意串通與虛假表示的不同。在虛假表示的民事法律行為中,行為人與相對人表示出的意思均非真意,而惡意串通的雙方當事人所表達的都是內心真意,二者盡管都是無效,但不可混淆。
5.《民法典》第497條規定的格式條款無效情形有三項,其中第2項、第3項是格式條款特有的無效情形。格式條款單方提供,對方沒有進行實際磋商的機會,提供方可能會恣意追求自身利益而不合理分配風險,有違公平原則,因此,若格式條款符合本條規定情形的,應為無效。但需注意,合同中的格式條款無效,並不意味著合同整體無效,格式條款無效不影響合同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
6.《民法典》第506條規定了免責條款,是指合同約定的免除或限制一方或雙方當事人責任的條款。一般來說,經當事人充分協商確定的免責條款,不違反社會公共利益的,法律承認其效力。但對嚴重違反誠信原則與社會公共利益的免責條款,法律是禁止的,主要類型為《民法典》第506條規定的兩種情形:造成對方人身損害的;因故意或重大過失造成對方財產損失的。
7.《民法典》第705條第1款所指的租賃期限無效,僅指超過20年的那一部分無效。
8.《民法典》第737條規定的當事人以虛構租賃物方式訂立的融資租賃合同無效,即為《民法典》第146條在融資租賃合同中的具體體現。較為典型的情形是「名為融資租賃實為借貸」,對此應適用借款合同相關規定處理。
9.《民法典》第850條中規定的非法壟斷技術,是指通過合同條款限制另一方當事人在合同標的技術的基礎上進行新的研究開發,阻止其從其他渠道吸收技術或阻礙其根據市場需求,按照合理方式充分實施專利和使用技術秘密。
10.買賣人體器官,既違背了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也違背了公序良俗原則,絕對無效,《民法典》第1007條對此進行明文規定意在進行強調。
11.《民法典》第1051條規定了無效婚姻的三種情形。值得注意的是「患有醫學上認為不應當結婚的疾病」不再作為婚姻無效的情形,是《民法典》對原婚姻法的重大調整。
12.收養行為的無效,依照《民法典》第1113條的規定,按照《民法典》總則編民事法律行為一章的規定及婚姻家庭編的相關規定進行確定。
13.遺囑行為的無效,《民法典》第1143條列舉了四類情形。第1款為立遺囑人不具有遺囑能力的情形,第3款為偽造遺囑的情形,第4款為遺囑被篡改的情形。這三種情況下,遺囑人未作出相應的意思表示,因此無效。需要注意的是該條第2款規定,受欺詐、脅迫所立的遺囑無效,而不適用《民法典》第148條、第149條、第150條規定的「欺詐、脅迫行為可撤銷」的規定。如此規定,主要在於遺囑自被繼承人死亡時生效,已經死亡的遺囑人無法再行使撤銷權,因此將該類情形規定為無效而非可撤銷。
⑤ 陰陽合同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對陰陽合同的效力可分為以下幾種情況來認定:
一是關於陽合同的效力,基於其沒有體現當事人的真實意思,依據《民法總則》第143條規定,應認定為無效合同。
二是關於陰合同的效力,因體現了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只要內容合法,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強制性規定,應認定有效合同,受法律保護。
三是如果利用陰陽合同實施違法行為,或者以合法的形式掩蓋違法的目的,則不僅偽裝的陽合同無效,被偽裝的陰合同也因內容違法而無效。
四是在土地房屋交易過程、建設工程施工過程中存在許多陰陽合同,因其違反稅收規定,稅收部門查實後,如果屬於一般偷稅行為,給予罰款、拘留等行政處罰。
如果偷稅數額較大、次數較多的,則可能構成刑事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