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念的刑法
Ⅰ 犯罪競合
犯罪競合是刑法學的概念.一般稱之為想像競合犯和法條競合
想像競合犯,刑法上又稱觀念的競合,想像的數罪.是指一個犯罪行為同時觸犯數個罪名的犯罪.
從想像競合犯的概念可以看出,想像競合犯是行為人出於一個罪過,實施一個犯罪犯行為,而侵犯了數個客體,觸犯數個罪名的情形,例如,張三持搶試圖殺害李四,而向李四開槍,結果既打死了李四,又打傷了在場勸阻的王五,張三故意持槍殺人的行為同時獨犯了刑法的故意殺人罪和故意傷害罪兩個罪名,這就是想像競合犯.
。想像競合是實質的一罪,即行為人實施一行為所採取的犯罪方法或造成的犯罪結果雖然可能觸犯其他罪名,但因其只有一個行為,是真正的一罪,假的數罪,採取的辦法是從一重罪處罰,不實行數罪並罰。
法條競合犯產生於立法上法條之間存在著某種重復的情況。法條競合,指一個犯罪行為,因為數個法條都有規定,以致同時可以適用數個法條,但只在數個法條中選擇一個法條運用,而排斥其他法條,成立單純一罪的情況。其基本特徵有二:一是一個犯罪行為同時觸犯數個法條;二是數法條相互間有重合關系。法條竟合的一個特點就是數個犯罪構成之間在法律上具有包容關系,也就是說一個犯罪構成在法律上為另一個犯罪構成所包容,所以實質上只完全符合一個犯罪構成.比如:某人出於搶劫槍支、彈葯的故意,實行了搶劫槍支、彈葯的行為,同時觸犯了搶劫槍支、彈葯罪和搶劫罪,而前一罪的構成就為後一罪的構成所包容,實際上只構成搶劫槍支、彈葯罪.
在法條竟合的情況下,有兩個適用原則,一是特別法優於普通法,二是重法優於輕法.
但是注意法條競合犯必須是一行為,如果是數行為而觸犯數法條的,則要數罪並罰。
Ⅱ 刑法的目的
我國刑法的目的,具體如下:
1、刑法作為實現犯罪人刑事責任的基本方式,是一種強制方法,是統治階級發動刑法主觀上所希望達到的結果,是一種以觀念形態存在的主觀追求,這就決定了刑法目的屬於主觀范疇;
2、是國家對犯罪適用刑法的目的,即人民法院對犯罪分子判處刑法所期望達到的結果;
3、鏈晌包括刑事活動的所有階段,不應僅局限於適用階段,實際上是國家通過創制、適用與執行刑法所期望達到的預期理想之結果;
4、刑法目的是反映在刑肆坦事活動每一個階段的,而在整個刑法運行的過程中,無時無刻不體現著統治者所要達到的目的,直到最終實現,而不能把它人為分割,限制在某一階段。
刑法目的對整個刑法的運行有重要意義,表現有:
(1)刑法目的制約著刑事立法,是刑事立法指導思想之一,刑法目的一經確定,就會有與之相適應的刑法體系,作為其賴以實現的手段;
(2)刑法目的決定著刑法的適用,直接影響著刑法裁量的結果,審判人員在刑種、刑期及量刑幅度的選擇上,都受它的影響;
(3)刑法目的指導刑法的執行,刑法的執行是刑事責任得以最終落實的重要環節,也是實現刑法目的的關鍵所在,只有行刑的方式、內容、制度等一系列環節都與刑法目的相符合,行刑的效果才能更好。
刑法的特徵:
1、刑法目的是國家預先設立的,存在於制刑、求刑、量刑、行刑、督刑之前,它對國家制定、訴求、棚雹鋒裁量、執行和監督刑法都有指導與制約意義;
2、刑法目的是貫穿於刑法的制定、訴求、裁量、執行和監督的始終,而不是其中的一個或幾個階段;
3、刑法目的具有濃厚的主觀色彩,它是國家掌權階級的一種主觀願望,這種願望是主觀見之於客觀的東西,有可能與這個國家的現實有一段差距,從而使其不能達到預期的理想效果;
4、刑法目的的後面隱藏著刑法的階級性。刑法的制定、訴求、裁量、執行和監督是國家的掌權階級意志的體現,是服務於掌權階級的,可以說,刑法目約是國家掌權階級的目的,是國家的掌權階級以國家的名義制刑、求刑、量刑、行刑、執刑、督刑所希望取得的效果,其具有鮮明階級性。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條
為了懲罰犯罪,保護人民,根據憲法,結合我國同犯罪作斗爭的具體經驗及實際情況,制定本法。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18字)
Ⅲ 想像競合和數罪並罰如何迅速判斷
1、想像競合犯也稱觀念的競合、想像的數罪,是指基於一個罪過,實施一個犯罪行為,同時侵犯數個犯罪客體,觸犯數個罪名的情況。
例如行為人甲欲殺死某乙,開槍後不僅致乙死亡,而且又致乙身旁的丙輕傷,就屬於想像競合犯。我國刑法沒有明文規定的想像競合犯,但這一概念在刑法理論上一直是被承認的,並為司法實踐所普遍接受。
2、數罪並罰是指對犯兩個以上罪行的犯人,就所犯各罪分別定罪量刑後,按一定原則判決宣告執行的刑罰。數罪,指一人犯幾個罪。
各國刑事立法規定構成數罪的時間界限有所不同:有的規定發生在判決宣告以前,有的規定在判決確定以前,還有的規定在刑罰執行完畢以前。
中國刑法規定,在判決宣告以前犯幾個罪的是數罪,但判決宣告以後,刑罰尚未執行完畢以前又犯新罪的,也是數罪,應按數罪並罰的規定處罰。
3、想像競合犯是一個犯罪行為觸犯數個罪名,但是依照比較重的罪處罰。而數罪並罰是實施了數個行為,分別構成幾個不同的犯罪,然後數罪並罰。兩者最大的區別在於犯罪行為數量的不同,想像競合犯是一個,數罪並罰是數個。
(3)觀念的刑法擴展閱讀:
一、想像競合的特徵:
(1)須出於一種犯罪行為。
這是想像競合犯區別於慣犯,牽連犯等犯罪的基本特徵。指次數上表現為一次的實行行為及既遂行為。
(2)一個行為觸犯了數個罪名。
即一個行為發生造成了數個犯罪結果,這數個犯罪結果分別屬於不同的犯罪。各具獨立之可罰性。但故數個結果作用在同一個對象上,仍為單純一罪,而非想像競合犯。
(3)一個主觀故意,這是想像競合犯區別於,一罪與數罪的區分。例如:行為人明知用槍支射擊的方法故意殺人,子彈擊中被害人後又射進某博物館,損毀了國家級文物的,應認定故意殺人罪和故意損毀文物罪。
二、數罪並罰的性質特徵:
中國刑法中的數罪並罰制度,是指人民法院對一人所犯的數罪,分別定罪量刑,然後按照刑法規定的原則決定應執行的刑罰。這一制度具有以下三個主要的特徵:
1、數罪特徵
即一人犯有數罪。這是適用數罪並罰的前提。因此,正確適用數罪並罰,首先應當注意正確區別一罪與數罪。行為人以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犯罪故意或過失,實施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行為,具備兩個或兩個以上犯罪構成的,就是數罪。只有對實施了數罪的人,才能進行並罰。
2、時間特徵
即數罪必須是在法定期限以內發生的。根據我國刑法的規定,刑罰執行完畢以前發現行為人犯有數罪的,實行數罪並罰。具體講,以下情形應當適用數罪並罰:
(1)判決宣告以前一人犯異種數罪的;
(2)判決宣告以後刑罰還沒有執行完畢以前或在緩刑、假釋考驗期限內發現漏判之罪的;
(3)在刑罰執行過程中或在緩刑、假釋考驗期限內又犯新罪的。
3、原則特徵
即對一人所犯的數罪合並處罰,在對各罪分別定罪量刑的基礎上,按照法定的原則決定應執行的刑罰。
對數罪所採取的並罰方法,在刑法頒布之前及頒布之初,司法實踐中較為普遍的採取「估堆」的方法,即只對各罪分別定罪,並不對數罪分別量刑,只將數罪作為一個整體籠統也量刑。
Ⅳ 積極刑法觀的表現形式和本質特徵
積極刑法觀是一種主張以教育、訓練、矯正等措施,而不是以報復、懲罰為主的刑法觀念。
積極刑法觀的實質:
當代刑法立法踐行的積極刑法觀,存在社會根據、政策根據和民意認同。從技術層面看,積極刑法觀是通過增設新罪或修改舊罪之構成要素實現的,且以無實害結果犯罪的面相呈現。刑法修正案(十一)是典型的踐行積極刑法觀的立法,且以行為犯、危險犯和情節犯等面相回應社會需求,並以保護公共安全、市場經濟秩序、社會管理秩序和國家軍事利益等集體法益為重。
與消極刑法觀相比,積極刑法觀的實質是朝向未來的預防理念。積極刑法觀引領的刑法突破了傳統刑法的範式,但以傳統刑法理論批評積極刑法觀,並不必然意味著其一定違反了法治原則。相反,其映照出了傳統刑法的內卷化跡象。應理性看待積極刑法觀,其以預防正義為基礎,並通過對刑法功能的轉變、擴張集體法益和把新權益納入管轄范疇等旦扒方式去內卷化。
但基於刑法雙面刃特徵,積極刑法觀應把限制入罪的行為范疇和高概率因果關孝遲蘆系作為最低的實踐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