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公司法的來源

公司法的來源

發布時間: 2024-11-12 01:01:39

① 公司法民法典關系

民法與公司法的關系:
1、公司法是商法的基本組成部分,是一部關於公司這種最重要的商事主體組織,運行的主體法律規范,是一部組織法。
2、民法是調整平等主體之間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商法是調整商事主體和商事行為的法律規范的總稱。民法與商法合稱為民商法。
3、民法和商法都是調整社會經濟關系的法律規范,都屬於私法范疇。民法是一般法,商法是特別法。
一、《民法典》的八項基本原則普適於公司法律關系
《民法典》規定了平等、自願、公平、誠信、公序良俗和綠色的原則,關懷弱勢群體和禁止權利濫用也具備民法基本原則的本質屬性。以上八項原則均普適於公司法律關兆做辯系。
二、《民法典》中的諸項具體制度補充適用於公司法律關系
《公司法》與《民法典》是特別法與一般法的關系。在《公司法》和《民法典》均有規定時,優先適用公司法;在公司法無規定時,補充適用《民法典》的一般規則。
首先,就公司發起人關系而言,《民法典》第71條規定的發起人連帶之債填補了《公司法》空白。其二,就公司決議的效力而言,《民法典》第85條規定的善意相對人安全港規則完善了可撤銷公司決議的對外效力制度。其三,就法定代表人的代表權和濫權責任而言,《民法族缺典》適用於公司法定代表人。《民法典》第62條規定的公司內部求償制度與《公司法》第147條至第149條規定的董監高信託義務及其對公司的損害賠償責任無縫對接。其四,就公司登記的公示公信效力而言,《民法典》第65條將享受信賴保護利益的第三人限縮為善意相對人。其五,就公司決議的性質而言,《民法典》第134條第2款明確將公司決議納入民事法律行為的范疇。基於此,最高人民法院《公司法司法解釋(四)》增加了公司決議不成立確認之訴。其六,就代理制度而言,作為代理人的公司經理和雇員也受《民法典》總則編第七章代理制度的調整。由於《民法典》和《公司法》均未規定法定代表人無權代表的法律效果,應對其准用《民法典》第171條規定的無權代理的法律效果。其七,就公司法人產權制度而言,《民法典》物權編普適於公司享有的所有權、用益物權和擔保物權。為尊重公司的生存發展權,既要明確靜態的財產歸屬,也要保護動態的財產流轉,更要保護物盡其用的多層次合理開發和利用。其八,就契約制度而言,以契約精神為主旋律的《民法典》合同編普適於海量的公司商事契約。無名商事合同也享受合同編通則分編的保護與規制。其九,就家事制度而言,夫妻公司和家族公司的創始股東必須對標對表《民法典》婚姻家庭編和繼承編。最後,就民事責任而言,《民法典》總則編第八章「民事責任」、合同編第八章「違約責任」和侵權責任編普適於公胡歲司法律關系主體。《公司法》第21條規定的關聯交易損害賠償責任本質上是侵權責任。《公司法》雖未規定權益受損前股東對控制股東和實際控制人的損害賠償請求權,但可在《民法典》侵權責任編中找到法律依據
三、《公司法》的特別法地位
《公司法》對特定事項有規定、而《民法典》無規定時,應適用《公司法》。兩法對特定事項均有規定、但相抵觸時,更應優先適用《公司法》。首先,等價有償原則是公司法首要原則。除非有相反明示約定,所有商事活動都被自動推定為有償。等價有償原則及其派生出來的公平交易規則應當成為規范重大交易尤其是關聯交易的重要原則。其二,尊重與保障公司的生存權與發展權是公司法核心原則。公司法要鼓勵公司誕生與生存,更要促進公司繁榮與可持續發展。其三,慎重解散公司原則。此為公司的生存權與發展權原則的延伸,《民法典》對該原則語焉不詳。法院和仲裁機構在裁判公司解散、破產及設立無效案件時應避免少解散或不解散公司。其四,堅持商業模式的公平性和包容性原則。裁判者既要善於從合同法角度裁判合同糾紛,更要善於從公司法角度關注時刻都在滋生無效合同的商業模式本身的合法性和可持續性。其五,促進公司的三重營利性原則。《民法典》第76條第1款僅涉及公司層面的營利性和股東層面的營利性,而忽略了公司高管尤其是職業經理人的營利性,尤其是對股權激勵計劃的制度需求。這一認識盲區和制度設計缺陷只能由《公司法》予以彌補。其六,弘揚股權文化原則。股權文化有六大內涵:一是股東主權,二是股東平等,三是關懷弱者,四是股東民主,五是股東誠信,六是多贏共享。其七,鼓勵公司社會責任原則。狹義的綠色原則僅指保護環境,節約資源。而廣義的綠色原則還包括社會責任原則。其八,構建新型親清政商關系原則。為拓寬公司自治空間,必須構建新型親清政商關系,深化「放管服」改革。
四、優先適用《公司法》的其他情形
當《公司法》和《民法典》的規定詳略不同、但不相抵觸時,亦應優先適用《公司法》。首先,股東會運行優先適用《公司法》。《民法典》80條是對《公司法》37條所列11項股東會職權的簡要提煉。至於股東會的召集和表決等程序性規則,必須遵守《公司法》的詳細規定。其次,董事會運行優先適用《公司法》。《民法典》81條來源於《公司法》第46條和《公司法》第13條。但《公司法》第13條對法定代表人的確定過於僵硬,改革實踐已突破這一僵化條文。其三,監事會運行優先適用《公司法》。《民法典》第82條是對《公司法》第53條所列監事會職權的簡述,該條款並未把監督機構確定為法定必設機構。新《公司法》的修改應特別留意《民法典》的態度。其四,股東濫用權利的侵權責任包括揭開公司面紗的構成要件應優先適用《公司法》。追究股東濫用權利的侵權責任的配套制度均在《公司法》之中,《公司法》自應優先適用。其五,關聯交易損害賠償責任優先適用《公司法》。鑒於控制股東、實際控制人、高級管理人員和關聯關系的法律定義在《公司法》第216條,鑒於《公司法司法解釋(五)》細化了《公司法》第21條,關聯交易損害賠償責任應從《公司法》中挖掘制度資源。其六,公司法具有對非公司法人的制度外援功能。原則上,《民法典》處於一般法的地位,具有補充適用的功能。但在例外情況下,例如《民法典》第71條,公司法具有補充(參照)適用功能。其七,《民法典》對公司外的法人無規定或規定不明時,也可參照適用《公司法》,但不得悖於公序良俗和系爭法人類型的本質屬性。參照適用的前提條件有二:一是竭盡系爭法人類型的特別規則和法人的一般規則後仍然存在立法失靈或盲區;二是參酌適用《公司法》,但不得悖於公序良俗和系爭法人的本質特徵。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第一條 為了規范公司的組織和行為,保護公司、股東和債權人的合法權益,維護社會經濟秩序,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制定本法。

② 企業法與公司法的區別是什麼

1、投資主體區別:

公司法所指的投資主體應該包括除上述所提及的中國組織,具有中國國籍的自然人,還包括外國的組織和非中國公民的自然人。公司法所規范調整的投資主體是廣義上的投資者,沒有國界之分。因為企業法是特別法,那麼它所規范調整的投資主體可能是公司法所規范或調整的一部分。

合夥人企業是指依照中國的有關法律由合夥人投資的企業。東道國提供的土地、廠房、及其他基礎設施、部分原材料等,按商定價格收匯,不參與投資。合夥人企業法所調整或規范的投資對象是合夥人,不包括中國的投資者,也不包括外國的企業或其他經濟組織在中國境內手型的分支機構。

2、組織形式區別:

公司法明確規定了公司的組織形式,就是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兩種類型,沒有其他類型。

企業法則沒有具體規定企業的組織形式,他可以依據公司法的規定成立有限責任公司或李碼股份有限公司,還可以成為其他的企業形式比如說是合夥等。

3、資金制度區別:

公司法規定投資者既可以用貨幣,實物,也可以用業產權、非專利技術、土地使用權作價出資。

企業法沒有明確規定可用土地使用權出資,原因在於中國的土地國有制度,投資者在還不便於取得土地使用權,或其他因素影響了立法者。、

(2)公司法的來源擴展閱讀

公司法和企業法的聯系:

合夥企業是契約式企業,有限公司是股權式企業。我國《合夥企業法》規定,合夥企業是由各合夥畢擾猜人依法訂立合夥協議,共同出資,合夥經營,共享收益,共擔風險,並承擔無限連帶責任的企業。

合夥協議是合夥人享受權利和承擔義務的依據,合夥人的出資方式、數額和期限,合夥人分配利潤和分擔虧損的辦法,合夥企業的事務執行、解散和清算等問題都按照依法訂立的合夥協議來操作。

《公司法》規定,有限公司股東按照比例出資,以其出資額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並且按照投入公司的資本額享有所有者的資產受益、重大決策和選擇管理者等權利。

其次,合夥企業不具有法人資格,有限公司具有法人資格,這是合夥企業和公司的最主要的區別。這一區別有兩重意義,第一說明合夥企業只具有相對獨立的人格,有限公司具有絕對獨立的人格。

③ 公司法和公司章程有什麼區別

一、性質不同

1、公司法:是為了規范公司的組織和行為而制定的法律。

2、公回司章程:是答指公司依法制定的、規定公司名稱、住所、經營范圍、經營管理制度等重大事項的基本文件。

二、作用不同

1、公司法:保護公司、股東和債權人的合法權益,維護社會經濟秩序。

2、公司章程:確定公司權利、義務關系的基本法律文件;公司對外進行經營交往的基本法律依據;是公司的自治規范。

三、特點不同

1、公司法:1993年12月29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五次會議通過。

2、公司章程:公司章程具有法定性、真實性、自治性和公開性的基本特徵。

④ 各國公司法發展情況

一.美國的公司立法
1.美國各州的公司法
按照美國憲法規定,有關公司的立法屬於各州的許可權范圍,所以各州各自分別立法,每個州都有自己的公司法,而沒有聯邦統一的公司法。美國的公司法以成文法為主,成文法又以州法為主。當然,美國各州以及聯邦法院在解釋成文法的過程中,又分別積累了大量的案例,形成了各州及聯邦法院的"案例法"。
現在美國各州有關公司的立法雖然不完全統一,但差別不是很大。由於特拉華州公司法(Delaware Corporate Law)規定比較靈活,設立程序簡單方便,很多州外的公司以及外國的公司往往選用該州的公司法登記注冊。據統計,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中有1/3以上是在特拉華州注冊的,所以該州享有美國的"公司天堂"的美譽,其立法機構和最高法院也就成為了美國現代公司法的主要來源和權威。現在,紐約州的最高法院和州公司法也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
2.聯邦公司成文法
美國聯邦沒有統一的公司法,而只是由國會通過的有關公司的成文法,主要是兩個方面:
一是反托拉斯法和反不公平競爭法。托拉斯(trust)原意是指信託,通俗地說,信託就是將財產交給別人代管。19世紀末,信託被一些大財團用來作為實行壟斷的工具。例如,1879年,洛克非勒成立的"標准石油"(standard oil)公司,為了擠垮競爭對手,用各種手段把美國90%的煉油實施集中於一個由9個受託人組成的信託,形成了美國石油工業的托拉斯。各種大企業聯合的托拉斯,由於其形成的市場勢力和採用的競爭手段,一方面侵害了農民和工人的利益,另一方面也殘酷無情地擠垮了大量同業中的中小企業。對此,以美國西部的農民為中心,掀起了全國范圍的反托拉斯運動。迫於公眾壓力,美國國會接受了參議員謝爾曼的提案,l890年制定了《反對不法限制和壟斷,保護交易和通商的法律》,即所謂的《謝爾曼法》,並於1903年在司法部內設立了獨立的反托拉斯司。但由於該法規定的模糊性,政府和法院的消極態度,使《謝爾曼法》在初期的適用成為一紙空文,美國許多大工業托拉斯實際上正是在該法頒布以後發展起來的。 在社會輿論的強大壓力下,為了彌補《謝爾曼法》的缺陷,1914年又頒布了《克萊頓法》和《聯邦貿易委員會法》。《克萊頓法》明確並增加了反托拉斯的規定,《聯邦貿易委員會法》則規定了不正當競爭為非法,設立聯邦貿易委員會來執行反托拉斯法。這兩項法律通過後,由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和二十年代經濟一度的繁榮,反托拉斯法在當時並未得到執行,一直到三十年代羅斯福新政時,在美國最高法院宣布促進壟斷和管理經濟的全國工業復興法違憲之後,政府才轉變態度,發動了一場大規模的反托拉斯運動。
二是證券發行和交易法。20世紀30年代的經濟危機造成許多公司和金融機構倒閉,導致美國金融和證券市場陷入混亂。為了整頓股票市場,美國聯邦政府通過了"1933年證券法"和"1934年證券交易法"。

3.示範商業公司法(model business corporation act)
為了使各州相同對象的立法能夠統一,美國的一些法律機構擬訂了相關方面的示範法供各州議會參考。如果有若干州採用,就改為統一法,如統一商法典、統一合夥法等。美國全國律師委員會1950年起草,並於1984年修訂了美國《示範商業公司法》(下稱《示範公司法》),它本身沒有法律約束力,但它對各州《公司法》的制定影響很大。
二.英國的公司法
英國是資本主義經濟發展最早的國家,也是股份公司出現最早的國家之一。1600年成立的英國東印度公司就是股份公司的典型代表。英國的公司法主要採取了成文法的形式,同時輔之以判例原則。英國最早的公司立法可以追溯到1835年頒布的《貿易公司法)(The Trading companies Act of 1835);1844年英國頒布了《合股公司法}(The Joint stock companies Act 1844);1855年為了刺激私人投資,制定了《有限責任法》(The Limited Liability Act 1855)。1862年英國又制定了新《公司法》(The company Act),1908年制定了統一的《公司法)。英國的公司法經常修改,新公司法通過後,原有的公司法就失效了。英國最有影響的是1948年頒布的《公司法》,1961年、1967年、1970年、1976年和1980年分別通過了對1948年公司法的修正案,1989年又對公司法作了最新的修改。
此外,1963年頒布的《股份轉讓法》、1958年通過的《防止欺詐(投資)法)、1949年頒布的《公司清理規則》以及其他法律中有關公司的規定。1890年通過的《合夥法》和 1907年通過的《有限合夥法》主要是調整普通合夥和有限合夥,即大陸法系國家公司法調整的無限公司和兩合公司。
英國公司法的特點之一是英國公司法主要調整有限責任公司與股份有限公司,調整的范圍較廣泛包括證券及破產等內容;特點之二是比較靈活、自由。英國的公司法沒有規定公司資本的最低限額,沒有規定法定公積金制度等;特點之三是具有多邊性,公司法隨著經濟的發展需要而不斷修改,特別是現在進一步修改而與歐盟大陸法系國家的公司制度相統一。
三.法國的公司法
法國1807年的商法典第一編第三章設有關於公司的規定,其中分為人的公司和物的公司。後者因經濟發展的影響而作了較多的修改,並頒布了單行法作為補充。最重要的是1866年公司立法,對股份有限公司的法規大幅修改。1966年戴高樂執政時,法國從新制定了一部全面規定各種公司形式的完整的、統一的公司法,即《商事公司法》。
四.德國的公司法
德國是民商分立制的國家,關於商事組織的規范分別集中《德國民法典》和《德國商法典》中。民法中調整的是社團和合夥的標准模式;商法中調整的是民事合夥的變體,即普通商事合夥(無限公司)、有限合夥(兩合公司)、隱名合夥(隱名公司)、股份公司和股份兩合公司。繼1892年德國頒布了有限責任公司單行法後,商法典中的股份有限公司和股份兩合公司的內容也從商法中分離出來,頒布了《股份及股份兩合公司法》(下稱《股份公司法》)。
五.日本的公司法
在企業組織形式上,日本主要是公司制。公司主要有四種類型:股份有限公司、無限公司、兩合公司、有限責任公司。日本稱股份有限公司為株式會社,把有限責任公司稱為有限會社。關於公司的組織和活動的法律規范最重要的《商法》第2編。戰後,日本受美國的影響,對商法公司篇及有限公司法作了多次修改。但是日本既沒有像法國那樣將公司法從商法分離出來,也沒有像德國那樣將股份法從商法中分離出來,而拘泥於商法的體系與條文,所以商法公司篇的條數和內容都比較凌亂。此外,日本還公布實施了《有限公司法》、《商法特例法》、《商業登記法》、《附擔保公司債信託法》、《公司更生法》等。
六.我國的公司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於1993年12月29日八屆人大五次會議通過,並於1994年7月1日正式施行。這標志我國企業立法體系打破舊體制下按所有制和行業立法的傳統模式,注重市場經濟發展中所有制主體多元化的現實,借鑒國際規范,建立起按企業的組織形式和法律形態立法的新體系。
《公司法》共有十一章230條條文,分別是第一章總則,第二章有限責任公司的設立和組織機構,第三章股份有限公司的設立和組織機構,第四章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發行和轉讓,第五章公司債券,第六章公司財務、會計,第七章公司合並、分立,第八章公司破產、解散和清算,第九章外國公司的分支機構,第十章法律責任,第十一章附則。在公司法中有限責任公司與股份有限公司兩種公司分別規范,實際上其中較多條款是重復的。本教材中沒有分開討論兩種公司的形式。
《公司法》從法律上確立了我國現代企業制度的基本框架,明確產權界定,強調公司經營自主,企業擺脫政府行政部門的干預,國家只對企業進行宏觀調控和監督。該法還明確規定公司內部建立責任、權力分明的激勵和約束相結合的機制,即建立股東大會、董事會和監事會這種現代公司治理結構;另外還有關於發行股票和公司債券、股份有限公司上市的、公司解散和結算等規定。其中也有根據我國長期以來國有企業佔主導地位而制定的國有獨資有限責任公司的特別規定。
隨著市場經濟的逐步形成,《公司法》的部分條款已不能適應新的情況。1999年12月25日召開的九屆人大十三次會議對《公司法》進行了第一次修改,但由於當時條件所限,僅是局部微調。這次修改主要涉及兩個方面:增加了國有獨資公司設立監事會的規定;增加了支持高新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的發展。近來,《公司法》的進一步修改正在醞釀之中。

⑤ 公司法和證券法是什麼時候頒布的

公司法是1993年12月29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五次會議通過後頒布版的。證券法是1998年12月29日第九屆全權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六次會議通過後頒布的。

公司法是規范所有公司的法律,證券法則是規范所有有價證券交易的法律,公司上市發行股票或者發行債券這種有價證券以及投資資本市場,就要受到證券法的監管,另外經營證券相關業務的公司(證券公司、投資公司、基金公司)則要受到公司法的監管。

(5)公司法的來源擴展閱讀

公司法與證券法的關系 ,從立法背景來看,公司法是規范公司的組織與活動的法律,證券法是對公司法的一個調整,從立法宗旨來看,兩者都把保護債權人的利益作為主要宗旨,從調整范圍來看,公司法的調整對象包括非公開發行的有價證券。

公司法和證券法相互補充,相互協調,從法律實踐來看,證券法規定了證券公司的責任,從而保護投資者利益,公司法除了規定責任外,還專門制定了保護股東利益的保障的條款,二者的立法意圖,殊途同歸。

⑥ 《公司法》《民法典》《企業破產法》屬於哪一法律淵源

都不屬於。我國社會主義法律淵源有憲法、法律、最高國家行政機關的行政法規和法規性文件、最高國家行政機關的行政法規和法規性文件、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特別行政區的規范性法律文件、國際條約。法律淵源即法律的來源,是指國家機關、公民和社會組織為尋求行為的根據而獲得具體法律的來源,有時簡稱法源。

⑦ 什麼是公司法

公司法,是為了規范公司的組織和行為,保護公司、股東和債權人的合法權益,維護社會經濟秩序,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而制定的法律。說的簡單些,《公司法》就是規定各類公司的設立、活動、解散及其他對外關系的法律。

我國的《公司法》是經1993年12月29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五次會議通過生效的,在1999年、2004年、 2005年進行過修正,現行版本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於2013年12月28日發布。

除《公司法》之外,為了正確適用《公司法》和彌補《公司法》相關規定之不足,最高人民法院還陸續發布了《公司法》司法解釋一、二、三、四等共四部司法解釋。

(7)公司法的來源擴展閱讀:

《公司法》共十三章,分別是:

一、總則;

二、有限責任公司的設立和組織機構;

三、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權轉讓;

四、股份有限公司的設立和組織機構;

五、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發行和轉讓;

六、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的資格和義務;

七、公司債券;八、公司財務、會計;

九、公司合並、分立、增資、減資;

十、公司解散和清算;

十一、外國公司的分支機構;

十二、法律責任;

十三、附則。

⑧ 公司法還有效嗎

公司法還有效。公司法是為了規范公司的組織和行為,保護公司、股東和債權人的合法權益,維護社會經濟秩序,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而制定的。公司法中未被民法典廢止的法律條款的法律效力不受影響,如遇沖突的,依法按照法律規范之間沖突的原則處理。
公司法的作用如下:
1、公司法是隨著公司的產生和發展逐漸形成和完善的,對公司的健康發展有著巨大的推動作用。
2、確立合同的行為規則。公司法把公司活動納入法制的軌道,規定了公司的財產制度和經營活動原則,規定公司必須健全其財務、會計制度,並向社會公開其有關的財產狀況,這就使國家和公眾能夠及時、准確地了解公司承擔債務和責任的能力,保證交易活動的安全。
3、確定股東的權利和義務。公司資本是公司成立和運轉的「命脈」,而股東是公司資本的出資者或其股份持有人,雖然他們無法直接參與公司的經營管理活動,但應該成為公司一切權力的來源。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一條
為了規范公司的組織和行為,保護公司、股東和債權人的合法權益,維護社會經濟秩序,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制定本法。
第二條
本法所稱公司是指依照本法在中國境內設立的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熱點內容
法院訴訟費發票 發布:2024-12-22 22:58:22 瀏覽:189
法院判決離婚的標准 發布:2024-12-22 20:50:42 瀏覽:546
由法院 發布:2024-12-22 19:37:59 瀏覽:940
中央十二社會與法重播時間 發布:2024-12-22 19:33:12 瀏覽:333
法碩轉考法學 發布:2024-12-22 18:17:45 瀏覽:407
山東法官員額最新消息 發布:2024-12-22 18:15:48 瀏覽:758
執行分公司的法律依據 發布:2024-12-22 17:58:30 瀏覽:201
法律法規宣傳材料 發布:2024-12-22 17:30:52 瀏覽:941
國家會計行政法規有哪些 發布:2024-12-22 17:09:23 瀏覽:340
平陰趙律師 發布:2024-12-22 16:44:40 瀏覽: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