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一商法的由來

一商法的由來

發布時間: 2024-11-13 21:59:05

經濟法的由來

「經濟法」這個概念是法國空想社會主義者摩萊里在1755年出版的《版自然法典》一書權中首先提出的。進入20世紀以後,德國學者開始使用「經濟法」這一概念來概括資本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國家干預經濟的法律現象。後來,德國經濟法理論研究成果不斷被介紹到其他國家並付之實踐。我國自1978年底提出加強經濟立法以來,法學界對「經濟法」進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經過20多年的研究,基本上肯定了經濟法在我國法律體系中的地位,取得了很多理論成果,為我國的經濟立法作出了重要貢獻。但時至今日,國內外對「經濟法的本質」是什麼,卻眾說紛紜。世界各國及我國經濟法的實態,如同比利時法學家C·德馬爾莫爾所說的那樣,「取一個調酒器,放進一份商法;用社會法色素使之上色,加進大量的稅法和行政法;用一小撮民法調味,撒上大量的社會學和政治經濟學;隨意搖晃,然後作為冷飲,並為這種法律飲料取名經濟法」

⑵ 實行民商合一的主要立法依據是什麼

早在古代羅馬時期就存在公法與私法的劃分。我們通常意義上所指的羅馬法是指羅馬私法,羅馬私法是羅馬法最為光輝閃耀的部分。但當時的羅馬法學家並沒有對這一公私法劃分作系統化解釋,只是企圖把公共團體及其財產關系的法律與私人及其家庭方面的法律做出區別。現代法學一般認為,凡涉及到公共權利、公共關系、公共利益和上下服從關系、管理關系、強制關系的法,即為公法;而凡屬個人利益、個人權利、自由選擇、平權關系的法即為私法。[1]

一、論題的開始:關於民商合一與民商分立之論爭

商事法與民法,同為規律人民社會經濟生活之法律,同屬私法,惟其性質,則有差異。一般言之,民法系就一般私法上行為而為規定,商事法則為關於商事之特別規定。[2]於是,關於民商事立法立法體制,則有民商合一與民商分立之立法體制。所謂民商合一,即將民事商事統一立法,不設民商之區別,關於商事之規定,或編入民法法典之中,或以單行法規頒行之;民商合一立法體制為瑞士1911年首創,然後擴展到義大利、蘇俄、土耳其、泰國等一些國家。所謂民商分立,即將民事商事分別立法與民法典之外,再制定商法法典,使民法法典與商法法典各自獨立存在。[3]法國1807年最早採用了民商分立制。在法典化國家中,目前採用民商分立體制的國家還有荷蘭、德國、日本、比利時、盧森堡、西班牙、葡萄牙以及斯堪的納維亞各國和拉丁美洲的一些國家共計40多個。

民商合一與民商分立的爭論,由來已久,至今未息。各自持有一定的立法依據。支持民商合一的依據是:(1)作為傳統商法調整對象的商事關系或商事活動,不外乎債權債務行為,這些內容完全可以規定在民法債篇中,沒有必要另外製定商法典。(2)現代社會商業職能與生產職能逐步融合,導致了立法上民事法律行為與商事行為難以區分,民法關於商品經營的一般准則,完全可適用於商事行為。(3)另外製定商法典對商事關系和商事行為進行特別保護,有可能會偏袒商人利益,有悖於公平保護當事人這一民事立法的根本宗旨。(4)民商分立又人為割裂同一法律關系之嫌,既有害於私法體系的統一性,也不利於私法理論的深入發展。

贊成民商分立的主要觀點是:(1)商法以商人及其活動作為其調整內容,商事活動不同於民事活動,完全以營利為目的,注重行為的迅捷性,民商分立便於對商人利益進行傾斜保護。(2)商事立法重在進步,民事立法則重在穩定,實行民商分立便於在保持民法基本體例不變的情況下,隨時依據日新月異的經濟變化情況對商事立法進行修改。(3)商法具有明顯的國際性趨向,自治和開放是其顯著特點,而民法則既有較強的民族性和地域性。(4)民法的適用具有普遍性,而商法的適用則具有特定性。(5)民事糾紛的處理基本上有賴於訴訟手段,而在商事糾紛的處理中,商事仲裁或民商仲裁則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產生民商合一與民商分立,究其原因,應先對民法與商法的特徵做一比較,首當其沖的就是民法、商法調整對象的相互融合,然後,商法中許多制度建立於現代市民社會之民法基礎之上,二者是在調整手段上有相同之處的私法,有相同的制度觀念基礎,並在訴訟制度上通用民事訴訟法,民法與商法在一定程度上是統一的。在相異的方面,商法是以商事關系為調整對象,奉行著一些不適用於傳統民法的諸如等價有償、營利性等原則,在動態性發展中呈現國際化趨向,採取多種責任制度並存的兼具公私法特點的法律部門,另外,商法還有像票據無因性、證券市場信息披露等一些不同於傳統民法的制度。這些凸現了民法與商法的鮮明區別。

由此可知,民商合一與民商分立的產生幾乎成為一種歷史的必然,因為它們之間由於其性質特點,存在著一種既可以分離,又可以結合的若即若離、若隱若現的聯系。[5]

二、論題的延續:反對民商分立,也批駁民商合一

當我們換一個視角,從民商法產生的社會原因來審視時,我們也許會有一個更新的認識。我們先上溯到羅馬時代。羅馬人創造了一個可與當時羅馬帝國的版圖相媲美的龐大的羅馬私法體系,其中的物權、債權是兩個無所不包的概念。即使在今天,仍有人試圖將公司財產權、信託財產權利等納入到物權或者債權的概念中去,到德國民法典制定時,德國人更是超越其前人,其所發明的像法律行為這樣高度抽象的概念,幾乎可以包容宇宙間任何性質的行為和交易關系。[6]因此,對民商合一與民商分立的爭論,我們也可以考慮用一個有包容性的概念來解決問題,這就是私法。

羅馬法是簡單商品經濟條件的產物,其物權、債權制度相當簡單,法人制度遠未成就,[7]基於商品經濟這一經濟基礎而產生的民法成為私法的開山之作,歷史的車輪駛向近代,工業革命的轟鳴,拉開了市場經濟的序幕,基於市場經濟——社會化的商品經濟之上形成了迅速發展的商事法,它脫胎於民法體系,又有著一系列嶄新於傳統民法的特徵,諸如營利性、技術性、公私混合性等。私法的新領域誕生了。民法與商法並列存在的私法二元結構初步形成。

[8]那麼,這是不是意味著必須制定商法典,實行民商分立的立法模式呢?未必。在民商分立之國,都有自己的商法典,但無論是以商行為觀念為基礎而制定的商法典,如法國,還是以商人觀念為立法基礎而制定的商法典,如德國,都和民法典大量重復,這些商法典的總則並不能貫穿各商事法規之全體,使得在實際實踐中不斷適用民法典的規定,從而模糊了民商分立的界限。而且,各國商法的內容極不一致,商法並無統一的體系,也沒有制定商法典之必要。商法雖有其獨立的調整對象,但各種商事法律自成體系,難以抽象出是用於各種商事關系的一般性規定(即總則)。[9]針對我國之情況,中華法律史上不存在「商人」和「商行為」之類的法律概念,況當今社會,我國人人平等之理念未為牢固,這是一個缺乏民法文化的國度,在現實中把企業和公民分為商人和非商人,把商品經濟活動分為民事行為和商事行為,易造成許多概念上的混亂,[10]在「泛商化」成為潮流情況下,尤不適合[11]。植根於我國先天不足、後天營養不良的商品經濟生活的商事法規,它們本身沒有一個完整的自己的體系,強行使之體系化,使我經濟社會陡生消化不良之結果,傷及法律權威,乃不顧我國國情的幼稚做法。而且將公司、票據、海商、保險、破產等各種變化更新速度不一的商事法規置身於同一部商法典之下,必將導致此商法典高度頻繁的修改,從而使其中發展速度相對較慢的商事法規的穩定性處於難堪的地位,不利於商事活動在商事法律的規制下的正常運行。民法體系之穩定性雖強於商法,又有債法、知識產權法等發展較快的部門。這些部門在此法律環境下亦將地位尷尬。因此,民商分立之立法模式不可取,在現今我國尤甚。
可是筆者亦不主張民商合一立法體制,一部分依據是如第一部分所述之民商分立之立法依據,如(3)(5)點。另外,民法的本質是人法,其基本目標和價值取向是對私權的保護和人性的關懷,而目的的營利性、主體的商人性、行為的交易性構成了商事關系的內在特質。民法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形成了一套相對於商法更為嚴密的概念和體系,其學說和理論可以擴張適用於任何一個新出現的財產關系,商法的興起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商法規范雖不少直接或間接導源於民法的原則、精神甚或制度,但它們更能體現和適應現代商品經濟的特徵和要求,而且民法保證民風善良的宗旨與商法保證「以利為先」的宗旨之間具有一定的沖突性。在商事關系高度發展的今天,再讓商法回歸於民法,只會導致民法的變異和商法的墮落,是法制建設的一種倒退。[12]故民商合一說為本文所不取。

⑶ 美國關於電子商務和物流的法律都有什麼

美國方面
為了使電子商務在法律的保護和規范下健康發展,美國早在90年代中期就開始了有關電子商務的立法准備工作。由於美國是聯邦制國家,聯邦和州兩級均有立法權。雖然美國國會有權規范跨州的商貿活動,但是傳統上交易法的規則(尤其是《合同法》)一直屬於各州立法的范圍。為了避免各州立法之間的沖突和矛盾過大,影響正常的商業活動,美國法研究所等聯邦的政策咨詢機構制訂了一套交易法規則,作為協調各州合同法的模範法,推薦各州逐漸將這一套法律規則制訂在本州的法律中。在這些模範法中,最成功的一部就是《統一商法典》(UCC)。該法的目的就是簡化、澄清和修訂美國調整商業交易的法律,通過習慣、慣例、協議來發展商業規范,以及促進各州法律之間的統一。美國各州都已經採用了《統一商法典》的內容,但又結合本州情況稍加修改。
由於電子商務的發展呈現出與傳統的商貿活動不同的特點,因此《統一商法典》在電子商務領域已顯過時。為此,美國法研究所等機構於幾年前著手修訂《統一商法典》,在其中增加有關調整電子商務的法律規則的內容,這就是所謂《統一商法典》第2條B項(UCC Article 2B)的由來。在草擬的《統一商法典》第2條B項的基礎上形成了1999年7月公布的《統一計算機信息交易法》(VCITA) .《統一計算機信息交易法》與《統一商法典》一樣屬於模範法的性質,並沒有直接的法律效力,其能否轉化為生效法律取決於各州是否通過立法途徑對其予以採納。從法律效力上看,美國的《統一計算機信息交易法》與歐盟的《電子商務指令》不同。《歐盟電子商務指令》一頒布就對成員國具有了約束力,所有成員國都須在18個月內將其貫徹到國內。然而,美國各州並沒有義務必須採納《統一計算機信息交易法》,因此要等到全美50個州都按照自己的立法進程採納該法,可能還需較長的時間。但是,美國聯邦政府正積極推動電子商務方面的法,2000年6月30日美國總統簽署了《電子簽名法》,為在商貿活動中使用電子文件和電子簽名掃清了法律障礙。美國《統一計算機信息交易法》的主要內容如下:
主要適用於創作或發行計算機軟體、多媒體及交互性產品、計算機數據以及在線信息發行等交易,不適用於有關印刷出版的書籍、報紙、雜志等的交易。例如亞馬遜網上書店通過網路向全球出售書籍,雖然也可以被看作是版權貿易,但是因其交易的是有形商品,所以不包括在計算機信息交易法的適用范圍之內。《統一計算機信息交易法》主要調整的是無形財產貿易,更確切地說是包括版權、專利權、集成電路權、商標權、商業秘密權、公開形象權等在內的知識產權貿易。這說明,美國己經充分意識到知識產權貿易非常適宜電子商務的環境,其全部交易過程都能夠在計算機網路上直接完成,不涉及網下的物流配送問題,因此知識產權貿易必將在電子商務占據主要的位置,其重要性甚至將超過有形財產的貿易。
在計算機信息交易合同的成立和效力方面,《統一計算機信息交易法》針對電子商務的特點,引入了「電子代理人」這一非常重要的概念,正式承認了藉助網路自動訂立的合同的有效性。電子代理人是指在沒有人檢查的情況下,獨立採取某種措施或者對某個電子信息或者履行作出反應的某個計算機程序、電子的或其他的自動手段。電子代理人的出現使合同的締結過程可以在無人控制的情況下自動完成。《統一計算機信息交易法》規定,合同可以通過雙方電子代理人的交互作用而形成,也可以通過電子代理人和自然人之間的交互作用而形成。電子代理人的要約和承諾行為可以導致一個有約束力的合力產生。在自然人與電子代理人的締結過程中,自然人應當以作出聲明或者行為的方式表示其同意締結的意識。例如,當申請注冊免費電子郵件地址的用戶,登錄到電子郵箱提供者的網頁上,要求注冊電子郵件地址時,網頁會出示一份很長的格式合同,詳細規定了用戶使用電子郵件的條件和要求,最後則是一個很大的表示同意(I agree)的圖標,如果用戶點擊了這一圖標,就表示同意注冊電子郵件的全部合同條件,並將這一同意的意思表示發送給對方的電子代理人,用戶與電子郵箱提供者之間的合同就成立了。
在根據格式許可合同方面,《統一計算機信息交易法》的規定,格式許可合同是指用於大規模市場交易的標准許可合同,包括消費者合同及其他適用於最終用戶的許可合同。計算機信息的提供者擬定的這類合同面向廣大公眾,基於基本相同的條款提供基本相同的信息。這類合同的最大特點就在於具有非協商性,一方提供了格式條款之後,對方要麼全部接受,要麼全部拒絕,沒有討價還價的餘地。由於網路上的計算機信息交易大量採用自動的格式許可合同的形式,因此為了保護格式合同相對人(即用戶和消費者)的利益,《統一計算機信息交易法》對這種合同的約束力作出了專門的規定。《統一計算機信息交易法》規定,格式許可合同的對方當事人只有在對合同條款表示同意的情況下,才受合同約束。如果有些格式條款不易為人所察覺(例如字體過小,含義模糊),或者相互沖突,則不對格式合同的相對人具有約束力。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格式合同的相對人己經付了款,支付有關費用或者遭受了損失,格式合同的提供方應當予以合同補償。
此外,由於網路上的交易活動從締約到履行基本上是自動完成的,有些不法之徒便借機從事違法或欺詐活動。因此《統一計算機信息交易法》規定計算機信息的提供者對其提供的計算機信息負有擔保的義務,即擔保其提供的計算機信息不侵害任何第三方的權利,在許可期間被許可人的利益不會因為任何第三方對計算機信息主張權利而受到損害。具體而言,計算機信息提供者應當擔保其許可的專利權或其他知識產權在其所屬國的領域內是合法、有效的。如果計算機信息提供者不想承擔擔保義務,它必須向接受者作出清楚的說明。例如,在計算機信息的網上自動交易中,標明在您享用信息之時,如受到干擾,提供者不承擔擔保責任。當然,一旦計算機信息提供者不承擔擔保義務,其信息的市場價值就降低了。
總之,美國《統一計算機信息交易法》為美國網上計算機信息交易提供了基本的法律規范。美國國內曾經在是否需要對電子商務立法這一點上進行過激烈的爭論。有人認為,對電子商務立法就是對其發展的束縛,但是多數人認為,立法的根本目的不是約束電子商務,而是保障電子商務的發展,讓所有的交易者能夠預見其交易行為的法律後果,使合法的交易行為得到法律的保護。因此,盡管《統一計算機信息交易法》有不足之處,例如美國學術界和實務界很多人指責該法對消費者權益保護不利,過於偏坦商業組織的利益,但是該法仍然將美國電子商務立法推進了一大步。美國各州正在積極採納該法。《統一計算機信息交易法》最終會成為調整美國電子商務的基本法。

⑷ 商事糾紛包括什麼案由

商事案件簡單來說就是指適用民商法的相關案例,在實踐中,商事案件也是很常見的,對於協商不能解決的,可以通過向人民法院起訴來處理的,在起訴時需要弄清楚案件的案由,那麼,商事案件案由有哪些?下面就跟著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一、商事案件案由有哪些
商事案件包括的案由:從一級案由來看分為物權糾紛,合同、無因管理、不當得利糾紛,與公司、證券、保險、票據等有關的民事糾紛,適用特殊程序案件案由等。商事案件是指適用於商法的案件,是關於商人的公民和公司的案件,像買賣這樣的商業貿易活動的糾紛案件。是不穩定以及多變的。
二、什麼是商事案件
民商事案件就是適用民商事法律的案件。民商事法律包括民法和商法。民法是調整作為民事主題的自然人、法人及其他非法人組織之間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商法,是指以商事關系為調整對象的法律規范的總稱。我國沒有形式的商法,但存在實質的商法,主要表現為大量的商事單行法,公司法、證券法、票據法、保險法等。簡單而言,民法是一般法,商法是特別法,民法對商法具有領導指導的意義,而商法對民法具有補充、變更、限制的作用。
三、商事案件和民事案件的區別
第一,民事和商事活動在主體方面存在一定區別。民事法律主要是調整公民之間關系的規范,因此所有公民都可能成為民事法律關系的主體。但商法則不然,它是調整作為商人的那一部分公民之間或那一部分公民與公司以及公司之間的規范,因此,並非所有公民都可成為商法關系的主體。這就意味著,民一庭的法官與民二庭的法官有可能面臨的是性質不同的當事人。
第二,商事和民事活動在客體方面也存在一定區別。商法所調整的對象顯然與民法不同。具體說,前者調整的對象主要是象買賣這樣的貿易活動,權利義務標的一般是商品;而後者則是所有涉及人身關系、財產關系、權利或其他利益的行為或活動。這就意味著,民一庭的法官與民二庭的法官所處里的糾紛是性質不同的事務。
第三,商法與民法所調整的范圍有所區別。商法的調整范圍復雜多樣,通常包括公司、票據、保險、破產等特別的商事領域,而各個領域都有其很強的特殊性和技術性,調整的手法和方式很不一樣;民法則基本是圍繞著人身關系和一般的非人身財產關系來進行調整。因此,民一庭的法官與民二庭的法官要適用性質不同的法律,適應不同領域的特殊性與技術性。
第四,民法來自於根深蒂固的、源遠流長的一般社會生產和生活;而商法則出自於變化多端、隨時發生或更新的商業活動習慣。所以,相對於民法而言,商法是不穩定的、多變的。與此相反,民法則必然在某種程度上保持一定的穩定性,否則就會導致法律安全受到消極影響。而這就意味著,民一庭的法官與民二庭的法官在適用法律時的解釋方法不同,要適用不同的裁判標准。
以上就是為您詳細介紹的關於商事案件案由有哪些的相關內容,商事案件案由有很多,包括物權糾紛、合同糾紛、不當得利糾紛等等,對於商事案件案由不是很了解的,不能確定的,可以咨詢專業的法律人士,若您還有什麼法律疑問,建議咨詢專業律師

⑸ 招投標法屬於行政法嗎

不屬於行政法,屬於民商法。
民商法: 1。強調意思自治。
2、強調對所有市場參與者的平等保護。
3、從微觀和經濟發展所需的動力來看,通過保證自由交易和自由競爭來提高效率來促進人們的利益。
4、重視經濟目標。
5、國際通用性強,強調罩脊全球化。
6、穩定性強的民商法是指調整平等主體之間的財產關系、人身關系和商事關系的法律規范之和。我國目前還沒有比較完整的民法典和商法典,《中華人 民共和國民法通則》作為民商法的基本法律規范,附有其他單行民事和商事法律,包括合同法、知識產權法和婚姻家庭法律規范,以及公司、證券、海商、保險等法律規范。
招標投標活動實質上是達成交易的一種方式,屬物喊滲於私法范疇。由於這種要約和承諾涉及國有資產以及社會公共利益,因此必須從程序上加以規范,從而又帶有公法性質。對這種特殊的要約和承諾就必須在普通必須在普通之外製定一部新的法律予以規范,從某種意義上說,這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立法的由來。因此, 《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是民商法領域中的一部特別法,也是一部程序性很強的部門法。它既涉及私法范疇,也涉及公法范疇。招標投標是一種民事行為,但這種民事行為需要接受行政管理部門的監督,這種監督會產生相應的行政關系。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
第一條 為了規范招標投標活動,保護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和招標投標活動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提高經濟效益,保證項目質量,制定本法。
第六條 依法必須進行招標的滲銀項目,其招標投標活動不受地區或者部門的限制。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違法限制或者排斥本地區、本系統以外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參加投標,不得以任何方式非法干涉招標投標活動。
第七條 招標投標活動及其當事人應當接受依法實施的監督。有關行政監督部門依法對招標投標活動實施監督,依法查處招標投標活動中的違法行為。對招標投標活動的行政監督及有關部門的具體職權劃分,由國務院規定。

熱點內容
法院訴訟費發票 發布:2024-12-22 22:58:22 瀏覽:189
法院判決離婚的標准 發布:2024-12-22 20:50:42 瀏覽:546
由法院 發布:2024-12-22 19:37:59 瀏覽:940
中央十二社會與法重播時間 發布:2024-12-22 19:33:12 瀏覽:333
法碩轉考法學 發布:2024-12-22 18:17:45 瀏覽:407
山東法官員額最新消息 發布:2024-12-22 18:15:48 瀏覽:758
執行分公司的法律依據 發布:2024-12-22 17:58:30 瀏覽:201
法律法規宣傳材料 發布:2024-12-22 17:30:52 瀏覽:941
國家會計行政法規有哪些 發布:2024-12-22 17:09:23 瀏覽:340
平陰趙律師 發布:2024-12-22 16:44:40 瀏覽: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