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總論讀後感
A. 制度是如何形成的讀後感誰有啊謝謝2000字的
我由這本書知道蘇力先生
這是我讀的第一本蘇力先生的書,我當時在達二寒假,帶回家不少書,但真正看下來就這本。
關於法社會學、法經濟學的朦朧的意識從此時開始形成。
對於諸如馬克斯 韋伯 、 迪爾凱姆、福柯、哈耶克等學者的思路也由他的文章的注釋、引用中開始了解。
「地方性知識」「非線性歷史」「知識考古學」等概念也是從他的文章中初見端倪。
蘇力先生的許多文章曾在《讀書》中發表(《讀書》是我本人最喜歡的書評類讀物,我曾經在舊書攤淘到很多,甚至八十年代的紙頁發黃的都有找到)。編輯黃平曾講,《讀書》的選稿標準是"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蘇力先生的文章無疑是合乎他們的品位的。
我一度因為法學教材裡面充斥著大量政治性的內容,痛恨法學的學習,甚至連考試前應付考試而背書都深感惡心.
但是,這本書無疑是洗去了很多我對於法學的誤解與偏見.
大陸的教材的編寫無疑受到了「教育行政體制「上的「不可抗力」的阻撓。而且課程安排上許多法學院將抽象的法理學安排得最早,讓學生難以捉摸。
蘇力先生<法學本科教育的研究與思考>(見<法治及其本土資源> (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1996年10月第一版 蘇力著 ))說,「我建議,從第一學年開始就講授民法總論,第二年開始講授刑法,刑訴和民法,事實上將這些課程作為法律系的基礎理論課,而將諸如法理學,法律史等理論程排在三四年級上.之所以作這種安排,並不是不要或弱化理論,而是因為民法,刑法和訴訟法實際是一切法律的基礎理論」
其實如果這種改革有困難的話,完全可以指定將這類似的法學家的學術隨筆類(再如劉星的《西窗法語》)課外閱讀作業作為彌補法理學枯燥難學的補充。
我倘若早些讀的話,可能浪費的時間會少很多
讀《制度是如何形成的》
這本書匯集了作者這些年發表的部分論文、學術隨筆和讀書筆記。老師一貫的做法是從身邊日常的「俗話、俗語或俗事」出發,分析出令人驚嘆的學術意義來。本書亦是如此,對我們習以為常的一些觀點、看法或認為想當然的東西進行了細致的分析,比如對「法」字與《說文解字》不同的解說,比如對已經意識形態化的「人治」的重新審視,比如對「犯罪嫌疑人」和政治正確的剖析,比如對制度地形成並非平面化而是機緣巧合湊成的觀點等等,這些出人意料又讓人頗為折服的解說,常常讓人耳目一新,掩卷沉思。盡管有時候我不一定同意老師的觀點,但是他對問題的態度、對觀點的論證過程、特別是他獨特的敘述方式,足以讓我們在閱讀的同時感覺到思考的愉悅。讓人感覺「原來文章可以這樣寫,原來理論可以這樣表述,原來我們的周圍還有這么多的理論素材」,盡管有的學者也對此提出了善意的批評(我是在網上了解到的)。
總體的感覺已經說了,下面就來具體的談談一些問題吧:
1、為什麼「朝朝暮暮」——講的是兩性之間的戀愛,婚姻以及性之間的問題,作者在用法律分析的時候,似乎運用較多的社會學方面的知識。我非常同意老師的幾個觀點:一、任何的婚姻制度必須和社會的需求相適應;二任何的婚姻制度,不能由少部分人決定其合理性,而應該考慮到絕大多數人的需要;三、離婚自由並不一定能提高男女的生活幸福指數,四、傳統中國的一些婚姻做法在規制了婦女的「自由」的同時,也規制了(特別是通過社會輿論)規制了男人的行為,從這個角度講其也是一種對女人的保護……
2、我和你深深嵌在這個世界中——老師對黛安娜之死的一些看法。分析了黛安娜之死中媒體和那幾位記者應該承擔的責任,引起人們的反思:為什麼在這個事件中人們沒有關注戴的男友多迪。在蘇力老師看來,其實黛安娜已經被媒體和公眾視為了一種「符號」,而人們之所以關注她超過其他的人並將責任推倒那幾位記者身上在於「當社會遇到某些人們難以接受的突發事件時,社會會尋求替罪羊來調整和鞏固自身」。在現代社會陷入巨大的精神分裂的情況下,黛安娜一方面利用了媒體型塑了自己的形象,另一方面又被其所害,盡管這並不對其死亡起決定性的影響。可怕的是,在現代社會的這種分裂中,我們看到媒體和公眾仍舊會毫不悔改地繼續加深這種分裂,哪怕它是以一種「反省」的方式。
3、罪犯、犯罪嫌疑人和政治正確——我很感興趣的一篇文章,學問和睿智的完美體現。用來一些假設性的事例(詳見P38)告訴我們:有些原則是有特別的適用對象的或者說主要的適用對象的,而且原則的確立時為了杜絕某些錯誤的觀點,所以當我接觸到這些原則的時候,我們應該首先理解這些,切不可將該原則推之四海。語境化的東西不能一般化、普適化,特別是在政治正確的強力下,我們更容易犯這樣的錯誤,如果真的這樣那就是「一種地地道道的語言和思想的暴政」。「任何法律從根本上都是要回應其所在社會的需要,而不是為了邁向某個確定的方向。在這個意義上看,一個發展也許只是一輪新試錯的開始」。
4、制度是如何形成的?——關於馬伯里訴麥迪遜案的故事。先說明一點,該文中老師有一些錯誤,特別是細微的事實上和日期上。瑕不掩瑜,老師的觀點還是很富有哲理的。作者通過馬歇爾訴麥迪遜案的分析,對於制度的發生與形成得出了這樣幾點認識:一、僅僅追求個人的動機或以「道德」來評價歷史和制度的形成是不貼切的,至少是不完整的。因為近代以來,由於對人類理性的力量的過分崇拜,我們如今幾乎習慣於將某個後來人認為良好的制度視為一種正當理性的邏輯展開,視為個別人或少數精英清醒意識和追求的產物,把一個制度同後來者構建起來的關於這一制度的理性論證等同起來;我們不僅日益注重製度設計,而且在設計時,也往往注重所謂的制度的「本質關系」;在考察一個制度時,也習慣於從善良願望出發考察它的純潔、崇高的起源。而一個制度的失敗,也往往歸結於其先天的理論不足或創制者的道德缺陷。然而,制度在發生學上的偉大意義往往是後人回頭展望之際構建起來的,在後來者的總體歷史觀的觀照下和理性塑造下才帶上了神聖的光環;而這種光環常常使得我們不能或不敢以一種經驗性的求知態度來「凝視」(福柯語)它和凝視我們自己。二、制度形成的邏輯並不如同後來學者所構建的那樣是共時性的,而更多是歷時性的。制度的發生、形成和確立都是在時間的流逝中完成的,是在無數人的歷史活動中形成的。三、社會的構成在任何時候都不可能只依賴某一個制度,而需要的是一套相互制約和補充的制度;這些制度不僅包括成文憲法和法律明確規定的,而且可能更重要的是包括了社會中不斷形成、發展、變化的慣例、習慣、道德和風俗這樣一些非正式的制度。四、制度的形成不是理性設計的或具有偶然性時,但也不完全是隨機的,無需任何條件的,而是需要有多種社會的因素,包括有法學家、法律家的職業因素和努力。
5、把道德放在社會生活的合適位置——標題已經充分地說明了老師的觀點。「有過這樣的時代嗎?公眾認為社會道德水準正在提高?」面對這個問題,我是不敢發言的。但我想我還是能明白蘇力老師的意思:在現代社會中,道德可能實際具有的地位,不是我或你認為應該具有的地位。非常認同下面這個觀點:學者的議論往往只是有助於理解問題,而不是解決問題。
6、這里沒有不動產——從西藏的故事講起,說的是法律的移植問題。「不針對法律植入地的實際需要而僅僅根據『外國有的我們也要有』這樣一種簡單邏輯,不僅會浪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移植過來也是白費力氣。最令人可怕的是,這樣的意識形態化的法律移植必定是壓迫人的,一種藉助宏大話語對民眾選擇的剝奪和強迫」。
7、家族的地里構成——充分展現老師思考路徑的一篇文章:「別人想不到的,你就去想;別人不敢做的,你就去嘗試;別人想到了而這樣理解的,你就換一種思路」。「感受有挑戰意味的事實也並不只是為了推翻已有的習慣命題;還是要盡可能尊重以被廣泛接受的命題,盡可能把舊命題納入新的命題中,形成一個更具包容解釋力的理論命題。只有當新舊命題完全無法兼容時,才大膽且果敢地同哪怕是被他人都當作真理的舊命題決絕。學術的目的不是挑戰,也不是反抗,不是提出一個「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因此只能「獨悵然而淚下」的思想和觀點,而在於推進理論的解說力以及這種解說力中蘊涵的(因此是尚未工具化的)更有效率地改造世界的進路、角度、方向和方案」(摘自P90)。
8、法律和科技問題的法理重構——作者向讀者展示的一種法律進化論的觀點,同時表現了作者在科技飛速發展、高度發達情況下,對法律執著的信心。
9、透視中國農村的司法需求——從金桂蘭法官經驗說起的中國司法現實。作者指出:法學界需要關注農村的法律需求,理解農村司法的特點;特別是應注意到:中國是一個各地政治經濟文化發展不平衡的,同時又是在發展和轉型中的大國。我們思考問題,必須針對中國的這些特點、問題和需求來設計改革調整司法制度,而不是教條主義地按照某種法治或司法制度的理念來設計改造司法制度和法官體系。
10、閱讀中國市場經濟中秩序——用形象的比喻指出中國市場經濟的現狀並不是很多人認為的那樣「無序」。中國只是沒有按照「常規」走而已,並不一定就是「出軌」。
在本書的第二編主要講的是「法」的故事,第三編主要是老師的一些書評。應該說老師的想法很多,也很新穎。譬如「法」的解釋問題,不是原來的「平之」,而是「從上而下」,感覺很有說服力。「反思法學的特點」和「法學知識的分類」觸動我的有兩點:一是感受法學知識的「社會大環境」需求和法學知識的三種類型,二是讓我產生一種思考政治學的特點以及其分類的思考,後一問題的答案基本上也和法學差不多,政治哲學是純粹理性的,政治科學則是實踐理性和技藝,前一個問題很復雜,我的看法是政治思想能在一個動盪的社會環境下蓬勃發展,而完美的、合乎規則的政治學則只能在比較寬松的環境內發展。「法律如何信仰」是個嚴肅的問題,我還是同意老師的看法的:能夠為人們所信仰的法律必須是能夠給人們或至少是絕大多數人帶來利益的,而且信仰法律並不是一個只要下決心信仰就能信仰的事件,而是一個過程,或者說是一系列社會活動、經驗、感受之中而達到的「皈依」……
說得很多了,還是大家去讀原書吧!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075ffb01009q9u.html
B. 求龍衛球的民法總論的讀後感
呵呵~~學弟~~龍衛球(中國政法大學副教授)我認為可以這樣寫一 是 關於《民法總論》的一些寫作心得,正標題是「從撤退開始」,採取一個散文式的講述,二是:首先談談我的寫作動機,也是我的研究動機 。 第一個是要為自己的研究打下一個基礎。 我覺得要做一名研究者首先必須要有基礎,這個基礎就是對傳統知識有系統的和有一定深度的積累,我把這個基礎當作自己的一個學術背景來建立。撰寫講義就是積累的一個好辦法。假如有一天我的朋友想要跟我探討、交流或者論戰,他就可以從我的講義裡面找到我的出發點,我無法逃避,不能把自己隱藏起來。我覺得這是做學術所必需的。三是:動機就是想給自己找個家的感覺。學術研究應該有個背景,學術應該在傳承中發展。我覺得做學術的歷史主義態度可能是學術可以真正發展的精髓所在。我總是在學習這樣一種方法,就是歷史主義的方法——向我的前輩學習,向我現在的同行學習。也許我不能經常跟他們交流,但他們的論文和著作我隨時在閱讀,他們的思想已經滲入到我的血液里去了,成為我營養的一部分,所以我必須感謝他們。我覺得哪怕是一個反叛的學術,也應該有它的學術背景和基礎。比如說,德國哲學家海德格爾和福塞爾的學術之間就是這種關系。德國民法學的繁榮和發展我覺得跟他們的歷史主義態度也是分不開的。今天看來,德國民法學就是在一個時代連鎖中延續下來的,積累多多同時新意迭出,一點點創造都不是容易的。曾經有一個外國的學者跟我說,國外的學者在跟中國的學者打交道的時候,經常會感到迷惑,因為他總摸不清中國學者的學術背景,不知道他們的知識徑路是什麼,所以每每想和中國學者爭辯又不知該如何下口。在中國目前整個文化領域,成型的學派是不多的。我覺得能稱得上一個學派的,就要有相對確定的研究方法、相對確定的思想觀點的體系、相對穩定的延續性即有一個現實的傳承人,當然還要有一定數量的經典著作來構成。如果學術不注意這樣的背景,隨心所欲,無從被爭辯,怎麼說都不是一件好事。所以雖然我想做一名研究者,但我現在還絕對不敢像蘇力先生那樣問:我們可以為中國的法學貢獻什麼?他可以問,因為蘇力老師的學術涵養是很深的,他對法學界帶來的沖擊是非常大的,我非常佩服。我現在想做也只敢做的事情是去找自己的背景,去找到家的感覺。所以就要從事整理性的自我寫作,要在民法傳承領域尋找到自己的傳統。在作講義的過程中我發現,資料不是少了而是多了,不是簡單了而是復雜了,這說明我自己的學術能力是極有限的,使我每每不能決定如何去取捨、去抉擇,有如履薄冰之感。所以我最後只能以自己有限的能力作了一個這樣的講義,就相當於建了一個破舊的小屋,家的感覺其實還沒有找到。四是:談一談寫作方法。我欣賞這種闡釋性的方式,就是盡量使用傳統的語言,尊重其他傳統的存在,盡量使知識的敘述變得委婉、有爭辯性。我特別欣賞海德格爾的一句話:「藝術家猶如一條過道,他不是窒息作品,而是解放作品,使作品凸現出來,然後自己隱身其後。」我想這也適用於我們的研究。這個是大概的框架其他的自己發揮吧~~~~祝你順利 給個滿意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