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當前形勢
從大眾角度而言,社會大眾越信任或尊重,司法公信力越高,司法公信是司法的生命力,是人民法院立院之本。加強司法公信力建設,是法院全面實現司法、執法為民宗旨的重要舉措,法院加強對提升司法公信力對策的調查與研究,是法院面臨的一項重要課題。
一、當前人民法院司法公信力不足的現狀分析
導致司法公信力不高的原因,既包括涉案因素也包括案外因素,現象不僅存在於涉訴當事人中,也存在於普通大眾之中。但總體來說,大致呈如下態勢:
(一)漠視法律,偏信私立。當自己的合法權益受到非法侵害時,要運用法律武器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然而在具體實踐中,當糾紛擺在面前,一些人並未選擇法律途徑,而是對私立救濟情有獨鍾。如在我們基層鄉鎮地區,農民間出現糾紛,往往請當地有聲望的人出面說理化解,這還是有些許合理之處,有些村民之間鬧點小矛盾,一喊嗓子家族裡少則上十多則幾十個親戚齊上陣互相叫板,實力弱、人丁少的一方也就服軟息事了。更有甚者,部分群眾面對糾紛,竟想到的是非法組織,找來些痞霸勢力,由他們去討所謂的說法公道,小則威逼恐嚇,大則動粗施暴。為什麼一些群眾面對糾紛,面對侵害,沒有想到來法院定紛止爭,用法律維護正當權益呢?這表現出的是他們對司法的不信任,是司法公信力不足的體現。
(二)不打證據打關系。不少涉案當事人認為要打贏官司,最重要的因素是擁有社會關系是最為重要的,在訴訟過程中,不少當事人表示想過找關系影響法官判決,認為自己不找別人也會找,有些當事人甚至懊惱自己沒能力,苦於自己找不到關系。這些當事人認為案子一旦進入訴訟階段,就得想辦法和辦案法官拉近關系,否則證據再硬也可能會因對方當事人有關系而輸了官司。所以他們不走正常訴訟流程、不走正常舉證說理,而是想辦法請客送禮、人情打點的私下接觸法官,就連處於有利訴訟地位的一方當事人也免不了乘關系、忙人情,希望如此這樣就能使自己勝算更大,這一情況可不僅僅只說明當事人法治理念缺乏和淡薄,更體現了如今的法院、法官在群眾中的司法公信力的薄弱。
(三)裁判結果難買賬。值得注意的是,有些案件宣判後,為什麼會出現敗訴方上訴甚至雙方當事人均上訴的局面,而上訴法院卻均支持一審法院原審判決呢?出現此現象的原因除了在於當事人法律水平不高外,關鍵還在於法官辦案程序不合規范導致雖然實體公正但當事人仍感覺沒受到合理對待,認為裁判不公。另外還有一些法官製作的裁判文書說理性不強,對當事人又沒有進行詳細的判後釋明、答疑解惑,導致當事人難以信服,一審裁判的公信力不高。
(四)執行不力,判決如空門。毋庸置疑困擾法院日常工作和影響法院司法公信力的一大矛盾便是執行難。案件審判結果為勝訴但執行不到位,執行案件的執結率不高。執行難除了有法院自身內部因素以及被執行人確有特殊情況無法履行外,被執行人對裁判文書不信服、對裁判結果不認同也是拒絕配合執行的一個重要方面。執行法官普遍表示經常或偶爾受到當事人的人身攻擊或人身安全威脅,不少法院統計工作一年內就遭受過幾起暴力抗法事件,有的當事人暴打執行法官、損壞法院執行公務車輛、有的當事人拿砍刀威脅法官等等,這樣的威脅甚至暴力抗拒執行,說明了生效的裁判結果存在著嚴重司法公信力不足的問題。
(五)信訪不信法,非正常上訪現象嚴重。涉法上訪案件的日益增多,是影響司法環境的一大重要因素。很多法官認為人們群眾無理上訪、信訪不信法,使法院面臨著巨大的維穩壓力。公安局、檢察院、法院三大司法機關,為何上訪案件數法院最多?為什麼有些案件被四級法院駁回後,當事人仍舊選擇上訪?為什麼還會有一個案件連續上訪、多年上訪不斷的現象出現?無疑就是當事人對裁判不服、對司法不滿的強烈體現。
(六)媒體炒作,司法形象一落千丈。以民謠的形式對某種社會現象進行評說,是古今以來老百姓參與社會政治文化生活的一個重要方式。這些年來,社會上遍地流傳著嘲諷人民法院或法官的各種民謠,如老百姓不滿法官辦案效率低、裁判不公及服務意識差時說的「餓死莫做鬼,氣死莫告狀」,如老百姓不滿打官司難、司法腐敗及司法不公正時說的「官司一進門,兩邊都託人」、「大蓋帽兩頭翹,吃了原告吃被告」,同時大眾媒體不斷報道一些法官辦案執法違法行為的新聞和發布一些法官吃、拿、卡、要的鏡頭畫面使人民法院和法官的司法形象大打折扣。這些流傳廣泛的民謠和網路媒體鮮活的報道,其部分內容有時有誇大渲染的成分,或者說即便內容真實也不能說明這就是法院系統普遍存在的現象,但至少表明了社會大眾及媒體對司法不信任的心態,極不利於司法公信力的建設。
二、影響司法公信力的決定性因素
根據近年來司法工作的具體實踐相分析,筆者認為目前影響司法公信力的因素有很多,即有法院內部自身建設滯後的因素,也有法院外部司法環境弱化的因素,決定性因素具體體現在以下方面:
(一)法院內部自身建設滯後的因素
1.部分法官專業素質偏低。司法公信力高低與法官的總體素質密切相關。基層法院不僅法官數量與工作量相差甚遠,而且自身素質也難適應當前審判工作的需要。大多基層人民法院,有編制人員少,而具有法官資格,能夠獨立審理案件的更少,除去領導和從事綜合業務工作的之外,一線辦案人員平均每年承辦各類案件(包括執行案件)多達2000多件,人均100件左右,除去周末、法定節假日及其他請假休假等,平均2天就要審結1件案件,這樣浩大的工作量,有瑕疵也是不可避免的。從法院隊伍情況來看,基層人民法院的大學全日制本科法學專業不足十分之一,且多數為軍轉和招干,雖然經過多次的法官培訓和多年法院工作經驗,但不可否認的說存在專業基礎薄弱、專業技能低下等法學理論和實踐不強的問題,影響著司法公信力的建設。
2.司法腐敗行為屢禁不止。全國各級法院年年開展黨風廉政教育活動,成效是有的,但司法腐敗之風依然存在。極個別的法官辦人情案、關系案甚至金錢案,吃、拿、卡、要的行為更是屢見不鮮,導致枉法裁判、裁判不公,當事人對裁判結果難以信服。更有些法官不惜鋌而走險走上違法犯罪道路,這樣的情況不僅僅存在於普通幹警中,有些領導幹部也難過「錢」關。雖說現象是個別的、情況是少數的,但不得不說司法腐敗是最大的腐敗,是成千上萬普通群眾看在眼裡、聽在耳里、記在心裡的腐敗,腐敗在老百姓心裡落了根,老百姓心裡有了疑,這樣還如何讓老百姓心悅誠服的說司法公正,司法公信力更是從何談起。
3.司法程序公正有待提高。在進行訴訟活動中,部分法官的注意力往往局限於實體上的公正,而對於程序法上的不公正現象則比較寬容,可實際上,程序公正是實現實質正義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有助於保證老百姓的基本人權,更有助於形成老百姓對司法公信力的普遍認同和信任。而實踐中,個別法官存在歧視當事人、不尊重當事人的訴訟權利,審判活動中行為隨意、偏袒失公;個別合議庭合而不議、議而不合,審判委員會案件評議形如虛設;個別法官缺乏時間觀、質效觀,案件不到審限堅決不辦,甚至非正常超審限辦案的現象也屢有發生;個別法官裁判後不對當事人答疑解惑,不進行判後釋明等等。這樣的程序不公是對當事人基本權利的一種剝奪,要知道沒有程序上的公正,實體公正也就會成為一句空話,即使結果公正,也體現不出來,也會受到質疑,也將會極大的損害司法公信力。
(二)法院外部司法環境弱化的因素
1.個別群眾法治觀念淡薄。可以說,我國有著幾千年璀璨的歷史文化,但法律文化卻沒有得到相應的普及,老觀念「自古衙門口朝南開,有理無錢莫進來」無不影響著人們對司法的偏見。社會大眾文化水平參差不齊,普法教育斷斷續續未見深入,終究改變不了群眾法律意識淡薄、質疑司法的大局面。缺失的法律文化,導致群眾往往以粗淺的、感性的認識來判斷法律,對法律所遵循的強制性、規則化的程序感到十分排斥和不解。一旦出現敗訴後果便懷疑是否司法腐敗,便遷怒存在司法不公,輕者申訴上訴、重者惡意上訪、甚至暴力抗法。不可否認,法治觀念淡薄必然影響著司法公信力的提升。
2.司法宣傳普及工作滯後。近年來我國已經進入電子化、科技化、信息化高速發展時期,法院宣傳工作明顯加強,但僅僅局限於對法院文化的宣傳、對案件報道的宣傳、對幹警形象的宣傳,而對於司法改革的推進宣傳、對於訴訟程序的規范宣傳、對於具體法律法規的宣傳明顯滯後,公眾對法院改革措施缺乏認識、對法官辦案流程無法了解,都會影響法院、法官具體工作實踐,都會影響司法公信力的建設。比如我院法官在審理案件時,就出現因為當事人沒有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的相關規定進行舉證,而導致自己在訴訟中敗訴。後來我們對其進行案件回訪時,當事人竟說根本不知道什麼舉證責任和舉證期限,該司法解釋更是看都沒看過,覺得自己著了法律的道,被法律坑了。老百姓舊有思想就是覺得只要自己有理就該贏官司,這樣的傳統思想導致自己在訴訟中處於不利地位,卻不會讓他們理解法院、法官現有辦案模式,不會讓他們信任司法。因此加強司法宣傳,尤其是法律規范的宣傳極為必要。
3.司法體制自身有待改革。司法體制弱化往往造就不了良好的司法環境,而目前司法體制自身弱化主要表現在三大方面,一是司法模式行政化。據統計,全市有39%的法官認為法院管理行政化,上級對下級法院,院長、庭長等對法官干涉過多,有31%的法官認為監督多頭,個案監督、事中監督、以監督名義干預司法現象嚴重。濃重的行政色彩,不僅使辦案法官具體辦案還要接受層層審批,無法自主辦案,審而不判、判而不審現象突出,還使得下級法院就具體案件向上級法院請示、匯報,上級法院向下級法院發布指示、命令,無視審級制度,二審終審無法實現。二是司法權力地方化。據統計,全市有81%的法官認為人事、財權受制於黨委政府,無法超脫地方利益最為影響司法環境。人員配置,經費撥款受制於黨委政府,必然使司法依附於行政,導致司法也出現地方保護主義,影響著司法公信力的提升。三是司法活動功利化。司法活動功利化,經費得不到保障,導致上門攬案等現象的出現嚴重破壞了司法環境。可以說各級法院尤其是基層法院,經費不足嚴重製約了法院正常工作的發展,而憑借司法權從事創收活動是一些基層貧困法院緩解自身經費壓力的普遍做法,受案不受案以有無利益可圖為標准,想方設法去攬訴訟標的大的案件,可司法權運行一旦走上了以利益為驅動的軌道,哪還有司法公信力可言。
三、提升司法公信力的有效途徑
目前,司法公信力不足的問題已經引起了有關方面尤其是各級法院、法官的高度重視,如何提升司法公信力是一個國家法治建設的重要課題,更是作為人民法院的立院之本、法官的立身之根需要我們深思的發展問題。不可否認,司法公信力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內部法院自身建設與外部司法環境建設相統一、相結合,共同完善以提升司法公信力。
(一)法院自身建設
1.提高專業技能,提升業務能力。大多數法院均面臨著案多人少、辦案壓力大的問題,但這不是法官辦「瑕疵案」的借口,也不是僅僅依靠法官增編增量能有效緩解的,關鍵還在於提高法官專業技能,提升法官業務能力。成就專業化、職業化、精英化的法官,外部需要完善法官法、深化法官選任、培訓、考核等方面的改革以及創新國家統一司法考試制度的模式,內部需要不斷提高辦案人員的法律理論素養與實踐水平,法院要採取多種形式、豐富多樣的方法對法官進行培訓教育、組織統一的學習研討會,及時學習、重點領會新頒布的法律法規、司法解釋,定期開設達標考試,檢驗學習成果。法官自身要努力培養學習積極性、自覺性,將專研業務、提高技能做為日常工作生活的重心,使自己真正做到司法公平、司法正義。
2.多措並舉,杜絕司法腐敗。第一,狠抓廉政教育。廉政思想的培育本就是一個不間斷的持之以恆的過程,要想確保司法隊伍的純潔性,就必須長期鞏固對法官的廉政思想教育,使之樹立牢固的公正司法、司法為民理念不動搖,自覺抵制各種不正之風和腐朽思想,同一切破壞司法公正的行為做斗爭,維護司法公信力。第二,健全監督機制。杜絕司法腐敗,就要把司法不正之風扼殺在搖籃之中。加強對法官,特別是重要業務部門法官及領導幹部的監督,尤其是對上班八小時之外時間的監督尤為重要。接受社會監督,開設舉報箱,公布舉報電話和舉報郵箱,讓群眾雪亮的眼睛為廉政司法保駕護航。不定期進行案件抽查、案件回訪,使全院沉浸在廉政工作的氛圍之中,給自律性差、控制力弱的法官打好預防針。第三,落實嚴肅查辦。一旦發現法官存在貪污受賄、徇私舞弊造成裁判不公、冤假錯案的,依照相關規定,該追究刑事責任的予以追究,該辭退的予以辭退,該取消評先的予以取消,該扣發獎級的予以扣發,堅決做到嚴辦理、肅風氣。
3.落實程序公正,提高司法效益。程序公正是案件實質公正的基礎,是影響司法公信力的一個關鍵性因素。因此,法官一定要對案件、對案件當事人本著高度負責的態度,嚴格按照法律規定的程序,保證案件從立案到執行均能經得起程序公正的檢驗。在立案階段,筆者認為將案件的程序性事務如訴訟流程釋明等工作交由立案庭行使,從而將審判實體與訴訟程序相分離,不給具體辦案法官過早評判案件,出現裁判不公等類似情況出現的機會,同時也使老百姓詳細了解訴訟模式及訴訟注意事項,便於老百姓充分行使訴訟權利。在訴訟階段,當事人的訴訟權利是當事人保護自己合法權益的訴訟手段,我國的訴訟法均規定了當事人享有的特定訴訟權利,而辦案法官要做的就是保障當事人訴訟權利的正確行使,對當事人提出的合法、合理訴求或意願悉心傾聽、耐心解答、化解糾紛。在裁判階段,裁判文書要正確引用法律及法條,明之以法、寓教於判。文書要具備說理性,使老百姓能讀懂、讀通裁判結果,法官要積極履行判後釋明權,針對老百姓的提問要耐心細致的解答,做好判後疏導工作。在執行階段,執行法官要注重辦案的法律效果、政治效果與社會效果的有機統一,注意執法的方式方法,在保護當事人正當權益的同時積極化解雙方矛盾,講法律,重民情,加大調解力度,力爭使當事人自覺主動配合執法。不可否認,當法官心系於民、司法為民時,法官與群眾也就一家親了,矛盾化解了、糾紛沒有了、群眾滿意了、司法公信力也就提升了。
(二)司法環境建設
1.加強法律意識建設。法律宣傳教育工作的滯後,極大地影響了全社會法治建設進程,同時也影響著司法公信力的提升。攻克法律意識淡薄的難關,需要做好以下工作:首先,加強普法教育。各地政法委應不定期組織公、檢、法、司聯合政府、人大、紀委等相關涉法單位開展法制宣傳教育活動和司法清理活動,使老百姓作為主人翁地位參與司法活動,提升百姓對司法的信任感,培養百姓的法律意識,增加對法律的學習積極性,重樹司法權威。其次,強化法律宣傳。法律宣傳深入人心,老百姓的訴訟意識與權力意識也將在潛移默化中被喚醒,當全民的法律意識提升了,司法利用率也就提高了,司法權威與司法公信力也就提升了。如我院的具體做法大致有在訴訟活動的每一階段,不失時機地向當事人宣傳法律;積極邀請普通群眾旁聽案件審理過程、參觀法官工作模式、觀看法院、法官自身建設宣傳片;普法冊、普法宣傳片、法務室、說理室、法官定點聯眾、聯合大眾媒體宣傳法院、法官形象等做法使司法走近群眾,讓群眾接受司法。最後,堅持不懈莫動搖。法院和法官要清醒的意識到公民法律信仰的形成、法律意識的增強都是一個長期的、打持久戰的過程,不是能一蹴而就的,老百姓迷信權利、忽視權利、輕訴厭訴、誤解司法的心態,也不是一天兩天就能糾正的,尊重法律、樹立司法權威,提升司法公信力,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堅持不懈的開展全面法律意識建設活動才能得以實現。
2.落實司法改革,堅持司法獨立。提升司法公信力,司法獨立是關鍵。落實司法體制改革,杜絕司法地方化、行政化、功利化是關鍵。司法機關依法獨立行使司法權,不受立法權、行政權的干預,司法權的行使過程完全自主獨立,不受外界因素、外部權利干擾才是司法公平正義的前提保證。嚴格按照十六大報告,按照公正司法和嚴格執法的要求,完善司法機關的機構設置、職權劃分和管理制度,進一步健全權責明晰、相互配合、相互制約、高效運行的司法體制。從制度上保證審判機關和辦案法官依法獨立、公平公正的行使審判權。具體實踐中,司法帶有的行政化、地方化、功利化色彩將司法權與其他權力相混淆,扼殺了司法原本的獨立品格,也使法院、法官喪失了令當事人和社會大眾信服的司法權威和正義之感。因此必須革除司法地方化、行政化、功利化傾向,還原司法獨立本色。在具體做法上,筆者認為除了高標准要求辦案法官做到程序公正外,強化審判獨立與改革司法體制才是王道。通過改革,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想適應的司法制度,以司法體制獨立制,司法財政單位單立制為原則,從機構設置、職權劃分、管理模式、財政體制等方面進行完善革新,保證法院客觀、中立地位,保證法官獨立、中立、公正行使司法權,改革現行法官制度,從法官錄用、任職、調任、懲戒等方面進行制度改革,保證正義的最後一道防線的高度純潔性。
我國司法公信力建設起步較晚,對司法公信力的調查研究也相對粗淺落後,但提升司法公信力是一個綜合性強的系統工程,是需要全社會長期的、堅持不懈去奮斗的事業。相信通過所有法律人與社會公眾的共同維護與努力探求,提升司法公信力這一難題將在不久的將來被我們所攻破。(作者單位:江西省萬安縣人民法院)
2. 當前我國法治建設中存在哪些問題
我國社會法制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一)公民法律意識淡薄
我國公民當中很多人的法律意識比較淡薄,這一問題極大的阻礙了我國社會的法制化進程。在人民群眾當中,公民的法律意識、權益意識、民主意識、義務意識普遍缺失。在領導幹部中,一定程度存在著知法犯法、腐敗等問題。更有一些司法幹部在執法的過程當中忽視了法律的公正意識和效率要求。這些問題都極大的限制了我國社會法制建設。
1、權利意識的淡薄
權利意識作為公民意識的核心意識從古至今都比較單薄,這很大程度上都是由於我國長期以來的封建社會傳統及風氣所造成的。在我國古代,人們長期受到宗法制、集權制和自然經濟這三個方面的影響,自由、平等觀念的培養幾乎沒有。另外,人們主觀上普遍對儒家思想中的重義輕利思想比較推崇,長期以來受到了深究長遠的影響,很多公民仍然以打官司為羞,即使他們的利益受損,居然誤以為打官司就是不光彩的事,就不願用法律來維護自身利益,這就是法律意識淡薄的表現。
2、公民法律教育的滯後
當代社會對公民的法律教育不是十分重視,另一方面,公民對法律的學習也不是很重視。尤其是在我國當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大環境下,我國公民的思想政治教育仍然沒有得到發展,法律教育至今還是沿用較為傳統的模式,這也是導致公民法律意識缺失的重要原因。
(二)法律法規不健全
法律運行機制不完備我國正處於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轉變的過程中,在制度建設方便仍然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現階段,社會制度失效或效率不高的現象大量存在,有的受害者得不到應有的補償,有的罪犯卻因法律漏洞逍遙法外。由於法律法規制度的不健全,對我國公民法律意識的培養、社會公平、國家發展都起到了不良影響。
首先,法律體系不完備。
其次,以前所制定的一些有關的法律法規已經不能滿足新情況新形勢的需要了。
再次,一些法律法規的可操作性很差,就使部門的利益化不同程度的傾向。
此外,我國當前的許多法律沒有相應的保障機制。一個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幾個有關的管理部門就可以組成執法隊伍,這就造成了行政執法機構粗製濫造。而且執法部門間的職責界限劃分模糊,這就分散了執法的力量。現在有很多單位都努力爭取成立執法隊伍,以便在執法的過程中通過罰款和收費的方式來解決工作人員的獎金、工資、福利等問題,通常執法單位以部門的利益為目的去執法,以罰款的方式處理違法行為。並且,執法的程序規定也不健全,執法的責任制、獎勵制度和考核也不完備,執法只是一種形式。這使執法的嚴肅性、公正性受到嚴重的影響。
(三)法律監督不到位
我國法律監督不到位的原因很大程度上都是由於監督主體缺位的問題導致的。通過調查可以發現,在例行公事時監督比較多,但是在解決和處理問題的過程中沒有有效的監督。在我國之所以一些腐敗現象頻繁出現,這與我國法律監督不到位有很大的聯系。
1、以言代法,以權壓法。
這一現象在我國領導幹部處理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經常發生,由於忽視了法律的嚴肅性,常常出現我國公職人員濫用職權的現象。例如在我國征地用地的問題上,毫不顧忌法律的嚴肅性與權威性。
2、執法不嚴、違法辦案。
我國司法機關當中經常出現違反程序、按人情辦案等嚴重侵害公民權益的問題。甚至出現了案件審判完畢之後無法操作和執行的現象,以至於出現了官了民不了的一系列問題。
3、以罰代法,重罰輕管。
在我國社會法制建設當中,經常可以看到以罰代法的現象。比如執法部門在處理諸如假冒偽劣產品的時候,僅僅作出較大的經濟處罰,但沒有進一步的追究銷售商和生產商的法律責任。這種處理辦法所帶來的結果也就直接導致了售假販假的問題得不到遏制的問題,以至於生產的假冒偽劣產品還是在在市面上銷售流通,給我國消費者帶來不利的損害。
4、以權謀私,徇私枉法。
由於法制體系的不完善,執法部門執法管理的過程中往往會出現了權錢交易的現象。這樣不僅僅玷污了我國司法機關的形象,而且對執法機關的聲譽構成了直接的損害。在少數領導幹部中,對下級執法人員尋思枉法、玩忽職守的問題放任不管,一度竟成為了這些腐敗分子的保護傘。
3. 如何做好新形式下的司法監督工作
一、人大司法監督
根據憲法以及《監督法》的有關規定,人大對司法機關的監督涵蓋法律監督、工作監督、人事任免監督三個方面。其中,法律監督是人大對司法機關在司法活動中實施憲法和法律情況進行的監督。憲法明確規定,全國人大「監督憲法的實施」,《地方組織法》明確規定,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在本行政區域內,保證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和上級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決議的遵守和執行」。工作監督是指人大對人民法院開展各項工作情況進行的監督。憲法明確規定,全國人大常委會「監督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檢察院的工作」、縣級以上的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監督「本級人民法院的工作」。人事任免監督是指人大及其常委會對包括法院院長在內的法院工作人員的審判職務的任命和罷免。憲法規定,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對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及各類審判人員享有任免權,地方各級人大及其常委會對其同級法院各類審判人員享有審判職務的任免權。
人大司法監督具有以下幾個重要特徵:
(1)人大對司法的監督具有依法性
人大法律監督是以法律的存在為前提,以保證法律的正確實施為最終目的。它意味著任何機關、組織或個人不能隨心所欲地干擾、阻礙和破壞法律的執行或適用。因此,依法性是人大法律監督的固有特性,也是其內在必然要求。同時,人大對司法監督的權力來源於憲法和法律,其監督行為本身必須依法進行。
(2)人大對司法的監督具有較高的權威性
人大對司法監督的權威性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監督權淵源的權威性。人民代表大會是我國的權力機關,在「議行合一」的政治體制下,行政權、司法權都來自於人民代表大會。人大作為最高國家權力機關,其監督權直接來源於憲法這一根本大法,決定監督權必然堅持,不可被推翻或忽略。二是監督依據的權威性。人大司法監督主要依據憲法和《監督法》,是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國家根本大法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法律。
(3)人大對司法的監督具有一定的間接性
人大的監督權主要是通過間接手段來達到監督目的,側重引導、督促和震懾作用,一般不直接去糾正、處理違法行為。其間接性主要表現在:一是評價性。人大在聽取和審議「一府兩院」的工作報告,或對它們進行詢問甚至質詢時,通常只發表一些評價性意見,從而為「一府兩院」修正錯誤提供「參數」。二是通告性。通告有關機關其行為違反了法律,警告它們不要再幹下去。三是批評性。對有關機關的違法行為提出批評性意見,要求自行糾正其違法行為。四是督促性。要求有關機關改變或撤銷違反法律的法規、決定、命令或判決。人大對那些即使明顯違法的判決裁定,也不能直接宣布其無效,而只能督促司法機關依法辦案,糾正錯誤,或者對他們提起質詢。
二、新形勢下對人大司法監督工作的影響
縱觀近年來我國經濟、社會及法治等各方面的飛速發展,新形勢、新環境對人大司法監督工作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1)法治社會的全面發展及其影響
近年來,隨著全面推進法治社會的發展,人民的權利意識逐漸加強。作為保障人民權利的最後一道屏障,司法機關的自身建設已成為人民關注的焦點。人大作為集中人民意志的權力機關,被黨和國家賦予了更加重要的歷史使命。黨的十八大把支持和保證人民通過人民代表大會行使國家權力,支持人大及其常委會充分發揮國家權力機關作用,依法行使立法、監督、決定、任免等職權,加強對「一府兩院」的監督作為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和推進政治體制改革、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重要內容之一。對於法治而言,司法作為最重要的法律適用活動,是法治實現的核心環節。司法現代化的水平和狀況表徵並制約著法制現代化的實現程度。實現公正司法,既是司法機關的工作主題,也是人大監督司法工作的目的所在。法治社會的全面發展帶來了對公平正義的嚴格要求,同時也讓人民群眾看到了人大這一權力機關的重要性,為人大司法監督工作的實施加重了砝碼。
(2)監督法的實施及其影響
2006年8月27日出台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監督法》(以下簡稱《監督法》),根據《監督法》的規定,人大常委會監督司法機關的基本方式有:聽取和審議司法機關的專項工作報告,檢查法律法規的實施情況,規范性文件的備案審查,詢問與質詢,特定問題的調查,審議和決定撤職案等。該部法律對憲法的原則性規定進行擴充和細化,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法律予以固定,從法律層級上重申了司法監督的重要性,也明確了司法監督權的行使需要遵守的程序和界限。但正是由於監督法所處的較高法律層級,監督法對人大的司法監督工作也帶來了不少的挑戰。監督剛性不足,監督權虛置。現行憲法實施以來,人大及其常委會的一些監督權長期處在「休眠」狀態,如「質詢權」。人大提出質詢後,受質詢機關負有在法定期限內作出答復的義務,如代表或常委會組成人員對質詢案的答復不滿意,質詢案的答復表決沒有獲得通過,除了再作答復之外,受質詢機關的主要責任人應當承擔一定的法律後果。但《監督法》未對質詢的法律後果作出規定,削弱了質詢的強制性和法律效力。再次,被監督者法律責任不明,監督權威缺失。從監督的視角看,如果司法機關的工作報告沒有被人大會議通過,司法機關必須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但《監督法》沒有專章規定法律責任,現行法律對司法機關責任的性質、責任的具體內涵以及具體承擔責任的司法人員的范圍等都沒有規定。
(3)司法獨立、司法體制改革的提出及其影響
我國憲法第126條規定:「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規定獨立行使審判權,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關於司法獨立,根據中外學界的觀點可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層就政治層面而言,司法獨立指司法權獨立,源於孟德斯鳩的三權分立原則;第二層是法院獨立,法院獨立是司法權獨立的制度表現,包括法院獨立於非法院機構和法院之間相互獨立;第三層是法官獨立,既獨立於其他職業的公民,又須特別強調法官與法官之間的自主性,法官獨立是司法獨立的最高形態。
在十八屆三中全會之前,憲法第126條之規定在司法實踐中並未得到全面落實。一方面,由於法院人事、財政和職權等方面都不獨立;另一方面,法院內部實行的院長負責制和審判委員會等制度在監督法官的同時,也會一定程度上影響法官獨立行使職權,以至於有學者對於我國是否存在真正的司法獨立即第三種形式上的獨立尚存有疑問。
十八屆三中全會《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提出「確保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審判權檢察權。改革司法管理體制,推動省以下地方法院、檢察院人財物統一管理,探索建立與行政區劃適當分離的司法管轄制度,保證國家法律統一正確實施」;「改革審判委員會制度,完善主審法官、合議庭辦案責任制,讓審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負責。明確各級法院職能定位,規范上下級法院審級監督關系」等。
自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深化司法體制改革後,上述三種層面上的司法獨立均已被承認並作為深化司法改革的方向,也即實現「法院去行政化」、「法官去行政化」的背景下,省以下人民法院的人事任免權不再由對應的各級人大享有,該兩級人大是否仍有權行使對同級司法機關的監督權?如果行使,其監督權的內容是否應作調整,如何調整?
4. 現代司法理念是
我國當前正處於司法制度大變革的非常時期,既是機遇又是挑戰。樹立以司法獨立為核心的現代司法理念,並使之貫穿於運行法律規則和構建法律制度過程的始終,是實現公正與效率這一永恆主題,維護社會秩序持續穩定,保障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發展的歷史選擇和必然要求。
[關鍵字]現代司法理念,司法獨立,司法改革
隨著我國社會由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轉變,由人治走向法治,由單一的專政轉向民主政治和政治文明,由貧窮落後發展到小康社會,由義務主導轉向權利主導,那些不能反映司法職能特有性質和司法活動特有規律的傳統司法觀念將會逐漸退出司法制度的歷史舞台,那些明顯不適應新形勢要求、違背客觀規律的司法體制與工作機制也將遭遇巨變。時代的變革呼喚司法制度與時俱進、開拓創新、銳意改革,而改革的基礎就是要樹立現代司法理念。
樹立現代司法理念,首先應當知道何謂理念?所謂「理念」,實際上就是原理、信念或價值觀。她是一種制度在構建和設計中內在的指導思想、原則和哲學基礎,她是經過歷史歷練後價值選擇的結果,指向某種特定的目標。理念具有特定的客觀基礎,是由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現狀決定的,而不是純主觀的、先天的和超然的東西;理念是不斷發展變化的,而不是靜止和一成不變的;理念應該是具體的,而不是抽象的、應然的或普適的,理念應該能夠通過外在的表現形式和活動得到反映和驗證,具體化為一系列實證性的可考察的制度和實踐,理念的合理性必須與具體的制度及其運作環境相結合才有真實的意義。具體制度是理念的慣常表現方式,而理念則在這種制度的產生、發展和運作中貫穿始終,並在實踐中不斷得到驗證和完善。每一個擁有思維的人都有理念,一個人在其行為中始終遵循的原則或信念、信仰,就是他們的個人理念。而一個制度的理念,則必須建立在若幹人的集體智慧之上,是這個群體在圍繞這個制度行為的過程中普遍遵循和奉行的原則和信仰。
現代司法理念即是如此。法官個人在審判活動中既需要通過自己的生活理念和學理知識進行事實判斷和法律理解,又需要准確把握整個法官群體在運行法律規則和構建法律制度過程中所普遍遵循和奉行的現代司法理念。司法理念是指導司法制度設計和實際運作的理論基礎和主導價值觀,也是對司法的功能、性質和應然模式的系統思考,是司法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首先,司法制度在設計中應該有系統成熟的理念作為基礎,理論准備不足會導致立法的矛盾、混亂和缺乏可操作性;也會帶來法律和制度的不穩定性;[1]其次,司法改革應當從理念的變革切入,但必須形成相對成熟的思考和共識,沒有理論指導的改革將會反復無常,邏輯混亂,比如本文將探討的司法獨立問題與現行體制中的司法監督,就存在邏輯上的沖突;再次,理念的匱乏會導致信仰的危機,以往我國關於司法理念的論述,很多往往是以一種意識形態化的方式出現的,表現為類似於「為市場經濟保駕護航」,以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做人民滿意的好法官」之類的口號,並輔之以運動式的動員和推進。這種意識形態化的表述,往往把理念推向極端,一方面容易導向謬誤,另一方面則掩蓋了其內在的合理性,以至於極易招致同樣意識形態化的反駁,使建立在正當性與合理性之上的理念研究失去了科學性的基矗口號在其熱情鼓動之下,往往可能掩蓋著一種片面性甚至錯誤,在矯枉過正的做法之後,有時會產生許多始料不及的危害。正如一位學者指出的:「口號這種特殊的話語形式往往張揚了一種強硬的語言暴力色彩,力圖用斬釘截鐵的語義和簡潔短促的句式結構遮蔽所有的話語空間,將對話、討論、質疑、辯駁等統統拒之門外。誠然,口號運用得當往往可以充分發揮其感召力和號召力,成為凝聚民心的話語磁場.然而,口號式的感性宣洩終究代替不了理性的思考和務實的實踐,口號的泛濫或許會潛伏著一種非理性的災難。法治口號往往成為主流法律意識的話語載體,甚至會擁有法治領域的話語霸權。」[2]
因此,在當前司法領域中各項具體的改革措施方興未艾、加快司法改革步伐、實現司法公正之呼聲日漸高漲之際,樹立系統周密的現代司法理念,夯實當代中國司法改革的理論基礎,為司法制度的設計和實際運作提供科學完善的價值觀導向,就成為擺在所有致力於中國司法改革的法律人面前的瓶頸。
現代司法理念,是人們在現代司法過程中形成的一系列科學的基本觀念,是支配人們在司法過程中的思維和行動的意識形態與精神指導,是我國實現依法治國需要確立的司法理念。現代司法理念的內涵是現代法治原則的結晶,是法律文化的積累,是司法客觀規律的集中反映。它雖然不包括具體的法律制度,不同於普通的司法理論,但這些理念支配著人們建立制度、運用制度、改造制度的一切行動。從人民法院的審判實踐來看,近年來,在全國范圍內逐漸樹立了司法公正、司法效率、司法獨立、司法尊嚴、司法民主、司法文明、司法正義等現代司法理念。其中,司法獨立是現代司法理念的核心,是實現司法的公正與效率這一現代司法理念所要達到的終極目標的唯一出路和根本保障。
司法獨立,在我國憲法中稱之為審判獨立,即經國家確權的中立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按照法定程序和方法對沖突事實在適用法律的過程中排除任何非理性干預的法律自主性。德國學者把司法獨立概括為八個方面:1.獨立於國家和社會間的各種勢力;2.獨立於上級官署;3.獨立於政府;4.獨立於議會;5.獨立於政黨;6.獨立於新聞輿論;7.獨立於國民的時尚與時好;8、獨立於自我偏好、偏見與激情。[3]我國有些學者認為,司法獨立體現的是特定社會司法實體的法律自主性,是由兩部分構成,一是國家權力架構中法院的獨立地位,即法院單獨享有全部司法裁判權力而不依附於任何其他機構;二是司法程序上法官的獨立地位,即法官只依法律、自身的學識和道德裁判,不服從任何外部命令和利益;其中包含三個方面的內容,一是法院和法官獨立於社會其他政權機構、社會組織和個人;二是一個法院獨立於其他法院.
5. 我國司法制度改革
我國現行的司法制度與市場 經濟 之間存在諸多 問題 :我國地方各級人民法院是按行政區域設置的,司法機構的人、財、物等有形資源均由各級行政機關支配和管理,從而導致我國司法權的地方化; 我國的司法體制、運行過程帶有明顯的行政化色彩;法院管理體制不 科學 ;法官素質不理想;審判方式陳舊落後,審判流程管理和監督機制不完善;司法腐敗、地方保護主義、執行難現象;「人情案」、「關系案」,甚至以權代法、以言代法的情況普遍存在,個別司法裁判不公,使公眾對司法的公正性產生「信任危機」。這種情況不僅不利於市場經濟的 發展 ,而且不利於依法治國、建設 社會 主義法治國家這一戰略目標的實現。本文對我國司法制度存在的以上問題進行了 分析 和思考,並在此基礎上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提出了改革、完善我國司法制度的 方法 和對策:一要打破司法機關按行政區劃設置的體系,創制出一套適合 中國 國情的可使司法機關免受利益誘惑和其他地方權力 影響 的司法體系,二要從行政管理模式向依據審判 規律 而形成的模式轉換,三要全面提高司法人員的隊伍素質,建立嚴格的選拔制度和淘汰制度,四要改革審判方式,確保程序公正;五要切實解決「執行難」問題,六要完善司法監督機制,從制度上保證司法機關依法公正地行使審判權和檢察權。
關鍵詞:司法改革 司法公正 司法體制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國的 政治 經濟形勢和社會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隨著我國政治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入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現行的司法制度與市場經濟的矛盾越來越突出,日益顯露出諸多的弊端,在很多方面不能滿足市場經濟的需要。 目前 ,司法改革受到越來越廣泛的關注,越來越多的人們對所謂的司法不公、司法腐敗表現出的強烈不滿,為司法改革提供了難得的契機與動力。司法改革已經成為時下整個社會的強烈期待。。因此,盡快改革司法制度,使之最大限度地發揮司法職能為市場經濟服務,成為當前迫切需要解決的現實問題。
一 當前我國司法制度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 ) 司法權地方化
由於我國現行的地方各級人民法院是按行政區域設置的,司法機構的人、財、物等有形資源均由各級行政機關支配和管理,具體表現為:一是地方各級人民法院的經費依靠地方政府供給;二是地方各級人民法院的人員編制由地方政府決定,法官及院長由各級人大及其常委會選舉和任免;三是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工作條件的改善、裝備的更新依賴地方政府及有關部門的批准。這種體制上的弊端導致司法機關在適用 法律 解決案件時受地方政府的干涉或者潛在的威脅。其後果是使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喪失了作為國家司法機關應有的中立性而淪為保護地方利益和部門利益的司法工具。使國家的司法活動地方化,使國家的某些法院成了「地方的法院」,不僅嚴重製約了審判工作的發展,而且破壞了國家法制的統一,直接影響國家法律的權威。
(二)司法權行政化
由於受到傳統文化的制約,我國的司法體制、運行過程帶有明顯的行政化色彩。一方面,在法院同其他國家機關的外部關繫上,法院往往被視為同級黨委、政府領導下的一個專門負責司法活動的職能部門,它和同級黨委、政府領導下的其他下屬部門之間只是分工不同,而抹煞了司法機關自身的特性。另一方面,從法院內部結構看,司法行政化表現為從檢察長(院長)、副檢察長(副院長)、處(科、庭)長到普通檢察官、法官形成一個等級體系,這種等級是按照行政官員的職級套用的。工資獎金也一律只與其行政級別掛鉤。行政性職級成為檢察官、法官能力與水平高低的計量器。從而使司法過程貫穿著強烈的行政管理色彩。法官在司法中難以獨立、自主的進行審理,必然影響司法公正的實現。
(三)法官素質不高
我國的法官隊伍基本上形成於《法官法》頒布以前。當時以工代乾的人可以成為法官,法院的司機、打字員能提成法官,還有復轉軍人等皆可輕而易舉地成為法官。《法官法》將法官入門的起點規定為大學本科以上。但目前,我國法院符合規定的卻不足三分之一。長期以來人們對法官職業認識上的偏差,導致了法官選拔標准與程序上的偏差,表現為:一是准入條件過低,導致法官精英程度不高。在我國,以往的初任法官 考試 和人大任命審判員考試內容難度尚不及律師資格考試,無論是否經過正規的法律 教育 ,是否有從事法律職業的知識背景,是否從事審判工作,有無審判職稱等,都屬法官之列,一律叫法官,造成我國法官絕對數量龐大,與世界通行的法官精英化格格不入。二是任命格次較低,不利於法官地位的提高。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審判員由同級人大常委會任命,任命者格次不夠高。而且,助理審判員由本院院長任命,而助理審判員也屬於法官,這樣無疑削弱了法官任命的崇高性,實際上降低了法官的地位。低素質的法官給法院工作帶來了很不利的影響,直接產生兩個方面的惡果。一方面是錯案往往難免,由於一些法官素質不高,對法條理解能力偏低,對證據的判斷失誤,不能勝任高度專業化的審判工作;辦案水平低,超審限辦案問題依然存在;部分法官缺乏對審判技能的熟練掌握和運用,審判技能較差,無法獨立地、高質量地處理復雜案件,不能很好地履行法律賦予的公正司法的職責;另一方面是法官違法違紀情況時有發生。有的法官甚至貪贓枉法,辦「人情案」、「關系案」、「金錢案」,殉私舞弊。這兩個惡果已嚴重危害了法院的權威性和司法的公正性。
( 四) 審判方式不科學
1 長期以來,我們實行的審判方式是法官職權主義,由法官一手操作立案、調查取證、審理、裁判等全過程。而這種操作往往又在「暗箱」里封閉進行,從而使審判權的行使得不到監督和制約,給法官偏袒一方創造了條件,這種「暗箱操作」難以保證實體公正的結果。
2 在我國,合議庭和審判委員會都是審判組織。合議庭負責審理絕大部分案件,審判委員會則對合議庭審理的重大、復雜、疑難案件進行討論並作出決定。但在實踐中,許多合議庭只是負責審查事實,提出適用法律的意見,最終判決則是通過請示領導等方式得到了最終結論後才能作出和宣判,從而導致了「先定後審」的走過場現象;法官對案件只有審理的權力,而無裁判的權力,審判委員會集權太多,討論案件過多,而審判委員會成員又大多不參予具體案件的審理,這就形成了審者不判、判者不審,審判分離的現象;這不僅不利於調動審判人員的積極性,還人為地延長了審判時間,導致超審限現象的出現。由於集體討論,責任分散,出了錯案無人負責,違法審判的責任追究落實不了。
3 法院的審判結果最終要體現在裁判文書上。而過去裁判文書存在的突出問題是不講理,既不講判決的道理,也不講判決的法理,使當事人不信服,導致上訴、申訴居高不下。因此,為了實現審判結果的公正,體現裁判結果的法律文書的改革勢在必行。
(五)「執行難」問題
生效的判決應當執行,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應當受到保護,這是社會公平、正義的實現和法律的基本要求,也是人民法院的一項重要職能。但多年來,法院「執行難」的問題一直沒有得到很好解決,已成為困擾法院工作,影響國家改革開放經濟建設的突出問題。執行機構互不隸屬,力量分散,裝備薄弱,嚴重製約執行效率,影響執行效果;整個社會的協助執行觀念仍很淡薄,對生效的法律文書缺乏應有的尊重;少數領導幹部濫用權力,以權壓法,公然非法干預人民法院的執行工作,生效的法律文書得不到執行,就會動搖人民群眾對國家法律的信心,損害法律的尊嚴。當發生糾紛時,許多當事人要麼是「屈死不告狀」,自認倒霉;要麼是以私了方式解決;更有甚者,僱傭社會黑勢力,以「黑」對「黑」,因經濟糾紛引起殺人越貨、綁架勒索的刑事案件時有發生,「執行難」已成為影響社會穩定的一大痼疾。
(六)司法腐敗嚴重
司法腐敗,是對當今社會危害最大的腐敗,因為它危害的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對公平正義的信念和追求。司法腐敗表現在個人身上,就是將公共權力私有化;表現在地方,是將公共權力地方化。國家賦予司法人員的職權,成為個人、地方謀取個人私利、部門利益、行業利益的手段,司法活動被用作權錢交易的工具。近幾年來一些法官吃、拿、卡、要,索賄受賄,執法犯法,貪贓枉法;有些法院辦關系案、人情案、金錢案,導致司法不公的問題較突出;這些司法腐敗現象,引起了社會的強烈不滿,不僅嚴重地損害了司法機關的形象和司法的權威,而且嚴重地敗壞了黨和國家的崇高威望。已經到了非治不可的地步。
二、 關於我國司法制度改革的幾點思考
( 一) 改革司法體制,確保司法獨立
實現司法獨立是我們實現法治、追求司法公正的必要前提。國家的司法審判權只能有國家的司法審判機關來行使,其它任何機關均不得行使這項權力。為了使法院擺脫行政的束縛,就必須改革現有法院的組織方式、司法人員的任免程序和方式,改變各級地方司法機關的財政體制。首先要打破司法機關按行政區劃設置的體系,創制出一套適合中國國情的可使司法機關免受利益誘惑和其他地方權力影響的司法體系。同時還必須改革現行司法機關的財政、人事體制,讓司法機關擺脫在經費上對地方上的依賴,在人事上受地方上控制。解決這一問題的途徑在於:(1)改「平行管理」模式為「垂直管理」模式,收回各級行政機關對司法機關人、財、物的決定權和供應權,改由中央統一管理。地方不再負擔司法機關的經費。充分發揮中央對地方司法權的支配作用,從而實現國家法制的統一。(2)將法院的行政管理事務分中央和地方兩級進行管理。中央司法管理機關行使對最高人民法院和高級人民法院的管理權,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司法管理機關行使對中級人民法院和基層人民法院的管理權。
(二) 改革司法人事制度,提高司法審判人員的整體素質
司法人事制度的改革,就是要從行政管理模式向依據審判規律而形成的模式轉換,全面提高司法人員的隊伍素質,建立嚴格的選拔制度和淘汰制度:一是要提高法官資格取得的難度,嚴格法官的任免程序,把好選拔關,要嚴格按照修正後的法官法、檢察官法和國家統一的司法考試制度,選拔、任用、管理法官、檢察官,要大力拓展經過正規高等教育的法律人才進入司法機關的渠道,建立一套從律師隊伍中選拔檢察官、法官的制度,堅決杜絕非專業人員進入司法隊伍從事司法工作。調離、辭退業務能力低下的檢察官、法官。推行法官逐級選任,縮減法官人數,實現法官精英化。二是要完善培訓機制,實行法官輪訓制,努力造就一批精通法律業務、熟悉國際貿易規則、懂外語的專家型法官。三是提高法官待遇,以吸引全社會的優秀人才充實到法官隊伍中來。在法院組織體系、人事體制改革方面逐步使地方法院與地方政府發生脫離,通過人事制度改革以減少或消除司法的地方保護主義現象。
(三) 改革審判方式,確保程序公正
審判方式的改革首先應以審判公開為核心,公開審判的實質就是要當庭舉證、質證、認證和裁判,案件事實調查和認定的整個過程都應當在法庭公開。其次要改革審判方式:一是庭審方式要從詢問制向對抗制轉變,強調當事人舉證,加強對證據的質證和開庭辯論,充分發揮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參與訴訟的積極性。把開庭審理的過程真正變成調查案件事實、核實證據和雙方當事人說理辯論的過程;二是審判方式要採取法官的獨立負責的責任制,改革現行合議制與審判委員會制,建立主審法官制。改變現行中的審判集體負責制,要改變審者不判、判者不審,審與判脫節的狀況,取消層層審批制度,使參加案件審理的主審法官享有獨立裁判的權力,同時讓其真正獨立地負起責任。合議庭與審判委員會應對主審法官起監督和指導作用,但不能代替主審法官承擔責任,一旦出現錯案,應由主審法官個人承擔責任。同時還要確定法官獨立審判必須遵守的行為規范,並且對違反該行為規范的後果作出具體規定,從而在制度上確保審判是在嚴格遵循訴訟程序的前提之下實現的。三是簡化訴訟程序,真正體現「兩便」原則,避免重復勞動,以最少的訴訟消耗,取得最佳的審判效果。擴大簡易程序的適用范圍,實現案件繁簡分離,從機制上確保案件審理的快捷高效,使一般經濟糾紛,能得以及時處理,及時解決。四是凡是能夠調解,當事人也願意調解的,開庭前可以調解,庭上庭下也可以進行調解。調解不成的,應當及時依照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由審判庭予以受理和審判,不應久調不決。
(四)切實解決「執行難」
切實解決「執行難」,維護法律的權威,使審判的正義、高效、有序落到實處,必須加快建立執行工作的新體制和新機制,設立獨立執行局,對執行工作實行統一管理和協調,統一調度指揮執行裝備和力量,組織進行集中執行;確定執行重點地區、重點案件,組織、實施對重大案件的專項執行。各級法院還要積極探索解決執行難的有效途徑,強化執行措施,加大執行力度,依法懲處拒不執行生效裁判的犯罪行為,維護案件勝訴方的合法權益。規范執行程序和秩序,對秩序中應當公開的事項一律公開,增大執行工作的透明度,自覺將人民法院的執行活動充分置於人民群眾的監督之下。同時,加大對弱勢群體的保護和執行救濟,提高執行的公信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