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輿論司法

輿論司法

發布時間: 2020-12-17 22:22:41

㈠ 有哪些社會輿論影響司法判決的案例

楊達才,男,漢族,1957年月生,陝西鎮坪人,1982年1月參加工作,1975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大學文化(延安大學政教系哲學專業),原任陝西省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局長、黨組書記。2012年8月26日,楊達才在延安交通事故現場,因面含微笑被人拍照上網,引發爭議並被網友指出楊達才有多塊名表。2012年09月21日,陝西省研究決定:撤銷楊達才陝西省第十二屆紀委委員、省安監局黨組書記、局長職務;2013年8月30日,西安中級人民法院在3號法庭公開開庭審理被告人楊達才受賄、巨額財產來源不明一案。同年9月5日獲刑14年。

葯家鑫,西安音樂學院大三的學生。2010年10月20日深夜,駕車撞人後又將傷者刺了八刀致其死亡,此後駕車逃逸至郭杜十字路口時再次撞傷行人,逃逸時被附近群眾抓獲。後被公安機關釋放。2010年10月23日,被告人葯家鑫在其父母陪同下投案。2011年1月11日,西安市檢察院以故意殺人罪對葯家鑫提起了公訴。同年4月22日在西安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宣判,葯家鑫犯故意殺人罪,被判處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並處賠償被害人家屬經濟損失45498.5元。5月20日,陝西省高級人民法院對葯家鑫案二審維持一審死刑判決。2011年6月7日上午,葯家鑫被執行死刑。

㈡ 司法工作如何面對輿論壓力

順勢而為支持人多的,幹掉人少的。

㈢ 辯題輿論關注司法公正弊大於利 作為反方二辯如何反駁正方輿論有利於普及法制教育的論點。

回扣司法公正啊,利弊是對於司法公正的啊,不是對於公眾的法制教育

㈣ 輿論對司法獨立的影響

如何處理好輿論監督與司法公正的關系,是一個棘手的問題。在西方法律界,不論是海洋法系還是大陸法系的國家都排斥「輿論監督司法」這樣的概念,擔心造成公眾對司法的不信任,從而損失法律的權威性;而在西方新聞界,則習慣於擔當與主流政治制度對抗的角色,司法便是主流政治制度的替身。但是,由於傳媒和司法至少在形式上都宣布其價值追求是「公正」,因而各法治國家均將新聞自由和司法獨立作為基本價值予以肯定。同時我們還應注意,司法追求的是法律公正,而傳媒體現的則是自身或受眾觀念上的、道德意義的公正。這兩者的差異正是本文企圖理清的。 (一) 中國是社會主義國家,媒介與司法都是在黨的領導下,都以「為人民服務」為宗旨,不應處於根本對立的態勢。但是在具體的操作中,也確實出現過媒介不大正確的輿論壓力影響司法公正的事件,出現過司法壓制正確輿論監督的事件。矛盾的產生在於二者社會職能和工作性質的差異。這種差異在於: 第一,媒介的職業特徵就是報道動態的東西、超常的事情;而司法對待糾紛的態度則是消極的,它按照法律規定的管轄許可權和程序去消弭糾紛。 第二,媒介要求盡可能在第一時間內以最快的速度完成報道,而司法審判的時效要寬松得多,以經得起時間的考驗。 第三,新聞語言力求標新立異,扣人心弦;而司法語言講求用詞嚴謹,前後一致。 第四,新聞事實是記者的所見所聞或采訪所得,而司法事實則是指有確鑿證據的事實。 第五,輿論監督缺乏明確的法律定位,而司法則代表著國家強制力與終局裁量權。 出現傳媒與司法之間的矛盾是正常的,問題在於如何尋找兩者之間的平衡點。 (二) 目前,我國的輿論監督和司法公正都存在著職業化程度不高的問題。某些司法部門一方面未完全履行職責,另一方面又不斷地越權和擴張權力。有些媒介也在利益驅動下,以輿論監督司法的名義進行炒作,這種非規范行為對司法的損害是很大的。這里特別就傳媒對於司法報道的炒作態勢多講幾句。 我國傳統的犯罪案件報道,本來有「聲討、公審、槍斃」的模式,忽視司法獨立、實行輿論審判的積習較深厚。現在又多了一層對經濟利益的追求,出現了越來越多干擾司法審判的情形。例如在報道蔣艷萍經濟犯罪案件時,各媒體的報道都一邊倒,使人難以看到或聽到不同的、客觀的評說。沒等法庭進行庭審調查,報道中就說起訴書「言之鑿鑿」(那麼何必還要法院審判呢?);審理過程中,又把律師和蔣的申訴斥責為「強行狡辯」、「百般抵賴」(那麼何必還要設置辯護制度呢?)。再如張君搶劫殺人案審理時,某家全國性報紙發表《重慶滿街聲討「魔頭」》的通訊,搶在法庭判決前,做了大量的渲染,諸如「張君該千刀萬剮」、「殺一儆百」、「用張君人頭祭奠亡靈」等等極端的語句,缺乏基本的文明。這種「文革」式的對案件報道的「熱心」,顯然會妨礙司法的公正審判。 針對這類情況,可以考慮一些解決問題的應景措施(作為道德性質的要求,它們尚是相當軟弱的)。例如,媒介對於司法的監督需要做好以下幾點: 首先,報道中絕不能有意炒作,要表現出尊重事實的嚴肅態度。 第二,遵循新聞職業道德,只宜評論已有的審判結果,而不應在未判決前對審判施加影響。 第三,媒介的評論文章,應限於意見范疇,不應追求聳人聽聞的情節,不應帶有民意審判的意味。 第四,要與上級司法和紀檢部門保持聯系,以得到支持,並以較高的職業化操作面對那些非職業化操作的司法行為,這可以保障監督的分寸適當。 (三) 對司法腐敗問題進行輿論監督是必要的,但還要考慮到,司法是解決社會糾紛基本的、最後的合法手段,所以,在任何情況下,一個國家的司法要給人以希望、安全感和信賴感。如果當事人頻繁地找尋記者解決各種糾紛,這是很不正常的,它只能說明司法和行政功能的某些缺失。因此,應有系統地報道一些司法公正的正面事例,說明什麼是法,司法如何保障社會公正,給媒介受眾指出一條通過司法正確解決糾紛的路子,給他們以信心。 司法方面也要致力於樹立自身的良好形象與權威,加快法制體制的改革,以保障司法公正和司法獨立。同時,必須提高司法人員的素質和專業化水平,現在傳媒介入司法越位越多,除了傳媒自身的原因外,也與司法體制上出現較多紕漏,以及人員素質較差有關。因此,重建司法救濟手段在公眾中的威信,會有助於減少傳媒監督司法中較多的越位現象。 (四)從長遠考慮,僅憑介紹幾個做得較好的輿論監督司法的媒介欄目是不夠的,也不可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這需要在三方面形成媒介與司法關系的法律框架: 一、界定媒介的地位和基本權利與義務。這方面的基本內容應當包括:新聞自由不能侵犯到司法獨立,不能違背「無罪推論」的原則;在此前提下,傳媒有權利報道和評論庭審活動。如果報道失誤,傳媒應承擔責任。 二、明確輿論監督權與公正審判權相互沖突與協調的制度空間。這需要考慮規范傳媒介入司法的程序和范圍、傳媒評論司法的職業道德方面的限定(不能誹謗、侮辱和有失公正與平衡的原則)、健全監督的外部環境等問題。 三、改革司法,減少司法公正對外部因素的依賴。在改革司法方面,同樣有傳媒監督的廣闊天地,可以像監督普通人一樣,監督司法人員的非職務行為和職業行為中的違法行為;同時應監督各種干預司法獨立的司法外部的行為。 在這些法律框架還沒有成形之前,法學界和新聞學界要有經常的學術交流,首先要在職業道德方面達成共識,什麼是可以做的,什麼是不可以做的。然後,爭取形成較明確的法律框架,最後形成法律或法規。 總之,活躍而健康的輿論監督,不是司法獨立的障礙。恰恰相反,它在更大程度上保障了司法公正。司法公正主要由司法獨立來保證,輿論監督則通過客觀地展示和評論司法過程,協助實現這種公

㈤ 如何正確處理輿論與司法公正的關系

您好,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 通過立法規范新聞監督,使新內聞監督法治容化。首先,維護司法的權威性。維護法律與司法的權威,這是新聞媒體監督司法工作的基本准則。媒體在進行新聞報道時,要堅持客觀、准確、公正的原則,從客觀的角度,以還原事實真相的方式來進行報道,僅對事實上的客觀性的事件本身經過進行描述,對其是非曲直不進行任何評判。其次,要加強對輿論監督的檢查與糾偏,除了新聞立法,還應從外部加強對新聞媒體報道活動的監督和制約。
二、 完善司法獨立制度。我國的司法獨立也正處在初級階段,還存在許多問題與不足,其中最大的問題是我國司法獨立運作行政化,司法權力地方化,行政干預司法現象嚴重。同時我國的司法獨立還缺乏完善的法律制度的保障。完善司法獨立,使司法獨立真正的遠離立法與行政的干涉,才能使公眾更加信任司法,更加相信司法的公正性,從而保持司法的權威,減輕輿論對司法獨立不利的一面,保證輿論對司法獨立的干擾較小到最少的地步。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㈥ 如果有人表示自己如果因為輿論罪被司法懲罰,出來一定要屠童大殺,司法還敢懲罰大嗎

首先,我國家刑法的規定中,沒有輿論罪這一罪名;第二,司法機關不可能因為罪犯揚言如被懲罰會實施報復性行為,而放棄對罪犯的追究。說幾句狠話,司法機關放過你了?這種想法未免太幼稚可笑了。

㈦ 社會輿論對司法公正的影響

社會輿論只起督促作用,司法公正以法律為准繩,必須依法判定。

㈧ 輿論應不應該影響司法

司法審判必須獨立,不能受輿論影響。這是底線。但輿論對司法公正、透明又有推動作用,司法審判人員不能忽視輿論影響力。

熱點內容
無人生還法官怎麼知道罪行的 發布:2025-01-10 08:51:58 瀏覽:444
沒有合同有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01-10 08:47:08 瀏覽:541
要的司法解釋 發布:2025-01-10 08:42:28 瀏覽:425
海南廢止法規 發布:2025-01-10 08:17:07 瀏覽:146
司法考試真題解析班 發布:2025-01-10 08:07:55 瀏覽:580
法律責任故事 發布:2025-01-10 07:47:53 瀏覽:699
南京法官的 發布:2025-01-10 07:46:59 瀏覽:731
法院陳述詞 發布:2025-01-10 07:26:44 瀏覽:951
四川師范大學非全日製法律碩士 發布:2025-01-10 07:25:19 瀏覽:508
補償責任的法律規定 發布:2025-01-10 07:25:17 瀏覽: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