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的司法制度
1. 唐朝的訴訟和審判制度有哪些
(一)控訴
1.限制控訴
唐律對訴訟,採用嚴格限制自訴的原則。除謀反叛逆以外,子孫不得控告祖父母、父母及期親尊長;部曲、奴婢不得告主及主之親屬;在獄的囚犯除獄官虐待等事外不得告舉他事。禁止以卑告尊。
2.嚴禁越訴
唐律禁止邀車駕告不實和越過地方機關而向上級機關訴訟的行為。「凡越訴及受者,各笞四十」。
(二)審判
唐朝司法機關在進行審判時,口供是判決的基礎。為了取得被告的口供,法律准許採用刑訊手段,並將拷訊制度化。如,法律規定,法官拷國不得超過三度,總數不得超過二百。在此限度內拷四至死,不論;如超此限而拷四至死者,法官徒二年。事實上,這只不過是一種形式主義的限制,在實際審判中很少具有約束力。
(三)復審與死刑復核制度
1.復審
罪犯對判決不服,可以上訴。在一般情況下,不準越級上訴。凡不服縣判決的,可上訴至州;不服州判決的,可上訴至尚書省,由「左右丞為詳之」,再不服可以向「三司陳訴」。接受上訴的司法機關必須認真詳細進行復審,違者,答五十,如系死罪則杖一百。
2.死刑復核制度
死刑復核是唐朝司法制度的一個重要特點,《斷獄律》規定:「諸死罪囚,不得覆報下而決者,流二千里,即奏報應決者,聽三日及行刑,若限未滿而行刑,徒一年。即過限,違一日杖一百,二日加一等。」《疏義》中規定,凡是執行死刑的罪犯,須復奏皇帝三次,經批准後方能執行。唐太宗以後,又確定五復奏,即決前一日、二日復奏,決日又三復奏。
唐朝的死刑復核制度對於避免冤獄泛濫起了一定的作用,所以不失為封建統治階級一寬刑慎罰」的一項具體措施。但是法律規定,對那些直接侵犯封建政權的最危險的犯罪,一復奏即予執行,則充分說明了唐律司法鎮壓的重點。
(四)執行與錄囚制度
1.執行
對判決的執行,笞杖刑的判決在縣執行。如系懷孕婦女,須待產後一百日方可執行。徒罪以上的判決,要向罪犯及其家屬宣告,並由犯人親自寫服辯書,以免反復。徒刑的執行,在京師則男犯送將作監,女犯送少府監服勞役。在州縣,則送當地官府服勞役。判處流刑的罪犯應立即押送配所,否則稽留一日答三十,三日加一等。對於死刑的執行,報皇帝批准。死刑執行的時間,沿漢制應在所謂天有肅殺之氣的秋分以後,如在立春至秋分萬物孕育生長期間執行死刑者,徒三年。
2.錄囚制度
始於漢代,唐朝自高祖時,成為定製。錄四制度,是由皇帝親錄囚徒,凡被錄之囚徒,多數被寬宥,或降刑,或免刑,兼有近代減刑、緩刑或假釋的意義。
在唐代,除皇帝直接錄囚以外,作為定製的還有大理寺「折獄詳刑」,非定製的,由監察御史巡行各州縣,以錄囚徒,平反冤獄。
(五)司法官的法律責任
根據唐律的規定,司法官吏在判決案件時必須依法定罪和判決,否則要承擔刑事責任。如《斷獄律》規定:「諸斷罪皆須引律令格式正文,違者答三十……諸制敕斷罪,臨時處分不為永格者,不得引為後比,若輒引致罪有出人者,以故失論。」這是唐朝審判制度中的一個重要的封建法制原則,反映了唐朝中央集權的加強,對防止司法官吏濫用權力有一定的作用。
2. 各朝處理刑事案的官名
、唐代的司法制度
(一)司法機關
唐代沿襲隋制,皇帝以下設置大理寺、刑部、御史台三大司法機構,執行各自司法職能。
1.大理寺是中央最高審判機關
大理寺以正卿和少卿為正副長官,行使中央司法審判權,審理中央百官與京師徒刑以上案件。凡屬流徒案件的判決,須送刑部復核;死刑案件必須奏請皇帝批准。同時大理寺對刑部移送的死刑與疑難案件具有重審權。
2.刑部是中央司法行政機關
唐代刑部以尚書、侍郎為正副長官,下設刑部、都官、比部和司門等四司。刑部除掌司法政令外,並復核大理寺流刑以下及州、縣徒刑以上的犯罪案件。在復審中,如發現疑案、錯案,凡徒刑、流刑以下的案件,駁回原審州、縣重審或復判,死刑則轉送大理寺重審。刑部還有權參與重大案件的審理,並有權受理在押犯申訴案件。
3.御史台
御史台以御史大夫和御史中丞為正副長官,下設台、殿、察三院。作為中央監察機構,專門負責代表皇帝自上而下地監督中央和地方各級官吏是否遵守國家法律和各項制度,是否忠實履行職貴,位高權重,可稱得上是皇帝的「耳目之司」。御史台有權監督大理寺、刑部的審判工作,同時參與疑難案件的審判,並受理行政訴訟案件。御史台中分設台院、殿院、察院,統轄下屬的諸御史。
台院是御史台的基本組成部分,設侍御史若幹人,執掌糾彈中央百官,參與大理寺的審判和審理皇帝交付的重大案件。由於侍御史在諸御史中的地位最高,職權最重,因此一般均由皇帝直接指派,或由宰相與御史大夫商定,由吏部選任。
殿院,設殿中侍御史若幹人,執掌糾察百官在宮殿中違反朝儀的失禮行為,並巡視京城及其他朝會、郊祀等以維護皇帝的神聖尊嚴為其主要職責。
察院,設監察御史若幹人,執掌糾察州縣地方官吏的違法行為。唐代時以「道」為監察區,全國共分為十道(後增為十五道),每道設一名監察御史,稱為巡按使,品級雖低,但權力極大,是皇帝設在地方上的耳目。
4.唐代的「三司推事」
唐代中央或地方發生重大案件時,由刑部侍郎、御史中丞,大理寺卿組成臨時最高法庭審理,稱為「三司推事」。有時地方發生重案,不便解往中央,則派大理寺評事、刑部員外郎、監察御史為「三司使」,前往審理。此外,唐代還設立都堂集議制,每逢發生重大死刑案件,皇帝下令「中書、門下四品以上及尚書九卿議之」,以示慎刑。
5.地方司法機關
唐代地方司法機關仍由行政長官兼理。州縣長官在進行司法審判時,均設佐史協助處理。州一級設法曹參軍或司法參軍,縣一級設司法佐、史等。縣以下鄉官、里正對犯罪案件具有糾舉責任,對輕微犯罪與民事案件具有調解處理的權力,結果須呈報上級。
刑部都是文官規制。歷朝的刑部也幾乎都是文官的體制。
北宋前期,刑部職權范圍較窄,以審刑遼分其職權。刑部以他官判部事,只掌審覆天下大辟(死刑的一種)案和因犯罪除免職務官員,經大赦重新錄用,或理雪冤案出給文牒證明等事。。元豐改制正名後,罷審刑院歸刑部,刑部的職權擴大,掌修訂律法、天下獄訟、重新審議有疑點的定案並上奏、依赦宥條格重新考慮犯科官員的赦免與錄用。其下分刑部、都官、比部、司門四司。
宋前期,刑部主要官員有,判刑部事二人,詳覆官四人或六人,法直官一人。吏額三十人。
元豐新制,刑部官額十三人:刑部尚書一人,侍郎二人,郎中、員外郎刑部司各二人,都官司、比部司、司門司各一人。吏額五十二人。
南宋建炎三年,刑部尚書、侍郎各置一人,郎官二人,吏額減半。後多次增減,至淳熙十三年減至三十一人。
刑部各司職掌:
刑部司:掌詳覆及敘復官秩與平反冤案等事。
都官司:掌刑徒流放、犯謀反罪家族株連沒為官私奴婢及其哲學家,兼掌吏員廢、置、增、減、出職等事。
比部司:掌會計審核內外帳本,追查各部司侵吞經費,催索場務、倉庫負欠帳務。
司門司:掌門關、橋梁、渡口、輦道之禁令,及道路橋梁等的修復、更改等事。
刑部各官品級如下:
刑部尚書:宋前期為正三品,元豐改制後定為從二品。
權刑部尚書:元佑初設置的官名,以安排資格不夠的新進之士,職掌與刑部尚書相同,為正三品。
刑部侍郎:宋前期無職事,為文臣遷轉寄祿官階,屬中行侍郎,正四品下。元豐改制後為職事官,為刑部副長官,從三品。
權刑部侍郎:與權刑部尚書同理。從四品。序位在正侍郎之下,在太中大夫以上。
各司郎中:宋前期為從五品上,元豐改制後為從六品。
各司員外郎:宋前期為從六品上,元豐改制後為正七品。
明朝刑部主管天下刑政,審定和執行律例,判案定罪,管理囚犯。因為訟事繁重,也按省分為十三個清吏司,各管一省刑政。
刑部設有尚書(正三品)、侍郎(正四品),皆為堂上官,下設各司,以理事務,都稱某某清吏司,每司的首長官職叫郎中(正五品)、員外郎(從五品)、主事(正六品),皆為司官、屬官。
3. 唐代有哪些特權制度,唐代的司法機關體系
1、《武德律》--唐高祖武德年間制定。共12篇,500條,在內容上大多採用隋朝開皇時期的法律。
2、《貞觀律》--唐太宗李世民命長孫無忌等人在《武德律》基礎上修定而成,仍為12篇、500條,以隋開皇律令為藍本作了較大改動,奠定了唐律的基本風貌。
3、《永徽律疏》--唐高宗永徽年間,以《貞觀律》為基礎編纂出《永徽律》,此後又對500條律文逐條逐句進行注釋,並附在律文之後,稱作疏議。律與疏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合稱《永徽律疏》,是唐代法典的代表作。後人又稱之為《唐律疏議》。
4、《唐六典》--唐玄宗開元年間制定,內容涉及國家機關職掌和活動的各個方面,是中國封建時代最早的一部綜合性行政法典。
5、《大中刑律統類》--唐宣宗時張葵編定。即:將同一性質的律、令、格、式混合編在一起的法典形式。
三、唐朝的法律形式
1、律--是刑事法規,相當於近代的刑法典。
2、令--是關於國家體制和基本制度的法規。
3、格--是國家機關各部門在日常工作中據以辦事的行政法規。
4、式--是國家機關的公文程式。
四、唐律的刑法原則
劃分公罪和私罪;自首減免刑罰;共犯區分首從;二罪以上俱發,以重者論;累犯加重;同居相隱;比況類推;老小廢疾減免刑罰;涉外案件的處理原則;同罪異罰;區分故意和過失。
五、唐律十二篇的內容
1、第一篇名例:57條,是關於刑罰種類及其適用的一般原則的規定,為《唐律疏議》的總綱,相當於現代刑法的總則。
五刑--即笞、杖、徒、流、死。
十惡--謀反、謀叛、謀大逆、惡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義、內亂。
八議、請、減、贖、官當、免--各級官僚的法律特權。
刑法原則--劃分公罪和私罪;自首減免刑罰;共犯區分首從;二罪以上俱發,以重者論;累犯加重;同居相隱;比況類推;老小廢疾減免刑罰;涉外案件的處理原則;同罪異罰;區分故意和過失。
2、第二篇衛禁:33條,主要是警衛宮廷和守衛關津要塞方面的規定。
3、第三篇職制:59條,主要是懲治官吏違法失職的規定。
4、第四篇戶婚:46條,主要是戶籍、田宅、賦役和婚姻家庭方面的規定。
嚴格保護封建國有土地和私有土地的所有權
嚴禁脫戶漏口、逃避賦役
維護封建的婚姻家庭關系--離婚以七出、義絕為條件;財產繼承採用諸子平分制,貴族身份的繼承權只屬於嫡長子孫。
5、第五篇廄庫:28條,是關於牲畜、庫藏管理方面的規定。
6、第六篇擅興:24條,主要是關於兵士徵集、軍隊調動及興造方面的規定。
7、第七篇賊盜:54條,是關於保護封建政權、地主階級的政治利益及生命、財產不受侵犯的規定。
以謀反、謀大逆、謀叛罪嚴懲危害封建政權及皇帝特權的行為。
嚴懲危害生命安全的犯罪。
對盜罪作了明確規定--竊盜、強盜、監守盜
嚴禁買賣人口
8、第八篇斗訟:60條,是關於斗毆傷人和控告、申訴等方面的規定。
9、第九篇詐偽:27條,是關於欺詐和偽造方面的規定。
10、第十篇雜律:62條,不便編入其它各篇的犯罪,皆歸入此篇,包括買賣、借貸、市場管理以及姦情方面的犯罪。
11、第十一篇捕亡:18條,是關於追捕逃犯、捕捉罪人和逃丁的規定。
12、第十二篇斷獄:34條,是關於司法審判和監獄管理方面的規定。
六、唐律的主要特點與歷史地位
1、唐律的主要特點
(1)規范詳備、科條簡要
(2)中典治國、用刑持平
(3)諸法合體、以刑為主
(4)依禮制刑、禮法合一
2、唐律的歷史地位
(1)唐律是一部完備的具有代表性的封建法典,在漫長的封建法制發展史中,處於承先啟後的重要歷史地位。
(2)唐律對亞洲許多國家的封建立法也有重要的示範作用。
八、唐律關於物權和債權的規定
1、關於物權--唐律嚴格保護所有人對物的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之權,嚴格禁止他人侵犯;規定物權取得的條件。
2、關於債權--唐律規定了買賣、借貸、賃庸、寄託等債的關系;規定債務擔保制度。
九、唐朝的司法制度
1、司法機關
(1)中央司法機關--大理寺、刑部、御史台。
(2)三司推事--重大案件,由大理寺、刑部、御史台長官共同審理的制度。
(3)地方司法機關--行政長官兼理司法。
2、訴訟制度
(1)管轄--根據犯罪發生區域、罪行輕重、被告身份,劃分了各級審判機關的管轄權。
(2)起訴--舉劾、告發、告訴
(3)審判--以原告訴狀為准;採取五聽的審判方式,同時也以眾證定罪;"罪從供定",但禁止任意刑訊;規定迴避制度;司法官判決須"具引律、令、格、式";"服辯";司法官對於應該"言上"或"待報"的案件不得擅自判決。
(4)執行--徒流刑應送配所,死刑的執行須奏報皇帝批准。
3、監察機關對司法活動的監督
御史台的主要任務是監督國家各級官吏是否遵守法律。其下設台院、殿院、察院。台院和殿院的御史主要糾察中央及京城的各級官吏;察院御史則巡察州縣,糾察地方官吏的違法失職行為。
●歷史人物
[唐太宗](599-649)唐高祖李淵的次子,李世民。祖籍隴西狄道(今甘肅臨洮縣)人。隋末與其父親李淵一起發兵反隋。唐建立後,被封為秦王,任尚書令。武德九年(626)發動"玄武門之變",取得太子地位,次年繼帝位,建元貞觀。在位期間推行一系列政策和措施,造就了"貞觀之治"。在法律思想方面,推崇儒學,吸收法、道兩家的思想,牢固地確立了中國古代儒法結合的思想路線。
具體表現為:(1)以德禮為治,注重教化。認為自古以仁義治天下,國家則長治久安;而專以法治,救弊除害於一時,國家則會很快敗亡。(2)加強立法,力求寬簡。即位不久,便命大臣修訂法典。武德七年頒布《武德律》,貞觀十一年頒行《貞觀律》。修律過程中,刪繁就簡,去重從輕。(3)明正賞罰,不殊貴賤。他認為賞罰之得失,關系國家的安危,必須做到"一斷於律",賞不遺親遠,罰不阿親貴。李世民特別注意剋制自己的感情,帶頭守法,避免用自己的主觀意志來取代法律。(4)加強復核,控制死刑。貞觀元年,實行中央機關對死刑判決的合議,首創封建法律史上"九卿議刑"制度。
[長孫無忌](?-659)唐初大臣。河南洛陽人。曾隨李世民征討,功績卓著。公元626年,參與謀劃、發動"玄武門之變",幫助李世民奪取帝位。曾奉命與房玄齡等修訂《唐律》,並對《唐律》進行逐條解釋,著成《唐律疏議》,成為我國流傳至今的一部完整的封建法典。後因反對武則天為皇後,被誣陷謀反罪,流放黔州,迫令自縊身死。
在法律思想方面,堅持封建正統儒家法律思想,是集戰國秦漢魏晉南北朝至隋以來封建正統法律思想之大成,構建以儒家為核心兼采法、道封建法律理論體系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主要觀點有:(1)主張儒法合流。他以儒家經典為依據,以儒家封建綱常思想為指導,對唐律條文進行疏議,完成了封建法典的儒家化過程。(2)主張維護封建等級特權制度。對唐律中規定的特權保護制度進行解釋。。(3)主張罰當其罪。主張官吏嚴格依法斷案,做到罰當其罪。(4)主張整肅吏治。在法律疏議中強調官吏要"導德齊禮,移風易俗"。對一切貪贓枉法行為都要追究刑事責任,論罪處罰;而對負有監督責任的官吏在職務內犯罪,要加重處罰。
4. 求問唐宋時期的司法原則是什麼
唐律特點:①禮法合一
②科條簡要,寬簡適中
③用刑持平
④語言精煉明確,立法技術高。
宋律特點:①內容沿襲唐律,律後附有唐中期以後的敕、令、格、式;
②體例上取於《大中刑統》、《大周刑統》,「終宋之世,用之不改」
以下轉載於法律教育網,
司法考試法制史筆記:唐宋時期的法律(lz網路搜索一下就能找到那個網頁,我不能復制網頁,因為網路知道里回答問題不允許為了增加流量而故意引導他人到某個網站或論壇……咳咳..沒辦法,我把它裡面大部分內容都放下面了,上面的可能就是你要的答案吧,僅供參考。
唐律:
一、唐律的修訂過程
1.武德律
唐高祖李淵在武德年間命令臣下裴寂等人以《開皇律》為依據,修訂律典,是為《武德律》。《武德律》共12篇500條,是唐朝的首部法典。
2.貞觀律
唐太宗即位以後,在貞觀年間參照隋代《開皇律》,修訂完成了《貞觀律》。《貞觀律》增設了加役流制度,縮小了連坐處死的范圍,規定了五刑、十惡、八議以及類推的制度,奠定了唐律的基礎。
3.《永徽律疏》的制定
唐高宗永徽二年(公元651年),高宗令臣下對《貞觀律》作慎重修改,頒布《永徽律》。永徽三年(公元652年),長孫無忌等大臣歷時1年,完成「律文」的疏議工作,作了具有法律效力的解釋,並附之於律後,稱為《永徽律疏》。《永徽律疏》是中國封建社會的代表性法典,現在被稱之為《唐律疏議》。
《永徽律疏》繼承了漢魏晉以來的法律成果,標志著中國古代立法達到了極高的水平,成為中華法系的代表性法典,對後世與周邊國家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
二、罪名與刑罰
(一)五刑
1.死刑。唐律只規定絞、斬兩種死刑,較前代輕緩了很多。
2.流刑。唐律規定流刑有三等,即流二千里、二千五百里、三千里。另規定加役流刑,除流三千里外,還要居作三年,用以替代某些死刑。
3.徒刑。即徒一年、一年半、二年、二年半、三年。
4.杖刑。杖六十、七十、八十、九十、一百共五等。
5.笞刑。笞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共五等。
(二)「十惡」制度
是指嚴重威脅專制君主統治秩序和社會秩序以及血緣倫理關系的犯罪。唐律「十惡」按性質劃分,可以歸為三類:
1.威脅、損害皇帝人身、權力、尊嚴的犯罪。主要包括:謀反、謀大逆、謀叛以及大不敬。
2.嚴重危害他人生命安全手段殘忍的犯罪。主要包括:不道。
3.破壞封建倫常關系的犯罪。主要包括:惡逆、不孝、不睦、不義、內亂。
(三)六殺
唐律區分了殺人罪的六種情形,即謀殺(預謀殺人)、故殺(臨時犯意)、斗殺(斗毆中激憤殺人)、誤殺(因為種種原因殺錯殺人對象)、戲殺(以力共戲,殺人)、過失殺(由於耳目所不及,思慮所不至,而殺人)六種情況。根據殺人主觀故意、客觀行為表現等,唐律給予不同的處罰,反映了唐代刑法的完備和立法技術的進步。
(四)六贓
就是指六種非法獲得公私財物的犯罪。包括(1)受財枉法:收受財物枉法。(2)受財不枉法:收受財物,即使不枉法,也要處刑。(3)受所監臨:利用職務之便非法收受管轄范圍內百姓或者下屬財物。(4)強盜:暴力獲取公私財物的行為。(5)竊盜:隱秘手段竊取公私財物。(6)坐贓:官吏或者常人非因職權收受財物的行為。
(五)保辜 法律 敎育 網
對於手足傷人和器物傷人等犯罪,唐律根據情節輕重規定了不同的處罰,對於傷害後果不是能夠立即顯現的,特別規定了保辜制度。也就是規定一定的觀察時期,在限定的時期內死亡的,傷人者承擔殺人的責任;在規定的期限外死亡或者其他原因造成死亡的,傷人者只承擔傷人的責任。唐律規定保辜期限用以判明傷人者的刑事責任,盡管有不科學的地方,但仍然是一個進步。
三、法律適用原則
(一)區分公、私罪的原則
(二)自首原則
(三)類推原則
(四)化外人處罰原則
四、司法制度
唐代沿襲隋制,皇帝在中央機構設置大理寺、刑部、御史台三大司法機構,執行各自的司法職能。
(一)大理寺
大理寺以正卿和少卿為正副長官,行使中央司法審判權,審理中央百官與京師徒刑以上案件。凡屬流、徒刑案件的判決,須送刑部復核;死刑案件必須奏請皇帝批准。同時大理寺對刑部移送的死刑與疑難案件具有重審權。
(二)刑部
刑部以尚書、侍郎為正副長官,刑部有權參與重大案件的審理,對中央、地方上報的案件具有復核權,並有權受理在押犯申訴案件。
(三)御史台
御史台以御史大夫和御史中丞為正副長官,下設台、殿、察三院。
(四)「三司推事」
唐代中央或地方發生重大案件時,由刑部侍郎、御史中丞、大理寺卿組成臨時最高法庭審理,稱為「三司推事」。有時地方發生重案,不便解往中央,則派大理寺評事、刑部員外郎、監察御史為「三司使」,前往審理。
唐代還建立都堂集議制,每逢發生重大死刑案件,皇帝下令「中書、門下四品以上及尚書九卿議之」,以示慎刑。
(五)死刑三復奏
唐律規定了死刑復核制度。最初由中央司法機關上奏皇帝核准,臨刑前復核三次。唐太宗為慎重人命,將刑前三復奏改為五復奏。即處決前一日兩復奏,處決日三復奏。
(六)刑訊與仇嫌迴避原則。
對兩類人禁止使用刑訊,只能根據證據來定罪。一類是具有特權身份的人,如應議、請、減之人;二是老幼廢疾等。
《唐六典》第一次以法典的形式,肯定了法官的迴避制度。
五、唐律的特點及其影響
(一)唐律是中國古代法律發達的集中體現,主要表現為以下特點
1.禮法合一。唐律將禮教倫理精神與國家刑罰有機地統一在一起,有力地維護了唐朝的統治。
2.科條簡要。唐律全篇僅為12篇,502條,寬簡適中,具有高度的概括性。
3.立法技術完善。唐律在繼受前代立法成果的基礎上,具有結構嚴謹,用語概括、規范等特點,進一步明確了公罪、私罪,化外人犯罪等原則和概念。
4.唐律是中國傳統法典的楷模和中華法系形成的標志。唐律在中國古代法歷史上,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承襲了秦漢立法的成果,吸收了漢晉律學的成就,表現出高度的成熟性,並且深深影響了宋元明清的立法。
同時,唐律不僅在中國古代法律歷史上產生了重要影響,還對亞洲周邊國家產生了重大影響。朝鮮的《高麗律》、日本文武天皇制定的《大寶律令》、越南李太尊時期頒布的《刑書》大都借鑒了唐律,唐律在世界法制史上也佔有重要地位。
宋律:
(一)《宋刑統》與編敕
1.《宋刑統》
宋太祖建隆四年(公元963年),在工部尚書判大理寺卿竇儀等人的奏請下,開始修訂宋朝新的法典。同年7月完成,由太祖詔「付大理寺刻板摹印,頒行天下」,成為歷史上第一部刊印頒行的法典。全稱《宋建隆重詳定刑統》,簡稱《宋刑統》。
《刑統》的編纂體例可以追溯至唐宣宗時頒布的《大中刑律統類》。北宋初一度沿用的《大周刑統》,便是《刑統》體例在五代時發展的結果。《刑統》在編纂上,以傳統的刑律為主,同時將有關敕令格式和朝廷禁令、州縣常科等條文編附於後,使其成為一部具有統括性和綜合性的法典。
《宋刑統》和《唐律疏議》相比有這樣一些特點:
(1)兩者的篇目、內容大體相同。
(2)《宋刑統》在12篇的502條中又分為213門,將性質相同或相近的律條及有關的敕、令、格、式、起請等條文作為一門。
(3)《宋刑統》收錄了五代時通行的部分敕、令、格、式,形成一種律令合編的法典結構。
(4)《宋刑統》刪去《唐律疏議》每篇前的歷史淵源部分,因避諱對個別字也有改動,如將「大不敬」的「敬」字改為「恭」等。
【記憶口訣】刊印頒行宋刑統,篇下分門體例新。
2.編敕
敕的本意是尊長對卑幼的一種訓誡。南北朝以後成為皇帝詔令的一種。宋代的敕是指皇帝對特定的人或事所作的命令。敕的效力往往高於律,成為斷案的依據。依宋代成法,皇帝的這種臨時命令須經過中書省「制論」和門下省「封駁」,才被賦予通行全國的「敕」的法律效力。
編敕,是將一個個單行的敕令整理成冊,上升為一般法律形式的一種立法過程。神宗時設有專門的編敕機構「編敕所」。
3.律與敕的關系
(1)仁宗前基本是「敕律並行」,編敕一般依律的體例分類,但獨立於《宋刑統》之外。
(2)神宗朝敕地位提高,「凡律所不載者,一斷於敕」,敕已到足以破律、代律的地步。
(3)敕主要是關於犯罪與刑罰方面的規定,所謂「麗刑名輕重者,皆為敕」。
(二)刑罰的變化
1.折杖法。
建隆四年頒行「折杖法」,改變五代以來刑罰嚴苛的弊端。新的「折杖法」規定:除死刑外,其他笞、杖、徒、流四刑均折換成臀杖和脊杖。折杖法對緩和社會矛盾曾有一定作用。但對反逆、強盜等重罪不予適用。
2.配役。
配役刑淵源於隋唐的流配刑。推行折杖法之後,原有的流刑實際上便稱為配役。為補死刑和折杖後的諸刑刑差太大,有輕重失平之弊,朝廷遂增加配役刑的種類和一些附加刑,使配役刑成為一種非常復雜的刑名。
配役刑在兩宋多為刺配,刺是刺字,即古代黥刑的復活;配指流刑的配役。刺配源於後晉天福年間的刺面之法,太祖時偶爾用之,仁宗後成為常制。刺配對後世刑罰制度影響極壞,是刑罰制度上的一種倒退,在宋代和後世都曾頗遭非議。
(關鍵詞記憶:刺配、刺面、太祖、仁宗)
3.凌遲。
(1)作為死刑的一種,凌遲始於五代時的西遼。是一種碎而割之,使被刑者極端痛苦,慢慢致人死亡的一種酷刑。
(2)仁宗時使用凌遲刑,神宗熙寧以後成為常刑。
(3)至南宋,在《慶元條法事類》中,正式作為法定死刑的一種。
(4)《大清現行刑律》廢除。
(三)契約與婚姻法規
1.契約立法。
(1)債的發生。宋代因契約所生之債佔多數,當然還有其他形式引發的債權,《宋刑統》與《慶元條法事類》在買賣之債的發生的法律規定上,強調雙方的「合意」性,維護家長的支配權。
(2)買賣契約。宋代買賣契約分為絕賣、活賣與賒賣三種。
①絕賣為一般買賣。
②活賣為附條件的買賣,當所附條件完成,買賣才算最終成立。
③賒賣是採取類似商業信用或預付方式,而後收取出賣物的價金。
這些重要的交易活動,都須訂立書面契約,取得官府承認,才能視為合法有效。
(3)租賃契約。
①對房宅的租賃:「租」、「賃」或「借」。
②對人畜車馬的租賃:「庸」、「雇」。
(4)租佃契約。宋代租佃土地活動十分普遍。地主與佃農簽訂租佃土地契約中,必須明定納租與納稅的條款,或按收成比例收租(分成租),或實行定額租。地主同時要向國家繳納田賦。若佃農過期不交地租,地主可於每年十月初一到正月三十日向官府投訴,由官府代為索取。
(5)典賣契約。宋代典賣又稱「活賣」,即通過讓渡物的使用權收取部分利益而保留回贖權的一種交易方式。
(6)借貸契約。
①借指使用借貸,把不付息的使用借貸稱為負債。
②貸指消費借貸,把付息的消費借貸稱為出舉。
2.婚姻法規:
(1)婚姻的締結主要受以下三個因素的限制:
①婚齡
宋承唐律,規定:「男年十五、女年十三以上,並聽婚嫁。」違犯成婚年齡的,不準婚嫁。
②血緣
宋律禁止五服以內親屬結婚,但對姑舅兩姨兄弟姐妹結婚並不禁止。
③州縣官員
《宋刑統》規定:「諸州縣官人在任之日,不得共部下百姓交婚,違者雖會赦仍離之。其州上佐以上及縣令,於所統屬官亦同。其定婚在前,任官居後,及三輔內官門閥相當情願者,並不在禁限。」
(2)離婚:仍然實行唐「七出」與「三不去」,但有少許變通。例如《宋刑統》規定:夫外出三年不歸,6年不通問,准妻改嫁或離婚;但是「但是妻擅走者徒三年,因而改嫁者流三千里,妾各減一等」。
3.繼承。
(1)宋代除沿襲以往的兄弟均分制外,允許在室女享受部分財產繼承權,同時承認遺腹子與親生子享有同樣的繼承權。
(2)絕戶財產繼承辦法。
①絕戶指家無男子承繼。
②絕戶立繼承人有兩種方式:
a.凡「夫亡而妻在」,立繼從妻,稱「立繼」。
b.凡「夫妻俱亡」,立繼從其尊長親屬,稱為「命繼」。
(3)繼子與絕戶之女均享有繼承權,但:
①只有在室女的(未嫁女),在室女享有3/4的財產繼承權,繼子享有1/4的財產繼承權。(3/4+1/4)
②只有出嫁女的(已婚女),出嫁女享有1/3的財產繼承權,繼子享有1/3,另外的1/3收為官府所有。
(1/3+1/3+1/3)
【記憶口訣】
家無男子稱絕戶,絕戶也需繼承人。夫亡妻在是立繼,夫妻俱亡命繼稱。繼子地位不如女,若有女兒未出嫁,四分財產占其三,獨留一份給繼子。若有女兒已嫁男,女、子、官府三三三。
(四)司法制度
1.司法機關
宋沿唐制,在中央設大理寺、刑部、御史台分掌中央司法職能。但宋代在司法機關設置方面的特殊之處在於:
(1)宋代刑部負責大理寺詳斷的全國死刑已決案件的復核及官員敘復、昭雪等事。神宗後,刑部分設左右曹,左曹負責死刑案件復核,右曹負責官吏犯罪案件的審核。其職能有所擴大,處理有關刑法、獄訟、奏讞、赦宥、敘復等事。
(2)審刑院
宋審刑院是太祖時為加強對中央司法機關的控制設立的,使「獄訟之事,隨(審刑院)官吏決劾」。使大理寺降為慎刑機關,「不復聽訊,但掌斷天下奏獄,送審刑院詳訖,同署以上於朝」。另外,地方上報案件必先送審刑院備案,後移送大理寺、刑部復審,再經審刑院詳議,交由皇帝裁決。這一制度雖有助於司法集權中央,但也加劇了審判的復雜化。神宗時裁撤審刑院,恢復刑部與大理寺的原有職能。
(3)宋代的地方司法機關
宋代地方州縣仍實行司法與行政合一之制。但從太宗時起加強地方司法監督,在州縣之上,設立提點刑獄司,作為中央在地方各路的司法派出機構。提點刑獄司定期巡視州縣,監督審判,詳錄囚徒。凡地方官吏審判違法,輕者,提點刑獄司可以立即處斷;重者,上報皇帝裁決。
2.宋代的翻異別勘制度與證據勘驗制度
在訴訟中,人犯否認口供(稱「翻異」),事關重大案情的,由另一法官或另一司法機關重審,稱「別勘」。兩宋注重證據,原被告均有舉證責任。重視現場勘驗,南宋地方司法機構制有專門的「檢驗格目」,並產生了《洗冤集錄》等世界最早的法醫學著作。
5. 唐代的中央司法審判機關是
唐朝司法機關職權
(1)中央司法機關--大理寺(中央最高審判機關)、刑部(中央最高司法機關)、御史台(中央最高監察機關)。
(2)三司推事--重大案件,由大理寺、刑部、御史台長官共同審理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