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三門峽房產司法拍賣

三門峽房產司法拍賣

發布時間: 2025-01-09 08:14:05

Ⅰ 淅川縣國土資源局

淅川縣位於河南省西南邊陲,豫、鄂、陝三省結合部,屬秦嶺山系東南余脈的延伸地帶,淅川因丹江(淅水)穿境而過,因沖積成百里平川而得名。淅川縣是國家重點扶持縣、河南省首批擴權縣、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地和渠首所在地。分別與3省、7縣(市)接壤,東鄰內鄉縣和鄧州市,南接湖北省丹江口市、老河口市,西連湖北省鄖縣,北靠西峽縣和陝西省的商南縣。地理坐標為北緯32°35′~33°22′,東經110°58′~111°53′;地勢呈西北一東南走向,西北高,東南低,南北狹長150.6公里,東西寬52.5公里。

淅川歷史悠久。1974年,在滔河鄉發現河南省的第一枚恐龍蛋化石,距今已有1.8億年;1971年,在毛堂鄉出土的化石證明,70萬年前就有猿人在此居住;2010年,在淅川倉房鎮發現舊石器時代「博山」石頁類遺存,說明2萬年以前就有人類活動;2008年,在上集鎮發掘的新石期時期下王崗遺址考證,7000年前就有人類在此居住;在淅川發掘的夏墓、周墓、楚墓和漢墓,說明淅川是楚始都所在地,也是楚文化的發祥地、南北文化的交匯地。堯舜時為堯兒子丹朱的封地,春秋時為鄀國;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在淅川設丹水縣,東漢置南鄉郡;北魏始設淅川縣,唐朝時提升為淅州;明朝成化六年復設淅川縣;清朝道光十二年(1832年)改為淅川廳,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升格為直隸廳;民國時設淅川縣;1948年5月解放至今,仍沿用淅川縣。全縣轄2個街道、15個鄉(鎮)(龍城街道、商聖街道、荊紫關鎮、老城鎮、香花鎮、厚坡鎮、丹陽鎮、盛灣鎮、金河鎮、寺灣鎮、倉房鎮、上集鎮、馬蹬鎮、西簧鄉、毛堂鄉、大石橋鄉、滔河鄉),共有520個村(居)委會。

彭碩 黨委書記、局長

張均祥 副局長、地質公園管理處處長

劉景昌 副局長

李健 主任科員

景占清 副主任科員

周沛江 副主任科員

賈亞峰 地質公園管理處副處長

石寶山 副主任科員

彭碩簡介:淅川縣老城鎮人,1961年出生,回族,中共黨員,大專學歷。1980年參加工作,在淅川縣糧食局工作;1984年,任淅川縣糧食局副書記、副局長;1996年,任淅川縣供銷社黨委書記、理事會主任;2003年,任淅川縣糧食局黨委書記、局長;2007年11月至今,任淅川國土資源局黨委書記、局長。

【機構設置】全系統共有行政事業人員291人(其中,財政全供125人,自收自支166人),企業人員26人。內設辦公室、財務審計股、人事教育股、建設用地股、規劃股、耕保股、地政地籍股、地質環境股、勘查儲量股、礦產開發股、土地利用股、政策法規股、紀檢監察室13個股(室);設土地測繪管理中心、土地儲備中心、年租金徵收辦公室、地產交易所、土地測繪大隊、國土執法監察大隊、土地開發整理中心、礦產資源管理站、土地評估所、金地土地開發整理公司10個二級單位;全縣設商聖、龍城、上集、金河、毛堂、荊紫關、西簧、寺灣、香花、老城、滔河、九重、厚坡、倉房、馬蹬、大石、盛灣17個鄉鎮國土資源所。

【土地資源】淅川國土總面積2820.28平方公里,山地佔64.9%,水域佔14.1%,壟崗平地佔21%。其中,農用地面積221341.88公頃(其中,耕地6730.68公頃,園地3954.75公頃,林地99083.14公頃,草地40547.57公頃,其他農用地10445.74公頃),建設用地52502.86公頃(其中,建制鎮用地1720.38公頃,村莊用地12357公頃,工礦用地1606.67公頃,交通用地432.65公頃,水庫水面36186.06公頃,其他200.1公頃),未利用地8183.26公頃(其中,河流水面3202.62公頃,內陸灘頭2628.58公頃,裸地2352.06公頃)。

【礦產資源】淅川大地構造單元隸屬於南秦嶺分區東秦嶺地槽區。區內地層古老褶皺、斷裂發育,岩漿活動頻繁。火成岩和變質岩均有分布,利於成礦,因此礦產資源豐富。全縣礦產資源分布趨勢明顯,主要有兩條成礦帶,北部為金屬成礦帶,南部為非金屬礦成礦帶;礦產種類較為齊全,全縣已發現有8大類、38種礦產資源、600多個礦點;開發利用20餘種,主要開發礦種有金、鐵、砂金、鉛、鋅、銀、銅、石煤、藍石棉、水晶、白雲岩、石膏、水泥灰岩、大理石、花崗岩、虎睛石、黑綠玉、木紋玉、重晶石、蛇紋石等。藍石棉、虎睛石和松香黃大理石儲量居全國第一。

2010年12月,河南省地礦局第一地質勘查院在淅川縣上集一帶釩礦普查項目中,探明釩礦資源100萬噸,提交超大型礦產地1處,占河南省現有釩資源量的1/4。具有較高開發價值的礦種還有石煤、水泥灰岩、花崗岩、大理石、鐵礦石等12種。全縣共有采礦權56個,其中,省發證5個,市發證8家,縣發非金屬礦證43個,分別為鐵礦3個、鉛鋅礦2個、大理石礦17個、河砂4個、灰岩18個、虎睛石1個、石膏礦1個、方解石礦1個、釩礦9個;共有探礦權14個,其中,鐵礦3個、硫鐵礦1個、鉛鋅礦1個、金礦2個、虎晴石1個、多金屬1個、銅多金屬1個、釩礦4個,勘查面積101.2平方公里。

【地籍管理】進一步完善了土地登記程序和土地登記發證審批程序,發放土地使用權證書57本,其中,國有土地使用權證書43本,集體土地使用權證書14本;全面完成了全國第二次土地調查的農村外業調查和內業資料庫建設,調查成果已全部經過了縣級自檢、省市復檢、國家核查確認;大力開展「三項整治」工作,共完成「空心村」、磚瓦窯場、工礦廢棄地整治84.6975公頃;2010年,為提出申請的淅川縣鋁業集團等企業和三門峽至淅川高速公路等公共基礎設施、公益事業項目出具了用地初審意見37個,通過省國土資源廳預審1件,面積220.5公頃。

【耕地保護】不斷完善耕地保護制度,明確鄉鎮政府和相關職能單位監管責任。建立耕地佔補平衡制度、補充耕地儲備制度、基本農田補劃儲備制度,實行國土資源管理「承包」責任制,把全縣2820平方公里國土面積劃分成58個承包區,每個區由縣局機關股室和鄉鎮國土資源所各1名工作人員承包,負責區域內的基本農田保護、土地法律法規宣傳、違法違規巡查等方面工作,切實糾正違法違規佔用基本農田、隨意變更土地用途等突出問題,使耕地保護由數量管護向全面管護轉變,實現了連續11年的耕地佔補平衡。

【保護基本農田】開展基本農田保護區設立、資料歸檔和目標責任制簽訂,將基本農田保護落實到村組、地塊。全縣基本農田保護面積55073.9公頃,劃定15個基本農田保護區,落實保護塊3282個,穩定在市下達55000公頃以上,保護率為85%。

【土地整治】實施了國家投資3029萬元的寺灣、厚坡土地整理項目,以及投資2755.18萬元的九重、厚坡土地整理項目。其中,寺灣、厚坡土地整理項目涉及11個行政村,總面積1897.72公頃,新增耕地2827.5畝;九重、厚坡土地整理項目涉及4個行政村,總面積1124.7公頃,新增耕地34.45公頃。這兩個土地整理項目已竣工,通過省、市驗收。藉助國家向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渠首資金傾斜政策機遇,成功爭取了國家級南水北調渠首40萬畝重大土地整治工程項目,該項目總投資87241.69萬元,建設規模22534.47公頃,可新增耕地2402.06公頃,計劃分5年實施,2010年度任務正在施工建設中,2011年度工程任務規劃設計編制、評審工作業已完成。其中,2010年度項目區位於厚坡、香花兩鎮,涉及厚坡鎮柏扒、饒營、盧咀、後街、前街、唐灣、李寨、前河9個行政村和香花鎮周溝、桑苗場、黃庄、香花4個行政村,項目總投資1.01億元,總規模3504.4公頃,預算投資9840.03萬元,項目實施後可新增耕地369.47公頃;爭取到的2010年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移民安置點土地整理項目,省下達項目資金613.6萬元,項目的踏勘、選址、測繪、規劃和預算工作已經完成;上報城鄉建設增減掛鉤入庫141宗、411.52公頃,已立項48宗、100.77公頃,組織實施2批次、131.77公頃的掛鉤項目。省廳已對下批掛鉤規劃作了批復,建新區用地手續正在組織報批之中;上報土地開發整理復耕項目237宗、1656.84公頃,已完成老城項目區386.24,新增耕地324.59公頃,盛灣等3鎮的145宗、810.8公頃項目正在進行規劃設計。

【集約節約用地】嚴格按照縣重點項目聯席辦公會議制度,規劃建設渠首移民安置循環經濟區和縣城機械製造產業聚集區,不斷提高投資強度和土地利用率,引導企業向園區集中,新劃定標准廠房建設區500畝、建設標准廠房4.2萬平方米,有效緩解了用地矛盾,初步破解了發展難題。

【建設用地管理】一是提前介入,主動服務。年初對有用地意向的30餘家重點企業開展摸底調查,全面掌握項目的規模、用地面積及使用方向,為項目下步順利推進、及時報批和順利落地提前謀化、超前服務、及時報批,保證了內鄧高速、鋁業集團技改項目、縣醫院遷建等重點項目能夠「落地」實施。二是用地指標有效保障。在爭取省、市重點項目用地指標匹配的基礎上,充分利用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解決用地指標不足。全年已上報掛鉤入庫項目141宗,立項48宗,入庫面積411.52公頃;組織實施2批次、131.77公頃的掛鉤項目。省廳已對淅川縣二批掛鉤規劃做了批復,建新區用地手續正在組織報批之中,基本保障了縣內發展用地需求。三是盤活低效閑置用地。盤活批而未供、供而未用、低效利用建設用地100多公頃,舊城改造和破產倒閉企業騰地近50公頃,解決了城市發展和經濟適用房、廉租房建設用地需求。四是加強土地收儲。堅持市場對資源配製導向,共收購儲備城區黃金地段土地200公頃,對經營性土地使用權實施招拍掛出讓,成功掛牌出讓工業用地10宗,為企業建設用地提供了有力保障。五是用地報批快速有效。全年,報省政府批准城市和鄉鎮建設用地11批次、58宗、102.5454公頃,呈報南陽市政府審批村鎮建設農用地轉用4批次、78宗、40.4792公頃。

【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淅川縣聘請河南大學環境規劃學院作為技術依託單位,投入資金65萬元,在1999年編制第一輪規劃成果的基礎上,著眼於淅川經濟社會發展趨勢和土地資源實際,按照重點做好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鎮體系規劃、產業規劃以及重大基礎建設規劃的相互銜接,著重搞好空間布局、用地規模和建設時序的關系,統籌規劃修編。經過多次按照行業技術和指標要求進行修改完善,2010年12月,淅川縣鄉兩級規劃修編全部修編完畢。淅川縣這次修編的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規劃時間為2006~2020,總體規劃各項指標均達到了科學、合理要求,符合淅川實際,具有很高的前瞻性、引導性和實用性。

【經營性用地】積極探索和規范土地出讓、收儲新機制,嚴格按照土地「招拍掛」出讓程序。2010年,共完成國有土地使用權「招拍掛」出讓13宗、722.77畝,土地使用權出讓總收益達1.68億元。其中,工業用地出讓10宗,經營性用地出讓3宗。特別是位於淅川中心市場的出讓地塊,早在2004年,淅川縣委、縣政府就提出了規劃和開發中心市場的設想,縣國土資源局曾於2008年4月和6月兩次公開掛牌出讓,起始價3000萬元,後調整為2560萬元,因受全球金融危機影響,無人參加競買而流拍。2010年1月29日,在淅川國土資源局的精心組織運作下,共有縣內外5家企業參與競買,經過現場15輪的激烈競價,最終以4950萬元的價格成交,其單位面積地價創下淅川土地出讓歷史新高。

【土地收儲】對上年度收儲的5宗、445.02畝進行拆遷、凈地處理;經過市場調查、反復論證,以全縣「城建百日會戰」活動為契機,對上集、金河、九重、厚坡、龍城、商聖6個鄉(鎮)街道,17個村組的17宗、1848.97畝土地進行了收儲。全年共徵收國有土地年租金51萬元。

【評估、交易】全年共評估土地32宗,評估總面積948萬平方米,評估總價值3.2億元。分別為企業抵押貸款16宗,「招拍掛」出讓及權益價評估10宗,為南陽市中級法院、縣「雙清辦」、國土資源執法監察大隊辦理違法用地提供價格參考5宗,為企業核定資產提供價格參考1宗;完成土地使用權抵押登記11宗,抵押土地面積41400平方米,抵押金額70000萬元;辦理土地使用權租賃、登記2宗,面積1200平方米;辦理土地使用權轉讓1宗。

【測繪工作】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測繪法》頒布8周年之際,在淅川縣電視台設立宣傳板塊和滾動字幕,主要街道懸掛50餘幅宣傳橫幅,編發公益簡訊萬余條,收到良好的社會效果。強化地圖市場的日常監管,出動執法人員150餘人次,多次對全縣衛星導航、地理、地圖、測繪等單位進行檢查,建立相互支持配合機制,杜絕和控制了有問題地圖流入市場。淅川共審核申報4家測繪單位,分別是淅川縣丹陽土地測繪隊(丙級)、淅川縣水利工程測繪設計隊(丙級)、淅川縣隆昌房產測繪站(丁級)、淅川縣丹陽勘測規劃服務中心(丁級);2010年,嚴格實行測繪單位測繪任務備案規定,測繪系統共備案26宗,總面積20.9平方公里,總價值116萬元,所備案的產品質量全部符合要求,維護了全縣測繪市場秩序。申報了淅川縣基礎測繪工程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數字淅川」正在實施,預計2011年竣工。完成了測量掛鉤規劃拆舊區1426畝、建新區925畝,用地報批勘測定界21宗、412畝;配合金地土地開發整理公司涉及3個鄉(鎮)的15000畝荒草地的整治地形測量工作;測量淅川災毀耕地6000畝,為及時上報災毀耕地復墾提供了真實、准確資料。

【金地土地開發整理有限公司】2010年5月19日,南陽市第一家由政府注資的「金地」土地開發整理有限公司在淅川縣揭牌成立。該公司隸屬淅川縣國土資源局,實行獨立核算,自負盈虧,企業化管理,市場化運作。公司主要職能為「造地,整理,增效」,即負責全縣轄區內荒草地、廢棄地、空心村、荒溝、廢棄磚瓦窯等的土地復墾,以及南水北調淹沒區耕地耕作層移土培肥工作;把未利用地變為可耕作的耕地,增加有效耕地面積,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條件和生態環境的土地綜合整治項目;配套道路工程、水利工程、林網工程,提高復耕利用率和產出率,形成新的固定資產和新的生產力。成立後就進行立項、測繪、科研、規劃、招標等工作,實施了老城鎮土地開發復墾項目,該項目涉及老城鎮14個行政村,總投資1265.55萬元、總規模369公頃,項目從10月開工,12月26日順利通過市局專家組終驗,新增耕地324.84公頃,項目受益區人均可增收500餘元。

【非法買賣土地和違法建設專項整治】2010年,為規范城鄉建設秩序,有效遏制違法違規用地,淅川縣出台了《中共淅川縣委淅川縣人民政府關於在全縣開展清理整治非法買賣土地和違法建設工作的通知》,成立了以縣委書記為政委、縣長為指揮長的高規格指揮部,採取打擊開路,集中整治城區和縣域主要公路(上九路、淅西路、金石路、旅遊宋崗路、香嚴寺路等)沿線違法建設整治工作。通過整治,累計處理各類違法建設案件1173起,拆除、制止違法建設活動130餘起,拆除形成事實的違法違規建築37座,處理違法違紀人員132人(其中,處理科級以上幹部6人),刑拘非法買賣土地村組幹部17人,有效凈化了淅川土地利用秩序。

【移民幫扶】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淅川移民工作開展以來,淅川縣共要完成16.3萬人移民搬遷工作,國土資源局出台了一系列幫扶措施,積極服務移民遷安。一是成立以主要領導為組長、5個副職領導為副組長的4個分包移民幫扶隊、1個幫扶搬遷工作隊,先後3次組織人員,100餘人(次),到移民幫扶村,按照每人包5戶,將工作隊員定崗定責,逐戶排查,掌握思想動態,了解移民訴求,幫助即將搬離家遠的移民裝車安全遷安。二是成立協調組,進入移民村,對涉土問題及時進行解決,確保移民安心搬遷。三是對縣內安置的2萬移民用地,提前做好用地規劃、測量、選址、預審;四是積極爭取移民安置點土地整理項目,省下達項目資金613.6萬元,已完成項目的踏勘、選址、測繪、規劃和預算工作。

【南水北調中線渠首乾渠工程】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從丹江水庫淅川縣九重鎮陶岔渠首引水,經長江流域與淮河流域的分水嶺方城埡口,沿唐白河流域和黃淮海平原西部邊緣開挖渠道,在鄭州市附近通過隧道穿過黃河,沿京廣鐵路西側北上,自流到北京、天津,年調水規模130億立方米。輸水總乾渠全長1273公里,開口最大寬度413米,底寬10.5米~22.5米,最大挖深47米,水深7.5米~8米。渠道採用全斷面混凝土襯砌,兩側設計4米~8米綠化帶,右側設置運行維護道路,路面凈寬4米,瀝青路面。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總乾渠淅川縣境內全長14.435公里,總投資約24億元,工期為3年。沿線布置的各類建築物84座,包括16座左岸排水建築物、3座渠渠交叉建築物、河渠交叉建築物6座、3座分水口門、2座節制閘、2座退水閘、33座公路橋、19座生產橋。

【礦政管理】為切實做好礦產資源高效利用,嚴格按照國務院令第150號和河南省政府令第13號,把礦產資源補償費徵收和礦產資源開發秩序監管有效結合,維護好礦產資源國家權益,2010年,共徵收各類規費130餘萬元。深化推動礦產資源整合,制定了《淅川縣礦產資源整合實施方案》,扶優並小,優化礦業布局,調整礦業結構,解決了淅川縣礦山企業存在的礦權分散,采礦規模小、開采方法落後、回採率低和安全隱患大等突出問題。根據國土資源部《探礦權采礦權招標拍賣掛牌管理辦法(暫行)》及《河南省礦業權出讓暫行規定》的有關規定,積極做好采礦權招標、拍賣、掛牌出讓。2010年6月,出讓建築用石灰岩礦采礦權一宗,該宗礦區位於淅川縣上集鎮楊營村村,礦區面積0.09平方千米,資源儲量675300噸,出讓年限3年。

【礦業秩序整治】2010年,按照「在開發中保護、在保護中開發」原則,強化礦產資源管理,積極履行職責,堅持治亂、治散、治本一起抓。先後進行了打擊非法采砂、淘金專項治理、全縣礦山區域治安亂點集中整治、礦山安全隱患專項整治、治理非法采釩冶釩集中活動等大型集中整治行動。全年共出動人員400餘人(次)、車輛150餘次,強制拆除採金船8個,強制靠岸4條,炸毀非法開采礦硐7個,查封釩土800餘噸,遣散民工450人,下達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通知書40餘份,行政處罰12人,黨政紀處分2人,移交司法機關處理2宗。

【儲量動態檢測】按照《淅川縣2010年度礦山儲量動態監督管理實施方案》(淅國土資〔2010〕202號)要求,組織礦產開發股、儲量勘查股等相關人員。對淅川縣礦產資源勘查開發領域進行了一次全面排查,對55家礦山企業和14家探礦權進行實地核查,實地檢查率達到100%,建立了2010年礦產資源儲量動用技術檔案和儲量檢測台賬。在對探礦權核查、督查、年檢工作中,沒有發現無證勘查、非法轉讓探礦權、圈而不探、資源浪費和越界開采現象,各礦山企業勘查單位都能按照設計的礦山開發利用方案進行施工,礦業秩序良好。

【地質災害防治】制定了《淅川縣2010年度地質災害防治預案》,建立了縣、鄉、村、組四級防災網路。積極開展地質災害隱患排查,對全縣17個鄉(鎮)、街道辦事處,進行了逐一排查,對出現地質災害程度比較嚴重的8個鄉(鎮)、13個行政村的地災點及學校、166戶、1048人,逐戶發放了避險和防災明白卡。編制的《淅川縣地質災害防治規劃》和《淅川縣地質環境保護規劃》已全部完成,已經縣政府批准實施。在汛期積極開展地質災害應急值班,指導群眾開展應急避災,確保地質災害不給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造成損失。

【7·24特大暴雨災害】2010年7月23~24日,淅川遭受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暴雨襲擊,為淅川縣有歷史記載以來最高,降雨量達到190毫米,淅川多處發生山體崩裂、泥石流、地裂縫等地質災害。據初步統計,截至7月25日7時,全縣共有49826戶、29.47萬人受災;農作物受災面積40.2萬畝,絕收面積14.9萬畝,其中,基本農田7.4萬畝;倒塌房屋9510間;因災損毀道路233千米、橋涵438座;死亡牲畜1.1萬頭、家禽24萬只,直接經濟損失52726萬元。隨著災害一次又一次的來襲,該縣由縣政府牽頭、國土資源局組織,調動人武部、公安局、武警中隊、消防中隊、移民應急大隊等防災搶險力量,組織專業應急搶險突擊隊600餘人,決戰在每一個地災險段。累計救援被困群眾459人,安全轉移群眾4339人,未發生一起因地災造成人員傷亡事件。

【衛片執法】按照國土資源部對2010年度違法用地的衛星監測情況,淅川縣共監測到圖斑203個,面積355.77公頃。其中,合法用地99宗,實測面積80.4公頃;違法12宗,實測佔地面積4.64公頃;實地未變化43宗,40.27公頃;線性工程15宗,172.9公頃(含內鄧高速、x335改線、移民村建設用道路);南水北調中線渠線工程和移民安置用工程33宗,60.53公頃;外縣的飛地1宗(內鄉縣一宗),實測面積0.51公頃。該局對12宗違法用地進行了依法處理。一是對於符合條件、能夠補辦手續的,抓緊督促相關單位及時補辦用地手續;二是對於養殖業用地、佔用基本農田,以及免燒磚廠、石材廠、停車場等臨時用地的必須拆除到位;三是對於礦山用地,無證的必須關停並復墾到位,有證但佔用耕地的,必須停產並復墾到位,確保了淅川縣衛片執法「零問責、零追究」。

【執法監察】進一步完善了政府牽頭的國土執法監管聯席會議制度,充實了由國土、公安、建設、規劃、電業等部門及有關鄉(鎮)參與的國土資源執法聯動機制,繼續實行國土管理共同責任制度,實現國土資源執法由國土部門「單槍匹馬」管理轉變為多個部門「齊抓共管」,形成了「一家管」為「多家管」的執法監察新格局;結合縣委、縣政府組織開展的非法買賣土地和違法建設活動,出動執法人員800餘人(次)、車輛300餘台(次),查處土地違法違規案件512起,下發處罰決定書471份,申請法院強制執行338起,建議行政處分3人次,移送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12人(次)。縣政府出台了《淅川縣土地違法警示約談辦法》,建立對各鄉(鎮)違法用地預警機制,引起鄉鎮政府對違法用地和土地利用市場日常監管高度重視。按照衛片執法監測到的違法違規用地情況,抓住河南省政府進行專項整治的機遇,積極對違法違規用地完善補辦手續,確保了淅川衛片執法「零約談、零問責、零追究」。

【信訪工作】建立信訪穩定共同責任機制,積極開展國土信訪司法前置審查,對事實清楚的重大案件引入司法渠道,對一般問題明確責任單位限時辦結,妥善化解和處置國土資源信訪問題。加強動態巡查,實行信訪排查月報制、信訪分析制和限時辦結制,快節奏、高效率解決涉土糾紛,保證了排查、化解、穩控三到位,妥善處理化解了一批涉及群眾利益的熱點、難點問題,維護了社會穩定。全年共接待群眾上訪288起、320人(次),信訪90封(次),投訴電話128人(次),辦理省、市信訪,以及《市長連線》、《行風熱線》、縣信訪局等交辦案件18起,已全部結案,結案率達100%,群眾滿意率達92%以上,實現了無京、省、市集體上訪和惡性集體、個體上訪事件發生,有力地促進了淅川社會穩定與和諧發展。2010年,淅川縣國土資源局信訪穩定工作先後被省國土資源廳、市國土資源局、淅川縣縣委縣政府授予先進單位稱號。

(章政玉)

Ⅱ 民政部關於表彰全國先進社會組織的決定的組織名單

(排名不分先後)
一、全國性社會組織
中國企業聯合會
中國質量協會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
中國煤炭工業協會
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
中國醫葯商業協會
中國女企業家協會
中國拍賣行業協會
中國皮革協會
中國服裝協會
中國農學會
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
中國汽車工程學會
中國力學學會
中國化學會
中國標准化協會
中國流行色協會
中國機械工程學會
中國計算機學會
中國教育發展基金會
中國老教授協會
中國教育技術協會
中國林業教育學會
中國綠色食品協會
中國農產品市場協會
中國畜牧業協會
中國漁業協會
中國種子協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史學會
中國民族研究團體聯合會
中國外國文學學會
中國演藝設備技術協會
中國民俗攝影協會
中國合唱協會
中國醫葯衛生事業發展基金會
中國衛生思想政治工作促進會
中國保健協會
中國對外承包工程商會
中國對外貿易經濟合作企業協會
中國國際民間組織合作促進會
中國國際貨運代理協會
中國通信企業協會
中國電子商會
中國通信標准化協會
中國互聯網協會
中國跆拳道協會
中國體育用品聯合會
中華慈善總會
中國社會工作協會
南都公益基金會
中國建築業協會
中國房地產估價師與房地產經紀人學會
中國建築金屬結構協會
中國交通建設監理協會
中國港口協會
中國國防科技工業企業管理協會
中國核能行業協會
中國青年科技工作者協會
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
中國楹聯學會
全國公安文學藝術聯合會
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
中國可持續發展研究會
中國科學技術院所聯誼會
中國美國人民友好協會
中國廣播電視協會
中國人類學民族學研究會
中國法律援助基金會
中國工程咨詢協會
中國認證認可協會
中華詩詞學會
中國光彩事業促進會
中國航天職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會
中國水利工程協會
中國水利水電勘測設計協會
中國國際公共關系協會
中國棉花協會
中國茶葉流通協會
中國晚報工作者協會
中國中葯協會
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
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
中國基督教三自愛國運動委員會
中國基督教協會
中國地質礦產經濟學會
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
中國職工保險互助會
詹天佑科學技術發展基金會
中國航空運輸協會
中國職業安全健康協會
中國統計學會
中國旅遊飯店業協會
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
中國延安精神研究會
中國華僑經濟文化基金會
中國個體勞動者協會
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
中國檢察官協會
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
中國稅務學會
中國國際商會
中國葯學會
中國證券業協會
中國女法官協會
中國行政管理學會
中國扶貧基金會
中國報關協會
中國海關學會
中國繼續工程教育協會
中國紅十字基金會
中國銀行業協會
愛之橋服務社
中和亞健康服務中心
新探健康發展研究中心
二、地方社會組織
北京市
北京市志願者聯合會
北京民營科技實業家協會
北京市登山運動協會
北京民辦教育協會
北京玩具協會
北京國際城市發展研究院
北京文理研修學院
北京青少年發展基金會
北京市海淀區戶外廣告行業協會
北京市順義區三農研究會
北京市西城區什剎海研究會
北京百年農工子弟職業學校
北京市朝陽區醫學會
天津市
天津市華夏未來文化藝術基金會
天津市建材業協會
天津市銀行業協會
天津市慈善協會
天津市殘疾人福利基金會
天津市電力行業協會
天津市鶴童老人護理職業培訓學校
天津市天正司法鑒定中心
天津華興醫院
天津市建築材料服務中心
河北省
河北省老年事業促進會
河北省體育總會
河北省老教授協會
河北省醫學會
河北省華亞中醫葯研究所
河北省冶金協會
高碑店市農民技術協會
邢台市英華學校
石家莊市商業聯合會
衡水市英才學校
邯鄲市萊克學校
滄州市製冷學會
唐山市慈善總會
秦皇島市碣石葡萄產業協會
承德市消費者協會
張家口市愛心家園公益促進會
廊坊市互聯網協會
山西省
山西省信用與擔保協會
山西省保險行業協會
山西省銀行業協會
山西省建築業協會
山西省殘疾人福利基金會
山西省焦化行業協會
山西省水利學會
山西省城市金融學會
山西中科節能減排技術研發中心
山西省太原市慈善總會
山西省大同市城區晨祥苑金蘋果雙語學校
山西省長治市老區建設促進會
內蒙古自治區
內蒙古銀行業協會
內蒙古沙產業、草產業協會
內蒙古農牧民科技服務協會
內蒙古福建商會
內蒙古自治區扶貧基金會
內蒙古社會扶貧工作促進會
內蒙古阿拉善盟生態文明建設和黃河文化經濟促進會
內蒙古巴彥淖爾經理人協會
內蒙古呼和浩特市預拌混凝土散裝水泥協會
內蒙古鄂爾多斯市鄂爾多斯學研究會
內蒙古包頭市溫州商會
內蒙古烏蘭察布市保險行業協會
遼寧省
遼寧省傢具協會
遼寧省慈善總會
遼寧省裝飾協會
遼寧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
沈陽汽車流通協會
沈陽市食品協會
沈陽市德濟醫院
鞍山市慈善總會
撫順市保險行業協會
本溪市老衛生工作者協會
丹東市保險行業協會
錦州市電力行業職業培訓學校
遼陽市建設行業協會
鐵嶺市保險行業協會
朝陽市房地產業協會
沈陽市地板行業協會
大連市銀行業協會
大連市區域經濟開發研究會
大連市律師協會
吉林省
吉林省銀行業協會
吉林省醫學會
吉林省中醫葯學會
吉林省作家企業家聯誼會
吉林省廣東商會
延邊大學教育基金會
吉林大學教育基金會
吉林省金鋮計算機學校
長春一諾眼科醫院
長春市育文實驗學校
吉林市出租汽車暨汽車租賃協會
延邊養豬協會
黑龍江省
黑龍江省金屬材料流通協會
黑龍江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
哈爾學工業大學華德應用技術學院
哈爾濱市傢具行業協會
齊齊哈爾市溫州商會
佳木斯市綠色食品協會
大慶市工程質量監督管理協會
黑河市大豆協會
雞西市道路交通安全協會
綏化市龍威健身俱樂部
七台河市木製品產業協會
雙鴨山市企業發展戰略研究會
伊春市金融學會
鶴崗市稅務學會
上海市
上海市宇航學會
上海市工業經濟聯合會
上海市市政公路工程行業協會
上海市外商投資企業協會
上海人才服務行業協會
上海市靜安區社會組織聯合會
上海數字娛樂中心
上海慈善物資管理中心
上海楊思醫院
上海市自強社會服務總社
上海樂群社工服務社
上海市老年基金會
上海科普教育發展基金會
上海市華僑事業發展基金會
上海市擁軍優屬基金會
上海浦東非營利組織發展中心
江蘇省
江蘇省中醫葯學會
江蘇省交通政工和教育研究會
江蘇省印刷行業協會
江蘇省保險行業協會
江蘇省律師協會
江蘇省慈善總會
江蘇遠東慈善基金會
江蘇省發展體育基金會
無錫靈山慈善基金會
江海職業技術學院
金肯職業技術學院
常州市地板協會
鎮江市慈善總會
揚州市機動車駕駛員協會
南通市裝飾裝修行業協會
興化市脫水蔬菜行業協會
蘇州保險行業協會
徐州市彭城培智學校
無錫市慈善總會
淮安市天明教育集團
南京鳳凰母語教育科學研究所
南京市浦口區侯沖社區民間組織服務中心
連雲港市贛榆縣泥鰍養殖行業協會
鹽城市交通運輸協會
宿遷市沭陽縣花木協會
浙江省
浙江省慈善總會
浙江省皮革行業協會
浙江省自行車行業協會
浙江省核學會
浙江省保險行業協會
浙江省醫學會
浙江育英職業技術學院
浙江朱炳仁銅雕藝術博物館
浙江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
浙江省扶貧基金會
杭州市機動車駕駛員培訓行業協會
蕭山經濟技術開發區醫院
樂清市電氣行業協會
溫州市鞋革行業協會
龍游縣求實職業學校
舟山市網吧行業協會
嘉興市緊固件進出口企業協會
紹興市假日培訓學校
麗水市畲族醫葯研究會
金華溫州商會
安吉縣上墅私立高級中學
台州市黃岩區青年企業家協會
寧波市北侖文化行業協會
寧波市水產行業協會
寧波市海曙三市養怡院
安徽省
安徽省建築業協會
安徽省種子協會
安徽省兒童少年基金會
合肥市苗木花卉協會
蚌埠市國際國內公共關系協會
安徽省電機工程學會
安徽省企業聯合會
淮北市禽業協會
馬鞍山市建築裝飾協會
安徽省保險行業協會
安徽省糧食行業協會
無為縣優質棉產業協會
六安市社會組織聯合會
安徽省城鄉勞動力資源開發研究會
安徽省體育總會
蕪湖市慈善總會
福建省
福建省保險學會
福建省護理學會
福建省環境保護產業協會
福建省通信行業協會
福建省建築業協會
福建省黃仲咸教育基金會
福建省見義勇為基金會
福州市慈善總會
南平市企業與企業家聯合會
泉州市企業與企業家聯合會
龍岩市李新炎慈善基金會
漳州市農葯行業協會
三明市無償獻血志願者協會
寧德市個體私營企業協會
廈門市醫學會
廈門愛樂樂團
江西省
江西省廣告協會
江西省煙草學會
江西省職工保險互助會
江西省爆破器材行業協會
江西省銀行業協會
江西省保險行業協會
江西省福建總商會
江西省會展協會
江西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
江西省內部審計師協會
南昌市房地產業協會
吉安市保險行業協會
景德鎮市外來投資企業家協會
山東省
山東省醫學會
山東省拍賣行業協會
山東省傢具協會
山東省慈善總會
山東藍翔高級技工學校
山東海天軟體工程專修學院
山東協和職業技術學院
山東省殘疾人福利基金會
山東省公安民警優撫基金會
濟南市道路運輸協會
濟南杏林醫學成人中等專業學校
淄博昌國醫院
棗庄紡織服裝協會
東營新世紀人才開發中心
煙台市食品工業協會
濰坊華洋水運學校
濟寧市慈善總會
東平藝術中學
威海市建設咨詢服務業協會
莒縣食用菌協會
萊蕪市保險行業協會
臨沂市工藝美術學會
德州市德城區海天游泳俱樂部
聊城信息工程職業中專學校
濱州市建築業協會
菏澤市曹州武術學校
山東省個體私營企業協會
山東省勝利油田地學開拓基金會
青島市物流協會
青島市中醫葯學會
青島市黃海職業技術學院
青島市福壽樂老年公寓
青島市市南區八大湖和諧社區促進會
河南省
河南省公安民警英烈基金會
河南省宋慶齡基金會
河南省文化產業發展研究院
河南省生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河南省東方體育競技俱樂部
河南省慈善總會
河南省醫學會
河南省建設工程質量檢測協會
河南省工程建設協會
河南省花卉協會
鄭州晚晴山莊老年公寓
洛陽市英才培訓中心
平頂山市志願者協會
新鄉市銀行業協會
焦作市慈善總會
安陽市慈善總會
三門峽市農業信息網路協會
周口市商會
南陽市社區志願者協會
湖北省
湖北省慈善總會
湖北省道路運輸協會
湖北省建設工程造價咨詢協會
湖北省軟體行業協會
湖北省美容美發協會
湖北省禮品行業協會
湖北省高等教育學會
武漢生物工程學院
武漢亞洲心臟病醫院
湖北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
湖北省見義勇為基金會
武漢企業家協會
武漢市社區志願者協會
武漢市江岸區揚子社區便民服務中心
仙桃市仙源學校
荊州市創業職業中等專業學校
黃石市個體勞動者私營企業協會
荊門市質量協會
十堰香格里拉雙語藝術幼兒園
湖南省
長沙市溫州商會
湘潭市室內裝飾行業協會
益陽市保險行業協會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老科學技術工作者協會
衡陽市老科技工作者協會
湖南省汽車用品行業商會
湖南省浙江商會
湖南省醫學會
湖南省海外聯誼會
湖南省建築業協會
湖南省茶葉協會
湖南涉外經濟學院
長沙市教育基金會
湖南省公路學會
湖南省旅遊學會
石門縣茶葉產業協會
岳陽市環境科學學會
廣東省
廣東省行政管理學會
廣東省慈善總會
廣東省食品行業協會
廣東軟體行業協會
廣東省物流行業協會
廣東省環境保護產業協會
廣東省商業聯合會
廣東省企業聯合會
廣東外商投資企業協會
廣東省醫學會
廣東省土地估價師協會
廣東省職業技術教育學會
廣東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
廣東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
廣州市傢具協會
汕頭市進出口商會
中山市中港英文學校
東莞名傢具俱樂部
汕尾市城區職業技術學校
惠東縣馬鈴薯產業協會
揭西縣棉湖鎮樂心互助協會
廣東高科技產業協會
廣東省美容美發化妝品行業協會
深圳市鍾錶行業協會
深圳市中小企業發展促進會
深圳市商業聯合會
深圳璽寶樓青瓷博物館
深圳書城培訓中心
廣西壯族自治區
廣西李寧基金會
廣西保險行業協會
廣西企業與企業家聯合會
廣西建築業聯合會
廣西慈善總會
廣西福建商會
廣西注冊會計師協會
廣西煙草學會
欽州市礦業協會
南寧市西鄉塘區金陵鎮金陵香蕉協會
南寧市興寧區望州南社區能幫就幫互助協會
桂林市平樂縣橋亭鄉顯堆村月柿經濟協會
桂平黎明醫院
玉林市電子工業學校
北海國發高級中學
海南省
海南省企業家協會
海南省醫葯保健品行業協會
海南省道路運輸協會
海南省文昌市西瓜專業技術協會
海口經濟學院
海南省海口市寰島小學
海南省青少年希望基金會
重慶市
重慶市慈善總會
重慶市商業聯合會
重慶市房地產開發協會
重慶市煤炭行業協會
重慶市醫學會
西南大學重慶育才學院
重慶市西南機動車駕駛員培訓中心
重慶時代建設工程造價信息咨詢服務中心
重慶市紅十字基金會
重慶市萬州區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聯合會
重慶市永川區五間鎮西瓜協會
四川省
四川省浙江商會
四川省房地產業協會
四川省保險行業協會
四川省咨詢業協會
四川省醫葯行業協會
四川省電力行業協會
四川省律師協會
四川省醫學會
四川省注冊會計師協會
四川省銀行業協會
四川省扶貧基金會
四川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
四川省建川博物館
四川國際標榜職業學院
四川海洋特種技術研究所
成都餐飲同業公會
成都市武侯區青少年犯罪預防研究中心
米易縣草場鄉枇杷專業技術協會
達州市道路運輸協會
德陽市鋼材爐料貿易協會
三台縣文武學校
興文縣山地烏骨雞養殖協會
雅安市紅十字醫院
貴州省
貴州省保險行業協會
貴州省電力行業協會
貴州省四川商會
貴州省起點戶外運動俱樂部
貴州省遵義縣漁業協會
貴州省凱里市鴨塘鎮皎淳雲家禽畜養殖協會
貴州省黔南州道路交通安全協會
貴州省畢節地區苗學會
貴州省安順市建築裝飾協會
貴州省六盤水市房地產業協會
雲南省
雲南省慈善總會
雲南省建設工程招標投標行業協會
雲南省煙草學會
雲南省貴州商會
雲南省俊發教育扶貧基金會
雲南思力生態替代技術中心
雲南省勝利腎臟病醫院
昆明市五華區江岸社區文化服務中心
雲南昭通黑頸鶴保護志願者協會
雲南大姚百草嶺蜂產業協會
會澤縣大橋鄉馬鈴薯經銷協會
通海縣蔬菜協會
麗江市納西人正龍汽車越野俱樂部
西藏自治區
援助西藏發展基金會
西藏自治區銀行業協會
西藏援藏工作者協會
西藏自治區烹飪餐飲飯店業協會
西藏自治區美容美發保健化妝品協會
陝西省
陝西省宋慶齡基金會
陝西省建設監理協會
西安培華學院
陝西省榆林市企業聯合會
陝西省漢中市老科技工作者協會
陝西省安康市慈善協會
西安市醫院管理協會
延安市慈善協會
寶雞市建材磚瓦技術協會
銅川市神州書畫研究會
商洛市農副產品協會
陝西省渭南市慈善協會
陝西省咸陽市牆體屋面材料工業協會
甘肅省
甘肅省蘭州市出租汽車行業協會
甘肅省酒泉市糧食行業協會
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成人中等專業技術學校
甘肅省收藏協會
甘肅省臨夏州磚雕藝術協會
甘肅省慶陽市個體勞動者協會
甘肅省嘉峪關市音樂舞蹈家協會
甘肅省白銀市東坪電灌用水者協會
甘肅省金昌市賢達職業培訓學校
甘肅省天水市新天壇醫院
甘肅省定西市英才高級中學
甘肅省張掖市甘州區慈善協會
青海省
青海省建築業協會
青海回族撒拉族救助會
青海興旺愛心救助會
青海省注冊稅務師協會
青海師范大學思源中學
西寧市第一私立高級中學
青海省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養蜂業協會
寧夏回族自治區
寧夏福建企業家協會
寧夏職業經理人協會
寧夏能源協會
寧夏婦女兒童發展基金會
銀川市個體私營企業協會
石嘴山市機動車駕駛員協會
吳忠市金積鎮蘆溝閘奶牛養殖協會
中寧縣富民有機枸杞專業協會
固原市商貿商會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建築業協會
新疆慈善總會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浙江企業聯合會(商會)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注冊稅務師協會
新疆溫泉縣察干屯格鄉甜菜協會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保險業協會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石油學會
新疆現代職業技術學院
新疆石河子市中醫醫院
新疆絲路書畫院
新疆泰能職業技能培訓學校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棉花協會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進出口商會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二師二十七團養鵝協會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三師四十八團果農協會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八師石河子市25小區社區服務站

Ⅲ 三門峽公證處在那,具體點。

三門峽市司法局公證科屬於三門峽市司法局直屬機構,位於三門峽市司法局內。

單位地址:三門峽市崤山路永興街南段

聯系電話:0398-2817126

負責按照政府指派,為大型項目、拆遷、募捐、義演等公益性活動提供免費公證法律服務

為老弱病殘、下崗群體、農民工提供免費法律公證服務。

(3)三門峽房產司法拍賣擴展閱讀

法定的可以公證的事項: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證法》

第十一條 根據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申請,公證機構辦理下列公證事項:

(一)合同;

(二)繼承;

(三)委託、聲明、贈與、遺囑;

(四)財產分割;

(五)招標投標、拍賣;

(六)婚姻狀況、親屬關系、收養關系;

(七)出生、生存、死亡、身份、經歷、學歷、學位、職務、職稱、有無違法犯罪記錄;

(八)公司章程;

(九)保全證據;

(十)文書上的簽名、印鑒、日期,文書的副本、影印本與原本相符;

(十一)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自願申請辦理的其他公證事項。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公證的事項,有關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應當向公證機構申請辦理公證。

熱點內容
合肥市瑤海區法院 發布:2025-01-09 21:43:56 瀏覽:933
腳部刑法圖 發布:2025-01-09 21:23:15 瀏覽:339
法律援助辯護發生在那一階段 發布:2025-01-09 21:19:49 瀏覽:56
律師微信簽名 發布:2025-01-09 19:42:17 瀏覽:219
法制社會和法治社會 發布:2025-01-09 19:36:48 瀏覽:202
商法公司法題目 發布:2025-01-09 19:24:07 瀏覽:844
消法規定半個月退差價 發布:2025-01-09 18:53:35 瀏覽:203
刑事訴訟法解釋504條 發布:2025-01-09 18:37:26 瀏覽:188
違法轉包業主單位法律責任 發布:2025-01-09 18:22:00 瀏覽:825
法院書記員速錄技巧 發布:2025-01-09 18:19:32 瀏覽:193